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226-2014 公路桥梁钢桁梁制造与安装技术规程

  • DB34/T 2226-2014  公路桥梁钢桁梁制造与安装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43.2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3-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4/T 22262014

    6.2.2对于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在图中不易确定尺寸的,应通过放样校核后确定。样杆、样板必须写 明零部件号、材质、规格、数量等。 6.2.3放样或号料前应检查钢料的牌号、规格、质量,当发现钢料不平直、有锈蚀、油漆等污物影响 号料质量时,应矫正、清理后再号料,号料允许误差±1mm。 6.2.4主要零件号料时应使钢材的轧制方向与其主要应力方向一致,并应作相应记录以便对其进行追 潮。 6.2.5样板(样条)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样杆、样板制作允许偏差

    6.3.1钢板在下料前应辊平、抛丸除锈、除尘及涂防腐车间底漆处理。 6.3.2切割前应将钢料放平、垫稳,割缝下面应留有空隙节能标准规范范本,切割工艺应根据其评定实验结果编制,切 割面不应产生裂纹。 6.3.3零件切割应优先采用精密(数控、自动、半自动)切割下料。在数控切割下料编程时除应考虑 焊接收缩量外,尚应考虑切割热变形的影响;剪切仅适用于次要零件或边缘进行机加工的零件;手工焰 切仅适用于工艺特定或焰切后仍需再加工的零件。 6.3.4采用剪切工艺时,钢板厚度不宜大于12mm,剪切边缘应整齐无毛刺、反口、缺肉等缺陷,剪 切尺寸允许偏差应为土2.0mm,边缘缺棱应小于1.0mm,采用手工焰切时,其尺寸允许偏差应为土 2.0mm。

    1)焰切面质量符合表2的规定 2)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5或表6的规定; 3)焰切面的硬度不超过HV350。

    6.3.6圆弧部位应修磨匀顺。

    6.3.6圆弧部位应修磨匀顺。 6.3.7型钢切割线与边缘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2.0mm。 6.3.8崩坑缺陷的修补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DB34/T22262014

    6.4.1零件矫止宜采用冷矫,矫止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回痕和损伤。 6.4.2零件冷矫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一12℃。 6.4.3采用热矫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600℃~800℃,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规定执行。温度应 缓慢冷却,降至室温前,不得锤击钢材和用水急冷。严格控制“过烧”现象。 6.4.4主要零件冷作弯曲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一5℃,内侧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板厚的15倍。零件 热煨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设计文件有要求时,按设计文件规定执行。弯曲后的零件边缘不 得产生裂纹。 6.4.5零件矫正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U形肋可采用辊轧或弯曲成形,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4的规定

    表3零件矫正允许偏差

    DB34/T22262014

    表7螺栓孔径允许偏差

    表7螺栓孔径允许偏差

    6.7.3沉头螺栓孔应符合表8的规定,专用沉头螺栓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表8沉头螺栓孔尺寸及允许偏差

    DB34/T22262014

    表9螺栓孔距允许偏差

    表9螺栓孔距允许偏差

    1 钢板接料应在杆件组装前完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盖、腹板接料长度不宜小于1000mm,宽度不得小于200mm,横向接料焊缝轴线距孔中心线 不宜小于100mm; 板梁的腹板和箱形梁的盖、腹板接料焊缝可为十字型或T字型,T字型交叉点间距不得小于 200mm;腹板纵向接料焊缝宜布置在受压区; 组装时应将相邻焊缝错开,错开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图5.8.1的规定; 节点板需要接宽时,接料焊缝应距其它焊缝、节点板圆弧起点、高强度螺栓拼接板边缘部位100 mm以上;节点板应避免纵、横向同时接料。

    6.8.2组装的一般规定

    图5.8.1焊缝错开的最小距离

    组装前,首先应按图纸和工艺文件检查各零件的儿何尺寸、坡口大小,确认无误后方可组装。 首件组装完成后应进行自检、互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杆件的组装。 采用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及低氢型焊条手工焊三种方法焊接的接头,组装前必须彻底清除待焊 区域的铁锈、氧化铁皮、油污、水分等有害物,使其表面显露出金属光泽

    DB34/T22262014

    一清除范围应符合图5.8.2的规定

    图5.8.2组装前的清除范围

    6.8.3采用先孔法的杆件,组装时必须以孔定位,采用胎型组装时每一孔群定位不得少于用2个冲钉, 冲钉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0.1mm。 6.8.4杆件应在胎型或平台上组装,U形肋与桥面板宜采用自动定位组装胎组装。 6.8.5大型杆件在露天进行组装时,工装的设计、组装及测量应考虑日照和温差的影响。 6.8.6板单元、杆件和箱型梁的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DB34/T22262014

    .7桥面板块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DB34/T22262014

    表11桥面板块组装允许偏差

    桥面板块组装允许偏差

    6.8.8采用理弧焊焊接的焊缝,应在焊缝的端部连接弓引板,引板的材质、厚度、坡口应与所焊件相同; 引板长度应不小于100mm。 6.8.9需作产品试板检验时,应在焊缝端部连接试板,试板材质、厚度、轧制方向及坡口应与所焊对 接板材相同,其长度应大于400mm,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50mm

    DB34/I22262014

    6.9.1焊工(包括定位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必须通过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资格证书中 人定范围内的工作。 6.9.2焊接工艺必须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施焊时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 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6.9.3焊接材料应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焊剂、焊条必须按产品说明书烘干使用;焊剂中的脏物、 焊丝上的油锈等必须清除干净;C02气体纯度应大于99.5%。 .9.4焊接工作应在室内进行,施焊环境湿度应小于80%;焊接低合金钢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焊接普通碳素钢不应低于0℃;主要杆件应在组装后24小时内焊接。 6.9.5如果杆件在露天焊接时,除应满足第5.9.4条的要求外,必须采取防风和防雨措施;主要杆件 应在组装后12小时内焊接;当杆件的待焊部位结露或被雨淋后,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水份和浮锈。 6.9.6焊接前必须彻底清除待焊(包括定位焊)区域内的有害物;焊接时严禁在母材的非焊接部位弓 弧,焊接后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 .9.7焊前预热温度应通过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确定:预热范围一般为焊缝每侧100mm以上 巨焊缝30mm ~50mm范围内测温。焊工施焊时应做焊接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杆件号、焊缝部位、 焊缝编号、焊接参数、操作者、焊接日期等。 6.9.8定位焊应符合下列要求: 定位焊缝应距设计焊缝端部30mm以上,其长度为50mm~100mm;间距为400mm~600 mm,厚板(50mm以上)和薄板(8mm以下)应缩短定位焊间距;定位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大 于设计焊脚尺寸的1/2; 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对于开裂的定位焊,必须先查明原因,然后再清除 开裂的焊缝,并在保证杆件尺寸正确的条件下补充定位焊。 6.9.9埋弧自动焊必须在距设计焊缝端部80mm以外的引板上起、熄弧。 6.9.10埋弧自动焊缝焊接过程中不应断弧,如有断弧则必须将停弧处刨成1:5斜坡,并搭接50mm 再引弧施焊,焊后搭接处应修磨匀顺。 6.9.11圆柱头焊钉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6.9.11圆柱头焊钉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圆柱头焊钉的焊接必须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圆柱头焊钉的焊接应采用专用焊接设备焊接,少量平位、立位及其它位置也可采用手工焊接; 圆柱头焊钉焊接工作必须由经过圆柱头焊钉焊接培训、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 圆柱头焊钉焊接应严格按照圆柱头焊钉焊接工艺执行,未经焊接主管工程师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焊接工艺参数: 施焊前焊工必须检查所用设备のZ具良好,确保正常工作时能施焊Cn 每日每台班开始生产前或更改一种焊接条件时,必须按规定的焊接工艺试煜2个圆柱头焊钉, 进行外观和弯函136字角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谛进街佐式辉接,检验来吞格,应分析原因重 新施焊,直到合格为止; 焊接前,圆柱头焊钉及焊接部位应除去铁锈、氧化铁皮、油污、水分等不利于焊接的物质: 瓷环应按规定要求烘干使用。 9.12焊缝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有焊缝必须在全长范围内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未填满弧坑和焊瘤等 缺陷,并应符合表12的规定:

    DB34/T22262014

    表12焊缝外观质量标

    表12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2)圆柱头焊钉焊缝检验 圆柱头焊钉焊完之后,应及时敲掉圆柱头焊钉周围的瓷环进行外观检验。焊钉底角应保证360。周 边挤出焊脚。 每100个圆柱头焊钉至少抽一个进行弯曲检验,方法是用锤打击圆柱头焊钉,使焊钉弯曲30°时 其焊缝和热影响区没有肉眼可见的裂缝为合格;若不合格则加倍检验。 3)产品试板焊缝的外观应符合产品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 6.9.13焊缝修磨和返修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杆件煜接后,两端的引板或产品试板必须用气割切植,并磨平切口 不得损作杆件

    DB34/T22262014

    垂直拉应力方向的对接焊缝必须除去余高,并顺应力方向磨平; 焊脚尺寸、焊波或余高等超出表4.9.12上限值的焊缝应修磨; 焊缝不超差的咬边应修磨匀顺,超差的咬边或焊脚尺寸不足时,可采用手工焊进行返修; 应采用碳弧气刨或其他机械方法清除焊接缺陷,在清除缺陷时应刨出利于返修焊的坡口,并用 砂轮磨掉坡口表面的氧化皮,露出金属光泽; 焊接裂纹的清除长度应由裂纹端各外延50mm; 用理弧焊返修焊缝时,应将焊缝清除部位的两端刨成不小于1:5的斜坡: 返修焊缝应按原焊缝质量标准要求检验;同一部位的返修焊一般不应超过两次: 圆柱头焊钉的补焊:对有缺陷的焊钉焊缝可采用手工焊进行补焊,补焊长度应自缺陷两端外延 10mm,焊角尺寸为6mm;当钢板厚度达到手工焊要求预热的厚度时应预热,预热温度和手工 焊要求的预热温度相同。当焊钉焊缝不合格时,应将焊钉从杆件上切除,且不应伤及母材, 切除圆柱头焊钉的部位应打磨平整,然后用原焊接方法重新焊上圆柱头焊钉,并达到合格的焊 接质量。 14焊缝无损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缝方能进行无损检验,无损检验应在焊接24小时后进行。当设计无要 求时,箱形杆件棱角焊缝探伤的最小有效厚度为 计有熔深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 焊缝超声波探伤内部质量分级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焊缝超声波探伤内部质量分级

    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和检验等级要求应符合 14的规定;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及缺陷等

    DB34/T22262014

    d)焊缝超声波检验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检验完善程度和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 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的焊缝截面进行探 测; B级检验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受 几何条件的限制可在焊缝的双面单侧采用两种角度的探头进行检验,条件允许时应做横向缺陷 的检验; C级检验至少要求采用两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同时要做两个扫查方向和两 种角度探头的横向缺陷检验。 采用任何检验等级都应使检测系统灵敏度余量能够满足验收标准。否则应增加探测面(如双面双侧 等)。 为避免结构形状及尺寸限制相应检验等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设计、工艺人员应在考虑超声波检测 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和工艺安排。 e 板厚小于等于30mm(不等厚对接时,按薄板计)的主要杆件受拉横向、纵向对接焊缝除按表 14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外,还应按接头数量的10%(不少于一个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探伤, 探伤范围为焊缝两端各250mm×300mml焊缝长度大?1200mm时,中部加探250~300 mm;厚度大于30m(不等厚对接时按薄板计)的要杆催受拉横向全纵向对接焊缝除按表 12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外,还应按接头数量的10(不子兰个焊接接头)增加检验等级 为C级、质量等级为I级的超声波检验。此时焊缝余高应磨平,使用的探头折射角应有一个 为45°,探伤范围为焊缝两端各500mm。焊缝长度大于1500mm时,中部加探500mm。对 表面余高不需磨平的十字交叉(包括T字交叉)对接焊缝应在以十字交叉点为中心的120 mm~150mm范围内100%射线探伤。焊缝的射线探伤应符合GB/T3323的规定,射线透照 技术等级采用B级(优化级),焊缝内部质量应达到Ⅱ级,缺陷评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 的规定。 用射线和超声波两种方法检验的焊缝,必须达到各自的质量要求,该焊缝方可认为合格

    DB34/T22262014

    桥面板纵肋角焊缝采用磁粉探伤,U形肋探伤比例100%,板肋探伤比例10%,探伤范围为 焊缝两端各1000mm,磁粉探伤应符合JB/T6061的规定,焊缝质量应达到ⅡI级;缺陷评定 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 采用超声波和磁粉进行局部探伤的焊缝,当发现裂纹时,应将该条焊缝的探伤范围延至全长。 采用射线探伤的焊缝,当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加倍检验。 6.9.15产品试板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应按表15规定的焊缝类型确定产品试板数量,接头数量少于表中数量时应做一组产品试 板。产品试板焊缝经外观和探伤检验合格后进行接头拉伸、侧弯和焊缝金属低温冲击试验,试 样数量和试验结果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有关规定。

    DB34/T22262014

    DB34/T22262014

    6.11.1钢梁应按试装图进行试装。首批制造的钢桁梁或改变工艺装备(包括工艺装备天修)时,均 应进行有代表性的局部试装;成批连续生产的钢桁梁,每生产15孔试装一次。 6.11.2参与试装的杆件均应检验合格,试装应在杆件涂装前进行。 6.11.3试装应在测平的台架上进行,杆件应处于自由状态。板梁整孔试装,桁梁采用平面试装,简支 桁梁试装长度不宜小于半跨,连续桁梁应包括所有变化节点,结合梁应采用连续匹配试装,且不少于3 个节段。 6.11.4试装时,必须使板层密贴,冲钉不宜少于螺栓孔总数的10%,螺栓不宜少于螺栓孔总数的 20%。 6.11.5 试装过程中应检查拼接处有无相互抵触情况,有无不易施拧螺栓处。 6.11.6试装时,必须用试孔器检查所有螺栓孔。桁梁主桁和结合梁的螺栓孔应100%自由通过较设计 孔径小0.75mm的试孔器;桥面系和联结系的螺栓孔应100%自由通过较设计孔径小1.0mm的试孔器; 板梁的螺栓孔应100%自由通过较设计孔径小1.5mm的试孔器方可认为合格。 6.11.7磨光顶紧处应有75%以上的面积密贴,用0.2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不得超过25%。 6.11.8试装检测时,应避开日照的影响。 6.11.9桁梁试装的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8的规定

    6.11.10桥面板块试装的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9

    表19桥面板块试装的主要尺寸允许偏差

    DB34/T22262014

    12)对架设单元整体进行检测主要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的规定;检测合格后,焊接桥 面板横缝并修整,拆除临时连接工装,更换临时连接为高栓连接,并终拧。对已连接的高 栓连接面涂装和焊缝补涂。 13架设单元试装整体检测应符合表20的规定

    表20架设单元主要尺寸允许偏差

    6.12成品基本尺寸

    DB34/T22262014

    DB34/T22262014

    表22桥面板块基本尺寸允许偏

    DB34/T22262014

    .13表面清理和工厂漆

    6.13.1涂装施工前,制造厂和油漆供应商应进行专项涂装工艺试验,涂装工艺试验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工艺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装施工。 6.13.2涂装前应对杆件自由边双侧倒弧,倒弧半径宜为R2.0mm。 6.13.3钢桁梁涂装前必须进行除锈清理。除锈应采用喷丸或抛丸的方法进行,除锈等级应符合设计规 定。涂装体系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T/T722的规定。 6.13.4涂装环境温度在5℃~38℃之间,相对湿度85%以下(当与油漆说明书不符时,应执行油 漆相应产品施工说明书)。杆件表面结露不得涂装,金属表面温度高于露点3℃以上方可施工,涂装后 4小时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6.13.5涂料涂层表面平整均勾,不允许有剥落、起泡、裂纹、气孔,允许有不影响保护性能的轻微桔 皮、流挂、刷痕和少量杂质;金属涂层表面均匀一致,不允许有起皮、鼓泡、大熔滴、松散粒子、裂纹、 掉块,允许有不影响防护性能的轻微结疤、起皱; 6.13.6抗滑移系数试件制造规格及数量参照GB50205执行,每2000t制作一批抗滑移试件(不足 2000t的可视为一批),制造批按照主桁节段进行划分。每批在出厂时和架设时各检验三组试件(二块 芯板、二块夹板为一组)。设计文件对抗滑移系数试件的数量及规格有要求时,按设计文件执行。试件 出厂时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5,安装时不小于0.45。 6.13.7钢桁梁出厂后,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涂层(喷铝涂层或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涂层)的保质期为 6个月。超过保质期后,若抗滑移系数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6.14包装、存放及运输

    6.14.1杆件包装应在涂层于燥后进行,包装和存放应保证杆件不变形、不损坏不散失

    6.14.2大截面工形、箱形杆件、桥面板块体采用裸装;长细件采用框架捆装,杆件之间应加垫层; 4 拼接板采用盘装,板件之间应加垫;较小面积(体积)的零件采用箱装,箱内塞实,保持通风干燥;各 种包装应保护摩擦面,使摩擦面不受损伤。 6.14.3栓合发送的零件用螺栓拧紧,每个孔群不少于2个螺栓。 6.14.4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技术文件办理。 6.14.5重量超过5吨的杆件标出重心位置和重量。 6.14.6杆件的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通风且具有排水设施。支承处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不允许在杆 件存放期间出现不均匀沉降。 6.14.7杆件存放要分种类码放整齐、不宜过高、防止倾覆、压坏变形,

    DB34/T22262014

    5.14.8杆件的支撑点应设在自重作用下件不致产生永久 整到自重弯矩为最小的位置上,以防杆件挠曲变形。 6.14.9杆件刚度较大的面宜竖向放置。 6.14.10同类杆件分层堆放时各层间的垫块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杆件叠放不宜过高。 6.14.11 杆件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便于吊装人员操作和查对。 6.14.12杆件在存放场地存贮和运输时,应按拼装顺序编号,并按吊运顺序安排贮存位置。 6.14.13杆件运输时,应用钢丝绳将其牢靠固定,应在与钢丝绳接触的边缘加垫,防止损伤杆件。 6.14.14包装和发运应按铁路、公路及水上运输有关规定办理。

    7.1.1钢桁梁安装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安装架设。安装单位应根据已批准的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 资料、桥址自然条件、航运要求、结构类型、施工机具及工期等选择安装架设方法,编制实施性施工技 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方案 7.1.2安装架设前,应对临时支架、支撑、吊机等临时结构和钢桁梁本身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应按照杆件明细表对进场的杆件查验出厂合格证。 7.1.3安装前,应对桥墩、台垫石顶高程、中线及孔跨距进行复测,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架梁,并 应在桥墩、台上设置水平标和中心标,测定或复查支承垫石顶高程和支座中心位置(纵、横向),水平 标和中心标应有防护设施。 7.1.4根据全桥施工平面图、结合桥位地形、钢梁运输方式、架设方法、使用的吊装机械等因素综合 考虑钢桁梁施工场地,布置材料库、试验室、杆件存放、预拼场、交通线路、电机房(或配电房)、空 压机房、喷砂或喷丸场(棚)、油漆房(棚)等设施。 7.1.5根据架梁方法设置码头、支架或膺架、临时墩、墩旁托架、提升站和预拼场龙门吊机、吊索塔 架、墩顶设施等临时设施, 7.1.6根据设计图绘制预拼图、钉栓图;预拼单元质量不得超过吊机额定起重质量。图内应绘出杆件 平立面,注明组拼在一起的各部件位置、编号和数量,并标示出组拼后的质量和重心位置以便装吊。

    臂拼装;当桥跨较大时,可辅以中间支墩、墩旁托架、吊索架等方式进行悬臂拼装;当跨度特大时可采 用跨中合龙的方式进行安装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7.2.2悬臂拼装架设前的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拼装方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平衡梁与悬拼钢梁联结处,当为两支点时,前方支点设固定支座,后方支点设活动支座。平衡 其余各支点均设活动支座。 7.2.4当采用中间临时支架时,支架承托钢梁的支点横向宽度,每边加宽不得小于100mm 7.2.5拆除平衡梁应在联接杆件不受力的情况下进行。当发现连接螺栓有受剪变形时,严禁用冲钉强 行冲击,应保持杆件外形无扭斜、无弯曲、无刻损边缘。 7.2.6悬拼钢梁安装计算中,施工荷载如吊机、吊机走道、工作人员走道、拼栓脚手、运输道、风水 管路及安全网等计算重量,应与实际相符。

    臂拼装;当桥跨较大时,可辅以中间支墩、墩旁托架、吊索架等方式进行悬臂拼装;当跨度特大时可采 用跨中合龙的方式进行安装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7.2.2悬臂拼装架设前的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拼装方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平衡梁与悬拼钢梁联结处,当为两支点时,前方支点设固定支座,后方支点设活动支座。平衡 其余各支点均设活动支座。 7.2.4当采用中间临时支架时,支架承托钢梁的支点横向宽度,每边加宽不得小于100mm 7.2.5拆除平衡梁应在联接杆件不受力的情况下进行。当发现连接螺栓有受剪变形时,严禁用冲钉强 冲击,应保持杆件外形无扭斜、无弯曲、无刻损边缘。 7.2.6悬拼钢梁安装计算中,施工荷载如吊机、吊机走道、工作人员走道、拼栓脚手、运输道、风水 管路及安全网等计算重量,应与实际相符

    7.2.7悬臂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迅速将主桁拼成闭合三角形,并随即安装纵横

    DB34/T22262014

    b)杆件对扎时,应用数个冲钉匀布地插入孔眼,再用小锤锤击冲钉,使杆件孔眼重合,严禁用大 锤连续猛击单个冲钉强行过孔或用火焰烧割。 主桁杆件安装对位后,应上足50%冲钉及30%螺栓,并不得少于检算确定的数量,松钩后立 即补足50%螺栓。其他杆件上足30%冲钉,30%螺栓后松钩。螺栓可进行一般拧紧,方可松 钩。 当主桁下弦拼装距墩顶最后一个节间时,将一杆件尽快拼装到墩顶,单桁成闭合稳定结构状 态,但不搁置,与支点保持20mm~30mm间隙,立即拼装另一桁及其他杆件,主桁节点螺 栓紧后,前方支点才能抄紧。 e 伸缩纵梁需在组拼时予以固定,待相邻节间的纵梁安装完毕后,才可拆除该处临时杆件,临时 连接杆件的安装和拆除按设计图纸办理。 2.8悬臂安装过程中,对钢梁的平面和立面(挠度和拱度)位置,应随时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和示

    a)应在主跨两桥墩布置临时固定支座, 节点合龙时应符合下列原则: 两悬臂端的高程一致,中线一致; 两悬臂端间隔距离与设计尺寸相符 两悬臂端的转角一致,即其正切值 c) 最后节间的杆件安装前,应调整钢 两悬臂端间隔距离可稍大于设计尺 d 纵横移时,应控制反向的制动千斤 e) 桥跨合龙后,当钢梁已形成整体结 10 跨中合龙后,体系转换时应调整支 计值相差较大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分

    7.2.11悬臂拼装采用墩旁托架时,应符合下死

    7.2.15墩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DB34/T22262014

    a)悬臂拼装过程中,应由节点中心永久(或临时)支座支承钢梁。在节点中心周围布置带有辊轴 或聚四氟乙烯板和千斤顶的临时支座作为保险,当用以调整钢梁高程和纵横移梁时,应以中心 支座作为保险,不得将钢梁支承在带千斤顶的临时支座上悬臂安装。顶落梁或纵横移梁不得与 拼装同时进行。 b 全悬臂拼装时,悬臂孔始端墩顶临时支座的高程,应根据悬臂端的最大挠度、工厂制造拱度和 锚孔梁坡度及前方墩顶设备高度等因素确定。 c) 采用跨中合龙方案时,相关墩顶应设置良好的顶落梁及纵横移梁的设备。 d 施工过程中,当主要受力支点采用工字钢束、钢垫块或钢轨束等组成临时支座时,应考虑因钢 梁转角产生的偏心反力对支座和钢梁节点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每孔或每联钢梁必须设置一处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应设在悬臂孔始端,使其摩擦 力足以抵消水平外力。 7.2.16 连续梁一般采用温差法、顶落梁法或顶推法纵移。当采用温差法和顶落梁法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选择的固定支座位置,其摩擦力应大于所有活动支座的摩擦力之和; 选用温差法应掌握温差转折点。 7.2.17吊索塔架辅助法悬臂架设 7.2.18设计吊索塔架时,吊索锚头与吊索应等强,锚头与吊索均应进行强度试验。吊索锚头和吊索的 允许应力不应大于其抗拉极限强度的0.4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计算塔架纵横向倾覆稳定性应考虑下列各项因素: 施工期内当地可能发生的最大风力,并考虑动力系数1.5~2.0,塔架的迎风面积填充系数 视结构类型而定; 吊索可能出现的不平衡拉力; 钢梁纵横坡度。 吊索张拉 初张拉:吊索塔架安装完毕,采用少量起顶塔架或其他方法,对吊索进行初张拉,消除垂度, 达到设计的初张拉值 终张拉:单层吊索可起顶吊索塔架,使前后索力达到设计值;当悬臂跨度较大,采用双层吊索 时,可经过计算,两层索分别采用不等的初张拉值起顶塔架,使两层前后索力达到设计值。 对固定吊索塔架可通过逐根张拉吊索达到预定初拉力。 塔架起顶时,千斤顶油路并联,设油压表,并设有保险支座。起顶过程中,测量两桁高程并进 行监控,索力用谐振测力仪测定。索力不足者,单根张拉补足sαCn 吊索塔架的走行,应符合梁上吊机走行规定,并应保持前后吊索下锚头至塔架的距离大致相同。 仅供字习交流使用, 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a)悬臂拼装过程中,应由节点中心永久(或临时)支座支承钢梁。在节点中心周围布置带有辊轴 或聚四氟乙烯板和千斤顶的临时支座作为保险,当用以调整钢梁高程和纵横移梁时,应以中心 支座作为保险,不得将钢梁支承在带千斤顶的临时支座上悬臂安装。顶落梁或纵横移梁不得与 拼装同时进行。 全悬臂拼装时,悬臂孔始端墩顶临时支座的高程,应根据悬臂端的最大挠度、工厂制造拱度和 锚孔梁坡度及前方墩顶设备高度等因素确定。 C) 采用跨中合龙方案时,相关墩顶应设置良好的顶落梁及纵横移梁的设备。 施工过程中,当主要受力支点采用工字钢束、钢垫块或钢轨束等组成临时支座时,应考虑因钢 梁转角产生的偏心反力对支座和钢梁节点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每孔或每联钢梁必须设置一处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应设在悬臂孔始端,使其摩擦 力足以抵消水平外力。 2.16连续梁一般采用温差法、顶落梁法或顶推法纵移。当采用温差法和顶落梁法时,应符合下列规

    a)计算塔架纵横向倾覆稳定性应考虑下列各项因素: 施工期内当地可能发生的最大风力,并考虑动力系数1.5~2.0,塔架的迎风面积填充系数 视结构类型而定; 吊索可能出现的不平衡拉力; 钢梁纵横坡度。 吊索张拉 初张拉:吊索塔架安装完毕,采用少量起顶塔架或其他方法,对吊索进行初张拉,消除垂度 达到设计的初张拉值。 终张拉:单层吊索可起顶吊索塔架,使前后索力达到设计值;当悬臂跨度较大,采用双层吊索 时,可经过计算,两层索分别采用不等的初张拉值起顶塔架,使两层前后索力达到设计值。 对固定吊索塔架可通过逐根张拉吊索达到预定初拉力。 塔架起顶时,千斤顶油路并联,设油压表,并设有保险支座。起顶过程中,测量两桁高程并进 行监控,索力用谐振测力仪测定了索力不足者,单根张拉补足rg.Cn C 吊索塔架的走行,应符合梁上吊机走行规定,并应保持前后吊索下锚头至塔架的距离大致相同。

    .1 拖拉架设前水利技术论文,应按下列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a) 钢桁梁拼装的施工步骤图; b) 上下滑道布置图; C 根据拖拉钢梁总重、坡度及滑道摩阻系数等计算拖拉力并布置牵引设施; d 导梁及连接结构图,桥梁杆件加固图; e 拖拉过程中主桁的杆件应力和各支点的反力值; f 拖拉过程中各主要阶段的悬臂挠度

    DB34/T22262014

    拖拉架梁施工设计,一般均由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进行设计。主要包括:

    a)稳定计算 在拖拉的全过程中,钢梁的纵横向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主要采用在钢梁前端加装导梁,在 钢梁后端增加压重。当拖拉钢梁的前端呈悬臂状态时,其合成重心均能落在前支点后面的一定距离之外, 以保持钢梁的充分稳定。 b)支点反力计算 拖拉过程中的支点反力值及其变化情况是验算杆件应力、设计导梁、滑道及支墩等的主要依据,力 求准确可靠。 c)架梁挠度计算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因钢梁及导梁自重、上滑道及机具、人员重量等产生的弹性挠度; 因钢梁上拱度引起的前端的下挠值; 钢梁与导梁(或钢梁与钢梁)间的连接杆件因采取缩短上弦杆长度措施所引起的前端上挠值; 用常备式杆件拼成的导梁,由于拼装螺栓与孔眼间的间隙产生的下值; 以上各挠度值相加的代数和即为所求的最大挠度值。 d)安装应力检算及加固 钢梁拖拉时由于施工荷载与运营荷载方向相反,部份杆件由拉杆转成压杆,部分杆件安装应力可能 超过容许值,必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检算,并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在多风地区架设长跨钢梁,还应考 虑最大悬臂时的风振问题。 e)孔间连接杆件 简支梁或连续梁多孔连拖时,孔与孔间的临时连接杆件包括上下弦杆、腹杆、端纵梁联结板,上平 联等,要按最大受力状态设计,并尽可能地借用其他杆件、或用适宜的常备式构件组拼。临时杆件要易 于拆装,便于多次利用。

    7.3.4上滑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上滑道布置在纵梁底时,应按钢梁拱度和悬臂挠度之和设置反曲线,同时应在下滑道外侧主 下弦下,设置保险支承垫座。 b) 上滑道布置在主桁下弦节点时,除应按上述原则设置上滑道反曲线外,尚应按设计尺寸和间距 布置上滑道与下弦间的支承垫枕,弦杆或上滑道结构在拖拉架梁时不得有局部弯曲破坏。 .3.5下滑道可水平布置,也可设不大于6%的坡度。设置两种坡度时,其变坡不宜大于2%。设

    滑道与设计中线为20mm; 两侧滑道高低差为10mm; 滑道纵向不得有死弯。

    7.3.9安装下滑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起

    各段滑道纵向高程为10mm; 各条滑道中间轨不得高出两侧轨,也不得低于2mm; 段滑道上,两侧滑道之相对高差不大于10mm; 滑道与设计中线或两条滑道中线相对偏移量水利水电标准规范范本,不大于20mm

    ....
  • 桥梁工程 公路工程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