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171-2016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无水印版)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GBT 10171-2016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
5.2.1搅拌机能搅拌的最大骨料粒径应符合GB/T9142的规定;并应具有瞬时超载10%的能力。 5.2.2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匀质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表5的要求。对于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 (楼)达到匀质性要求的搅拌时间不应大于35S
表5匀质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5.2.3在发生临时停电或意外事故时,搅拌机应有将搅拌机内的混凝土卸出的机构。 5.2.4传动系统的裸露部件应有防护罩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搅拌机的检修盖与启闭电源应有联锁 装置。当检修盖打开时应切断电源,搅拌机应不能起动。 5.2.5在标准测试工况下(骨料石英含量低于50%),自落式搅拌机的叶片和罐体(衬板)的工作寿命不 少于10万罐次;强制式搅拌机铲片的工作寿命应不少于3万罐次,衬板寿命不少于4万罐次。连续式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搅拌铲片的工作寿命不少于350h,衬板的工作寿命不少于500h。 5.2.6搅拌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GB/T9142的规定。
5.3.1料斗上料机构
料斗上料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a)料斗上料机构应安全可靠,料斗在超载10%的情况下能在任意位置安全制动,上、下止点均应 设置自动停止装置; b) 料斗能平稳运行; c)料斗投料时,泼料量、撒料量不得超过进料量的0.1%; d 料斗卸料门应启闭自如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无卡、漏料现象; 料斗投料应迅速、干净; f 在提升机提升斗上升和下降的范围内应该设置安全防护栏,设置供维修和清理时使用的紧急 停止开关,轨道宜设置可阻止料斗下降的插孔和刚性插销
5.3.2.1向混凝土搅拌站(楼)储料仓或中间料斗运送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宜装有护罩和维修平台,并带 有安全防护栏。 5.3.2.2同一带式输送机用交替方式输送不同粒径的骨料时,每小时的额定输送量应大于实际需要量 的1.5倍;几种骨料混合输送时,应大于实际需要量的1.25倍。 5.3.2.3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计量用带式输送机,应满足额定生产量的要求,其供料能力应随时 可调。 5.3.2.4带式输送机宜有重载启动的能力,对无停电自锁能力的设备应设有可靠的防逆装置,并设张紧 装置和带面清扫装置,宜有跑偏报警装置。 5.3.2.5带式输送机的托辊应运转灵活,并有良好的对中性,保证在满载运行时能有效的输送物料而不 溢出,在受料点不应有堆积过量的物料。 5.3.2.6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端应安置回转式分料器或中间料斗的供料联锁装置,并应有相应的定位控 制与信号。输送的物料应卸入隔料仓或搅拌机的中间部位。当骨料粒径大于80mm(碎石为60mm), 落差高度大于2.5m时,应设有缓降装置,以防止骨料的破碎或离析。 5.3.2.7带式输送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如平带式的应符合GB/T10595的规定;波状挡边式的应符合 JB/T8908的规定,
5.3.3.1供料时,应保证受料准确、均匀、连续,应与生产能力匹配。当提升高度大于5m时,应采 程闭锁装置。 5.3.3.2 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 JB/T 3926 的规定。
5.3.4.1水泥、掺合料在计量前采用螺旋输送机运送时,两种物料不应共用一台螺旋输送机。 5.3.4.2运转应灵活、平稳、无异常噪声。 5.3.4.3与水泥仓(或掺合料仓)卸料口处应铰接或借助于弹性元件连接。连接处应防水、防潮并便于 拆装和维修。
输送粉料时,槽体组装应符合JC/T820—1996
外加剂溶液供给设备应耐腐蚀和防沉淀。 输送泵的泵送能力应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5.3.7.1供水管路不得渗、漏,并应采用防锈管件 5.3.7.2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向搅拌机内供水时间应符合表6的要求
5.3.7.1供水管路不得渗、漏,并应采用防锈管件,
5.3.7.3水的配料精度应符合表7或表8的要求。 5.3.7.4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供水装置应供水连续、均匀,并能向物料均匀地喷酒。 5.3.7.5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供水装置应满足生产需要的供水压力和供水量,在寒冷或热带地区工作 时,可根据用户需要增设加热设施或水温控制装置。
5.4.1.1骨料应分级堆放,相互间不得混杂,在骨料仓的进料和出料口处,其结构应能防止骨料离析 5.4.1.2出料口应出料顺畅,启闭时不得卡料或漏料。 5.4.1.3当骨料有预冷或预热的要求时,应按其要求分别确定容积大小和结构型式。当有水泥和骨料 的组合仓时,应将水泥仓或其他胶合料仓与预冷的骨料仓之间采取隔热措施,防止温差作用使粉料结露 受潮。
5.4.2.1粉料仓的有效储量,宜满足大于理论生产率时2h连续生产的需要量。 5.4.2.2粉料仓采用气力输送时,仓内的气体压力不应大于4900Pa,并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 规定压力时能自动排气降压。
规定压力时能自动排气降压。 5.4.2.3粉料仓应有透气装置和自动收尘装置,且工作可靠、清理方便。 5.4.2.4仓内应设置破拱装置。采用气动破拱时,气路中应有油水分离器,其气体能顺利地排出仓外; 采用机械破拱装置时,其工作应可靠,控制应灵敏,并适应于不同容重的粉料。 5.4.2.5供料系统应能防水、防潮,在进料和排料过程中不应泄漏和串仓。
5.4.2.6仓体的内壁应光滑,不宜有滞料的死角区
5.5.1.1配料装置应满足混凝土搅拌站(楼)配料功能的需要。 5.5.1.2在整个称量过程中应保证骨料维持原要求的级配。累计称量时,称量装置应有顺序连锁控制 装置,以保证各种材料的称量偏差控制在预定的要求范围内。 5.5.1.3称量斗的大小应与秤的称量能力相适应,其形状和布置应有利于防止骨料的离析和破碎。 5.5.1.4电子配料秤的安装应符合GB14249.1的规定。 5.5.1.5对于连续计量的带式输送机,每个独立计量单元,应既可单独调整、控制,又可与计算机联动 控制。 5.5.1.6在连续计量过程中,当计量输送机超过物料的约定值的误差时应能及时报警,并能联锁停机以 便于及时调整。
5.5.2.1配料秤以及配套的称重仪表或称重变送器、传感器应采用取得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 产品。每台配料秤均应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 5.5.2.2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应按质量计量,水和外加剂也可按容积计量;可采用单独计量,也可采用累 计计量。 5.5.2.3各种物料的动态计量精度应符合表7或表8的规定
各种物料的每盘动态计量精度(适用于周期式技
表8各种物料的累计动态计量精度
GB/T 101712016
5.5.2.4配料秤包括电子秤、杠杆电子秤,其准确度(静态精度)等级应符合GB/T28013一2011中规定 的普通准确度级1.0。最大允许误差首次检定时不应超过士0.5%,使用中不应超过士1%。并应标出最 大称量(max)、最小称量(min)、检定分度值(e)和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5.5.2.5混凝土物料的配料精度(动态精度)评定时,配料量应在相应的配料秤全量程的30%~100% 之间。配料秤应达到A.3的要求。其配料精度应符合表7或表8规定的相对误差值。 5.5.2.6在混凝土搅拌站(楼)连续作业时,其配料精度总合格率不应低于90%。超差的10%仅允许 掺合料、外加剂的允差,其数值为士3%
5.5.3称量式提升料斗及称量
5.5.3.1料斗应能在任意位置提升或制动。 5.5.3.2米 料斗的提升卷筒与钢丝绳的连接应合理,工作时卷筒和其他部件不应出现切割钢丝绳的现象, 5.5.3.3米 料斗向搅拌机卸料所用的时间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且卸料干净;运行时不应有出轨或卡轨 现象。 5.5.3.4不 在进入称量位置时,对称量杠杆或称量传感器的冲击和提升钢丝绳的附加质量,不应影响计量 精度。
5.5.4.1单独计量或累计计量时,应保证各种物料的最大配料量并不致外溢。 5.5.4.2驱动功率应能保证满料重载起动。当设有水平拉杆时,不应影响称量精度。 5.5.4.3连续式计量的配料输送机,各配料输送机的落料点应相同,以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级配
5.5.5骨料、粉料和液体的称量斗
5.5.5.1骨料称量斗的容量应容纳最大配料量而不致外溢,称量斗的易磨损部位应作耐磨处理。 5.5.5.2粉料称量斗应能容纳其最大配料量,在其上方应排气畅通,并有良好的滤尘和清除效果。粉料 称量斗与给料机构、卸料机构之间应装有防尘护罩,其安装方式不得影响称量精度。 5.5.5.3液体称量斗应耐锈蚀。外加剂溶液的称量斗应耐酸碱腐蚀
5.5.6.1各种给料机应动作灵敏,应能使物料畅通地流向称量斗,不应阻料、积料,不应有卡涩及料门关 闭后继续漏料的现象。 5.5.6.2回转式给料机应运转灵活、定位准确,出料口未与搅拌机进料口对准前,各配料称量斗(或集料 斗)的卸料门(阀)不应开启。 5.5.6.3翻板式给料机的翻板门应翻动灵活,不得有窜料现象。翻板门未到确定位置前,各配料称量斗 (或集料斗)的卸料门(阀)不应开启
5.6.1有效容量应能满足搅拌机连续运转和卸料的需要。
5.6.1有效容量应能满足搅拌机连续运转和卸料的需要。 5.6.2结构形式应能有效防止混凝土离析。 5.6.3卸料门的开、关应灵活,能在满料状态下开、闭,关闭时应无漏浆现象。 5.6.4临时停电或发生机械故障时,应有将斗内的混凝土随时卸出的应急装置
5.7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5.7.1钢结构件的设计应符合GB50017的规定;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验收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符合JGJ3的规定。 5.7.2可拆装式的钢结构件,对同规格、同类的结构件应有互换性。 5.7.3骨料仓的结构应能承受其标称容量骨料的总体质量,主要部位的设计与制作除有足够的强度外 还应考虑仓壁的抗磨损措施。 5.7.4水泥仓、掺合料仓和其他胶凝材料仓内应能承受其标称容量的最大物料的总体质量,并应有承 载不小于4900Pa压力负荷的能力。 5.7.5所采用的保温、隔热、隔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 5.7.6主控制室不应受混凝土搅拌站(楼)运行时振动的影响,并应保温、通风、隔音、防尘
5.8气路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
5.8.1.1压力空气源可以是外部气源或自备空气压缩机。气体压力和供气量应与混凝土揽拌站(楼)的 生产能力和结构型式相匹配。 5.8.1.2气路系统宜配置油雾器和油水分离器。气路系统执行元件应运行灵活、可靠,维修、清理方便。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站(楼)应能将分离的水定时排放。 5.8.1.3与压力气体有关的贮气罐、水泥仓、掺合料仓等装置应设置安全阀,其开启压力应不大于该装 置的安全设定值。 5.8.1.4空气压缩机贮气罐应符合GB150的规定
5.8.2.1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 5.8.2.2组装后,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5.8.2.3配置应能满足各工作机构正常运行的需要。 5.8.2.4应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5.8.2.1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
动副应使用规定的润滑剂,注油点位置应可视性
5.9.1.1动力配电、电气控制、照明等电气设备应符合GB5226.1一2008的规定。 5.9.1.2供电电源应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制;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供电宜用专 用电缆引人;计算机控制系统回路应有专线电源。供电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a) 电压为380V/220V,稳态电压值为0.9~1.1倍额定电压; b 频率为50Hz,对连续工作的为0.99~1.01倍额定频率;对短时工作的为0.98~1.02倍额定 频率。 5.9.1.3混凝土搅拌站(楼)的配电盘(箱、柜)应符合GB7251.1~GB7251.4及GB5226.1一2008中第 12竞的规定,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监视仪表、主令元件、指示元件的功能应表达准确 消,闪内部无器件应标明代号 b)在湿热带地区工作时,应符合JB/T834和JB/T8634的规定; c)动力供配电宜符合三相平衡供电的原则。 .9.1.4所使用的电动机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5.1和15.2的规定,并匹配合理、经
5.9.2.1控制系统应准确可靠,其控制功能应符合GB5226.1一2008的规定。 5.9.2.2应选用适合于工业环境的电子设备(包括工业计算机、相关的输人/输出设备及净化电源等), 并应能对配料、卸料、搅拌、出料主要流程进行计算机控制。 5.9.2.3控制台(柜)应有显示各主要设备工作状态的信号装置或显示屏幕。 5.9.2.4各种大型储料仓(骨料、水泥、掺合料等)所设置的料位计,其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安全可靠。 料位计与物料接触部分应耐磨和有防冲击的性能,
5.9.3.1计算机控制的配料精度应符合表7或表8的规定。 5.9.3.2对于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具有粗称、精称和卸空回零的功能。 5.9.3.3计量装置应具有给定的多种配比,并应具有随时进行修正物料称量值和配比的功能。 5.9.3.4有手动和自动称量误差补偿功能。 5.9.3.5当装有砂含水率测定仪时,能实现自动减水加砂的功能。 5.9.3.6应具有显示被称物料约定值(或设计值)和显示值(或称量值)的功能,显示方式可以用刻度 或数字值,或在显示器上动态模拟显示。所有数据应能随机打印或储存在计算机内,以备随时查阅 烤贝。 5.9.3.7在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料时,应能按设定的程序启、停。当任一供料单元缺料或无料时,应 圣以招警惑白动停机
5.9.3.10应具有库存管理功能、生产记录、材料消耗统计查询功能 5.9.3.11 应配备详细的使用说明手册,以供用户随时查阅。 5.9.3.12搅拌楼后台上料装置应配备自动或手动控制装置, 5.9.3.13软件应需有清晰的、带软件版本号或者其他特征的标识,
5.9.3.10应具有库存管理功能、生产记录、材料消耗统计查询功能
5.9.4.1制造商应提示用户根据混凝土揽拌站(楼)的使用地区设置专用接地网,并与楼体有可靠的电 气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Q。 5.9.4.2当采用计算机控制时,应另设独立接地网供计算机使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Q,两接地网之间 的距离应大于10m。
5.9.4.3零线的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可用同一接地网。
骨料提升、输送皮带、配料仓等部位,宜具有良好的视野性或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方便操作人员 握关键部位运行状态。 主控制室宜对混凝土的出料情况和车辆进出进行监视或有良好的视野。 视频监控系统,宜使用工业级元器件,保证图像清晰、稳定可靠,宜具备视频回放功能。
5.9.5.1骨料提升、输送皮带、配料仓等部位,宜具有良好的视野性或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方便操作人员 实时掌握关键部位运行状态。 5.9.5.2主控制室宜对混凝土的出料情况和车辆进出进行监视或有良好的视野。 5.9.5.3视频监控系统,宜使用工业级元器件,保证图像清晰、稳定可靠,宜具备视频回放功能
5.10.1工作平台、给料装置、骨料仓、水泥仓等凡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扶 梯、栏杆等)。 5.10.2在混凝土搅拌站(楼)总装时,应提示用户在控制室内配挂绝缘灭火器。 5.10.3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在合适位置贴有安全警示标志。 5.10.4对于移动式搅拌站的行驶速度应符合交通部门的规定。对于需要长距离运输时,应拆卸后再 运输。 5.10.5混凝土搅拌站(楼)应提示用户根据需要设置防雷装置,接地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
5.10.1工作平台、给料装置、骨料仓、水泥仓等凡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扶 梯、栏杆等)。 5.10.2在混凝土搅拌站(楼)总装时,应提示用户在控制室内配挂绝缘灭火器。 5.10.3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在合适位置贴有安全警示标志。 5.10.4对于移动式搅拌站的行驶速度应符合交通部门的规定。对于需要长距离运输时,应拆卸后再 运输。
5.11.1涂装质量应符合JB/T5946的规定。 5.11.2结构件及加工的零部件应有除锈和防锈处理。 5.11.3机罩、护板(网)应平整,其边缘不得有明显皱折,安装应牢固可靠 5.11.4焊缝质量应符合JG/T5082.1的规定。 5.11.5气路、油路、电路的管线应排列整齐,固定安全可靠
6.1.1混凝土搅拌站(楼)可在厂内进行独立部件试验,整机试验可在工地安装后,结合产品验收时 进行。 6.1.2新产品鉴定时应做型式检验,性能试验可结合产品验收时进行。 6.1.3试验样机主要技术参数记人表E.1。
6.1.1混凝土搅拌站(楼)可在厂内进行独立部件试验,整机试验可在工地安装后,结合产品验收时 进行。 6.1.2新产品鉴定时应做型式检验,性能试验可结合产品验收时进行。 6.1.3试验样机主要技术参数记人表E.1。
6.2.1各运动部件及主要拆装结构件的紧固件是否安装牢固。 6.2.2各动力源、传动系统关系是否正确 6.2.3减速机及各运动副是否加注了润滑油(脂)。 6.2.4各配套设备的安装关系、运行路线是否合理、正确。 6.2.5电气系统接线是否牢固、安全、正确。 6.2.6 混凝土搅拌站(楼)各称量装置的称量精度(静态精度)按附录A测定,测定结果记人表E.2 表E.6。 6.2.7外观质量按表C.1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人表E.7。 6.2.8试验前的检查结果记人表E.8
6.3.1接通电源,首先开启空气压缩机,使其达到额定的压力,持续15min,观察或试验其控制阀、管 路、气缸、油雾器、油水分离器等部件是否漏气。当气压达到安全设计值时,安全阀或限压阀能否可靠的 动作。各料门、称量斗门的各气动元件(包括气缸、电磁阀、蝶阀等)启闭是否灵活、到位、可靠。 6.3.2各运动部件运行是否正常;检查各种机构的行程开关、限位机构设置是否牢固、动作是否安全 可靠。 6.3.3控制台的各种按钮、按键是否符合预设的功能,启停是否准确、可靠。 6.3.4控制系统的手动、全自动程序的逻辑关系是否正常。 6.3.5将空运转试验的结果记人表E.8。
在空运转试验后进行加载试验,结合理论生产率的测试,检查搅拌系统、供料系统(包括砂、石、力 、掺合料、外加剂等)储料仓、配料装置、结构部件、气路和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运行是否灵活、可 全,是否漏气、漏油。结果记人表E.9中
6.4.2理论生产率的测试
4.2.1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理论生产率的测试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并将测试结果记入 E.10。 4.2.2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理论生产率的测试要求如下: a) 试验条件与B.1.1~B.1.3、B.1.5、B.1.6相同,天气无雾、无雨; b)测试器具为秒表、接料斗、磅秤(地秤); C 测试方法为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待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运行稳定后,在搅拌设备成品料出 口处接料。用秒表计时,每次接料时间不少于5S,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两次试验间隔时间不 少于10min。在条件允许时,可在储料仓出口处接料,但仓门要一直打开,待连续式混凝土揽搅 拌站(楼)运转正常、生产稳定时开始测试; d)理论生产率按式(1)计算:
式中: Q 理论生产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q 新鲜混凝土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 测定时间,单位为秒(s)。 计算和测试结果记入表E.10,并将理论生产率单位换算成立方米每小时(m/h)。
班落度差值的测试按GB/T
6.4.4搅拌时间测试
搅拌时间的测试按GB/T9142一2000中6.2.3的规定,测试结果记人表E.10。
6.4.5混凝土残留率的测试
、石、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物料的动态精度的
6.4.6.1测试条件如下
a)非雨天; b) 物料准备充分; c) 动态精度的测定必须在静态精度校正以后进行。 6.4.6.2 测试方法如下: a) 测试每组次物料约定值和显示值的相对误差; b) 组次应根据搅拌机的公称容量而定,总次数不得少于10次,每组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5min; c) 连续式的动态精度测试按6.4.2.2c)的方法进行,以实测值和约定值的相对误差计。 6.4.6.3 测试结果及计算误差记人表E.11。
.4.7混凝士匀质性的测
6.4.7.2 试验用混凝土的配制按GB/T9142一2000中6.2.2的规定。 6.4.7.3 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匀质性测试按GB/T9142一2000中6.2.5的规定。 6.4.7.4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匀质性测试,在稳定生产时进行测试,起动和停止所涉及的过渡过 程除外。测试时起动过渡过程时间小于6s,停止过渡过程时间小于4S。 6.4.7.5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匀质性测试,按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测试方法进行,每次不 少于3组,每组的间隔时间大于0.5h。 6.4.7.6测试结果记人表 E.12
6.4.8瞬时超载能力的测试
搅拌110%公称容量的混凝土拌合料时,观察能否正常、安全的工作。并将测试结果记人表E
6.4.9供水装置性能测试
.4.9.1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供水精度和供水能力的测定,按GB/T9142一2000中5.1.4及6.8 的规定。 .4.9.2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供水精度和供水能力的测定,按以下内容进行: a) 测试条件按照GB/T9142一2000中5.1.4和6.8的要求; b) 测试用仪器:台秤、秒表、装水容量为200kg级容器; c 测试方法:当供水计量机构按要求调整后,并正常进行供水时开始测定流量。流量测定可随机 采样,每次供水量不应少于100kg,取样次数不应少于5次; d)供水精度的误差按式(2)计算
式中: 一供水精度的误差; 一供水的约定值,单位为于克每秒(kg/s):
GB/T101712016
6.4.10噪声的测试
6.4.10.1测试仪器及工具如下: a)声级计,误差不应超过士0.7dB(A); b)卷尺。 6.4.10.2 2测试条件如下: a) 噪声测试应在空旷场地进行。对于用带式输送机上料的搅拌站(楼),距搅拌机中心100m的 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背景本底噪声应比所测样机噪声低10dB(A) 以上; b)非雨天,风力小于3级; c) 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其他不可缺少人员应在测量噪声者之后。 6.4.10.3 测试方法如下: a 按GB/T13325的规定进行; b) 搅拌机噪声测量位置在距基准表面(搅拌机主体的外表面)水平距离1.5m,离地面高 1.5m处; ) 无控制室操作者耳边噪声在电控箱与搅拌机安装成一体时,测量位置为离电控箱面板1m,距 操作者站立平面高度1.5m处,在电控箱(柜)与搅拌机分离时,测量位置为搅拌罐身中心面 上,离搅拌罐两侧1.3m,距操作者站立平面1.5m高度处; d)有控制室时控制室内噪声测量位置在操作者坐椅处,高1.6m; e)当混凝土搅拌站(楼)同时有几个主要发声源时,应选择噪声值最大处测试; f)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64104洲试结用记人丰F15
6.4.10.1测试仪器及工具如下
6.4.10.1测试仪器及工具如下: a)声级计,误差不应超过士0.7dB(A); b)卷尺。 6.4.10.2测试条件如下: a) 噪声测试应在空旷场地进行。对于用带式输送机上料的搅拌站(楼),距搅拌机中心100m的 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背景本底噪声应比所测样机噪声低10dB(A)) 以上; b)非雨天,风力小于3级; c) 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其他不可缺少人员应在测量噪声者之后。 6.4.10.3 测试方法如下: a 按GB/T13325的规定进行; b) 搅拌机噪声测量位置在距基准表面(搅拌机主体的外表面)水平距离1.5m,离地面高 1.5m处; c)无控制室操作者耳边噪声在电控箱与搅拌机安装成一体时,测量位置为离电控箱面板1m,距 操作者站立平面高度1.5m处,在电控箱(柜)与搅拌机分离时,测量位置为搅拌罐身中心面 上,离搅拌罐两侧1.3m,距操作者站立平面1.5m高度处; d)有控制室时控制室内噪声测量位置在操作者坐椅处,高1.6m; e)当混凝土搅拌站(楼)同时有几个主要发声源时,应选择噪声值最大处测试; f)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6.4.10.4测试结果记人表E.15
5.4.10.2测试条件如下
6.4.11粉尘浓度测试
11.1测试仪器及工具女
6.4.11.2测试条件如下
GB/T 10171—2016图1粉尘测试位置示意图6.4.11.3粉尘浓度按式(3)计算:G=1000XmmV×T·(3)式中:G粉尘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m1采样前滤膜质量(包括本底粉尘),单位为毫克(mg);m2采样后滤膜质量,单位为毫克(mg);V容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T采样时间,单位为分(min),T≥1min。6.4.11.4和计算结果记人表E.16。6.4.12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6.4.12.1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按GB/T9142和GB50204的规定。6.4.12.2做混凝土试块时,应标明实际的搅拌时间。对于自落式混凝土搅拌主机和强制式混凝土搅拌主机,其搅拌时间应按表5的规定进行。结果记人表E.17。6.5可靠性试验6.5.1试验要求6.5.1.1所有项目的测试和试验应在同一台样机上进行。6.5.1.2可靠性试验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因生产原因连续中断加载试验7d以上者,试验应重新开始。6.5.1.3在可靠性试验前,允许对样机进行维修、保养、更换有关易损件等,并作出必要的记录。6.5.2试验工况6.5.2.1用料斗提升物料的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可靠性试验,可按照GB/T9142一2000中6.15.1~17
GB/T10171—2016
6.15.6的规定进行。 6.5.2.2正常的维护保养时间不计人试验时间和故障排除时间,试验每进行8h允许停机0.5h,进行 维护保养(不允许更换非随机备件)。 6.5.2.3可将料斗提升机构和供水系统的试验次数换算为时间,若发生故障,同时将其发生故障时已工 作的次数也换算成时间(料斗提升机构按每30次折算为1h,供水系统按每40次折算为1h)。 6.5.2.4可靠性试验情况记人表E.18~表E.20;可靠性试验结果汇总记人表E.21
6.5.3故障分类及判定规则
5.3.1可靠性试验出现的故障,根据其对人身安全、零部件损坏程度、功能降低程度及修复的难易等 国素分为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四类。各类故障及相应的危害度系数见表D.1。若 生表D.1以外的故障,则可类比表中相似的故障特征划定故障类别。 5.3.2故障的判定规则如下: a)故障判定时应详细了解样机发生故障时的使用情况和试验条件,包括载荷状态、累计试验时 间、故障类别、故障造成的后果等,以保证故障判定的准确性; b) 可靠性试验只对样机在试验中发生的故障类别进行统计,非基本故障类别不计入故障次数但 应如实记人记录表中; C 当发生非故障类别,并造成可靠性试验中断时,充许重新抽样、试验 同时发生的多个故障,若为非关联故障,则各个故障应分别统计故障类别;若为关联故障,则 按最严重的那个故障统计故障类别,但其余故障应在试验记录的备注中注明; e 一个故障应判定为一个故障次数,并只能判定为故障类别中的一类; 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更换随机备件不作为故障,但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6.5.3.1可靠性试验出现的故障,根据其对人身安全、零部件损坏程度、功能降低程度及修复的难易争 因素分为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四类。各类故障及相应的危害度系数见表D.1。 发生表D.1以外的故障,则可类比表中相似的故障特征划定故障类别。
6.5.3.2故障的判定规则如下
6.5.4可靠性考核指标的计算
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FF)按式(4)计算: MTTEE
t一一累计的当量故障数等于或大于“1”时,已完成的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注:拌机构可靠性试验中,任何一种可靠性试验首先发生了累计当量故障数等于或大于“1”的故障时,就以该种 可靠性试验统计计算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 当样机按规定试验时间和次数进行可靠性试验后,未发生故障或只发生累计的当量故障数小于1 的轻度故障(即:在规定的300h试验时间内未发生任何故障或在规定的300h试验时间内只发生若干 次轻度故障),则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按式(5)表示:
6.5.4.2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按式(6)计算
GB/T10171—2016
注:当量故障次数为配料系统可靠性试验、搅拌机构可靠性试验、供料系统可靠性试验、电气系统可靠性试验四者 当量故障次数之总和。
n;一第i类故障次数; E;一第i类故障的危害度系数。 当样机按规定试验时间和次数进行可靠性试验后,未发生故障或只发生累计的当量故障数小于 的轻度故障(即:在规定的300h试验时间内未发生任何故障或在规定的300h试验时间内只发生若干 次轻度故障),则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按式(8)表示
型钢标准靠度(R)按式(9)计算:
t1——修复故障所用时间总和,单位为小时(h) 注:to、t,均不含保养时间
6.6数据整理和试验报
to+ti ×100%
................
1根据表E.2~表E.21记录的内容,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将结果记入表E.22。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试验报告名称及编号,被检混凝土揽拌站(楼)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港口水运施工组织设计,检验单位名称; b) 试验任务来源、目的及试验依据; c 受检混凝土搅拌楼(站)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及抽样情况; d) 试验地点,起止日期及气候情况; 试验项目及结果; f 试验结论及建议; g) 试验负责人和参加试验人员名单; h)试验报告编写、审校及批准人员姓名和签字、日期
....- 机械标准 设备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