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401-202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pdf

  • DBJ50T-401-202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23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部分。 3.0.2评价指标按照以下类型划分: 1核心指标,用于评价对象节点、路段、道路、路网或地面公 交线路(线网)交通运行状态; 2扩展指标,用于进一步反映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的辅助 指标。 3.0.3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应遵循以下步骤: 按照第4章要求选择评价对象和范围; 2# 按照第5章要求采集评价所需的数据; 3按照第6章要求选择道路运行评价指标,进行指标计算 及等级划分; 4按照第7章要求选择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指标,进行指标 计算及等级划分; 5汇集评价指标,得出评价结果。

    4.1.1道路运行评价对象包括节点、路段、道路、整体或分区域 路网等。

    4.1.2地面公交运行评价对象包括地面公交线路、线网等。

    4.2.1节点评价范围由各进口道评价范围确定,根据进口道道

    4.2.1节点评价范围由各进口道评价范围确定,根据进口道道 路等级外墙标准规范范本,进口道评价范围宜按照表4.2.1进行取值

    表4.2.1节点划定范围标准

    4.2.2路段(道路)评价范围根据需要划定起点和终点,可区分 通行方向划定。评价对象为桥梁、隧道时,划定范围为两端最近 的分(合)流道路所在平面交叉口停止线或立交出入口之间的 路段。

    1城市整体道路网应按照城市建成区划定,宜包括城市建 成区内所有道路; 2区域道路网宜按照明晰的边界条件划定,如行政区划、功 能区划或山脉水系分割物等; 3等级道路网宜按照城市道路等级划定,划分为快速路网 主干路网、次干路网和支路网,也可组合划分,如骨架路网(快速 6

    路与主王路网)、次支路网(次王路和支路网)。

    路与主干路网)、次支路网(次干路和支路网)。 4.2.4地面公交线路评价范围按照核准线路单一线路划定,也

    可根据需要分段划定。地面公交线网评价范围按照城市建成区 划定,宜包括道路网内所有公交线路

    4.3.1评价时间范围为高峰时段、全天24小时(h)或自定义 时段。 4.3.2评价时间片段最短应不小于5分钟(min)。

    4.3.2评价时间片段最短应不小于5分钟(min)

    4.3.2评价时间片段最短应不小于5分钟(min)

    5.1基础属性数据标准

    5.1.1节点属性数据应包含节点编号、节点位置、节点名称、进 出口道路等级等。 5.1.2路段属性数据应包含路段编号、路段长度、路段方向、所 属道路名称、所属道路等级等。 5.1.3道路属性数据应包含道路编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道 路长度、道路方向、车道数等。

    5.1.5区域路网或地面公交线网数据应包含区域编号、区域名

    5.2交通运行数据标准

    5.2.1交通运行数据应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里程、行程时间 本编号、车次数等。

    5.2.1交通运行数据应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里程、行程时间、样 本编号、车次数等。 5.2.2交通运行数据的准确度、道路覆盖率等可参照《道路交通 信息服务数据服务质量规范》GB/T29101的要求。 5.2.3自由流速度按下列步骤确定:

    5.2.3自由流速度按下列步骤确定:

    1将全大按给定的时间间隔等分,其间隔长度不宜超过1 分钟(min); 2计算每一时间间隔平均行程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样本天 数应不少于30天(d); 3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取排序结果的前1/9

    进行平均,其结果作为自由流速度;

    6.1.1道路运行评价核心指标包括节点运行水平、路段运行水 平、路网运行水平。 6.1.2道路运行评价扩展指标包括拥堵时长、拥堵里程、常发拥 堵路段、常发拥堵里程比例、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路段单位长度 延迟度

    表6.1.1评价指标选取

    6.2.1节点运行水平指车辆通过节点过程中出行效率受影响的 程度。 6.2.2节点运行水平用于反映道路交叉口、立交等节点的道路

    0.2.3节点运行水 专州水骏 和计算公式确定: 1计算节点各进口道平均行程车速V;;

    计算节点各进口道平均行程车速V:;

    代中:V, 进口道i的平均行程车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 h); t;一一第i辆车在进口道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li;一一第i辆车通过进口道i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 (km) ; n一一观测的车次数。 2计算节点平均行程延误D:

    式中:V, 进口道i的平均行程车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 h); V 进口道i的自由流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 L;一—第i个进口道的节点划定范围数值,按表4.2.1取 值,单位为公里(km); m 节点进口道数量。

    6.2.4节点运行水平等级由平均行程延误确定,等级划分应符 合表 6. 2. 4 的规定。

    6.2.4节点运行水平等级由平均行程延误确定,等级

    表 6.2.4节点运行水平等级划分

    6.2.5路段运行水平指车辆通过路段过程中出行效率受影响的 程度。 6.2.6路段运行水平用于反映路段、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用于 路段运行水平或道路运行水平评价。 6.2.7路段运行水平以平均行程速度V进行评价,按下列计算 公式确定:

    5.2.5路段运行水平指车辆通过路段过程中出行效率受影响的 程度。 6.2.6 路段运行水平用于反映路段、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用于

    5.2.7路段运行水平以平均行程速度√进行评价,按下列计算 公式确定:

    式中:V一 路段(或道路)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 (km/ h) ; l:一一第i辆车在路段(或道路)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 (km) ; t:一一第i辆车在路段(或道路)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 (h); n一一观测的车次数。 6.2.8路段运行水平由平均行程速度确定,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5.2.8路段运行水平由平均行程速度确定,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5. 2. 8 的规定,

    表6.2.8路段运行水平等级划分标

    6.2.9路网运行水平指城市整体或区域道路网总体拥堵程度的 相对数,也称路网运行指数。 6.2.10路网运行水平用于反映城市整体路网、区域(片区)路网 或等级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 6.2.11路网运行水平以路网运行指数TPI进行评价,按下列步 骤和计算公式确定: 1计算路网行程时间比RT:

    Zt: RT = 1 ≥≥(Lu /Vt)

    式中:T 路网实际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f 自由流状态下路网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i一 第i辆车在路段i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km); t 第i辆车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第i辆车所在路段i上的自由流速度,单位为公里 每小时(km/h); 观测的车次数; m 路网中路段总数。 2计算路网运行指数TPI:

    6.2.12路网运行水平分为5个等级,路网运行指数TPI、拥堵 等级及路网行程时间比的转换关系应符合表6.2.12的规定

    5.3.1拥堵时长指一定统计周期内,路段或路网交通运行处于 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累计时长。 6.3.2拥堵时长用于从时间的角度反映路网拥堵变化趋势和道 路运行效率。

    6.3.3拥堵时长按下列步骤和计

    1计算各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 2根据路段运行水平分级或路网运行指数分级,确定各路 段或路网是否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 3统计路段或路网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时长累 计T。

    式中:T 一 路段或路网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第k个 时间片长,单位为小时(h); 为时间片个数

    6.3.4拥堵里程指一定统计周期内,道路或路网交通运行处于 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路段的累计单程。 6.3.5拥堵里程用于从空间的角度反映路网拥堵变化趋势和道 路运行效率,

    或严重拥堵等级; 3统计道路或路网中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路段的 累计里程L。

    式中:一统计周期内,第k个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 的累计时长,与统计周期总时长比值达到0.6的路段里程 单位为公里(km); 统计范围内路段数量

    6.3.7常发拥堵路段指一定统计周期内,以一定频率出现中度 拥堵或严重拥堵的路段,可分为周常发拥堵路段、月常发拥堵路 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 6.3.8常发拥堵路段用于反映拥堵的频率,可反映交通拥堵发 生的聚集性、潮汐性

    .3.9常发拥堵路段按下列步骤

    1计算各路段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累计时长; 2判断日拥堵路段:处于中度拥堵或严重拥堵等级的累计 时长与该日统计周期总时长的比值达到0.6的路段; 3判断周常发拥堵路段:即一周5个工作日,大于或等于4 个工作日为日常发拥堵路段的路段; 4判断月常发拥堵路段:即一月4个周内,大于或等于3个 周(15个工作日)为周常发拥堵路段的路段; 5判断年常发拥堵路段:即一年12个月内,大于或等于6 个月(130个工作日)为月常发拥堵路段的路段

    IV常发拥堵里程比例

    6.3.10常发拥堵里程比例指一定统计周期内,路网中常发拥堵 路段总里程与道路总里程的比值。 6.3.11常发拥堵里程比例用于从空间上反映路网整体拥堵程 度和变化情况。 例按下列管公式确定

    式中:R 一各类常发拥堵路段长度之和占统计路网道路总长的 比值; L 第k条常发拥堵路段长度,单位为公里(km); 路网中所含路段总数量; L 统计路网中路段总长度,单位为公里(km)。

    (6. 3. 15)

    式中:TRI, 路段i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 t(0.95,j) 路段i行程时间的95%分位数,即95%概率条 件下通过路段i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路段j的平均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 自由流速度下路段i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VI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

    VI路段单位长度延度

    6.3.16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指某一时间片内,通过路段的实际 行程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行程时间之差,与路段长度的比值。 6.3.17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用于直观比较同等道路条件下的 路段的拥堵程度。 6.3.18路段单位长度延迟度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式中:UDI 单位长度延迟度; 实际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 自由流状态下的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L 路段总长度,单位为公里(km)。

    7.1. 1 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核心指标为地面公交运行水平。 7.1.2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扩展指标包括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 数、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

    表7.1.1评价指标选取

    7.2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7.2.1地面公交运行水平指地面公交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运行效 率受影响的程度。 7.2.2地面公交运行水平用于反映城市道路上地面公交线路或 线网的相对交通运行状态。

    2 T RT = Tt 公 V!

    式中:T 一 路网地面公交实际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一—自由流状态下路网地面公交总行程时间,单位为小 时(h); l;一一第i辆地面公交车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km); t:一一第讠辆地面公交车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V!一一第i辆地面公交车所在路段的自由流速度,单位为 公里每小时(km/h); n一一地面公交车次数。 2计算地面公交运行指数BPI,Rr为地面公交行程时 间比。

    7.2.4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分为5个等级,拥堵等级、公交运行指 数及地面公交行程时间比的转换关系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4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分为5个等级,拥堵等级、公交运行指 地面公交行程时间比的转换关系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7.2.4地面公交运行指数分为5个等级,拥堵等级、公

    表7.2.4公交运行指数等级划分

    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

    7.3.1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指一定统计周期内,城市地面 公交线路或线网行程车速波动率

    7.3.2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用于反映城市地面公交线网的 行程车速稳定程度,该值越小,城市地面公交运行越稳定。 7.3.3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7.3.3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式中:β一一地面公交行程可靠性指数; V一一第k辆地面公交车辆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每小时 (km/ h) ; V一一地面公交线路或线网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 每小时(km/h); 地面公交车次数。

    7.3.4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指一定统计周期内石油化工标准规范范本,同期同线路小 汽车行程速度与地面公交行程速度的相对比值。 7.3.5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用于反映公交运行效率与城市道路 交通运行效率的相对水平。 7.3.6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V.V! V./VA

    式中:一 地面公交相对车速比; V。一一路段(或道路)的小汽车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公里 每小时(km/h); 路段(或道路)的小汽车平均自由流速度,单位为公 里每小时(km/h); V一 路段(或道路)的地面公交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公 里每小时(km/h); V 路段(或道路)的地面公交平均自由流速度,单位为 公里每小时(km/h)。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变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1 总则 27 2 术语和符号 28 2.1 术语 28 3 基本规定 30 4 评价对象和范围 31 4. 1 评价对象 31 4. 2 评价划定范围 31 4. 3 评价时间范围 32 5 数据采集标准 33 5. 1 基础属性数据标准 33 5. 2 交通运行数据标准 33 6 道路运行评价标准 35 6. 1 评价指标选取 35 6. 2 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35 6.3 扩展指标 37 7 地面公交运行评价标准 39 7. 1 评价指标选取 39 7. 2 核心指标评价标准 39 7.3扩展指标 39

    1.0.1本条说明了编制本标准的意义和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 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的内容、计算方法等,实现重庆 市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本标准可实现 对单个或多个节点、路段、区域路网及整体路网交通运行进行全 面系统评价,进而支撑如城市道路建设计划编制、常发堵点升级 改造、缓堵措施实施效果评估、大型通道方案比选、交通组织实施 效果评价、交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交通管理评估与决策

    1.0.1本条说明了编制本标准的意义和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 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的内容、计算方法等,实现重庆 市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本标准可实现 对单个或多个节点、路段、区域路网及整体路网交通运行进行全 面系统评价,进而支撑如城市道路建设计划编制、常发堵点升级 改造、缓堵措施实施效果评估、大型通道方案比选、交通组织实施 效果评价、交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等交通管理评估与决策。 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可作为重庆市中心 城区整体道路网或区域道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的基础依据,对 于远郊区县等非中心城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本标准中部分 指标如节点运行水平、路段运行水平、路网运行水平、拥堵时长、 拥堵里程、常发拥堵路段等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 1.0.3本标准是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评价等相关标准 制定的。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符合现行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本条 文明确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 上凯完

    高层标准规范范本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可作为重庆市

    制定的。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符合现行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本条 文明确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道路交通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