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 5521-2019).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JTG/T 5521—2019目 次1 总 则 ............................................................................................................ ‐ 1 ‐2 术语和符号 .................................................................................................. ‐ 3 ‐2.1 术语 .................................................................................................... ‐ 3 ‐2.2 符号 .................................................................................................... ‐ 6 ‐3 基本规定 ...................................................................................................... ‐ 8 ‐4 再生沥青路面结构 ..................................................................................... ‐ 11 ‐4.1 原路面调查 ....................................................................................... ‐ 11 ‐4.2 再生方式的选择 ............................................................................... ‐ 11 ‐4.3 结构组合与结构厚度 ....................................................................... ‐ 15 ‐5 材料 ............................................................................................................ ‐ 17 ‐5.1 沥青 .................................................................................................. ‐ 17 ‐5.2 乳化沥青 .......................................................................................... ‐ 17 ‐5.3 泡沫沥青 .......................................................................................... ‐ 18 ‐5.4 沥青再生剂 ....................................................................................... ‐ 18 ‐5.5 集料 .................................................................................................. ‐ 19 ‐5.6 水泥、石灰、矿粉 ........................................................................... ‐ 19 ‐5.7 水 ...................................................................................................... ‐ 20 ‐5.8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 20 ‐5.9 无机回收料(RAI) ......................................................................... ‐ 21 ‐6 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 ................................................................................. ‐ 23 ‐6.1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 ........................................................................... ‐ 23 ‐6.2 就地热再生混合料 ........................................................................... ‐ 23 ‐6.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 ‐ 24 ‐6.4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 ‐ 26 ‐6.5 无机结合料冷再生混合料 ............................................................... ‐ 28 ‐7 厂拌热再生施工 ......................................................................................... ‐ 30 ‐7.1 设备要求 .......................................................................................... ‐ 30 ‐7.2 施工准备 .......................................................................................... ‐ 31 ‐7.3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回收、预处理和堆放 ..................... ‐ 31 ‐7.4 拌和 .................................................................................................. ‐ 33 ‐7.5 运输 .................................................................................................. ‐ 34 ‐7.6 摊铺 .................................................................................................. ‐ 34 ‐7.7 压实 .................................................................................................. ‐ 35 ‐7.8 养生及开放交通 ............................................................................... ‐ 35 ‐7.9 施工质量控制 ................................................................................... ‐ 35 ‐8 就地热再生施工 ......................................................................................... ‐ 37 ‐8.1 设备要求 .......................................................................................... ‐ 37 ‐8.2 施工准备 .......................................................................................... ‐ 37 ‐8.3 加热、翻松与拌和 ........................................................................... ‐ 39 ‐8.4 摊铺 .................................................................................................. ‐ 39 ‐8.5 压实 .................................................................................................. ‐ 40 ‐8.6 养生及开放交通 ............................................................................... ‐ 40 ‐I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8.7 施工质量控制 ................................................................................... ‐ 41 ‐9 厂拌冷再生施工 .......................................................................................... ‐ 43 ‐9.1 设备要求 .......................................................................................... ‐ 43 ‐9.2 施工准备 .......................................................................................... ‐ 43 ‐9.3 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的回收、预处理和堆放 ...................... ‐ 44 ‐9.4 拌和 .................................................................................................. ‐ 44 ‐9.5 运输 .................................................................................................. ‐ 44 ‐9.6 摊铺 .................................................................................................. ‐ 45 ‐9.7 压实 .................................................................................................. ‐ 46 ‐9.8 养生及开放交通 ............................................................................... ‐ 46 ‐9.9 施工质量控制 ................................................................................... ‐ 47 ‐10 就地冷再生施工 ....................................................................................... ‐ 51 ‐10.1 设备要求 ........................................................................................ ‐ 51 ‐10.2 施工准备 ........................................................................................ ‐ 51 ‐10.3 铣刨与拌和 ..................................................................................... ‐ 52 ‐10.4 摊铺 ................................................................................................ ‐ 52 ‐10.5 压实 ................................................................................................ ‐ 53 ‐10.6 养生及开放交通 ............................................................................. ‐ 54 ‐10.7 施工质量控制 ................................................................................. ‐ 54 ‐11 全深式冷再生施工 .................................................................................... ‐ 56 ‐11.1 设备要求 ........................................................................................ ‐ 56 ‐11.2 施工准备 ........................................................................................ ‐ 56 ‐11.3 铣刨与拌和 ..................................................................................... ‐ 56 ‐11.4 摊铺 ................................................................................................ ‐ 56 ‐11.5 压实 ................................................................................................ ‐ 56 ‐11.6 养生及开放交通 ............................................................................. ‐ 57 ‐11.7 施工质量控制 ................................................................................. ‐ 57 ‐附录 A 再生混合料设计参数 ....................................................................... ‐ 60 ‐附录 B 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取样与试验分析 ................................. ‐ 61 ‐B.1 现场取样 ......................................................................................... ‐ 61 ‐B.2 拌和厂料堆取样 .............................................................................. ‐ 61 ‐B.3 试样存放 ......................................................................................... ‐ 62 ‐B.4 试样缩分 ......................................................................................... ‐ 62 ‐B.5 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评价 ..................................................... ‐ 62 ‐附录 C 泡沫沥青发泡试验方法 ................................................................... ‐ 65 ‐C.1 一般规定 .......................................................................................... ‐ 65 ‐C.2 仪器与材料 ..................................................................................... ‐ 65 ‐C.3 方法与步骤 ...................................................................................... ‐ 65 ‐C.4 沥青发泡试验报告 ........................................................................... ‐ 67 ‐附录 D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 70 ‐D.1 一般规定 ......................................................................................... ‐ 70 ‐D.2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 ‐ 71 ‐D.3 选择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掺配比例 ................................. ‐ 71 ‐D.4 选择新沥青标号和再生剂用量 ...................................................... ‐ 72 ‐II 目录IIID.5 确定材料性质 .................................................................................. ‐ 73 ‐D.6 估算新沥青用量 Pnb及新沥青占总沥青用量的比例 ..................... ‐ 74 ‐D.7 矿料配合比设计 .............................................................................. ‐ 74 ‐D.8 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 ‐ 75 ‐D.9 配合比设计检验 ............................................................................. ‐ 76 ‐D.10 配合比设计报告 ........................................................................... ‐ 76 ‐附录 E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 77 ‐E.1 一般规定 ........................................................................................... ‐ 77 ‐E.2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 ‐ 77 ‐E.3 矿料级配设计 .................................................................................. ‐ 77 ‐E.4 确定再生剂用量 ............................................................................... ‐ 77 ‐E.5 马歇尔试验 ....................................................................................... ‐ 79 ‐E.6 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 ‐ 79 ‐E.7 配合比设计检验 ............................................................................... ‐ 80 ‐E.8 试验段检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 ................................................... ‐ 80 ‐附录 F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 81 ‐F.1一般规定 .......................................................................................... ‐ 81 ‐F.2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取样与分析 ......................................... ‐ 82 ‐F.3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 83 ‐F.4 材料选择与试验 ............................................................................... ‐ 83 ‐F.5 矿料配合比设计 .............................................................................. ‐ 84 ‐F.6 确定最佳含水率 ............................................................................... ‐ 84 ‐F.7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及水泥用量 ............. ‐ 86 ‐F.8配合比设计检验 ............................................................................... ‐ 88 ‐F.9配合比设计报告 ............................................................................... ‐ 89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 94 ‐
2.1.5沥青再生剂rejuvenatingagent(RA) 掺加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用于改善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按照美国沥青再生协会的分类,就地热再生可以分为surfacerecycling(表层 再生)、remixing(复拌再生)、repaving(加铺再生)三种。三者的主要差别是, surfacerecycling只掺加再生剂而不掺加新集料或者新沥青混合料,再生时可以铣 刨翻松也可以靶松;remixing需要掺加新沥青混合料,并将新沥青混合料与铣刨 的原路面材料进行重新拌和、摊铺;repaving是在对原路面进行再生的同时,在 再生层上加铺薄层沥青罩面。 表层再生只掺加再生剂而不掺加新集料和新沥青,不调整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AP)级配,再生后的混合料性能一般不够理想,在国外很少使用,针对我国 目前的实际路面情况更是很难找到表层再生适用的工程对象,因此本规范将就地 热再生分为复拌再生和加铺再生两种方式,未吸纳表层再生。
此外建筑施工图集,有的单位研究开发了双层再生、多步法再生等就地热再生工艺,使就 地热再生深度达到100mm左右。
2.1.8厂拌冷再生coldcentralplantrecycling 在拌和厂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或者无机回收料(RAI)破碎、筛分 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新矿料、再生结合料、水等在常温下拌和为混合料,然后铺 筑形成沥青路面的技术。
本条增加了对无机回收料进行厂拌冷再生的内涵。对于RAP,一般使用乳化 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对于RAI,可使用水泥或石灰等无机结合料作 为再生结合料,或根据工程需要使用泡沫沥青等作为再生结合料。使用沥青类结 合料时可同时掺加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
美国再生沥青协会规定,只使用乳化沥青时就地冷再生的处治深度一般为 50100mm;同时配合使用水泥、石灰来增强混合料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害性能的 情况下,就地冷再生深度可以达到100~150mm。可见,美国的就地冷再生实际 上只是沥青层的就地冷再生,将沥青层和下承层等一起进行的就地冷再生被称为 全深式冷再生。这两种工艺在原材料品质、路用性能、工程目的等方面都有较大 差异。为明确区分,同时也是与国外的概念相对应,本规范将就地冷再生限定为 沥青层的就地冷再生。
2.1.10全深式冷再生fulldepthreclamat
采用专用设备对沥青层及部分下承层进行就地翻松,或是将沥青层部分或全 部铣刨移除后对部分下承层进行就地翻松,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新矿料、再生结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合料、水等,经过常温拌和、摊铺、压实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 条文说明 本条将其全深式冷再生从就地冷再生中独立出来,重新做出定义。 美国规定全深式冷再生是对全部沥青层和一定深度的下承层材料(基层、底 基层、路基)进行的就地冷再生,再生深度为100~300mm。在我国工程实践中, 有的会将部分或全部沥青层铣刨后,对部分下承层进行就地的冷再生,本规范将 该工艺纳入全深式冷再生的范畴。也就是说,本规范定义的全深式冷再生包括两 种,一种是对沥青层和部分下承层一起进行的再生,另一种是铣刨了部分或全部 沥青层后对下承层进行的再生。 2.1.11再生混合料recycledmixture 含有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的混合料。 2.1.12泡沫沥青foamedasphalt 将热沥青和水在专用的发泡装置内混合、膨胀,形成的含有大量均匀分散气 泡的沥青材料。 2.1.13泡沫沥青膨胀率maximumexpansionratiooffoamedasphalt 泡沫沥青发泡状态下的最大体积与未发泡时沥青体积的比值。 2.1.14泡沫沥青半衰期halflifeoffoamedasphalt 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衰减到最大体积的50%所用的时间。 2.1.15再生沥青rejuvenatedbinder RAP中的回收沥青与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组成的混合物。 口
合料、水等,经过常温拌和、摊铺、压实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
本条将其全深式冷再生从就地冷再生中独立出来,重新做出定义。 美国规定全深式冷再生是对全部沥青层和一定深度的下承层材料(基层、底 基层、路基)进行的就地冷再生,再生深度为100~300mm。在我国工程实践中, 有的会将部分或全部沥青层铣刨后,对部分下承层进行就地的冷再生,本规范将 该工艺纳入全深式冷再生的范畴。也就是说,本规范定义的全深式冷再生包括两 种,一种是对沥青层和部分下承层一起进行的再生,另一种是铣刨了部分或全部 沥青层后对下承层进行的再生。
2.1.15再生沥青rejuvenatedbinder
2.1.15再生沥青rejuvenatedbinder
RAP中的回收沥青与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组成的混合
Wopt——泡沫沥青的最佳发泡用水量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3.0.1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 有关抓定
有关规定。 3.0.2再生混合料的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有关规定执行。 3.0.3不同来源和不同规格的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宜分开堆放,应堆放 主预先经过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并应设置防雨罩棚等防水措施
3.0.3不同来源和不同规格的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宜分开堆放,应堆放 在预先经过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并应设置防雨罩棚等防水措施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和无机回收料(RAI)都容易吸附水分,热再生 时加热升温难度大,冷再生时混合料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或者含水率变异性 大,因此应采取防雨棚遮盖等防水措施,
3.0.5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照附录B对沥青路面回收料(RMAP)进行 取样与试验分析,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确认满足本规范要求。使用泡沫沥青时 立按照附录C对沥青的发泡特性进行检验。 3.0.6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则上应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进行。
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时,可省略生产配合比设计步骤; 但是对于我国普遍应用的间歇式拌和机,在进行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 需要按三阶段要求进行。
3.0.7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按第6章、附录D、附录E、附录F的方法进 行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在满足混合料技术标准和检验要求的基础上,
确定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等内容。有成熟经验的地区和工程项目可使用其它 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但应按照本规范方法进行设计检验,满足要求 时方可使用
3.0.8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厂拌热再生方式的再生混合料,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的最佳沥青 用量OAC、OAC土0.3%这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 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 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差值宜控制在土0.2%范围内。 2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的再生混合料,其中新添加的沥青混合料应按《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的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 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 3采用厂拌冷再生方式的再生混合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时使用的回收料 是按照附录B.1现场取样的材料时,应按目标配合比使用料堆取样的材料进行混 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时使用的回收料是按照附录B.2拌和 一料堆取样的材料时,可采用目标配合比作为生产配合比。 4采用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冷再生方式的再生混合料,应使用工程实际使用 的冷再生机按照再生工艺铣刨的回收料,并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混合料 生产配合比设计。
3.0.9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取样检测混合料各项指标是 否满足本规范要求,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2应根据标准配合比及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
3.0.10对于厂拌热再生和就地热再生,再生混合料应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AP)中的回收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对于厂拌冷再生、 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再生混合料应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无机回 料(RAI)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3.0.11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得在雨天施工。 2就地热再生不宜在强风及以上风力条件下施工,不宜在路面潮湿情况下施 。 3冷再生在养生初期12h内不宜雨淋,遇雨时应进行覆盖。 4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和养生期的日最低气温不宜低于5℃
4.1.1应根据工程需要收集拟再生路段的相关资料: 1基础数据,包括公路等级、设计标准、原路面结构和材料类型、几何线形 等。 2路段沿线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 3交通状况信息,包括历年交通量、轴载组成情况等。 4养护管理数据,包括养护历史、近5年的路况检测数据等。 5价格参数,包括工程材料单价、 、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等
4.1.1应根据工程需要收集拟再生路技的相天资科 1基础数据,包括公路等级、设计标准、原路面结构和材料类型、几何线形 等。 2路段沿线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 3交通状况信息,包括历年交通量、轴载组成情况等。 4养护管理数据,包括养护历史、近5年的路况检测数据等。 5价格参数,包括工程材料单价、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等。 4.1.2应根据工程需要检测下列内容,并根据需要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等: 1路面表面损坏,包括各种路面损坏的位置、数量、严重程度等。 2路面内部结构状况,包括结构损坏类型、病害层位、病害严重程度、层间 黏结状况、结构层材料性能指标等。可通过探坑开挖、钻芯取样等方式进行检查。 3路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4路基路面排水状况,包括路表排水设施状况、结构内部排水状况、地下排 水状况等。可通过人工调查、渗水仪检测等方法检查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等: 1路面表面损坏,包括各种路面损坏的位置、数量、严重程度等。 2路面内部结构状况,包括结构损坏类型、病害层位、病害严重程度、层间 黏结状况、结构层材料性能指标等。可通过探坑开挖、钻芯取样等方式进行检查 3路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4路基路面排水状况,包括路表排水设施状况、结构内部排水状况、地下排 水状况等。可通过人工调查、渗水仪检测等方法检查
4.1.3应对拟再生路段原路面材料取样,并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性能指标测试。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强度的显著影响。因此,原路面应该有充足的结构强度。 研究表明,沥青老化到25℃针入度(0.1mm)低于20后,通过就地热再生 工艺较难有效恢复沥青指标,因此提出了原路面沥青针入度的要求。 此外,当原路面贫油时,路面加热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结合经验提出了原 路面沥青含量不低于3.8%的要求。
4.2.4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碎石封层路面再生设计采用就地热再生 方式时,混合料的级配、加热温度应满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当不能满 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时,应将上述材料层铣刨后再进行就地热再生。 条文说明 原路面上铺有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碎石封层时,采用就地热再生 时主要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可能会难以调整到良好 级配范围,二是再生时路面加热困难,从而影响再生工程质量。
4.2.4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碎石封层路面再生设计采用就地热再生 方式时,混合料的级配、加热温度应满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当不能满 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时,应将上述材料层铣刨后再进行就地热再生。
原路面上铺有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碎石封层时,采用就地热再生 时主要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可能会难以调整到良好 级配范围,二是再生时路面加热困难,从而影响再生工程质量。
就地冷再生方式时,路面技术状况宜满足
表4.2.5就地冷再生方式适用的路面技术状况
式冷再生方式时, 路面技术状况宜满足表4.2.6的要求。 表4.2.6全深式冷再生方式适用的路面技术状况
4.2.7采用冷再生方式时,再生结合料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使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并 添加适量水泥,不宜单独使用水泥、石灰进行再生; 2无机回收料(RAI)可单独使用水泥、石灰进行再生,也可使用乳化沥青
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并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进行再生; 3沥青路面回收料中同时含有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和无机回收料(RAI) 情况下,宜使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并添加适量水泥。如仅采用 水泥或石灰作为再生结合料,混合料回收料(RAP)在沥青路面回收料中的占比 宜小于40%。
4.3结构组合与结构厚度
4.3.1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时,采用一级加热翻松工艺的就地热再生深度宜为 20~60mm。再生深度超过60mm时,应采用二级加热翻松工艺。 条文说明 目前就地热再生设备多采用一级加热翻松工艺,为提高就地热再生的再生深 度,出现了双层再生、多步法再生等二级加热翻松工艺,即在一级加热翻松后再 对下承层进行二级加热和翻松,从而使再生深度增加。
4.3.1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时,采用一级加热翻松工艺的就地热再生深度宜为 20~60mm。再生深度超过60mm时,应采用二级加热翻松工艺
4.3.2采用厂拌热再生方式时,再生层厚度及路面结构组合应符合现行《公路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中对应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规定, 4.3.3采用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方式时,可按照表4.3.3 初步拟定路面结构厚度,并应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 有关规定进行分析设计。
4.3.2采用厂拌热再生方式时,再生层厚度及路面结构组合应符合现行《公路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中对应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规定。
4.3.3采用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方式时,可按照表4.3.3 初步拟定路面结构厚度,并应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 有关规定进行分析设计
沥青路面冷再生结构组
注:1.表中冷再生层厚度中,括号内数学是无机结合料冷再生材料层的厚度,其它为沥青冷再生材料层的厚 度; 2.下承层结构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可以采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冷再生进行处治,处治层厚度宜在140~ 200mm范围。 3.对于重及以上交通荷载等级的公路,沥青面层宜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抗车辙能力。
注:1.表中冷再生层厚度中,括号内数学是无机结合料冷再生材料层的厚度,其它为沥青冷再生材料层的厚 度; 2.下承层结构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可以采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冷再生进行处治,处治层厚度宜在140~ 200mm范围。 3.对于重及以上交通荷载等级的公路,沥青面层宜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抗车撤能力。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表4.3.3所列是基于我国已有工程经验,在通常采用的厚度范围内推荐的初 拟结构组合,可采用的结构形式远不止表中所列内容。例如,对于特重交通,冷 再生层也可以采用100mm厚度,沥青面层相应加厚即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使用的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典型的路面结 构形式是:厚度120~180mm的厂拌冷再生层,厚度100~160mm的沥青罩面层。 比外,部分省区的国省干线公路上的典型冷再生路面结构形式是:厚度100~ 150mm的厂拌冷再生层,厚度50~100mm的沥青罩面层。
4.3.4冷再生层厚度设计时应考虑可压实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1单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0mm。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大于200mm 寸,应检验并论证其压实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2采用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时,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的单层冷再生混合 斗压实厚度不宜小于80mm、全深式冷再生的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宜小 于100mm。 3单独采用无机结合料的冷再生方式时,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宜小 于160mma
对于乳化沥青或者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目前压实 机具完全可以满足单层200mm的压实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厂拌冷再生混合料 的压实需要注重层位底部混合料的压实,有的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反映出层厚超过 160mm后,压实层上下部的压实度存在较明显差异,空隙率差值最大接近4%, 需引起重视。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压实厚度过薄将难以形成结构强度,结合工程实践将压 实厚度下限提高为80mm。目前在二级以下公路的冷再生工程中也存在设计压实 厚度60~70mm的情况,但是由于工程实际中下承层高程的不均匀性等原因,使 得个别点部位会出现实际压实厚度进一步减小的情况,压实有时难以保证,成为 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5.2.2厂拌冷再生宜采用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 宜采用中裂型或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5.2.3乳化沥青使用时的温度不宜高于60℃。
5.2.2厂拌冷再生宜采用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 宜采用中裂型或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5.2.3乳化沥青使用时的温度不宜高于601
5.3.1冷再生用泡沫沥青性能应满足表5.3.1的要求。
表5.3.1泡沫沥青技术要求
5.3.2当泡沫沥青不满足表5.3.1的要求时,应通过调整发泡温度、发泡水量、 发泡气压等改善泡沫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指标,也可在不影响沥青和混合料性能 的前提下添加发泡助剂,直至泡沫沥青性能满足要求
5.4.1沥青再生剂性能宜满足表5.4.1的要求
表5.4.1沥青再生剂技术要求
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前黏度
5.4.2应根据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沥青老化程度、沥青含量、RAP掺 配比例、再生剂与沥青的配伍性、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等,经试验确定适宜的
满足表5.4.1中某一型号技术要求的不同品质的沥青再生剂,其对某一沥青、 某一RAP的再生效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一种沥青再生剂满足表5.4.1所示的沥 青再生剂标准,只是说明它作为产品是合格的,并不能说明其适合某一工程的技 术需求,需通过沥青再生剂与RAP沥青的试验对其工程适用性进行判断。 沥青再生剂与沥青的配伍性,主要包括:沥青再生剂对沥青的再生效果,沥 青再生剂与沥青的融合性,再生沥青的稳定性,沥青再生剂对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改善效果等。 此外,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也十分重要。沥青再生剂产品质量不过关,会 造成部分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不佳,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过程中受到 短期老化后沥青再生效果损失严重。
5.4.3沥青再生剂应贮存在密闭的容
5.4.3沥青再生剂应购存在密闭的容器中。
5.5.1粗、细集料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的有关规定。 5.5.2热再生应用时,当RAP中集料质量不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范》(JTGF40)的有关规定,应通过调整RAP掺配比例使新旧集料混合后的 集料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5.5.1粗、细集料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的有关规定。
5.6水泥、石灰、矿粉
5.6.1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或者活性添加剂时,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硅酸盐水泥等,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为32.5或42.5, 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国标的有关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5.6.3矿粉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的有关规定。
5.7.1饮用水可直接用于生产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 5.7.2非饮用水用于生产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时,不应含有油 、泥土和其他有害杂质,且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产品性能和工程质量
5.8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5.8.1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宜按照表5.8.1测试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技术 指标,
表5.8.1RAP技术指标
1.用于三、四级公路或者是用于底基层的冷再生,RAP中的沥青和粗细集料指标可不做检测 2.对于燃烧法不会对石质产生破坏的材料, 可用燃烧法替代抽提法获得粗细集料用于检测
昆合料回收料(RAP)应满足表5.8.2所示
表5.8.2RAP技术要求
水的比热容为4182J/(Kg·℃),是沥青的2.5倍,是石料的5倍多,而且水 的汽化热为2260KJ/Kg,使水在其沸点(100℃)蒸发为水蒸气所需要的热量五 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因此含水率高的RAP将严重影 响再生混合料的拌和。为保证材料的有效加热、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RAP含水 率指标要求。
5.9无机回收料(RAI)
5.9.1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应测试无机回收料(RAI)的含水率和级配。 5.9.2无机回收料(RAI)应满足表5.9.2所示的技术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表5.9.2RAI技术要求
6.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
6.1.1厂拌热再生的混合料类型、矿料级配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术规范》(JTGF40)的相关规定。 6.1.2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应按照附录D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混凝土标准规范范本,其性能应符合现 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相应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技术 要求。
国际上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有多种方法。目前国内个别省份已较 普遍采用SUPERPAVE等设计方法,但是绝大多数省市还是主要采用马歇尔设计 方法,本规范也是采用了马歇尔设计方法。 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和项目,鼓励采用国外先进设计方法进行厂拌热再生混合 料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
6.1.3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沥青与新添加沥青的类型不一致的情况 下,当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改性沥青混合料水平时,可将其作为改性沥 青混合料使用:否则将其作为普通沥青混合料使用
6.2就地热再生混合料
6.2.1就地热再生混合料应按照附录E进行设计。 6.2.2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矿料级配、技术要求和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公路 历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相应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技术要求。
布线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 - 相关专题: 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