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3650-01-2022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JTG/T3650-01-2022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
4.3.3悬索桥采用有限元模型计算时,应先确定主缆空缆状态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的力学和位移边界条件,通过迭代计算,确定主缆各索段的几何要素和力学要素,以使 理论上成桥主缆线形与设计相吻合的过程
房屋建筑标准规范范本4.4.1控制计算模型应包括节点信息、单元信息、材料信息、截面信息、荷载信息 间信息、边界条件等。
节点信息包括节点坐标、节点耦合信息。节点耦合信息主要有刚接节点、铰接节 点、链杆节点、双连杆连接节点等。 单元信息一般包括单元类型、单元截面号、单元节点号。7 材料信息主要有材料弹性模量、重度、线膨胀系数、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参数、钢 筋松弛参数等。 时间信息有单元存活开始时间和单元存活终止时间、节点耦合成立的开始时间和终 止时间(刻)、混凝土终凝时间、计算时间、寮单元存活开始时间、斜拉索调索时间 等。同一模型中的各种时间均是指距同一时刻的时间长短,通常用天表示。
1斜拉索、吊索、柔性系杆主缆,宜采用索杆单元。 2桥墩、立柱、主梁、主拱,宜采用梁单元,曲线构件宜用折线代替,每段折线 为一个梁单元;变截面构件宜用多段等截面代替,每段为一个梁单元。 3承台等大体积构件宜采用刚臂单元。 4基础可采用弹簧单元,其刚度系数可用m法计算得到。对以砂砾土、块石土 岩石等为地基的基础,基础单元也可直接在地面(局部冲刷线)以下3~5倍桩径处 固结。十
m法是计算土体弹性抗力系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假定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随着深 度线性变化,具体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一2019)附录L。 刚臂单元一般采用截面刚度足够大(1000倍正常单元的截面刚度)的单元 表征。 已有研究表明,以砂砾土、块石土、岩石等为地基的桩基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基 弯矩第一个零点在地面(局部冲刷线)以下2~3倍桩径处,桩基在3~5倍桩径处固 结可以简化计算模型,计算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m法是计算土体弹性抗力系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假定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随着深 度线性变化,具体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一2019)附录L。 刚臂单元一般采用截面刚度足够大(1000倍正常单元的截面刚度)的单元 表征。 已有研究表明,以砂砾土、块石土、岩石等为地基的桩基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基 弯矩第一个零点在地面(局部冲刷线)以下2~3倍桩径处,桩基在3~5倍桩径处固 结可以简化计算模型,计算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4.5.1梁桥几何状态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4.5.1梁桥几何状态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的桥墩和主梁线形; 2 成桥时的桥墩和主梁线形; 3 主梁施工过程各阶段线形; 预制主梁节段的制造构形
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间一般指成桥后10年,具体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 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附录C中第C.2.3条的条文 说明。
主拱圈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的拱轴和机 2 成桥时主拱圈拱轴和桥面线形: 3 主拱圈和梁体施工过程各阶段线形, 4 预制拱圈和梁体节段的制造构形; 5 吊索与系杆的无应力长度 5.3斜拉桥几何状态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的主梁线形、塔顶变位; 2 成桥时主梁线形、塔顶变位; 主梁施工过程各阶段线形、塔顶变位; 3 4 索导管安装角度; 5 预制主梁节段和预制索塔节段的制造构形; 6 斜拉索无应力长度; 7 索塔线形。
索塔线形包括索塔的塔柱、横梁、钢锚梁(钢横梁)等线形。
5.4悬索桥儿何状态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的加劲梁线形、塔顶变位; 2 成桥时的主缆线形、塔顶变位、索鞍位置、索夹位置、加劲梁线形: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3主缆基准索股架设时的线形及索鞍位置、主缆一般索股架设时的线形; 4加劲梁架设过程中各阶段加劲梁线形、加劲梁节段端面空间状态、索鞍位置、 索夹位置; 5预制加劲梁和预制索塔的制造构形: 6吊索与主缆索股的无应力长度
4.6.1梁桥内力状态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主梁、桥墩控制截面应力 2 成桥时主梁、桥墩控制截面应为; 3 各施工阶段主梁、桥墩控制截面应力; 4 合龙时结构配重及顶推力。
4.6.2拱桥内力状态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主拱圈控制截面应力、系杆及吊索索力; 2 成桥时主拱圈控制截面应力系杆及吊索索力; 3上部结构施文过程中主拱圈控制截面应力、系杆及吊索索力; 4 采用斜拉扣挂施工的拱桥,各施工阶段的扣索和背索索力。 4.6.3斜拉桥内力状态的控制计算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缩、徐变影响结束时,主梁、索塔控制截面应力与斜拉索索力; 2 成桥时主梁、索塔控制截面应力与斜拉索索力; 3 各施工阶段主梁、索塔控制截面应力与斜拉索索力; 4 各施工阶段的支座反力。
4悬索桥内力状态的控制计算结果应包
1成桥时主缆和吊索的索力; 2成桥时索塔、加劲梁控制截面应力; 3加劲梁施工过程中索塔、加劲梁控制截面应力与吊索索力
4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吊索索力、支座反力。 4.6.5组合体系桥梁内力状态的控制计算,可参照本规程第4.6.1~4.6.4条的规 ,并考虑组合体系桥梁的特殊要求确定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吊索索力、支座反力。 4.6.5组合体系桥梁内力状态的控制计算,可参照本规程第4.6.1~4.6.4条的 ,并考虑组合体系桥梁的特殊要求确定。
5.1.4当温度、风等环境参数对桥梁施工过程的结构几何状态或内力状态有 向时,应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主梁和主拱高程、主缆线形、斜拉索索力、索塔偏位等对温度场变化比较敏感 选择温度场比较稳定的时段(如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日出前)进行。如果无法满
条件,则需考虑温度的影响。
.2.1梁桥监测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基础沉降; 2主梁线形、应力、温度; 3 桥墩应力; 4成桥桥面线形
基础沉降; 主梁线形、应力、温度; 3桥墩应力; 4成桥桥面线形。
5.2.2拱桥监测参数应包括下列
5.2.3斜拉桥监测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基础沉降; 2 索塔偏位、应力; 3 主梁线形、应力、温度; 斜拉索索力; 成桥桥面线形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斜拉桥的斜拉索索力对主梁线形和内力的影响显著,在施工过程中需对斜拉索索 行全面的施工监测
5.2.4悬索桥监测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索塔偏位、应力; 2 锚锭空间位置; 主缆线形、索力、温度、索鞍偏位; 加劲梁线形、应力; 5 索夹位置、吊索索力; 成桥桥面线形。 6
5.3.1桥梁线形监测截面及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锚锭)沉降监测截面应设置在基础(锚锭)顶面,一个截面的测点数不 宜少于4个。 2桥墩、索塔偏位监测截面应设置在桥墩、索塔顶面,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宜少 于1个。 3对悬臂施工的主梁,其监测截面应设置在各梁段顶面的前端附近,每个截面的 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对其他方式施工的主梁,其监测截面应设置在支点、跨中、四分 点,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 4主拱圈监测截面应设置在拱脚、四分点、拱顶,当跨径大于100m时,宜适当 增加监测截面,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对分段施工的主拱圈,每段应设置1 个监测截面,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对多肋拱圈,同一截面的每个肋测点数 不应少于1个。
5悬索桥主缆监测截面应设置在索鞍、主缆最大垂度处、主跨四分点、边跨二分 点,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1个。 6成桥桥面线形监测截面应设置在支点、跨中、四分点、八分点,每个截面的测 点数不应少于2个。
桥梁墩柱、索塔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不对称受力而产生沿不对称受力方向的偏 位,需要对其偏位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例如采取不对称施工的 梁桥,墩柱产生偏位后需要采取压重措施予以调整;斜拉桥索塔产生偏位后需要采取压 重或调索措施进行调整;悬索桥索塔产生偏位后需要采取顶推索鞍措施予以调整 在实际的桥梁施工监控中,梁段顶面前端附近一般指距离前端面约10~20cm的范围。 顶推施工的桥梁,主梁的线形测点监测截面需要根据计算确定。分段施工包括悬臂 节段施工、多段吊装等施工方法
1桥墩、索塔应力监测截面宜选择桥墩、索塔底面附近的应力控制截面,每个截 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4个。 2梁桥主梁应力监测点宜布置在主梁墩顶附近、中跨跨中、中跨四分点以及其他 应力控制截面的上、下缘,每个截面测点数不应少于4个;多跨桥梁应力监测的跨数不 应少于2跨。 3拱桥主拱圈应力监测点宜布置在拱脚、四分点、拱顶以及其他应力控制截面的 上下缘,每个截面测点数不应少于4个;多跨桥梁应力监测的跨数不应少于2跨, 4斜拉桥主梁和悬索桥加劲梁应力监测点应布置在控制截面,且主跨监测截面不 应少于3个,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4个。 5索力监测应根据测试方法确定测试位置,每根索的测点数不应少于1个。
桥梁的墩、塔底附近截面经常会出现变截面的情况,应力监测通常选择应力控制截 面而不是内力控制截面,以利于保证结构安全。 主梁应力监测截面布置,需要选择主梁施工过程中的应力控制截面,梁桥一般为墩 顶附近截面、中跨跨中截面、中跨四分点截面等。 主梁墩顶附近是指沿主梁轴线方向距离墩顶侧面0~3m的主梁范围。 梁桥中跨是指一联桥梁的中间桥跨。如3跨一联的梁桥,中跨是指第2跨;对3跨 次上一联的梁桥,中跨是指除首尾两边跨以外的所有桥跨。 本条中对最少测点数的要求是针对单箱单室混凝土箱梁的应力测点布置的。对其他 截面形式的主梁应力监测截面的测点布置,以能满足控制主梁截面应力监测为目的,根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主梁截面形式和截面宽度适当增加应力测点
5.3.3温度监测截面及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箱梁温度监测截面宜设置在标准梁段,监测截面不应少于1个,测点应布置 在钢箱梁外表面的上、下位置,每个截面的测点数不宜少于6个。 2混凝土箱梁温度监测截面宜设置在典型断面,测点应布置在箱梁的周边,每个 载面的测点数不宜少于6个。 3悬索桥主缆温度监测截面宜布置在主跨跨中、主跨四分点和索塔附近,每个截 面的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
钢箱梁温度监测的目的是监测钢箱梁的日照温差及季节性温差,以便分析主梁线形 及应力受各种温差的影响。 混凝土箱梁的周边是指混凝土箱梁的顶板 底板及腹板。根据温度梯度测试的需 要,有针对性地布置温度测点
钢箱梁温度监测的目的是监测钢箱梁的日照温差及季节性温差,以便分析主梁线形 及应力受各种温差的影响。 混凝土箱梁的周边是指混凝土箱梁的顶板 底板及腹板。根据温度梯度测试的需 要,有针对性地布置温度测点。
1桥墩、索塔偏位在裸墩(塔》合龙前、桥面铺装完成后应各进行1次测试; 对斜拉桥、悬索桥,在每一节段主梁施工完成后,均应进行1次测试。 2梁桥线形在挂篮或桥面起重机就位后、主梁混凝土浇筑或节段安装后、预应力 张拉后应各进行次测试,合龙前,应对合龙口高程进行24h内间隔2h的连续测试; 桥面铺装完成前后应各测试1次。一 3分段施工的拱桥线形在每一主拱圈节段施工完成后应进行1次测试;整体现浇 施工的拱桥,在每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1次测试;桥面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不少 于2次测试。 4斜拉桥主梁线形在主梁混凝土浇筑或节段安装后、每一组斜拉索张拉后应各进 行1次测试;合龙前,应对合龙口高程进行24h内间隔2h的连续测试;全桥合龙后调 索前后应各测试1次;桥面铺装完成前后应各测试1次。 5悬索桥主缆线形和索鞍空间位置在基准索股架设完成后、一般索股架设完成后 加劲梁安装前、加劲梁安装后、桥面铺装完成后应各进行1次测试;加劲梁线形在加劲 梁安装后、桥面铺装完成后应各进行1次测试。
5.4.2内力监测频度应不低于下列要求
1桥墩、索塔应力监测在裸墩(塔),主梁施工过程完成1/4、1/2、3/4,合龙) 及桥面铺装完成后应各进行1次测试
2梁桥主梁应力监测在每施工一个节段后宜进行1次测试,在桥面铺装完成前后 应各进行1次测试。 3分段施工的拱桥主拱圈应力监测在每一主拱圈节段施工后应进行1次测试;整 本现浇施工的拱桥,在每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1次测试;桥面铺装施工前后应 各进行1次测试;系杆索力监测在每次张拉完成后应进行1次测试。 4斜拉桥主梁应力监测在每施工一个节段后应进行1次测试。 5悬索桥加劲梁应力监测在加劲梁施工完成后、桥面铺装完成后应各进行1次测 式;钢桁加劲梁应力监测应根据控制计算结果增加测试次数。 6吊索索力监测在吊索安装完成后对当前索应进行1次测试,成桥后对全部索应 各进行1次测试。 7斜拉索索力监测在每次索张拉完成后对当前索及相邻索应进行1次测试,全桥 合龙前后调索前后 V.M
主梁施工完成1/4、1/2、3/4是单个桥墩、单个索塔支承的主梁施工完成的长度 节段数)比例。例如单个桥墩独立支承的主梁长度为100m,则主梁施工完成1/4、 1/2、3/4分别为该桥墩支承的主梁施工完成25m、50m、75m 由于钢桁加劲梁悬索桥的桥面板、调平层、沥青铺装层等的质量通常比钢桁加劲梁 本身要大,应力变化较大除了发生在加劲梁施工完成后和桥面铺装完成后,还发生在桥 面板施工、调平层施工等阶段,因此在该施工阶段需要根据控制计算结果增加钢桁加劲 梁的应力监测次数。
5.4.3合龙期间的环境温度监测,应在合龙前每隔2h进行1次测试,测试总次数不 宜少于12次。 条文说明 合龙前,对环境温度进行间隔为2h的连续测试,同时对合龙口梁端高程进行测试 找出合龙口梁端高程与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合龙前的天气预报情况,确定最佳 合龙温度和合龙时间
5.5.2应力监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其分新 率应不低于1u8。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5.5.3温度监测可采用铂式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点温计,其分辨率应不低 于0.1℃。 5.5.4索力监测可采用动测仪、压力传感器、微波雷达,其分辨率应能满足施工监 测需要。
5.5.3温度监测可采用铂式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点温计,其分辨率应不低 于0.1℃。 5.5.4索力监测可采用动测仪、压力传感器、微波雷达,其分辨率应能满足施工监 测需要。
6.1.1数据分析与反馈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识别当前桥梁结构几何状态和内力状态,判别是否处于预测状态。 2预测桥梁施工误差对后续施工过程结构几何状态和内力状态的影响 3确定是否对施工过程预测数据、施工方案实施调整。
条文说明 桥梁施工内力状态、几何状态等识别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当前工况下,结构实际状态 (如高程、线形、内力等)是否与通过施工跟踪计算得出的理论状态(即预测状态)相 符,或结构实际状态与理论状态间存在误差情况。 桥梁施工是否处于预测状态(误差限值范围)的判断主要通过将现场监测数据与 依据施工模拟计算事先制定的控制自标状态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 当桥梁施工过程偏离控制目标状态时,需对其误差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重点是对 下一阶段施工目标状态的影响预测及对桥梁施控制最终目标的影响分析,从而为是否 对桥梁施工过程预测数据或施工方案进行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对施工过程预测数据或施工方案是否实施调整或变更,需根据桥梁施工误差影响预 则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对与施工方案关系不大的误差影响,可以通过调整施工过程测控 数据实现调控。例如,对当前结构状态进行调整(如悬索桥主缆基准索线形调整、斜 拉桥斜拉索索力调整、系杆拱桥系杆力调整等),或对下一阶段施工参数进行调整(如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节段浇筑立模高程调整等);对与施工方案直接相 关的误差,则需变更既有施工方案。
条文说明 本条所指的监测数据只是数据分析与反馈控制的基本要求。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 据实际控制需要,增加相应的监测数据,如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温度、风速等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6.1.3成桥状态桥面目标线形应通过桥梁施工模拟计算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 需要进行调整。
条文说明 通常,设计文件中会给出成桥状态桥面目标线形,也就是成桥预拱度值。由于设计 时的相关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无论设计文件中是否给出成桥状态桥面 目标线形要求,施工监控均需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实际参数情况进行桥 梁施工模拟计算(对混凝土结构,需计入后期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从而确定成桥 状态桥面目标线形。 桥梁施工模拟计算得到的成桥状态桥面目标线形经设计认可后,即成为成桥目标线 形,供施工监控和交工验收使用。 由于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施工模拟计算采用的参数还可能出现变化,因此,还 需根据施工控制结果,对成桥状态桥面目标线形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果仍然需要经过 设计的确认。
条文说明 桥梁施工过程中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测试环境、测试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 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对影响监测数据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 剔除其影响(例如在某一大气温度下测得的相关数据需将其换算到标准温度下的数据 等)。一方面,结构体系温差以及构件截面温度梯度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其对钢结构与 缆索承重结构桥梁几何状态、内力影响又很大。对一天来讲,可以通过限制监测时间 【如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日出前温度稳定时段进行高程、位移(变形)测量】规避温度 变化的影响,但对一年来讲,难以做到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测量。所以,需要将在非设计 温度(控制基准温度)下实测到的数据换算成设计温度下的数据,为反馈控制使用。 对结构不同部件间温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桥梁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之间存在温度 差。在施工监控中需要特别注意结构不同部件间温差的影响。 桥梁施工跟踪计算是监测数据真实性识别的基础,所以,要求计算模型符合桥梁施 工过程实际,能够反映结构的真实内力状态与几何状态,分析采用的基准参数(如温 度)正确、统一。 对难以采用理论手段分析的影响因素,如混凝土水化热对应力(应变)测试的不 利影响,可以通过现场试验方法进行分析。
6.2.2荷载监测数据分析中应考虑下列
6.2.2荷载监测数据分析中应考虑下列因素: 混凝土密度、桥面铺装密度及其变化; 2结构尺寸变化; 3临时荷载作用。
6.2.3混凝土结构应力监测数据分析中宜考虑下列因素:
1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 2 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 3结构体系温差; 4混凝土收缩与徐变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 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 3结构体系温差; 混凝土收缩与徐变
结构体系温差与构件截面温度梯度; 2结构不同部件之间的温差
索的垂度; 索的约束条件; 3 结构体系温差。
6.3误差及其影响分析
6.3.1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几何状态和内力状态可通过施工跟踪计算值与经过数据 后的施工监测值之间的比较进行识别
6.3.2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监测值与施工跟踪计算值之间的误差限值宜符 6.3.2的规定。
本条中所列参数误差控制值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监测值与施工跟踪计算值之间的误 差控制值,与成桥时的相应误差并非完全一致。为确定参数误差控制标准值,本规程收 集并分析了122座梁桥、44座拱桥、72座斜拉桥以及17座悬索桥施工监控资料。从已 有资料看,施工监控参数误差控制标准值取值范围较大,主要参数误差取值情况如下: 混凝土结构应力:对59座梁桥的混凝土结构应力控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当混凝 土结构应力理论值大于10.0MPa时,其结构应力绝对误差在±3.0MPa内,应力相对误 差基本控制在20%内;而当理论值小于10.0MPa时,大部分桥梁结构应力绝对误差能 控制在±2.0MPa内,应力相对误差多数在30%以下。 人 钢结构应力:对25座钢斜拉桥的结构应力控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当钢结构应力 理论值大于60.0MPa时,其结构应力绝对误差在±10.0MPa内,应力相对误差基本控 制在10%内;而当理论值小于60.0MPa时,大部分桥梁结构应力绝对误差能控制在 ±6.0MPa内,应力相对误差多数在20%以下。 索力:从已有资料来看,索力误差主要为±5%,但对悬索桥吊索(杆)和中下承 式拱桥吊索(杆)而言,由于索长较短,边界条件影响较大,其索力测试误差较大。 梁桥高程:悬臂浇筑混凝土主梁各节段完成时的高程允许误差为±10~±30mm, 主要集中在±20mm;悬臂浇筑施工混凝土主梁合龙口相对高差为10~30mm,主要集中 在15~20mm。 拱桥高程:拱式桥高程误差与跨径和施工方法有关,缆索吊装主拱圈高程为±10~ ±50mm;劲性骨架施工主拱圈高程为±8V±50mm;悬臂浇筑主拱圈高程为±10~ ±30mm。 斜拉桥高程:混凝土主梁浇筑高程为±10~±40mm,主要在±15~±20mm;混凝 土主梁合龙口相对高差为10~30mm, 多数为20mm;钢主梁安装高程为±5~±30mm 主要在±10~±15mm;钢主梁合龙口相对高差为10~20mm,多数为10mm。 悬索桥高程:主缆基准索股高程为±10~±15mm,多数为±10mm。 本规程根据已有桥梁施工监控参数误差取值情况、桥梁结构特点并结合现行《公 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综合提出施工监测值与施工跟踪计算值之间的 误差限值。 本条所列为施工监控中的常见内容,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控制需要,研究 确定其他参数误差限值的合理取值
6.3.3桥梁成桥状态的结构几何线形及索力误差应满足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 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的要求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的要求,才能通过交 (跋)工验收。除索力外,结构其他内力误差在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 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中未进行规定,故本条未专门提出成桥阶段要求,只 要满足本规程第6.3.2条的规定即可。 6.3.4桥梁施工过程中,当施工监测数据与施工跟踪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超过本规 程第6.3.2条的限值时,应分析误差对结构几何状态和内力状态的影响,根据分析结 果,采取本规程第6.4节的反馈控制措施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的要求,才能通过交 (跋)工验收。除索力外,结构其他内力误差在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 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中未进行规定,故本条未专门提出成桥阶段要求,只 要满足本规程第6.3.2条的规定即可。
6.3.4桥梁施工过程中,当施工监测数据与施工跟踪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超过本 第6.3.2条的限值时,应分析误差对结构几何状态和内力状态的影响,根据分析 ,采取本规程第6.4节的反馈控制措施
6.4.1桥梁施工监控反馈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桥梁的几何状态误差超出本规程限值时,可根据本规程第6.4.2条提出已成结 沟状态调整要求和下阶段施工的调控参数。 2桥梁的内力状态误差超出本规程限值时,可根据本规程第6.4.3条提出施工状 态调整改进办法、下阶段施工的调控参数、补救措施。 3当桥梁的误差超出本规程限值且无法按本条第2款调整时,应专门研究 处理。
的状态进行预警是施工监控中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监控单位需要准确把握,及时提出 针对所有参建单位的调整、采取安全保障措施或暂停施工的建议。 误差及其影响较小时,监控单位根据误差情况采取调整措施。 当误差及其影响严重或危及安全时,采取常规的手段可能难以达到调整或保证质量 与安全的目的,因此,需要监控单位及时预警,提出暂停施工建议,并在必要时采取安 全保障措施,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及时进行专题论证,提出解决方案,如调整施 工工艺、改变施工方法等。
6.4.2桥梁施工过程的几何状态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调控:
对儿何状态可调整的桥梁,可在当前施工状态下直接调整下列参数: 1)拱桥主拱圈悬臂安装高程;中、下承式拱桥非连续桥道梁结构桥面高程。 2)斜拉桥主梁施工过程高程、成桥桥面线形。 3)悬索桥基准索线形;索塔索鞍;加劲梁施工过程高程;成桥桥面线形。 2对几何状态不可调整的桥梁,可在后续施工阶段调整施工过程立模或安装高程 3 组合体系桥梁可参照本条第1、2款的规定,并考虑组合体系桥梁的特殊要求 确定
6.4.3桥梁施工过程的内力状态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调控: 1对混凝土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应力,可调整临时荷载大小、位置, 2对采用临时配重进行钢桁结构安装的配重区局部杆件应力,可调整临时配重大 小、位置。 3当因施工方案导致结构受力不利时,可采取调整方案、局部加固或增设辅助设 施等措施。
桥梁施工过程结构内力超过限值原因很多,例如:①临时荷载超限或位置不正确: ②桥梁结构施工过程分析不全面深入,导致局部高应力未纳入控制,施工工序(工艺) 不合理;③桥梁结构设计本身与所采取的施工方法不完全匹配,缺少相应的辅助措施; ①施工监控技术与施工管理差,导致结构控制性受力部位失控,或未及时监测到结构受 力,或监测到结构不利内力状态但未得到及时处置等 为实现桥梁施工过程结构安全控制目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反馈控制
7.0.1桥梁施工监控成果应包括施工监控方案、设计符合性计算报告、施工监控阶 段报告、施工监控总报告以及施工过程中提交的相关监测数据与反馈控制文件。 7.0.2施工监控方案宜包括工程概况、监控依据与目标、工作内容、监测实施、控 制方法、人员及设备安排等内容。 条文说明 施工监控方案主要是指在施工监控实施以前对桥梁施工监控的工作思路和监控方法 等进行的总体计划和安排。 7.0.3设计符合性计算报告宜包括工程概况、计算依据、计算模型、施工过程计算 运营阶段计算等内容。 X 条文说明 设计符合性计算报告主要是在桥梁施工监控实施以前对桥梁进行从施工阶段到运营 阶段的结构整体计算混凝土结构,目的是对设计进行复核,并检验监控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7.0.4施工监控阶段报告宜包括工程概况、监控依据、监控内容、几何状态监控 内力状态监控、阶段施工异常情况分析与处理,本阶段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建议等 内容。
设计符合性计算报告主要是在桥梁施工监控实施以前对桥梁进行从施工阶段到运营 阶段的结构整体计算,目的是对设计进行复核,并检验监控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7.0.4施工监控阶段报告宜包括工程概况、监控依据、监控内容、几何状态监控 内力状态监控、阶段施工异常情况分析与处理,本阶段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建议等 内容。
施工监控阶段报告是在施工监控过程中分阶段完成,对一定阶段() 季度等,通常为月)内的施工监控工作进行的总结和分析。内容包括对结 形、应力(应变)、索力等参数进行计算、监测、分析、反馈控制、异常情 处理等。
施工监控阶段报告是在施工监控过程中分阶段完成,对一定阶段(周、月、 季度等,通常为月)内的施工监控工作进行的总结和分析。内容包括对结构的线 形、应力(应变)、索力等参数进行计算、监测、分析、反馈控制、异常情况分析 处理等。
几何状态监控、内力状态监控、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条文说明 施工监控总报告是在监控工作完成后,对整个施工监控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内容包 括对结构的线形、应力(应变)、索力等参数进行计算、监测、分析、反馈控制等。
条文说明 施工监控总报告是在监控工作完成后燃气标准规范范本,对整个施工监控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内容包 括对结构的线形、应力(应变)、索力等参数进行计算、监测、分析、反馈控制等。
附录 A桥梁施工监测常用记录表
A桥梁施工监测常用记录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