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44-2021 河南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41/T 2144202
DB41/T 2144202
学校标准b)应跟踪测量节段拼装全过程。
5.5.1节段施工前,应由具备相应资质或能力的第三方进行节段预制、拼装的测量监测。 5.5.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监控方案,进行结构分析,确定主梁施工监控目标高程、轴线,建立指令、 监测数据等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控制流程
设计交底。 6.1.2应制定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段预制施工方案,节段指标应满足验收标准 6.1.3在节段上新增加或者改变预埋件、预留孔、局部加强构件、节段间临时预应力张拉锚固构件时, 应取得设计单位认可。 6.1.4节段预制应进行三维线形控制。 6.1.5节段批量预制前应试拼装,试拼装宜通过实体安装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 6.1.6应根据梁场地理位置、结合实际运输通道条件、节段重量、节段外形尺寸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出 运设备。
6.2节段梁场规划与布置
6.2.1应根据拼装设备的施工能力、预制节段的生产效率合理布置梁场,并清晰划分各功能区。 6.2.2 梁场布置应便于节段移运、存放、养护及出运,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场地应平整、坚实,配有排水和养护系统; 预制台座基础处理应满足节段预制线形控制精度要求; c)修整台座、存梁台座及场内移运道路应具有足够承受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的能力
6.3.1模板系统设计应考虑模板的通用性和耐久性,模板应采用专门设计的钢模板。 6.3.2 模板的设计、制作及组装应符合TTG/T3650的规定。 6.3.3 模板系统及其支撑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内模系统应是可调整的,且宜安装在可移动的台车支架上; b) 模板应实现节段外形的要求,具备精确调节空间姿态的功能,外侧模与底模应能适应节段的 线形变化要求; 服 C 模板应与匹配节段连接紧密、无漏浆; d) 安装侧模板时,支撑应牢固,应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移位。、 6.3.4 模板应按加工图进行制作,应对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和焊缝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组装 6.3.5 节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系统及预埋件空间位置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3.6 模板及预埋件安装质量应符合表2要求。
5.3.1模板系统设计应考虑模板的通用性和耐久性,模板应采用专门设计的钢模板。 5.3.2 模板的设计、制作及组装应符合TTG/T3650的规定。 .3.3 模板系统及其支撑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内模系统应是可调整的,且宜安装在可移动的台车支架上; b) 模板应实现节段外形的要求,具备精确调节空间姿态的功能,外侧模与底模应能适应节段的 线形变化要求; C 模板应与匹配节段连接紧密、无漏浆: d 安装侧模板时,支撑应牢固,应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移位。 5.3.4 模板应按加工图进行制作,应对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和焊缝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组装。 .3.5 节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系统及预埋件空间位置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6 模板及预埋件安装质量应符合表2要求。
DB41/T 2144202
b)运输出航前,应根据气象、水文条件确认是否满足船舶出航运输的要求。
7.1.1预制节段拼装作业前,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各项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措施,编制应 7.1.2架桥机的拼装、移动等施工顺序,应在上部箱梁节段预制和下部结构施工前确定。 7.1.3节段进场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7.1.1预制节段拼装作业前,应在专项施工方案申,明确各项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a) 节段的标识、合格证; b) 节段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接触面的平整度及垂直度偏差; c 节段的混凝土强度; d 节段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及数量; 7.1.4 节段拼装前应进行预拼装。 7.1.5 吊装作业不平衡荷载应满足设计要求, 7.1.6 整联节段应连续施工,当出现间隔时间过长时,间隔时间和现状的施工状态防护措施应满足设 计要求。
7.2.1节段拼装施工吊具应具备三维微调功能。 7.2.2逐跨节段拼装应根据节段自重、施工荷载和现场的环境条件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架桥设备或支 架施工,节段悬臂拼装可采用门式起重机、架桥机、履带吊车、桥面吊机等机械设备或支架法施工。 7.2.3门式起重机进行节段悬臂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施工场地的作业空间内,无影响门式起重机施工的障碍物,地面应具备门式起重机轨道铺设 和行车的条件: 门式起重机应具备限位、锁定和抗风装置 7.2.4 架桥机进行节段拼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架桥机的站位点应满足设计要求; b) 架桥机的起吊装置应具备过载保护装置、卷扬机的过缠绕和欠缠绕保护装置、限位及缓冲装 置、风速报警装置、避雷装置等; C 架桥机进行节段拼装、移动就位、维护保养等作业时,应按照架桥机操作手册、保养手册的 有关规定进行。 7.2.5 履带吊车进行节段悬臂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履带吊适用于节段拼装数量少、无法采用其它设备吊装作业的位置: b) 吊装作业的吊具应满足设计要求; c) 吊车行走路线地基应满足吊装要求。 7.2.6 桥面吊进行节段悬臂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桥面吊作业适用于跨河、跨越路口、常规吊装设备作业高度不足时等特殊作业点位: b) 桥面吊的自重和锚固设施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桥面吊应配备限位、锁定和抗风装置。 7.2.7 拼装施工的架桥机或其他起重拼装设备,在安装、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荷载试验,并符合下岁 规定: a 起重设备应满足施工所需的起重能力、跨越能力、弯桥施工时的偏转能力、架桥机整体和局 部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DB41/T 2144202
6 应按施工荷载对起吊设备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节段起吊安 装前,应对起吊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技术验收,并应分别进行1.25倍设计荷载的静载和1.1倍 设计荷载的动载试验。 7.2.8 支架法进行节段拼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支架搭设施工前,应检查支撑体系结构设计与施工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 审批手续应齐全; 搭设的支架应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预压荷载宜为支架所承 受荷载的1.1倍,荷载分布宜模拟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 支架支撑体系计算时,应进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支撑系统范围内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桥梁 拼装施工时总荷载的要求; d 支架的构造应满足节段安置后的防滑移要求以及完成张拉作业后落架拆除的要求: e 支架顶部设置移动拼梁装置时,应单独设置该装置的轨道,支架应满足移动拼装装置的安全 施工作业要求,
7.3逐跨节段拼装施工
7.3.1节段的提升及悬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节段的提升应匀速、缓慢; b 节段和提升附属装置的总重量应在起重设备的安全范围内; c) 节段悬吊体系及装置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 d 悬挂状态下的节段之间应设置防止碰撞的垫块。 7.3.2 节段的拼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节段拼接过程中,应逐块控制、复核节段的轴线和高程; b 接缝处孔道口应设置密封构造,且不应影响接缝密贴; C 采用上行式架桥机拼装节段时,各节段应错层悬挂,错层的节段数量和节段之间的纵向间距 应满足拼装工艺的要求。当采用下行式架桥机拼装节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抵抗支撑面倾斜 时节段重力对装载车产生的水平分力。 7.3.3 节段的环氧胶接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通过试验选定环氧树脂胶;胶粘剂进场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及作业性 能抽检,各项性能应满足结构设计与节段拼装施工的要求; b) 待涂抹环氧树脂胶的接缝截面上应平整、清洁、干燥; C 环氧树脂胶应采用机械拌和,涂抹方式应根据产品特性确定,应涂抹均匀并覆盖整个匹配面 涂抹厚度以3mm为宜: d 环氧树脂胶涂抹时应采取措施对预应力钢束管道口进行防护,防止施加临时预应力时环氧树 脂胶进入孔道内; e 应确保在施加临时预应力后,环氧树脂胶能够在接缝位置全断面均匀挤出,且胶接缝的挤压 应在胶凝剂初凝前完成。 7.3.4 用于节段拼接的临时预应力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节段的断面形式均匀布置临时预应力; b) 当临时预应力采用精轧螺纹钢时,材料应满足反复多次张拉的作业要求。同时应考虑温差、 材料自身缺陷等原因可能引发的精轧螺纹钢脆断; c 节段拼接面的混凝土压应力不得小于0.35MPa; d 临时预应力应在桥跨永久预应力张拉完成或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解除。 7.3.5永久预应力钢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7.3.1节段的提升及悬挂应符合下列规定:
DB41/T 21442021
a) 预应力钢束及制作,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管道、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等应符合 JTG/T3650的规定; b 体外预应力钢束、PE护套及其他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的规定; C) 体外预应力筋,应采用防腐涂层+油脂+PE护套的多重防护体系,各材料性能要求,应符合 GB/T30827的相关规定; 采用湿接缝时,预应力张拉应在湿接缝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e) 节段预应力钢束张拉应采用手动或可分阶段控制应力的智能张拉设备,严禁张拉力出现突变 应力加载过快等现象; f 张拉工作完成后,孔道压浆宜在24h内完成。否则应采取措施,确保预应力钢束不出现锈蚀; g) 预应力钢束的孔道压浆应采用智能压浆设备,保证混合料拌和、压浆过程满足规范要求; h 预应力孔道采用真空压浆时,孔道内的负压不应小于0.06MPa,节段缝应采取密封措施保证 压浆质量;节段缝位置一旦出现渗漏,应按照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工艺处理; i)永久预应力张拉完成后,临时预应力结构应根据设计要求解除。 .3.67 根据桥梁结构设计体系和施工方案,支承结构可采用永久支座、临时支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支承转换前应使梁底与永久支座接触,但不应使永久支座受压; 连续梁的中支点宜采用临时支座。临时支座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5。 .3.7逐跨拼装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准确确定每跨内首节段的平面位置及高程,首节段安装误差 应满足表5的规定。
逐跨拼装施工时,每个节段拼装完成后,应及时检测节段的高程与轴线,其误差标准应满足 现定,如误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调整,
表6节段吊装质量验收要求
7.4.1悬臂拼装法施工中涉及到节段提升、拼接作业、环氧树脂胶接缝、永久及临时预应力
符合本文件7.3节规定
DB41/T 2144202
7.4.2根据设计文件墩顶块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施工,也可采用节段预制拼装的方法施 7.4.31号块应牢固定位,安装就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7.4.31号块应牢固定位,安装就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支架基础稳固、牢靠; b)支架顶部设置工人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措施; c)支架的调平装置可进行三维调整操作: d)支架顶部具备临时就位调平装置和临时稳固性支撑设备共同作业平台。 7.4.4 节段拼装支架的搭设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的施工工艺确定。 7.4.5 悬臂拼装的支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支架采用方便拆卸、周转的组合装配式支架 b) 边跨跨中合龙段至边墩墩顶块之间的节段架设宜搭设支架; C) 应根据设计文件选择搭设1号块、墩顶块的支架形式,支架的承载力和抗不平衡荷载能力应 满足设计要求; 悬拼跨度较大时应考虑拼装的稳定性,必要时可考虑临时支撑; 对连续梁,墩顶与梁段之间按设计要求进行临时固结,临时固结的结构和材料应满足方便安 装、快速拆除的要求; 当节段拼装桥梁的成桥纵坡坡度大于3.5%时,悬臂拼装时宜增设中间临时支架,同时应考虑 桥墩受力安全性; g) 悬臂拼装节段的支架与架桥设备的数量应匹配,宜采取三联支架配属一套架桥设备; h 支架拆除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 7.4.6悬臂拼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采取有效的墩梁临时固结措施,确保悬臂结构整体稳定; b) 桥墩两侧的节段应对称提升; c) 施工中悬臂两侧最大不平衡力应满足设计规定; d)悬臂拼装时节段之间应设置防止碰撞的垫块。 7.4.7拼装作业时,宜在待拼节段的预应力钢束张拉侧设置张拉作业平台。 7.4.8节段提升、拼装作业采用桥面吊机时,提升设备与节段的重量比不应大于0.4。提升设备在提 升、拼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斜拉水平限位系统的安全系数均不应小 于2。 7.4.9节段拼装完成并施加预应力后,方可放松起吊吊钩,并应及时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压浆和封锚。 7.4.10已拼装完成的节段顶部明槽内已张拉的预应力钢束应加以保护,严禁在其上堆放物体、存水或 抛物撞击。 正 7.4.11悬臂拼装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准确确定每跨墩顶块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墩顶块安装误差应 满足表7的规定。
7.4.5悬臂拼装的支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7墩顶块安装质量验收要求
DB41/T 21442021
DB41/T 2144202
7.4.12悬臂拼装施工时,每对节段拼装完成后,应及时检测节段的高程与轴线,高程与轴线误差应满 足表6的规定。
拼装施工时消防安全,合龙段两侧误差应满足表8的规定
7.5合龙与结构体系转换
7.5.1合龙施工前应对两端悬臂节段的轴线和节段的偏移值进行观测,并应根据实际观测值进行合龙 施工的计算,确定合龙措施。 7.5.2预应力钢束管道连接应在合龙施工前进行,并应封堵波纹管与节段间缝隙。 7.5.3合龙前应观测气温变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 7.5.4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固定、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 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 7.5.5合龙段的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应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7.5.6主梁合龙施工期间,应对桥面的临时施工荷载进行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施加除合龙施工需要的 其他附加荷载。 7.5.7贯通合龙段永久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7.5.8主梁合龙完成后,应按照设计要求的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拆除临时固结装置,保证结构体系安全 转换。 7.5.9体系转换完成后及时进行梁端后浇带施工。
逐跨节段拼装施工每联连续箱梁或每跨简支箱梁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其质量标准 表9的规定。
表9逐跨拼装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DB41/T 2144202
出口标准DB41/T 2144202
7.6.2悬臂拼装施工每联连续箱梁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悬臂拼装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 相关专题: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