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G:D41-02-2020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及混凝土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TCECS G:D41-02-2020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及混凝土技术规程,针对就地取材高含泥量集料适用,最大含泥量20%
3.3.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化学指标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化学指标
水产标准②中、轻交通荷载等级C3A≤9.0%;
3.3.2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生石灰粉。
3.3.2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生石灰
.3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物理力学指标应符
初凝时间应不小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不同龄期强度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3.3.3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强度指标
3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可采用雷氏夹法或试饼法,当有争议时以雷氏夹 法为准。 4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时,应不小于300m/kg,且不 大于450m/kg;以筛余表示时,80μm方孔筛筛余应不大于10%或45μm方 孔筛筛余应不大于30%。
3.4.1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应符合现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的有关规定。 3.4.2强度应符合现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GB/T17671)的有关规定。 3.4.3细度用比表面积指标进行控制,应符合现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 法》(GB/T8074)的有关规定;细度用筛析法控制,应符合现行《水泥细度 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的有关规定。
3.4.1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应符合现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的有关规定。
3.5.1检验结果符合本规程第3.3节所列参数应为合格品,若其中一项不符合则 为不合格品
3.5.2检验批次、取样数量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的有 关规定
3.6包装、运输与购存
3.6.1包装、运输与贮存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的有关 规定
4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技术要求
4.1.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用集料的质量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4.1.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集料质
4.2.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用集料的合成级配应符合表4.2.1的规定,且 最大公称粒径宜不大于53mm
表4.2.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集料合成级配
:①当天然砂砾级配波动较大时,应分档
②当小于0.075mm颗粒粘土矿物(伊利石或绿泥石)含量大于10%时,应 采用与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配伍性优良的减水剂进行复合以改良集料,从而满 足混凝土的水灰(胶)比和施工和易性要求。
砂砾自身级配良好条件下,可直接用于拌
4.2.3当天然砂砾原始级配分布不均,应将其分档按表4.2.1级配规定掺配使用 4.2.4当天然砂砾4.75mm以下细集料较少或断档时,可掺配5%~35%风积沙 或砂,合成级配宜符合表4.2.1的规定
4.2.4当天然砂砾4.75mm以下细集料较少或断档时,可掺配5%~35%风积 或砂,合成级配宜符合表4.2.1的规定。
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
4.3.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以28d弯拉强度进行控制,并进行配 合比设计。各等级的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标准应符合表 4.3.1的规定
表4.3.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
注:①交通荷载有极重、特重或重载交通时,可加入纤维提高弯拉强度。 ②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可参照四级公路标准执行。
4.4.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 合表4.4.1的规定,最大单位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20kg/m。
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最大水灰(胶)比
注:实际水灰(胶)比应根据表中推荐的参数,经实验室试配验证混凝土拌合 物的工作性,满足要求方可采用。
表4.4.1中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最大水灰(胶)比与常规水泥混凝土最 大水灰(胶)比略大0.02~0.06,这与集料中含泥量有关。常规水泥混凝土集 料中粗、细集料含泥量累计要求含泥量不大于5%,而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 凝土中集料含泥量是常规水泥混凝土中集料的3倍左右,且0.075mm粒径以 下颗粒物(含泥量)比表面积大,在混凝土拌和中需水量要大于常规混凝土。 表4.4.1中规定了最大水灰(胶)比,当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最大水灰 (胶)比无法满足表4.4.1规定时,应通过试验确定与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配 五性良好的高效减水剂来降低用水量,且不得以加水方式提高施工和易性。在 大水灰比下,水化反应完成后仍有大量自由水存在,这部分水会包水泥浆体 造成胶凝物质的断链,降低强度。同时,后期自由水蒸发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 留下较多孔洞,对混凝土长期使用性能有严重不利影响,尤其在有冻融和盐蚀
的区域。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中集料含泥量虽大,但在水灰比上应严格 控制,需符合表 4.4.1 中的规定。
4.4.2当采用经验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W。=104.97+0.309S+11.27C/W+0.61Sp 砾石:
式中:Co一一单位水泥用量(kg/m)
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符合表
表4.5.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耐久性
4.5.2处于在海水、海风、酸雨、除冰盐或硫酸盐等腐蚀环境中的水泥混凝土, 宜掺加适量粉煤灰、矿渣粉、硅灰或复合矿物掺合料
4.6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与检查项目
5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技术要求
5.1.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Rd应符合表 5.1.1 的规定,
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
5.1.2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水泥用量宜不大于6.0%。当强度要求较高 时,宜采取控制原材料技术指标和优化级配设计进行调整,不宜单纯通过增加 水泥剂量来提高强度。
5.2.1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粗集料可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 的碎石,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砾石,粗集料应符合表5.2.1中的规定。
各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粗集料技术指标
注:含泥量小于0.075mm颗粒粘土矿物中的伊利石或绿泥石含量应不大于10%
5.2.2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细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各工程高性能水泥稳定基层细集料技术指标
注:含泥量小于0.075mm颗粒粘土矿物中的伊利石或绿泥石含量应不大于 10%
附录A水泥改性指数试验方法
附录A水泥改性指数试验方法
A.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改性指数和评价道路工程高性能 水泥的胶凝性能
A.3.1采用强度等级相同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普通硅酸 盐水泥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的有关规定 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三章的有关规定。 A.3.2标准砂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的有关规定,
A.3.2标准砂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的有关规定 A.3.3风积沙应采用沙漠石英黄沙,取通过0.075mm筛孔以下颗粒备用。
(GB/T17671)的有关规定进行搅拌、试件成型和养护。试件标准养护28d, 应符合现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的有关规定分 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表A.4.1的规定
表A.4.1水泥改性指数试验方法
iso标准注:风积沙指0.075mm以下石英黄沙细颗
A.5水泥改性指数计算与评定
A.5.1水泥改性指数宜按式(A.5.1)计算: H28 = R/Rc 式中:H28一一水泥改性指数; R一一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评定值(MPa); Ro——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评定值(MPa)
A.5.2水泥改性指数当大于或等于1时,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应判定为合格: 当小于1时房地产项目,应判定为不合格
1本规程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 “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 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引用标准的用语采用下列写法: 1)在标准总则中表述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时,采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标准条文及其他规定中,当引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 表述为“应符合《××××××》(×××)的有关规定”。 3)当引用本标准中的其他规定时,表述为“应符合本规程第×章的有关 规定”、“应符合本规程第×.×节的有关规定”、“应符合本规程第X.×.X条的 有关规定”或“应按本规程第×.×.×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 相关专题: 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