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077-2012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m2—比重瓶装满20℃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7.1.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重复性限为0.001g/mL;
光伏发电标准规范范本重复性限为0.001g/mL; 再现性限为0.002g/mL
7.2. 1 方法提要
在液体比重天平的一端挂有一标准体积与质量之测锤,浸没于液体之中获得浮力而使横梁失去平 衡,然后在横梁的V型槽里放置各种定量骑码使横梁恢复平衡,所加骑码之读数d,再乘以 0.9982g/mL即为被测溶液的密度p值
测试条件同7.1.2。
要求如下: a)液体比重天平(构造示意见图1); b)超级恒温器或同等条件的恒温设备
7.2.4.1液体比重天平的调试
将液体比重天平安装在平稳不受震动的水泥台上,其周围不得有强力磁源及腐蚀性气体,在横梁 (2)的末端钩子上挂上等重码(8),调节水平调节螺丝(9),使横梁上的指针与托架指针成水平线相对, 天平即调成水平位置;如无法调节平衡时,可将平衡调节器(3)的定位小螺丝钉松开,然后略微轻动平衡 调节(3),直至平衡为止。仍将中间定位螺丝钉旋紧,防止松动。 将等重码取下,换上整套测锤(6),此时天平应保持平衡,允许有士0.0005的误差存在。 如果天平灵敏度过高,可将灵敏度调节(4)旋低,反之旋高
7.2.4.2外加剂溶液密度p的测定
将已恒温的被测溶液倒人量筒(7)内,将液体比重天平的测锤浸没在量简中被测溶液的中央, 失去平衡,在横梁V形槽与小钩上加放各种骑码后使之恢复平衡,所加骑码之读数d,再乘 2g/mL,即为被测溶液的密度p值。
值d代入式(5)计算出
GB/T 8077—20127.3.5结果表示测得的数据即为20℃时外加剂溶液的密度。7.3.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重复性限为0.001g/mL;再现性限为0.002g/mL。8细度8.1方法提要采用孔径为0.315mm的试验筛,称取烘干试样倒入筛内,用人工筛样,称量筛余物质量,按式(6)计算出筛余物的百分含量。8.2仪器要求如下:a)天平:分度值0.001g;b)试验筛:采用孔径为0.315mm的铜丝网筛布。筛框有效直径150mm、高50mm。筛布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应严密,并附有筛盖。8.3.试验步骤外加剂试样应充分拌匀并经100℃~105℃(特殊品种除外)烘干,称取烘干试样10g,称准至0.001g倒入筛内,用人工筛样,将近筛完时,应一手执筛往复摇动,一手拍打,摇动速度每分钟约120次。其间,筛子应向一定方向旋转数次,使试样分散在筛布上,直至每分钟通过质量不超过0.005g时为止。称量筛余物,称准至0.001g。8.4结果表示细度用筛余(%)表示按式(6)计算:.(6)mo式中: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mo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8.5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重复性限为0.40%;再现性限为0.60%。9pH值9.1方法提要根据奈斯特(Nernst)方程E=E。十0.05915lg[H+」,E=E。—0.05915pH,利用一对电极在不同7
GB/T8077—2012pH值溶液中能产生不同电位差,这一对电极由测试电极(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在25℃时每相差一个单位pH值时产生59.15mV的电位差,pH值可在仪器的刻度表上直接读出。9.2仪器要求如下:a)酸度计;b)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d)复合电极;e)天平:分度值0.0001g。9.3测试条件条件如下:a)液体试样直接测试,b)粉体试样落液的浓度为10g/L;c)被测溶液的湿度为209.4试验步骤9.4.1校正按仪器的出厂说明书校正仪器9.4.2测量当仪器校正好后,先用水,再用测试溶液冲洗电极,然后再将电极浸人被测溶液中轻轻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待到酸度计的读数稳定1min,记录读数。测量结束后,用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9.5结果表示酸度计测出的结果即为溶液的pH值。9.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重复性限为0.2;再现性限为0.5。10表面张力10.1方法提要铂环与液面接触后,在铂环内形成液膜,提起铂环时所需的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相平衡,测定液膜脱离液面的力之大小。10.2测试条件条件如下:a)液体试样直接测试;b)粉状试样溶液的浓度为10g/L;
c)被测溶液的温度为20℃士1℃
d)如有沉淀应滤去。
要求如下: a)自动界面张力仪; b)天平:分度值0.0001g
10.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重复性限为1.0mN/m; 再现性限为1.5mN/m
用电位滴定法,以银电极或氯电极为指示电极,其电势随Ag十浓度而变化。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
发,用电位计或酸度计测定两电极在溶液中组成原电池的电势,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溶解度很小 氯化银白色沉淀。在等当点前滴入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两电极间电势变化缓慢,等当点时氯离子生 部生成氯化银沉淀,这时滴入少量硝酸银即引起电势盒剧变化.指示出滴定做点
a) 硝酸(1+1); 硝酸银溶液(17g/L):准确称取约17g硝酸银(AgNO,),用水溶解,放人1L棕色容量瓶中稀 释至刻度,摇匀,用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对硝酸银溶液进行标定。 c 氯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约10g氯化钠(基准试剂),盛在称量瓶中,于130℃~ 150℃烘干2h,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精确称取5.8443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 标定硝酸银溶液(17g/L): 用移液管吸取10mL0.1000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00mL,加4mL硝 酸(1+1),在电磁搅拌下,用硝酸银溶液以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过等当点后,在同一溶液中再加人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10mL,继续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出硝 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o,V2,见附录A。 体积V.按式(9)计算
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o1 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 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2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 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硝酸银溶液的浓度c按式(10)计算:
单位为 摩尔每升(mol/L);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1. 1. 4试验步避
(1+1),使溶液呈酸性,搅拌至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可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残 渣至无氯离子为止。 11.1.4.2用移液管加入10mL0.1000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烧杯内加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放 在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并插入银电极(或氯电极)及甘汞电极,两电极与电位计或酸度计相连接, 用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定,记录电势和对应的滴定管读数。 由于接近等当点时,电势增加很快,此时要缓慢滴加硝酸银溶液,每次定量加入0.1mL,当电势发 生突变时,表示等当点已过,此时继续滴人硝酸银溶液,直至电势趋向变化平缓。得到第一个终点时硝 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1。 11.1.4.3在同一溶液中,用移液管再加入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此时溶液电势降 低),继续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直至第二个等当点出现,记录电势和对应的0.1mol/L硝酸银溶液消耗的 本积V。 11.1.4.4空白试验在干净的烧杯中加人200mL水和4mL硝酸(1+1)。用移液管加人1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在不加人试样的情况下,在电磁搅拌下,缓慢滴加硝酸银溶液,记录电 势和对应的滴定管读数,直至第一个终点出现。过等当点后,在同一溶液中,再用移液管加入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10mL,继续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出硝 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及Vo2。
11. 1.5结果表示
用次微商法计: 二次导数(即△E/V)变成零的办法来求出 滴定终点。假如在邻近等当点时,每次加入的硝酸银溶液是相等的,此函数(△"E/△V)必定会在正负 两个符号发生变化的体积之间的某一点变成零,对应这一点的体积即为终点体积,可用内插法求得。 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体积V按式(11)计算
V 试样溶液加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V2 试样溶液加2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X按式(12)计算:
XcI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 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外加剂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1.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11.2.2试剂和材料
要求如下: a)氮气:纯度不小于99.8%。 b) 硝酸:优级纯。 实验室用水一级水(电导率小于18Mα·cm,0.2μm超滤膜过滤)。 d) 氯离子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预先在550℃~600℃加热40min~50min后,并在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氯化钠(标准试剂)1.648g,用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刻度。 氯离子标准溶液(100μg/mL):准确移取上述标准溶液1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释至刻度。 氯离子标准溶液系列:准确移取1mL,5mL,10mL,15mL,20mL,25mL(100μg/mL的氯 离子的标准溶液)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系列浓度分别为:1μg/mL, 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25μg/mL
氮气:纯度不小于99.8%。 5 硝酸:优级纯。 实验室用水:一级水(电导率小于18Mα·cm,0.2μm超滤膜过滤)。 氯离子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预先在550℃~600℃加热40min~50min后,并在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氯化钠(标准试剂)1.648g,用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刻度。 氯离子标准溶液(100μg/mL):准确移取上述标准溶液10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释至刻度。 氯离子标准溶液系列:准确移取1mL,5mL,10mL,15mL,20mL,25mL(100μg/mL的氯 离子的标准溶液)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系列浓度分别为:1μg/mL, 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25μg/mL
a)离子色谱仪:包括电导检测器,抑制器,阴离子分离柱,进样定量环(25μL,50μL,100μL)。 b)0.22μm水性针头微孔滤器。 OnGuardRp柱:功能基为聚二乙烯基苯。 注射器:1.0mL、2.5mL。 e 淋洗液体系选择 碳酸盐淋洗液体系:阴离子柱填料为聚苯乙烯、有机硅、聚乙烯醇或聚丙烯酸酯阴离子交换 树脂。 氢氧化钾淋洗液体系:阴离子色谱柱IonPacAs18型分离柱(250mmX4mm)和IonPacAG18 型保护柱(50mmX4mm);或性能相当的离子色谱柱。 抑制器:连续自动再生膜阴离子抑制器或微填充床抑制器。 检出限:0.01μg/mL
11.2.4.1称量和溶
准确称取1g外加剂试样,精确至0.1mg。放入100mL烧杯中,加50mL水和5滴硝酸溶解试 样。试样能被水溶解时,直接移人1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当试样不能被水溶解时,采用超声和加 热的方法溶解试样,再用快速滤纸过滤,滤液用100mL容量瓶承接,用水稀释至刻度,
.4.2去除样品中的有机
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可以用OnGuardRP柱去除。 11.2.4.3测定色谱图 将上述处理好的溶液注入离子色谱中分离,得到色谱图,测定所得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
11.2.43测定色谱图
11.2.4.4氯离子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将氯离子标准溶液系列分别在离子色谱中分离,得到色谱图,测定 所得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以氯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
GB/T80772012
将样品的氯离子峰面积或峰高对照标准曲线,求出样品溶液的氯离子浓度c1,并按照式(13)计算 出试样中氮离子含量。
式中: Xc 样品中氯离子含量,%; C1 由标准曲线求得的试样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1 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数值为100毫升(mL); m 外加剂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Xc 样品中氯离子含量,%; C1 由标准曲线求得的试样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 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数值为100毫升(mL); m 外加剂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11.2. 6重复性限
12. 1.1 方法提要
氯化钡溶液与外加剂试样中的硫酸盐生成溶解度极小的硫酸钡沉淀,称量经高温灼烧 计算硫酸钠的含量。
12. 1. 2 试剂
要求如下: 盐酸(1+1); b)氯化铵溶液(50g/L); c)氯化钡溶液(100g/L); d)硝酸银溶液(1 g/L)。
a)电阻高温炉:最高使用温度不低于900℃; b)天平:分度值0.0001g; c)电磁电热式搅拌器; d)瓷埚:18mL30mL; e)烧杯:400mL; f)长颈漏斗; g)慢速定量滤纸,快速定性滤纸
50mL,加热煮沸后,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水洗涤数次后,将滤液浓缩至200mL左右,滴加盐酸 (1+1)至浓缩滤液显示酸性,再多加5滴10滴盐酸,煮沸后在不断搅拌下趁热滴加氯化钡溶液 10mL,继续煮沸15min,取下烧杯,置于加热板上,保持50℃~60℃静置2h~4h或常温静置8h。 12.1.4.2用两张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烧杯中的沉淀用70℃水洗净,使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用温热 水洗涤沉淀至无氯根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12.1.4.3将沉淀与滤纸移入预先灼烧恒重的埚中,小火烘干,灰化, 2.1.4.4在800℃电阻高温炉中灼烧30min,然后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约30min),取出称量,再 将增放回高温炉中,灼烧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直至恒量
12.1.6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GB/T 80772012
13.5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要求如下: a) 胶砂搅拌机:符合JC/T681的要求; b) 跳桌、截锥圆模及模套、圆柱揭棒、卡尺均应符合GB/T2419的规定; c)抹刀; d) 天平:分度值0.01g; 天平:分度值1g
要求如下: a)水泥; b)水泥强度检验用ISO标准砂; c)外加剂。 4.4试验步骤
4.4.1基准胶砂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 均匀地将砂子加人,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抹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 砂刮入锅中,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阶段搅拌时间误差应在士1s以内。 14.4.1.2在拌和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抹擦跳桌的玻璃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及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 玻璃台面中心,盖上湿布,备用。 14.4.1.3将拌好的胶砂迅速地分两次装人模内,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用抹刀在相互垂 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并用捣棒自边缘向中心均匀捣15次,接着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 20mm,用抹刀划10次,同样用搞棒捣10次,在装胶砂与捣实时,用手将截锥圆模按住,不要使其产生 移动。 14.4.1.4捣好后取下模套,用抹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随即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 置于台上,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使跳桌连续跳动25次。 14.4.1.5跳动完毕用卡尺量出胶砂底部流动直径,取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为该用水量时的 胶砂流动度,用mm表示。 14.4.1.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流动度达到(180士5)mm。当胶砂流动度为(180士5)mm时的用水量 即为基准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M。。 16
I5. 1.3 试验步照
分别向100mL容量瓶中注人0.00mL;1.00mL;2.00mL;4.00mL;8.00mL;12.00ml 的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氧化钾、氧化钠各0.00mg;0.50mg;1.00mg;2.00mg 4.00mg;6.00mg),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然后分别于火焰光度计上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根据 测得的检流计读数与溶液的浓度关系,分别绘制氧化钾及氧化钠的工作曲线。 15.1.3.2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150mL的瓷蒸发皿中,用80℃左右的热水润湿并稀释至 30mL,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蒸发,保持微沸5min后取下,冷却水利标准规范范本,加1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氨水(1+1), 使溶液呈黄色;加人10mL碳酸铵溶液,搅拌,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并保持微沸10min,用中速滤纸过滤, 以热水洗涤,滤液及洗液盛于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以盐酸(1十1)中和至溶液呈红色,然后用水稀释至 标线,摇匀,以火焰光度计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称样量及稀释倍数见表2。 15.1.3.3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5.1.4.氧化钾与氧化钠含量计量
白分含量Xk.o按式(16)计
Xx,o= 式中: ·(16 Xk.0 外加剂中氧化钾含量,%; C1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mL被测定液中氧化钾的含量,单位为毫克(mg); 几 一被测溶液的稀释倍数; 试样质量,克(g)。 氧化钠百分含量Xo按式(17)计算: XNno C2Xn 式中: (17) XN0 外加剂中氧化钠含量,%; C2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mL被测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mg)。 15.1. 4.2 X总减量按式(18)计算: X总微量=0.658×Xk,0+XNn,0 式中: (18) X总服量 外加剂中的总碱量地基标准规范范本,%。 18
式中: Xk,0 外加剂中氧化钾含量,%;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mL被测定液中氧化钾的含量,单位为毫克(mg); n 一被测溶液的稀释倍数; m 试样质量,克(g)。 氧化钠百分含量Xo按式(17)计算
GB/T 8077—201215.1.5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表3重复性限/%再现性限/%总碱量/%0. 100. 151.000. 200. 301.00~5.000. 300. 505.00~10.000. 500.80大于10.0015.2原子吸收光谱法见GB/T176—2008中第34章。19
....- 相关专题: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