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图3.4.1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土的工艺流程
(2)对于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检查,对于柔性底基层还应进行弯沉值检验。凡不符 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措施,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3)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 翻松老路面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4)底基层或老路面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 处,应粑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 (5)新完成的底基层或土基,必须按本规范第9.5节的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 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6)应按本规范第9.5节的规定逐个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 3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可为5~10m)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 盲沟)。
1在底基层或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电气标准规范范本,平曲线段每10~15m 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1利用老路面或土基上部材料。 (1)必须首先清除干净老路面上或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2)每隔10~20m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的水泥稳定土层的底面标高相同,并 在洞底做一标记,以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3)用犁、松土机或装有强固齿的平地机或推土机将老路面或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 的深度,土块应粉碎到符合要求。 (4)应经常用犁将土向路中心翻松,使预定处治层的边部成一个垂直面,防止处治宽 度超过规定。 (5)用专用机械粉碎粘性土。在无专用机械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旋转耕作机、圆盘耙 粉碎塑性指数不大的土。 2利用料场的士(包括细粒士、中粒士和粗粒士)
(1)米集土前,应先将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2)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 (3)应在预定的深度范围内采集土,不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土采集一起。 (4)对于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过筛。 (5)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土的数 量。 根据料场土的含水量和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水泥稳定土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水泥稳定土需要 的水泥用量,并确定水泥摆放的纵横间距。 (6)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应过分潮湿而 造成泥宁。 (7)土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8)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上述计算距离卸置于下承层表面的中 间或上侧。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过多。 (9)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10)土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运送土只宜比摊铺土工序提前1~2d。 (11)当路肩用料与稳定土层用料不同时,应采取培肩措施,先将两侧路肩培好。路肩 科层的压实厚度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在路肩上,每隔5~10m应交错开挖临时泄 水沟。
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可按表3.4.5选用。
表3.4.5混合料松铺系数参考表
2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 掺加水泥、拌和、碾压成型即可。雨李施工,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摊铺王。 3应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4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抹除。 5如土中有较多土块,应进行粉碎。 6检验松铺土层的厚度,应符合预计要求。 7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在土层上通行
1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酒水应均匀, 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2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 3细粒土应经一夜闷料:中粒土和粗粒土,视其中细土含量的多少,可缩短闷料时间。 4如为综合稳定土,应先将石灰和士拌和后一起进行闷料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 的压实度
3.4.8摆放和摊铺水泥
1按本章第3.4.4条计算出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在土层上做安放标记。 2应将水泥当日直接送到摊铺路段,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运水 尼的车应有防雨设备。 3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 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3.4.9拌和(千拌)
1对二级及一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择和机进行拌和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 寸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 5~10mm,以利上下层粘结。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通常应拌和两遍以上,在最 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可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直接铺在土基上的拌和层也应避 免素土夹层。 2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可用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犁或 平地机相配合进行拌和,但应注意拌和效果,拌和时间不能过长。 先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四铧犁或五华犁)将铺好水泥的土翻拌两遍,使水泥分布到土中 旦不应翻犁到底,防止水泥落到底部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机械应慢速 前进:第二遍应相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侧翻
接看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 再用多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翻起。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亚禁在稳定土层与下承层之间残留一层素土,也应防止翻犁过深或过多破环下承层的表面 通常应翻犁两遍。接着,再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再翻犁两遍。 3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缺口圆盘耙与多铧犁或 平地机相配合,拌和水泥稳定细粒主和中粒土,但应注意拌和效果,拌和时间不可过长。用 平地机或多铧犁在前面翻拌,用圆盘耙跟在后面拌和。圆盘粑的速度应尽量快,使水泥与土 拌和均匀。应翻拌四遍,开始的两遍不应翻犁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底部;后面的两遍应翻犁 到底,随时检查调整翻的深度,要求同本条第2款。
3.4.10加水并湿拌
1在上述拌和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普通洒水车 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补充酒水。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洒 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 2洒水后,应再次进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勾。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 面进行拌和,减少水分流失。 3洒水及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对于稳定 组粒土和中粒土,宜较最佳含水量大0.5%~1.0%;对于稳定细粒土,宜较最佳含水量大 %~2%。 4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栋出超尺寸颗粒,消除粗细颗粒“窝”以及局部过分 朝湿或过分干燥之处。 5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 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2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 平整。 3再用平地机按本条第1款进行整形,整形前应用齿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cm以上粑松 并按本条第2款再碾压一遍。 4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粑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
5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6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7当用人工整形时,应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用拖拉机初 压1~2遍后,根据实测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利用锹耙按 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如为水泥土,在拖拉机初压之后,可用重型框式路拱板(拖 立机牵引)进行整形。 8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 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2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 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 路中心碾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 遍。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 2.0~2.5km/h。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宜先用拖拉机或6~8t两轮压路机或轮胎压 路机碾压1~2遍,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 破坏。 4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 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5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 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6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 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7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 可留待铺筑沥青面层时处理
3.4.13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 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2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3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的处理。工作缝和调头处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层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cm 对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稳定主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并放 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见图3.4.13)。 (2)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3)如拌和机械或其他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土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 头作业段。一般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稳定土层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 站纸,然后铺上约10cm厚的土、砂或砂砾。 (4)第二天,邻接作业段拌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 小段,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整平时,接缝处的水泥稳定土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 利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 (5)整平后,用平地机将塑料布上大部分土除去(注意勿刮破塑料布),然后人工除去 余下的土,并收起塑料布。 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应将接缝修整平顺。
4纵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 应斜接。 纵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 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术(或板)的一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 整形和碾压。 (3)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4)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
3.5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3.5.1水泥稳定主可以在中心站用厂择设备进行集中拌和,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 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集中拌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mm; (2)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 (3)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4)不同粒级的碎石或砾石以及细集料(如石屑和砂)应隔离,分别堆放。 3.5.2当采用连接式的稳定土厂拌设备拌和时,应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 3.5.3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 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3.5.4在潮湿多雨地区或其他地区的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集料,特别是细集料(如 石屑和砂等)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3.5.5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3.5.6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3.5.7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 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3.5.8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摊铺机宜连续摊 铺,拌和机的产量宜大于400t/h。如拌和机的生产能力较小,在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 采用最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3.5.9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 新拌混合料填补。 3.5.10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 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3.5.11在二、三、四级公路上,没有摊铺机时,可采用摊铺箱摊铺混合料,也可以用自动平 地机按以下步骤摊铺混合料: (1)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地机按以下步骤摊铺混合料
(3)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4)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 产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均匀的细混合料,并 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3.5.12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后的整形和碾压均与路拌法相同。 3.5.13集中厂拌法施工时的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 难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2)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 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儿厘米: (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5)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 净; (6)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7)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2h,则应将摊铺 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 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3.5.14应避免纵向接缝。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应分两幅摊铺,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 后相隔约5~10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并符合下列规定 (1)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 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养生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3.5.15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的处理方法同本规范3.4.13条第3款和 3.4.13条第4款。
3.6.1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
润。在铺筑上层稳定土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 筑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分两层用摊铺机铺筑时,下层分段摊铺和碾压密实后 在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立即摊铺上层,否则在下层顶面应撤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3.6.2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3.6.3宜采用湿砂进行养生,砂层厚宜为7~10cm。砂铺匀后,应立即洒水,并在整个养生期 间保持砂的潮湿状态。不得用湿粘性土覆盖。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3.6.4对于基层,了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沥青乳液的用量按0.8~1.0kg/m(指沥青用量 选用,宜分两次喷洒。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慢裂沥青乳液,使其能稍透入基层表 层。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如不能避免施工车辆在养生层上通行,应在乳液分裂 后撒布3~8mm的小碎(砾)石,做成下封层。 3.6.5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 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3.6.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 如养生期少7d即铺筑沥青面层,则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 3.6.7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如基层上为水泥混凝土面板,且面板是用小型机械施工的 则基层完成后可较早铺筑混凝土面层。 3.6.8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在采用覆 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的车速不应超过 30km/h 3.6.9养生期结束后,如其上为沥青面层,应先清扫基层,并立即喷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在 喷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后,宜在上均匀勾撒布5~10mm的小碎(砾)石,用量约为全铺一层用 量的60%~70%。 在清扫十净的基层上,也可先做下封层,以防止基层十缩开裂,同时保护基层免遭施二 车辆破坏,宜在铺设下封层后的10~30d内开始铺筑沥青面层的底面层。如为水泥混凝土面 ,也不宜让基层长期暴晒,以免开裂。 注:①如喷洒的透层沥青能透人基层,且运科车辆和面层混合料摊铺机在上行驶不会破 坏沥青膜时,可以不撒小碎(砾)石。在撒小碎(砾)石的情况下,应尽早铺筑沥青面 层的底面层。
3.7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
7.1水泥稳定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 半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7.2应做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 7.3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水泥的终凝时间; (2)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3)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 (4)操作的熟练程度 (5)尽量减少接缝; (6)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一般情况下,当稳定土层宽7~8m时,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但每天的第一个 业段宜稍短,可为150m。如稳定土层较宽,则作业段应再缩短
如水泥稳定土层上为薄沥青面层,基层每边应较面层展宽20cm以上。在基层全宽上喷 洒透层或粘层沥青或设下封层,沥青面层边缘向外侧做成三角形。 如设置路缘石,必须注意防止路缘石阻滞路面上表面水和结构层中水的排除
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 石灰稳定细粒土 95%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5% 石灰稳定细粒土 93% (7)石灰稳定土结构层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 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 不应超过20cm;对于石灰稳定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石灰土,采用 振动羊足碾与三轮压路机配合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压实厚度超 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下层宜稍厚。对于石灰土,应 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8)石灰稳定土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温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 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 (9)石灰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当施工中断,临时开放交通 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不使基层表面遭破坏。 4.1.8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4.1.9在采用石灰土做基层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表面水透入基层,同时应经历一个月以上 的温暖和热的气候养生。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时,还应采取措施加强基层与面层的联结。 4.1.10石灰改善土的施工方法可按本规范执行。 1.1.11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石灰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对于二级公路, 4.1.1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直接铺筑在土基上的底基层下层可以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 进行路拌法施工,如土基上层已用石灰或固化剂处理,则底基层的下层也应用集中拌和法拌
4.2.1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 灰稳定。 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粘 性土
塑性指数在15以上的粘性土更适宜于用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 塑性指数在10以下的亚砂土和砂土用石灰稳定时,应采取适 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应加强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 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放1~2d,再加入其 使用石灰稳定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石灰稳定土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和底基层时,颗粒的最 做其他等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2石灰稳定土用做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砰石和各 灰稳定土的材料。石灰稳定土中碎石、砂砾或其他粒状材料的 具有良好的级配。 3石灰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 二级公路 不大于30% 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 底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不大于30%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 4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 2.2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 核长时
塑性指数在15以上的粘性土更适宜于用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 塑性指数在10以下的亚砂土和砂土用石灰稳定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或采用水泥稳定。 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应加强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天尺寸不应大于15mm。可以采 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放1~2d,再加入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使用石灰稳定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石灰稳定土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和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用做其他等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2石灰稳定土用做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研石和各种粒状矿渣等均适宜用做 石灰稳定土的材料。石灰稳定土中碎石、砂砾或其他粒状材料的含量应在80%以上,并应 具有良好的级配。 3石灰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 二级公路 不大于30% 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 底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不大于30%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
4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 4.2.2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 间较长时,应覆盖防潮。
表4.2.2石灰的技术指标
含水量(%)40.71mm方孔筛的筛余0(%)1细度0.125mm方孔筛的筛≤≤余(%)13201320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M5>5≤4>4含量(%)注: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I等≥75%,II等≥70%,IⅡII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使用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等,应进行试验,如混合料的强度符合表4.3.1的标准,即可使用。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4.2.3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4.3混合料组成设计4.3.1一般规定1各级公路用石灰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表4.3.1石灰稳定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层位基层(Mpa)≥0.80底基层(Mpa)0.5~0.7≥0.8注:①在低塑性土(塑性指数小于7)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土和碎石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100g平衡锥测液限)。②低限用于塑性指数小于7的粘性土,且低限值宜仅用于二级以下公路。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7的粘性土。
2石灰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表4.3.1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 确定必需的或最佳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 3采用综合稳定土时,如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下,则按本章的技术要求进行 组成设计。 4石灰稳定主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
1在石灰稳定土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下列试驴 (1)颗粒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击实试验; (4)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5)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 (6)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2如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等的级配不好,宜先改善其级配。 3应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4.3.3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按下列石灰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石灰剂量的混合料: (1)做基层用 砂砾土和碎石土:3%,4%,5%,6%,7% 塑性指数小于12的粘性土:10%,12%,13%,14%,16% 塑性指数小于12的粘性土:5%,7%,9%,11%,13% (2)做底基层用 塑性指数小于12的粘性土:8%,10%,11%,12%,14% 塑性指数小于12的粘性土:5%,7%,8%,9%,11% 2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石灰剂量混合料 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 度用内插法确定。 3按规定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石灰剂量的试件应有的于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十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 件数量应不小于表4.3.3中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 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5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温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规程》(JTJO57)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表4.3.3最少试件数量
7根据表4.3.1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石灰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 压强度R应符合公式(4.3.3)的要求:
7根据表4.3.1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石灰剂量。 此列重革试件至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机 压强度R应符合公式(4.3.3)的要求:
4.4路拌法施工4.4.1路拌法施工石灰稳定土的工艺流程宜按图4.4.1的顺序进行。接缝和调卸置和推鱼拌和上料酒水头铺石灰酒处的处理料水图4.4.1石灰稳定土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4.4.2准备下承层,要求同3.4.2条。4.4.3施工放样,要求同3.4.2条。4.4.4备料除应符合3.4.4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需分层采集土时,应将土先分层堆放在一场地上,然后从前到后将上下层土一起装车运送到现场。(2)对于塑性指数小于15的粘性土,机械拌和时,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是否需要过筛。人工拌和时,应筛除15mm以上的土块。(3)石灰应选择公路两侧宽散、临近水源且地势较高的场地集中堆放。当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封存。石灰堆放在集中拌和场地时间较长时,也应覆盖封存。(4)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5)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4.4.5摊铺土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可按表4.4.5选用。其他要求同3.4.5条第2~7款。
表4.4.5人工摊铺混合料松铺系数表
4.4.6洒水闷料,要求同3.4.6条。 4.4.7整平和轻压,要求同3.4.7条
4.4.6洒水闷料,要求同3.4.6条。 4.4.7整平和轻压,要求同3.4.7条
4.4.8卸置和摊铺石灰 1按计算所得的每车石灰的纵横间距,用石灰在土层上做标记,同时划出摊铺石灰的边 线。 2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 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4.4.8卸置和摊铺石灰
线。 2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 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4.4.9拌和与洒水 1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要求同3.4.9条第1款,只是当使用生石火粉时,宜先用斗 地机或多犁将石灰翻到土层中间,但不能翻到底部。 2对于三、四级公路的石灰稳定细粒土和中粒土,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可用 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华犁或平地机相配合拌和四遍。先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后用多犁 或平地机将底部素土翻起,再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再翻起,并 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严禁在稳定土层与下承层之间残留一层素 土,但也应防止翻犁过深,过多破坏下承层的表面。也可以用缺口圆盘粑与多铧犁或平地机 相配合,拌和石灰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要求同本规范3.4.9条第3款。 3拌和过程中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检查应符合3.4.10条第1~5款的规定。 4如为石灰稳定级配碎石或砂砾时,应先将石灰和需添加的粘性土拌和均勾,然后均匀 地摊铺在级配碎石或砂砾层上,再一起进行拌和。 5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的粘土时,应采用两次拌和。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 石灰进行拌和,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再进行第二次拌和。 4.4.10整形和碾压,应符合3.4.11条和3.4.12条的要求,
4.4.11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m不
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 2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土层上调头。如必须调头,应采取措施 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3纵缝的处理应符合本规范3.4.13条第4款的规定
按3.5节各条的规定执行
4.6.1二级以下公路的小工程可以采用人工沿路拌和施工,
4.5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4.6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
1将需稳定的土料按事先计算的数量运到路上分堆堆放,应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 2将消石灰按事先计算的数量运到路上, 直接卸在土堆上或卸在土堆旁,
1筛拌法将主和石灰混合或交替过孔径15mm的筛,筛余土块应随打碎随过筛。过筛 以后,适当加水,拌和到均匀为止。 2翻拌法将过筛的土和石灰先干拌1~2遍,然后加水拌和,应不少于3遍,直到均匀 为止。 3为使混合料的水分充分均匀,可在当天拌和后堆放闷料,第二天再摊铺。
将拌好的石灰土混合料按松锥
同本规范3.4.11条和3.4.12条。
1.7.1石灰稳定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不宜少于7d。 每次洒水后,应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石灰稳定土基层碾压结束后1~2d,当其表层较 干燥(如石灰土的含水量不大于10%,石灰粒料土的含水量为5%~6%)时,可以立即喷洒
透层沥青,然后做下封层或铺筑面层,但初期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4.7.2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在采用覆 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禁止重型卡车 通行。 4.7.3养生期结束后,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应清扫基层并喷洒透层沥青或做下封层。如面层 是沥青混凝土,在喷洒透层沥青后,应撒布5~10mm的小碎(砾)石,小碎(砾)石应均 匀撒布约60%的面积。如喷洒的透层沥青能透入基层,其上作业车辆不会破坏沥青膜时 可以不撒小碎(砾)石。 在喷洒沥青时,石灰稳定土层的上层应比较湿润。 1.7.4石灰稳定土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层石灰稳定 土,不需专门的养生期
如石灰稳定土层上为薄沥青面层,基层每边应较面层宽20cm以上。在基层全宽上喷洒 透层沥青或设下封层,沥青面层边缘向外侧做成三角形。 如设置路缘石时,必须注意防止路缘石阻滞路面上表面水和结构层中水的排除。 4.8.2用石灰稳定低塑性土时,施工中应掌握下列要点: (1)宜分两阶段碾压:第一阶段,洒较多水后用履带拖拉机先压2~3遍,达到初步稳 定;第二阶段,待水分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用12t以上压路机压实。 (2)当缺少履带拖拉机时,洒水后,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然后覆盖一层素土, 继续用12t以上压路机压实,养生后,将素土层清除于净,
稳定细粒土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稳定细粒土
由于当前有多种能量大的压路机,宜提高压实度1%~29
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 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二灰级配集料,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二灰土, 采用振动羊足碾与三轮压路机配合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压实厚 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下层宜稍厚。对于石灰工 业废渣稳定土,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7)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表面干燥。 (8)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应封闭交通,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当施工中断,临时开放交通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5.1.7石灰工业废渣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5.1.8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用石灰工业废渣做基层和底基层时,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对 于二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或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 5.1.9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直接铺筑在土基上的底基层下层可以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 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如土基上层已用石灰或固化剂处理,则底基层的下层也应用集中拌和法 拌制混合料。其上的各个稳定土层都应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应用摊铺机摊铺基层混 合料。
5.2.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所用石灰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表4.2.2规定的IⅢI级消石灰或IⅢI级生 石灰的技术指标,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长,应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 善保管。 有效钙含量在20%以上的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电石渣等,当其混合料的 强度通过试验符合表5.3.1的标准时,可以应用。
5.2.2粉煤灰中Si02、A1203和Fe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 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g(或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0.075mm筛孔)。 干粉煤灰和湿粉煤灰都可以应用。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 5.2.3煤渣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mm,颗粒组成宜有一定级配,且不宜含杂质。 5.2.4宜采用塑性指数12~20的粘性土(亚粘土)。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 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选用。 5.2.5二灰稳定的中粒士和粗粒士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6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二灰稳定土应符合
2.6.1 二灰级配砂砾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范
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表5.3.1二灰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标准
度标准。 2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表5.3.1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 稳定的,确定石灰与粉煤灰或石灰与煤渣的比例,确定石灰粉煤灰或石灰煤渣与土的质量 比例,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3对于CaO含量2%~6%的硅铝粉煤灰,采用石灰粉煤灰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粉 煤灰的比例可以是1:2~1:9。 4采用二灰土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对于粉土,以 1:2为宜),石灰粉煤灰与细粒土的比例可以是30:70°~90:10。 注:①采用此比例时,石灰与粉煤灰之比宜为1:2~1:3。 5采用二灰级配集料做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石灰粉煤灰与集 料的比应是20:80~15:85。 6采用石灰煤渣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煤渣的比例可用20:80~15:85。 7采用石灰煤渣土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煤渣的比例可选用1:1~1:4,石灰煤渣 与细粒土的比例可以是1:1~1:4。混合料中石灰不应少于10%,或通过试验选取强度较高 的配合比。 8采用石灰煤渣集料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煤渣:集料可选用(7~9):(26~33) (67~58)。
9为提高石灰工业废渣的早期强度,可外加1%~2%的水泥。 10各种混合料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
9为提高石灰工业废渣的早期强度,可外加1%~2%的水泥。
5.3.2原材料的试验
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施工前,应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下列试验: (1)土的颗粒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石料的压碎值试验; (4)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 (5)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6)收集或试验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分、细度和烧失量。
5.3.3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制备不同比例的石灰粉煤灰混合料(如10:90,15:85,20:80,25:75,30:70, 35:65,40:60,45:55和50:50),确定其各自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确定同一龄 期和同一压实度试件的抗压强度,选用强度最大时的石灰粉煤灰比例。 2根据上款所得的二灰比例,制备同一种土样的4~5种不同配合比的二灰土或二灰级配 集料。其配合比宜位于本章5.3.1条第4款或5.3.1条第5款所列范围内。 3确定各种二灰土或二灰级配集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重型实试验法)。 4按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配合比时二灰土、二灰级配集料试件应有的干密 度。 5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 量应符合表5.3.3中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 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表5.3.3最少试件数量
1运到现场的粉煤灰,应含有足够的水分,防正止扬尘。在十燥和多风季节,应使料堆表 面保持湿润,或者覆盖。如在堆放过程中,部分粉煤灰凝结成块,使用时应将灰块打碎。 场地集中推放在粉煤灰,应予覆盖,避免雨淋过分潮湿。 2集料和石灰的备料要求同4.4.4条。 3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 混合料质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 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4如路肩用料与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用料不同,应采取培肩措施,先将两侧路肩培好 路肩料层的压实厚度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在路肩上,每隔5~10m应交错开挖临 时泄水沟。 5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1材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采用地灰时,应先将粉煤灰运到现场;采用二灰稳定土时应先将土运到现场。在同 斗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本章5.4.4条第3款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 矩离应均匀。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材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4应通过试验确定各种材料及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5采用机械路拌时,应采用层铺法。即每种材料摊铺均匀后,宜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1~2 遍,然后再运送并摊铺下一种材料。 摊铺每层材料时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集料应较湿润,必要时先酒少量水。
1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主拌和机进行择和,并应先十拌两通。 2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时,拌和深度应直到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mm(不应 过多),以加强上下层粘结。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 调整拌和深度。直接铺在土基上的拌和层宜避免素土夹层,其余各层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 素土夹层。通常拌和两遍以上,在进行最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 一遍。
3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如为二灰稳定细粒和中粒土, 也可用旋转耕作机与多铧犁或平地机相配合先干拌四遍。先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后用多 毕犁或平地机将底部素土翻起,再用放置耕作机拌和第二遍,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再 翻起,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严禁在稳定土层与下承层之间残留 层素土,但也应防止翻犁过深,过多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4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如拌和二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包可以用缺口圆盘与多犁或平地机相配合十拌。用平地机或多锌犁在前面翻拌,用圆盘 肥跟在后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粑的方法。圆盘粑的速度应尽量快,使二灰和集料拌和均匀 共翻拌四遍,开始的两遍不应翻犁到底,以防二灰落到底部,后面的两遍,应翻犁到底,随 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要求同上款。 5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洒水距离应长些,水车起洒处 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 路段上调头和停留,应防止局部水量过大。 6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尤其在纵坡大的路段上应配合紧密,以减少 水分流失。 7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水分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左右 8拌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拌和深度,要使石灰工业废渣层全深都拌和均匀。拌和完成 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且水 分合适和均匀。 9对于二灰级配集料,应先将石灰和粉煤灰拌和均匀,然后均匀地摊铺在集料层上,再 起进行拌和。
1平地机整形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在直线段及不设超高的平曲线 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2)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3)再用平地机按(1)所述进行整形,并用(2)所述机械再碾压一遍。整形过程中 应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粑将其表层5cm以上粑松,并用新拌的二灰级配集料找
补平整。 (5)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 (6)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应特别注意接缝顺适平整。 2人工整形 人工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用拖拉机初压1~2遍后,根据 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钉桩、挂线。利用锹耙按线整形,并再用路 拱板校正成型。 3在整形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初步整形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二灰土的松铺系数 约为1.5~1.7;二灰集料的松铺系数约为1.3~1.5;人工铺筑石灰煤渣土的松铺系数为1.6~1.8; 石灰煤渣集料的松铺系数为1.4用机械拌和及机械整形时,集料松铺系数约为1.2~1.3 5.4.8碾压,要求同本规范3.4.12条。 5.4.9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要求同本规范3.4.13条
5.5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5.5.1石灰工业废渣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也可用路拌机械或人工 在现场进行分批集中拌和。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 混合料。集中拌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粉煤灰块不应大于12mm,且9.5mm和2.36mm筛孔 的通过量应分别大于95%和75%。 (2)不同粒级的砾石或碎石以及细集料都应分开堆放, (3)石灰、粉煤灰和细集料都应有覆盖,防止雨淋过湿。 (4)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 (5)混合料的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能 接近最佳值。 5.5.2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士的集中拌和流程按图5.5.2进行,
粉煤灰或煤渣有棚料仓或料堆手推车或装载下料斗式拌和机(后者仅用于不含或少含粘土的集料)沥干或酒水机定比例进料强制式拌和机或双转轴浆叶式拌和机或自落皮带运输机有棚料仓或料堆充分消解手推车或装载石灰机定比例进料料斗下出料或生石灰粉细土或级配集料①符合规定技术要求手推车或装载下料斗料堆机定比例进料图5.5.2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集中拌和工艺流程②注:①进入下料斗的粉煤灰、石灰、土和细集料都不应潮湿。②如拌制基层用二灰级配集料,则至少应有三个集料下料斗,分装粗细集料。5.5.3除满足下列两款外,其他要求同本规范第3.5节。1拌成混合料的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h,宜在当天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不应将拌成的混合料长时间堆放。2关于横向接缝如压实层末端未用方木作支撑处理,在碾压后末端成一斜坡,则在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之前,应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挖出的混合料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拌匀后仍可使用。5.6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5.6.1对于二级以下公路和不适宜采用机械施工的小工程,可以采用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5.6.2备料1将细土或集料按事先计算的数量(或折算成体积)运到路上分堆堆放,且应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2将粉煤灰或煤渣按事先计算的数量(或折算成体积)运到路上,直接卸在细土堆上或集料堆旁。3将石灰按事先计算的数量(或折算成体积)运到路上,直接卸在粉煤灰或煤渣上。
1筛拌法将土、粉煤灰和石灰混合或交替过孔径15mm的筛,筛余土块、粉煤灰块随打 碎随过筛。过筛以后,适当加水至比最佳含水量大1%~2%,并拌和均匀。 2翻拌法将过筛的土、粉煤灰或煤渣和石灰先干拌1~2遍,然后加水拌和均匀,不宜 少于3遍。 3对于二灰集料和石灰煤渣集料,应先将石灰和粉煤灰或煤渣拌和均匀,然后再与集料 起拌和均匀。 4为使混合料的水分均匀,宜在当天拌和后堆放闷料,第二天再摊铺,
将拌和好的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6.5整形和碾压 同本规范5.4.7条和5.4.8条。
消防安全将拌和好的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同本规范5.4.7条和5.4.8条。
5.7.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碾压完成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 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用泡水养生法。对于二灰稳定粗、中粒土的基层, 也可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生,养生期一般为7d。 5.7.2二灰层宜采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应为14d。 5.7.3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5.7.4对于二灰集料基层,养生期结束后,宜先让施工车辆慢速通行7~10d,磨去表面的二 灰薄层,或用带钢丝刷的机械扫刷去表面的二灰薄层。清扫和冲洗干净后再喷洒透层或粘层 沥青。在喷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后,宜撒布510mm的小碎(砾)石,小碎(砾)石均勾撒布约60 %~70%的面积。然后应尽早铺筑沥青面层的底面层。 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也可先做下封层,防止基层干缩开裂,同时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 辆破坏。宜在铺设下封层后的10~30d内开始铺筑沥青面层的底面层。如为水泥混凝土面层, 也不宜让基层长期暴晒,以免开裂。 注:①如喷洒的透层沥青能透人基层,当运料车辆和面层混合料摊铺机在上行驶不会破坏沥青膜时: 可以不撒小醛(砾)石
5.7.5石灰工业废渣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毕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层,不需专门 的养生期。也可以养生7d后再铺筑另一层
如石灰工业废渣层上为薄沥青面层,基层每边应较面层层宽20cm以上。在基层全宽上 洒透层或粘层沥青或设下封层,沥青面层边缘向外侧做成三角形。 如设置路缘石,必须注意防止路缘石阻滞路面表面水和结构层中水的排除。
6.1.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 石(如37.5~19mm,19~9.5mm公共安全标准,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6.1.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5.1.3缺之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 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6.1.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6.1.5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6.1.6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 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 在31.5mm以下。
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儿组不同粒径 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3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 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5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6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 及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 31.5mm以下。 7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中间层 100% 基层 98% 底基层 96% (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用重型振动 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7)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块 8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 半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6.1.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店 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5.1.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1.3缺之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 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5.1.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1.5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5.1.6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 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天粒径宜控制 在31.5mm以下。 5.1.7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中间层 100% 基层 98% 底基层 96% (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 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7)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 相关专题: 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