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09-2021 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52/T 1609-2021 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
DB52/T1609—20216.3.4兼具城市道路功能公路设计速度应符合以下规定:作为干线二级公路、二级公路设置慢车道的路段,或二级公路与城市主干路衔接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b)作为集散二级公路,或与城市次干路衔接的路段,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6.4路基宽度6.4.1改扩建公路的路基宽度应根据公路功能、公路等级、设计速度、交通量大小及组成、地形条件及沿线城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基宽度及横断面形式。6.4.2公路路基宽度组成宜按表2选用。表2公路路基宽度组成公路等级指标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6040353040302520车道宽度/m3.503.503.503.503.503. 253. 253.00一般值0.75右侧硬路肩宽度/m最小值0. 250. 250. 250. 250.25一般值土路肩宽度/m0. 750.750. 750. 750. 75最小值0. 500. 500. 250.500.500.500.500. 50注1: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时,路基宽度一般值为10m,最小值为8.50m;设计速度小于60km/h时,路基宽度为8.50m;注2: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时,路基宽度为8.50m,急弯曲线、回头曲线路基宽度按6.3.3条执行;设计速度小于40km/h时,路基宽度为7.50m;注3: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6.50m。6.4.3兼具城市道路功能的横断面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并应根据道路等级、控制要素和总体设计要点等合理布设;b)道路横断面可选用城镇道路规定的相应形式,当道路横断面局部有变化时,应设置宽度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作为起点;c)路基横断面不设中分带,人行道宽度不宜大于3m;d)桥梁在城镇段时检修道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适应;e)机动车道、大型车或混行车道宽度应采用3.5m,小客车专用车道宽度应采用3.25m,慢车道的宽度应采用3.5m。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宽度应符合GB51286的要求。6.4.4圆曲线加宽类别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交通组成确定。圆曲线上的行车道加宽应设置在圆曲线内侧,特殊情况下,当内侧加宽受限时,可采用外侧或双侧加宽。对越岭路段、急弯曲线段或回头曲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5km/h、30km/h及三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25km/h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按表3加宽,并应加强渐变过渡段的线形与交通标线设计。5
DB52/T1609202
表3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的衔接处宜选择在交通量变化的平面交义处新闻出版标准,当条件受限 置于平面交叉处时,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渐变率不宜大于1/20,且设计速度为40km/h时不 30m,设计速度为60km/h时不宜小于40m。
平面线形应注意线形与地形、景观、环境等协调性,但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或建设资金制 约时,可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灵活选用曲线间的直线长度、回旋线参数比例、平纵线形组合等指 标。
6.5.2.1各级公路平面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相适应 6.5.2.2圆曲线最小半径及回旋线最小长度应根据设计速度,按表4确定。
6. 5.3 急弯曲线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40km/h时,困难路段经充分论证后可采用设计速度35km/h、30km/h的平 从指标,但平面半径不宜小于40m;三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0km/h时,困难路段经充分论证后可采用 设计速度25km/h的平纵指标,但平面半径不宜小于20m:并满足合成纵坡、停车视距的要求。
6. 5. 4越岭路段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40km/h时,困难路段为充分利用老路,节约资源,在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 措施后,可以采用35km/h、30km/h的平纵指标;三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0km/h时,困难路段为充分 利用老路,降低造价,在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后,可以采用25km/h的平纵指标,
6. 5. 5回头曲线段
回头曲线按.ITGD20的规定执行
DB52/T1609202
直线同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径向相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回 旋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且满足超高渐变率的要求。当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 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加宽侧路面边缘宽度渐变率不大于1:15计算,且长度不应小于10m。困难路段,当 超高缓和段或加宽缓和段较长时,经论证后,可将超高、加宽插入相邻直线和圆曲线段,但插入圆曲线 的长度不得超过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的一半。
6.5.7曲线间直线长度
两圆曲线间以直线相连接时,直线长度不宜过短,并符合下列规定: a 设计速度为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4V(以km/h计); 反向圆曲线间不宜小于1V(以km/h计); b 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2V;反向 曲线间不宜小于1V(以km/h计)。在困难路段,当平纵面完全拟合老路时,在满足速度协 调性的基础上曲线间直线长度可不作要求
双车道公路的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条件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路段 可采用停车视距。当视距不满足会车视距要求时,应有足够的横净距,当利用老路路段受条件限制不能 满足横净距要求时,应通过设置凸面镜等交通工程措施改善行车条件
6.6.1纵断面设计应结合地形、水文、地质、桥涵、取弃主等因素深人研究、综合比较,老路路基、 路面、结构物的技术状况满足使用要求的,应充分利用。经过论证分析后,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6.6.2老路利用段的纵面设计,宜与既有公路纵面拟合,除受净空以及构造物限制的路段外,一般路 段应道循“宁植勿控”的改扩建原则
路面、结构物的技术状况满足使用要求的,应充分利用。经过论证分析后,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6.2老路利用段的纵面设计,宜与既有公路纵面拟合,除受净空以及构造物限制的路段外,一般路 段应遵循“宁填勿挖”的改扩建原则。 6.6.3纵面拟合线形设计宜应符合下列规定: 满足路面加铺、补强的预留厚度需要; b 考虑老路既有构造物利用时,以构造物为控制点进行设计; c) 兼具城镇道路功能路段,纵断面设计高程应与周边地块衔接,并参照城市竖向规划控制高程, 充分考虑城市排水需求; d)在沿线村寨集镇路段,应充分考虑出行需求, 6.6.4最大纵坡根据设计速度,按表5确定。利用老路路段,最大纵坡可增加1%
DB52/T1609202
6.6.5为充分利用老路,在困难路段最大坡长可按纵坡按减1%后,最大坡长取值应符合JTGD20的要 求,经运行速度检验,满足协调性要求,不低于载重汽车上坡方向容许最低速度规范值,并采取相应的 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公路限速设施。 6.6.6桥头引道的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1V,引道纵坡不宜大于6%。 6.6.7越岭路段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m~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 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超过上述 规定的路段应进行专项安全性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公路限速设施。
6.6.8爬坡车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设置。爬坡车道可 采用“短距多处”的方式,其宽度不应小于3.5m,有效长度不宜小于200m; b)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为四级及以上的路段可不设爬坡车道。
6.7.1平、纵线形设计应总体协调,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 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宜均衡,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6.7.2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宜满足平曲线包含竖曲线的要求,困难路段部分竖曲线可伸 入直线段或平曲线段。 6.7.3平面线形指标较优、视距良好的路段,最大纵坡可采用极限值;平面指标低、连续弯道频繁的 路段,纵断面指标不宜采用极限值;长陡纵坡坡底不应与低限的平曲线组合应用。其它路段如无法避免 存在不利组合时,应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限速设施。 3.7.4隧道洞口不应布设半径小于一般值的平曲线,隧道洞口外连接线应与隧道洞口内线形相协调, 隧道洞口内外侧各3s设计速度行程范围的平、纵面线形应一致,困难路段,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 同口内外平曲线可采用回旋线,但应加强线形诱导设施。洞口的纵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坡段,需设置竖曲 线时,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隧道洞身范围内的线形指标按照JTG3370.1相关规定执行。 6.7.5最大合成坡度值应根据运行速度、圆曲线半径、路线纵坡、横向力系数、自然条件经计算确定, 6.7.6回头曲线宜满足会车视距(两倍停车视距)要求,如达不到会车视距要求,且清除边坡、开挖 距台或加天圆曲线半径工程过天时,可采用设置标志、凸面镜,原有路面加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路基 宽度,回头曲线内、外侧边沟采用浅碟式边沟或者设置盖板边沟增加路侧净区宽度等。
.8.1紧急停车带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路基宽度≤10.0m时,应结合公路的平纵横指标、合适的地形条件及沿线居民点的布局, 合理设计紧急停车带; b)宜利用截弯取直后被“闲置”的老路、弃土场,在增加工程量不大的位置设置; c)有效宽度不应小于3.50m、有效长度不宜小于30m、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20m。
DB52/T1609202
6.8.2停车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结合沿线途经的乡镇、居民集中点及观景需求合理设置; b)宜利用截弯取直后被废弃的老路、弃土场,在增加工程量不大的位置设置。 6.8.3观景台、加水点、农产品销售点、客车临时停靠站等应结合线形、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既有公 路资源,综合考虑,合理设置,且两端变速区段应按JTGD20设置,
6.8.2停车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路基设计应掌握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水文等,了解原有路基施工及使用状况: 结合路网情况、农田水利建设等综合设计,宜避免高填、深挖。 7.1.2应充分利用既有路基,并进行调查、合理评价,分析拼宽路基对既有路基变形、稳定性及防护, 排水设施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改扩建方式和具体工程措施,保证改扩建公路路基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 并满足使用功能。 7.1.3应对原有路基标高进行复核,不满足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加高原路基。路 基填筑高度应满足路床中湿状态下路基临界高度要求,当受建筑限界影响填筑高度不满足排除地下水排 水要求时,应采取增设排水垫层或地下排水渗沟等措施。下穿既有构筑物受建筑限界限制,路基排水功 能不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纵向渗沟、暗沟等,排除地面水。 7.1.4公路路基的拓宽改建应根据公路等级、技术标准、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水文、填挖情况选择 适宜的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拓宽宜采取单侧拓宽的方式。 7.1.5拓宽部分的路基应与既有路基之间保持良好的衔接,并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减小新老路基之间 的差异沉降,防止产生纵向裂缝。 7.1.6对特殊路基路段应加强地质勘察,并进行专项路基设计。 7.1.7对既有公路的防护、排水等构造物的稳定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分析,对既有支挡结构,应少扰 动,多利用。无明显损害、且强度及稳定性满足改建要求时,宜全部利用;部分损坏或不能满足改建要 求时,宜进行加固利用、改建或拆除重建, 7.1.8路基排水应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天然及人工沟渠、桥涵位置等进行综合设计,做好路基排水与 桥涵、隧道排水系统及各类排水设施的衔接处理。 7.1.9受地形或既有建筑物限制路段,为满足路基宽度要求导致工程造价增加较大时,可将排水设施 以暗沟、渗沟等形式设置在路肩范围内,并应满足行车荷载和排水要求。
7.2既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
7.2.1路基状况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收集既有路基的设计资料及养护资料; b 调查既有路基主体稳定性及使用状况: C) 调查既有路基支挡结构、防护工程、排水系统等实际状况: d) 收集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地段的既有路基处治方案、监测资料等成果。 7.2.2 应对既有路基技术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置建议,评价内容包括: a 根据相关标准综合分析评价既有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状况,判别拓宽改建路基对既有路基稳 定的影响程度,对既有路基的可利用程度做出评价; b)分析评价各种防护和排水设施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
DB52/T1609202
c)分析评价路基的病害类型、规模、成因,提出病害的处治建议; d)软土、膨胀土、岩溶等特殊路基的调查和分析评价按照JTGD30要求进行; e)采空区路段应进行地表稳定性评价,分析评价拓宽改建路基对下伏地基作用影响。
页指标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7.3.2当改扩建公路完全利用段既有路面结构层强度满足新建路面基层要求时,可直接作为改扩建公 路路床: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就地翻挖回填、换填、掺灰改良或排水等增强补压措施进行处理
7.4.1应充分利用挖方边坡的开山石渣进行填筑,达到区域段内挖填平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路基 填料、压实度应符合JTGD30的相关规定,并与既有路基地表的排水设施做好衔接。 7.4.2填方边坡坡率、平台宽度及边坡分级高度应结合填料种类和工程地质条件按JTGD30的相关 定执行,当弃方量较大时,可适当加宽填方边坡平台或放缓填方边坡,以减少弃方、增加路基稳定性及 利王边坡植物防护。
填料、压实度应符合JTGD30的相关规定,并与既有路基地表的排水设施做好衔接。 .4.2填方边坡坡率、平台宽度及边坡分级高度应结合填料种类和工程地质条件按JTGD30的相关规 定执行,当弃方量较大时,可适当加宽填方边坡平台或放缓填方边坡,以减少弃方、增加路基稳定性及 利于边坡植物防护。 7.4.3高填方路堤、陡坡路堤以及拟利用既有路基存在病害时,应进行专项设计。 7.4.4拼宽路基应与既有路基的路基动回弹模量相协调。并根据既有路基的含水率、密实度、病害类 型等因素,统筹协调既有路基、路面加铺设计,综合确定既有路基的处治措施,具体如下: a)当既有路基回弹模量不满足新建路基的要求,但既有路面未出现破损,且拓宽后通过加铺设 计可满足路面设计要求时,宜充分利用既有路基; b)当既有路基动回弹模量不满足新建路基的要求,且既有路面出现病害时,可根据含水率、压 实度和填料类型的分析评价,分别采取改善排水、补充碾压、换填处治等措施。当条件受限 不能翻挖既有路基时,可采取注浆、复合地基方案等处理措施。 7.4.5拼宽路基应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沉降情况进行评价,不满足要求时,采取挖换、 主浆、强夯或采用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7.4.6拼宽改建路堤的填料应符合JTGD30的要求,宜采用有利于拼接的材料。 7.4.7当拼宽宽度不满足压实机械作业要求时,可采用超宽填筑或翻挖既有路基,或增设护肩、挡墙 等工程措施。拼宽部分应分层压实。 7.4.8路基拼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7.4.3高填方路堤、陡坡路堤以及拟利用既有路基存在病害时,应进行专项设计。
7.4.8路基拼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在保证交通通行、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对原填方路基进行防护、绿化及交安设施拆除; 6 新老路基结合部应设置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且应设置成2%~4%的内向横坡 拼宽路堤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按JTGD30的相关规定执行; d 结合面以外不小于2m的范围,应增强补压,采用良好的路基填料填筑,确保拼接密实,减 小差异沉降; e 路基拼接可采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措施加强连接。新老路基结合部加筋处治应符合下列要 求: 1) 既有路基边坡开挖台阶,新建路基填筑、压实到相应标高时,再平整铺设加筋材料,伸 至台阶内缘,使加筋材料的被动抗力区尽可能长; 2)加筋材料应选择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小、易于施工的土工合成材料; 3)加筋材料在新路基中铺设长度应达到车道线外缘。
DB52/T1609202
7.4.9高路堤拼宽改造时,宜与桥梁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适宜的改扩建方案。 7.4.10高路堤及陡坡路堤拼宽时,除应对路堤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作验算外,还应 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及斜坡地基或沿软弱带滑动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7.4.11高路堤及陡坡路堤拼接,既有坡脚支挡结构物不宜拆除,并应做好排水设计。
7.5.1对高边坡开挖、不良地质路段的边坡,应进行专项设计。 7.5.2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高挖方边坡路段,可选取合理的线形指标与结构型式,减少对既有边坡 的扰动。 7.5.3既有高边坡开挖,宽度应满足施工机械安全施工的作业要求。 7.5.4完整的硬质岩边坡,可减小平台宽度、加大分级高度或不设边坡碎落台,减少挖方及占地。
7.6.1为保证路基稳定和防止路基出现病害,应充分调查既有路基的防护设置情况,根据地质、水文 材料等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合理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 7.6.2以生态防护为主的挖方边坡,宜结合地质情况、生态恢复、景观需求进行设计,并宜采用适宜 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资源。
7.6.3填方边坡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选择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防护形式; b 绿化草灌种类应选用适宜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 C 土质填方边坡防护可采用工与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填石、土石混填路基边坡在保证自身稳 定的前提下,宜采用绿化的方式, 6.4 顺层边坡应加强地质勘察,并根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防护处治。 .6.5 路基挡墙临水路段处于设计水位以下应采用C20及以上片石混凝土。
7.7.2路基排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根据调查资料,合理选择排水设施的型式、尺寸及其材料,公路范围内的截排水系统 附近排水单元顺接,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b)经水文计算,流入挖方边坡的水流不大或完整硬质岩边坡时,可不设截水沟: c)地表排水设施的选择,可根据地形、地质、地物条件按表6选用,盖板平面形式参见附
DB52/T1609202
表6典型地表排水设施型式
8.1弃土场选址应根据弃方量、占地类型、占地面积、临时便道、弃土运距、弃土组成、堆放方式、 护整治工程量及弃土场后期利用等情况,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 弃土场设置应选择在相对平坦低洼路段,严禁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 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场,且应不影响河流、沟谷的行洪安全,不应影响水库 大坝、水利工程取用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灌(排)干渠(沟)功能,不应影响工矿企业、 居民区、交通干线或其他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6 弃主场应避开滑坡体等不良地质条件地段,不宜在泥石流易发区设置弃土场;确需设置的: 应确保弃土场稳定安全; C 弃土场不宜设置在汇水面积和流量大、沟谷纵坡陡、出口不易拦截的沟道;对弃土场选址进 行论证后,确需在此类沟道弃渣的,应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 d 不应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场。 8.2 取土场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设置在可视范围以外和易绿化区域位置,不应选在顺层坡或滑坡地带; 6 取料应满足路基填料性质要求; C 应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 d) 可结合路基挖方边坡放缓,减小防护工程综合考虑: e 应有取土范围、取土标高设计、取土边坡及场区绿化防护设计等。 8.3取弃土场的选址应按相关规范进行勘察。 8.4弃土场的设计,应结合城镇发展及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既有 公路资源,采用集中弃土方式,少破坏植被、少占耕地 8.5弃土场应进行适当清表、碾压处理,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支挡和绿化 拍游法宝
DB52/T1609202
2.1路面结构宜采用以下组合设计: a) 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碎石、填隙碎石等粒料类。交通量小的公路,经计算可取消底基层,地下 水位较高或线位较低路段,取消底基层后应设置排水性能良好的垫层或采用填石路基; b 基层宜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有粉煤灰供应的地区,可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宜选用设接缝的普通水泥混凝土,必要时设置传力杆和拉杆,或采用 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以及钢纤维混凝土等面层; d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宜采用单层或两层结构,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结构;在特重、 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时,或有特殊要求路段,可采用两层或三层结构,表面层可采用SMA、 Superpave或改性沥青混合料; e)单层路面厚度宜为40mm~70mm,双层路面厚度宜为90mm~120mm; f)一般路段,硬路肩应与行车道采用相同的路面结构层;土路肩应进行硬化设计,硬化材料宜 米用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 2.2集镇村寨、连续急弯陡坡或长陡纵坡、受信号灯控制的平交路口等内部剪应力较大的路段,可 寸路面材料及结构型式进行特殊设计。 2.3应重视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交界处、桥头以及隧道洞门处等路面类型交界处的搭接设计。 2.4沥青路面应重视中间功能层设计。
8.3.1利用既有路面时,应对拟利用路段按规范进行现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8.3.2既有路面结构层强度满足新建路面基层要求时,可作为改扩建公路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使用。 8.3.3既有路面利用前应对病害进行处治,处治方案以局部补强为主,补强层宜与相邻路段新建路面 结构相协调。
DB52/T1609202
a)路面纵向拼接时,拼接缝应与路中线垂直,横向拼宽时,拼接缝宜与路中线平行且避开轮迹 带;应合理确定拼接宽度,以便于施工;拼接新路的标高应结合老路的标高及拟定的病害处 治万案确定: 6 路面横向拼宽设计时,加宽的新建路面部分宜采用与相邻路段新建路面相同的结构组合设计 且应使路基和路面各层与既有道路的路基和路面各层具有相近的动回弹模量; 沥青路面拼接时,各结构层均应采用台阶搭接方式。基层、底基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0.25m, 面层搭接宽度不宜小于0.15m,纵向拼接时宜再适当延长。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结构 开裂,可在基层底面铺设加筋材料,增强基层抵抗不协调变形的能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拼接时,各结构层也均应采用台阶搭接方式,基层、底基层搭接宽度不应小 于0.25m,面层搭接宽度不宜小于0.30m。新混凝土板的厚度和强度不应小于既有路面,横 缝宜与既有路面对齐,新旧混凝土板之间的纵缝应设置拉杆。 3.6结构性补强或加铺设计应符合如下规定: a)对公路改扩建工程,在进行了既有路面结构性补强后可再加铺罩面层; D 对路面改造工程,可只进行路面结构补强: C 沥青加铺层(罩面层)厚度应兼顾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和减缓反射裂缝的要求确定: 加铺路面厚度不宜大于70mm,并重视中间功能层设计; 混凝土路面需设加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结果合理选择分离式 或结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铺以及沥青混凝土加铺方案,并应重视新旧面层间的结合处理。条件 充许时宜优先选择结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铺或沥青混凝土加铺方案,
8.4.1应结合路面调查分析、材料试验结果确定旧料的再生利用部位,并经材料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料 的参配比例。 8.4.2沥青路面应根据交通量、气候条件、既有路面状况、沥青路面回收料品质等因素,选择技术成 熟、质量可控和经工程验证的再生技术。同一路段沥青材料再生利用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8.4.3水泥混凝土面层损坏严重时,应采用再生工艺将旧路面做成改扩建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再生 工艺推荐采用就地打裂压稳方案,条件允许时,可选择碎石化再生方案。碎石化设计应考虑震动、噪声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8.4.1应结合路面调查分析、材料试验结果确定旧料的再生利用部位,并经材料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料 的参配比例。 3.4.2沥青路面应根据交通量、气候条件、既有路面状况、沥青路面回收料品质等因素,选择技术成 熟、质量可控和经工程验证的再生技术。同一路段沥青材料再生利用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8.4.3水泥混凝土面层损坏严重时,应采用再生工艺将旧路面做成改扩建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再生 工艺推荐采用就地打裂压稳方案,条件允许时,可选择碎石化再生方案。碎石化设计应考虑震动、噪声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8.5.1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视工程实际情况,可考虑设置路面边缘排 水系统或路面内部排水系统,排除路面结构层间水。 3.5.2路面拼接缝应重点考虑防水黏结设计。 8.5.3桥面、隧道洞口段路面沥青铺装整体铣刨重铺时应设置防水粘结层。 3.5.4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路段,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条件不良岩石挖方路段,基层、底基层 为非粒料类材料时,基底宜设置厚度不小于15cm的透水功能层,
8.5.1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视工程实际情况,可考虑设置路面边缘排 水系统或路面内部排水系统,排除路面结构层间水。 8.5.2路面拼接缝应重点考虑防水黏结设计。 8.5.3桥面、隧道洞口段路面沥青铺装整体铣刨重铺时应设置防水粘结层。 8.5.4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路段,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条件不良岩石挖方路段,基层、底基层 为非粒料类材料时,基底宜设置厚度不小于15cm的透水功能层,
DB52/T1609202
桥位选择应符合JTGD60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特大桥、大桥的桥位是路线布设的重要控制点,位置的选择原则上应服从路线的基本走向, 路桥综合考虑,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中、小桥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 桥位应因地制宜,尽量在河道顺直、地形条件好、岸坡稳定的河道最窄处选择最佳桥位,合 理布设孔跨,避免出现较多高墩、大跨及弯坡斜桥,以减小桥梁规模和难度,节省工程造价。 通航河道应满足通航要求; 既有桥梁改扩建时,应加强水文计算,对冲刷较大或存在较大冲刷隐患的桥梁,应考虑桥梁 基础的防护及桥位处河道的处理,
桥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美观、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设计; b 大桥宜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造型简捷、结构耐久、安全可靠、经济性好、便于施工和养护 的桥型方案。尽量避免选择特大桥,若确需采用特大桥,应作多方案比选,并应作专题论证; C 中、小桥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大桥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箱梁 或钢筋混凝土拱桥。如有特殊要求时,可选择石拱桥设计方案; d 拼宽桥梁的新建部分桥型宜与既有桥梁保持一致,
桥梁净空宽度应符合JTGBO1中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不设非机动车道或检修道(人行道)时,桥梁宽度应不小于表7规定的各项宽度之和:
设置非机动车道或检修道(人行道)的路段,桥梁全宽应包含该部分宽度,检修道(人行道) 净宽不宜小于1m;栏杆设置宜采用图1a)的布置型式,或可采用图1b)的布置型式,路缘石 高度宜采用15 cm,不应超过20 cm:
设置非机动车道或检修道(人行道)的路段,桥梁全宽应包含该部分宽度,检修道(人行道) 争宽不宜小于1m;栏杆设置宜采用图1a)的布置型式,或可采用图1b)的布置型式,路缘石 高度宜采用15cm,不应超过20cm
DB52/T1609202
9.1.4利用桥梁桥面最小净宽
几动车道或检修道(人行道)的桥梁护栏和栏杆
直接利用或改造加固后利用的既有桥梁,桥面净宽应满足以下规定: a)二级公路一般路段桥梁桥面净宽不小于8.0m、困难路段桥梁桥面净宽不小于7.0m b)三级公路一般路段桥梁桥面净宽不小于7.0m、困难路段桥梁桥面净宽不小于6.5m c)四级公路一般路段桥梁桥面净宽不小于6.5m、困难路段桥梁桥面净宽不小于6.0m
9.1.5桥涵荷载等级
9.1.6桥涵检测与评定
确定桥梁、涵洞通道的直接利用、改造加固后利用或拆除重建方案,应对全线既有结构进行调查 检测及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调查收集勘察、设计、施工、工及历年运营养护情况等资料; b)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应按JTG/TH21的规定进行; C 涵洞、通道技术状况评定应按JTGH11的规定进行; d)桥梁承载能力评定应根据需要按ITG/TI21的规定讲行
.1.7 桥涵加固与利用
直接利用或改造加固后利用的既有桥梁、涵洞通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评定等级为1类、2类并满足相应设计荷载标准要求的桥梁可直接利用; b)评定等级为3类的桥梁,经改造加固后达到1类或2类时应利用; c)评定等级为“好”的涵洞、通道可直接利用; d)评定等级为“较好”的涵洞、通道,经改造加固后达到“好”的评级时应利用
9.1.8桥涵拆除重建
DB52/T1609202
拟进行拆除重建的既有桥梁、涵洞通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评定等级为4类的桥梁加固后耐久性不满足长期使用要求的宜拆除重建,5类桥梁应拆除重建; b)评定等级为“较差”的涵洞通道宜拆除重建,评定等级为“差”、“危险”的涵洞通道应拆 除重建。
9. 1.9 洪水频率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JTGBO1的规定。位于城镇区内的桥涵,当按照.JTGBO1的洪水频率设 桥涵高程过高而引起困难时,可依据城镇防洪规划,按照相交河道或沟渠的规划洪水频率设计, 保桥涵结构在设计洪水频率下的安全
9.2.1新建桥梁宜根据桥梁跨径、施工工艺、工期要求等进行桥梁上部结构设计。跨径40m及以内的 梁宜采用预制装配式梁板式桥;当桥梁较少且较分散,或预制场地困难的条件下,可采用现浇结构。 9.2.2桥梁下部结构不应采用单支座独柱式桥墩,纵坡较大、半径较小的多跨桥梁宜采用墩梁固结体 系。 9.2.3位于岩体破碎、陡坡山体上的桥墩,应适当提高桩顶(承台)标高,减少边坡开挖,确定有效 桩长,并对基础开挖的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和防护设计;岩体破碎路段的桥梁,桥台宜伸入挖方段。 9.2.4桥梁拼宽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型式、跨径布置、拼宽部分自身稳定性、地质等因素并经检测论 证后,确定拼宽部分与既有桥梁间是否连接。桥梁拼宽设计应符合JTG3362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附 录A的要求。 9.2.5桥梁拆除应进行专项设计,专项设计应包含详细的拆除程序,并考虑结构安全、施工安全、交 通组织、环境保护等因素,并进行论证, 9.2.6靠近城镇、旅游景点、饮用水源的跨河桥梁,应采用集中排水。
9.3.1涵洞设计应做好实地勘测工作,确保涵洞轴线与路线交角的准确性;在选择涵位时应注意进出 口高程与沟渠顺接,确保水流顺畅。 9.3.2新建涵洞应采取标准跨径设计,拱涵、盖板涵、箱涵的标准跨径不宜小于1.5m,兼顾农业灌 溉功能的圆管涵,其管径应满足排水、灌溉及养护功能所需。 9.3.3涵洞通道接长时宜采用原有的结构型式、孔径接长,其接长部分宜与既有结构相连接。接长部 分应考虑与既有涵洞通道之间的沉降差异,接缝处应进行防水处理。 9.3.4处于城镇化、街道化路段的原有涵洞通道,应结合城镇规划等情况,确定是否利用。 9.3.5在地基承载力较低,或有较大沉降与变形的路段,或为加快施工进度,可选用钢波纹管涵 管径不宜太于2.0m
D.1.1隧道设计应满足公路规划、公路功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平纵
DB52/T1609202
建筑限界、净宽断面、运营设施等应与公路等级相适应。 10.1.2隧道选址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经济合理的确定隧道平面线型指标及隧道平面布置,路线总体 设计应严格控制隧道规模,原则上应以不设通风设施的中短隧道为主,宜避免设置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10.1.3为改善隧道通行条件、提升通行能力,或提高公路等级和标准,利用既有隧道或既有隧道线位 时,可对既有隧道进行加固、改扩建或新建。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的局部路段,经评估论证,可维持原 隧道通行。
10.2.1隧道路段平纵线形应协调均衡,隧道进、出口不应布设半径小于一般值的平曲线,洞口内外 平面线形不应有急剧的变化。曲线隧道宜采用不设超高的圆曲线,需采用设超高的圆曲线时,其超高值 不宜大于4.0%。当设计速度为20km/h时,圆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50m。 0.2.2隧道洞口内外侧各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的平、纵线形应一致。困难地段,经技术经济比 交论证后,洞口内外平曲线可采用缓和曲线,但应加强线形诱导设施。 0.2.3隧道内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最大纵坡不应大于3%,短于100m的隧道可不受此限制。大 于100m的中、短隧道,其最大纵坡值可采用4%。
10.3.2较宽的一侧检修道宜设置混凝土护栏,不设检修道的一侧应保留不小于0.25m的余宽,单侧 检修道加宽及混凝土护栏示意图见图2。
验修道加宽及混凝土护栏示意图见图2。
DB52/T1609202
检测标准10.4隧道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
图1单侧检修道加宽及混凝土护栏示意图
10.4.1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应根据隧道长度、预测交通量和交通量增长情况统筹设计,通风、照明设 施可分期实施,隧道预留预埋、供配电、接地与防雷等后期增加或调整较困难的设施,应按远期设计年 限一次性设计并实施。 10.4.2隧道通风设施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平纵线形等因素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申短隧道可不考虑通风设施。 10.4.3无人行需求的长度(L)<200m及200m≤L<500m的直线隧道可不设置照明设施,200m≤ <500m的曲线隧道及500m≤L<1000m的直线隧道可根据交通量、隧道位置、接电条件等具体情况 确定是否设置照明设施,500m
.1.1平面交叉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路网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等合理计 面交叉位置不应改变现有路网结构。 ,1.2与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进行渠化设计,与四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宜进行渠化计 化设计可采用加铺转角、加宽路口、设置转弯车道和交通岛等方式,
沥青路面标准规范范本DB52/T1609202
11.2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
11.2.1平面交叉角宜为直角,斜交交叉角小于等于45°时,应对被交叉公路进行局部改线处理。 11.2.2平交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不设超高的大半径平曲线, 11.2.3平交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宜平缓,有条件时次要公路纵坡宜控制在3%以内, 11.2.4平交范围内应保证视距通视三角区的要求。 11.2.5平面交叉的间距不应小于2Vn(单位为m,其中n为主线车道数)且不小于150m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