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20-2010 黄河中下游流域粉质土路基与二灰土底基层施工技术指南.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0.1施工中必须充分重视排水,应做好施工场地及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 并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组合。 502为保护路基主体的稳定黄泛区粉质土路其必须采用集中排水
年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组合。
6.1.1冬、雨李施工应根据李节特点和施工段的地质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 施工方案。 6.1.2雨季施工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加强气象信息的收集工作 避免灾害和事故发生。 6.1.3路基过冬应采用覆盖土等保护措施防冻,
焊接钢管标准6.3.1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对雨李施工的路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李施工组 织设计。 2修建截水沟、排水沟及防渗等临时排水设施,并使排水沟的出口通至桥 涵出口处,保证雨季施工场地不被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积水。排出的积水不 得流入农田、耕地等,并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6. 3. 2雨季施工中的防护
1应做好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排水设施衔接。 2路基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 应及时压实。 3施工中的路基或成型路段表面两侧边缘地带应设置抗冲刷的土,并每 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泄水槽,使雨水排出路基范围外
4雨季路堤填筑顺路基纵向取土时, 如果取土坑至填方坡脚距离小于5m, 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未尽事宜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执行。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5二灰土含水率的检测宜采用烘干法。若采用燃烧法时,应与烘干法对比 试验后确定含水率量测方法。 8.0.4对于二级以上公路,路拌法施工应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 8.0.5二灰土养生期间必须做好排水工作,严禁在养护初期(三天之内) 被水浸泡。施工后应立即覆盖养生,并从第二天开始洒水,保持二灰土表面潮 湿。建议养生时间大于14天,并以取出完整芯样为准;对二灰稳定粉土,养生 7~10天后宜增大养生湿度,保持二灰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在上一层铺筑前, 下层表面应处于潮湿状态。 8.0.6 二灰土底基层较厚并分层连续铺筑,铺筑上层时应保证下层表面
9.0.1二灰土所用石灰质量应符合表9.0.1规定的III级以上消石灰或 III级以上生石灰的技术指标。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长, 应采取覆盖封存保管措施,
表9.0.1石灰的技术指标
加率化铁镁含量指标,1等会75%,11等会70%,
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
有效钙含量在20%以上的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等,当其混合料 的强度通过试验符合本指南10.1.2条规定时,可以应用。 9.0.2粉煤灰中Si02、A120.和Fe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 量不应超过2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g(或90%通过0.3mm筛孔: 70%通过0.075mm筛孔)。干粉煤灰和湿粉煤灰都可以应用。湿粉煤灰的含水率 不宜超过35%。有条件时,宜进行粉煤灰活性检测,选择活性较高的粉煤灰。 9.0.3应采用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15%的土。 9.0.4粘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10%。 9.0.5 凡饮用水(含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10.1.1二灰配合比设计时,宜选用III级标准石灰进行配合比试验。 10.1.2二灰稳定粉质土的抗压强度标准采用标准养生20d,浸水1d的无 则限抗压强度。二灰稳定土的21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0MPa。 10.1.3采用生石灰粉二灰土时,二灰比和二灰含量宜通过配合比试验确 定。 10.1.4为提高二灰土的早期强度,在二灰土配合比确定后,施工时可外 掺1%~2%的水泥。 10.1.5混合料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一2009)进行。
在二灰土施工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原材料样品进行下列试验: 1土的颗粒分析,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必要 时做); 2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3粉煤灰的化学组成、细度和烧失量。
10.3配合比设计步骤
10.3.1根据10.1.2条的强度标准,通过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或ph 值)试验等选取适宜于二灰稳定的土。 10.3.2制备不同石灰粉煤灰比例、不同石灰粉煤灰含量的二灰土混合料 (其配合比宜位于条文说明10.3.2所列范围内),试验确定不同配合比二灰土 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10.3.3依据10.3.2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进行无侧限抗压强 度试验。 10.3.4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表10.3.4中的
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 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10.3.4最少试件数量
10.3.5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10.3.6依据标准养生20d,浸水1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选用强度最高的 石灰粉煤灰土质量比。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应符合下列公式的 要求:
公式(10.3.6)
式中:Ra一一设计抗压强度,MPa C,一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一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应取保证率95%,即Z。=1.645;其他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Z。=1.282。
11.0.1应通过二灰稳定土底基层碾压试验段铺筑,确定以下主要参数及 工艺: 1材料的松铺系数。 2标准施工方法: 1)土料数量的控制; 2)土料的摊铺方法和适宜的机具; 3)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4)土料含水率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5)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6)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以及压实工艺参数(包括压实机械的振幅、振 频、压实厚度、碾压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7)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3作业段的适宜长度。 4一次铺筑的适宜厚度。 5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 6当二灰土底基层较厚并采用分层连续铺筑时,应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
11.0.1应通过二灰稳定土底基层碾压试验段铺筑,确定以下主要参数及 工艺: 1材料的松铺系数。 2标准施工方法: 1)土料数量的控制; 2)土料的摊铺方法和适宜的机具; 3)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4)土料含水率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5)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6)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以及压实工艺参数(包括压实机械的振幅、振 频、压实厚度、碾压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7)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3作业段的适宜长度。 4一次铺筑的适宜厚度。 5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
12.1.1二灰土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并采用变频变幅的碾压工艺。 压实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确定。 12.1.2二灰土底基层分层连续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实 质量检测,压实度、宽度及横坡度检测合格后,立即铺筑上一层,保持施工的 连续性。 12.1.3黄泛区粉质二灰土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初始的稳 压遍数不宜超过2遍。
二灰稳定黄泛区粉质土宜采用路拌法施工。碾压后宜较设计厚度增加1~ 2cm,局部区域达不到设计厚度时严禁薄层贴补。 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I034一2000)中5.4节要求。
12.3人工沿路拌和法施工
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一2000)中5.6节的要求。
12.4养生及交通管制
12.4.1二灰土层碾压完成后必须及时覆盖养生,在二灰土未形成强度前, 不应直接对二灰土表面洒水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 表面潮湿。但7天内,特别是前3天严禁被水浸泡。二灰稳定粉土,养生7~ 10天后宜加大洒水量,缩短洒水间隔时间,保持二灰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12.4.2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A.0.1对执行指南条文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稍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可”
A.0.2条文中应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 如非必须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可参 照”
A.0.2条文中应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应按
黄泛区路基与二灰土底基层施工技术指南
黄泛区路基与二灰土底基层施工技术指南 DB37 X X X X X X
DB37X X X X X X
1.0.5土中0.005mm颗粒是影响土与二灰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的敏感性 界限粒级。研究表明,土中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对二灰土的强度与稳定性具有 很大的影响,当黄泛区粉质土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不足15%时,二灰土强度偏 低。黄泛区土的粉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许多取土场土中小于0.005mm颗粒含 量不足15%,采用二灰土底基层时取土场选择较为困难。为保证二灰土底基层施 工用土,当取土场土质为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15%的粉质土时,应根据 灰土底基层用土需求,合理预留用作二灰稳定土,
2.1.1~2.1.3黄泛区的土的液限在25%~50%之间,塑性指数一般在6以 上,而粉粒含量一般在80%以上,土具有特殊性,所以不属于正常土的范围, 不宜采用塑性图进行土的分类定名。 塑性指数在11以下和11以上,黄泛区粉质土表现出不同的压实性状。11 以上的土表现出低液限粘土的性状;11以下的土表现出粉土的性状;极个别区 域出现塑性指数小于6的砂性粉质土,则表现出细砂粉性土的性状,
3.1.1为了更好地领会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在认真审图和现场踏勘的基 础上,复杂工程可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经现场核对和仔细调查后,如 发现工程地质、地形和水文资料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可要求澄清或者提出变 更设计。因变更设计可能涉及到质量、工期、投资三大目标的控制,所以,必 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
3.3.3黄泛区局部区域土壤盐渍化较严重,土的含盐量偏高,应根据盐 渍化程度有选择地进行土的含盐量检测,判断是否适宜用作路基填料,并作为 盐渍土改性的依据。 黄泛区局部区域土的有机质含量偏高,应进行有机质含量检测,判断是否 适宜用作路基填料。 黄泛区呈层状分布的取土场,若分层取土并填筑路基,应对各层土分别进 行试验。如果混合取土并填筑,应取混合土进行试验。 液、塑限是影响黄泛区粉质土性状的重要指标。本指南建议采用《公路士 工试验规程》(JTGE40一2007)中的“T0118一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需要注意的是试杯分层装满后,将土样刮成与杯边齐平时,刮平次数不宜超过 3次。
3.4场地清理与地基处置
3.4.1对于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构造物,设计会有相应的要求,施工应严格 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4.4黄泛区地下水位高,局部路段存在粘土夹层,地基压实常常难以达 到设计要求,并导致上层路基土压实困难,难以达到压实标准。因此,地基施 工应避开雨季,并尽量安排在地下水位较低时施工。在地下水位较高,碾压难
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地段,应根据地基地下水位和土质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确保地基施工质量。 3.4.5黄泛区地基土由黄河新近冲淤积形成,属于欠固结土。黄泛区路基 与地基总变形中,地基沉降占80%以上。工程经验和研究表明,强夯和冲击碾 压技术是消除公路地基工后沉降的经济有效的技术。因此,黄泛区公路地基应 视路基高度不同分别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技术,并根据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采 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泛区取土场粉质土含水率一般比较高,且
故须翻晒,降低含水率。土中的粘土块如果拌和不均匀,会导致路基压实度较 大差异。
4.3.1冲击碾压的有效压实深度一般可达70cm~80cm,由于黄泛区土质、 水文条件较差,不同路段差异性大,冲击碾压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黄泛区粉 质土冲击碾压后,表层10cm左右的土体较为松散。为保证施工质量,冲击碾压施 工时应控制基底下20cm的压实度不低于90%;或通过现场试验,采用冲击碾压后 也基沉降差控制压实质量,
注:1YZ18JC型振动压路机参数:频率28Hz,振幅1.1/2.1(mm)螺钉标准,吨位18t。
压路机参数:频率30/36(Hz),振幅0.78/1.70(mm),叫
国内已有工程经验表明,粘性土适宜羊足碾静压。当黄泛区粉质土小于 0.0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15%时,建议试验羊足碾静压的施工工艺
5.0.1~5.0.2水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黄泛区地下水位高, 地势平坦,排水困难;黄泛区粉质土路基特性因特殊的土质特性,更易发生水 损坏。因此,路基施工中的排水十分重要。宜首先施工涵洞、桥梁工程以及路 基施工现场内外的地表水、地下水临时和永久排水设施,使工程不受水侵害: 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6.1.16.1.2为减小或避免突发恶劣天气时的损失,提前做好防雨防冻 准备工作士分重要,
6.2.1~6.2.2黄泛区处于李节性冰冻区,地下水位高,毛细水的上开容 易使路基造成水分集聚电梯标准规范范本,冬季容易冻涨,春季易发生翻浆,因此不宜进行冬季 施工。在此期间可进行备土工作,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 相关专题: 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