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461-2019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DB11/T 461-2019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4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3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11/T 461-2019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s一保温层厚度(m) A一管道表面积(m)。 A2一储热水箱表面积(m)。 tw一储热水箱水温(℃)。 twi一第i次储热水箱水温读数(℃)。 ti.j一第个测点的第i次水温读数(℃)。 n一储热水箱水温测试次数(次)。 m一储热水箱水温测试点数(个)。 △t一太阳能热水系统日热水温升(℃)。 twr一检测结束时间点的储热水箱水温(℃)。 t.一检测起始时间点的储热水箱水温(℃)

    3.0.1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能承受太阳能热水系 统传递的荷载和作用。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满足建 筑结构及其它相应安全性要求,必须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复核。 3.0.2太阳能热水系统所使用的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基于采光面积),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平板型集热器瞬时效率截距应不小于0.74,总热损系数应不大于5.5J/ (s·m?.℃)。 2无反射器真空管型集热器瞬时效率截距应不小于0.64,总热损系数应不大 于2.5J/(s·m.℃)。 3其它类型集热器的热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3.0.3太阳能集热系统年平均热损失率应小于等于20%。 3.0.4太阳能集热器进场后,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11/510或《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1/1340中规定的项目 和数量,进行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它系统设备 和部件,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物资进场检验标准。 3.0.5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具备满足建筑设计要求的抗风、抗、抗震、防火、防 雷击以及电气和燃气安全使用性能,应具备防冻、防结露、防止集热和供热系统 过热保护功能。 3.0.6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转设备,应采取隔震、降噪设计。使用噪声应符合《声 3.0.7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和供热水直接接触的所有设备和部件,均应满足《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对生活热水卫生要求的规定。 3.0.8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管材和支撑构配件使用寿命均 应不少于15年。其它组成设备和部件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要求的规定 3.0.9竣工验收应含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日热水温升的检测验收。检测值应不小于 ? 相同月份平均日太阳能热水设计温升值的85%

    4.1.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遵循技不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原则进 行。 4.1.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物及周围整体环境相协调。 4.1.3集热器采光面上的日照时数应不少于4h。 4.1.4不得因安装太阳能设备而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且不得对相邻建筑产 生光污染。 4.1.5太阳能集热器阵列总出口至储热水箱之间的管道,应按最短原则设计

    4.2.1公共建筑宜选择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居任建筑应综合建筑物类型、安 装条件、投资规模和运营管理方式等,选择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太阳能集中 分散供热水系统或太阳能分散供热水系统。 4.2.2应根据集热器类型和承压能力,选用开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闭式太阳能集 热系统形式。 4.2.3应根据水质条件以及热水供水压力要求等,选用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太阳 能集热系统形式。

    4.3.1太阳能热水系统日平均热水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4.3.2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可按下列步骤计算确定:

    能集热器面积可按下列步骤计算确定:

    4.3.2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可按下列步骤计

    140°倾角正南向放置、直接加热式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积可按下式计 管

    A. = Q. / q.

    2根据集热器实际安装倾角、方位角以及集热系统形式为直接加热式太阳 能集热系统或间接加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集热器采光面积修正计算

    A. = K, XA. R

    A = A, ×Rg

    H, =hix +h, +h, +h,

    式中:Hx一循环水泵扬程(kPa)。 hix一集热系统循环管道沿程与局部阻力损失之和(kPa)。 hj一集热器的阻力损失(kPa)。 hz一集热器与储热水箱最低水位之间的几何高差(kPa)。 hf—附加阻力(kPa),取20kPa~50kPa。 3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泵扬程,应按下式计算:

    H = hix +he+h,+h,

    式中:he一循环流量经换热器的阻力损失(kPa)。 4当集热系统采用防冻液作为工质时,应根据所采用的防冻液特性进行管 网水力计算修正。 4.3.4太阳能热水系统储热水箱有效容积,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1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的单水箱系统,储热水箱有效容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JTi一第i月的集热器南向40°倾角放置表面接收的月平均太阳辐照量 kJ/(md)l,可按附录E取值。 nci一第i月太阳能集热系统月平均集热效率。按附录F计算。满足本规 程3.0.2对集热器热性能要求的,可按附录E取值。 nL.i一第i月太阳能集热系统月平均热损失率。按附录G计算。满足本规 程3.0.3对集热系统热损失率要求的,可按附录E取值, Pr一水密度(kg/L,取1.0kg/L)。 Cp一水定压比热[kJ/(kg·℃),取 4.187kJ/(kg.℃)]。 qv一单位集热器采光面积日产热水设计量[L/(m.d),按附录A计算]。 4tw,i一无辅助热源补热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第i月的月平均日热水设计温 升℃)。热水设计温度为60℃、满足本规程3.0.2、3.0.3对集热器热性能和集热 系统热损失率要求、单位集热器采光面积日产热水设计量按70L/(m?·d)取值的: 逐月平均日热水设计温升4tw,i可按附录E取值。

    2计算太阳能热水系统月平均日设计供热量:

    Gri =2w × P. ×C, ×Atw

    中:G一设计供热水周期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供热量(kJ/设计供热水周期) ni一第i月对应天数。 Z一设计供热水周期总计月数。 4设计供热水周期热水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平均值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f一设计供热水周期热水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平均值。 t,一热水设计温度,(℃)。 t,一冷水计算温度,(℃。按设计供热水周期的平均实测冷水温度取值。 缺少实测数据时,可取附录E.0.1的对应供热水周期平均冷水温度)。 n.一 设计供热水周期总天数,

    4.3.9太阳能替代常规能源制备热水污染物减排设计量,应按下列步骤计算确定 1燃煤设计替代量,按下式计算:

    Oco, = Qt ×Vco.

    Oso, = Qt × Vso

    Onox =Q, ×Vox

    4.4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

    2平板型集热器或非水平工作的真空管集热器安装倾角,系统全年用时,宜 取40°;偏重夏季用的宜取30°;偏重冬季用的宜取50°。 3横插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安装倾角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10°。对于吸热 本角度可调或可水平传热的玻璃一金属真空管集热器,可水平安装, 4集热器设置在建筑南立面或阳台栏板上时,宜有适当倾角。 4.4.3集热器的布置排列设计,宜按下列要求进行: 1自然循环系统的集热器连接,宜采用并联方式。强制循环系统的集热器连 接,可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 2按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的集热器组,应根据集热器性能和流动阻 力确定每组集热器的数量。 3平板型集热器或横插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宜采用并联,单排内竖 插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宜采用串联。 4每个自然循环系统的集热器总采光面积不宜超过50m。大型自然循环系 统可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 5每个强制循环系统的集热器总采光面积不宜超过500m。大型强制循环系 统可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 6连接各集热器组之间的管道,应按同程式设计。受场地条件限制不能设计 为同程式的,应在各分支管道增设流量调节阀门。 7集热器与前方遮挡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4.3集热器的布置排列设计,宜按下列

    D = H x cotα, xcosy

    式中:D一集热器与前方遮挡物之间的最小距离(m)。 H一前方遮挡物最高点与集热器最低点的垂直距离(m)。 信息服 αs一太阳高度角(°)。 一集热器安装方位角(°)。 集热器安装倾角在30°~50°之间的,全年用系统可取D=2H;春夏秋三季 用系统可取D=1.5H。 8集热器阵列布置不得影响建筑物的逃生通道。应设置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 的集热器检修通道。 9嵌入建筑屋面、阳台、墙面可 内集热器,应满足建筑围护结

    构承载、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护等功能要求。 10安装集热器的部位,应设置防止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 设施。 11太阳能集热器附近宜设置可方便清洁集热器表面灰尘的给水点。 12集热器附近如有人行通道,应在集热器周围设置防止外来破坏导致集热 器内热水泄漏伤人的隔离措施。

    4.4.4集热器之间的连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集热器之间和集热器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取防正热胀冷缩造成系统损 坏的措施。 2集热器之间的连接件,应便于拆卸或更换并做好保温处理。 4.4.5集热器支架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进行抗风设计。支架 所使用材料的刚度、强度、防腐蚀性能应满足建筑安全要求。 4.4.6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集热器、支架和连接管道、水箱等,均应按《建筑物防 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进行防雷设计

    4.4.7水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4.4.10管道保温层厚度最小限值表

    长度超过300m时,保温层厚度宜在上表基础

    4.5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4.5.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的相关规定。 4.5.2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热储热水箱为开式非承压水箱时,宜在配水点处的热水 给水支管上设置止回阀, 4.5.3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分户供热水支管上,应安装热水计量装置,

    4.6辅助热源加热系统设计

    4.6.1应根据热水使用特点和能源供应、维护管理、卫生防菌等条件,进行技术 经济比较后确定辅助热源种类。辅助热源的种类选择与设置应符合《居住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DB11/891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规定要求,优先 利用余热、废热或其它稳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6.2辅助热源接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形式,应根据热源种类、系统形式、规模 及冷水水质等选择直接或间接接入。 4.6.3应使用能效等级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要求的辅助热源设备。 4.6.4应设置性能优良、操作灵活、其有自动后停开保持节能运行的辅助热源加 热系统控制装置。 4.6.5宜设置辅助热源用量计量装置

    .1控制系统宜包括现场控制器和远程监控

    4.7.2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1控制系统的控制与切换,应遵循优先利用太阳能资源、最少使用辅助热源 准信 的原则。 2应具备人机对话功能,并应可进行参数设置并即时显示主要运行参数。 3直流系统应采用定温控制,并应具备储水箱满水自锁功能。强制循环系统 应采用温差控制。 4控制系统应具备冬季防冻控制功能。防冻温度传感器应设置在室外太阳能 热水系统最易冻结的部位。 5集热器用温度传感器应能承受集热器最高空晒温度,传感器误差应不大于 +2℃;储热水箱用温度传感器应能承受120℃温度,传感器误差应不大于±1℃

    4.7.2现场控制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F.7.2现场控制器应合下列规定: 1水箱容积>0.6m3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 容积大于0.6m)控制装置》GB/T28737中要求的现场控制器;水箱容积≤0.6 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采用《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器》GB/T23888要求 家用控制器。 2应在现场控制器的明显位置标识系统运行原理图和端子接线图。 3控制器内部应有接线编号。对于无法编号的电气线路部分,应按照《太 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容积大于0.6m)控制装置》GB/T28737要求进行颜色区 4现场控制器应具有存储功能或设置数据存储接口。 .7.3现场控制器应具备以下控制功能: 1太阳能集热温差循环或定温出水控制功能。 2集热器及储热水箱高温保护功能。 3储热水箱高、低水位保护功能, 4辅助热源系统定时或定温加热控制功能 5热水供应系统变频供水、定温供水、定时供水等控制功能。 6补水系统定时或定温补水控制功能。 7防冻控制功能。 8报警功能。 9其它功能:手动控制功能、出厂设置恢复功能、断电记忆功能等。 10设置远程监控系统时,现场控制器应具备与下位机、远传计量仪表及其 没备的通信功能。 1.7.4远程监控系统宜采用数据中心监控平台方式建立,应具备互联网实时访 的基本功能

    4.7.3现场控制器应具备以下控制功能

    4.7.5远程监控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现场控制器或采集器数据的远程数据采集功能。 2对采集数据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合格的功能, 3对采集的实时数据采用表格和曲线展示的功能 4实时显示动态系统图和系统运行动作的功能, 5将采集的数据自动生成并储存为通用数据文件、方便随时查询、调用和下 载的功能

    4.8电气和防雷系统设计

    4.8.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电气设计应能满足系统用电负荷和运行安全要求。电气 设备应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的要求。 4.8.2系统应设专用供电回路。内置电加热系统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 置,保护动作值不得超过30mA。 4.8.3新建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电气控制线路应与建筑物的电气管线同步设 计。 4.8.4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规定要求,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 防雷设计。

    5.1.1安装作业前,应按设计要求编制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并应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1.2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设计文件齐备。 2施工方案已经批准。 3施工场地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4现场水、电、场地、道路等施工准备条件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5为太阳能热水系统预留的基座、孔洞、预埋件和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 已验收合格。 6太阳能集热器已通过进场见证取样复验。 5.1.3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应提供具备设计资质机构出具的结构复核报告。 5.1.4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配件和材料等的技术性能和色彩等均应符合设计要 求。 5.1.5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不应损坏建筑结构,不应降低建筑结构在设计使用年 限内承受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的能力,不应破坏屋面防水层和建筑物的附属设 施。 5.1.6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对已完成工程的部位采取保护措施。 5.1.7产品和物件在存放、搬运、吊装过程中不应损坏。 信息服 5.1.8安装应由专业人员完成, 5.1.9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前,应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及附属设备设施进行调 试。调试所需水、电和燃气输送均应满足设计要求。系统调试应在竣工验收阶段 7 进行。如不具备系统调试条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延期进行。 2系统调试可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参与配 合:也可由施工单位委托给看调试能力的其它单位进行

    5.1.9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5.3.1支架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结构支架的焊接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5.3.2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基座上,位置准确,角度一致,与基座固定牢靠 5.3.3钢结构支架安装时,宜采用有利于支架自身排水的安装方式或应采取相应 排水措施。 5.3.4钢结构支架及其各连接件均应做防锈防腐处理。宜采用热镀锌或不锈钢材 料。防腐施工应符合《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和《建筑防腐蚀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的要求。 5.3.5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设施可靠连接。如钢结构支架高度超过建 筑物避雷网(带),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安装避雷装置。

    5.4.1集热器安装倾角和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倾角误差应小于等于±3° 5.4.2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脱。集热器之间

    5.4.2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脱。集

    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密封可靠,无泄漏,无扭曲变形。 5.4.3现场组装的真空管集热器,应在联箱安装完毕后安装真空管。 5.4.4嵌入屋面安装的集热器与四周屋面应做好防水措施。 5.4.5安装在外墙和阳台栏板外的集热器,与建筑主体结构采用后加锚栓连接时 应根据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选择锚栓。锚栓锚固深度应从钢筋混凝土基面算起, 后锚固施工不应破坏建筑保温层。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防渗漏措施。锚栓 尚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 5.4.6集热器与储热水箱连接管道穿过屋面、墙面、阳台或其他建筑部位时,应 在相应部位预埋防水套管,并应对接触部位做防水密封处理。防水套管应在屋面 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毕

    5.5.1水箱应与基座牢靠固定,水箱底部与承重支架或基座之间应设隔热垫 5.5.2水箱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5.3钢板焊接的水箱,内、外壁均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腐处理。内壁防腐材料应 卫生、无毒,且应能承受所储存热水的最高温度。 5.5.4水箱内胆应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规 定,做接地处理。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水箱,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规定,直接与建筑的防雷网(带)连接。如原建筑物无防雷措施,需对水 箱做接地处理。 5.5.5开式水箱应进行灌水试验,承压水箱(罐)应作水压试验。 5.5.6现场制作的水箱,保温应在检漏试验合格后进行。水箱保温质量应符合《工 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规定。水箱保温层外防护 材料搭接处应涂防水耐候玻璃胶,搭接尺寸不得小于20mm。水平设备及管道上 的纵向搭接应在水平中心线下方15°至45°的范围内顺水搭接,防止雨水进入保 温层。

    5.6.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道安装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42规定和设计要求。 5.6.2热水管道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形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宜利

    用管道敷设的自然弯曲、折转等吸收管道的温度变形。 5.6.3管道最低处应安装泄水装置,最高点设排气阀。 5.6.4管道穿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墙体时,应加装钢套管。 5.6.5水泵安装应符合《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有关规定。水泵周围应留有检修空间并做好接地防护。水泵进出口宜设置减振喉, 水泵与基座之间应设置减振垫等隔震措施。 5.6.6水泵宜安装在室内。安装在室外的水泵,应有遮阳、防雨和防冻措施;安 装在室内的水泵,应有防潮及排水措施。 5.6.7电磁阀或电动阀安装方向应正确,阀前应设过滤器,阀体前后和旁通管上 应设置检修阀。 5.6.8水泵及其他阀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并应便于操作和更换。 5.6.9过压及过热保护的阀门泄压口,安装方向应正确,并应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保证泄流安全性的引流硬管。工质为防冻液的系统,应设置防冻液收集装置。 5.6.10压力表、流量计等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手动阀门应安装在容易操作 的地方。 5.6.11设备及易发生故障的配、附件两端应采用法兰或活接头连接,并留有检修 维护空间。 5.6.12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采用自限式电热带防冻的系统,应先 将自限式电热带安装后,再作保温。保温质量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规定。

    5.6.12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采用自限式电热带防冻的系统, 将自限式电热带安装后,再作保温。保温质量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规定。

    5.7辅助热源加热设备

    5.7.1电加热管的安装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 定。 5.7.2供热锅炉及其他辅助热源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5.7.3辅助热源加热设备的运行噪声,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要求 5.7.4辅助热源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规定

    5.8 控制与电气系统

    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

    50168的规定。 5.8.2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 定。各类盘、柜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 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的规定。安装电气设施的设备间应具备防潮和 防高温蒸汽的相应措施。 5.8.3电气设备和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金属部件应做等电位连接。电气接地装置 的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规定 5.8.4控制用传感器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管道上的温度传感器安装方法应按照《热量表》GB/T32224中规定,应保 正温度传感器和被测物体有良好热接触。 2集热器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集热器阵列出口处。 3供热水系统循环用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最远端用水点总管道上。 4压力型水位传感器应安装在水箱底部。 5安装在室外的传感器应选用防水防雨型传感器,或采取防水、防雨措施, 6传感器接线应采用屏蔽线或设置抗干扰措施。接线应采取防老化措施。 7传感器接线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接线盒与套管之间的传感器屏蔽线应 做二次防护处理。两端应做防水处理。温度传感器四周应做良好保温并应做标识 5.8.5自限式电热带敷设应与管道紧密贴合,起止端接线应符合电气专业要求。 温度传感器位置应设置合理。 W 5.9水压试验与冲洗 5.9.1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在设备和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5.9.2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和灌水试验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5.9.3环境温度低于5℃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结束 5.9.4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直至排出水目测不浑浊为止

    5.9.1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在设备和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5.9.2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和灌水试验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5.9.3环境温度低于5℃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结束 后,应将系统内的水从泄水点排除干净,必要时可采取吹扫措施。 5.9.4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直至排出水目测不浑浊为止,

    5.10.1系统调试应含设备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系统联动调试应在设备单机 周试和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系统联动调试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

    5.10.2设备单机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水泵安装方向。 2检查电磁阀安装方向。 3温度、温差、水位、流量等仪表显示正常。 4电气控制系统应达到设计要求功能,动作准确。 5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6防冻、防过热等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正常 7各种阀门开启灵活,密封严密。 8辅助热源加热设备工作正常,加热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5.10.3系统联动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1调整水泵控制阀门。 2调整系统各个分支回路的调节阀门,使各回路流量平衡。 3调试温度、温差、水位、时间等控制仪器的控制区域或控制点,使其符合 设计要求。 4调试辅助热源加热设备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工作切换,达到设计要求 5调整电磁阀初始参数,使其动作符合设计要求。 5.10.4直接加热式系统调试后,应对供水设备、管道进行冲洗和消毒

    5.11.2试运行前,按照设计图纸,应进行下列前期工作:

    1按照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核查设备及管道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太阳能热水系统电气系统原理图,核查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 3检查核实储热水箱、集热器及系统管道的内部是否已清洗干净。 5.11.3系统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系统充装工质的充装速度不宜过快。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系统应在 无阳光照射条件下充装工质。 2在系统工作条件下,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系统进行试运行,直至各部

    入正常工作状态。连续正常试运行24小时为合格。 3在无日照条件下,起动辅助热源,连续正常运行4小时为合格。 4系统试运行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工况下太阳能集热系统流量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10% 2设计工况下热水供水量和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设计工况下系统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6.1.1太阳能热水系统验收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及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6.1.2新建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验收应纳入建筑整体验收程序。 6.1.3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分项工程验收宜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分期进行。 6.1.4太阳能热水系统建成后,应先进行自检验评定,合格后提交竣工验收申请 报告,并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资料的归档。 6.1.5峻工验收应在工程移交用户前、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6.1.6太阳能热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保修期限,应按《住宅工程质量保修规程》DB11/ 641规定执行

    Z.1A 下一工序的施工。 5.2.2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前,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1屋面防水工程验收合格。 2储热水箱、水泵等承重和固定基座验收合格。 3集热器支架承重和固定基座验收合格。 6.2.3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 续施工。下列隐蔽工程应进行验收: 1预埋件或后置锚栓连接件的验收。 2基座、支架、集热器四周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的验收 3预埋在地下、建筑墙体内或暗装在吊顶层(装修装饰层内)的管道、穿线 管等的验收。 A 4系统防雷、接地连接节点的验收。

    ....
  • 给排水管理
  • 相关专题: 太阳能热水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