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304-2018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和验收标准

  • DBJ50/T-304-2018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和验收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7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1承担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项目 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3.0.2实施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人现场调查,掌握现场情况,做好 充分的现场实施准备工作: 2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设计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 应及时按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应组织建设.设计,监理和实施单位有关人员,由设计人 4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审批后方可施工。 3..3实施中应做好以下质量和安全保障T作: 1应建立技术和安全交底制度,作业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 安全与技术交底: 2使用的原材料,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和生产工具等应 为合格产品: 3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措施及环境保护 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由实施单位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应经可靠性,安全性,可 恢复性和兼容性等功能测试合格后方可部署。 3..4质量管理应包括监测硬件与监测软件进场验收.隐蔽工 程过程检查和验收,工程安装质量检查,系统自检和试运行等。 3..5蓝测硬件的进场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标志检查。外观和 标志检查以目测为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外观应无锈迹裂痕无缝钢管标准,客部分连接牢固,引出线缆无损坏; 3铭牌标志,备件和附带技术文齐全: 4安装孔尺寸及安装孔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3..6软件的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确认商业软件.实施单位自主开发软件的使用范围符 合设计要求: 2应确认商业软件.自主开发软件的部署说明书、使用和维 护说明书等资料齐全。 3..7预埋件.安装基座、防护措施等应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行传感器、线缆等监测硬件的安装。 3..8验证.调试采用的仪器仪表,量具和量器应在有效的检定 期内使用

    4.1.1传感器的安装环境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传感器产品说明书 的要求。当安装环境超出规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1.2传感器.预埋件、安装基座和原材料等监测硬件应按使用 条件分类保管。

    .1.3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1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时,传感器温度应低于其允许的最高 使用温度: 2采用膨胀螺栓安装时,应按传感器的技术要求选择螺栓 规格,不得使用塑料胀塞或木楔; 3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或与传感器配套的其他防锈 制品: 4 安装过程中不得猛烈敲打.强拉或抛扔传感器。 4.1.4 传感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线排列应整齐,美观,导线应绝缘良好,无损伤,标识应 清晰; 2 固定接线的螺栓和螺钉应拧紧,拧紧力矩值应符合技术 文件的要求: 3接线张紧程度应适中,不得使硬件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4# 接线接头处宜有防水保护措施。 4.1.5安装到位的监测硬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防止人为破坏,雨水冲刷和雷击等破坏的保护 措施;

    4.1.7布设传感器的截面应设置标志牌,标志牌应包括

    4.2.1在已运营路段安装前应制定专项交通组织方案,并经相

    1 传感器两侧引道的长度不应小于20m; 2 引道宽度应超出传感器两端各300mm以上且不应小 于3m; 3引道横向坡度应小于1%: 4在传感器两侧8m范围以内,弓道纵向水平倾斜度不应超 过十3mm;在传感器两侧8m范围以外,引道纵向水平倾斜度不应 超过+6mm。

    4.2.5动态称重传感器与路面水平面的高差应符合设计文

    4.2.7安装时不应超开挖.超切割路面。安装完成后应及时修 复,并不得影响道路使用。

    复,并不得影响道路使用。 41.2.8动态称重传感器封印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动态公路自动衡器》GB/T21296的规定。

    4.2.8动态称重传感器封印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3.1基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座宜安装在桥梁结构或地基上,且应牢固固定; 2基座伸出桥梁结构或附属物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要求时,伸出高度应不小于2m。 4.3.2 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向传感器的定北标志方向与正北方的角度偏差应不天 于0.5°; 2风速风向传感器的中轴应保持竖直状态: 3 风速风向传感器应在避雷措施的有效防护范围内。 4.3.3 机械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速和风向非一体化设计时,风速和风向传感器应分射 垂直安装在水平横臂上: 2安装过程中,不得松动.拆卸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制动 螺钉: 3风向标前后重量应平衡,前后两翼板应与旋转轴线位于 同一平面内。

    4.3.1基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座宜安装在桥梁结构或地基上,且应牢固固定; 2基座伸出桥梁结构或附属物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要求时,伸出高度应不小于2m。

    4.3.2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基座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基座应与被测构件牢固连成一体; 2 安装基座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安

    装基座边缘与最近传感器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 3水平安装地震动传感器时,安装基座的安装面应水平,竖 向安装地震动传感器时,安装基座的安装面应竖直。 4.4.2地震动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在安装基座和传感器的安装面分别满涂环氧树 脂,再按设计规定方式安装: 2应确认传感器敏感轴方向和设计方向一致后方可固定传 感器: 3传感器完全固定后方可安装保护罩;保护罩不得与地震 动传感器相接触。 4.5温湿度传感器 4.5.1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度传感器不应受到阳光的直接辐射: 2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空气不流通的桥梁结构或保护装 置内的死角处: 3湿度传感器宜加装透气防尘罩。 4.5.2混凝土内部预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点位置远离结构钢筋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6的钢 2 应将温度传感器与钢筋牢固绑扎: 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棒直接接触温度传感器。 4.5.3 混凝土钻孔中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钻孔前应确认钻孔深度范围内无预应力钢筋: 2钻孔方向应与设计孔位方向一致:钻孔深度不得小于设 计深度:钻孔直径与设计偏差应小于3mm; 3达到钻孔深度后,应将孔内残留物清理干净: 4沿孔深方向宜采用钢筋等辅助工县进行温度传感器的

    定位: 5传感器安装到位后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将钻孔 密实。

    密实。 4.5.4结构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混凝土表面安装时,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应紧贴混凝土 表面,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等材料将温度传感器完全 包裹: 2在钢结构表面安装时,应除去钢结构表面的防腐层,使传 感器的敏感元件紧贴钢结构表面,并应采用绝热材料隔绝传感器 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4.6位移传感器 I静力水准仪 4.6.1监测点的高程差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液位传感器各监测点的高程差宜不大于50mm; 2微压传感器客蓝测点的高程差应不大于其测量范围的 1/4。 4.6.2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孔安装基座时,钻孔施工应符合本标 准第4.5.3条的规定。 4.6.3静力水准仪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螺栓或抱箍固定传感器时,宜先在螺栓或抱箍及传

    4.5.4 结构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准第4.5.3条的规定。

    .3静力水准仪的安装应符合下

    1采用螺栓或抱箍固定传感器时,宜先在螺栓或抱箍及传 感器的连接面上满涂环氧树脂,再拧紧螺栓或抱箍: 2传感器应竖直安装,角度偏差应不大于2°。

    1连通主管支管的直径应不小于设计直径: 2连通主管,支管应采用抱箍,卡环或定位卡等定位装置可

    靠固定在结构物上: 3连通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 弯曲半径应天于管道外径的3.5倍: 4连接处管的内径不得小于被连接管道的内径: 5连通管与传感器液嘴的连接宜为软连接: 6施工过程中不得扭曲,划伤连通管。 4.6.5连通管灌入液体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灌人液体的材料、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从连通管的一端连续,匀速地灌人液体,避免在连通管 中形成气泡; 3应采用有效措施排出连通管中水平长度天于10mm的 气泡。 4.6.6连通管安装完成后,应对连通管施加不小于2个标准大 气压并持续30min,所有的管道,接头处应无渗漏现象。 IIGNSS位移传感器 4.6.7安装前应确认GNSS天线周围的遮挡情况符合设计文件 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线2m空间范围内应无尺寸大于20cm的金属物; 2天线周围俯仰角30°范围内应无建筑,铁塔等较天的遮 挡物。 4.6.8观测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墩偏离监测点设计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10cm; 2观测墩的截面尺寸应不小于设计要求:

    4.6.7安装前应确认GNSS天线周围的遮挡情况符合

    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线2m空间范围内应无尺寸大于20cm的金属物: 2天线周围俯仰角30°范围内应无建筑.铁塔等较大的遮 挡物。 4.6.8 观测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墩偏离监测点设计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10cm; 2 观测墩的截面尺寸应不小于设计要求: 3 混凝土观测墩的顶面应水平,平整;钢结构观测墩应 竖直: 4观测墩顶部的强制对中器的底盘应调整水平,倾斜度应 不大于1°。

    4.6.9固定 GNSS天线的支架应竖直,角度偏差应不大于 2

    GNSS天线应安装在观测墩顶部或支架的南面: 2 保护罩应安装严密,防止雨水渗人: 3 GNSS天线应位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4GNSS天线不得和其他硬件的接地导体连接

    1引下馈线从观测墩外部或支架走线时,其与观测墩 架的绑扎间距应不大于0.8m,拐弯两侧应同时绑扎固定: 2馈线不得缠绕扭绞,且拐弯应圆滑均匀。硬质馈线 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线外径的20倍:软馈线最小弯曲半径 小于馈线外径的10倍: 3引下馈线的长度应有余量,防止因环境温度降低而拉

    4.6.12靶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确认监测点的靶标与长焦摄像机之间可通视; 2靶标应竖直安装且与被测桥梁顺桥向垂直,垂直度偏差 3靶标应与桥梁结构牢固连接,车辆通行情况下靶标与桥 梁结构不得相对晃动。 4.6.13长焦摄像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基座应与桥梁结构或无沉降的基础刚性连接: 2安装基座的安装表面应水平: 3应将摄像机与长焦镜头牢固卡紧后,方可拧紧摄像机与 安装基座·长焦镜头与安装基座的固定螺丝: 4应确认靶标在摄像机视域的中心,且清晰可见: 5安装过程中不应触碰长佳籍头和摄像机的错面

    1安装前应确认蓝测点的靶标与长焦摄像机之间可通视 2靶标应竖直安装且与被测桥梁顺桥向垂直,垂直度偏差 应不大于1° 3靶标应与桥梁结构牢固连接,车辆通行情况下靶标与桥 梁结构不得相对晃动。

    4.7.1预埋式应变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设计监测点的距离偏差应 不大于30mm,角度偏差应不大于1°。

    不大于30mm,角度偏差应不大于1°。

    不天于30mm,角度偏差应不天于1。 4.7.2预理式应变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采用结构钢筋或辅助钢筋进行预埋传感器的定痘,并 应在传感器两端,中部分别绑扎牢固: 2当传感器预浇在预制块内埋设时,预制混凝土块的设计 强度应与监测点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相同。在传感器测试方向,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禁止振器触碰传感器。 4.7.3预埋式应变传感器的引出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出线缆宜采用软管保护,软管与钢筋的绑扎间距应不 大于1m; 2光纤应变传感器露出混凝土的光缆长度应不小于1m,在 光缆端头应采敢密封保护措施。 4.7.4表贴式应变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设计监测点的距离偏差应 不大于20mm,角度偏差应不大于0.5°。 4.7.5在混凝土构件表贴应变传感器时,宜将2块钢板按下图 埋入混凝土表面作为安装基座,应变传感器与基座应采用焊接或 螺栓连接。人

    4.7.2预埋式应变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图4.7.5混凝土表贴应变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4.7.5混凝土表贴应变传感器安装示

    6在钢结构上安装表贴应变传感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7.6在钢结构上安装表贴应变传感器时应符合下列

    1应先清除钢结构表面的油漆,焊渣等杂物,并将安装表面 打磨光滑: 2宜采用冷焊或螺栓固定应变传感器,并应恢复钢结构表 面的涂装。

    4.8.1安装基座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安装基座的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4.4.1条的 规定: 2 钢结构构件上的安装基座宜采用冷焊进行固定。 4.8.2 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方向与设计方向的角度偏差应不大于1: 2采用单螺栓固定加速度传感器时,应采取防止加速度传 感器发生转动的措施: 3加速度传感器外壳与接地体之间的阻抗应不大于10。 4.8.3加速度传感器的屏蔽线外层应与接地体可靠连接。 4.9锚索计 4.9.1锚索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确认锚索计的安装基面与所测索孔径方向垂直;索与 锚垫板不垂直时,应采用与锚垫板刚度相同的锲型垫板进行 调整: 24 锚垫板与锚束张拉孔的中心轴线应相互垂直: 34 锚索计的内径应大于所测索的外径。 4.9.24 锚索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将锚索计平稳放置于锚板和工作锚之间: 2锚索计出现几何偏心时应即时予以调整:

    3锚索计安装就位后应及时调零,并读取初值。 4.9.3在进入桥架之前的锚索计引线宜采用PVC钢丝软管 保护。

    4.10.1倾角仪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 宜采用刚性连接将其与被测构件牢固连接。 4.10.2倾角仪安装精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倾 角仪轴线宜与被测构件轴线重合,水平位置偏差宜不大于1cm。 4.10.3倾角仪安装后应及时读取初始值,并应作为传感器的起 始值。

    宜采用刚性连接将其与被测构件牢固连接。 4.10.2倾角仪安装精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倾 角仪轴线宜与被测构件轴线重合,水平位置偏差宜不大于1cm。 4.10.3倾角仪安装后应及时读取初始值.并应作为传感器的起 始值。 4.11人验收标准 主控项 4.11.1传感器的类型.型号以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现场观察。 4.11.2动态称重传感器前后直线引道的长度应不小于20m,安 装后路面高差应不大于3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用直尺,游标卡尺量测。 4.11.3风向传感器的定北标志方向与正北方的角度偏差应不 天于0.5:风速风向传感器中轴的垂直度漏差应不大于1。 检验方法:用角度尺量测。 4.11.4地震动传感器起振方向与设计方向的偏差应不大于1°。 检验方法:用倾角仪量测。 4.11.5混凝土内部预理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 偏差不大于5加切:表贴式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

    差应个天于3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用游标卡尺量测。 4.11.6连通主管,支管的直径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直径,连通 管内气泡的长度应不大于10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用直尺,水平尺或游标卡尺量测。 4.11.7GNSS天线在2m空间范围内应无尺寸天于200mm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4.11.8光电靶标式位移传感器的光源器件.长焦摄像机与被测 结构物牢固连接,光源器件在长焦摄像机中的成像清晰度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X 4.11.9预理式应变传感器安装位置偏差应不大于30mm,角度 偏差应不大于1;表贴式应变传感器安装位置偏差应不大于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用直尺,游标卡尺量测。 4.11.10加速度传感器的敏感主轴方向与设计方向的偏差应不 大于1。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现场检查。 4.11.11锚索计的安装基面与所测索孔径方向垂直度的偏差应 不大于1°。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用倾角仪量测。 4.11.12倾角仪轴线与被测试的结构表面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天 于0.5°。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用角度尺量测

    4.11.13布设传感器截面的标识应包括传感器的类型.型号.数 量,编号,传感器引出线编号及对应采集设备的编号和通道号

    .11.14传感器标识应齐全,牢

    5.1.1管线安装,线缆敷设的线路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5.1.2综合布线不应妨碍桥梁结构的维护,维修操作,不应影响 桥梁的正常使用。 5.1.3宜在管线安装施工结束后敷设线缆,且敷设过程中不得 损伤线缆。 5.1.4信号线在以下部位应进行标识: 传感器的连接端: 桥架的接人端和引出端: 采集设备接人端 4 线路每100米间距处。 5.1.5 电源线在以下部位应进行标识: 1 与主电源的连接端: 2 桥架的接人端和引出端: 3 用电设备接人端。 5.1.6 信号线,电源线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识应统一,清楚易读和整洁: 2相同去向线缆标识粘贴的朝向应一致,宜统一朝上或朝 向维护操作面: 3标识宜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强电,弱电。 5.1.7在经过伸缩缝或支座时,桥架.线管及线缆的安装和敷设 应采取适应变形的措施。

    5.1.8敷设的管线和线缆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5.1.8敷设的管线和线缆应横平坚直,整齐美观不宜交支

    5.2 桥架与线管安装

    5.2.2桥架安装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施工

    验收标准》GB50303的规定

    5.2.4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焊接不应有漏焊欠焊,裂纹和咬边等缺陷: 2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安装支架时应避开钢筋进行钻孔。 对废弃不用的胀螺栓钻孔,应采用浆料填塞处理: 3支架安装坡度,孤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 支架安装坡度弧度应与电缆沟或桥梁结构的坡度,弧度相同: 4支架固定后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客支架之间的距离应 均匀。 5.2.5支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支架的 间距宜为1.5m~3m。 5.2.6桥架垂直段大于2m时,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 定电缆用的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m时,应在中部增设支架。 5.2.7桥架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每应 在电缆槽外侧,固定应牢固。

    5.2.8在易受车辆风等引发振动的环境安装桥架时,固定桥架 的螺母应有防滑功能。

    5.2.8在易受车辆、风等引发振动的环境安装桥架时,固定桥架

    5.2.9线管不得有变形或裂缝,其内部应清洁干燥,无毛刺,管 口应有保护措施。 5.2.10线管与控制箱.接线箱、接线盒等连接时,应采用锁母将 管口固定牢固。

    5.2.15钢管进线盒的连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5.3.4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

    5.3.6线缆中继接头应按设计要求制作,无虚焊:同轴电缆 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5.3.7电源线,信号线的敷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敷设在有腐蚀性物质排放,强磁场和强电场干扰的 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敢防护或屏蔽措施: 2电源线,信号线的接头应在暗线箱或接线盒内。接头宜 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的助焊剂; 3在雨天,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应进行室外的光 缆,电缆的接续工作: 4线缆垂直铺设于桥架内时,其顶部和每隔1.5m处宜与桥 架固定;线缆水平铺设于桥架内时,每隔3~~5m处宜与桥架固定; 5线缆敷设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桥架和支架。 5.3.8线缆从室外进人室内或进入室外的机柜.机箱时,宜从底 部进入,并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5.3.9线缆在进入桥架前,宜采用软波纹

    5.4.1防雷与接地装置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 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343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雷保护器的安装应牢固,接线应可靠;多个防雷保护器 的安装位置,顺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2当桥梁结构有接地装置时,宜将监测系统的接地与桥梁 接地焊接牢固,并应采取防腐措施: 3当桥梁结构无接地装置时,监测系统的接地体理设位置 和深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接地电阻值无法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时,应采取物理或化 学降阻措施。

    5.4.2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

    5.4.2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 统防雷技术标准》GB50343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接地载的 充防雷技术标准》GB50343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线不应有机械损伤: 2接地端子应设置在便于操作部位,并做明显标记

    5.5.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

    5.5.2电缆敷设不得有绞,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

    5.5.6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

    检验方法:钢尺测量。

    5.5.7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应紧固无遗漏,

    5.5.7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应紧固无遗漏,

    5.5.8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

    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宜设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结构伸缩缝处 应设置补偿装置。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5.5.10线管敷设应排列整齐,固定应牢固。电缆出人电级

    11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 措施,不进人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人电线,电缆后,管口

    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人电线,电缆后,管口 应密封。

    毛刺:机柜的箱门把手等外露和操作部位的棱角半径应不小 于2mm。 6.1.2机柜内设备的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 设备分布应做到功能集中,方便布线利于维护和更换。 6.1.3机柜内的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布线应横平竖直无交叉,接头不得扭绞,打圈; 2 线缆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 邻近机柜之间布设走线宜在机柜的顶端: 4 裸线应用套管或绝缘胶布包裹。 6.1.4 机柜过线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源线.信号线应有独立的进线孔以避免相互干扰; 2 应考虑线缆引人、固定和接线时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扩容 性,并预留足够的过线空间: 3 当户外机柜有屏蔽要求时,过线区应增加屏蔽措施。 6.1.5机柜门的最天开启角度应不小于90°。室外机柜门开启 时,应能防止外部积水进人机柜。 6.1.6机柜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机柜金属部分任意两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应不大于0.12: 2接地连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的铜线: 3一接连接占底有滤晰的接灿标汇

    6.1.6机柜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

    1机柜金属部分任意两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应不天于0.10 2接地连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的铜线: 3接地连接点应有清晰的接地标识,

    6.1.7机柜编号及机柜标识张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6.1.7机柜编号及机柜标识张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柜应统一编号,并将标签贴于机柜外部醒目处: 2同一机柜内的设备应统一编号,并应将机柜内所有设备 列表标签张贴于机柜内部醒目处。

    6.2.1落地式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柜竖立后应及时固定,防止倾倒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 损坏: 2 机柜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应紧固: 3有抗震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对机柜固定装置进行抗震 加固。 6.2.2 壁挂式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柜距离地面应不小于300mm,机柜门应垂直于地面 开启: 机柜与结构或安装基座的固定点应不少4个。 6.2.37 在机柜固定后方可安装机柜内的设备和部,设备,部件 应与机柜牢固固定。 6.2.4线缆安装完毕后,机柜的进出线缆孔洞应采用防火胶泥 封堵,并做好防水和防潮处理。 6.2.5室外机柜门应配置门锁,门锁应具有防盗功能。

    6.3.1机房的土建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的规定

    6.3.1机房的土建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462的规定 6.3.2在既有机房施工且需对既有设备进行作业时,应经相关 人员认可,并在机房值班人员配合下进行。施工中不得触动与施

    .3.3在安装机房设备,仪器前,机房应具备下列条件: 基础底座应安装完毕 2地板,顶棚、内墙和门窗应施工完毕: 3 空调系统应已投人运行: 4 供电系统及室内照明应已投人运行。 .3.4 机房设备安装就位后,机房应具备设计文件规定或监测 更件运行要求的供电温湿度条件。 5.3.5机房220V供电电压波动不应超过+10%。当超过该范

    围时,应加装稳压设备。

    6.4.1机柜安装位置与设计

    检验方法:用直尺.水平尺量测,现场观察。 6.4.3机柜内设备与机柜的连接牢固,无漏连虚连现象,柳钉 或柳固螺母应排列整齐,无歪头,裂头及松动,柳接面无下凹,变 形或破损。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6.4.3机柜内设备与机柜的连接牢固,无漏连、虚连现象,柳钉

    4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等设备安装满足工艺要求,整齐,美 个接线端子应接触可靠,连接牢固,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4.5 在经过高温后机柜不应出现下列缺陷: 柜体出现翘曲,损伤或损坏,永久变形: 2「门窗及孔口盖板等活动部件开关不灵活或闭锁不紧密: 3 密封部位和涂覆层膨胀.开裂·脱落: 4安装件和紧固件弯曲·松动,移位或损坏。 检酸方注,瓶场耐兹

    应编制相应的测试部署文档。 7.1.2测试.部署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出现的异常错误等事件 在部署完成后应建立软件文档台账。 7.1.3软件中的后台程序部署应在完善相关流程后方可实施。 7.2软件测试 7.2.1软件测试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和系统测 试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测试标准》GB/T15532的 规定。 7.2.2软件测试文档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计算机软件 测试文档编制标准》GB/T9386的规定。 7.2.3软件测试应制定详细的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方案和 测试用例,并搭建配合软件测试的硬件,网络环境后,方可开展测 试工作。 7.2.4应对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监测软件进行压力测试,压力 测试宜包括下列内容:

    7.2.3软件测试应制定详细的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

    7.2.4应对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监测软件进行压力测试

    测试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超过设计规定采样频率的全桥传感器同步采集能力: 2 数据传输量的饱和测试: 3 超出规定存储量的数据存储能力。 7.2.5 软件系统测试以功能测试,安全测试为主。实施单位应

    随同软件向软件测试单位提供硬件,网络测试环境

    7.2.6 蓝测软件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软件测试单位编制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文档: 2测试用例的结果,包括测试期间出现的所有偏离失败 情况。

    7.3.1 在符合下列条件后方可进行软件部署: 1 监测硬件,网络等的配置符合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监测软件通过测试并确认合格: 2 3 监测硬件工作正常。 7.3.2 监测软件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境.接口等设置应符合软件详细设计的要求: 2专用服务器.工控机等硬件不得安装与监测系统无关的 软件; 3 操作系统防毒软件宜设置为自动更新; 4 软件部署后能正常启动。 7.3.3软件缺陷导致无法部署时,应修改软件并测试通过后方 7.3.4在软件部署后系统调试未完成前,应采取临时措施防止 未经培训人员操作软件

    7.3.4在软件部署后,系统调试未完成前景观标准规范范本,应采取临时措施

    1用户手册; 2监测软件产品规格说明书: 3 监测软件系统故障与恢复手册。

    7.4.1软件应实现软件概要设计中的所有功能和业务流程

    7.4.4软件界面布局合理.层

    检验方法:现场查看。

    7.4.5软件窗口,菜单图标.按钮等元素具有良好的容错育

    8.1.1系统调试应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试小组铝合金标准规范范本,并应根

    8.1.2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蓝测硬件和蓝测软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应符合设 计文件规定: 2接地系统和接地电阻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 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Q: KX 3断开不同接地系统的公共连接点后,不同接地系统之间 的绝缘阻值应大于50MQ2 4电气接线应无松动.短路、断路等现象: 5电源应符合设计和设备电源要求,包括电源种类电压 负载能力等。 8.1.3系统调试分为单项调试和联合调试,应按照附录A出具 调试报告。 8.1. 4 系统调试前应制定调试方案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 措施。 8.1.5 系统验证使用的仪表和器具的测量精度应不低于被检验 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2.1系统供电调试应符合下列

    ....
  • 桥梁工程
  • 相关专题: 桥梁结构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