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988—2022 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 DB33T 988—2022 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2-03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来用金属材质类筋材时,填料的化学和电化学标准应满足表1的规定;采用土工合成类筋材时, 含有二价以上铜、镁、铁离子及氯化钠、碳酸钠、硫化物等化学物质,

    3.1加筋体筋材宜采用平面式、网孔式和立体式筋材,不宜采用条带式筋材。常用筋材可参照 行分类。

    6.3.2筋材应符合下列要求:

    筋材应付合下列要求 a 筋材应整体性好、强度高、变形小,不应产生脆性破坏,其抗拉强度应能满足设计要求; b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当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类筋材时,筋材应具有低端变性和良好的抗紫外线老 化性能;当采用金属材质类筋材时,筋材表面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C 筋材表面粗糙,与填料间应能形成良好的摩擦咬合作用,能产生足够的摩阻力;筋土界面阻力 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d)与墙面结构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施工方便; e)常用筋材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铁路图纸,常用筛材检验项目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6. 4. 1 常用面板类型

    挡土墙的常用面板包括钢丝(筋)网植生面板、生态袋面板、土工格室面板、预制模块面板利 箱面板等类型,其形式与特点见表3。

    DB33/T9882022

    表3常用面板形式及其特点

    4.2钢丝(筋)网植生市

    主要由钢丝(筋)网面、王工垫和支撑杆件等工程组件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a 钢丝网植生面板采用经防腐处理的机编钢丝网面反包,并在内侧设置土工垫、焊接钢筋面板及 三角支撑杆件形成的组合面板,钢丝网面应符合YB/T4190中加筋土单元的要求; 钢筋网植生面板采用经防腐处理的钢筋网、土工垫及三角支撑杆件形成的组合面板,钢筋网片 材料应符合 GB/T1499.3的要求

    DB33/T9882022

    主要由生态袋、三维排水联结扣和填土等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a)生态袋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辐射、抗老化性能、且无毒无害,宜采用可自然降解环保型生态 袋,不宜采用普通货物包装用的化纤编织袋;生态袋主要技术要求:单位面积质量≥140g/m, CBR顶破强度≥1.5kN/m,纵向断裂强度≥8.0kN/m,横向断裂强度≥10.5kN/m,抗紫外线强 度保持率不低于80%; b 三维排水联结扣将生态袋相互联结,形成稳定的三角内摩擦紧锁结构; 生态袋内宜装填配有植物种子的营养土;当需快速复绿时,可对墙面喷播草灌;对有特殊景观 要求路段,生态袋层间也可采用压枝法种植合适的灌木。

    6.4.4土工格室面板

    主要由土工格室、格室连接件和填土等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a)土工格室应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材料,高度为10cm20cm,网孔尺寸 宜为40cm×40cm~60cm×60cm;抗紫外线强度保持率≥80%,炭黑含量≥2.0%;节点及条带 的极限抗拉强度≥1.8kN/cm,延伸率≤10%: b)土工格室宜按层叠方式设置。每层土工格室铺装后,应在格室内回填耕植土或客土,回填土厚 度应高出格室顶面1cm3cm,外侧土工格室内植草乔灌木

    6.4.5预制模块面板

    由可绿化的预制混凝土面板或预制钢筋混凝王面板组成,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制模块式面板应采用标准化模具预制成的构件,预制模块质量和外形应满足坚固、美观、运 输方便、易于安装、尺寸标准、无缺角掉块,并宜考虑墙面的生态绿化功能,如图1所示,模 块面板的外观形式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预制模块采用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厚度应不小于20cm;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 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厚度应不小于8cm。

    6. 4. 6 石笼网箱面板

    图1常见预制模块构件形式示意图

    主要由石笼网箱、填石等工程组件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a)石笼网箱应采用经防腐处理的机编钢丝网面制作,包括网箱和加筋网面两部分,加筋网面与网 箱的底板由同一张钢丝网面制成。钢丝网面应符合YB/T4190中加筋土单元的要求; 石笼网箱内应采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块石、片石或卵石充填,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应不低于 30MPa。石料采用干砌方式填充,网箱的充填率应不小于70%;块(片)石宽度为10cm30cm, 以网箱不发生变形或小变形为控制要素,保证加筋格宾挡土墙外观平整;在缺乏合适尺寸块石 的地段,其中心部位可由较小的石料填充,其粒径在10cm~20cm之间,最小粒径应不小于网 格尺寸:

    DB33/T9882022

    c)石笼网箱与筋材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措施。筋材宜采用双绞合钢丝网,也可以采用其它种类的筋 材;相邻网箱单元体间应采用绑扎钢丝或C型钉连接成整体,连接点应均匀牢靠,无明显间隙; d 当石笼网箱宽度大于1m时,网箱内设置横向垂直隔板;隔板应采用与石笼相同材质及型号的 网面制作,隔板边缘应固定在网箱内; e)石笼网箱面板后应设置一层透水土工布

    6. 4. 7常用面板要求

    常用面板材料检验项目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常用钢丝(筋)网植生面板和石笼网箱面板几 格可参照附录C。

    6.5.1辅助材料主要包括面板与筋材的连接件、临时固定件、反滤层和排水层材料等。 6.5.2连接件的材质、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应与筋材一致;连接件与面板、筋材的固定连接应牢固、 可靠和施工方便。 5.5.3铺设筋材的临时固定件可采用铁质U型钉、竹钉或木桩。 6.5.4排水层可采用级配碎石、砂砾或其他排水材料(如三维排水网、排水垫等);反滤层可选用砂 陈石、土工布等。 6.5.5用于排水层和反滤层的级配碎石或砂砾应洁净,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应大于5%;透水性好 其渗透系数大于5×10cm/s;用于反滤层的土工布断裂抗拉强度应不小10kN/m,刺破强度应不小于 0.5kN,CBR顶破强度应不小于2.5kN:其他辅助 要技术指标应符合TTG/TD32和设计的要求。

    7.1.1应根据勘测与勘察成果,结合挡土墙的强度、稳定性和沉降计算,对挡土墙结构形式、材料、 基础、防护、排水、附属设施、监测等进行设计。 7.1.2挡土墙的位置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气候条件、荷载、施工条件、填料特性、 工程造价等因素合理确定,挡主墙的结构形式设计应考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相邻构造物衔接平顺。 7.1.3挡土墙加筋体填料、筋材、面板和辅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第6章的要求,并对填筑施工方法和质 量控制等提出具体要求, 7.1.4挡土墙设计计算宜采用以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特殊设计宜采用数值分析进行校核, 应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其沉降变形应满足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抗震强度和稳 定性验算范围和要求应符合JTGBO2的规定。 7.1.5挡土墙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工点设计和监测设计,并根据施工监测或现 场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 7.1.6挡土墙的设计流程应按图2所示流程执行。

    7.1.6挡土墙的设计流程应按图2所示流程执

    DB33/T9882022

    图2挡士墙的设计流程图

    按照第5章的要求,做好初测、初勘成果或定测、详勘成果等不同设计阶段相关资料的收集

    7. 2. 2 类型及选择

    7.2.2.1挡土墙按筋材材质可分为土工合成材料类(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和土工布等)挡土墙和金属 材质类(钢丝网片、钢筋网片等)挡土墙;按面板形式可分为钢丝(筋)网挡土墙、生态袋挡土墙、土 工格室挡土墙、预制模块挡土墙和石笼挡土墙等。常用挡土墙结构形式示意图见图3。

    图3常用挡土墙结构形式示意图

    DB33/T9882022

    图3常用挡土墙结构形式示意图(续)

    7.2.2.2钢丝(筋)网片挡土墙、生态袋挡土墙和土工格室挡土墙不宜用于常水位以下路基的支挡工 程。 7.2.2.3挡土墙加筋体典型横断面形式示意图见图4,宜采用图4a)所示的平形四边形;当受地形、 地质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图4b)所示的台阶式;当地基承载力较低时,可采用图4c)所示的错台式 断面尺寸应根据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的计算确定。

    图4挡士墙加筋体典型横断面形式示意图

    7.2.2.4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按照4.5和7.1.2的规定,经综合比较,合理确定挡土墙类 形式。

    7. 2. 3结构设计

    7.2.3.1在对依据7.2.1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先初步拟定挡土墙类型和结构形式,再进行 档土墙结构设计。 7.2.3.2根据拟定的挡土墙结构类型,按照构造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挡土墙的基本尺寸(包括墙面形式、 墙高、筋材间距和长度等),并按第6章的要求,确定筋材、面板和填料的设计参数 7.2.3.3按7.3的规定,对挡土墙荷载、内外部稳定性和面板进行计算,确定筋材长度、间距、分层 要求和面板尺寸等。 7.2.3.4挡土墙墙面线形可采用直线形、折线形和台阶形。相邻墙面间的内夹角宜在90°~180°。 当相邻墙面的内夹角大于180°时,应加设补强筋材,不应留有无筋区。 7.2.3.5钢丝(筋)网挡土墙、生态袋挡土墙和土工格室挡土墙宜为斜坡式,墙面常用坡率为1:0.5、 :0.466和1:0.3:预制模块挡土墙和石笼挡土墙墙面可采用台阶式

    DB33/T9882022

    7.2.3.6路堤式挡土墙的墙顶宜设计成平坡或阶梯状。 7.2.3.7挡土墙加筋体采用的填料应符合6.2规定的要求;浸水地区挡土墙的材料与结构要求应满足

    7.2.3.6路堤式挡土墙的墙顶宜设计成平坡或阶梯状。

    2.3.7挡土墙加筋体采用的填料应符合6.2规定的要求;浸水地区挡土墙的材料与结构要求应满足 列要求: a) 浸水部分填料应采用透水性强的粒状填料; 浸水部分墙面应具有抗冲刷能力,宜采用石笼网箱面板或预制模块面板; c面墙后宜铺设反滤土工布

    并结合现场情况按如下要求确定: a)初步设计缺乏可靠试验数据时,填料的设计参数可参照表4的数值采用; b)填料重度可根据实测资料作适当修正,计算水位以下的填料重度采用浮重度; c)墙体总高大于12m的挡土墙,表4中的综合内摩擦角或内摩擦角取低值。 7.2.3.9加筋体填料最小承载比应符合JTGD30规定的要求,并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填料压实度 应符合表5的规定。

    DB33/T9882022

    式中: T一 筋材设计抗拉强度(kN/m); Tult一 筋材的极限抗拉强度(kN/m);土工格室的极限抗拉强度,按附录D计算确定;其余筋材的 极限抗拉强度按JTGE50试验确定; RF一一考虑筋材蠕变、老化和施工损伤等因素的强度总折减系数,宜通过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 条件时,对于土工合成材料类筋材,可取2.0~5.0;对于金属材质材料筋材,可取1.3~ 1.8;当筋材蠕变大、施工条件差时取大值,当筋材蠕变小、施工条件好时取小值。 2.3.11筋材与土接触的界面阻力系数fGs,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的施工图设计应采用JTGE50规定的拉拔试验或直接摩擦试验方法,按 筋土界面实际条件试验确定; D 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的初步设计或其他等级公路,有填料与筋材接触的土内摩擦角实测试验数 据时按式(2)、式(3)和式(4)计算确定;无实测数据是按表6确定,当墙高大于12m时,表6 中的器面阻力系数宜低值

    平面非网孔式筋材:fGs=0.667tanΦ 平面网孔式筋材:fGs=0.9tanΦ。 立体网孔式筋材:fGs=0.92tanΦs

    平面非网孔式筋材:fGs=0.667tanΦ。 平面网孔式筋材:fGs=0.9tanΦ。 立体网孔式筋材:fes=0.92tanΦ。

    一一筋材与土接触的界面阻力系数; 中 与筋材接触的土内摩擦角(°);对无黏性土取土体直接快剪内摩擦角;对黏性土取考虑黏 聚力影响的综合内摩擦角

    表6筋材与土接触的界面阻力系数fes

    2.3.12筋材设计长度和间距除应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墙高小于等于3.0m时,筋材长度不应小于3.0m,且应采用等长筋材;当墙高大于3.0m 时,筋材最小长度宜大于0.8倍墙高,且不小于5m; b 采用不等长的筋材时,同等长度筋材的墙段高度,应天于3.0Ⅲ;相邻不等长筋材的长度差宜 不小于1.0m; C 筋材的竖向加筋间距应根据计算确定。石笼网箱面板的最大加筋间距应不大于100cm,其他面 板形式的最大加筋间距应不大于80cm,最小加筋间距应不小于一层填土的最小压实厚度; 当墙高大于6.0m时,宜在挡土墙中下部加设长度不小于2.0m的辅筋,辅筋竖向间距宜根据 不同的面板形式确定。

    DB33/T9882022

    7.2.3.13筋材应水平铺设,且满足下列要求:

    a)路堤两侧均采用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时,筋材应错开铺设,避免重叠; b)采用生态袋挡土墙时,反包筋材的预留长度宜不小于2.0m,并与上层筋材进行可靠连接。 7.2.3.14面板设计应符合坚固、美观、运输方便、易于安装等要求,面板尺寸及材料应满足6.4的要 求。当面墙筋材网孔尺寸较大且未采用生态袋构筑面墙时,应在面墙内侧铺衬小网孔的土工网、土工织 物或生态植生垫。 7.2.3.15面板与筋材的连接应坚固可靠。钢丝(筋)网植生面板、石笼网箱面板与金属材质类筋材之 间宜采用连续或整体式的成品构件(见附录C);与土工合成材料类筋材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摩擦连接。 预制模块面板、土工格室面板与筋材之间的连接可采用预埋连接、插销连接以及连接件连接。 7.2.3.16预制模块挡土墙应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其它类型挡土墙可不设伸缩缝、沉降缝。挡土墙的 伸缩缝、沉降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墙身断面变化处、与其他构造物相接处宜设置伸缩缝;在软基路段、挡土墙按折线布置转折 处以及地基地质、水文情况突变处宜设置沉降缝; b)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并设置,设缝间距宜为10m~20m,应不大于25m。 7.2.3.17路肩式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应考虑挡土墙护栏基础设置的要求,其顶面宽度不应占据硬路肩、 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基宽度范围,并应设置护栏。 7.2.3.18应做好挡土墙与相邻构造物的衔接处理;挡土墙端部可采用护坡、锥坡、护墙等构造措施或 直接与相邻的构筑物衔接。

    7.2.4.1挡土墙基础设计包括面板基础和加筋体基础两部分,挡土墙宜采用明挖基础 7.2.4.2挡土墙的稳定性、沉降和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就地浅层固化、换填、强夯、 复合地基或桩基础等方法对挡土墙的基础进行处理。 7.2.4.3挡土墙纵向基底应做成水平或台阶状,每个台阶长度应不小于2.0m,相邻台阶高差宜不大于 2.0m 7.2.4.4挡土墙采用预制模块面板时,在面板下部应设置一条宽度不小于40cm,厚度不小于20cm, 强度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钢丝(筋)网植生面板、生态袋面板、土工格室 面板和石笼网箱面板时,宜在地基上铺设厚度不小于20cm的碎石垫层;当挡土墙设置在混凝土、片石 混凝土和中风化硬质岩质地基上时可不设基础。

    7.2.4.5挡土墙的基础设置还应符合下列要

    a)对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基础,面板下的条形基础需要布置纵横向钢筋: 6 对软弱土地基,除作必要处理外,还应考虑设置扩大基础: 挡土墙面板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流冲刷条件,以及结构稳定和地基整体稳定 等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筋体面板基础的理置深度从护脚顶面算起,护脚横断面图见图5;设置在土质地基上时, 面板基础底面的最小埋置深度应不小于0.6m;设置在岩石上时,应清除表面风化层,当 风化层较厚难以全部清除时,面板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应不小于0.6m; 2) 在临河路基或浸水路段,基础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础 底面应设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3 斜坡上的挡土墙面板基础埋深小于1.25m时非浸水挡土墙,应设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宽度 不小于1.0m、厚度大于0.25m的护脚防护层,其表面做成向外倾斜3%~5%的排水横坡; 护脚可采用M7.5浆砌片块石、C15片石混凝土或C20混凝土。

    DB33/T9882022

    7. 2. 5排水设计

    5.1挡土墙应进行表面和内部防排水的综合设计,并满足下列规定: 挡土墙墙顶处应因地制宜设置排水设施,将路面水集中排至边沟或排水沟,不应让路面水直接 冲刷墙面; D 宜先在地基表面设置不小于20cm排水垫层或隔离层填料,再铺设筋材;筋材不宜直接设置于 原地基表面: 加筋体后及墙背宜设置排水层,排水层最小宽(厚)度为30cm,碎石排水层与加筋土填料之间 应设置反滤层; d)当加筋体后水量较大时,可在排水层底部加设纵横向渗沟。

    图6分级挡土墙平台及横断面排水示意图

    7.2.5.2分级挡土墙及护脚排水设计示意图见图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分级挡土墙的平台顶部应设不小于2%的排水横坡; 分级平台宜采用C20及以上、厚度大于15cm的素混凝土防护;平台宽度大于2.0m时,宜设 置平台排水沟;素混凝土或平台排水沟下宜采用防渗土工膜或黏土及灰土封闭等可靠平台防水 处理措施; C 当多级预制模块挡土墙采用细粒填料填筑时,上级墙的面板下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厚度 不小于0.50m的砂砾或灰土垫层。 7.2.5.3挡土墙可不设排水孔:预制模块挡土墙和石笼面板挡土墙的面板后应设置土工布反滤层

    DB33/T9882022

    2.6.2植物类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挡土墙坡面植物防护应结合工程周边环境、植被防护类型合理选择目标植物群落,宜设计成草 本型、草灌结合型和草灌乔结合型; b 选用草种应根据防护目的、气候、土质、施工季节等确定,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 叶茎矮或有葡圖茎的多年生草种: C 灌养木植物种类应结合现场调查情况,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耐干旱、耐薄、抗 风耐寒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的乡土树种或适生树种;对于陡里面墙不宜采用乔木植 物树种; d)植物种子的配合、播种量等的设计应根据选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防护地点及施工方法确定。 2.6.3喷播草灌乔和喷混植生植物防护中的基质理化指标和植被恢复效果评价应符合DB33/T916 和设计的要求。

    7.2.6.2植物类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7.2.7附属设施设计

    7.2.7.1挡土墙设计应考虑挡土墙护栏和标志等基础设置的要求,挡主墙护栏和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JTGD80和JTGD81的规定; 7.2.7.2挡土墙应根据工程实际、建管养及监测的需要,设置必要的检修台阶或检修梯等设施

    7.2.8.1大型挡土墙、墙体总高大于12m的挡土墙和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的路段挡土墙,应按4.7 条规定进行挡土墙的监测设计,明确监测内容和控制标准,说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根据施工监测 或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 7.2.8.2监测设计主要包括挡土墙墙面坡顶和坡脚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墙面倾斜度、墙面平整度 等内容的监测;在不利季节或灾害性天气中,应增加监测的频次。 7.2.8.3监测设计应结合建管养一体化的要求,采用物联技术做好智能化监控,统筹考虑防治效果监 测和运营期监测

    .2.9.1初步设计阶段,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路基横断面设计,根据挡土墙的结构特点和适用 条件,进行方案比选,做好结构的总体布局设计,初步确定挡土墙结构类型、形式和基本尺寸;图表设 十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列出挡土墙工程设计方案比较图(表),比较各种挡土墙方案的优缺点、工程造价等,并作出 推荐; 6 挡土墙工程数量表应列出挡土墙起桩号、长度(左侧、右侧)、挡土墙高度、工程及材料数量 等; C 挡土墙工程设计图应绘出主要挡土墙一般设计图,比例可采用1:50~1:200,按不同高度、坡 率等列出每延米工程、材料数量表; d 挡土墙的监测方案设计图与工程数量表。 .2.9.2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挡土墙设置位置、墙高、断面型式、

    DB33/T9882022

    a)挡土墙工程数量表应列出挡土墙起桩号、长度(左侧、右侧)、挡土墙高度、工程及材料数量 等; D 挡土墙工程设计图应绘出主要挡土墙的立面、断面及详细结构设计图设计图,比例尺用1:50~ 1:200,按不同高度、坡率等列出每延米工程、材料数量表;同时还应绘制平、纵面图、逐 及墙高变化处的横断面图、挡土墙断面大样图、挡土墙顶部护栏基础设计图,以及不同墙高对 应尺寸和每延米数量,并计列每处(段)工程及材料数量表。 按7.2.8.2规定,绘制挡土墙监测设计详图及工程数量表,

    7.3.1设计计算流程

    计计算按图7所示流程送

    DB33/T9882022

    7.3.2.2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挡土墙设计时,应相应于各种荷载状态,对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情况,选择表8 所列的组合; b 一般情况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可只计算永久荷载和基本可变荷载,

    DB33/T9882022

    表9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分项系数

    .3.2.4挡土墙上受地震力作用时的设计,应符合JTGB02的规定。 3.2.5浸水挡土墙计算荷载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筋材强度设计采用低水位浮力; b 地基应力验算采用低水位浮力或不考虑浮力;加筋体的滑动稳定验算、倾覆稳定验算采用设计 水位浮力;其他情况采用最不利水位浮力; C 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墙身所受浮力应根据地基地层浸水岩土情况确定:对于砂类土、碎石类土 和节理很发育的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浮力100%计算;对于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浮力50% 计算; d)浸水挡土墙墙背为岩块和粗粒土(粉砂除外)时,可不计墙身两侧静水压力和墙背动水压力 3.2.6当基础理置较深且地层稳定、不受水流冲刷和扰动破坏时,可计入墙前被动土压力,并应接 9的规定计入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其它情况的墙前被动土压力可不计。 .3.2.7加筋体与加筋体上填土的计算分界面应为通过加筋体墙面顶部的水平面,该面以上的填土自 重作为加筋体上的填土重力。在内部稳定性计算时,加筋体顶部填土重力按式(5)换算为等代均布土 层厚度计算,见图8。

    式中: h1 加筋体上坡面填土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H 加筋体高度(m); bs 墙顶填土坡脚至墙面的水平距离(m); m 加筋体顶面填土的路堤边坡坡率; H 加筋体以上路堤的高度(m)。

    7.3.2.8永久荷载重力作用下,筋材所在位置的竖向压应力按式(6)计算

    7.3.2.8永久荷载重力作用下,筋材所在位置的竖向压应力按式(6)计算:

    DB33/T9882022

    图8加筋体顶部填土的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图

    永久荷载作用下,加筋体内深度Z:处的竖向压应力(kPa); Y 加筋体填料的重度(kN/m"),当为浸水挡土墙时,应按最不利水位上下的不同重度分别计入; Zi 第i层筋材至加筋体顶面的垂直距离(m): h 加筋体上坡面填土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3.2.9车辆荷载、人群荷载引起的附加土体侧压力和竖向土压力按下列规定计算: a 作用在挡土墙墙顶或墙后填土的车辆荷载取值:当墙高H≤2m时,取20kN/m,当墙高≥10m 时,取10kN/m;墙高在2m~10m之间时,按直线内插法取值; b 作用于墙顶或墙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载标准值规定为3kN/m,行人密集区取3.45kN/m; C 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作用在挡土墙墙后填土上引起的附加土体侧压力,可按式(7)换算成等 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式中: ho 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的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作用于墙后填土上的车辆荷载(kN/m),按a)取值; q 作用于墙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载(kN/m),按b)取值; 加筋体填料的重度(kN/m)。 车辆荷载、人群荷载可沿深度按1:0.5的扩散率计算扩散宽度。车辆荷载、人群荷载在深度Z 处的扩散宽度L按式(8)和式(9)计算,竖向压应力按式(10)计算,见图9:

    DB33/T9882022

    19车辆荷载、人群荷载作用下竖向压应力计算

    式中: Lei 深度Z处应力扩散宽度(m),按式(8)和式(9)计算; L 结构计算时采用的荷载布置宽度,取路基全宽(m): Z 第i层筋材至加筋体顶面的垂直距离(m); b 墙面至路基边缘距离(m); H 加筋体以上路堤的高度(m); . 墙面与竖直线夹角,α<26.5; Ofi一 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作用下,加筋体内深度Z:处的竖向压应力(kPa);当图9中扩散线上 的D点未进入活动区时,取αi=0; Y 加筋体填料的重度(kN/m); 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的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3.2.10 外部稳定验算时土压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作用在挡土墙加筋体墙背的主动土压力依据库仑土压力理论按式(11)和式(12)计算,见图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DB33/T9882022

    图10外部稳定性验算时的土压力计算图

    式中: E 主动土压力(kN/m); 外部稳定性计算时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加筋体填料的重度(kN/m); H 加筋体高度(m); 加筋体以上路堤的高度(m); h 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的等代均布土层厚度(m); 加筋体填料的内摩擦角(°);当填料为砂性土时,取填料的内摩擦角;当填料为黏性土时, 取黏性土填料的综合内摩擦角中。; 假想墙背面与竖直线的夹角(°);竖直线位于加筋体内时为正,竖直线位于加筋体外时为 负; 8一 加筋体墙背与假想墙后土体之间的摩擦角(°),取加筋体填料内摩擦角与加筋体后填料内 摩擦角中的小值。 b 设计前应对用于加筋体填料和假想墙后填料的土质进行试验,确定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当缺 乏可靠试验数据时,填料重度、内摩擦角Φ或综合内摩擦角Φ。可参照表4选用;计算水位 以下的填料重度采用浮容重。

    7.3.2. 11加筋体内部稳定验算

    DB33/T9882022

    图11挡士墙士压力计算图

    a)挡土墙墙背土压力系数根据筋材的抗拉模量和延伸率采用柔性筋墙计算模式; b)挡土墙的潜在破裂面简化为图11所示破裂面槽钢标准,在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Φ/2; c)假想面板后的土压力系数K.按式(13)计算:

    K,=tan(45°—β/2)·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