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径流量占总降水量的百分率。
2.1.10设计径流量designrateofrunof
2.1.11设计降雨重现期
一预期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的平均周期。
降雨引起的径流由汇水区最远点到设计控制点的汇流时间DB11标准规范范本,其值为由汇水区最远 点到排水设施处的坡面汇流历时和在沟或管内由人口到控制点的沟管汇流历时 之和。
2.1.14重现期转换系数
2.2.1路面内部排水
2.1 路面内部排水 纵向每延米行车道路面表面水渗入量; Qch 纵向每延米排水基层的泄水能力; 每延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或裂缝的表面水设计渗人率; K 每平方米沥青路面的路面表面水设计渗入率; 横坡坡度; 纵坡坡度; B一一单向坡度路面的宽度; 排水基层的渗透系数。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ITG/TD33—2012)
2.2.3沟和管的水力计算
2.2.4地下排水设施水力计算
Q。单位长度渗沟一侧沟壁的地下水渗人量或单位长度渗并的流量; L。—一地下水位受渗沟影响而降落的水平距离; L一一两相邻渗沟间距之半; h。一含水层内地下水位的高度; h—一渗沟位置处地下水位的下降幅度; k.含水层材料的渗透系数。
3.0.1公路排水系统的设置应以保障结构稳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系统中的路界地 表、路面内部及路界地下排水设施间应互相衔接与协调,保证公路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和耐 久性。 3.0.2公路排水设计应包括排水系统总体设计、水文调查与计算、排水设施结构形式 和材料选择、水力计算等内容。 3.0.3公路排水系统总体设计应在全面调查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环境敏感区 等建设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公路功能、等级,确定排水设计原则,划分排水段落,分段确定 路线和主要构造物排水方案和排水路线,完成排水系统布置图。 3.0.4公路排水系统的总体设计应在公路总体设计中同步完成,工程条件简单、不进 行总体设计的公路工程,宜单独对排水系统进行总体设计。 3.0.5公路排水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及自然环境相适应。设计中应注重各种排水设施 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衔接,防、排结合,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3.0.6 公路排水设计应避免冲毁农田及水利设施。 3.0.7穿越城镇的公路排水设施应与城镇现有或规划的排水系统相协调。 3.0.8排水设施的结构应安全耐久、经济合理,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3.0.9方 施工临时性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3.0.10冰冻区地面排水设施应耐冰冻、耐盐蚀;地下排水设施应置于当地最大冻深线 下无法满足时应采敢保温措施
3.0.1公路排水系统的设置应以保障结构稳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系统中的路界地 表、路面内部及路界地下排水设施间应互相衔接与协调,保证公路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和耐 久性。
3.0.11公路路线设计应做好综合规划,降低下穿道路排水难度。路线设计高程低
3.0.11公路路线设计应做好综合规划,降低下穿道路排水难度。路线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临近水体时,应进行专门的防排水设计,保证安全。 3.0.12 桥面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应重视桥面防水层、黏结层的设置和材料选择。 3.0.13 隧道排水设计应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隧道内外应形成完整的 排水系统。 3.0.14多年冻土、膨胀土、黄土、盐渍土及滑坡等路段,应将排水系统作为处治措施的 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设计。 3.0.15公路经过水环境敏感路段时,应采取相应的路(桥)面等水收集、处理措施。 3.0.16蒸发池与路基边沟外缘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且应设置隔离网、踏步等安全防 护设施。蒸发池的设计水位应低于排水沟沟底高程,池的容积应能满足及时完成渗透和 蒸发的要求。多年冻土、黄土等对蒸发池设置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应进行特殊设计。 3.0.17路侧公路排水设施的形式选择应与安全设施设置紧密配合。路堑段排水边沟 宜采用浅碟形或带盖板的边沟,采用散开式深边沟时路侧应设置护栏。
水体时,应进行专门的防排水设计,保证安
3.0.18公路排水设施不应兼做其他非公路
4.1.1路界地表排水可包括路(桥)面表面、中央分隔带、坡面和由公路毗邻地带或 道路流入路界内的表面水的排除。
4.1.2路界地表排水应采取防、排、截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并应做好与桥涵、隧道等排 水系统的衔接。路界地表水不宜流人桥面、隧道内。不宜利用隧道内部排水系统排除路 界地表水。 4.1.3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布设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做好进出口位置的选择 和处理;避免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等现象,危害路基、路面和毗邻地带。 4.1.4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地基应密实稳定,结构形式应与地基条件相匹配。必要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基变形引起的排水设施破坏。 4.1.5路界地表排水设计应与坡面防护工程设计综合考虑。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坡 面岩土由于冲刷导致失稳。 4.1.6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流量及沟管、泄水口的泄水能力应按第9章确定,沟 管与泄水口的断面形状、尺寸、间距应根据设计流量确定。
4.1.2路界地表排水应采取防、排、截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并应做好与桥涵、隧道等 (系统的衔接。路界地表水不宜流人桥面、隧道内。不宜利用隧道内部排水系统排除 界地表水。
4.1.4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地基应密实稳定,结构形式应与地基条件相匹
4.1.7路界地表排水设施所用材料的强度应不低于附录A的要
4.2.1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路堑地段路面表面水应通过横向排流的方式汇集于边沟内。 2路堤较高且边坡坡面未作防护,或坡面虽有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的路 设,应采用路面集中排水系统排除路表水。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3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天、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易受到冲刷的路段,以及设置 了具有截、排水功能的骨架护坡的高填方路段,可采用路面横向分散漫流排水方式排除路 表水。 4设置拦水带汇集路表水时,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设计积水宽度不得超过右侧车 道外边缘;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得超过右侧车道中心线。当硬路肩宽度较窄、汇水量大 或拦水带形成的过水断面不足时,可采用沿土路肩设置U形路肩边沟等措施加大过水断 面。路肩边沟宜采用水泥混凝土等预制件铺筑。 5采用路面横向分散漫流方式排除路表水时,宜对土路肩及坡面进行加固
设置拦水带后,路面表面水会汇集在拦水带过水断面内而形成积水,如过水断面内的 积水侵入行车道路面,会对行车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条文对设置拦水带时的积 水宽度作出规定。 采用横向分散漫流方式排除路表水,土路肩加固后,易在土路肩与坡面交界处产生冲 刷因此要求对坡面一并进行加固
设置拦水带后,路面表面水会汇集在拦水带过水断面内而形成积水,如过水断面内的 水侵入行车道路面,会对行车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条文对设置拦水带时的积 宽度作出规定。 采用横向分散漫流方式排除路表水,土路肩加固后,易在土路肩与坡面交界处产生冲 因此要求对坡面一并进行加固,
.2.2路肩拦水带宜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砂或当地其他材料预制或现场浇筑。在季 区及受盐侵蚀破坏的路段,宜采用现浇沥青砂、花岗岩、陶瓷预制件等耐冻、耐盐蚀材 拦水带宜采用梯形横断面
在季冻区地区,由于冻融循环以及融雪剂的腐蚀作用,水泥混凝土拦水带冻害较为严 重,影响拦水功能,因此要求采用耐冻性好、耐盐蚀的材料。
在季冻区地区,由于冻融循环以及融雪剂的腐蚀作用,水泥混凝土拦水带冻害较为严 重,影响拦水功能,因此要求采用耐冻性好、耐盐蚀的材料。
4.2.3拦水带泄水口的间距应根据过水断面水面漫盖宽度的要求和泄水口的泄水能 力按第9章计算确定,宜为25~50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车道较多时,宜采用较小的泄水 口间距。在凹形竖曲线底部、道路交叉口、匝道口、与桥涵构造物连接、填挖交界等处应设 置拦水带泄水口。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加密设置泄水口。 4.2.4拦水带泄水口宜设置成喇叭口式。设在纵坡较大坡段上的泄水口,宜采用不对 称的喇叭口式,喇叭口上游方向与下游方向的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1,上游方向渐变段最
4.2.4拦水带泄水口宜设置成喇叭口式。设在纵坡较大坡段上的泄水口,宜采用不对 你的喇叭口式,喇叭口上游方向与下游方向的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1,上游方向渐变段最
拦水带泄水口做成对称式便于施工,但在纵坡较大的路段上,非对称式泄水口水流顺 泄水能力优于对称式。因此,推荐设在纵坡较大路段上的泄水口采用非对称式。
4.3.1中央分隔带表面未采用铺面封闭时,分隔带内部宜设置由防水层、纵向排水渗 沟、集水槽和横向排水管等组成的防排水系统,如图4.3.1所示。宽度大于3m的中央分 隔带表面宜设置成浅碟形,横向坡度宜为1:4~1:6
图4.3.1不铺面中央分隔带防排水系统示意图
降雨量较大地区,中央分隔带未设置完善的防排水设施的路段,降雨渗入后 排除,会造成路基土含水率过大等不利影响,降低路基路面承载能力,在季冻区 冻害。因此,对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作出具体要求。
冻害。因此,对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作出具体要求。 4.3.2中央分隔带排水渗沟宜设置在通信管道之下,渗沟顶面与回填土之间应设置反 滤层,渗沟两侧及底部应设置防水层。宜采用管式渗沟,渗沟材料及设计应符合第6章有 关规定。横向排水管宜采用直径为100~200mm的塑料管。 4.3.3降雨量较小、中央分隔带较窄时,中央分隔带可采用表面铺面封闭分散排水, 分隔带铺面应采用两侧外倾的横坡,坡度宜与路面横坡度相同,铺面材料可采用沥青处治 材料或其他封闭材料.如图4.3.3所示
4.3.4中央分隔带回填土与路面结构之间应设置防水层。
4.3.4中央分隔带回填土与路面结构之间应设置防水层。
图4.3.3设铺面中央分隔带防排水系统示意图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4.4.1超高段外侧排水,可根据降雨量及路面宽度,采取经内侧路面排除或设置地下 排水设施排除的方案,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地区,双向四车道公路,可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开口明槽 方案,路面水流经内侧路面排除。 2年降水量大于或等于400mm的地区,或车道数超过四车道,外侧路面水宜通过地 下排水系统排除。
超高段外侧路面表面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流经内侧半幅路面排泄时,经济性和结构可 靠性都优于地下排水,但对行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各地对影响程度的接受水平也存在差 异。我国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采用开口明槽方案的,主要集中在西北、内蒙古和东北西北 部地区。这些地区根据使用经验认为,这种排水方法在当地一般降雨时对内侧的行车安 全影响不明显,大暴雨时,车辆实际运行速度很低,不会因为表面排水影响安全,多数主张 采用表面排水。考虑到这些地区年降水量基本小于400mm,所以条文允许在年降水量小 于400mm地区采用表面排水
4.2超高路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应由纵向集水沟(管)、集水井、检查井、横向排水管、 槽等组成,
4.4.3纵向集水沟(管)、集水并及检查井等排水设施应在中间带内设置,不得侵入行车道。 4.4.4纵向集水沟(管)可采用缝隙式集水沟(管)、碟形浅沟或设带孔盖板的矩形沟 形式。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且不应小于0.3%。 4.4.5集水井的形式、数量和间距应根据超高路段的外侧半幅路面汇水面积、流量及 水口的泄流能力确定。集水井的间距宜为20~50m,纵向集水沟(管)串联集水井的个 不宜超过3个。路线纵坡小于0.3%的路段,可增加集水井数量。 4.4.6纵向集水沟、集水井及检查并等的盖板材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铸铁或钢筋加
4.4.6纵向集水沟、集水井及检查井
.5.1挖方、低路堤及路界范围地面低于路界外侧地面的填方路段,应在挖方边坡或
填方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沟汇集和排泄降落在坡面和路面上的表面水。
脚外设置边沟汇集和排泄降落在坡面和路
4.5.2边沟横断面形式应根据排水需要以及对路侧安全与环境景观的协调等选定,可 采用三角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形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挖方路段的矩形边沟,在不 设护栏的地段,应设置带泄水孔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或钢筋加强的复合材料盖板。
4.5.3边沟的纵坡坡度应结合路线纵坡、地形、土质、出水口位置等情况选定,宜与路 线纵坡坡度一致,且不宜小于0.3%,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0.1%。当路线纵坡坡度小于 沟底最小不淤积纵坡坡度时,边沟宜采用沟底最小不淤积纵坡坡度,并缩短边沟出水口的 间距。
4.5.4边沟出水口的间距,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桥涵和天然沟渠位置,经水力计 算确定。梯形、矩形边沟不宜超过500m,多雨地区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和碟形边沟不 宜超过200m
4.5.5挖方路段或斜坡路堤上方流入路界的地表径流量大时,应设置拦截地表径流的 截水沟。深路堑或高路堤坡面径流量大时,可在边坡中部设置平台排水沟,减少坡面 冲刷。
4.5.6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设置,宜布设在路墅坡顶5m或路堤坡脚2m ,可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宜在中间适宜位置处增设泄 ,通过急流槽(管)分流引排,泄水口间距以200~500m为宜。当截水沟或急流槽对 三产生视觉冲突或影响路域环境景观时,可利用地势或采用灌木遮蔽。
4.5.6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设置,宜布设在路垫坡顶5m或路堤坡脚2m以 外,可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宜在中间适宜位置处增设泄水 口,通过急流槽(管)分流引排,泄水口间距以200~500m为宜。当截水沟或急流槽对行 车产生视觉冲突或影响路域环境景观时,可利用地势或采用灌木遮蔽。 4.5.7在路堤和路堑坡面或者坡面平台上向下竖向集中排水时,宜设置急流槽(管);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纵坡很大时,可设置急流槽(管)减小纵坡。急流槽(管)的进水口与 沟渠泄水口之间宜采用喇叭口形式连接,并作铺砌处理,出水口处应设消能设施。急流槽 底面宜设置防滑平台或凸。
4.5.7在路堤和路堑坡面或者坡面平台上向下竖向集中排水时,宜设置急流槽(管 沟、截水沟、排水沟纵坡很大时,可设置急流槽(管)减小纵坡。急流槽(管)的进水口 渠泄水口之间宜采用喇叭口形式连接,并作铺砌处理,出水口处应设消能设施。急流 面宜设置防滑平台或凸样。
4.5.8陡坡或沟谷地段的排水沟,宜设置跌水等消能结构物,避免其出口下游的桥涵、 自然水道或农田受到冲刷。
4.5.9急流槽可采用矩形断面等形式,槽深不应小于0.2m,槽底宽度不应小于 0.25m。采用浆砌片石时,矩形断面槽底厚度不应小于0.2m,槽壁厚度不应小于0.3m。
为跌水,台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吻合,且台阶高度不宜大于0.6m:带消
池的跌水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也应结合原地面的坡度确定,单级跌水墙的高度不宜小于 1.0m,消力槛高度不宜小于0.5m,消力槛与跌水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
4.5.11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等的横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流量、沟底纵 壁材料、出水口间距,按第9章的规定计算确定。沟槽顶面高度应高出设计水位不 0.1m。
.5.13设置在土质、软质岩、全风化及强风化硬质岩石地段的边沟、截水沟、排水沟 采取防渗处理措施。
4.5.13设置在土质、软质岩、全风化及强风化硬质岩石地段的边沟、截水
5.14地形平缓无固定沟槽的山前冲积扇、戈壁滩、草原及其他漫流地区,应按分片 的原则在桥涵上下游地段设置必要的导流设施。桥涵进水口上方的坡面宜设置人字 流堤,长度不宜小于30m;桥涵出水口下方的坡面可设置导流堤或扇形铺砌,长度不 于20m。导流堤应与桥涵相衔接。
5.1.1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可由路面边缘排水系统、排水基层或排水垫层单独或组合 构成。
路面结构内的积滞水如不能迅速排除,会对路面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路面内自由水 积滞及排除的条件包括降水、两侧滞水、路基冻融水和旧路面结构内的滞留水及路基土的 透水性等。据此,对推荐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5.1.3路面内部排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种排水设施的设计排泄量均应不小于路面表面水渗入量 的2倍,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超过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2排水设施应能避免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颗粒堵塞。 3系统的排水功能不应随时间很快降低。
5.1.4路表面渗入路面结构的水量大.仅设置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难以迁
5.1.5行车道路面表面水渗入路面结构的量,可
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
式中:Q——纵向每延米行车道路面表面水渗人量[m"/(d·m)]; 取为0.36m/(d · m); K.一 每平方米沥青路面的表面水设计渗入率[m/(d·m)],可取 为0.15m / (d · m) ; B一 单向坡度路面的宽度(m); L。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缝间距(即板长)(m); B范围内纵向接缝的条数(包括路面与路肩之间的接缝);对不设置中央分 隔带的双向横坡路段,公路路脊处的接缝(全幅中间接缝)按0.5条计;对设 置中央分隔带的非超高路段,路面与中央分隔带间的接缝按1条计; L.范围内横向接缝和裂缝的条数
5.2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5.2.1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应沿路面结构外侧边缘设置,宜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 水管、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等组成,如图5.2.1所示。
图5.2.1边缘排水系统示意图(尺寸单位:mm)
5.2.2集水沟的断面尺寸应根据透水材料的渗透系数和设计泄水能力需要确定。集 水沟底面的最小宽度,对于新建路面,不宜小于0.3m;对于旧路面新增边缘排水系统,应 能保证排水管两侧各有至少0.1m宽的透水填料。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应铺反滤织物。
能保证排水管两侧各有至少0.1m宽的透水填料。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应铺反滤织物。 5.2.3透水性填料宜采用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其空隙率宜为15%~20%。粗集料 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粒径4.75mm以下的细粒含量不应超过16%,2.36mm以下 的细粒含量不应超过6%。集料在通过率为15%时的粒径应为排水管槽口宽或孔口直径 的1.0~1.2倍。水泥处治集料的配合比,应按透水性要求和施工要求通过试配确定,水 泥同集料的比例可为1:6~1:10,水灰比可为0.35~0.47。
由于集水沟宽度较小,集料压实困难,而集水沟又位于靠近路面边缘的路肩面层下, 承受车轮荷载的概率较高,如采用松散集料,易引起变形,造成路肩的过早损坏,因此,推 荐采用水泥处治材料,降低破坏发生的可能性。规定集料粒径的目的是避免带孔排水管 被堵塞。
5.2.4纵向带孔排水管管径应按设计流量根据水力计算确定,宜在70~150mm范围 内选用。管材强度及埋设深度应保证不被车辆或施工机械压坏。新建路面时,排水管管 底宜与基层底面齐平;旧路面新增边缘排水系统时,管中心应低于基层顶面。排水管的纵 坡宜与路线纵坡相同,且不宜小于0.3%。 5.2.5纵向排水管宜选用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塑料管,每延米排水管的开 口总面积不宜小于4200mm。宜设3排槽口或孔口,沿管周边等间隔(120°)排列。设槽 口时,槽口的宽度可为1.3mm,长度可为15mm;设孔口时,孔的直径可为5mm。 5.2.6横向出水管管径应不小于纵向排水管管径,其间距和安设位置应根据水力计 算,并结合邻近地面高程和公路纵横断面情况确定,横向坡度不宣小于5%。除了起端和 终端外,中间段的出水管宜采用双管的布置方案;出水管与排水管之间应采用圆弧形承口 管联结,圆弧半径不宜小于300mm,如图5.2.6所示。埋设出水管应采用反开槽法,并用 低透水材料回填。出水管的外露端头应采取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等措施;出水口的
4纵向带孔排水管管径应按设计流量根据水力计算确定,宜在70~150mm范围 。管材强度及埋设深度应保证不被车辆或施工机械压坏。新建路面时,排水管管 基层底面齐平;旧路面新增边缘排水系统时,管中心应低于基层顶面。排水管的纵 路线纵坡相同,且不宜小于0.3%。
4纵向带孔排水管管径应按设计流量根据水力计算确定,宜在70~150mm范围 。管材强度及理设深度应保证不被车辆或施工机械压环。新建路面时,排水管管 基层底面齐平:旧路面新增边缘排水系统时,管中心应低于基层顶面。排水管的纵 路线纵坡相同,且不宜小于0.3%。 5纵向排水管宜选用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塑料管,每延米排水管的开 积不宜小于4200mm。宜设3排槽口或孔口,沿管周边等间隔(120°)排列。设槽 曹口的宽度可为1.3mm,长度可为15mm;设孔口时,孔的直径可为5mm。
5.2.5纵向排水管宜选用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塑料管,每延米排水管的 1总面积不宜小于4200mm。宜设3排槽口或孔口,沿管周边等间隔(120°)排列。讼 口时,槽口的宽度可为1.3mm,长度可为15mm;设孔口时,孔的直径可为5mm。
排水管管径和出水管间距是影响系统泄水能力的两个主要变量,设计时二者应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在一起考虑。同时,排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不宜过小,出水管的间距不宜过长,以免管内 堵塞并便于疏通。因此,对管径和出水管间距作出规定。
3.1透水性排水基层应直接设置在面层下,排水基层下应设置不透水层阻截自由水 渗。排水基层可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也可采用在排水基层边缘设置边缘 系统的形式。边缘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5.2节的规定
5.3.2排水基层可采用水泥或沥青处治的不含或含少量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开 级配碎石材料,也可采用未经结合料处治的开级配碎石材料,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集料应选用洁净、坚硬的碎石,其压碎值不得大于28%。采用沥青处治时,最大 公称粒径宜为16mm;采用水泥处治时,最大公称粒径宜为19mm;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 层厚的2/3。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不得大于10%。混合集料级配应满足透水性 要求,且渗透系数不得小于300m/d。 2水泥处治碎石集料的水泥用量不得少于160kg/m,其7d浸水抗压强度不得低于 3MPa。沥青处治碎石集料的沥青用量可为集料烘干质量的2.5%~4.5%。 3渗透系数可采用常水头或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 4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排水基层,宜采用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排 水基层,宜采用沥青处治碎石。
未经水泥或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在施工摊铺时易出现离析,在碾压时不易压实稳 定,并且易在施工机械行驶下出现推移变形,因此,推荐采用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作为排 水基层。
未经水泥或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在施工摊铺时易出现离析,在碾压时不易压实稳 定,并且易在施工机械行驶下出现推移变形,因此,推荐采用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作为排 水基层。
5.3.3排水基层厚度H,应根据所需排放的水量和基层材料的渗透系数,通过式
3.3排水基层厚度H,应根据所需排放的水量和基层材料的渗透系数,通过式 3.3)计算确定,并满足最小厚度的要求。采用沥青处治碎石时,最小厚度不得小于 m;采用水泥处治碎石时,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0mm;采用级配碎石时,最小厚度不得 120mm。排水基层的宽度应根据面层施工需要确定,宜超出面层宽度300~900mm。
式中:Qcb——纵向每延米排水基层的泄水能力[m"/(d·m)]; kp——排水基层设计渗透系数(m/d); i一基层横坡。
5.3.4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最大渗流时间,冰冻地区不应超过1h,其他
3.4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最大渗流时间,冰冻地区不应超过1h,其他地区不应超
入水在排水基层内的渗流时间可按式(5.3
式中:T 渗流时间(h); ne 排水基层的有效空隙率; 渗流路径长(m); 排水基层的渗透系数(m/s); 路面合成坡度; i; 一基层纵坡。
5.4.1排水垫层宜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也可采用结合边缘排水系统的形 式,其厚度不宜小于0.15m。路基为路堑或半路堑时,挖方坡脚处还应设置纵向集水沟和 排水管,如图5.4.1所示。
5.4.2排水垫层宜选用开级配集料(砂或砂砾石),其级配应满足
5.4.2排水垫层宜选用开级配集料(砂或砂砾石),其级配应满足以下要求:
开级配集料在通过率为x%时的粒径(m 路基土级配在通过率为x%时的粒径(m
5d1s ≤D1s ≤5dgs Dso ≤25dso D60/ D10 ≤20
排水垫层材料需要同时满足透水和反滤的要求,因此对级配要求较严格。根据反氵 则,并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对排水垫层级配的要求。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6.1.1当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或强度时,应设置暗沟、渗沟、渗井、渗水隧道或仰斜式 非水管等地下排水设施,拦截、引排含水层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或疏干坡体内地下水。 6.1.2应通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勘察,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来源、活动规 律及其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勘察成果应满足路界地下排水设计的需要。对含水地层或 也下水富集带宜进行专门的调查和勘测。 6.1.3地下排水设施应具有足够强度,能承受来自包括排水设施及路基路面施工的施 工荷载、路面结构静载、行车荷载及路基变形或周围环境影响等产生的作用。 6.1.4地下排水设施应采取反滤措施,防止堵塞、失效。 6.1.5应妥善处理地下排水设施出水口的排水通道,避免出现漫流或冲刷坡面。地下 水可排放到路界地表排水系统中。地下排水设施出水口处水流应处于无压状态。 6.1.6应采取措施防止路界及附近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公路毗邻地带的地表土 质疏松,或岩土有天然裂隙,或路基上方有积水洼地时,可采取对土质地面的裂缝用黏土 真塞捣实,对岩石裂缝用水泥砂浆填塞,对松软土质地段铺植草皮和种植树木,对路堑边 玻上方的洼地和水塘予以填平等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
4地下排水设施应采取反滤措施,防止堵
林业标准6.1.7不得将地表水排放到地下排水设施内。
6.1.7不得将地表水排放到地下排水设
8地下排水设施的设计渗流量应按第9章
6.2.1地下水勘察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性质、层数和厚度。 2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水位变化规律和变化幅度。 3 查明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和水力坡度。 调查泉水出露的位置、类型、流量和动态变化。 5 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 影响。 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评价其对混凝土结构物的侵蚀性。 调查当地地下水的利用和既有地下排水设施的使用情况。 8评价地下水对公路的影响。
6.2.2缺之常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大型滑坡、深路堑等 重点工程初步勘察时,宣设置观测孔对有关层位的地下水进行长期观测。当水文地质条 件对其工程方案有重大影响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钢结构标准规范范本,现场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 文地质参数:必要时可设置观测孔,量测压力水头随深度的变化。
....- 公路工程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