DB61/T 1153-2018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2既有路面调查及分析
DB61/T 11532018
6.2.1既有路面历史信息调查与分析含以下项目: 收集既有路面的结构、材料和路况等方面的资料: b) 收集既有路面通车营运期间的养护和检测资料,分析病害成因。 6.2.2 既有路面状况调查与分析含以下项目: 调查资料包括: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路面车辙深度指数、路面抗滑性能指 a 数、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b) 采用铣刨机对既有路面进行分层铣刨水质标准,并检测下承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6.2.3 交通量调查应包括交通量大小、轴载分布情况等
6.3.1按JTGD50中对改建路面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用于结构设 计的再生层设计参数宜实测获得,当缺少实测数据时,可参考表6确定设计参数。
表6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材料设计参数
当不具备设计条件时,可采用表7的路面结构
表7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结构厚度组合
1.1根据工程要求、交通等级、使用层位、气候条件,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再生混合料 1.2当再生层作为基层时,新集料中的粗集料粒径宜在9.5mm~31.5mm之间;当再生层作为下 ,新集料中的粗集料粒径宜为9.5mm19mm。
历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表8的要求
DB61/T11532018
表8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7.2.2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
确定级配和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后,应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检验,当混合 不符合表10要求时应更换材料或者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
7.2.3确定级配和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后,应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检验,当混合料 性能不符合表10要求时应更换材料或者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
7.3.1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按附录C进行。 7.3.2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中,泡沫沥青添加量折合成纯沥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重的百分 比宜为1.8%~3.5%,水泥剂量一般不宜超过 1.5%(内掺法)
配置主要设备及辅助器具应满足表11的要求
DB61/T 11532018
表11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辅助器具
8.2.1应设置标识牌,提醒司机及行人,引导交通
施工前,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标桩作为基线。标桩的间距,曲线距离不应超过5m,直线距离不应
8.4.1宜采用机械设备撒布水泥,条件不允许时采用画方格方式进行人工撒布。 8.4.2采用机械设备撒布水泥时,宜对其撒布量进行标定后根据确定的撒布量均匀撒布。 3.4.3采用人工撒布水泥时,根据水泥剂量计算每平方米再生层所需的水泥用量,并确定每袋水泥摆 放的纵横间距,在旧路面上画方格标识并均匀撒布。 8.4.4根据再生路面室内试验结果,确定每平方米新集料的添加量。根据每车料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卸 料间距
B.5每一个作业面的再生工作宽度、长虚
5.1根据再生路段的路面宽度计算每一次再生工作宽度。 5.2应根据再生工作宽度、水泥初凝时间确定每一个工作面的再生工作长度,再生工作长度宜 0m。
8.6.1冷再生机作业前应对沥青喷射量进行标定,并标定与之对应的用水量。 8.6.2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对再生机组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DB61/T11532018
b) 应检查沥青罐车内的沥青是否充足,温度应满足发泡要求; 应检查泡沫沥青发生装置是否正常: d 排除喷洒系统中的气体并确保所有阀门均处于全开位置; e)再生施工中所需的其它机械设备应运转正常。
.2通过试验段的铺筑,确定以下主要参数: a) 确定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标准施工工序,每一个作业面的再生宽度、长度 b) 确定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并检验再生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C 确定压路机的碾压组合方式及碾压遍数: d) 验证用于正式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是否与室内设计的配合比一致; e) 验证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f) 确定施工组织和交通管制。
施工前应确保原路面干燥、无杂物。气温低于10℃和雨天不得施工,施工时遇雨应停止施 必要的防雨遮盖措施。
9.2.1再生机速度应根据新集料预布厚度和再生深度进行调整。冷再生机速度宜为4m/min~8m/min, 转子速度宜为100r/min~200r/min,后刮板压力宜为0.5MPa~1.5MPa。山区路段、网裂严重路段应结 合配合比设计参数及试验段施工情况调整速度和转子转速。 9.2.2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再生机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外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内侧施工; 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再生机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内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外侧施工。 9.2.3应在作业面边缘上固定导向线以引导操作者。 9.2.4应随时检查沥青温度、发泡效果,不满足要求时立即停止施工。 9.2.5应安排专人跟随在再生机后,连续观测再生混合料的均匀性并随时检测再生深度,异常时应立 即停止施工。
9.3.1初压完成后,应立即用平地机整平,整平时宜配合人工整修。 9.3.2平地机整平后的再生层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表面应无集料离析现象
1当使用轮胎式就地再生设备时,采用表12碾压成型设备组合,按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碾压成型
DB61/T 11532018
表12碾压成型设备组合
9.4.2当使用自带摊铺装置的履带式再生机,或使用可与摊铺机相配合的再生机时,可直接进行碾压。 9.4.3压路机碾压速度应均匀,初压速度宜采用20m/min~30m/min,复压和终压速度宜采用30m/min~ 40m/min,碾压时压路机应重叠1/2轮宽。 9.4.4采用单钢轮压路机进行复压时,应对局部轮迹、凹陷进行人工修补。 9.4.5碾压过程中禁止将余料抛酒至再生层顶面进行压实。 9.4.6 碾压过程中,再生层的表面应保持湿润,水分蒸发过快时应及时补洒适量水,严禁大量洒水碾 压。 9.4.7应及时检测压实度,对达不到要求的路段应及时补压
9. 5 工作缝的处理
5.1每次再生作业时,横向裂缝处相邻两幅作业面间的重叠宽度不宜小于50cm,纵向接缝处相 作业面间的重叠宽度宜不小于15cm。 5.2碾压时,横向接缝处应从完全压实的路段一侧沿接缝方向反复碾压,并逐渐移向新铺面。 5.3纵向接缝应垂直且尽可能避开轮迹位置,碾压方法同横向接缝
9.6.1冷再生层在加铺上层结构前必须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7d。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时,可以提前结束养生: a)再生层使用Φ150mm钻头的钻芯机可取出完整的芯样; b)再生层含水率低于2%。 9.6.2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养生,可进行自然养生,一般无需采取措施。 2.6.3在开放交通的条件下养生时,再生层在完成压实至少1d后方可开放交通,但严格限制重型车辆 通行,行车速度应控制在40km/h以内,并严禁车辆在再生层上掉头和急刹车。为避免车轮对表层的破 坏,可在再生层上均匀喷洒慢裂乳化沥青,喷酒用量宜为0.3kg/m~0.6kg/m
10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0.1.1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 10.1.2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
10.1.1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0.2施工前原材料质量管理与检查
施工前各种材料的检查项目和频度要求应符合
DB61/T 11532018
表1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项目、频度和要求
10.4质量检查与验收
用作基层时,按表17的要求进行交工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用作下面层时,按表18的 行交工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表17基层交工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DB61/T11532018
表18下面层交工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A.1.1本方法适用于使用室内 A.1.2沥青发泡试验宜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A.1.3沥青发泡时的水温为常温。 A.1.4发泡试验用过的沥青,禁止重新发泡使用
A.2. 1沥青发泡设备
DB61/T 1153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沥青发泡试验方法及最佳发泡条件的确定
采用沥青发泡试验机进行沥青发泡试验,沥青的喷洒速率为100g/s土5g/s,进行发泡试验前应先标 定沥青喷射量,再根据沥青流量标定用水量,
2. 2 钢桶、量尺与秒表
钢桶、量尺与秒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标准钢桶的直径为275mm,容积不小于20升; b)使用随发泡试验机附带的量尺,或使用精度更高的量尺; c)秒表精度不低于 0. 1s。
试验步骤如下: a)仪器标定。试验所用的钢铁桶与量尺,应与500g沥青的喷射量相对应。试验温度变化时应对 沥青喷射时间进行标定,以保证沥青喷射量在500g。标定完沥青喷射量后再根据沥青流量标 定用水量,用水量应与沥青流量值对应: b) 将沥青加热至需要的温度,并在试验机开始试验前至少维持5分钟; 设置沥青喷射时间,使每次沥青的喷射量为500g; d) 设定水流量控制计,使加水量与沥青质量相匹配: e) 将泡沫沥青喷射至钢桶里,并在喷射结束后,沥青体积膨胀达到最大的瞬间按下秒表,开始记 录时间; 使用量尺测量桶内泡沫沥青的最大高度,并作为泡沫沥青的膨胀率记录; g) 使用秒表测定泡沫沥青衰落至最大体积一般所持续的时间(精确到0.1s),作为泡沫沥青的 半衰期; h)重复三次,当平行试验结果与其平均值误差不超过1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否则应 重新试验。
DB61/T11532018
A.4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的确定
A.4.1根据经验选取沥青发泡温度,以0.5%~1%头 定膨胀率与半衰期。 A.4.2在相同的坐标轴下(见图A.1)绘制不同用水量下膨胀率与半衰期的关系图,确定在该温度下容 许膨胀率对应的用水量W,和容许半衰期对应的用水量W,,取平均值作为最佳发泡用水量Wopt
式中: Wopr一i 最佳发泡用水量; W,一一容许膨胀率对应的用水量; W,一一容许半衰期对应的用水量。 A.4.3在最佳发泡用水量下,以5℃~10℃为间隔,调整3个不同温度的沥青进行发泡试验并测定膨胀 率与半衰期。 A.4.4在相同的坐标轴下(见图A.2)绘制不同用水量下膨胀率与半衰期的关系图,确定该发泡用水量 下的合适发泡温度。合适的发泡条件即为最佳发泡用水量及此用水量下的合适发泡温度, A.4.5最佳的发泡条件即为最佳发泡用水量及此用水量下的合适发泡温度。
图A.1确定最佳发泡用水量的确定
图A.2沥青发泡温度的确定
DB61/T 11532018
3.1.1RMAP的回收宜选用再生设备进行取样,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铣刨机进行取样, 3.1.2进行取样时,再生设备(或铣刨机)的行进速度宜为4m/min~8m/min,转子速度宜为100r/min~ 200r/min,工作面宽度不宜少于2m
B.2.1应进行分层取样,进行RAP取样后在同一位置进行RBM取样。 3.2.2进行RAP取样时,铣刨深度应与沥青面层保持一致。进行RBM取样时,应在全部面层铣刨并清理 的基础上进行取样,铣刨深度应根据结构设计中确定的旧路再生深度确定。 3.2.3取样槽的长度不宜少于10m,应在铣刨机结束作业的铣刨部位均匀取样
宜采用四分法进行试样缩分,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大致摊平,然后沿 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把试样由中间向两边摊开,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重 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
B.4RMAP试验分析
B. 4. 1 含水率
根据烘干前后RAP和RBM质量的变化,按照式(B.1)计算RAP和RBM的含水率①。试验方法参照JT T0305),回收料加热温度为60℃。
ma=回收料烘干至恒重的质量,g。
对RAP和RBM进行筛分试验,确定RAP和RBM的级配。试验方法参照JTGE42(TO302),材料加热 整为60℃恒温,采用干筛法。
DB61/T11532018
DB61/T11532018
B.4.4沥青含量和技术指标
实验步骤如下: a)按照JTGE20(T0726)阿布森法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若采用其他方法,需要进行重复 性和复现性试验,并进行空白沥青标定; D 检测沥青含量和回收沥青的25℃针入度、60℃粘度、软化点、15℃延度;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进行空白沥青标定:更换阿布森沥青回收设备时;更换三氯乙烯品 种或供应商时:回收沥青性能异常时:沥青混合料来源发生变化时: d)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针入度≤5(1/10mm)、粘度平均值的10%、软化点≤2.5℃,复 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针入度≤10(1/10mm)、粘度≤平均值的15%、软化点≤5.0℃。如 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应弃置回收沥青,重新标定、回收。
DB61/T 115320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C.1.1采用振动成型法确定泡沫沥
1.1采用振动成型法确 1.2采用马歇尔试件成型方法进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再生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宜采用标准击实法成型(Φ101.6mm×63.5mm) b)再生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应选用大型击实法成型(Φ152.4mm×95.3mm)
按图C.1进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图C.1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DB61/T11532018
C.3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C.4级配组成设计步骤
a) 根据实地取芯照度标准,采用蜡封法实测面层芯样密度Pm与基层芯样密度Pj; b) 根据已有工程经验,假定再生层混合料干密度P:,根据式C.1确定新料掺加比例(质量比): 式中: A一一再生混合料中RAP的比例系数; B一一再生混合料中RBM的比例系数; h.——再生层厚度; Pm一一面层芯样密度; Pj一一基层芯样密度; c) 根据再生混合料中新加料与水泥比例系数之和,确定新料中粗、细集料的组成,使合成级配满 足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d) 根据c)确定的级配变换含水率成型试件,实测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P,并进行验证: e)若P:与Ph的误差小于5%,在根据c)确定的级配进行泡沫沥青添加量确定;若P:与Ph的误 差大于5%,重新假定P:,重复b)~d)直至满足要求。
C.5最佳含水率的确定
DB61/T11532018
C.5.1应按照JTGE40中T0131的方法,对未添加泡沫沥青的合成混合料进行振动击实试验,确定最佳 含水率。 C.5.2不添加泡沫沥青的情况下,变化含水率进行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其混合料的含水率 即为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OWC。
C.6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0AC
C.6.1以预估的泡沫沥青用量为中值,按照一定间隔变化形成5个泡沫沥青用量,加水量保持不变(最 佳含水率的80%对应的水量),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歇尔试件: a)向拌和机内加入足够的(大约为1150g)拌和均匀含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的混合集料; b) 按照计算得到的加水量加水,拌和均匀,拌和时间一般为1min; C 按照计算的泡沫沥青量加入泡沫沥青,拌和均匀,拌和时间一般为1min; d) 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装入试模,放在马歇尔击实仪上,双面各击实75次(标准击实试件)或 112次(大型击实试件),从拌和到成型试样时间不宜超过20min; e) 将试样连同试模一起侧放在60℃的鼓风烘箱中养生至恒重,养生时间不少于40h; f)将试模从烘箱中取出,在室温条件下侧放冷却12h后脱模。 C.6.2将各组油石比试件进行15℃劈裂试验、浸水24h的劈裂试验。浸水24h劈裂试验的试验方法为: 将试件完全浸泡在25℃恒温水浴中23h,再在15℃恒温水浴中完全浸泡1h,然后取出试件立即进行15℃ 的劈裂试验。 C.6.3根据劈裂强度试验和浸水劈裂强度试验结果,选择材料方案15℃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均 最佳(出现峰值)时对应的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最为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C.6.4当15℃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未出现峰值时,可选择能满足各 项技术指标要求的最低泡沫沥青用量作为最佳泡沫沥青用量。
C.6.3根据劈裂强度试验和浸水劈裂强度试验结果,选择材料方案15℃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均 最佳(出现峰值)时对应的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最为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0.6.4当15℃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内未出现峰值时,可选择能满足各 项技术指标要求的最低泡沫沥 为最佳泡沫沥青用量
C.7.1在确定的最佳泡沫沥青用量下,应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指标进行检验, 用于面层时还应对其动稳定度指标进行检验。 C.7.2应按JTGE20中T0725冻融劈裂试验方法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小型马歇尔试件双面各击实50次环保标准, 大型马歌尔试件双面各击实75次。 C.7.3应按JTGE20中T0719车辙试验方法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试件养生方法为:试件成型后迅速置 于60℃±2℃的鼓风烘箱中养生至恒重,养生时间不低于40h。 C.7.4当混合料性能不满足本规范要求时,应重新拟定合成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配合比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材料品种选择与原材料质量试验结果; 沥青发泡试验结果,包括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等: 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选择说明、级配曲线及矿料级配: 最佳泡沫沥青用量、水泥用量、最佳含水率; e)混合料性能设计指标、配合比设计检验结果等
....- 相关专题: 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