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22-2014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主:表中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执行
3.2.3当温拌沥青混合料采用天然改性等其他高黏度沥青时,技 术要求宜根据其品种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3.2.3当温拌沥青混合料采用天然改性等其他高黏度沥青日
1含有温拌添加剂: 2用其拌制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符合本规程有关的混合料 技术要求。
3.3.1温拌沥青混合料所使用的粗集料应为碎石。 3.3.2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质量应符合表3.3.2的 技术要求。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 集料配合比得到矿料混合料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充许 使用
表3.3.2温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I
3.3.3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应符合表3.3.2的要求。当
3.3.3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应符合表3.3.2的要求。当集料 黏附性不满足要求时,可在混合矿料中掺加消石灰、水泥,或使用 饱和石灰水处理后的集料,必要时可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 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也可采用改性沥青的措施,使沥青混 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达到要求。掺加外加剂的剂量由沥青混合料 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
3.3.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3.3.4的规格生产和
等合规格要求的粗集料与其他矿料按照配合比掺配得到的混合料 满足要求时充许使用
3.3.4温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3.4.1温拌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包括机制砂、石屑、天然
3.4.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 配,其质量应符合表3.4.2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对于天然 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限定,对于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 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 0.15mm)表示。
表3.4.2温拌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执行
3.4.3大然砂可采用河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其规格应符合表 3.4.3的要求。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温拌沥青 混合料中天然砂的掺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15%,WSMA和 WOGFC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表3.4.3温拌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要求
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表
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
3.4.4中S16的要求。快速路和主干道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宜将S14 与 S16 组合使用,S15 在其他等级沥青路面中使用。
3.5.1温拌沥青混合料所用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 替细得到的矿粉;WLSPM混合料的填料为III级钙质消石灰粉或 生石灰粉。矿粉或石灰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其质量应符合表3.5.1的要求。石灰粉对亲水系数、塑性指数和 加热安定性不做要求
表3.5.1温拌沥青混合料用填料质量技术要求
主:表中试验方法T0103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执行,其余按照《公路工程 集料试验规程》JTGE42执行
于快速路和主干道的温拌沥青混合料不得将拌和机除
3.5.2用于快速路和主干道的温拌沥青混合料不得将
尘装置产生的粉尘作为填料回收使用,其他等级道路拌和机产生 的粉尘可作为填料的一部分进行回收,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 总量的25%。
.6.1温拌沥青混合料宜选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作为纤维 定剂,其中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应符合表3.6.1的技术要求。
表3.6.1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3.6.3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及使 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 3.6.4纤维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具 体用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3.6.4纤维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具 体用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3.7.1温拌添加剂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降翻 利以及其他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材料,其中表面活性 类添加剂应符合表3.7.1的技术要求。
3.7.1 温拌添加剂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
3.7.1温拌添加剂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表3.7.1表面活性类添加剂技术要求
3.7.2温拌添加剂的加入应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碾压温度 降低30℃以上,其性能应能满足同类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 求。
3.7.3温拌添加剂在制备、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应符合施工安
环保的要求,不得产生额外的有毒有害气体
4.1.1温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类型及规格的混合料设计与 施工,并符合表4.1.1的要求。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与压实层厚 度相匹配。
表 4.1.1温拌沥青混合料类型与规
.1.2温拌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应用层的功能要求。各层宜连 读施工并使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2.1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宜根据道路等级、使用场合以 及交通条件等来选取
4.2.2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规定的
4.3.1温拌沥青混合料应在同类道路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调 查基础上,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 4.3.2本规程主要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室内试件制 作温度宜符合表4.3.2的要求。采用天然改性等其他高黏度沥青 时宜在热拌温度基础上降温不低于30℃进行控制
表4.3.2温拌沥青混合料室内试件制作温度(℃)
主:温拌SMA混合料的室内试件制作温度应视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 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适当提高。
注:1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的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2当设计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3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以适当放宽。
主:1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的连续密级配沥青泪 2当设计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3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以适当放宽。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执行。
主:1表中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执行; 2在特殊情况下,如钢桥面铺装、重载车较多或长纵坡爬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 酌情提高动稳定度的要求; 3为满足重载车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采取减小最佳沥青用量的技术措施时,可适
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试验荷载进行试验,同时增加试件的碾压成型密度和施 工压实度要求; 4车辙试验不得采用二次加热的混合料,试验必须检验其密度是否符合试验规程 的要求; WLSPM混合料车辙试验采用8cm厚度板式试件进行检测。其他类型混合料如 需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大于26.5mm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 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定合格与否的依据
2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剪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执行。
4宜利用轮碾成型的车辙板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
温拌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技术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执行
4.4配合比设计与验证
4.4.2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应按以下步骤,确定矿料级配
,4艺值狂彻月比合不 用量和施工控制参数。 1自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本规程 附录A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符合配合比 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 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2生产配合比阶段。应按照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 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选 择适合的振动筛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 衡。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和OAC±0.3%等3 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与拌和机取样 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 用量与自标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0.2%。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照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 试拌、铺筑试验段,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路段长度,一般为100m~~ 200m,宜选择在正线上铺筑。
4.4.3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应包括下列试
1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 2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打印装置的 可信度。 4通过试铺确定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 5从试验路段上钻取芯样测定空隙率的大小,验证温拌沥青 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结合本规程第4.4.2条提出生产用的标 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 撤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6钻孔法检验沥青路面压实度水平;当采用核子密度仪时, 应建立用钻孔法与核子密度仪无破损检测路面密度的对比关系, 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核子仪等无破损检测应在碾压成型 后热态测定,取13个点的平均值为1组数据,一个试验段的数据 应不少于3组。钻孔法应在第2天或第3天以后测定,钻孔数不 少于12个。 7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 4.4.4最终确定的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本规程关于各 项路用性能的技术检验。不符合本规程技术要求的,应更换材料 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4.5通过各项检验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出具配合比设计报告, 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选择说明、材料品种选择、原材料质量 试验结果、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以及各项体积指标、配合比设 计检验结果等。报告中矿料级配曲线应按照规定的方法绘制 4.4.6应确定施工级配充许波动范围。应根据配合比设计结果 及有关质量管理要求中各筛孔的充许波动范围,制订施工用的级 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4.4.5通过各项检验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出具配合比设计报告
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选择说明、材料品种选择、原材料质量 式验结果、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以及各项体积指标、配合比设 士检验结果等。报告中矿料级配曲线应按照规定的方法绘制
4.4.8经过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
主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当遇到材料 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 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 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4.9次干道及以下等级道路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
安照相同步骤进行。当材料与道路等级完全相同时,可借鉴成功 的经验。
5.1.1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与施工应在热拌沥青混合料设备的 基础上增加温拌剂添加装置。 5.1.2铺筑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之前.应保证下承层清洁、干燥 平整度和强度应满足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温拌沥青混合 料面层。
5.1.1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与施工应在热拌沥青混合料设备的 基础上增加温拌剂添加装置。
5.1.2铺筑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之前,应保证下承层清洁、
平整度和强度应满足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温拌沥青混合 料面层,
5.2.2铺筑厚度不大于3cm的面层或地面温度低于0
低温施工,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天气不得进行温拌混合料施工
低温施工,寒冷李节遇大风降温大气不得进行温拌混合料施
5.3.1温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并应符合
5.3.1温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并应符合以下 要求: 1总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须有二级除尘装置。 2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手5个,且应 具有添加温拌剂的设备。 3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4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 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孔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 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 5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度 下降不得大于10℃,且不得有沥青滴漏。 6拌和设备上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周期不应少于每年 一次。 7应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 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 8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 5.3.2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宜符合本规程表5.2.1的要 求。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 正式加沥青、温拌添加剂拌和沥青混合料。 5.3.3温拌添加剂应由专门管道及送料器直接加入拌和锅。 5.3.4温拌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 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5.4.1温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运输能力与摊铺设备相匹配的运 料车,运输车辆的总运力比搅拌能力或摊铺能力有所富余。不得 在已喷酒透层、封层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急弯掉头。施工过程中摊 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
5.4.2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并应在车厢
5.4.2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十净,并应在车厢板上涂一 薄层防止沥青黏结的隔离剂或防黏结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 相底部。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按前、后、中的顺序来 回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
5.4.3温拌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有保温、防雨、防污染
5.4.4运料车到工地后,应由专人逐车检测温度,检测结果应满 足本规程表5.2.1的要求。
5.4.4运料车到工地后,应由专人逐车检测温度,检测
5.5.1温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摊铺机
5.5.1温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受 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黏结剂,
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10m~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 应有30mm~60mm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 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5.5.3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h~1h预热熨平板至120℃以上。
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 频率和振幅。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无明显 的离析痕迹。
5.5.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
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 控制在2m/min~3m/min。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 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5.5.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 高程控制方式,中面层和表面层宜采用平衡梁自动找平的控制方 武。
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2/3高度的混合料。
5.6.1压实设备宜满足下列要求: 1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配备的压路机数量应与摊铺能 力相匹配。 2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即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 型)的碾压步骤。宜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初压,胶轮压路机或双钢轮 压路机随后复压,双钢轮压路机终压收光,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 玉左右路缘石或边角位置。 3中、下面层宜采用25t以上胶轮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联合 作业方式。 5.6.2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符合表5.6.2的要求。压路机的碾压 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 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 相同的断面上
5.6.1压实设备宜满足下列要
洛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 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 相同的断面上。
表 5.6.2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与方式
5.6.3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应符合本规程5.2.1的要求,并应根据 混合料种类、压路机类型、气温、层厚等情况经试压确定。应在不 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初压、复压、 压住宅楼标准规范范本,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以及振动碾压。具体碾压工艺 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做到“紧跟、有序、慢压、高 频、低幅”,应尽量保证沥青混合料应在高温条件下完成碾压。碾
压速度应均匀,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随便调头。 2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 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可采用钢轮压路机振动压实1~2 遍,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 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 3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为防止压路机黏附混合料,应 在高温状态下碾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胶 轮压路机进行揉搓碾压。采用胶轮和钢轮压路机联合作业时,每 一台压路机应作全幅碾压。对路面边缘、加宽及港湾式公交车停 靠站点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 振动夯板作补充碾压。 4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当经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时可 免去终压。需要终压时可选用双钢轮压路机或已经关闭振动的振 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5.6.4SMA沥青路面不宜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OGFC路面宜 采用小于12t的双钢轮压路机碾压。 5.6.5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如有混合料沾轮应立即 清除。对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黏结剂,但严禁刷柴油。 5.6.6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大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 料、油料等杂物
5.7.1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 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150mm以上,冷接缝应 错开300mm~400mm。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 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5.7.2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纵向接缝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 下100mm~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
跨缝碾压消除缝迹, 2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 板或加设切力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 留下毛茬,但不宜在冷却后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缝。加铺另半幅 前应涂酒少量沥青,重叠在已铺层上50mm~100mm,再铲走铺在 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mm~150mm, 再跨缝挤紧压实。或者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0mm 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中面层和下面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 阶梯形接缝(见图5.7.3)。其他等级道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 缝。
LYT标准规范范本图5.7.3横向接缝的几种形式
示安智安长支自 .8m。搭按处四少量历 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 压实。阶梯形接缝的台阶经铣刨而成,并洒粘层沥青,搭接长度不 宜小于3m。
....- 相关专题: 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