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15/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5.1.1总体设计应论证确定旅游公路及其组成的功能、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其主要内容 应根据区域特点、建设条件、旅游资源特点等编制,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不同设计阶段逐步深 入和细化
a 结合项目区旅游资源分布与价值评价、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游客出行特点分析等,明确旅游公路 的主题定位、建设目标,并进一步完成旅游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 b) 开展旅游交通需求分析,具体包括旅游交通出行调查、旅游交通出行者需求分析及旅游交通量 预测分析。除应符合本文件4.5.1要求外,还应符合附录A.3.3; C 根据地区公路网结构与规划和旅游交通组成,明确公路旅游吸引点和服务需求,论证确定公路 的旅游服务功能,应充分利用高铁、高速公路等现有交通走廊合理论证确定公路线位,使之与 地区公路网衔接顺畅,结构、布局合理; d 考虑沿线建设条件、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组成等,综合分析确定慢行系统组成和线位布局; e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景观段落划分、旅游需求、交通方式及其组成等因 素,综合论证服务中心、驿站等服务设施的布局方案:
DB15/T26952022
f)旅游公路应设置美观简洁、风格统一的标识、解说系统,且与公路景观、驿站等建筑风格相协 调。 5. 1. 3旅游公路设计宜采用的设计流程参见附录 C。
5.2.1旅游公路选线方案应以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为目标测绘标准,结合旅游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国土规 划等规划性文件,通过统筹规划、合理选线。 5.2.2应根据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的位置和级别合理选择路线方案,保证公路与旅游资源的连 通性。 5.2.3应根据区内旅游资源分布、公路网现状及规划和旅游公路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研究确定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路线及交叉、驿站等服 务设施配置,确定建设规模。 5.2.4旅游公路宜集约节约利用通道资源,可利用原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改扩建路段设计标准和指标 应综合考虑占地、不良地质、工程造价和对环境影响等因素论证确定,原则上应低不应高。 5.2.5应根据设计速度、交通组成合理确定主要控制性指标(平纵线形、视距、超高等),其他指标 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质、自然环境和旅游需求等因素灵活选用。 5.2.6应根据公路建设性质、技术等级、设计交通量、沿线环境和和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结合 慢行系统使用功能和设置方案,综合确定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5.2.7旅游公路应结合工程需要,同时兼顾沿线景观保护及旅游者观景需求设置隧道。 5.2.8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及其组成、公路环境和交通条件等 进行总体设计,结合公路主体和慢行道工程方案,优先采取主动安全措施,根据需要设置完备的安全防 护设施。 5.2.9应根据非机动车预测结果、主要出行方式,综合考虑安全、慢游体验、自然环境和工程经济性 等因素,分段论证慢行系统设置方案。 5.2.10慢行系统的设置应根据公路旅游价值评价,经规划策划,通过总体设计确定设置路段和形式 主要可设置于慢行需求较大、沿线景观优良且慢行体验性较强的局部路段。旅游公路慢行系统可与景区 内部慢行系统相衔接。 5.2.11旅游公路的慢行系统应根据其使用功能、主要出行方式、安全和环境等因素,结合沿线景区景 点及优质景观分布,灵活、合理选用其主要技术指标。 5.2.12慢行系统的路基组成及宽度应根据其使用功能、非机动车交通量、沿线环境和体验需求等综合 确定。 5.2.13 应根据建设目标、设计交通量及组成、旅游资源分布、村镇现状布局,结合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与规划、特色产业布局等,综合论证确定沿线服务设施的布局、主题、功能和总体规模。可根据交通量 等发展需求,论证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案。 5.2.14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可利用道路沿线原有设施、建筑物等进行改建提升,结合现场环境条件进行 综合整治利用。 5.2.15旅游公路应根据区内自然资源分布,统筹处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要素之间的关系 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沿线环境的破坏。 5.2.16旅游公路应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线路无法避让时,应经过论证确定保护范围内路段 的技术等级,充分利用现有道路。 5.2.17旅游公路应进行取、弃土场专项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的植被保护与 恢复。
DB15/T 26952022
产、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先进工艺,保证污水达标回用或集中收集存放,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 5.2.19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是对公路廊道范围内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利用、开发、创造与完善,包 活公路主体工程景观优化,道路绿化美化、生态恢复,特色景观展示与营造,服务设施景观设计,交通 工程设施等风格形式、质感色彩、比例尺度协调统一等内容。 5.2.20景观设计应依据旅游公路的主题策划开展。景观设计应在保护项目天然票赋的基础上采用不 同方式进行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优化或营造。并通过景观质量评价界定路段景观属性,根据借景式和 造景式路段进行具体元素设计。 5.2.21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应依据不同类别旅游公路的功能及行车速度考虑公路景观的动态视觉效果。 其中,目的地型旅游公路线性景观以设置中、小尺度景观单元为主,通景型旅游公路为干线或集散公路 时,其线性景观以设置大尺度景观单元为主。 5.2.22在公路选线、线形设计、观景台选址等方面,应有效引导公路使用者欣赏廊道特色景观,增加 赏景及体验沿线景观风貌的机会。公路设施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则应尽量避免人为设施干扰廊道 既有优质景观。 5.2.23应视旅游公路建设需求,确需人工造景时,有条件地运用人工设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设 施及大型构造物影响原有优质景观;需营造或优化景观时,可运用借景、对景、障景、框景和夹景等园 林艺术手法 5.2.24绿化规模、效果和种类应视沿线景观环境而定。绿化应适地、适树(草)、适量。应以乡土植 物为主,充分做到与自然融合。 5.2.25旅游公路主体结构的色彩与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景观相协调,
[6. 1. 1一般规定
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旅游公路路线应根据公路功能、类别、技术等级、交通量及组成、廊道研究推荐的走廊带,结 合沿线地形、地质和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分布等进行设计; 旅游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应符合现行JTGD20等行业标准的规定; 利用既有公路改扩建为旅游公路时,应充分利用原公路线位资源,保护和利用沿线旅游资源; 既有公路局部路段进行旅游功能拓展时,可对局部路线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吸纳优质景观进 入公路动态视域范围。
6.1.2 选线与线形
旅游公路选线与线形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旅游公路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选线理念,坚持安全选线、生态选线、景观 选线、地质选线等原则,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 坏; b 旅游公路选线应由所在区域现状和规划到带状区域、由带状区域到路线方案递进论证,统筹考 虑区域公路网布局,基于旅游资源分布合理确定路线方案。 C)旅游公路走廊带选择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DB15/T26952022
1)复合型旅游公路应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规划的基础上,选择有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 走廊带;主要控制点除应符合旅游交通功能需要外,应满足沿线旅游资源点可达性以及优 质景观资源可视性的要求; 2) 通景型旅游公路应主要选择满足便捷、快速通达的走廊带内;主要控制点应满足旅游者集 散地和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 3 自的地型旅游公路应在考虑经济性、地形地质适宜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主要选择自身 可达性高、沿线50%以上路段景观条件优良的走廊带;走廊带内具有停靠欣赏条件的优质 景观点可作为路线控制点。 线位方案比选应将沿线景观作为重点考虑因素,有效引导公路使用者欣赏路侧特色景观,充分 体现不同旅游片区的特色风貌,展示片区的典型旅游资源,增加观赏及体验沿线景观风貌的机 会,让沿线景观风貌通过路线走向自然呈现: e 在公路网较发达地区,旅游公路选线应注重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与功能的分析,在路段通行能 力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利用现有路线走廊资源。在公路网欠发达地区,旅游公路选线应选 择在具有一定旅游经济基础或潜力的经济带上,以刺激和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增长。 路线设计宜注重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合理取用线形指标值,不宜追求高指标。应注意平纵 线形组合,尽量与沿线地形条件相适应,降低填挖方数量,减小对沿线自然地貌的破坏,最大 程度地保护环境。宜符合以下要求: 1)平原地区宜在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桥涵构造物净空要求的情况下,适应地形起伏,尽 量降低路基高度; 2)丘陵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类曲线要素组合搭配布线;根据山体的自然条件,可采用曲线定线 手法,选择整体式、分离式或高低错落式路基等,使路线适应地形变化,与自然融合;为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纵面设计应尽量灵活选择指标,使平纵线形吻合地形,实现低填浅挖; 3 沿河(溪)地区除考虑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条件外,应着重考虑沿河的景观效果;在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复合型、目的地型旅游公路宜选择低线方案;选岸时宜尽可能选择阳坡和迎 风面,以减少积雪、涎流冰等病害,延长通车时间; 4)山岭地区可采用较低的设计指标,局部降低设计速度;可通过增加平曲线数量,提高曲线 占比,使线形符合驾驶员视觉和心理需求,并减少大填大挖;宜尽量采用自然展线,在前 后线形均衡、交通安全设施完善的特殊困难路段,经多方论证,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值; 5)分水线顺直平缓、起伏不大、岭脊肥宽的分水岭可布设山脊线,以提升廊道景观价值。 续流畅,无视觉不良的线形组合
6.1. 3 横断面组成
旅游公路横断面组成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在沙漠、戈壁及草原等地区,根据条件可考虑设置平面分离式路基,两幅路之间应满足不设护 栏和防眩设施要求,可增强公路行车安全性和景观效果;在山区自然横坡陡于1:3时,可考 虑采用纵面分离式路基,以减少山体开挖,降低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 b 旅游交通量较大且条件具备时,可进行单向车道分离式设置,以形成单向行驶的环线线路。此 时二级路单车道可增加左侧余宽; C 旅游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时,可在具有特殊或优质景观点的路段设置观景台,观景台布置 应符合JTGD20。 d 旅游公路技术等级为二级及以下时,为满足旅游者停靠需要,可在沿线景观较好的路段设置港 湾式停车带,前后应设置供车辆减速驶入和加速驶出的过渡段;具有特殊或优质景观点时可设 置观景台,停车点和观景台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并参照图1和表3
DB15/T 26952022
1)停车点、观景台范围内的主线纵坡不应天于2.5%,主线行车道与停车场用侧分隔带或路 面标线区分; 2) 停车场的两侧应设置加、减速区段,布置图参照图1,其长度根据侧分隔带宽度,按表5 中主线设计速度对应的渐变率要求确定; 3 停车场沿主线的纵向最小长度宜大于30m; 4 停车点、观景台场地内部停车场与道路行车道之间应用分隔带区分
二级及以下旅游公路停车区和景观台布置示意图
表3二级及以下旅游公路观景台、停车区变速区段长度
1)当路段交通量小,机非混合交通相互影响较小时,经安全性论证,二级公路可考虑利用或 加宽硬路肩设置慢行系统,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可将行车道涂装作为慢行道; 2)当路段交通量较大,机非混合交通相互干扰时,应设置慢行专用道,与行车道间应设置物 理隔离设施; 3)根据沿线建设条件和自然环境,慢行系统专用道与公路可采用整体式横断面形式设置。当 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形式明显提高工程造价、实施难度或诱发工程地质病害的,则应采用分离式 路基横断面形式。必要时,应对采用整体式与分离式路基、高低路堤、半桥半隧等路线方案进 行比选论证; 4)若慢行系统与公路分离有利于提升旅游体验和安全的,慢行系统则应与公路分离设置,各 自论证确定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5)根据旅游公路两侧慢行需求的不同,慢行道在横断面中可采用非对称布置。单侧布置慢行 道时,应布置在有利于观景的一侧; 6)不同横断面形式及宽度变化时应设置必要的过渡段; 7)旅游公路合并设置慢行道时,横断面组成形式可参照图2、表4。大桥、特大桥及隧道段 另行论证确定。
DB15/T 26952022
8)旅游公路分离设置慢行道时,横断面组成形式可参照图3
慢行道单侧设置的分隔断面
图2合并设置慢行道的旅游公路整体式断面
图3分离设置慢行道的旅游公路分离式断面
f)既有公路进行旅游功能拓展时,可根据需求和景观条件,增设景观台和慢性系统。观景台和 性系统设置应符合本文件相关规定
6. 2. 1一般规定
旅游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旅游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应分别符合JTGD30、JTGD40、JTGD50等规定; b)旅游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应考虑景观绿化需求,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边坡形式、支挡防护形 式、排水设施形式等内容:
c)旅游目的地周边地区公路路基设计应考虑周边景观风格和设施功能需求。
DB15/T26952022
6.2.2.1旅游公路路基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路基断面形式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结合公路功能和景观风貌等确定,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宜与自然地貌相融合; 1)在沙漠、戈壁及草原等地区,应结合地形尽量设置低路堤、浅路堑; 2)在山岭地区,可设置纵面分离式路基,以避免设置高填方高挡墙,降低挖方边坡高度。 b)路侧设计应满足行车和旅游者安全要求,有条件时,应提供安全的路侧净区。 在沙漠、戈壁及草原等地区,应结合地形尽量设置低路堤、浅路堑,有条件时应采用缓于1:4的 坡率以及宽浅边沟,以扩大路侧净区有效 且有利于自然景观融合和植被恢复
6.2.2.2填方路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 位于非农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路段,根据环境协调要求可采用较缓及变化的边坡坡率,位于沙 漠、戈壁、草原等地广人稀的地区时宜采用表5中的建议值,位于林区及城镇等条件不足的地 区时可采用最大值; b 当旅游公路有互通立交且位于山岭地区时,可采用缓边坡,以达到消耗路基弃方且与周围环境 融合的效果; C)复合型及目的地型旅游公路路肩和坡脚应修饰成弧形。
表5填方路基边坡坡率
a)对景观要求高的路段,高边坡宜进行专项设计,竖向宜由下往上、纵向宜由高往低逐渐放缓坡 率,形成自然山坡的坡面,且与土质性能变化相一致,从而达到恢复自然地貌的目的。土质挖 方边坡坡顶和坡脚宜修饰成弧形 b)对位于路侧计算净区宽度外,具有景观价值的稳定孤石等,应予保留。 6.2.2.4慢行道与公路合并设置为整体式路基时,慢行道路基压实度应采用公路路基压实度标准。慢 行道与公路分离或独立设置时,经试验路检验或综合论证,在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可适当 降低路基压实度标准。 6.2.2.5公路高路堤、陡坡路堤和深路堑设计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景观植被栽植 需求,初步设计阶段应针对排水、防护方案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论证。
3.1公路路基防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排水设施应与周边地形环境相协调; b)地形平坦、纵坡平缓的一般路段特别是沙漠、戈壁、草原地区,宜采用浅碟形排水沟或采用放 缓边坡漫流排水型式;通过城镇路段,宜采用带盖板矩形边沟;高路堤或视线以外的其他路段, 可采用梯形排水沟; c)在满足防冲刷要求的前提下,路基排水沟宜采用草皮防护、当地碎石或卵石干铺防护; d)截水沟或急流槽等坡面排水设 市的设置应避免对环境景观产生明显影响:
DB15/T 26952022
e)对于途径湿地、水体的路段以及慢行系统和服务设施等,宜结合实地环境条件,采用低影响开 发排水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如采用绿色屋顶、植草沟、透水铺装、 生态树池、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形成的排水系统。 6.2.3.2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景区、建筑、自然风景带和人文景观等场所已有的排 水系统。 6.2.3.3水环境敏感区路侧设置的边沟、排水沟、蒸发池、收集池或油水分离池等设施应考虑旅游公 路景观要求,尽量采用生态化处理措施。
6.2.4路基支挡、防护
2.4.1旅游公路路基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边坡防护应在保护边坡自然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 设计方案。采用植物防护时,应草灌结合,选用当地优势物种。石质边坡上可种植攀援性藤本 植物,如五叶地锦等,使环境更加自然;局部地方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具有自然美感的岩面 植物选择及种植部位应根据防护要求、视觉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 D 对于高大路堑边坡,在边坡呈现稳定状态时,宜尽量采用挂网植草、草坪液力喷播技术或TBS 和SBS柔性防护技术进行防护,有效地减少硬质防护的范围和面积,恢复路堑边坡的自然原 貌; C 边坡需设置支挡工程时,不宜采用“大面积”或“大体积”工结构,宜采用柔性、轻型和绿 色生态型支护方案; d 边坡防护采用实体式挡土墙、护面墙时,应控制墙体高度和视觉体量。墙体应因地制宜、就地 取材,利用沿线丰富的地方材料进行砌筑。砌筑表面应根据设计美学,结合路段主题,选择如 大卵石斜砌、人字花砌,片石花砌、茬砌、块石平砌等砌筑形式;在勾缝时采取平、凹、凸等 样式,并运用白水泥勾凸缝和凹缝墨线描绘等做法,加强墙体视觉效果与环境的融合感。必要 时应利用栽植作修景处理。 2.4.2路基防护设计需考虑与服务设施、景观构筑物等的衔接过渡,
2.5.1旅游公路路面应满足强度、耐久性、抗滑和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路面类型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环境保护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降雪量大或冰冻时间较长的山岭地区,坡度较大且旅游交通量不高的旅游专线公路局部路段 可考虑采用砂石路面; b 路面材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路基可采用技术方案成熟的工业废料、 尾矿渣、建筑废弃料等填筑,实现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节约筑路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生态 环境; 可一次性铺设高级或次高级路面,并适度减薄路面厚度,具体路面结构型式和厚度应根据预测 交通量大小、路面轴次等合理确定;铺设路面的材料应使路面行驶起来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d 降雨强度较大地区,或拟收集利用雨水的路段和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透水性路面; 机动车道采用彩色路面应经论证确定: 噪声敏感路段宜采用降噪沥青路面; g 环境敏感及施工温度偏低的地区,有条件时宜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2.5.2彩色路面结构、材料及使用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路面色彩宜为单色调、低明度、彩度适中,并应与周围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满足功能和安全 求:
DB15/T26952022
b)用于彩色路面的着色剂宜选用无机类颜料,并应满足对人体及结构无害、色彩持久等要求。
6.3.1旅游公路桥梁总体布置应与地形变化和公路线形协调,保持视觉空间序列的连续性。桥孔布置 和跨径变化应视觉连续,富有节韵,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 6.3.2当公路跨越弯曲的河流、小溪时,可适度加大桥梁的跨径,以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形态,避免 截弯取直。 6.3.3桥涵应与自然协调,与结构受力体系相适应,上下部构造应尺度均衡、比例协调、结构稳定,
保持视觉空间序列的连续性。桥扎布直 和跨径变化应视觉连续,富有节韵,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 6.3.2当公路跨越弯曲的河流、小溪时,可适度加大桥梁的跨径,以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形态,避免 截弯取直。 6.3.3桥涵应与自然协调,与结构受力体系相适应,上下部构造应尺度均衡、比例协调、结构稳定, 并适当考虑景观需求。 6.3.4桥面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合并设置慢行道时,慢行道宽度宜与前后路段一致。中小桥可适当加宽以设置慢行系统;机动 车道与慢行道之间应采取隔离措施; b 桥面铺装宜与前后路段路面结构类型和色彩一致; C 桥梁外侧护栏和栏杆应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设计,宜选用通透性较好的型式。 6.3.5 旅游公路桥梁应注重美学设计、文化展示和特色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处于优良景观环境、有观赏需求且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桥梁应进行独立的美学设计,尽量采用当 地传统的桥梁构筑手法; b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桥梁进行修复维护,尽量还原桥梁历史原貌; 改扩建公路不再使用的老桥,在不影响泄洪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或修后成为服务设施的 部分或作为交通历史文化加以展示。 6.3.6 旅游公路桥梁应注重细节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结构形式及梁高宜避免突变,当难以避免时,应通过结构渐变或色彩修饰等增强视觉的连续性 管线及排水设施不宜外露,难以避免时宜进行外观装饰处理; 桥梁外观需涂装修饰时,涂装色彩应经环境效果评估后确定: d 坛工墩台宜采用当地石材,或利用仿天然材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使其与周边环境自然融 合。 6.3.7属于复合型或目的地型且为旅游专线公路的旅游公路,位于景区或乡野地区的路段,其涵洞进 出口可采用当地石材石砌镶嵌外表面等方式进行外观装饰,以与环境融合协调。 6.3.8利用涵洞提供动物通道功能时,应在充分调查动物习性的基础上开展涵洞设计,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涵洞进出口应模拟动物原生环境,营造适合动物活动的空间; 应适当增大断面尺寸,缩短洞身长度,以减小对动物通行的影响
6.3.4桥面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营造适合动物活动的空间; b)应适当增大断面尺寸, 缩短洞身长度,以减小对动物通行的影响。
6.4.1拟定路线总体设计方案时,应论证隧道和深路堑方案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应优先选用对环 境影响小的方案,并制定环境恢复措施。
a)一般宜采用自然洞门的形式,提倡简洁、隐蔽、淡化洞口处理,降低隧道感知度; 处于城镇或民俗文化景区门户位置的隧道洞口结构造型可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特征,符合旅游 公路设计主题,包括洞门壁面利用浮雕、镶嵌或彩绘等方式呈现地区风格;或运用当地材料, 如砖、石、瓦、夯土等,呼应当地的历史文化; C 同一路段隧道口型式尽量维持一致性,不宜差异太大,若有必要作挡土墙,宜分层分阶设置, 并采用植物柔化,使隧道口尽量融入地形地貌
DB15/T2695—20226.4.3隧道洞口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端墙式洞门时,墙面宜采用当地石材,或利用仿当地材质对混凝主表面进行处理。当为浅色的混凝土表面时,应采取减光措施;洞口附近的电气及通风机房等,宜设置在用路者视线范围外,否则应利用绿化种植对其遮蔽;c)隧道洞口壁面处理应考虑经济性和施工难度,减轻体量感,利用色彩变化、材质和绿化等手法达到景观要求6.4.4隧道净空应符合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且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宽度应满足下列要求:a)四级公路隧道左侧可不设置检修道或人行道,但应保留侧向余宽;b)单车道四级公路的隧道应按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修建;c)隧道内设置自行车道时,侧向宽度应提高一级设置。6.4.5旅游公路隧道内的车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隧道内应尽量避免设置慢行车道;b)隧道同孔内设置慢行道时,隧道长度不宜超过500m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c)隧道内机动车道和路缘带宽度应与前后路段一致;d)合并设置慢行道时,慢行道宽度宜与前后路段一致,受条件限制时,经论证可适当减窄,但不应小于慢行道最小宽度的规定值,并宜在洞口3s行程外设置渐变段;e)合并设置慢行道时,机动车道与慢行道之间应采取隔离措施。6.4.6隧道路面宜与洞外路段面层结构类型和色彩一致,并应满足耐火、低噪声和防眩等要求。6.4.7隧道内部装饰应简洁自然,涂装应避免采用反射强烈的颜色和材料,照明应避免或控制出现炫光。6.5路线交叉6.5.1旅游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时,遵循下列原则:a)旅游公路为一级公路时,与交通量较大的其他公路相交应采用立体交叉;b)旅游公路为二、三级公路,与二级及以下公路相交,且转向交通量大或有地形等条件可利用时,可采用简单立体交叉;c)旅游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跨线桥下净空应符合桥下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并应满足桥下公路的视距要求,保持桥下视野开阔。其结构形式应考虑景观需求,与环境相协调。6.5.2旅游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时,遵循下列原则:旅游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的位置、形式、间距等的确定,应考虑农业操作机械需求。农业机耕通道可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当调整和归并;b)旅游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叉时应设置平面交叉;c)旅游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时,应对其交叉范围一定长度的路段进行改造,使其达到四级公路的标准。6.5.3旅游公路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且位于城镇或人口稠密的村落或学校附近时,可设置专供行人横向通行的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或信号灯管控6.5.4旅游公路应结合沿线放牧及野生动物迁徒的需要,选择合理位置设置必要的动物通道。挖方路段可能中断动物迁路线时,宜设置浅理隧道或覆土跨线桥6.5.5野生动物通道设置位置和数量应依据公路影响区域内野生动物物种种类及生活习性调查来确定。6.5.6野生动物通道出入口应营造诱导使用的生境,并在出入口附近设置栅栏引导动物使用,同时配套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供动物通行的底部应采用周边土质材料覆盖,并根据洞口内外的环境营造连续的生境。14
DB15/T26952022
6.6.1旅游公路交安设施应统筹协调、总体设计,并随着旅游交通量的增长与技术发展状况等逐步补 充、完善;结合公路主体工程和慢行道工程方案,优先采取主动安全措施。 6.6.2旅游公路交安设施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中交通标志标线有关信息内容、颜色、形状、 字符、图形、尺寸等强制性要求。 6.6.3旅游公路标志应包括警告、禁令、指示和指路标志,以及旅游区标志等。旅游区标志还应符合 GB/T15566.9、GB5768.2、GB/T31384、GB/T15566.11等的规定。 6.6.4同一位置不宜同时设置旅游区标志和其它交通标志,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设置其它交通标志。 6.6.5在景观优美但交通量大、运行速度高、纵坡大或视距不良的路段,若无条件设置停车设施,应 设置禁止停车标志。 6.6.6旅游公路的交通标志在满足视认性时,可根据环境条件,利用山体岩石、木材、砖砌体等结构。 6.6.7内蒙古地区易积雪路段,当旅游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可采用嵌入式标线,避免标线在 除雪中被损坏。 6.6.8旅游公路与慢行道合并设置且采用无分隔断面时,应施划机非分界线,并宜配合设置突起路标 或采用震动标线。 6.6.9护栏设置应遵循宽容性设计理念,如内蒙古戈壁、荒漠、草原等地区,当路段路堤低矮、边坡 平缓时,按规范要求,可取消设置护栏。 6.6.10护栏形式上力求简洁,减少装饰并充分考虑通透性,降低刚性护栏的存在感,如桥梁路段宜设 置金属梁柱式护栏,增强通透性。 6.6.11在考虑护栏的景观因素时,也应充分考虑沿线的环境、气象条件以及其本身对视距的影响,如 积雪积沙路段路侧安全净区不足且填方较高的路段,宜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缆索护栏,以降低阻雪效应。 6.6.12旅游公路可选择外观自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护栏型式,但不应降低护栏防撞等级。采用标 准规定外的护栏类型、防护等级或碰撞条件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并按行业线形有关标准进行特殊设计并 经试车碰撞试验。国内外景观公路常用路基护栏形式参见附录D。 6.6.13根据周围环境灵活设置护栏的颜色,与当地的自然、风土以及建筑物相协调,体现出对人的亲 和性。应避免过渡装饰并控制色彩,过分“美化”对改善景观无益。其连接件等突起物不应对人造成伤 害,护栏更贴近于自然物,给人以亲切感,有很好的手感和质感。 6.6.14栏杆设置和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观景平台和慢行道外侧有跌落危险时,应设置栏杆; b 步行道和观景台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10m,自行车道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40m; c)有跌落危险处的栏杆竖向构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且不宜采用横线条构件; d)栏杆宜采用简洁、通透的形式,结构应满足受力要求,材料、造型及色调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6.15港湾式停车点与公路之间需设置隔离设施,且公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应采用护 栏、隔离墩或分隔带加护栏等进行物理隔离;设计速度小于60km/h时,可采用路缘石、当地石材或 木材进行物理隔离。
7.1.1旅游公路慢行系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慢行需求,增强旅游者在慢行途中与地方融合 而设置。设置慢行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路慢行系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慢行需求,增强旅游者在慢行途中与地方融合的深度体验 行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在路段坡度较小,地形条件允许,且路段预测慢行交通量较高的情况下选择性设置:
DB15/T2695—20227.1.3安全性,机动车交通量大的路段,应重点考虑路侧安全问题,需采用适当措施将慢行系统与机动车道隔离;7.1.4可体验性,设置中不宜以最短路径通达为设置目标,而应尽可能串联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景观风貌或景点,满足旅游者慢行体验:7.1.5可接驳性,设置中应考虑与沿途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景区之间的接驳、转乘。7.1.6旅游公路沙漠、戈壁、草原等人烟稀少路段应谨慎设置慢行系统,主要应符合以下规定:7.1.7此类路段不宜全线设置慢行系统;7.1.8旅游交通量较小的路段,不宜单独设置慢行系统7. 1. 9旅游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可根据旅游需求,选择体验性较强的局部路段,单独设置慢行系统;7.1.10此类路段设置慢行系统时,应保证在能获得应急救援并能够及时获得补给的范围。7.1.11慢行道可按功能分为步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骑行综合道3类;按设置方式分为与公路合并设置的慢行道、分离或独立设置的慢行专用道两种。其中,与公路合并设置又分为机非分隔和机非无分隔两种形式。7.1.12对于三、四级公路,可根据交通量及骑行需求,合理论证与旅游公路合并设置和设慢行专用道方案;二级公路的硬路肩可供非汽车交通使用,当宽度不足时,应根据需要适当拓宽。7.1.13慢行专用道城镇过渡段可考虑公路主线两侧布置,其他路段应尽量结合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空间布局等因素,于公路主线单侧布设,以节约用地,降低造价。7.1.14慢行专用道应保证与公路的连接,连接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应大于500m。7.1.15有夜间慢行需求的路段,应考虑增设监控、照明系统。7.2慢行道几何设计7.2.1慢行道宽度慢行道宽度宜符合表6的规定。表6慢行道宽度取值并行慢行道自行车道慢行专用道自行车道类别步道单向(一人)单向(二人)双向双向宽度(m)≥2.00 (1.20)≥3.00(2.00)≥3.00(2.50)≥3.50(3.00)≥1.50(1.00)注1:括号内数值为条件受限制时的极小值;城镇段人行道、自行车道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执行:自行车道与公路主线分离设置时等同于慢行专用道自行车道7.2.2自行车道设计速度不同类别自行车道的设计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自行车道设计速度的选用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和类别,结合地形、气象、预期骑行速度和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见表7。表7自行车道设计速度自行车道类别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道设计速度(km/h)4030201520105自行车道设计速度应首先根据其使用功能(使用对象)和类别选用,条件受限制路段,经安全、经济和实施难度论证分析后,可降低一档选用设计速度。16
7.2.3自行车道平纵线形指标
自行车道的平面线形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
DB15/T26952022
表8自行车道平面指标
表9自行车道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
7.2.4慢行系统净宽及净高
慢行系统净宽及净高应符合以下规定: 慢行专用道与机动车道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机非车道采用非实体分隔形式,机动车道 边缘与自行车道边缘宜相距1.5m以上,最少不应低于1m,以确保自行车专用道的安全; 与障碍物保持0.2m~0.5m的净距(可视为自行车道路肩)
7.3.1自行车道、步道路基设计应考虑防洪安全,与公路主路防洪标准相匹配,同时还要考虑沿线河 提、城镇防洪标准等级。 7.3.2路基高度应满足防洪标准要求,满足不小于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水位+雍水高+波浪侵装高+0.5m 的高度要求。路基高度应考虑地下毛细水作用,保持路床范围内路基主处于申湿或干燥状态。 7.3.3在满足路基防洪标准、路基路面稳定耐久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路堤设计方案。 7.3.4路基各部位压实度应满足如下要求:路床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4%;上路堤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3%; 下路堤及地基土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0%。 7.3.5慢行道宜采用透水路面,铺装宜坚实平顺,表面宜平整防滑,其种类选择应考量后续维护的难 易与兼顾环境可持续性。 7.3.6在满足耐久性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 结构方案,可参考附录E。路面面层宜采用当地天然材料或环保活性材料。 7.3.7慢行专用车道的铺面宜与步道采用不同种类的材质、颜色以示区别。 7.3.8路面色彩选择应根据功能定位、景观主题、区域文化特征、环境保护、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论 正后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其它道路衔接、路线交汇点可适度使用与环境色彩对比调和的色彩,以提醒使用者,为警 示所用; 自行车路面色彩则宜采用与环境色彩感受相近的色彩,如乡野路段可采用灰色铺装等。
桥梁等路段设置自行车道安全护栏 4.2护栏设计高度及形式需重点考虑安全性与景观可视性,结合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特色
DB15/T 26952022
7.4.3自行车道护栏是长尺度线型景观的一部分,对道路景观影响较大,形式应具有景观通透性,造 型宜简单,避免复杂的图案,造型和材质都需尽可能与地域环境相融合,并对使用者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其连接件等突起物不应对人造成伤害,护栏更贴近于自然物,给人以亲切感,有很好的手感和质感。 7.4.4隔离设施主要设置于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之间。包括实体分隔与非实体分隔。实体分隔指用路 缘石、护栏、绿植等方式进行的分隔方式;非实体分隔指以交通标线进行的分隔方式。 7.4.5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并行时应尽量采用实体分隔,
7.5.1旅游公路步道是为满足旅游者以步行方式深度体验地方景观风貌人文环境的需求所设置的慢行 系统。 7.5.2当某路段步行者人数达100人/d以上,则可独立设置步道。若路段临近有景点景区,则亦可设 置独立步道连接。 7.5.3步道应随形就势,保留路线范围内景观的原汁原味。 7.5.4路面铺装应尽可能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材质,用透水铺装的方式设计,并保证路面的平整 与防滑。步道常见路面材料包括:防腐木、片石、条石、砾石、卵石、透水砖等。城镇路段步道可采用 透水性沥青路面。 7.5.5独立设置步道时,硬化路面基本宽度应根据人行流量决定。如条件允许,步道宽度不小于2.0 Ⅱ(可供两人并肩舒适行走),条件受限路段不小于1.5m。在步行人流较低的情况下,为降低造价节 约成本,步道宽度可按表10宽度取值
与防滑。步道常见路面材料包括:防腐木、片石、条石、砾石、卵石、透水砖等。城镇路段步道可采用 透水性沥青路面。 7.5.5独立设置步道时,硬化路面基本宽度应根据人行流量决定。如条件允许,步道宽度不小于2.0 1(可供两人并肩舒适行走),条件受限路段不小于1.5m。在步行人流较低的情况下,为降低造价节 约成本,步道宽度可按表10宽度取值
表10步道硬化路面宽度
7.5.6需考虑保护和支撑的路面结构,一般考虑设置宽0.25m的土路肩,若要设置护栏、标志牌等设 施,尚需考虑设施设置宽度要求。 7.5.7步道安全净高应符合下列要求:永久建筑物最小净空不应小于2.25m;路灯、树木、标志牌等 非永久建筑物最小净空不应小于2.5Ⅱ。 7.5.8应充分考虑步行者的安全需求,危险路段应增设护栏及扶手
7.6.1慢行驿站是慢行系统沿线间隔适当距离、为慢行者停留提供必要服务的设施。通常自行车道宜 每隔约10km提供一处,步道宜每隔约5km提供一处,位置选点应结合优质景观资源点,并统筹考虑 宗合利用沿线村镇、公路服务设施。 7.6.2慢行驿站基本设施应包括:休憩座椅、遮阴设施、自行车停车空间(独立的步道仅提供遮阴的 木憩座椅即可)。应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场地设施,需场地面积约5㎡~15㎡。有长途骑行需求的驿站 点还可增设物资补给点、简易维修设备、洗手台、紧急救护设备、信息指引、厕所和淋浴等设施,需场 地面积约15m~75m。 7.6.3慢行驿站一般不设置建筑,设施材质和形式应考虑与景观的协调性关系。造型宜简单,避免复
点还可增设物资补给点、简易维修设备、洗手台、紧急救护设备、信息指引、厕所和淋浴等设施,需场 地面积约15m~75m。 7.6.3慢行驿站一般不设置建筑,设施材质和形式应考虑与景观的协调性关系。造型宜简单,避免复 杂的装饰,材料宜选用与环境融合的、耐候性强的材质。
7.6.3慢行驿站一般不设置建筑,设施材质和形式应考虑与景观的协调性关系。造型宜简单,避免复 杂的装饰,材料宜选用与环境融合的、耐候性强的材质。
7.6.4慢行驿站其它相关内容见第8章
DB15/T26952022
DB15/T 26952022
表11旅游公路旅游服务设施类型
游公路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具体步骤可参见附录日
8. 2. 1 类型选择
根据旅游公路等级,同时考虑与周边主要旅游城镇位置关系,以及与其他旅游服务设施的位 确定旅游公路需设置的服务设施类型(参见表12)
DB15/T26952022
表12服务设施类型选择
3.2.2服务设施在进行整体空间 要交通节点、旅游节点、符合服务设施服务 半径的服务节点以及景观视觉节点,综合考虑各类服务设施的布设位置、数量、及规模。 3.2.3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应参照JTGB01,根据公路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等计算确定。具体确定方 去应结合公路旅游功能等特点,从旅游者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考虑旅游交通量及旅游资源、旅游业态发 展等相关情况,特别应考虑日常维护的便易性和经济性。其平均布设间距与规模可参考表13。
:服务设施平均间距及
3.1服务设施应与主线线型相适应,避免设置在主线小半径曲线段或陡坡地段,以免遮挡休息 视线和妨碍车辆出入的顺畅。 3.2服务设施的选址要考虑给水水源水质及电力供给条件的影响以及雨水、污水等排出系统。 3.3服务设施设置位置一经确定,应分析沿线服务设施所在区域的基础条件、自然环境、人文
DB15/T 26952022
等因素,从以人为本、营造优美环境的理念出发,最终确定其修建位置。 8.3.4经综合判定有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服务设施,可结合公路今后可能的拓宽和设施的扩建,选择 留有扩建余地的地点,以便能后续发展。 8.3.5应避免将服务设施设置在风雪流严重、易积雪或可能产生雪崩的地点。 8.4设计
8. 4. 1场区设计要点
8.4.1.1服务设施及场区布设内容可参见附录F。当服务设施设置条件受限时,所设功能应首先保证 满足旅游者如厕、用餐、应急等基本需求。旅游拓展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设置。 8.4.1.2应对主要场地要素进行再评估,明确场地要素间的功能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区布局与 设计,参见图4。
图4二级及以下旅游公路驿站平面布局示例
DB15/T26952022
2)在停车区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利用侧石方便人们从停车场到达人行通道系统。 名 宜确定一个分层级步道系统: 1)主路应该连接停车场、建筑和主要景点; 2) 次级路应服务于野餐区及附属设施,并提供散步的机会; 3 第三级路应该更加质朴,提供通过林地/草地或其他未经改造的地方; 4)主路和次级路应能达到残疾人使用的国家建筑标准。 h)宜确定每个特殊功能或设施的位置,注重细节
8.4.1.3其它设计要点:
应充分考虑场地原有条件,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植物群落稳定性,进而进行景观规划,全面改 善原有生境: b 服务设施内的景观规划应有合理的方向感以及识别性、引导性,保证使用者对于各项服务设施 能够一目了然,便于接受各项服务; C 植物配置不应影响交通视线,对于原有古树名木应尽可能地予以保留; d 在停车场以及餐厅可透进视线的地方,宜创造合理、优美的景观,利于视线的引导,巧于因借 窗外的景致; e 停车场应设置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
8.4.2外部交通设计
8.4.2.1服务设施外部的交通组织主要包括主线车流进出时的交通引导,以及可能与对向车流的交通 冲突、交通设施设计等方面。 8.4.2.2服务设施与主线之间宜设置缓冲带,并采用设置出入匝道的典型形式。当场地条件受限时, 二级及以下公路也可采用不设置匝道、与主线布置成整体式的简易形式。 8.4.2.3应提前设置服务设施的指示标志,并根据运行车速合理确定标志的前置距离,方便驾驶员和 乘客提前知晓。服务设施的位置和相应的服务内容应在指示标志上明确标出,同时也可配以路侧广告牌 等引导标识。 8.4.2.4在服务设施的连接路段上,应综合考虑进出口匝道的设计,标志、标线的设立等,以保证车 辆进出和停放的安全方便,且不影响主路的正常行驶。可通过设置警告标志、施划减速标线等措施,使 车辆在进入服务设施前减缓行驶速度。也可通过设计,加宽渐变段,对公路进行渠化或设置隔离等,以 保证车辆安全进入服务设施
3.4.2.4在服务设施的连接路段上,应综合考虑进出口匝道的设计,标志、标线的设立等,以保证车
4.2.4在服务设施的连接路段上,应综合考虑进出口匝道的设计,标志、标线的设立等,以保 进出和停放的安全方便,且不影响主路的正常行驶。可通过设置警告标志、施划减速标线等措施 辆在进入服务设施前减缓行驶速度。也可通过设计,加宽渐变段,对公路进行渠化或设置隔离等 证车辆安全进入服务设施。
3.4.2.5在出入口有限的公路上,停车点及观景台应适当结合加、减速车道进行设计,从而不影响主 路交通,并在大量提示标志的指导下给司机留下充足的反应时间。 8.4.2.6标识出入口与场地间的联系,可利用现状或设计地形及植被,降低交通速度
3.4.2.5在出入口有限的公路上,停车点及观景台应适当结合加、减速车道进行设计,从而不影响主
5.1观景台可单独设置,也可结合服务中心、驿站等配套设置。服务中心、驿站等仅在有景可 地条件可利用的情况下可设置观景台。 5.2观景台应设置在视野开阔、外部自然景观优美、地质条件良好、场地条件具备的位置,应 物栖息地和生态保护区规定范围以外。
装修CAD图纸DB15/T 26952022
①)场地宽阔、平坦时,可适当延伸观景空间
图5观景台平面布置示意图
a)亭廊等构筑物应通过功能需求论证后确定设置与否; 观景台座椅、座凳应设置于便于赏景且不影响行人交通流线的位置; C 观景台栏杆应满足本文件6.6.14的要求,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不影响视线的通透性 栏杆; d 应根据现状实际及发展需求,合理确定观景台停车场规模,一般设置可供5辆~10辆车同时 停放的停车区域。宜采用嵌草砖等生态型的铺装形式以最大程度绿化场地。应重视停车区域的 遮阴树种栽植,不具备植物种植条件的地区可考虑设置太阳能停车棚等兼顾功能与低碳环保 要求的功能性设施; e 当公路主线与观景台间设置绿化隔离带时,宜进行适当的微地形营造,并选用乡土植物及经过 长期驯化的外来适生植物进行乔灌草的复合式配置栽植,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植物景观; 解说设施应设置于便于旅游者识别、驻足且不影响行人流线的位置,为使用者提供导向、所在 位置指示、自然历史科普、景点介绍等信息。
灌注桩标准规范范本8. 6. 1一般规定
DB15/T26952022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