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028-2021 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34/T 4028202
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添加的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 加的沥青种类和标号宜与原路面采用的沥青一致
7.2.1选择再生剂时,应以改善老化沥青性 7.2.2再生剂应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文化标准,以保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7.2.3 复拌再生施工再生剂最佳用量确定方法见附录A。 7.2.4复拌再生施工再生剂技术指标宜满足表3的要求,
表3复拌再生施工再生剂技术要求
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试样薄膜
应根据原路面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以及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确定新沥青混 组成与添加比例,并检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新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一般为15%~30%。 施工用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均应符合JTGF40中集料的技术要求
8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1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病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拌再 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8.1.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类型宜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类型保持一致。 8.1.3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宜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或旋转压实方法。
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范围、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宜满足JTGF40的相关 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照附录A的设计方法进行。
DB34/T4028202
8.3.1复拌再生施工应经过试验段铺筑对 并确定最终的生产配合比。 8.3.2通过试验段检验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项目主要有: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 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标。 8.3.3现场检测项目包括:平整度、渗水系数、压实度等。
9.1.1施工前应做好材料、设备、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按照JTGH30的规定编制交通安 全组织方案,制定施工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9.1.2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要求。
工机械设备性能技术要
9.1.3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9.1.4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4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1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示意图
DB34/T 4028202
9.1.5原路面病害处理如下
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工艺
在进行复拌再生施工之前,根据旧路调查结果及病害情况,确定深层病害范围,在复拌再生 施工前必须进行处理。可根据病害类型及面积大小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修补、开挖换填 基层材料并用沥青混合料恢复原状、注浆等。 b)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车辙隆起高度大于15mm或其他等级公路车辙隆起高度大于30mm,宜预 先铣刨平整。 C 宽度不大于5mm的一般纵横向裂缝可不进行处理。宽度大于5mm的严重纵横向裂缝应进行 深层处理,将沥青面层分层呈阶梯状开挖后灌缝并铺设抗裂贴,再用新沥青混合料分层回填 压实,恢复至原路面标高。 1.6若路面存在热熔型标线等影响施工质量的杂物,施工前应进行清理或施工中加热后清除,并对 路面进行清扫。 1.7若路面存在对复拌再生施工影响的其它障碍物,如护栏、混凝土基础、凸起路标等,施工前应 其移除或重新布设,
DB34/T4028202
复拌再生施工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试验段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通过铺 筑试验段应完成以下工作: a) 检验再生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复拌再生施工需要; b) 确定加热设备组合、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等施工工艺和参数; C 确定再生设备施工速度以及推铺碾压等工序参数; d 验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再生剂、新添加的热沥青以及新沥青混合料的合 理用量及其掺加工艺参数; 检验施工组织及交通组织方案的可行性
9.3.1应根据路面加热效果配置加热机组,针对SMA等特殊材料沥青路面以及环境温度较低时,应适 当增加加热设备,以保证加热效果及施工温度 9.3.2加热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工艺,各加热设备统一按照设定的施工速度匀速行进。 9.3.3第一台加热设备作业完路表温度不得低于100℃,最后一台加热设备作业完路表温度不得低于 160℃,普通沥青路面路表温度应不高于185℃。如果原路面为改性沥青或SMA材料,加热温度应提高 0~15℃,路面路表温度应不高于200℃。 9.3.4原路面加热宽度比翻松宽度每侧应至少宽出200mm。 9.3.5加热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要沿基准线行走,确保施工后线型顺直美观。
4.1应用再生机械的翻松结构对原路面进行翻松处理,以匀速将原路面均匀翻松,翻松时严禁 路面的粗、细骨料。 4.2翻松宽度及深度应按设计要求,两车道之间翻松搭接宽度应大于200mm。
原路面翻松后,按照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的使用量喷洒再生剂、新沥青。沥青再生剂、 新沥青喷洒应符合下列规定: a)喷酒应全断面均匀酒布,确保喷酒到已经翻松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上的再生剂、新沥青与原 路面沥青混合料充分融合。 b)利用自动喷酒控制系统精准计量,且喷酒控制系统应与再生设备行驶速度、再生深度相关联
9.5.2原路面材料收集
将新沥青混合料添加到原路面收集而成的料带上,并将料带提开复拌,提开过程中混合料应处 的空间,以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拌和要求。待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与新沥青混合料充分拌 成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DB34/T40282021
9.6.1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加热施工全断面宽度内的下承层顶面,顶面加热温度不得低于 100℃,确保上下层间为热粘结。 9.6.2将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输送到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时应保证混合料均匀,不得出现粗糙、拉 毛、离析等现象。摊铺过程中应加强纵横缝的控制,纵横向接缝应做到平整、密实、无高差错台、无离 析等现象。 9.6.3碾压过程申应做到紧跟碾压,为保障压实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压路机数量。为防正 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粘轮,宜采用雾状或间断喷水法向碾压轮喷水,尽可能少喷水,避免漫流造成混 合料降温过快 9.6.4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使施工缝两侧的沥青混合料相互嵌挤,不得采用封水性差的冷接缝方
10.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各指标直接影响复拌再生施工质量,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各检查 质目及质量要求见表5
表5复拌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复拌再生施工质量检验项目与频率应按表6的规定执行,
DB34/T4028202
表6复拌再生施工检验项目与频率
DB34/T 4028202
A.1.1本方法适用于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A.1.1本方法适用于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A.1.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验段进行验证。
A.2确定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级配
附录A (规范性) 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交通特点、材料品种等因素以及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特点 性能,结合当地水文气候地质条件,确定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级配范围。
A.3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添加比例确定
A.3.1根据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级配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矿料级配,按照JTGF40的规定中 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矿料各组分比例、级配组成及总用量。 A.3.2对新沥青混合料添加比例进行验证复核,
A.4再生剂最佳用量确
A.4.1根据原路面的气候条件、交通量、路面病害类型等确定旧沥青再生目标标号。目标标号与新沥 青标号相差宜不超过一个等级。 A.4.2再生剂按一定的间隔,取3~5个再生剂用量,将旧沥青与再生剂充分混合均匀后测定再生沥 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将不同用量再生剂添加到经加热软化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 拌和均匀制成试件测定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标,绘制与再生剂用量相关的变化曲线,综合 确定再生剂最佳用量。当确定的再生剂掺量过大时,应更换再生剂,重新确定最佳用量。
DB34/T4028202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
图A.1再生剂最佳用量确定方法流程图
A.5.1预估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以此为中值,以一定的间隔确定5个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沥青用量,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A.5.2按照JTGE20的方法测试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吸水率、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马歇尔稳定度 和流值。 A.5.3按照JTGF40的方法确定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
A. 6 新沥青用量确定
定新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新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应避免出现沥青用量过大,以防止沥青流尚和离析 等现象发生。 A.6.2当新沥青无法随同新沥青混合料加入时,多出的部分新沥青应通过再生机组在施工现场进行添 加。
A.7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
A.7.1根据再生剂、新沥青掺量以及新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添加比例房屋建筑标准规范范本,通过试拌,对复拌再生沥青 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进行检验,检验试验包括级配、油石比、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浸水马歇尔残留稳 定度、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 A.7.2检验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A.8试验段验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
DB34/T 4028202
工程监理标准规范范本A.8.1通过试验段验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A.8.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见图A.2。
A.8.1通过试验段验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
图A.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相关专题: 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