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3654-2022 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JTG/T3654-2022 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4.1.1墩柱、盖梁可采用整节段或分节段预制安装。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预制 场地条件、现场安装条件、施工工艺等,确定整节段或分节段预制安装工艺。 7 4.1.2预制墩柱、盖梁的连接构造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连接构件的预埋精度及现 安装质量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相应要求。 4.1.3预制墩柱、盖梁拼装前应进行试拼装。 4.1.4预制墩柱、盖梁节段的安装设备应根据构件尺寸、吊重、现场场地条件等进 行选型,且架桥机、起重机等大型吊装设备应进行专项检测,并出具与安全使用相关的 许可证明文件。 4.2构件预制 4.2.1预制场地规划和布置应进行专项设计,并应考虑预制构件的预制、运输和吊 装工艺,设置钢筋加工车间、混凝土拌和系统、大吨位起重设备、预制台座、混凝土浇 筑养护系统、存放台座、运输道路、给排水设施及供电系统等。 4.2.2预制场地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安装设备的施工能力、预制构件生产效率合理布置预制场地,并清晰划 分各功能区。 2场地应平整、坚实,配有排水、排污和养护系统。 3预制台座、修整台座、存放台座及场内移运道路应进行专项设计,具有足够的 承载力。 4预制台座范围内不均匀沉降应不大于2mm。 5预制构件移运、出运应方便快捷。
3预制前,应建立精密的平面控制网和高
各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才
4.2.4预制场内测量控制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远离热源、振动源,并设置保护装置。 2 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测量控制点基础应稳固可靠。 4定期复核,保证测量精度。 5有备用的测量控制点
教育标准4.2.5钢筋笼制作应满足下列要求!
LITG/T 36542022
1构件钢筋笼应在专用胎架上制作加工成型,钢筋胎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 青度,满足受力钢筋定位精度的要求。 2墩柱及盖梁钢筋骨架制作时,主筋定位允许偏差应满足表4.2.5中的要求,应 对灌浆套筒、灌浆金属波纹管及预应力管道采取固定措施。 3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或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时,人与箍筋应采用绑扎连接,不得采 用焊接。 4构件钢筋笼应安装成品吊装所需的吊点、现场调节装置、支座等各类预埋件。 5构件钢筋笼应分析吊装工况下的受力及变形,必要时设置劲性骨架,
表4.2.5钢筋笼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入
4.2.6构件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系统除应满足刚度、承载能力、稳定性的要求
4.2.6构件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系统除应满足刚度、承载能力、稳定性的要求 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满足构件生产工艺、模具组装与拆卸、周转次数等要求。 2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洞、预埋件安装定位要求。 4.2.7混凝土浇筑前,应对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预应力管道定位进行检查 同时应对台座、模板、预埋件及预留孔等进行复测,允许偏差应满足表4.2.7中的要求。
4.2.7混凝土浇筑前,应对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预应力管道定位进行检 时应对台座、模板、预埋件及预留孔等进行复测 允许偏差应满足表4.2.7中的要求
表4.2.7浇筑前模板及预埋件安装质量验收标
注:L为墩柱高度或盖梁长度
两次印模混凝土浇筑及翻转,实现对下节墩身顶面的复制,上节墩柱以下节墩柱顶面印 模作为底模。在这个过程中,印模混凝土收缩徐变过大会引起墩柱安装时匹配困难,管 道无法直接使用加强芯棒连接,需要特别注意其连接的平顺性。
.2.9墩柱、盖梁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下列
1墩柱宜竖向预制。 2墩柱、盖梁混凝土宜一次性浇筑完成,浇筑时宜先行浇筑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 皮纹管、预应力装置范围内混凝土。 3应根据混凝土的品种、工作性及预制构件的规格形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振捣 成型工艺。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且预制构件底部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振捣 中上部机械辅助人工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 4混凝土人模温度应不低于5℃,且不高于28℃。当日平均气温达到30℃以上 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 4.2.10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条件、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性能等因素,制订具体 的养护方案,构件预制完成后应及时养护,构件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当气温低于5℃ 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混凝土养护用水的品质应符合现行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墩柱与盖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拆模,起吊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0%。4.2.12预制构件出厂前,应检查并清理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内腔及进出浆口,并对进出浆口进行临时封堵。4.2.13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的有关规定。4.2.14预制构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预制构件应满足表4.2.14中的验收标准要求。表4.2.14墩柱、盖梁构件预制质量验收标准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合格标准内按现行GB/T50107要求进行长度±3尺量构件尺寸(mm)宽度±3 尺量高度3,+尺量灌浆套筒(mm)位置12尺量灌浆金属波纹管(mm)一位置X4尺量预应力管道(mm)位置4尺量位置10尺量支座板等预埋钢板平面高差5钢尺和塞尺预埋件(mm)(位置)5尺量螺栓及其他预埋件外露尺寸±5尺量吊孔(mm)位置5尺量4.3存放与运输4.3.1预制构件应满足设计规定的存放时间:当设计无要求时,自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起算至安装的时间不应少于14d。4.3.2墩柱采用立式存放时,应对墩柱进行抗倾覆验算,抗倾覆系数应不小于1.5。抗倾覆验算时应考虑风荷载、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覆荷载。4.3.3当施工方案要求墩柱由立式放置改为水平放置时,支点位置及数量应满足承载力及裂缝限值要求,并报设计或监控等相关单位复核,宜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宜设置
专门翻身吊架,翻身作业不得对墩柱造成
4.3.4构件运输前应编制详细的构件运输方案和专项保护方案,方案应包括构件放 置方向、支点设置、吊点设置、构件翻身处理、外露钢筋保护等内容,运输方案必要时 应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1在陆地上运输墩身、盖梁预制节段时,宜采用专用运输台车,或采用经改装能 舌应节段运输的车辆 2运输线路的路面应平坦,路基或桥涵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采用平卧方式运输节段时,应提前对节段的受力进行验算,合理设置支点,并 应在支点处设置缓冲材料,使节段的受力均匀,对节段的捆绑固定措施应可靠。 4.3.6预制构件的水上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运预制构件时,宜采用自航式运输驳船,且其有效使用面积和载质量应满足 制构件装载和载重的要求。 2运输前,应按装载和运输条件下的各种工况,对船舶的强度进行核算和加固计 算,并应对船体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同时应对船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3在运输船上装载预制构件时,应采用型钢设计用于固定节段的专用支架和底座, 保证预制构件在水上运输过程中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 4尚应符合海事和航道管理部门对水上运输的相关规定,保证水上运输的 全
4.4.1/墩柱、盖梁安装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安装吊具应进行专门设计。 2应根据构件的特点及连接方式特点制定作业指导书。 3安装前应对节段拼接缝进行表面处理,清除尘土、油脂等污染物及松散混凝土 与浮浆,确保表面无油、无水、无灰尘,需坐浆的接缝表面宜进行凿毛处理
4.4.2墩柱女装即应 行复核,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坐标及高程允许误差为+2mm。 2采用结构胶处理接缝时,平整度充许误差为1mm/m。 3采用砂浆处理接缝时,平整度允许误差为±2mm/m 4采用钢筋灌浆套简连接时,下部预理钢筋定位应符合本规范第4.2.5条的 规定。 4.4.3采用砂浆垫层拼缝施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间的垫层砂浆,应采用高强补偿收缩砂浆,在同尺寸试块 加载试验下,28d抗压强度应不小于60MPa,且高出被连接构件强度5MPa,28d竖向膨 胀率应控制在0.02%~0.10%。 2垫层砂浆初凝时间不应小于2h,且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砂的细 度模数不应小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1%,且不应含有泥块。 3构件安装前,应将拼接面充分湿润后,设置调节装置及调节垫块,铺设砂浆垫 层,砂浆铺设厚度应大于垫块高度5mm。 4在拌制砂浆垫层时,对应每一批次砂浆应取不少于3组的试件,标准养护28d 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5在安装过程中,砂浆垫层连接处宜一次坐浆完成安装,构件调节及安装完成时 应保证浆液饱满。
行复核,应满足下列要求:
表4.4.4灌浆料性能要求
1墩柱安装前应清理槽口,并在承台槽口内设置2cm厚的砂浆垫层找平,砂浆的 厚度应均匀,且应一次性浇筑完成。人 2湿接头内的钢筋设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3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用调位装置对其进行三维调节、精确定位,并应启用锁定 装置将其及时锁定。 4湿接头应采用符合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应进行专门设计并经试验验证 对连接面混凝土应进行严格凿毛处理,并应将连接界面清理干净,浇筑前应采用淡水充 分湿润或涂刷界面剂。湿接头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在无水状态下浇 筑,浇筑后的保湿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4.4.6当构件采用钢筋锥
锥套的规格应与钢筋规格一致。 锥套锁片安装时,三片轴线位置相应误差不应大于3mm。 3 接头连接前钢筋的径向、轴向允许误差范围应符合表4.4.6的规定。 4 预制墩柱在安装前应检查承台、墩柱结合面的凿毛情况,凿毛最小深度不应小 于8mma
5湿接头模板安装前,应检查锥套连接接头质量、湿接头钢筋布置情况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 6湿接头模板加工应同于预制墩柱模板,安装前应对儿何尺寸进行检查,保证构 牛尺寸、形状,安装成型模板应安装紧密,不漏浆。 7湿接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养护措施,保湿养护时间不 得少于14d, 8湿接头自密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方可进行上部构件安装工作。 4.4.7采用胶接缝分节段安装墩身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在适宜位置设置操作平台。 2结构胶应符合设计规定的质量和力学性能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结构胶性能 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胶接缝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5.3条的规定。 3墩身节段起吊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检查复核其平面位置、高程与竖直度,不符 合要求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安装应保证节段之间的剪力键(槽)密贴。 4墩身节段安装完成并经检测其平面位置与竖直度符合要求后,起吊墩身节段应 进行涂胶施工,涂胶施工完成后下放,及时进行临时固定,并应按设计规定对预应力钢 束施加预应力,同时对胶接缝进行挤压。 5整个施工过程应保持孔道密封,防止外部结构胶、砂浆、杂物等进入。 6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公 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规定。孔道压浆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浇筑封锚 混凝土。 7当采用预应力精轧螺纹钢连接墩柱构件时,预应力宜进行超张拉及二次张拉
由于粗钢棒连接可能多次接长,预应力损失较大,需先超张拉至105%的控制应 力,持荷5min后锚固,并在28d后再次超张拉至105%的控制应力,且在持荷5min后 锚
4.4.8当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墩柱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4.4.8当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墩柱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4.4.8当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墩柱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安装前应检查各构件中的预埋管位置是否准确,是否有过大变形,内孔应清
安装前应检查各构件中的预埋管位置是否准确,是否有过大变形 干净
2穿索前应确认索号是否正确,在每根钢绞线尾部做好编号,编号应与工作锚 孔一一对应。 3预应力张拉施工应满足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要求 4张拉完成后应及时灌浆,灌浆宜采用水泥浆,强度不应小于45MPa。
2穿索前应确认索号是否正确,在每根钢绞线尾部做好编号,编号应与工作锚板 锥孔一一对应。 3预应力张拉施工应满足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要求 4张拉完成后应及时灌浆,灌浆宜采用水泥浆,强度不应小于45MPa。 4.4.9盖梁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盖梁预制构件前,应先检查盖梁预留槽(孔)的位置是否与墩身的相应位 置一致,有偏差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 2盖梁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用调位装置对其进行空间位置调节。 3应采取可靠的临时固定措施,在构件精确就位后对其进行临时固定,未固定前 不得将起重机的吊钩松脱。 4分节段匹配安装盖梁预制构件时,节段拼接面的正压应力宜为0.3MPa;胶接缝 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5.3条的规定;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施工应符合设计和现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规定。 4.4.10构件安装定位固定后,临时施工措施拆除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钢筋灌浆套筒或钢筋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时,灌浆料强度应大于35MPa后 方可拆除并进行下一安装工序施工,对进入下一工序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出现拉 应力的构件,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内灌浆料强度宜大于60MPa;设计有规定时, 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X 2采用预应力连接时,永久预应力施工完毕方可拆除临时施工措施。 3采用承插式或钢筋插槽式连接时,湿接头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未规定时,应达到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方可拆除临时施工措施。 4盖梁分节段安装施工时,临时预应力应在永久预应力张拉完成且波纹管内灌浆 料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 才能拆除
4.4.10构件安装定位固定后,临
1采用钢筋灌浆套简或钢筋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时,灌浆料强度应大于35MPa后 方可拆除并进行下一安装工序施工,对进人下一工序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出现拉 应力的构件,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内灌浆料强度宜大于60MPa;设计有规定时 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X 2采用预应力连接时,永久预应力施工完毕方可拆除临时施工措施。 3采用承插式或钢筋插槽式连接时,湿接头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未规定时,应达到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方可拆除临时施工措施。 4盖梁分节段安装施工时,临时预应力应在永久预应力张拉完成且波纹管内灌浆 料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才能拆除。
表4.4.11墩柱及盖梁安装验收标准
5.2.2应在预制场建设时设 测量塔观察点在施 周期内沉降应小于2mm。 条文说明
测量仪器需满足0.5”测角精度、0.6mm+1ppm测距精度要求,且每年需由具有 专业资质的部门重新检测、标定。 目前国内短线法预制测控系统分为双塔形式和单塔形式。
测量仪器需满足0.5”测角精度、0.6mm+1ppm测距精度要求,且每年需由具 业资质的部门重新检测、标定。 目前国内短线法预制测控系统分为双塔形式和单塔形式。
双测量塔式测控系统布置示
用性及模板周转方便,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端模及侧模应采用钢模板。 2匹配节段梁宜安放在可调节空间姿态的底模台车上,应根据预制线形精确 定位。 3 底模应水平安置,并与固定端模下缘良好闭合。 4 内模宜安装在可移动的台车支架上。 5固定端模应保持竖向垂直并与预制单元中线成90°,端模上缘应保持水平,其 偏差量应小于1mm。 6模板应与匹配节段梁连接紧密、无漏浆。 7 模板在出厂前应进行拼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节段梁钢筋骨架施工前应确定合理的钢筋绑扎顺序。 3 钢筋骨架宜采用多点起吊。 4宜建立预埋件清单,确保各类临时及永久预埋件准确、无遗漏
5.2.6预应力管道及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
1定位钢筋宜采用环形箍筋与普通钢筋相连接的形式。 2抽拔管或预埋管的定位钢筋间距应不大于50cm。 3预埋管(波纹管)的成形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混凝土浇筑完 成后保持原有形状。 4预理的管道口应设置临时密封装置 5节段梁内预埋的波纹管或抽拔管应与匹配节段梁的各预留孔顺接,并宜穿人加 强芯棒。抽拔管应贯穿整个节段梁长度并伸人匹配节段梁的预留孔内,伸人长度不宜小 于200mm。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拔出抽拔管。 6采用体外预应力时,预埋锚垫板、转向器、预留孔及减小摩阻的垫板应定位准 确,转向装置的位置和角度应满足表5.2.4的要求,外露的预应力筋和锚具应按设计要 求进行防护处理。 5.2.7模板安装前,应在匹配面及模板表面均匀涂刷对混凝土无害且便于清洗的脱
5.2.8节段梁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下料应均匀,并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宜大 于300mm。环境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不超过28℃,在温度较高时应有预冷等 降温措施;环境温度较低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并应有保温措施,且满足设 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2侧模及底模上宜按需设置附着式振捣器。腹板部位混凝土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 岛器,振捣时应避免碰及管道、钢筋、模板、混凝土剪力键及预埋件。 3浇筑前应测量混凝土落度,使其满足工作性能要求, 4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2.9节段梁混凝土养护应满足下列要
1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品种、外加剂、施工进度要求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角定养护方案。 2采用常规养护时,不间断养护总时间不宜少于7d。 3对节段梁的外立面混凝土宜采用喷雾或其他适宜的方式进行养护。 4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从节段梁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后开始计时,静停时间不应小于2h,且不宜多
2)加热应均匀。 3)升温、降温速率控制值应符合表5.2.9的要求,
表5.2.9升温、降温速率控制值
注:表面系数指结构冷却面积(m)与结构体积(m)的比值
4)恒温阶段蒸汽养护温度宜控制在55~65℃。 5)恒温状态相对湿度宜控制在90%~100%。 6)预制节段梁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温度测量 5℃时,方可拆除养护设施,并采用喷湿方式进行养 7)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应与蒸汽养护温度控制试
5)恒温状态相对湿度宜控制在90%~100%。 6)预制节段梁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温度测量。当外界与节段梁表面温差不大于 15℃时,方可拆除养护设施,并采用喷湿方式进行养护。 7)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应与蒸汽养护温度控制试验同步进行, 条文说明 (1)蒸汽养护具有提高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的特点,适用于低温条件下预制生产 并能加快节段梁预制速度。 (2)静停阶段指从节段梁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至蒸汽养护开始之间的养护期,该 阶段能增加混凝土在升温阶段对结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使混凝土获得一定的初始结
(1)蒸汽养护具有提高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的特点,适用于低温条件下预制生产, 并能加快节段梁预制速度。 (2)静停阶段指从节段梁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至蒸汽养护开始之间的养护期,该 阶段能增加混凝土在升温阶段对结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使混凝土获得一定的初始结
5.2.10节段梁脱模应满足下列要求: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脱模并拆除。 2 脱模或移动节段梁时,均应防止伤及梁体棱角和剪力键等部位。 3节段梁脱模后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节段梁预制质量应符合表5.2.10的要求
表5.2.10节段梁预制质量验收标准
5.2.11节段梁预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取样制成试块,每批次取 于3组,其数量除应满足标准养护要求外,还应满足同条件养护、测定混凝土阴 度的要求,
5.2.12节段梁修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于 预制节段梁吊离预制台座、移运、堆存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 的80%
5.3.2节段梁出场时,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无明显施工接缝。 2混凝表面质量应满足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 呈》(JTGF80/1)的规定 3与湿接缝相邻端面应凿毛处理,凿毛最小深度不应小于8mm
在以往的施工中,预制场内节段梁移运所采用的搬运机的提升速度限制在2m/m 内;在悬挂节段梁的重载状态下,搬运机的行走速度控制在3~5km/h;为避免损 地,搬运机空载时的行驶速度也需控制在10km/h之内。
5.3.4节段梁存放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预制节段梁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合理存放。 2节段梁吊离预制台座移至存梁场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3当节段梁多层叠放时,层与层之间宜采用枕木、橡胶板等弹性支撑物隔开,支 掌位置应设在设计规定的支点处,宜采用三点支撑的形式存放。 4节段梁叠放层数宜根据节段梁构件强度、台座地基承载力、支撑物强度及叠放 定性等经计算确定,且不宜超过2层。 5节段梁的存放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宜少于28d。 5.3.5应根据预制场地理位置、结合实际运输通道条件、节段梁重量、节段梁尺寸 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节段梁出运设备。 5.3.6 节段梁采用陆路运输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的规定。 5.3.7 节段梁采用船舶运输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3.6条的规定。 5.3.8节段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固定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段梁支撑点的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避免运输设备振动对节段梁造成不利 影响。 2应根据运输线路上的最大纵横坡,设置纵横向限位装置。 3需进行梁上运梁时,应经设计认可后实施。
5.4墩顶节段梁拼装施工
5.4.1节段梁安装测量仪器精度应满足墩顶块调位精度要求,并应避免在高温时段 或6级以上大风条件下进行测量作业。 5.4.2墩顶节段梁可采用架桥机、起重机或浮吊吊至墩顶处,对其进行精确调位 调位精度达到施工控制要求后,方可进行临时固定
5.4.3节段梁拼装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梁拼装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段梁拼装的临时设施应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设计及制作、得到设计认可
后方能实施。 2当采用移动式临时支座时,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预压试验,保证临时支座固 吉安全可靠。 3永久支座安装应在支座垫石施工完毕并验收通过后进行。 4应在节段梁安装前完成架设设备安装验收并取证等准备工作
用于节段梁拼装的临时设施包括墩顶操作平台、墩顶临时托架、临时固结、湿接缝 烧筑模板、湿接缝两侧节段梁刚性或半刚性连接等。 5.4.4墩顶节段梁临时固结应按设计规定实施:设计无要求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 场条件及施工工艺要求,设计临时固结方案以抵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临时 固结方案应由设计或第三方复核。设置墩梁临时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临时锚固可采取U形钢绞线锚固或精轧螺纹钢等措施,临时锚固设置的强度 规格、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 2采用U形钢绞线临时锚固时,墩身预埋宜采用U形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钢管
5.4.5墩顶节段梁采用预制壳体或分段、分层预制时,二次浇筑应采用与预制梁体 虽度等级相同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且应考虑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必要时应增设冷却水 管等温控设施。
各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才
镀锌电焊网标准LITG/T 36542022
5.4.6墩顶节段梁安装精度应满足本规范第5.6.10条的要求。
5.4.6墩顶节段梁安装精度应满足本规范第5.6.10条的要求。
5.5标准节段梁拼装施工
5.5.1应根据各种工况下需要承载的节段梁设计重量和现场条件,充分考虑施工荷 载选定架梁设备。
5.5.2拼装过程中涉及节段梁的提升环节,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节段梁提升方式;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现场施工环境 吉构特征选择合理的节段梁提升方式,并取得设计认可后方能实施。 2节段梁提升应缓慢、匀速接地线标准,提升速度宜限制在2m/min内 3提升或旋转作业时,应暂时封闭作业影响范围内的道路交通或水路通航。开放 交通时,节段梁底部最低点应满足净空要求。 4采用上行式架桥机施工时,节段梁宜错层悬挂,错层的节段梁个数及节段梁纵 向间距应满足拼装工艺的要求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