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08-20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 GB 50308-20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2-17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平面控制网的二等网,其测量技术要求与 国家和城市现行规范中的四等导线基本一致,主要是缩短了导线 总长度与导线边长,提高了点位精度。

    2. 1. 5 二等水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的二级网,其精度介于城 市二、三等水准测量之间, z.I.专项调查与测绘special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and fmappi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的沿线建筑、管线 水域、房屋拆迁和勘测定界等调查测绘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的二级网,其精度介于城 市二、三等水准测量之间,

    暖通标准规范范本2. 1. 6 专项调查与测绘

    2. 1. 7 定线测量

    将线路工程设计图纸上的线路位置测设于实地的测量工作。

    2.1.8线路中线测量

    把线路中线调整到设计位置上的测量工作。

    2. 1. 10 近井点 control points near the wel

    布设在竖井旁,用于向地下传递坠标和方位的导线点或传 高程的水准点。

    2.1.11 近并导线

    附合在卫星定位控制点或精密导线点上,为测设近井点可 设的导线。

    2. 1. 12 近井水准 adiacent levelling route

    附合在一、二等水雅点上:为测设近并高程点而布设的水推 线路。

    2. 1. 13 联系测量

    将地面测量坐标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地下坐标系统相 一致的测量工作。

    2.1.14陀螺经纬仪和铅垂仪组合定向P

    利用陀螺经纬仪和铅垂仪组合进行竖井定向的一种作业 方法。

    2. 1. 15 贯通测量

    对相向趣进隧道或按要求拥进到一定地点与另一隧道相通的 施工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线路轨道铺设所需的测量控制点

    2. 1. 17 建筑 building and structu

    本规范定义为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惑其他活动的房屋、场 所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限定车辆运行及轨道周围建筑和设备超越的轮廓线。限界分

    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种,是工程建设、管线和设 备安装等必须遵守的依据。

    2. 1. 19 车辆段 depot

    具有配属车辆,承担车辆的运用驾算理、整备保养和检查,以 及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本规范定义为对建筑及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土体、管线等的 立移和沉降等变形所进行的测量工作,以及对建设工程的围岩 支护结构、工程环境进行的应力、应变、压力、轴力、振动和乳孔 隙水压力等的监测工作。

    3.1.1地面平面控制网应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网中客 条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沿线路独立布设。布网时应根据线路延 审和与其他线路交支状况,在线路延伸和交支地段,必须有两个 以上的控制点相重合。城市近期规划与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较多构成网络且原城市控制网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时,宜建立一个 覆盖全部线路的整体控制网

    3.1.地面平面控制网应按城市凯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网中各 条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线路独立布设。布网时应根据线路延 伸和与其他线路交支状况,在线路延伸和交支地段,必须有两个 以上的控制点相重合。城市近期规划写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较多构成网络耳原城市控制网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时,宜建立一个 覆盖全部线路的整体控制网。 3.1.2平面控制网由两个等级组成,等为卫星定位控制网, 二等为精密导线网,并分级布设。 3.1.3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所在城市现有坐标系统一致。 投影面高程应与城市现有坐标系统投影面高程一致,若城市轨道 交通工程线路轨道的平均高程与城市投影面高程的高差影响每干 米大5mm时,应采用其线路轨道平均高程作为投影面高程。 3.1.4向隧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时:应在每个井(洞)口或车 站附近至少布设三个平面控制点作为联系测惠的依据。 3.1.5凡符合卫星定位控制网和精密导线网要求的现有城市控 制点的标石应充分利用。 3.1.6对已建成的卫星定位控制网和精密导线网应定期进行复 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应每年或两年复测1次, 且应根据控制点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于 初精度。

    3. 2卫里定位控制网测

    3.2.1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前,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

    3.2.1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前,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 设计,收集、分析线路沿线现有城市控制网的标石、精度等有关

    资料,并按静态相对定位原理进行控制网设计。 3. 2. 2卫显定位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3. 2. 2 的规定

    资料,并接静态相对定位原理进行控制网设计

    =Va*+(bd)2

    3.2.4卫星定位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守以下原则

    1卫星定位控制网内应重合3~5个现有城市一、二等控制 点,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不同线路交叉有联络线处或同一线路 前后期工程衔接处应布设2个以上的重合点,重合点标较差应 满足表3.2.2的相关要求: 2卫星定位控制网应沿线路两侧布设,控制点宜布设在隧 道出人口、竖井车站附近,车辆段附近应布设3~5个控制点, 相邻控制点应满足通视要求: 3卫星位控制网非同步独立观测时,必须构成闭合环或 附合路线。每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边数不应大王6条。

    3.2.5卫星定位控制点的选点应符合以下要求:

    控制点间应有两个以上方向通视: 2 当利用已有城市控制点时,应检查该点的稳定性及完 好性; 控制点应选在利于长久保存、施测方便和施工变形影响

    范围以外的地方; 4建筑上的控制点应选在便于联测的楼顶承重结构上; 5控制点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 们)强烈的物体, 6控制点与无线电发射装置的间距应大于200m,与高压输 电线的间距应大于50m。 3.2.6卫星定位控制点均应理设永久标石。建筑顶上的标石可 现场浇注。标石宜按本规范附录A中的图A.0.1、图A.0.2、 图A.0.3形式和规格理设。埋石结束后应按本规范附录A中 A.0.6绘制点之记,点位标识应牢固清楚,并应办理测量标志 委托保管书。 3.2.7车站、洞口和竖并附近建筑上的卫星定位控制点上宜建 造三脚钢架或竖立照推杆,三脚钢架宜接本规范附录A中的图 A.0.4规格制作。 3.2.8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表3.2.8卫定位控制网测广作业美本技术要求

    检查内容应包括:仪器检定结果、电池容量,光学对中器和接收 机内存容量等。

    3.2.11卫星定位控制网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Wx VN VN 5 YN WAK 5

    式中n一一一独立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3复测基线长度较差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W,≤2 /n W,≤2 /no W,≤2 /ng W≤ 2/3mo

    中 n——同一边复测的次数,通常为 2

    3.2.14卫星定位控制网的平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VAx ≤ 3g Vay≤3g V≤ 30

    2应在所使用的城市坐标系中进行约束平差及精度评定, 并应输出相应坐标系中的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 立角以及相关的中误差、租对点位中误差的精度信息,转换参数 及其精度信息等。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同名基线无约束平差相应

    dVax≤20 dVay ≤20 dV≤20

    2.15进行约束平差后,当卫星定位控制点与现有城市控制点 重合点的坐标较差大于本规范表3.2.2的规定时,应检查已知 是否可靠,并对药束控制点和控制方位角进行筛选后,重新进 不同约束控制点或不同约束方位角的不同组合的药束平差。 2.16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结束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技术设计书; 2 控制点点之记及测标志委托保管书: 33 控制网示意图; 4 外业观测手薄及其他记录 5 控制网平差及精度评定资料: 6 控制点成果表; 7技术总结。

    3.2.15进行约束平差后,当卫星定位控制点与现有城市控制点 的重合点的坐标较差大于本规范表3.2.2的规定时,应检查已知 点是否可靠,并对药束控制点和控制方位角进行筛选后,重新进 行不同约束控制点或不同约束方位角的不同组合的约束平差。

    3.3.1精密导线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

    3.3.1精密导线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或3.3. 1精密导线测广主技术复求

    注:1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一般不超过12

    2附合导线路线超长时,宜布设结点导线网,结点间角度个数不超过8个 3全站仪的分级标准执行本规范附录A中表A.0.7的规定。

    3.3.2精密导线网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

    ,1附合导线的边数宜少于12个,相邻边的短边不宜小于长 边的1/2,个别短边的边长不应小于100m 2导线点的位置应选在施工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稳定的地方, 并应避开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等: 3楼上的导线点宜选在靠近并能俯视线路、车站、车辆 段一侧稳固的建筑上: 4相邻导线点间以及导线点与其相连的卫星定位点之间的 垂直角不应大于30°,视线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 免劳折光的影响; 5在线路交叉及前、后期工程衔接的地方应布设适量的共 用导线点; 6应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控制点标石。 3.3.4在地面宜按本规范附录A中图A.0.8的规格理设精密导 线点标石,在楼项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图A.0.3的规格理设标 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

    3.3.5导线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同时记录检

    3.3.6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其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以下

    1应采用左、右角观,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 差应小于4 2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 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 的限差; 3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1级全站仪为9",1级 全站仪为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全站仪为6",1级 全站仪为9”。

    3.3.7在精密导线网结点或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时应 符合以下要求: 1在附合导线两端的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 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 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 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 个时可不归零; 3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7的 规定。

    表3.3.7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建求(")

    3.3.8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W),不 应大于下式计算的值

    3.3.8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W

    n一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 3.3.9精密导线网测角中误差(Mc)应按下式计算

    1ff Mo =士 N

    1距离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表3.3.1的要求外,还应符合 表3.3.10的规定;

    爽3.3.10距离测限美技术要求(mm)

    性:1(α十t)为仪器标称精度,a为固定误差,6为比例误差系数,d为距离测 盘值(以千米计);

    2测距时应读取温度和气压,测前、测后各读取一次,取 平均值作为测站的气象数据。温度读至0.2℃,气压读至50Pa。 3.3.11精密导线网边长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改正: 1气象改正,根据仪器提供的公式进行改正;也可以将气 象数据输人全站仪内自动改正。 2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值S,应按下式计算:

    1气象改正,根据仪器提供的公式进行改正;也可以将气 象数据输人全站仪内自动改正。 2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值S,应按下式计算:

    3.3.12精密导线网测距边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归化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

    度D,应按下式计算:

    D, = D[1 + Y m Ay2 2R2 24R

    保存和弓1测的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 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点布设数量不应少于2个。

    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 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重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 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兰角高程法等,.其技术要求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的相关规定。

    时相天规定 4.1.7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B中的图B.0.1、图 B.0.2、图B.0.3和图B.0.4的形式和规格理设。地层为软士的 城市或地区应根据其岩土条件设计和埋设适宜的水准标石。水推 点也可利用精密导线点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永久性建 筑上。 4.1.8水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点 托保管书。 4.1.9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 工前进行,之后应1年复测1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 修复满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

    4.1.7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 B中的图 B. 0.1、图

    B.0.2、图B.0.3和图B.0.4的形式和规格埋设。地层为软土的 城市或地区应根据其岩土条件设计和埋设适宜的水标石。水准 点也可利用精密导线点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永久性建 第上

    4.1.8水准点标石理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推点 委托保管书。 4.1.9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

    4.1.8水推点标石理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推点 季托保管书

    工前进行,之后应1年复测1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 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 2倍高程中误差。当水准点标石被破坏时,应重新埋设,复测 时统一观测。

    4.2.2一等及二等水准网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往测奇数站上:后一前一前一后 偶数站上:前一后一后一前 2 返测 奇数站上:前一后一后一前

    3使用数字水推仪,应将有关参数、限差预先输人并选择 自动观测模式,水准路线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4一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 进行,也可在夜间观测。 5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 新整置仪器。 4.2.3水推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 4.2.3的期定

    新整置仪器。 4.2.3水推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 4. 2. 3 的规定,

    4.2.3水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

    表4.2.3水准测欢速的规线长童、规距差、礼线度的要求(m)

    4.2.4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4. 2. 4水准测的测站观测限掌(r

    注:使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同一测站两次测量高差较差应满足基、辅分划所测 高森差的尊求,

    4.2.5往返两次测量高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一等水准应

    4.2.5往返两次测量高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一等水准应 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成果,二等水推则应将重测成果与原测 成果比较,其较差合格时,取其平均值。

    计算取位,高差中数取至0.1mm,最后成果,一等水

    取至0. 1mm,二等水准取至1.0mm。 2水准测量每干米的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按下式 计算:

    GB/标准规范范本M=±# T1rM 4nl

    Mw=士 rww A 1

    式中Mw一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mm); W一一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mm); L一计算附合线路环线闭合差时的相应路线长度 (kim); N一一附合线路和闭合线路的条数。 4水准网的数据处理应进行严密平差,并应计算每干来高 差中数偶然中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 的相对高差中误差。 4.2.7水准网测量结束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