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800-2014 城镇供水管网模型建设技术导则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建模软件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a)管网规模、模型应用定位目标与层次; b)软件性能,包括用户界面友好性、软件功能完善程度; c)接口及配套软硬件要求; d)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完备性:
DB31/T8002014
e)城镇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等。 6.2.2宜根据模型软件的数据库配置要求,配备相应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宜通过数据库实现 的统一管理,可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等不同版本,以满足管网规划设计、运行调度和维护管 职能部门的模型使用需求。
建材标准6.2.3模型软件应具备下列基本功
a) 与GIS、SCADA等系统的数据接口; b) 数据查询、统计、编辑、打印等; c) 管网拓扑检查与纠错; d) 管段与节点水量分配; e) 静态水力模拟和动态水力、水质模拟分析; f) 模型组合、拆分及简化; g) 模型校核分析。 6.2.4 根据用户需求,模型软件宜具备下列扩展功能: a) 模型应用的方案管理; b) 水力水质在线模拟; c) 模型自动校核, d) 污染物扩散模拟与污染源追踪; e) 管网系统运行能耗分析。
3.1根据系统运行需求,配备相应的硬件,宜包括下列硬件设施: a)数据库服务器2台(双机热备份),用于存储模型基础数据、运行分析过程及结果数据 b 图形工作站1台,用于实现模型的高效运算与模拟结果的图形快速显示; 打印机等其他硬件设施。
3.2根据下列需求,宜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终
7.1.1管网微观模 7.1.2模型应用单位应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模型数据的编辑修改,并建立记录文档,包括数据来源、 编辑时间和责任人。
7.2管网基础数据采集
7.2.1管网基础数据应通过管网峻工资料或管网GIS系统获取,生成管网模型的拓扑结构、节点、管段 等模型要素和相关属性(见表3)
.1管网基础数据应通过管网峻工资料或管网GIS系统获取,生成管网模型的拓扑结构、节点、管 模型要素和相关属性(见表3)。
表3管网基础数据类别和来源
7.3.1需要采集的用水量数据见表4。
表4用水量数据类别与
7.3.2用水量数据宜通过营业收费数据、总表抄表数据、绿化和道路浇酒水量调查、产销差分析等多种 手段获取。 7.3.3用水模式宜覆盖普通居民、医院、学校商场、工厂企业、写字楼等各类用水户,必要时可进一步 细分。 7.3.4宜通过在线流量监测、现场测试等手段获取用户1周的用水量变化情况;水量采集时间间隔宜 采用15min,并通过计算各时段相对于平均水量的比例系数制作用水量变化模式表及用水量变化模式 曲线。
7.4管网运行控制数据采集
7.4.1需要采集的管网运行控制数据见表
需要采集的管网运行控制数据见表5。
表5运行控制数据类别与来源
7.4.2运行控制数据宜通过SCADA系统采集,并保证流量、压力、水质等实时数据的准确性与传输安 全,数据采集时间点和间隔宜保持一致
7.5.1建模前需对管线、用水量和管网实时运行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行评估。 7.5.2数据导入后应再次进行检查并与原始数据核对,确认管道管径、管长、材质、敷设年代、阀门开关 决态、关键节点标高等数据正确无误,并应保存数据导人的日志及报警记录等。 7.5.3管网拓扑结构检查宜通过建模软件拓扑检查与纠错功能模块实现;针对管段交叉连接等应结合 俊工图纸、管网GIS及模型初步计算结果等进行检查确认。 7.5.4管网运行数据采集时,应确保测量仪表和数据传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监测数据中的异 常部分应结合管网实际运行状况
8.1.1参数测定内容包括水泵特性曲线、用水模式、摩阻系数、监测点节点高程、余氯(或总氯)衰减系 数等。 8.1.2根据模型校核需求,可进行一定数量的节点压力、管段流量和节点水质离线测定;宜采用数据记 录仪自动记录,数据采集时间点与间隔宜与SCADA系统保持一致。 8.1.3测试仪器应检定合格,并定期校正,仪器精度应满足测定和校核要求,相关测试药剂应在有效 期内。
8.2.1测定水泵特性曲线时,有条件的应对单台水泵进行测定;无条件进行单台测定的,采集单泵运行 区段的流量、压力数据进行特性曲线的拟合;在泵站内泵的运行搭配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可将多泵运行 的泵站看做一个整体进行拟合。
8.2.1测定水泵特性曲线时,有条件的应对单台水泵进行测定,无条件进行单台测定的,采集 区段的流量、压力数据进行特性曲线的拟合;在泵站内泵的运行搭配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可将多泵运行 的泵站看做一个整体进行拟合。 8.2.2大用户水量计量宜采用在线智能水表,并可生成用水模式曲线。 8.2.3建立余氟衰减模型时,应对各水厂出厂水的水体反应系数k。按季节进行实验室测定,并根据温 度变化进行拟合测算其他温度下的取值。 8.2.4管道摩阻系数测定宜根据管道材质、管径和敷设年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管道进行测定
DB31/T800—2014
8.3.2节点高程可依据城市高程系统进行插值计算生成节点高程数据,或通过数字高程模型自动生成 节点高程数据。
3.4.1应优先在已计量的用水量要 数据基础上进行节点用水量分配,对于不确定的水量可采用建模软件 相关功能自动分配。
相关功能自动分配。 8.4.2当模型用于规划设计时,可依靠建模软件相关功能完成规划新建管网全部水量自动分配。 8.4.3当模型用于供水管网状态评估、运行调度和水质模拟时,不宜对全部用水量完全自动分配;对于 依靠建模软件功能完成的水量自动分配结果,应根据营业收费等数据资料通过人工校核的方式检验水 量分配的合理性。
完成模型拓扑结构、 应对模型计算正确性进行下列测试: a)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满足管网流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法则; b)选取爆管、泵房停电等极端工况条件进行测试计算,确保模型可以正确运行
9.1.1模型校核应根据实测的节点压力、管道流量和管网水质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差 型参数进行调整
9.1.2模型校核应包括下列一般步骤
a)模型精度评估; b)人工宏观校核; c)参数灵敏度分析: d)微观校核。
9.1.3应根据不同的管网规模和模型用途确定节点压力、管段流量校核点数量: a)100万m/d以上规模的管网模型宜取100个以上的节点进行压力校核,50万m/d~100万m/d 规模的管网模型宜取50个以上的节点进行压力校核,50万m"/d以下规模的管网应至少取 30个节点进行压力校核。 b) 流量校核:宜选取所有出厂干管、增压泵站的进水管道以及不同供水区域之间的连接管等进行 校核。 9.1.4 模型精度标准应按管道功能分层确定,干管的压力、流量和水质模拟精度应高于配水管。 9.1.5校验点的数据宜采用多日数据以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
9.1.6模型校核前应对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参见9.3,
CJ92相关要求进行修正。
9.2.4当监测值与模拟值平均误差小于4m(节点压力)或小于30%(干管流量),可认为模型误差是由 不确定的管道摩阻系数和节点流量导致,可通过参数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确定需要进行调整的主要参数。 9.2.5水力模型参数细微调整主要在人工初步校核的基础上,通过微调节点用水量分配、管道摩阻系 数等,使模型达到相应的精度;参数微调过程一般通过数学优化手段来实现。 9.2.6余氟衰减模型校核应在水力模型达到预定精度的基础上,根据在线监测点和人工采样点实测的 余氢数据调整管壁反应系数,使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
9.3.1静态管网水力模型精度应满足CJ207的相关规定。
9.3.1静态管网水力模型精度应满足C207的相关规定。 9.3.2动态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精度评估见式(1)、式(2)与式(3):
C,—某在线水质监测点第t个时段的余氯浓度实测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Cm一一第t个时段的模拟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同用途动态模型的精度评估参见表7。
表7不同用途动态管网模型的精度表
10.1.1管网微观模型的应用范围包括供水规划、改扩建设计、现状评估、工程评价、车
1.1管网微观模型的应用范围包括供水规划、改扩建设计、现状评估、工程评价、辅助调度、水质 制定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处理、管网测压与测流点布置等方面。 1.2模型应用应包括下列一般步骤:
a)模拟方案制定, b) 运行模拟; 2) 结果分析与评价。 10.1.3 模型应用人员应经软件操作培训合格,还应熟悉实际管网运行情况
10.2方案制定与管理
10.2.1模型应用部门应针对实际需求制定模型应用方案并编制相应方案文档。 10.2.2应用方案应明确任务目标、模型选择与精度要求、初始及边界条件等,并对模拟结果分析评价、 报告握写等环节提出相应要求,
a 管道工程方案模拟。根据改建、扩建、停水抢修等不同管道工程方案的内容,在模型中模拟方 案实施后的管网水力状态变化,为工程方案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b) 高峰日供水预案模拟。根据管网历史运行经验对本年度可能出现的供水高峰日进行供水量预 测和泵站运行方案制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网动态水力模拟,分析可能出现的低压区域,并及 时调整运行调度预案; c)长假供水预案模拟。针对春节长假期间城市用水量及用水模拟均与常规时间有较大不同的特 点,结合管网历史运行经验,对长假期间供水量预测并制定运行调度预案,通过连续模拟分析 可能出现的供水压力、流量、水质等问题; d)季度模型精度评估。针对管网供水量可能存在的季节性波动,按季度选取典型日进行模拟,当 精度不能达到要求时,应对模型实施校核。 10.2.4针对管网现状运行工况的模拟,宜同时制定用于验证模拟效果的管网水力水质监测方案,
DB31/T 800—2014
10.2.5应用方案及验证测试方案应建立规范的档案库进行保存管理。
10.3模拟分析与评价
10.3.1模型应用人员应按照应用方案规定的条件执行模拟分析,并填写模拟分析报告。 10.3.2对于模拟结果,应重点分析低压区的范围及变化趋势、单位长度水头损失过高(>5m/km)或 过低(<0.1m/km)的管段、实测压力或流量相对于模拟值的异常变化等,以发现管网运行中可能存在 的水力或水质问题。 10.3.3各模拟方案的数据文件与技术报告应在模型应用档案库中保存,以备调用。
3.1模型应用人员应按照应用方案规定的条件执行模拟分析,并填写模拟分析报告。 3.2对于模拟结果,应重点分析低压区的范围及变化趋势、单位长度水头损失过高(>5m/km) 低(<0.1m/km)的管段、实测压力或流量相对于模拟值的异常变化等,以发现管网运行中可能存 水力或水质问题。 3.3各模拟方案的数据文件与技术报告应在模型应用档索库中保存,以备调用
[11.1 一般规定
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范本11.1.1模型更新维护的内容包括拓扑结构更新、节点流量更新 的光物 测试和模型校验等。 11.1.2供水管网模型更新维护分为日常更新维护、定期更新维护和校核更新维护
[11.2更新维护机制
11.2.1当拓扑结构、大用户用水量、水泵特性曲线等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模型的维护与更新。 11.2.2管网GIS、SCADA等相关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时,模型应做同步更新。 11.2.3模型维护与更新宜按照管网拓扑、阀门操作、节点水量、水泵特性曲线、管道摩阻系数的先后顺 序依次进行。
11.3维护内容与更新频率
11.3.1管道工程峻工图提交后的一月内,应根据峻工图更新模型拓扑结构及管道属性。 11.3.2新建泵站、泵站更新改造、水泵叶轮切削等工程峻工投人使用后一个月内公差标准,应更新供水管网模 型中的相应数据。 11.3.3宜每半年对大用户用水量、用水模式等水量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11.3.4宜每年对供水管网微观模型进行一次校核,并维护相应参数。 11.3.5宜每三年根据水泵实际运行数据对水泵特性曲线进行一次校核,必要时应针对水泵进行特性 曲线参数测定。
3.1管道工程峻工图提交后的一月内,应根据峻工图更新模型拓扑结构及管道属性。 3.2新建泵站、泵站更新改造、水泵叶轮切削等工程峻工投人使用后一个月内,应更新供水管网 中的相应数据。 3.3宜每半年对大用户用水量、用水模式等水量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3.4宜每年对供水管网微观模型进行一次校核,并维护相应参数。 3.5宜每三年根据水泵实际运行数据对水泵特性曲线进行一次校核,必要时应针对水泵进行特 钱参数测定。
....- 相关专题: 供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