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 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6.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9-22
  • 发 布 人: 1206797154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D 牵引力偶臂;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铰面摩擦系数; G 转体总重力:

    3.0.3对于技未条件复杂或危险性较天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 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和施工安全 专项方案,

    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应形成文件。特殊工种施工人员 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八贝 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0.5应加强现场管理、规范现场布置、合理利用资源、做好 3.0.6×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预制梁和小型构件预制宜采用 工广化生产,现浇梁施工宜满足工厂化生产条件。 3.0.7应按设计及相关规定进行供电、通信、信号、轨道等各 系统设备及管线的设置电力弱电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符合相关限界条件的要求。 3.0.8当施工与既有交通线路交叉时,应按相关部门的要求设 置施工辅助设施及交通警示、引导等标识标牌。 3.0.9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和生产工 具等应为合格产品。仪器仪表、量具和量器应检定或校准。 3.0.10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检验批、分 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

    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现况资料以及危险源分析、交通、地 质、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应做好原始资料收集、数据记录工 作,必要时形成施工调查报告。人 4.1.2施工前应移交现场测量控制桩、水准点;应结合实际情 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应对控制桩进行复测并建立测量控 制网。 4.1.3对于施工区域内的各种建(构)筑物,应研究制定安全 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形成 文件后方可实施。 4.1.4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应及 4.1.5X应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施工部署及计划安排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支搭施工围挡、搭建现场临时生产和生活 设施

    4.1.2施工前应移交现场测量控制桩、水准点;应结合实 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应对控制桩进行复测并建立测 制网。

    4.1.3对于施工区域内的各种建(构)筑物,应研究制定 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 文件后方可实施。

    1.1.4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应及 时按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 1.1.5X应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施工部署及计划安排,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支搭施工围挡、搭建现场临时生产和生活 设施。

    4.2.1施工测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F 5002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和《城市测 量规范》CJJ/T8的有关规定

    1施工前应校测既有管道、建(构)筑物与拟建工程衔接 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施工前应复核计算桥梁各墩台的控制里程桩号、基础坐

    标、设计高程等数据,确认无误后再施测; 3控制桩、水准点有遗失或变位时,应及时补桩校正;人 4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不易 被扰动,并应采取保护措施;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m不宜少 于1个; 7 5临时水准点、控制桩、高程桩应经复核后使用,并应不 4.2.3应编制施工测量成果计算书。 4.2.4桥墩、桥台基础放样应依据线路中线控制点或精密导线 点进行。放样后应进行检核。

    5.1.1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和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滑模、爬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方案, 应通过技术论证后方可实施。 5.1.2支架工程应编制包括支架设计拼装、预压、使用和拆 除等内容的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和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5.1.3模板和支架宜选用轻质、高强、耐用的材料,材料的性 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支架宜采用标准 化、系列化、通用化构件。连接件宜选用标准定型产品。 5.1.4模板和支架应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 确,且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5.1.5进场的模板、支架和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 挂设材料标识牌,并应采取防止锈蚀、污染的措施。 5.2设

    5.2.1模板、支架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模板及支架的结构选型和构造; 模板及支架的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3 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4 模板及支架的施工图; 5 地基承载力验算。 5.2.2模板、支架的结构选型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地基 类别、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和材料性能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堂式支架、梁柱式支架适用范围应符合表5.2.2的 规定。

    类别、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和材料性能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1满堂式支架、梁柱式支架适用范围应符合表5.2. 规定。

    表5.2.2满堂式和梁柱式支架适用范围

    2用于混凝土现浇的满堂式支架不宜采用扣件式钢管

    2用于混凝土现浇的满堂式支架不宜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 5.2.3模板、支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计算宜采用极限状态法 2模板、支架设计时各项荷载和荷载组合以及刚度、稳定 性验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X 3支架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YGB 50007 的规定。 5.2.4、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应设置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 应根据结构预拱度、支架受荷后的弹性变形、接头挤压等引起的 非弹性变形和基础沉降确定。 5.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应根据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 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理件的位移等计算。

    5.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应根据施加预应力后构

    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计算。 5.2.6组合模板设计应验算吊装刚度,并应注明支点及吊点 位置。

    5.2.7模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2.7模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

    1模板背面主肋和次肋布置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刚度要求 确定,次肋配置方向应与模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2模板的配板应根据配模面的形状、几何尺寸及支撑形式 确定,宜选用大规格模板,模板拼接缝应规则、整齐; 3墩柱、梁板的转角及模板面的交接部分宜采用连接简便

    时,不应影响模板的周转使用。 5.2.8支架跨越通航河道、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压 线路和管道等既有设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V 1支架下净空应满足既有设施的安全限界要求; 2支架应按规定设置导向、限高、限宽、减速等标识标牌 及防撞设施; 3既有设施正上方的支架底部应全部封闭,两侧应设置防 护设施; 4跨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支架,应设置防渗水、 5跨道路的支架宜在道路边缘设置混凝土防撞墙,支架距 道路边缘净距不应小于0.5m。 5.2.9落架装置应根据支架结构形式、荷载及需要的落架量, 在支架适当部位设置。 5.2.10梁柱式支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桥跨的支架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基础、立柱和承重梁 结构X 2/支墩的立柱底面应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与立柱及基础应 密贴并连接牢固,立柱顶端应与横梁连接牢固: 3当采用型钢作支架横梁或纵梁时,应采用垫板、加劲肋 等将两根及以上型钢连接成整体,同跨内全部纵梁应通过横向连 接系连接成整体; 4当采用拼装式桁架结构做支架横梁或纵梁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设置通长横向连接系将同跨内全部纵梁连接成整体 桁架梁两端及支承位置均应设置通长横向连接系; 2)应在架结构支承位置设置侧向限位装置,不应将桁 架梁直接焊接在其支承结构上。

    规: 1同一桥跨的支架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基础、立柱和承重梁 结构X 2/支墩的立柱底面应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与立柱及基础应 密贴并连接牢固,立柱顶端应与横梁连接牢固; 3当采用型钢作支架横梁或纵梁时,应采用垫板、加劲肋 等将两根及以上型钢连接成整体,同跨内全部纵梁应通过横向连 接系连接成整体; 4当采用拼装式桁架结构做支架横梁或纵梁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设置通长横向连接系将同跨内全部纵梁连接成整体; 桁架梁两端及支承位置均应设置通长横向连接系; 2)应在架结构支承位置设置侧向限位装置,不应将税 架梁直接焊接在其支承结构上。

    1支架顶面四周宜设置作业平台,平台面应满铺脚手板 临空面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2当支架设置作业平台时,应设置相应的人形梯架或坡道 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5.3.1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 2对安装在支架上的模板,应在支架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模板; 3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当模板妨碍绑扎钢筋时,宜待钢筋工序结束后再安装 模板;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脱模 剂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6模板安装应接缝严密,接缝中宜放置橡胶条或泡沫塑料 条等弹性密封条 5.3.2X组合钢模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 术规范》GB/T50214的规定。 5.3.3组合铝合金模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铝合 金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386的规定 5.3.4提升模板应设置脚手平台、接料平台、挂吊脚手及安全 网等辅助设施。 5.3.5翻转模板、爬升模板和滑升模板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要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应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及模板翻转或爬架 爬升,爬模上的接料平台、脚手平台和拆模吊栏的荷载应均衡, 不得超载,混凝土吊斗不应碰撞爬模系统; 2模板沿墩身周边方向应始终保持顺向搭接,施工过程中,

    应随时检查爬模的中线、水平位置和高程,发现问题应及时 纠正; 3液压爬升模板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液压爬升模板 工程技术标准》JGJ/T195的规定; 4滑升模板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 标准》GB/T50113的规定。 5.3.6支架安装前,应进行施工放样,并应按施工图安装。节 点连接应可靠。 5.3.7当支架立柱直接支承在地基上时,其底端应放置传力垫 板或预埋件。支架地基应采取防排水措施,不应被水浸泡。寒冷 和严寒地区的支架地基应采取防冻胀及融沉措施 1支架宜选择有代表性区域进行预压,并应在首次浇筑前 预压; X 2支架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所承受最大施工荷载的 110%,宜按支架预压荷载的60%、100%110%分级预压; 3 支架宜采用钢材、预制块等材料预压,不宜采用沙袋 预压; 支架预压加载范围不应小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物的实际投 影面,预压荷载分布宜与支架施工时承受的荷载分布一致: 5支架预压的加载和卸载应对称、分层、分级,不应集中 加载和卸载, 5.3.9支架预压的位移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内容应包括基础沉降、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 平位移、梁柱式支架纵(横)梁挠度和近邻结构物沉降。 2支架监测应选取不少于2个典型断面,每断面的监测点 不应少于5个。 3沉降、竖向位移和挠度监测宜采用水准仪,测量精度应

    应随时检香爬模的中线、水平位置和高程,发现问题应及时 纠正; 3液压爬升模板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液压爬升模板 工程技术标准》JGJ/T195的规定; 4滑升模板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 标准》GB/T50113的规定。 5.3.6支架安装前,应进行施工放样,并应按施工图安装。节 点连接应可靠。 5.3.7当支架立柱直接支承在地基上时,其底端应放置传力垫 板或预埋件。支架地基应采取防排水措施,不应被水浸泡。寒冷 和严寒地区的支架地基应采取防冻胀及融沉措施

    5.3.8支架预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宜选择有代表性区域进行预压,并应在首次浇筑前 预压; 2 支架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所承受最大施工荷载的 110%,宜按支架预压荷载的60%、100%110%分级预压; 3 支架宜采用钢材、预制块等材料预压,不宜采用沙袋 预压; X支架预压加载范围不应小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物的实际投 影面,预压荷载分布宜与支架施工时承受的荷载分布一致; 5支架预压的加载和卸载应对称、分层、分级,不应集中 加载和卸载

    1监测内容应包括基础沉降、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 平位移、梁柱式支架纵(横)梁挠度和近邻结构物沉降。 2支架监测应选取不少于2个典型断面,每断面的监测点 不应少于5个。 3沉降、竖向位移和挠度监测宜采用水准仪,测量精度应 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水平位移宜采用全站仪监测。 4预压监测频率和卸载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加载前,应监测初始值: 2)每级加载完成1h后应监测1次,以后每间隔6h监测 1次,当相邻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 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3)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后,应每间隔6h监测1次,当相邻 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卸除 预压荷载; 4)支架完全卸载6h后应监测1次。 支架安全性评价和立模标高应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分析基 量、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变形量及平面位移量确定,并应形 预压报告

    5.4.2模板、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专人对模板和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现异常情沉 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人员,排除险情后方可继 续施工; 2X支架结构或局部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 荷载; 3当受冬期气温、洪水、大风等因素暂停施工时,支架应 采取临时安全稳固措施,恢复施工前应对支架全面检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5.4.3模板、支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承重模板、支架拆除底模时,若梁板和拱的跨度大于 8m或悬臂结构的跨度大于2m,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其余情况,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 及支架支撑系统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3拆除作业前,应先检查支架结构的稳定性:

    4当只拆除部分支架时,拆除前应对不拆的支架结构进行 加固; 5当支架结构设有缆风绳时,缆风绳应对称同步拆除; 6当暂停拆除施工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已拆除和松 开的构配件应妥善安置; 7模板、支架的拆除顺序应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且宜 按横桥向同步、纵桥向先跨中后两侧,对称均匀的顺序分阶段 拆除。 余模板,应采取措施防

    4百只拆部分支架时,拆除前应效 加固; 5当支架结构设有缆风绳时,缆风绳应对称同步拆除; 6当暂停拆除施工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已拆除和松 开的构配件应妥善安置; 7模板、支架的拆除顺序应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且宜 按横桥向同步、纵桥向先跨中后两侧,对称均勾的顺序分阶段 拆除。 5.4.4在低温、干燥或大风环境下拆除模板,应采取措施防 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当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拆模 作业。 5.5检验标准 主控项目 专用 5.5.1模板×支架的安装应符合施工技术专项方案的规定,并 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量。 5.5.2支架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对满堂式支架,每100m不少于3点;对梁柱式 支架明挖基础,每个基础不少于3点。 检验方法:用触探仪等测试。 5.5.3支架立柱应有足够的支撑面和排水、防冻融、防冲刷和 防碰撞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量

    5.5.4模板和支架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4的规定。

    5.5.4模板和支架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4的规定。

    6.1.1进场钢筋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1.4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

    作、组装和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 质量验收规范》CJJ2的规定。

    6.2.1X钢筋加工前应将表面清除干净。表面带有颗粒状、 老锈或有损伤的钢筋不得使用

    6.2.1钢筋加工前应将表面清除干净。表面带有颗粒状、片状 老锈或有损伤的钢筋不得使用。 6.2.2成盘钢筋和有弯折的钢筋加工前应调直,调直宜采用机 械设备。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3OO级钢筋冷拉率不 宜大于2%;HRB400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6.2.3钢筋机械连接丝头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加工三 TT

    6.2.2成盘钢筋和有弯折的钢筋加工前应调直,调直

    6.3.1 钢筋连接方式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6.3.2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接头长度区段内不得有

    6.3.1钢筋连接方式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6.3.1钅 钢筋连接方式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接头长度区段内不得有

    两个接头; 2同一接头长度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 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6.3.2的规定; 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 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表6.3.2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截面接头面积占 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王安安大吃日 可观: 1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材料、制作,、施工以及质量检验和 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 有关规定;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Ⅱ级;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 受力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 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净间距不宜小于25mm; 4连接套简、锁母和丝头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采 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淋、沾污和损伤。 6.3.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式、焊接工艺、焊接材料 以及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 程》JGJ 18 的规定。

    接接头不应立即接触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一20℃时,不得进行 焊接。

    焊接。 6.3.6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至少3处应采用绑丝绑扎 结实。 2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6.3.6的规 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 度的 0. 7 倍。

    6.3.6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6.3.6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注:1表中d为钢筋直径,C30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2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受拉钢筋应按表中相应数值乘 以系数1.5取用且不小于375mm;对受压钢筋按表中规定取值且不小 50mm 对有抗震设防特殊要求的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按现行行业 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的规定加长。 两根不同直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3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 小于 25mm。

    3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 小于 25mm。

    6.4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

    6.4.1 钢筋宜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再入模形成整体 骨架。 6.4.2 现场绑扎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在交叉点处应绑扎牢固,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 2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伸人混凝土保护层内;

    3钢筋骨架的箍筋宜与主筋垂直紧靠: 4结构或构件拐角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 分的钢筋交叉点可交错扎结,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 40%以上; 5多层钢筋之间可设置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端 头不得伸人混凝土保护层内。 6.4.3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不得采用砂浆 垫块; 2垫块厚度应根据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确定,垫块厚度允 许偏差应为十1mm: 3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 截面。 6.4.4钢筋骨架在运输、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出现变 形、开焊或松脱现象。 6. 5 检验标准 主控项目

    6.5.1进场钢筋、焊条的品种、牌号、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6.5.2进场钢筋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 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检查各批次检验报告。

    型式试验确定的技术要求。

    检查数量:以同批、同材料、同型式、同规格的套筒或锁 母,每2000个为一批,不足2000个按一批计。每批抽检2%, 且不少于20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内螺纹尺寸及公差采 用螺纹塞规量测。

    6.5.4直螺纹接头加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

    6.5.5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受力钢筋接

    6.5.7钢筋的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

    规程》JGJ18的规定。

    规程》JGI18的规定

    检查数量:外观质量全数检查;力学性能检验按每300个为 批,不足300个按一批计,当采用闪光对焊时,从中切取6个 式件,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当采用搭接或帮条电 弧焊时,从中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检查接头性能检验报告

    6.5.8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6.5.9钢筋保护层垫块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4.3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办信息公 6.5.10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 状老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5.11钢筋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夹渣、焊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览专用 6.5.12钢筋锚固板、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6.5.1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5.13 的规定

    5.1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

    续表6.5.13序允许偏差检查频率项目检验方法号(mm)范围点数3分布钢筋间距±103尺量4箍筋间距±10每个构尺量,两端、5弯起点位置±20筑物或中间各1处每根基础±10构件钢筋保护层尺量,两端、柱、梁±56厚度中间各2处板?3浏览专用23

    7.1.1混凝土施工宜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

    7.2混凝土运输与输送

    7.2混凝土运输与输送

    7.2.1混凝土运输和输送过程中不得出现混凝土离析、漏浆、 严重泌水及珊落度损失较大等现象。 7.2.2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 筑速度的要求。 7.2.3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输送泵的选择、布置和泵 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 的规定,并应满足施工要求。 7.2.4输送混凝的管道、容器,溜槽不应吸水,漏浆、输送

    7.2.4输送混凝土的管道、容器、溜槽不应吸水、漏

    的规定。掺入早强型减水剂、早强剂的混凝土及有特殊要求的混 凝土,延续时间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试验。

    表7.2.5混凝土从运输到输送入模的延续时间(min)

    1应制定浇筑工艺方案,对防裂措施、保护层控制和施工 缝设置等作出明确规定: 2应确认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和保护层垫块符合设 计要求,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物应清理干净; 3模板的缝隙或孔洞应堵塞严密且不漏浆。 7.3.2自高处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自 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 (槽)或振动溜管(槽)等设施下落;当倾落高度超过10m时, 应设置减速装置。 7.3.3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顺序以及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处 理方式成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逊工程施工与质验收规

    7.3.4混凝土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3.4混凝土振捣应符合下列规

    全部充许时间超过表7.3.5的规定时,应设置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全部允设

    7.3.6混凝土浇筑时,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采 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 7.3.7浇筑混凝土期间,应随时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应 力管道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 及时处理。

    7.3.8混凝土振揭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寸企 混凝土养护 7.4.1混凝土养护方案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条件、水泥品种 外加剂或掺合料以及混凝土性能等确定。 7.4.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 水等保湿养护或采用蒸汽养护方式。 7.4.3自然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 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表 7.4. 3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要求

    续表 7. 4. 3

    7.5.1预拌混凝土进场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1490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生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件的 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浇筑基础、盖梁等一般体积的混凝土时,每一单元结

    构物制取不得少于2组; 2当连续浇大体积混凝土时,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 100m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制取不 应少于2组; 3当一次连续浇筑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m时, 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当浇筑桩基础时,每根桩应取样3组,其中有一组应为 7d强度; 5应根据施工要求,制取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试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构物制取不得少子2组; 2当连续浇大体积混凝土时,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制取不 应少于2组; 3当一次连续浇筑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时 每200m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当浇筑桩基础时,每根桩应取样3组,其中有一组应为 7d强度; 5应根据施工要求,制取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试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般项目 7.5.3混凝土拌合物现场落度的测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浇筑501m或每工作班不少手一次 检验方法:用落度仪检测。 7.5.4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浇筑50m或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7.5.5/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采用钢筋保护层厚 度检测仪进行现场测定。 检查数量:抽检5%的梁、柱和墩台等混凝土构件。每个拍 样构件测定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点。 检验方法:检查测试报告,

    检查数量:每浇筑50m或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用落度仪检测。 7.5.4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浇筑50m或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5.5/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采用钢筋保护层厚 度检测仪进行现场测定。 检查数量:抽检5%的梁、柱和墩台等混凝土构件。每个抽 样构件测定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点。 检验方法:检查测试报告。

    8.1.1预应力工程施工应根据环境温度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环境温度低于一15℃时不宜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作业; 2当环境温度高于35℃或冬期施工时,不宜进行管道压浆 施工;在此条件下压浆时×应采取质量保证措施。 8.1.2预应力筋张拉宜采用智能张拉设备,张拉控制宜采用数 字信息化技术。 8.1.3 预应力材料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应力筋以及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搬运和存放过程中 应避免机械损伤、沾污和锈蚀,进场后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 个月; 2X管道在搬运时应采用非金属绳捆扎或框架装载,不得抛 摔及在地面拖拉。管道的存放应远离热源及可能遭受各种腐蚀性 气体、介质影响的地方。 8.2预应力筋和管道的制作与安装

    1预应力筋以及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搬运和存放过程中 应避免机械损伤、沾污和锈蚀,进场后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个月; 管道在搬运时应采用非金属绳捆扎或框架装载,不得抛 率及在地面拖拉。管道的存放应远离热源及可能遭受各种腐蚀性 气体、介质影响的地方。

    8.2预应力筋和管道的制作与安装

    8.2.1预应力筋下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计算时应根据结构 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干斤顶长度、头预留 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确定; 2当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同束钢丝下料长度的偏 差应符合表 8. 2. 1 的规定;

    表8.2.1墩头锚具同束钢丝下料长度允许偏差

    3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 4预应力筋宜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不应电弧切割。 应力筋切割过程中不得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 年响。

    8.2.2高强钢丝的镦头宜采用液压冷镦,镦头前应确认钢丝的

    8.2.3制作挤压锚时,模具与挤压锚应配套使用,挤压力和

    压操作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挤压后的预应力筋应露出挤压 套筒2mm~5mm。钢绞线压花锚成型时,梨形头的尺寸和直线 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应预先编束。编束时应将钢丝或钢绞线逐根理顺,每隔1m捆绑 一次并按编号分类存放。 3.2.5当钢丝和钢绞线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 出长度不得大于1.5m。

    8.2.6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和使用应符合下列

    1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应具有整束张拉的性能,且宜 其有单根张拉的性能;用于承受低应力或动荷载的夹片式锚具 应具有防松性能; 2夹具应能自锚、松锚和重复使用,主要锚固零件应具有 良好的防锈性能,可重复使用的次数不应少于300次; 3永久性预应力筋连接器应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4预应力筋用锚具产品应配套使用,同一结构或构件应采

    用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 工作锚不得作为工具锚使用

    用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工作锚不得作为具锚使用。 8.2.7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安装顺序宜自下而上,先穿直线预应力筋,再 穿折线预应力筋:折线预应力筋应通过转折器进入相应的槽口: 2预应力筋与锚固横梁宜采用张拉螺杆连接:17 3预应力筋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正隔离剂污染的措施, 8.2.8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安装前应先按设计规定的管道坐标放样,安装时应 采用定位钢筋固定;直线管道的定位钢筋间距,当管道为钢管 时,不宜大于1m;当管道为波纹管或胶管时,不宜大于0.5m; 2金属管道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级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 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倍~7倍,接头处应缠绕紧密; 3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接头宜采用焊接,或采用本身具 有密封性能且带有观察管的塑料结构连接器连接; 4管道与锚垫板之间应采用同一材料人同一规格的连接头 连接后应采用密封胶封口; 5管道与排气管应采用密封连接器连接,其密封性能应满 足真空度要求; 6/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和溢浆孔,排气孔宜设置在管道 最高点处土建标准规范范本,排水孔宜设置在管道最低点处; 7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 8.2.9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理胶管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6MPa~8MPa时抽拨; 2当混凝土浇筑前穿束时,应先确认锚垫板位置准确、管 道完好后再穿束;预应力筋安装到位后,应能在管道内自由 滑动; 3当混凝土浇筑后穿束时,应先确认孔道畅通且孔道内无 水和其他杂物; 4穿束后应将管道端部的开口密封:

    8.2.7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5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在养护完成之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 8.2.10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件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对全 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进行防护。 8.2.11当预应力管道与钢筋位置冲突无法避让时,可调整钢筋 间距、钢筋形状、弯钩方向或截断钢筋,钢筋调整应满足锚固设 计要求。

    7 应具有自动保存张拉过程数据的功能,并应自动生成 报告。

    报告。 8.3.3预应力张拉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计算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应根据张拉设备校准结果确 定油泵压力表读数: V 2应根据工程需要搭设安全可靠的张拉作业平台; 3应清理锚垫板和张拉端预应力筋,并应检查锚垫板后的 混凝土密实性。 8.3.4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需超张拉 预应力筋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

    8.3.3预应力张拉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铆钉标准预应力筋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 但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1伸长值应从预应力筋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时开始量测; 2当采用应力控制进行张拉时,应校核伸长值。实际伸长 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不应超过6%。V 8.3.6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稳定后进行,锚固阶 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回缩允许值应符合表8.3.6的规定。

    表8.3.6预应力筋回缩允许值(mm)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轨道交通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