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9-2010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CJJ/T 29-2010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9-0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聚氯之烯树脂加入必要的添加剂,在加热塑化挤出成型过程 中,通过旋转成型模头,管内壁形成有若于等距离、三角形凸出 螺纹的螺旋管材。根据管壁结构形式的不同,有实壁螺旋管材、 芯层发泡螺旋管材和双层轴向中空壁螺旋管材等。

    2.1.9 苯乙烯与聚氯乙烯共混管材

    供水标准规范范本pipe (SAN+PVC)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人苯乙烯树脂进行共混为 料,用专用设备经加热塑化挤出成型的管材

    2.1.10溶剂型胶粘剂粘结连接

    含有机溶剂的胶粘剂,涂刷在极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等)管 材和管件粘合部分的表面,在连接面的材料表面起溶解和膨润作 用。当溶剂蒸发千滴后,使管材、管件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

    当管材端部插人管承口后,利用预先嵌人管件内的橡胶圈 弹性变形,所形成密封的连接方式。橡胶密封圈连接包括承压的 弹性密封圈连接和不承压橡胶密封圈连接,

    聚烯烃管材、管件之间的连接,在结合部位采用电热工具 热或嵌有电热丝通电熔合,冷却后熔融成一体的连接方法。热 连接有热熔承插连接、热熔对接连接和电熔连接等。

    2.1.13插入式连接

    管材与管件相连接,在承插口部位不加胶粘剂或橡胶密封 圈,仅是采用插入的连接方式。

    在建筑物内,为设置排水立管而砌筑的不能进人的竖向狭 空间,

    2.1.15H 管(共轭管)件H pipe Fitting

    用于连接通气立管与排水立管,形状如H形耳上下端口带 承插口的管件。

    2. 1.16 落水斗

    出口管径比进口管径大一个规格,弯曲半径不小于进口管外 4倍的90°弯管管件。

    采用不同成型方法,将塑料制作成管道系统的附属构筑 用于埋地排水管道之间的连接,供管道的清通、检查使用。

    由专用的内螺旋管材、特殊旋流器管件和底部异径管件 成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2.1.21苏维托单立管排水系统

    横支管与立管之间的连接采用苏维托管件,并安装在立 所组成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表3.1.5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管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3.3.1管材、管件短途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运输时不得无规则堆放; 2管材、管件装卸和搬运时应轻放,应严防沾染污物、重 压、与尖锐物件接触碰撞或划伤表面,装卸时不得抛、摔、 滚、拖;

    3聚丙烯管材、管件不置在5℃以下的环境中装卸,当在 低温条件下运输时应遵守生产单位的有关规定; 4当成捆搬运管材时,每捆重量不宜超过50kg。 3.3.2管材、管件的储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存放在温度不大于40℃、通风良好的库房内,不得长 期露天堆放: 2施工现场室外临时堆放时应进行遮盖; 3 管材、管件堆放位置应远离热源; 4管材应按规格堆放整齐,横向应有支撑件,管端宜进行 保护,应防止异物进人管内; 5带承口的管材,每层应交替堆放; 6管材堆放高度不宜大于1.50m,管件成袋、成箱的堆放 高度不宜大2.00m; 7管材堆放场地应平整、无尖硬突出物,底部应有横向支 垫物,支垫物间距不宜大于1.00m、宽度不宜小于0.15m,管材 外悬部分不宜超过0.50m。 3.3.3橡胶密封圈应按规格码放整齐,储存的库房条件应符合 本规程第3.3.2条规定。 3.3.4溶剂型胶粘剂、清洁剂等易燃物品应存放在危险品库房 中,存放场地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并通风良好。施工现场使用 时应随用随领、禁止明火。 3.3.5胶粘剂、清洁剂运输时应防止激烈碰撞,不得抛摔、重 压、曝晒和淋雨。成箱包装的不宜拆箱运输。 3.3.6堆放聚烯烃管材、管件的库房和现场应确保防火安全。 3.3.7对各类管材:管件,库房内进货及物品存放的布置应有 工生

    3.3.6堆放聚烯烃管材、管件的库房和现场应确保

    3.3.7对各类管材、管件,库房内进货及物品存放的布置应有

    4.1.1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关规定

    4.1.2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管材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

    温度超过60℃时,管壁应采取隔热措施。 4.1.6在建筑物内墙体埋设或埋地敷设的排水塑料管道的 不得采用橡胶密封圈连接。

    烯套管,套管长度不宜大于墙体的厚度,套管内径宜大于管道夕 径40mm,当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预埋带止水翼环的防水 套管。

    4.1.9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应采取因排水温度或环境温度变

    产生变形的补偿措施。室内、外埋地敷设的管道以及采用橡胶密 封圈连接的管段,可不设伸缩节。

    缩节,伸缩节宜设置在管道的汇合管件处。排水横管应采用专月 的承压式伸缩节

    4.1.12在民用建筑中,当排水管道水流噪声不符合要求时,应 采取隔声措施,

    4.1.13当建筑排水塑料管道有可能受到机械撞击时,应采取

    4.1.14建筑排水塑料管道横干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斜

    通。立管与排出管的连接应采用90°大弯管件,当无大弯管件日 可用2个45°管件替代。

    4.1.15室内埋地排水管道起始端的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大于

    4.1.15室内埋地排水管道起始端的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大于 400mm。排出管在室内靠近外墙或基础墙时,应向下折弯后再 排出

    4.1.16室外排水管道的检查并,宜采

    4.1.17当室内排水立管底部为非埋地敷设时,应采用带支座电 管件或设置支墩。

    4.1.18对橡胶密封圈连接的排水横管,在直管段连接部位、转 弯管段的下游连接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 4.1.19排出管室外管段的管顶标高,不应高于当地最大冰冻深 度以上500mm,且不宜小于300mm

    注:经常有热水排放的公共建筑应采用高温、高低温排水管,排水温度不大于 70℃且瞬时温度不大于90℃。

    4.3生活排水管道系统

    4.3.1生活排水管道的明敷或暗设应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建 筑物的性质和平面布置确定。排水立管宜设置在管道井、管内 或采用装饰墙体暗藏。排水横管宜设置在吊顶内。 4.3.2全年不结冻的地区,生活排水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4.3.3生活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立管应靠近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设置,且应以最短 距离与排水器具连接: 2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客(餐)厅以及沉降缝、伸缩 缝、变形缝、烟道、风道、生活储水设备间、变电室等;当不可 避免、一定要穿越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时,必须采取相应的 技术措施: 3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灶台、饮食业厨房的主副食操作间 烹调间、备餐间的上部; 4排水管道不得敷设在与卧室、病房以及安静要求较高的 房间相毗邻的墙体上 5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不得共用一根排 水立管。 4.3.4生活排水管道系统的通气立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气立管的最小管径应按表4.3.4确定;

    1通气立管的最小管径应按表4.3.4确定; 2当通气立管长度大于50m时,其管径应与排水立管的管 径相同; 3自循环通气立管的管径应与排水立管的管径相同

    表4.3.4通气立管的最小管径(mm)

    注:表中通气立管指专用通气立管、主通气立管、副通气立管。

    4.3.5当采用H管件用于通气立管系统时,其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1H管件与通气立管的连接点应设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 不小于0.15m的位置: 2当污水立管与废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立管时,H管件可 癌层分别与污水立管或废水立管相莲接,但最低横支管连接点以 下应设结合通气管: 3自循环通气系统的污水立管或废水立管,当采用H管件 时,每个楼层应与通气立管相连接,其连接点的位置应符合本条 第1款的规定,管道系统的呼吸气口不得被水所淹没。 4.3.6通气支管的最小管径不宜小于排水管管径的1/2,并应 按表4.3.6确定。

    表4.3.6通气支管最小管径(mm)

    4.3.7生活排水管道系统清扫口或检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在排水立管上,每隔6层应设检查口;但在建筑物的最 底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均应设置检 查口; 2当排水立管水平拐弯或装有乙学管件时,在该层排水立 管拐弯处或乙字管件的上部均应设检查口; 3在公共建筑中,当污水横管上连接有4个及以上的大便 器时,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4在水流偏转角大于45°的横管上宜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5清扫口或检查口可采用带清扫口的转角管件取代 6在排水横誉的直线管段上,检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天

    4.3.8当排水立管采用内螺旋管道系统时,排水立管底部宜采 用异径90°长弯变径接头,大弯管件排出管的管径宜放大一档, 且在立管底部应设带支座的管件或设支墩。 4.3.9当立管接人排水横于管时,宜采用90°弯管,在水平转 弯后以45°角与横管相连接,水平管的长度宜大于700mm。

    4.4.1屋面厨水排水和空调凝结水排水应为有组织排水。 4.4.218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立管宜布置在室 内的公共部位,居住建筑立管不得布置在住户套内。底部裙房屋 面雨水排水应单独排放。多层建筑及18层以下的高层建筑的屋 面雨水排水立管,宜采用沿外墙敷设的雨落水管。

    于2根,且应采用相回的雨水斗

    4.4.7阳台的雨水排水应单独设置排水管道,不得与屋

    4.7阳台的雨水排水应单独设置排水管道,不得与屋面雨水 水管道共用一根排水立管

    4.4.8.沿外墙敷设雨落水管、空调凝结水的排放水,应排 外明沟中或散水坡上,其泄水口高度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或 候确定。

    宜在雨水排水立管的底部设置检查口

    4.5.1受环境或排水温度变化的影响,管道所产生的纵向伸缩 量应按下式计算:

    AL = L: α. A

    4.5.2胶粘剂粘结连接的排水管道及通气管道系统应设

    4.5.2胶粘剂粘结连接的排水管道及通气管道系统应设置伸缩 节,且伸缩节的最大允许伸缩量应符合表4.5.2的规定。

    4.5.2伸缩节最大充许伸缩(m

    4.5.3下列管道系统可不设伸缩节: 1 橡胶圈密封连接的管道系统; 2全部为固定支架的管道系统; 3埋地或墙体直埋管道系统。 4.5.4胶粘剂粘结连接的管道系统中,横管伸缩节的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当排水横支管、横干管管段无汇合管道接入,且与立管 相连管段的直线长度大于2.2m时,应在靠近汇合管件的横管 设置伸缩节: 2当排水立管设置在管道井或管隆内时,应在靠近管道井 井壁或管墙体的外侧设置伸缩节; 3不设伸缩节管段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6.0m。 4.5.5排水立管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层内有横管接入,当汇合管件设在楼板下部时,应在 汇合管件的下方设置伸缩节;当汇合管件设在楼板上部且靠近地 面时,应在汇合管件上方设置伸缩节; 2在楼层内无横管接人,宜在距离地面1.0m~1.2m处设 置伸缩节: 3高层建筑中,当排水立管穿越楼板部位为不封堵楼层时, 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应为4m,且伸缩节应设置固定支承。 4.5.6当排水立管穿越楼板部位为固定支承,且层间立管长度

    3埋地或墙体直埋管道系统。 4.5.4胶粘剂粘结连接的管道系统中,横管伸缩节的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当排水横支管、横干管管段无汇合管道接入,且与立管 相连管段的直线长度大于2.2m时,应在靠近汇合管件的横管 侧设置伸缩节: 2当排水立管设置在管道井或管隆内时,应在靠近管道井 井壁或管墙体的外侧设置伸缩节; 3不设伸缩节管段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6.0m。 4.5.5排水立管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5.5排水立管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层内有横管接入,当汇合管件设在楼板下部时,应在 汇合管件的下方设置伸缩节;当汇合管件设在楼板上部且靠近地 面时,应在汇合管件上方设置伸缩节; 2在楼层内无横管接人,宜在距离地面1.0m~1.2m处设 置伸缩节: 3高层建筑中,当排水立管穿越楼板部位为不封堵楼层时, 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应为4m,且伸缩节应设置固定支承。 4.5.6当排水立管穿越楼板部位为固定支承,且层间立管长度 大于4.0m时,伸缩节的数量应根据管道的计算变形量或伸缩节 的充许伸缩量计算确定。

    4.5.7 排水立管的伸缩节不得用于横管系统。横管的伸

    压性能应大于0.08MPa。

    4.6管道水力计算和立管通水能力

    料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应按下

    表4.6.3塑料排水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 通用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

    6.4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应按表4.6.4确定 管径不得小于接入横管的管径。

    表4.6.4建筑塑料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最大设计排水能力(1./s)排水立管系统类型公称外径dn(mm)5075110125160立管与横支90°顺水三通0.81. 33.24.05.7伸顶通气管管连接配件45°斜三通1.01. 74.05. 27. 4专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每层连接5. 5dn75mm结合通气管隔层连接3. 04. 4专用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每层连接8.8dnl10mm结合通气管隔层连接4.8主、副通气立管十环形通气管11. 5自循环专用通气形式4.4通气管环形通气形式5.9混合器4.5特殊单立管普通内螺旋管十旋流器3.5注:除排水管道系统设主通气立管加环形通气管外,当排水层数大于15层时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宜乘以0.9系数。4.6.5当特殊螺旋单立管(立管有专用的旋流器、底部设大弯的异径弯管)为加强型内螺旋排水单立管,且管径为110mm时,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应为6.31/s。苏维托单立管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应为6.01/s。4.6.6当建筑物底层排水管未设通气管耳单独排出时,其横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可按表4.6.6确定。表4.6.6底层无通气管且单独排出的横管最大设计排水能力5075排水横管公称外径dm(mm)110125160最大排水能力(L/s)1.01.72. 53. 54.84.6.7屋面雨水重力流圆形排水立管的最大泄水量,应按表4.6.7确定。20

    表4.6.7屋面雨水重力流圆形排水立管的最大泄水量

    4.6.8雨水斗的最大泄流量应根据雨水斗的特性并结合屋面 水条件等情况确定,宜按表4.6.8选用。

    表4.6.8雨水斗的最大泄流

    4.6.9水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 按表 4. 6. 9 确定。

    表4.6.9雨水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

    屋面雨水重力流悬吊塑料排水管应按非满流设计,充满

    度不宜大于0.8,管内流速不应小于0.75m/s。埋地塑料排 应按满流设计,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

    应按满流设计,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 4.6.11建筑物内塑料排水管的最小管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便器排水管的管径不宜小于110mm; 2最小排出管的管径不得小于50mm 3多层住宅建筑厨房间排水立管的管径不宜小于75mm; 4公共食堂厨房间排水横管的管径,应比计算管径大一档 规格,且最小管径不得小于110mm; 5医院污物洗涤盆(池)和污水盆(池)排水横管的管径 不得小于75mm 6小便槽或连接3个及以上小便器的污水支管的管径,不 得小于110mm; 7公共浴池泄水管的管径不宜小于110mm; 8洗衣房排水管的管径应按设计排水量并根据洗涤剂的用 量、性质计算确定,选用时应放大一档或二档规格。

    5.1.1建筑排水塑料管道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

    1设计及其他技术文件已齐全,并通过会审: 2设计已经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确定 3施工需要的各种管材和辅助材料按设计要求已齐备:目 通过检查; 4施工人员和机具已准备就绪,能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要求。 5.1.2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 程质量检验制度。 5.1.3安装人员应了解管材性能、掌握操作要点和安全生产规 定,应经考核、持证上岗。 5.1.4安装前,应对管材、管件的表面质量做再次检查,当发 现管端有裂口,管材有凹陷、刻痕等缺损现象时,不得在工程中 使用。 5.1.5当管材、管件堆放或储存场地与安装现场温差较大时 应待管材、管件接近于施工环境温度时方可安装, 5.1.6立管穿越楼板时应预留孔洞,其尺寸应大于管道外径 60mm100mm,层间预留孔洞应顺通。横管穿越混凝土墙体时 应预埋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管道外径30mm~50mm,套管长 度应与墙面的厚度相等,套管宜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当采 用金属套管时,套管管口内侧不得有棱角、毛刺。 5.1.7横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产品的 标记置于外侧醒自位置。

    5.1.8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系统应按设计规定设置检查!

    口,检查口位置和朝向应便于管道检修和维护。立管的检查口中 心应离地面1m,设置在管隆内的立管检查口宜设检修门;当横 管检香口设置在吊顶内时,宜在吊顶位置设置检修门。 5.1.9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 50mm。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 不宜大于20mm。 5.1.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穿越楼板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穿越楼板处,应结合楼面防渗漏水施工形成固定支承: 2填补环形缝隙时,应在底部支模板,模板的表面应紧贴 楼板底部; 3环形缝隙应采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填实, 第一次为楼板厚度的2/3,待混凝士强度达到50%后,再填实其 余的1/3厚度; 4地面面层施工时,管道周围宜砌筑厚度为15mm~ 20mm、宽度为30mm~~35mm的环形阻水圈。 5.1.11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穿越屋面部位施工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穿越位置应预理硬聚氯艺烯材料套管,套管上口应高出 屋面最终完成面200mm~250mm; 2套管周围在屋面混凝土找平层施工时,用水泥砂浆筑成 锥形阻水圈,高度不应小于套管上沿; 3管道与套管间的环形缝隙应采用防水胶泥或无机填料 嵌实; 4屋面防水层施工时,防水层应高出锥形阻水圈且应与管 材周边相粘贴。 5.1.12当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时,管道与套管间 的环形缝隙应采用防水胶泥加无机填料嵌实,宽度不宜小于墙体 厚度的1/3,墙体两侧及其余部位应采用M20水泥砂浆嵌实 填平。

    管件或两个45°弯管;当采用无底座管件时,应设置支墩或 支座。

    5.1.15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的伸缩节承口应迎水流方向,管道推 入伸缩节后应预留管道的伸缩余量,其夏季为5mm~10mm,冬 季为 15mm~20mm,

    支承。转弯官段在转弯后应设直防推脱设施。 5.1.17高层建筑中的塑料排水管道系统,当径大于等于 110mm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在贯穿部位设置阻火圈。阻火圈的 安装应符合产品要求,安装时应紧贴楼板底面或墙体,并应采用 膨胀螺栓固定。

    5.1.18屋面雨水斗组合件的底部零件应根据雨水斗组合件的 造理设在结构层内,在屋面防水层施工的同时,应做好雨水立 周边的防渗漏水。

    1·施工现场放置聚烯烃类管材、管件、胶粘剂、清浩剂的 地方严禁使用明火,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明火爆弯或加工塑料 管道; 2胶粘剂、清洁剂应随用随领,胶粘剂、清洁剂的瓶、罐 盖应随用随开,用后及时柠紧;不同品种的胶粘剂不得混合使 用;涂抹胶粘剂时应佩戴手套,操作人员应处于上风向;胶粘剂 一且接触到皮肤时应迅速用肥皂、清水清洗,当误入眼睛时,不 得用手揉搓眼睛,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硬聚乙烯排水管道系统应按规定采用灌水试验,不得 采用气压试验代替; 4施工人员不得在管材上行走和进行任何作业,不得将管 道作为拉、攀、吊、挂等受力设施使用。

    5.2.1各类管道系统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5.2.2建筑排水塑料管与钢管、排水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 配件。当硬聚氯乙烯排水管与承插式铸铁管连接时,应先将塑料 管插入端的表面用砂纸打毛,涂胶粘剂并洒上粗干黄砂,再插人 铸铁管的承口内,用麻丝均匀填实后,以水泥砂浆捻口。 5.2.3安装在管和装饰墙内采用橡胶密封圈连接的排水管道 或伸缩节,均应采用抗老化性能优良的橡胶件;对热排水管道应 采用三元乙丙(EPDM)或丁腈橡胶(NBR)橡胶件。 5.2.4当硬聚氯乙烯管采用承插粘结连接时,宜按下列步骤进 行操作: 1实测管材长度,采用细齿锯断料,并以专用工具对插口 进行坡口;坡口角度宜为15°~30°,端口的剩余厚度不应小于管 材壁厚的1/2; 2插口和承口的表面应采用清洁干布措净;当发现有油腻 等污物时,应采用无水酒精或丙酮擦拭干净: 3测量管件承插口深度,并在管材插口上标出插入深度的 标记; 4在承口和插口上应采用刷蘸胶粘剂涂抹,涂抹胶粘剂 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并由里向外均匀涂抹;胶量应适当, 不得漏涂,不得将管材或管件浸人胶粘剂内; 5管材应一次性地插人管件承口,直到标记的位置,并旋 转90°;整个粘结过程宜在20s30s内完成: 6粘结工序结束后,应及时将残留在承口外部的胶粘剂撒 擦干净; 7粘结部位1h内不宜受外力作用;高层建筑中采用粘结连 接的室内雨水管道,在粘结后的24h内不得进行灌水试验; 8当遇气温较高的夏天或管径较大,胶粘剂易干固时,不 宜采用中型或重型的胶粘剂

    9 当冬季环境温度低于一10℃时,不宣进行粘结连接。 5.2.5管道系统采用橡胶密封圈连接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操作: 1插口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坡口,坡口角度宜为15°~30°, 且端口的剩余厚度不应小于管材壁厚的1/2: 2测量管件承口的有效长度,并应在管材的插口段作出 标记; 3管材插口及管件承口莲接面应擦拭干净,然后将胶圈放 置到位,并应在橡胶圈内表面涂抹润滑剂; 4管材应轴线方向插入承口内,并采用人工的方法或管 道紧伸器插人到位;对弹性密封圈连接的管道,插人的有效长度 应余留2~4倍的管道伸缩量,其中夏期施工宜取2倍的管道伸 缩量、冬期施工取4倍的管道伸缩量;伸缩量应按本规程第 4.5.1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5管材插入管件后,应检查橡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当发现 胶圈偏移时,应拔出重新安装。 5.2.6聚烯烃管材的热熔承插连接、热熔对接和电熔连接,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热熔连接所使用的连接设备,应由管道生产单位配套 采用指定的专用设备: 2在热熔连接过程中,管材管件的加热时间、温度、轴向 推力、冷却方法和冷却时间等,应符合加热设备的性能要求: 3热熔承插连接或热熔对接连接安装过程中,可根据管道 系统安装位置及尺寸,在工作间内预制成管道组合件,然后到现 场进行安装连接;管道组合件与系统的连接宜采用电熔套筒 管件; 4在施工安装困难的场合,宜采用电熔管件连接。 5.2.7管材热熔承插连接宜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有荷; 3测量管件承口深度,并在管材插口上作出标记; 4将管材、管件插人加热工具,进行加热: 5加热结束,应迅速脱离加热器,并用均匀的外力将管材 插入管件的承口中,直到管材表面的标记位置,然后自然冷却: 6管径大于63mm管道宜采用台式工具加热和连接。 5.2.8管材热熔对接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1热熔对接连接应在专用的连接设备上进行:管材、管件 上架固定后应在同一轴线上,对接连接点两端面的错边量不得天 于管壁厚度的10%; 2管材、管件热熔对接的端面应进行铣切;铣切后的端面 应相互吻合并与管道轴线垂真: 3应对连接设备上的加热板进行清理,然后将管材、管件 的连接面移到加热板表面、通电加热: 4按规定时间加热结束后,应移去加热板,将对接端面进 行轴向挤压对接,使对接部位的两支管端表面望“α”形的凸缘 后焊接工序结束: 5将焊接件移出台架,静置冷却、免受外力。 5.2.9管材电熔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1管材的连接部位表层应采用专用工具刮除,耳刮除深度 不得超过1mm; 2端口应进行坡口,坡口角度宜为15°~30° 3管材、管件连接部位的表面应擦净;应测量管件承口的 深度,并在管材端部作出标记: 4将管材插入电熔管件或电熔套筒内,直到标记位置;然 后:应采用配套的专用电源通电进行熔接,直至管件上的信号眼 内嵌件突出;电熔连接结策,应切断电熔电源: 5切断电熔电源后应进行自然冷却,1h后方受力; 6施工过程中,已使用过的电熔管件不得再重复利用

    5.3楼层及外墙管道安装

    5.3.1建筑排水塑料管道的楼层管道安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检查各预留孔洞或预理套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顺通: 2应待土建墙面粉刷工序结束后,进行管道安装; 3管道安装工序宜自下而上进行,先安装立管,再安装横 管,并应连续施工; 4应按管道系统的走向或坡度进行测量,并在墙上作出标记: 5对热熔连接的聚烯烃类管道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宜将管 材、管件预制成系统组合件;预制前应进行实测,注明尺寸,绘 制小样后制作管道组合件,制作时应注意管件的接口方向:管道 组合件焊接结束,按图样核对管段间尺寸,检查无误后可对管道 组合件进行安装: 6管道支架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5.5节的有关规定; 7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伸缩节和阻火圈: 8当管道安装中途暂停时,应及时对管口进行临时封堵; 9管道系统安装结束,应对管道的外观、支架、安装尺寸 及环形空隙的封堵质量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通球、通水 或灌水试验,

    5.3.2立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5.3.2立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1立管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位置在墙面作出标记,并应设 置管道支架; 2立管安装时,应先将管道扶正并作临时固定:对粘结连 接的管道系统,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伸缩节;管道与伸缩节连 接时,应先将管道插到伸缩节的底部,并在管道表面作出标记; 在立管固定时,根据安装时环境温度,拉动神缩节,使伸缩节与 管道标志线之间预留15mm~25mm的伸缩量,其中冬季李安装预 留量取25mm、夏季安装预留量取15mm;伸缩节安装结束,应 及时定管道系统: 3在火势贯穿部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阻火圈;

    4立管和伸顶通气管、通气立管安装完毕,管道系统在支 架固定后,必须按本规程第5.1.11、5.1.12条的规定,封堵所 穿越楼板或屋面的环形缝隙; 5热熔连接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系统中预制的组合管件, 宜采用电熔套筒或电熔管件进行组装连接。 5.3.3横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管道或预制管道组合件按设计文件规定的管径、管 位就位,并临时吊挂,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系统连接; 2管道或管道组合件粘结连接后应迅速摆正位置,按设计 文件规定校正管道坡度,然后宜用钢丝临时固定,待粘结固化后 再紧固支承件;非固定支承件或管卡,不宜卡得过紧: 3伸缩节的布置和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4应在管道支承件或支架紧固后再拆除临时固定件,并将 敬开管口临时封堵: 5墙洞的环形缝隙应采用M20水泥砂浆封堵。 5.3.4 雨落水管、空调凝结水管应按下列步骤安装: 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对管道进行定位,并在墙面上作出 标记; 2 应根据雨落水管的形状选择管卡,并在墙面标记处理设 管卡; 3矩形断面雨落水管的连接宜采用带固定攀的插入式管件 管件承口应朝上;安装时,下部管材插人端应预留10mm~ 12mm的伸缩间隙: 4圆形断面雨落水管当采用双承直通管件安装时,应先将 承口粘结在管材上,当管材插人承口下部时招标投标,应留有10mm~ 12mm间隙; 5管道系统的安装宜由上而下进行,并应按本规程第5.5 节的有关规定设置管卡: 6立管的顶部应按设计文件要求配置相应管径的落水斗: 落水斗面与天沟底部净距宜为200mm~250mm,天沟的排出管

    段应插人落水斗内50mm~70m

    段应插人落水斗内50mm~70mm。

    5.3.5当生活排水管道系统敷设在外墙时,应采用硬聚氯乙烯

    承插式粘结连接管材。在横管与立管相连接的汇合管件处,应按 设计文件规定在立管位置设固定支架和伸缩节。管道的安装宜在 外墙饰面完工后、施工脚手架未拆除之前进行,并应符合本规程 第5.3.2条的有关规定。

    5.4.3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灌水试验。灌水试验时,

    水高度不得低于底层室内的地坪高度;灌满水后观察15min建筑节能, 以液面不下降为合格。试验结束应将管道内的水排尽,并应封 各受水口。

    4.4埋地管道铺设时,宜先铺设室内管道、再铺设室外管道。

    5.4.4埋地管道铺设时,宜先铺设室内管道、再铺设室

    ....
  • 管道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