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5142-01—2021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3.1.1应按公路养护科学决策要求,做好沥青路面预防养护规划
3.1.2应编制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年度计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预防养护投资、规模: 对满足预防养护实施条件的路段积极实施预防养护 3.1.3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应包括公路基本信息收集、路况调查与评价、决策、设计、施工、 二程质量控制、后评估等工作内容。 3.1.4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实施后应达到下列效果: 1封闭路面表面细小裂缝与裂隙阻燃标准,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 2防止路面表面松散,延缓路面的老化, 3提供表面磨耗层,提高路面的耐磨性能。 EmA
3.1.5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工程应根据设计对原路面局部病害进行处理。局部病害处理应作为 预防养护工程的组成部分
3.1.6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应以机械化施工为主,采取措施减少施工作业对交通的影响,做到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1.7宜掌握当地和项目的路面病害特征、路面技术状况及其衰变规律,总结预防养护应用 经验,形成预防养护地方标准或技术指南
3.1.7宜掌握当地和项目的路面病害特征、路面技术状况及其衰变规律,总结预防养护应用 经验,形成预防养护地方标准或技术指南
3.2.1应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的规定,定期进行沥青路面技术状 况检测与评价,及时更新路面技术状况数据信息, 并进行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3.2.2应按公路养护管理要求进行路面预防养护科学决策。采取的预防养护技术应能满足路
面状况、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技术等级等要求,且应能实现养护目标。 3.2.3预防养护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设计需要,在定期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基础上补充 开展有针对性的路况检测、病害探查、材料检测与病害成因分析等。
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定期进行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可 以作为预防养护管理和养护初步决策的依据,用于预防养护工程设计时需要深化检查、检测。 3.2.4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工程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2.5应按现行《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5220)的规定, 进行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
3.2.6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宜进行跟踪观测和后评估,综合评价实施效果,做好技术总结 条文说明 预防养护后评估对于积累预防养护工程经验、提高预防养护科学性具有积极作用,要创 造条件开展后评估工作。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图3.2.7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工作流程图
4.1.1应根据路况检测数据与检查情况、养护资金、养护目标等,进行科学的预防养护决策。 条文说明 科学的养护决策是保证养护有效性和养护经济性的前提,也是养护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非常关键。养护决策一般是由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或公路运营企业做出,或由其委托的咨询机 构完成
4.1.2预防养护技术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根据养护目的和病害特征等,选择有针对性的技术。 2应优先选用经过本地工程实践验证、应用经验丰富且实施效果好的技术。 3应用于城镇过境段、净高受限路段、隧道等特殊路段时,应确认技术适用性。 4多种预防养护技术同时适用且缺少经验无法判断优劣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性比选 4.1.3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不完善的路段,预防养护应与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同步实 4.1.4预防养护的实施宜避开多雨、低温等不适合施工的季节,
4.2.1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时机选取应基于路面技术状况、养护资金规模等现实情况,同时应 考虑公路技术等级、使用年限、交通量大小及组成、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可采用路况触发 法和时间触发法确定预防养护时机
考虑公路技术等级、使用年限、交通量大小及组成、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可采用路况触发 法和时间触发法确定预防养护时机。 条文说明 确定适宜的预防养护时机,是影响预防养护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是路面预防养护需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预防养护实施得不及时,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防养护,会导致预防养 护效果不佳、使用寿命过短等问题,
确定适宜的预防养护时机,是影响预防养护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是路面预防养护需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预防养护实施得不及时,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防养护,会导致预防养 护效果不佳、使用寿命过短等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评价,评价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的规定。 4.2.3采用时间触发法确定预防养护时机时,当路面自新建、改扩建或上次大中修类修复养 护后的运营时间符合表4.2.3的规定时,宜结合路面技术状况选择适用技术实施预防养护
表4.2.3预防养护的实施时间与适用技术
4.2.2~4.2.3时间触发法与路况触发法尽管都可以用来确定预防养护时机,但是路况触发法确 定预防养护时机更为科学、准确,是优先选择。由于路面品质、服役条件、技术状况衰变规 律等方面的差异,即便是采用时间触发法,也要结合路面实际的技术状况进行预防养护时机 选择,以免做出不当决策
4.3.1应通过病害分析,确定病害类型、病害发展层位及其产生原因,以及路面是否适合进 行预防养护。
4.3.2病害分析应基于建设情况、养护历史、交通量及荷载情况、路况特点和专项调查结果, 并结合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沥青路面的病害成因比较复杂,实际工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的病害成因见表
4.4.1预防养护技术适用的公路技术 级和交通荷载等级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据路面功能状况,预防养护技术宜按表4.4.2进
表4.4.2预防养护技术适用的路面功能状况
4.4.3预防养护前,应按表4.4.3的规定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路面病害进行预处理。
表4.4.3预防养护前的病害预处理
4.4.4当有多个预防养护技术可供选择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养护效益费用比较, 中选择出效益费用最佳的预防养护对策,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5.1.1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可分为封层、罩面、就地热再生等不同类型。
5.1.2应积极开展预防养护技术的材料创新、设备创新、工艺创新,不断提高其技术性能、 施工效率及经济性,减少养护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条文说明 近些年来,我国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不断创新,新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在碎石封层基础上 增加一层纤维和改性乳化沥青而成的纤维封层,由碎石封层或纤维封层加微表处、碎石封层 加稀浆封层组合而成的复合封层;再例如使用专用施工设备依次将层间界面剂、乳化高黏沥 青、集料、第二遍乳化高黏沥青、表面保护剂等材料多层同步洒/撒布施工至原路面的“超表 处”等,尽管新技术不一而足,但一般都是在本规范规定的技术基础上的材料改良、工艺改 进或者不同技术的组合,为预防养护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
5.1.3应根据养护工程定额确定各种预防养护技术的工程造价,无定额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 况确定。
5.1.4复合封层所用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微表处和稀浆封层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9章、第 10章的规定。
5.1.5就地热再生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5521)的有关规定。 5.1.6各类预防养护技术实施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的有关规定。
5.2.1封层类技术可包括雾封层、碎石封层、纤维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复合封层等。
1可用于需改善轻度松散麻面、路面渗水、沥青老化的沥青路面。 2可用于各等级公路;适用于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2.2的规定
表5.2.2雾封层适用的各等级公路路况水平
5.2.3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适用性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可用于需改善抗滑、路面渗水等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 2可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用于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2.3的规定
表5.2.3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适用的各等级公路路况水平
5.2.4稀浆封层适用性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可用于需改善路面渗水等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 2可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宜用于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2.4的规定
表5.2.4稀浆封层适用的各等级公路路况水平
5.2.5微表处适用性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可用于需改善路面渗水、抗滑等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 2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可用于三级及四级公路;可用于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2.5的规定
表处适用的各等级公路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5.2.6复合封层适用性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可用于需改善路面渗水、抗滑等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 2碎石封层或纤维封层加铺微表处可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适用于各交通荷载等级公 路;碎石封层加铺稀浆封层可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适用于重及以下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2.6的规定
表5.2.6复合封层适用的各等级公路路况水平
5.3.1罩面类技术可包括薄层罩面、超薄罩面、封层罩面
可用于需要预防或修复部分病害、改善抗滑等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 2可用于各等级公路;可用于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3.2的规定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适用的各等级公路路况水
5.3.3封层罩面适用性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可用于需要预防或修复部分病害、改善抗滑、路面渗水等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 2可用于各等级公路;可用于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3路况水平宜符合表5.3.3的规定。
表5.3.3封层罩面适用的各等级公路路况水平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组织设计等内容。 6.1.2预防养护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的有关规 定,遵循分段设计、分类处理的原则,以设计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 6.1.3应根据需要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检测,对路面病害成因进行准确判断和 分析。 6.1.4预防养护工程宜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实行动态设计,当路面技术状况、材料情 况等与设计阶段相比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变更设计。 6.1.5预防养护涉及的交通组织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
6.1.1沥青路面预防养 设计应包括调查与检测评价、技术设计、材料组成 组织设计等内容
6.1.4预防养护工程宜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实行动态设计,当路面技术状况、材料情 况等与设计阶段相比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变更设计
6.1.5预防养护涉及的交通组织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 的有关规定。
6.2.1路面调查应包括基础资料调查、养护历史调查、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专项数据检测及 饰工图设计相关瓷料调香等内容
6.2.1路面调查应包括基础资料调查、养护历史调查、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专项数据检测及 施工图设计相关资料调查等内容。 6.2.2预防养护工程设计时应采用检测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数据,超出的 应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的相关规定重新检测。 6.2.3宜以1000m为评价单元,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价。高速公路可分车道进行调查和 评价。 6.2.4针对主要病害为裂缝的路段,应对其裂缝发展层位、发展形态、影响面积等进行专项 周查,分析裂缝产生原因,确定出现的裂缝病害是否适用灌缝、贴缝等技术。
6.2.5针对主要病害为车辙的路段,应进行调查,分析车辙撤产生的原因,确定出现的车辙病 售是否适用预防养护技术。
6.2.6针对主要病害为唧浆、坑槽等水损坏的路段,应对面层材料品质和空隙率、基层开裂 青况、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等进行专项调查,判断路面渗水情况。
程度。 6.2.7针对磨光、泛油等抗滑性能不良的路段,应对其油石比、路表面纹理特征及表面层集 料性能进行专项调查,判断引起路面抗滑性能不良的原因。 6.2.8应根据调查评价情况划分路面预防养护设计单元。设计单元应由性质相似的评价单元 合并而成,并应考虑养护施工最小长度、交通组织等要求。 6.2.9调查与评价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的 有关规定
6.3.1在预防养护决策的病害分析基础上,应根据本规范第6.2节的调查和检测数据,按本 规范第4.3节的规定进行面向预防养护设计的病害分析,为技术设计提供依据。 可按图632所示的流程讲行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图6.3.2预防养护技术设计流程
6.3.3技术设计应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1路面技术状况; 2路面病害类型、严重程度及成因; 3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及交通荷载等级; 4养护标准和养护目标: 5各种预防养护技术的特点; 6当地工程经验、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及技术的可行性; 7养护资金情况; 8其他因素
6.3.3技术设计应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1路面技术状况; 2路面病害类型、严重程度及成因; 3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及交通荷载等级; 4养护标准和养护目标: 5各种预防养护技术的特点; 6当地工程经验、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及 7养护资金情况; 8其他因素
5.3.4应统筹考虑技术、环境、经济、交通等因素,进行方案综合比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因素应主要考虑技术有效性、技术成熟度、施工难易度、施工资源可获得性等 2环境因素应主要考虑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3经济因素应主要考虑工程造价、使用寿命等。 4交通因素应主要考虑施工效率与工期、封闭交通时间、交通组织方式等。 6.3.5可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不同预防养护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6.4.1应根据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情况、养护方案等,在相关规范基础上提出养护工程的 材料质量要求
6.4.2应根据沿线料场分布和材料性能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工程应用经验,合理选择材料 6.4.3应采用工程实际选用的材料,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等相关 规范的要求进行材料配合比和混合料设计。 6.4.4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6.4.4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T5521)等有关规定,明确材料或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要求,
6.5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
5..1应限地图没成采: 纠汉文 6.5.2根据工程情况和具体措施,预防养护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 1总体设计说明; 2养护目标与设计年限; 3原路面技术状况、病害情况及成因; 4原路面局部病害处治方案; 5技术方案; 6养护施工工艺; 7材料组成设计; 8路基、排水、标志标线、交通安全等其他设施维修改造方案: 9交通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 10工程数量; 11施工图预算; 12费用效益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7.1.1灌缝用密封胶、贴缝用贴缝胶的性能应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7.1.2灌缝和贴缝前应将施工部位清理干净,保证裂缝及周边干燥、清洁,避免黏结失效 干槽施工时槽壁不应有松散、啃边, 7.1.3路面横向裂缝宜采用开槽灌缝,路面纵向裂缝宜采用贴缝。 7.1.4灌缝、贴缝宜在气温5℃以上施工,不得在雨天施工。 7.1.5本规范未做规定的,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的有关规 行
7.1.5本规范未做规定的,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的有关规 定行。
7.2.1开槽灌缝应采用加热型密封胶,不开槽灌缝可使用加热型密封胶或常温型有机硅密封 胶;贴缝宜采用热粘式贴缝胶,可使用自粘式贴缝胶。
表7.2.2加热型密封胶技术要求
3常温型有机硅密封胶性能应满足表7.2.3的要求
表7.23常温型有机硅密封胶技术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
7.3.1施工装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灌缝应配备具有路面开槽(开槽灌缝时)、清理、加热(使用加热型密封胶时)、熨平等 功能的施工机具。 2采用热粘式贴缝胶贴缝时,应配备加热工具。 7.3.2施工前应备齐所用材料,加热型密封胶应加热或保温至规定的施工温度。 7.3.3施工前应做好交通组织、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安排等准备工作。
7.4.1灌缝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开槽灌缝时,应沿裂缝开槽,开槽深度和开槽宽度应适宜或满足设计要求, 2裂缝中的灰尘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3采用加热型密封胶时,应对裂缝及其周边路面进行加热;采用常温型密封胶时,可只做 路面干燥要求。 4应将密封胶灌入到裂缝或所开槽内。 5熨平溢出的材料,应进行必要的防黏轮处理
7.4.2贴缝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裂缝中的灰尘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2采用热粘式贴缝胶时,贴缝前应对裂缝及其周边路面进行加热;采用自粘式贴缝胶时 贴缝前可只做路面干燥要求。 3采用热粘式贴缝胶时,应在对路面和贴缝胶交接部位加热的同时将贴缝胶沿着裂缝粘贴 到路面上并按压紧密。采用自粘式贴缝胶时,应将贴缝胶沿着裂缝粘贴到路面上并按压紧密。 4可在贴缝胶上进行撒砂等防黏轮处理。
7.4.3灌缝、贴缝后应进行必要养生,不得出现因过早开放交通导致的养护失效。
1.3灌缝、贴缝后应进行必要养生,不得出现因过早开放交通导致的养护失效。
变压器标准规范范本缝施工过程材料质量控制要求应符合表7.5.1的
表7.5.1灌缝、贴缝施工过程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7.5.2灌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应符合表7.5.2
表7.5.2灌缝施工质量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注:不开槽灌缝时,开槽尺寸指标不适用
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应符合表7.5.3的规定
止回阀标准贴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相关专题: 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