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鲁) 136-2022 沥青混合料综合试验机校准规范.pdf

  • JJF(鲁) 136-2022  沥青混合料综合试验机校准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1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JJF(鲁) 136-2022  沥青混合料综合试验机校准规范

    注:上述计量特性指标仅供参考,不判断合格与否。

    6.1.1环境温度:(1035)℃,校准过程中温度波动度小于2℃; 6.1.2 环境湿度:不大于85%RH; 6.1.3 电源电压:波动度不超过±10%; 6.1.4无腐蚀气体、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电磁场或其他干扰: 6.1.5加力条件:试验机的上、下承压垫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测力仪的安装应保证其受 力轴线与力标准器的加力轴线相重合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辅助软件试验机校准项目见表2。

    JF(鲁)1362022

    表2试验机校准项目一览表

    (1)空载上升速率为1mm/min(或2mm/min)时校准步骤如下: a)将磁力表座固定在箱底底部,同时将百分表装入磁力表座卡扣内,使百分表的测头 与试验机托盘接近垂直后调节卡扣使百分表处于半固定状态(即可轻微调节位置状态); b)将直角尺短边紧贴托盘,调整百分表位置,使直角尺长边与百分表轴套接触并目 测无缝隙,隔90°再次使用直角尺调整百分表位置,调节磁力表座卡扣,使百分表处于完 全固定状态; c)在托盘与百分表之间放入适当尺寸的量块,启动升降台,使托盘上升至量块与百分 表测头接触后停止并将百分表调零; d)设置试验机上升速率为1mm/min(或2mm/min); e)启动升降台使托盘上升,同时使用秒表计时,读取百分表示值到1mm时停止计时, 并停止升降台,读取秒表记录的时间t1; f)启动升降台,使托盘下降至百分表示值接近步骤c)的位置后调零,再次重复步骤 e)~f)两次,读取秒表记录时间为t2、t3; 。)按照公式(1)计算加载速率V:

    JF(鲁)1362022

    (2)空载上升速率为50mm/min时校准步骤如下: a)启动升降台,使托盘下降至最低位置,用高度尺测量此时位置hi1; b)设置试验机上升速率为50mm/min; c)启动升降台使托盘上升,同时使用秒表计时,当秒表示值为60s时停止计时同时停 上升降台,读取秒表记录的时间ti; d)用高度尺测量此时的位置hi2; e)重复步骤a)~d)三次,按照公式(2)计算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V 空载上升速率为50mm/min时的加载速率,mm/min: hi1——第i次测量时高度尺测量的升降台起始位置高度值,mm; hi2——第i次测量时高度尺测量的升降台终止位置高度值,mm; 第i次测量时秒表记录的时间,S。

    7.2.1.2加载上升速率

    在托盘上装上沥青混合料试件,启动升降台,使试件承受约0.1kN的载荷后停止 按照7.2.1.1的步骤进行校准,

    7.2.2.1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加荷装置

    a)加荷压头的曲率半径:用专用通止规分别支起每个加荷压头后,检查专用通止规与 加荷压头的贴合情况; b)钢球直径: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7.2.2.2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加荷装量

    用游标卡尺沿相互垂直两方向分别测量上、下压板的直径以及定位圆周刻印直径 均值,

    7.2.2.3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加荷装置

    a)上、下压条宽度:在上、下压条均匀分布三个点,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其宽度 均值。如图1所示,h一压条宽度,r一内侧曲率半径:

    JF(鲁)1362022

    b)上、下压条内侧曲率半径:用专用通止规支起加荷压头后,检查专用通止规与加 荷压头的贴合情况

    7.2.2.4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加荷装置

    a)上、下支座压头半径:在上、下压头上均匀分布三处,用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其直 经后计算半径,取平均值; b)下支座压头支点间距: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下支座两个压头内边之间的距离l1,根 据步骤a)测得的下支座两个压头的半径r1和r2,如图2所示,按照公式(3)计算下支座 压头间距:

    图2下支座压头两点间距离

    卸下加荷装置,将标准测力仪放于托盘上,调整位置保持上下对中(即保证其受力轴 线与测力仪的加力轴线相重合)。 测量下限为校准起点(一般取测量上限的20%),在测量范围内测力仪校准5个点,

    JF(鲁)1362022

    各点应大致均匀分布,一般为校准测量上限的20%、40%、60%、80%、100%五个点。 设置试验机合适的上升速率,对测力装置以给定的方式至少预压3次额定负荷后,将 示值指示装置调至零点,启动上升装置(若试验机有手动摇杆上升优先使用手动上升), 按照上述测量点逐级施加递增负荷,直到额定负荷。施加递增负荷到每一个测量点后,以 测力仪为准读取测力装置的输出值。达到额定负荷后,退回到零负荷。该校准过程连续进 行三次,每次校准前均应将示值指示装置和标准测力仪调至零点, 计算每个校准点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按照公式(4)和(5)进行计算: 示值相对误差:

    式中: q—测力装置的示值相对误差,%; F,一对同一力值点,三次测量的平均值,kN F一递增力时,标准测力仪示值,kN。 重复性相对误差:

    b一测力装置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对同一力值点,三次测量的最小值,kN。

    7.2.4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

    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的校准采用五等标准量块。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清零后,将0.5mm 量块置于测头下并记录输出值。取出量块,重复上述步骤共测量三次,按照公式(6)、(7) 和(8)分别计算相应的技术指标: 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示值误差

    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重复性:

    q1 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示值误差,mm 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第j次测量的示值,mm; L 量块示值,mm R一一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重复性,mm; Imax 三次测量的最大示值,mm; lmin 一三次测量的最小示值,mm。 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示值间差(仅用于带有两个位移

    JF(鲁)1362022

    1、2一一两位移传感器三次测量的平均值,mm A一一两位移传感器的示值间差,mm。 按照上述校准步骤,依次选用0.8mm、2.0mm、3.0mm、5.0mm、10.0mm量块对 形量测量装置进行校准,分别计算相应的技术指标

    将水平变形量测量装置拆下后垂直固定于支架上。水平变形量测量装置清零后,将 0.5mm量块置于测头下并记录输出值。取出量块,重复上述步骤共测量三次,参照公式(6) 计算示值误差。按照上述校准步骤,依次选用0.8mm、2.0mm、3.0mm、5.0mm、10.0mm 量块对水平变形量测量装置进行校准。

    7.2.6温度测量装置

    Tgj + Tkj + Ty T= 3

    JF(鲁)1362022

    式中: Tgi 在第j次测量时g点测温传感器示值,℃; Tkj 在第j次测量时k点测温传感器示值,℃; Tij 在第j次测量时1点测温传感器示值,℃; T; 一第j次试验机环境试验箱温度示值,℃; T 一 在第j次测量时三个测温传感器示值平均值,℃; T: 温度测量装置示值误差,℃。

    限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测温装置的测量点,按照以上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报告)应 a)标题:如“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图3多通道温度测量仪测温传感器分布

    JF(鲁)1362022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 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0)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B,校准证书(报告)内页格式见附录C

    试验机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一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 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 定复校时间间隔

    JF(鲁)1362022

    试验机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本规范主要分析试验机测力装置和垂直变形量测量装置示值误差的不确定 A.2试验机测力装置示值相对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q——测力装置示值相对误差,%; Fi——试验机显示的力值,kN; F一递增力时,标准测力仪示值,kN

    A.2.2不确定度分析

    依据测量模型,输入量F,和F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重公式为:

    合格的被检试验机测力装置的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应有F~F,计算灵敏系数时 取E:=F,

    A.2.3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A.2.3.1仪器示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rel(F;

    A.2.3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1)示值变动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q) a(q) 1 1 Fi 1 a(F) F a(F) F2 F uc(q) = uel(F) + urel(F)

    a(q) 1 a(q) Fi a(F) F a(F) F2 A

    ue(q) = /uel(Fi) + uel(F)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10kN的点重复测量10次,测量数据为10.02kN、10.03kN、10.05kN、 0.03kN、10.01kN、10.01kN、10.03kN、10.02kN、10.05kN、10.01kN,测量平均值为10.026

    JF(鲁)1362022

    kN,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出标准差为0.015,同时试验要求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测量结果,则示值变动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rel(F)为:

    (2)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rel(F) 试验机分辨力为0.01kN,假设其在区间内为均匀分布,则有

    uirel(F)) = 0.015 ×100%=0.09% V3×10.026

    0.005 u2rel(F;) = ×100%=0.03% V3 x 10.026

    直变动性和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取其中较大者作为urel(F),则有: urel (F,) = 0.09%

    A.2.3.2标准测力仪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

    rel(F) = 0.09%

    采用0.3级标准测力仪进行测量,标准测力仪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3%,服从均匀分

    A.2.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表A.1

    0.3% urel(F) = = 0.17% V3

    表A.1测力装置主要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A.2.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A.2.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A.2.6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

    取 k = 2, 则相对扩展不确定 U 为

    A.3试验机垂直变形量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ue(q) = Juel(Fi) + ure(F) = 0.19%

    U = ku.(q) = 0.4%

    A.3.2不确定度分析

    JF(鲁)1362022

    依据测量模型,输入量1和L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公式为

    A.3.3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A.3.3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A.3.3.1仪器示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D)

    (1)示值变动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D)

    ue(q) = /cu2(I) + cu2(L)

    uc(q) = /u2() + u2(L)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5mm量块重复测量10次,测量数据为5.01mm、5.00mm、5.02mm 5.01mm、5.03mm、5.01mm、5.00mm、5.01mm、5.02mm、5.02mm,测量平均值为5.013mm, 很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出标准差为0.009,同时试验要求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测量 结果,则示值变动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U)为:

    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0.009 ui() = =0.005mm V3

    0.005 uz2(1) = :0.003mm V3

    示值变动性和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取其中较大者作为u(),则有

    A.3.3.2标准量块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L)

    u(=0.005mm

    A.3.4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及计算表

    JF(鲁)1362022

    表A.2垂直变形量主要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A.3.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A.3.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A.3.6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

    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U为

    uc(g) = /u2(l) + u(l) = V0.0052 + 0.00062 = 0.005mm

    JF(鲁)1362022

    公路标准规范范本D.1专用通止规的形状和规格尺寸

    通止规的形状如图D.1所示,其规格尺寸

    JF(鲁)1362022

    表D.1专用通止规规格尺寸表

    D.2专用通止规的技术要求

    D.2.1专用通止规应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造,洛氏硬度为HRC58HRC65。 D.2.2 测量表面不得有锈斑、毛刺、黑斑、划痕等缺陷纺织标准,表面粗糙度优于0.32um。 D.2.3专用通止规的圆度、直线度优于IT16级。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