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田保-大跨度悬索桥基于结构特征的耐久性设计20220721(交通运输协会).pdf

  • 万田保-大跨度悬索桥基于结构特征的耐久性设计20220721(交通运输协会).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08
  • 发 布 人: CHIMU007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长大桥梁工程勘察设计论坛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基于纵可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可支承体系设计

    2.1对纵向支承体系的要求

    2.1对纵向支承体系的要求

    如前所述,日常行车条件下加劲梁梁端频繁快速纵移是悬索桥结构本质特征,是悬索桥诸多结构耐久性的控制 因素,为此对纵向支承提出的要求概括为:日常行车条件下接近为固定支座、体系温度变化类似为活动支座、地震 条件下恒定反力支座。经过研究,提出了纵向高性能阻尼器设计参数,采用低阻尼指数、适应大速度的粘滞阻尼器 通过活塞上特殊开孔勘探标准,满足上述要求。

    基于增加阻尼比的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V MASI AFORCE MASJ DAMP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7对梁端纵移的遇制效果: 以龙潭长江天桥为例,依据附近公路交通调查,得出日常荷载的随机特征,研究表明高性能阻尼器对日常 亍车条件下加劲梁梁端纵向位移遏制效果明显。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对染端移动速度的遇制效果: 以龙长江大桥为例,高性能阻尼器对日常行车条件下加劲梁梁端移动速度遏制效果明显

    梁端纵向移动速度时程响应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V 阻尼装置及连接的受力及耐久性: 尼器用于遏制日常行车加劲梁梁端移动,本身受反复交变荷载,加载频次高,需要高度重视本身耐久

    某铁路悬索桥,列车通过一次,阻尼器及 其连接出现两次加载

    梁端纵向阻尼装置,作为结构支承体系的重要构成,对结构耐久性、使用功能都有重要影响,本 身耐久性怎么保证?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需要在且常行车对应的梁端移动速度条件下产生可观的阻尼力,本构关系 的初始段斜率要大;需要地震荷载对应的梁端大速度(100cm/s)阻尼力保持基 本恒定。实际需要阻尼指数足够小,比如α≤0.1,这是功能需求! 为此进行了测试: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捷要求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2.2龙潭长江大桥纵向阻尼器支承

    对阻尼器的专门要求:规定低速度的阻尼力

    个,个等 (5)对于进行密封磨损试验的阻尼器,在密封磨损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一次速 度相关性测试,密封磨损试验后补充阻尼液至设计状态,然后再进行一次速度相 关性测试,将磨损试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近行比对,性能衰减率不得大于5%,并据 此推算便用年限内磨损程度。该阻尼幕在所有测试完成后更换密封件和阻尼介质。 其他参数及要求按设计图纸执行。( 本页以下空白。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2.3某铁路悬索桥纵向支承参数及功能实现

    铁路桥具有荷载连续、规则,加载集中,行驶速度快、荷载集度大的特点,铁路悬索桥级

    公路相比,铁路研其有载进续、 能需要更加严格的技术保障。 以某主跨1060米单建铁路悬索桥为依托 进行了梁端纵向支承参数比选。研究表明: 纵可阻尼器参数、支座摩擦系数对梁端级纵回 活动有重要影响

    2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承体系设计

    基于纵可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可支承体系设计

    2.3某铁路悬索桥纵向支承参数及功能实现

    不同阻尼器参数成都侧梁端纵向位移

    2 基于纵向活动结构耐久性的纵向支

    2.3某铁路悬索桥纵向支承参数及功能实现

    梁端移动速度曲线形状基本一致,阻尼器可以降低梁 端活动速度,阻尼参数C和α均对梁端移动速度有一定影

    3基于中心通气的王缆除湿设计

    3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1基于耐久性的主缆结构特征

    ①基于重要性悬索桥能够实现大跨度,本质上是基于高强度钢丝构成的悬索受力结构,主缆是最重要的承载结构

    ②基于受力特点 >主缆为从锚到锚促通长结构,只要一个截面因腐蚀受到损环,主缆即告失效,适用水桶理论: >主缆不同部位存在二次应力,二次应力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随主缆截面增大而增大; >主缆的更换实属不易,一般为不可更换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1基于耐久性的主缆结构特征

    主缆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可更换构件,主缆在设计 寿命内的安全耐久至关重要。葡萄牙4月25日桥增设 了主缆,也有资深专家认为三索面悬索桥为主缆更 换提供了便利,

    3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1基于耐久性的主缆结构特征

    ①主缆钢丝直径5.1一6.6mm,周长与面积的比值大,对腐蚀敏感; ②经过冷拔的高碳钢丝更容易形成腐蚀电池 ③钢丝冷拔过程中晶粒滑移,之后酸洗出现氢原子渗入; ④①主缆在不同部位存在二次应力 ③主缆内长期外于潮湿环境等都是形成腐蚀的重要因素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1基于耐久性的主缆结构特征

    通过有效控制主缆内湿度,防止形成带离子的溶液 阻止铁原子成为铁离子的电化学反应,被证实为有效 的防护方式,

    自泰州桥、马鞍山桥以后,大跨度悬 索桥进行主缆除湿防护, 是通行做法!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主缆主动防腐模式:外部通干空气主动防腐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主缆主动防腐模式在国内应用已超过15年,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该项技术由日本在上世纪未开发成功 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结论:外部送气管道在风荷载作用下不仅存在自身的不利振动问题,也可能会引起缆索的不利振动。涡振引起 送气管与主缆扶手绳大量连接件的损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后期维护成本较高,且高空维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难以实现主缆截面全覆盖

    结论之一:从主缆表面压送干空气本身就较困难 空气主要淤积在主缆表层,主缆内层的千空气 量很少。而提高进气压力又会额外增加送气能耗 且更容易损坏密封层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难以实现主缆截面全覆盖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难以实现主缆截面全覆盖

    》难以实现主缆截面全覆盖

    结论之三:随看主缆外层钢丝腐蚀的发 生,外层气体流动阻力变大,导致进气 夹气体进入主缆内部变得更加困难,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3主缆主动防腐模式急需改进的内容

    >送气管道不能与主缆同寿命

    结论:诸多进气夹、控制箱安装在主缆上,进气夹的密封、与送气管的连接在振 动和白晒雨淋下容易损坏,降低其便用寿命, 外部送气管道后期面临多次更换

    结论:诸多进气夹、控制箱安装在主缆上,进气夹的密封、与送气管的连接在振 动和日晒雨淋下容易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 外部送气管道后期面临多次更换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4主缆内部通干空气方案的提出

    针对传统主缆除湿系统存在的不足,开发了主缆新型主缆除湿系统,即从主缆内部通干空气新 型除湿系统,开应用于江苏龙潭长江大桥

    第三代主缆主动除湿系统结构示意图

    送气管道在主缆内部理置示意图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4主缆内部通干空气方案的提出

    以江苏龙潭长江大桥为依托 设计研究了基于主缆内部送气的 新型除湿系统,并予以采用

    新一代主缆主动防腐系统主要 变化是:千空气直接通入主缆内部 从里向外除湿,而不是从外面将于 空气压入内部再排出来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4主缆内部通于空气方案的提出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5主缆内部通干空气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1:进气口送气方式

    方案2进气口构造设计细节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5主缆内部通干空气关键技术

    以龙潭长江大桥为依托,开展了主缆除湿全比例模型试验 (1)管道受力变形:通过内部微型摄像观察和内径止通规检验,中央送气管道在索夹紧固至设计要求 全过程结无异常,送气管道抗压强度均满定要求, (2)送气阻力:送气压力在1kPa~10kPa范围内时,送气管道的阻力系数为0.095~0.16。在送气管道完 全密团状态下,送气管道沿程空气压力能达到平衡状态

    3 基于中心通气的主缆除湿设计

    3.5主缆内部通干空气关键技术 (3)干空气在主缆截面的分布:干空气压力沿主缆横截面及纵向均呈现梯度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看充 气时间的增加,主缆内部的干空气能达到均匀分布状态,送气管道不存在气体阻塞问题,干空气能送通 送气管道全长。 (4)除湿效果:经过持续通干空气除湿,主缆内部及排气口处的空气湿度均降低至60%以下,即从主 缆内部输送干空气:干空气能覆盖整个主缆断面,即可达到主缆全截面除湿,主缆内部无除湿盲点。 4

    4 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吊索下端积水积砂和其他赃物,引起腐蚀; 或者局部防护破损,雨水进入锚具;部分悬索 桥吊索下端检查不便

    4 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主缆上各点纵向位移不同,中跨加载和升温条件下,主塔塔顶向跨中位移,加劲梁上各个点纵向位移基本相同, 导致吊索上下段显著的纵向位移差,是悬索桥吊索最重要的位移特征,对短吊索、尤其自锚式悬索桥短吊索,是耐 久性控制因素。

    4 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设备安装技术、工艺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假如吊索完全柔顺,理论上没有弯曲二次应力,实际上吊索下端都都存在弯折二次应力;对于销铰是 吊索,存在销轴修饰卡死或者解除磨损,承压式吊索则通过吊索弯曲适应,

    4 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活载及温度作用,吊索拉力变化。吊索在腐蚀环境下,受弯折二次应力和拉力循环作用,工作环境恶劣。

    活载及温度作用,吊索拉力变化。吊索在腐蚀环境下,受弯折二次应力和拉力循环作用,

    4 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4 吊索及吊索组件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日常行车条件下,吊索存在上下端位移差,导致短吊索弯折镀铬标准,吊索索体和锚头连接件受拉弯作用,是吊索耐 性控制因素。为减小吊索上下端位移差,龙潭桥采用中央扣,设计中比较了基于车队荷载作用的短吊索位置缆梁位 移差。 采用移动荷载车队,车队长长度1560/2=780m,速度取80Km/h,比较了中央扣对吊索工作环境的影响, 没有采用“静置最不利荷载”,是考虑到加载可能出现的几率。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做时程计算,更符合实际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