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2018)排水工程教材.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15.2.1概述 15.2.2氯消毒 15.2.3 臭氧消毒 15.2.4紫外线消毒
15.3污水的回用处理
4 15.3.2溶解性物质的去除....…·
装饰装修标准规范范本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404 16.1稳定塘 404 16.1.1稳定塘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404 16.1.2稳定塘的设计计算.. . 406 16.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412 . 16.2.1前言 .412 16.2.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413 16.3人工湿地 .419 16.3.1人工湿地类型 .419 16. 3. 2 人工湿地设计 421 污水厂污泥的处理 426 17.1污水厂污泥分类及其特性 : 426 17.1.1污泥的分类 : 426 17.1.2污泥的特性· 427 17.2污泥产量与计量 .432 17. 2. 1 污泥产量· 432 17. 2. 2 污泥量的计量 17.3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 436 17.3.1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 436 17.3.2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436 17.3.3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与评价.· 438 17.4污泥预处理 . 442 17. 4.1 一般规定 .442 17. 4.2 除砂 ...442 17. 4. 3 除渣· 443 17.5污泥运输 . 443 17. 5. 1 污泥输送方式分类··. .443 17.5. 2 污泥管道输送· ..444 17. 5. 3 污泥管道输送设计· .444 17.5. 4 污泥螺旋输送机输送.· .447 17.5.5 污泥皮带输送··· ... 448 17. 5. 6 污泥抓斗输送·· 448 17.6污泥浓缩 ...448 17. 6. 1 重力浓缩· : 449 17. 6. 2 气浮浓缩.· . 451 17. 6. 3 机械浓缩 454
T7.7污泥稳定 456 17.7.1污泥的厌氧消化 456 17.7.2污泥的好氧消化.· .471 17.7.3污泥的好氧发酵. : 474 17.8污泥机械脱水 .482 17. 8. 1 污泥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 .484 17.8.2污泥过滤脱水· :484 17.8.3污泥离心脱水· 492 17.8.4污泥深度脱水· .493 17.8.5污泥脱水二次污染控制 .494 17.9污泥干化与焚烧 . 495 17. 9. 1 自然千化 495 17.9.2 热干化 497 17.9.3污泥焚烧· :502 17.10污泥的最终处置 ... 506 17.10.1污泥的土地利用 . 506 17.10.2污泥建材利用 ...510 17.10.3污泥填埋 : 514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517 18.1设计水质、水量及处理程度的确定 :517 18.1.1设计水质·.. 517 18. 1. 2 设计水量 : 519 18.1.3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 521 18.2设计原则及设计步骤 :522 18. 2.1 设计原则..· 522 18.2.2设计步骤 522 18.3厂址选择和工艺流程的确定 :524 18.3.1厂址选择···. ...524 18.3.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25 18.4污水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 527 18.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527 18.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528 18.4.3污水处理厂设计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529 18.5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水质监测与自动控制 :530 18.6城镇污水处理厂实例 532
18.6.1城镇污水处理户实例1(AAO工艺) 18.6.2城镇污水处理厂实例2(氧化沟工艺)
18.6.3城镇污水处理厂实例3(SBR工艺)
排水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月
第三,从经济上讲,排水工程意义重大。首先,水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在国民 经济各部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许多河川的水都不同程度地被其上下游城市重复使用着。 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势必降低淡水资源的使用价值。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由水 源污染不能使用而引起的“水荒”,即所谓的“水质性缺水”,被迫不惜付出高昂代价进 行海水淡化,以取得足够数量的淡水。现代排水工程正是保护水体,防治公共水体水质污 染,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之一。同时,城市污水资源化,可重复利用于城市 或工业,是节约用水和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污水的要善处置、雨雪水的及时排 除与适当利用,是保证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废水能否妥善处置,对工业 生产新工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原子能工业,只有在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治理技术达 到一定的生产水平之后,才能大规模地投人生产,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此外,污水的 资源化利用本身也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例如有控制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会提高产量,节 约水肥,促进农业生产:工业废水中有价值原料的回收,不仅消除了污染,而且为国家创 造了财富,降低了产品成本;将含有机物的污泥发酵,不仅能更好地利用污泥做农肥,而 且可回收生物能源等。 总之,排水工程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保护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保障人 民的健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从事排水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 充分发挥排水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
1.2排水工程的基本且的与主要内
排水工程的基本自的是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以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保障人民身 正常生活。 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收集各类污(废)水,并及时地将其输送到适当的 ②妥善处理收集来的污(废)水至达标排放或再生利用。
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求得整体上的最优整治方案。区域排水系统是对区域河流水环 境进行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整个流域的范围出 发,将区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因素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建立各种 数学模型,以寻求水污染控制设计和管理的最优化方案。
.1既还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改变原有的理化性质,这些受污染的水称为污水或废水。污(废)水也包括雨水及冰 雪融化水。 按照污水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三类。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它来自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 商店以及工厂中的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 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菌等。这类污水需要经 过处理后才能排人水体、灌溉农田或再生利用。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进程中产生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由于工厂的生产类 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的不同,其废水的水质差异很大,工业废水也包括 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按照污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两类。 1)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轻度沾污或水温稍有增高的废水,如冷却水,通常经 适当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 2)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这类水多具有危害性。例如, 它可能含有大量有机物,或含氰化物、铬、汞、铅、镐等有害和有毒物质,或含多氯联 苯、合成洗涤剂等合成有机化学物质,或含放射性物质,或物理性状十分恶劣等。这类污 水大都需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在生产中再利用。 (3)降水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如雨露)和固态降水(如雪、冰、霜等)。前者 通常主要是指降雨。降雨形成的径流量一般较大,若不及时排泄,将使居住区、工厂、仓 库等受淹,交通受阻,积水为害,尤其山区的暴雨山洪危害更甚。雨水一般直接就近排人 水体。但初降雨时的雨水径流会受到大气、地面和屋面上各种污染物质的污染,应予以控 制。有些国家对污染严重地区雨水径流的排放作了严格要求,如工业区、高速公路、机场 等处的暴雨雨水要经过沉淀、撇油等处理后才可以排放。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在某些地区 和城市出现酸雨,严重时pH降到3~4。尽管雨水的径流量大,但处理较困难,研究表 明,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后再排放是必要的。 城镇污水是指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
根据不同的要求,污水经处理后的出 路是:①排放水体;②重复使用;③灌 溉农田。排放水体是污水的自然归宿,水 体对污水有一定的稀释与净化能力,也称 污水的稀释处理法。灌溉农田是污水处理 的一种方式,也是污水利用的一种方法, 称为污水的土地处理法。重复使用是一种 合适的污水处置方式。污水的治理由处理 后达到无害化排放,发展到处理后重复使 用,是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大进 步,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途径。城市污水 重复使用的方式有以下种: (1)自然复用
对于工业废水的直接利用而言,包括循序使用和循环使用。某一工序的废水用于其他 工序,或某生产过程的废水用于其他生产过程,称为循序使用。某一工序或生产过程的废 水,经回收处理后仍作原用,称为循环使用。习惯上称循序使用为循序用水,称循环使用 为循环用水。2016年,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80.3%,仍低于工业发达国家。不 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 量为81m,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为52.8m,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超过 30%。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方式称为排水体制。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的排水来源通常有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一个区域内可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也可采用两个或两 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它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 (1)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最早出现 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直排式合流制系统),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 排水系统,而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 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 沟、水渠等原有渠道系统排泄,或者为了补充 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的不足而修建部分雨水 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而 转变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然而,往往由于工业废水具有很复杂的成分和 性质,不但与生活污水不宜混合,而且彼此之 间也不宜混合,否则将造成污水与污泥处理复 杂化,以及给废水重复利用和回收有用物质造 成很大困难。所以,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分质 分流、清污分流的几种管道系统分别排除。当 生产污水的成分和性质同生活污水类似时,可
10一生产污水厂;11一补充清洁水:12一排人城市污水管道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镇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排水体制 的选择,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 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以及维护管理费 用。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 较确定。而环境保护效应应是选择排水制度时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下面分别从环境保护、 投资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分析各种排水制度的适用条件。 从环境保护方面看,分流制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系统的优劣取决于当地初期雨水径流 污染效应及截流式合流制的系统构成和截流倍数设置等情况。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 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 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规模也增大很多,建设费用也 相应增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在暴雨径流之初,原沉淀在合流管渠的污泥被冲起,沉 淀污泥同时和部分雨污混合污水经截流井溢入水体。实践证明,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城 市,水体仍然遭受污染,甚至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为了完善截流式合流制,目前已有实 践将雨天时溢出的混合污水予以贮存,待晴天时再将贮存的混合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
处理。雨污混合污水贮存池可设在溢流出水口附近,或者设在污水处理厂附近,以减轻城 市水体污染。也可在排水系统的中、下游沿线适当地点建调节、处理(如沉淀池等)设 施,对雨水径流或雨污混合污水进行贮存调节,以减少合流管的溢流次数和水量,同时去 除某些污染物以改善水质,暴雨过后再由重力流或提升,经管渠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 水体,或者将合流制改建成分流制排水系统等。 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雨水未加处理直接排人水体。但径流 的完成或初雨径流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近年来,国内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 初雨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甚至相当严重。虽然分流制有这一不足,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一般要求,所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广泛的 应用。 从投资方面看,据国外经验,传统上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 低20%~40%,但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造价高些。从总造价看,完全分流制比合 流制高;从初期投资看,不完全分流制因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因而可节省初期 投资费用,此外,又可缩短施工期,发挥工程效益快。而合流制和完全分流制的初 期投资均比不完全分流制要大。近年来由于人费用增加快,占排水工程建设投资比 例增多,二者的优劣情况在不同情况下可能表现差异很大。 从维护管理方面看,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才接近满流。因而 请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而且晴天和雨天时流人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 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中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 速,不易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比合流制小得多,污水广的运 行易于控制。 总之,排水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的工作。《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一2006(2016年版)规定,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 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的出水 利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除降雨量少的 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按城镇排水规 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 结合的措施。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 施,提高截流倍数,加强降雨初期的污染防治。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 综合利用。在街道较窄、地下设施较多、修建污水和雨水两条管线有困难的地区;或在雨 水稀少如年降雨量在300mm以下,废水全部处理的地区,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时可能 是有利和合理的。 近年来,我国的排水工作者对排水体制的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最主要的观点归纳 起来有两点:一是两种排水制度的污染效应问题,有学者认为合流制的污染效应与分流制 持平,甚至较低,因此认为采用合流制较合理,且国外已有先例;二是已有的合流制排水 系统,是否要逐步改造为分流制排水系统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不宜将合流制改造为分流 制,因其费用高昂而且效果有限,并列举出国外排水体制的构成中带有污水处理厂的合流 制仍占相当高的比例予以证明。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大量研究和调查以及不断的工 程实践,才能逐步得出科学的结论,
雨水排水系统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城镇内涝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措 施,通过源头控制、排水管网完善、城镇涝水泄洪通道建设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措施防 冶城镇内涝;工程性措施包括:调高设施、利用设施和雨水行泄通道、城市排水管网和雨 水泵站改造。城镇内河整治、非工程措施包括:建立内涝防治设施的监控体系、预警应急 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等。 雨水综合管理应按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 法进行,控制雨源污染,防治内涝灾害,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特定城市或区域排水体制的 选择和设计应综合考虑LID与常规污、雨水系统、排涝系统的结合。
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 的总体。下面分别介绍城镇污水、雨水、工业废水等各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有检查井、跌水井、倒虹管等。 (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8一城市污水厂:9一出水口:10—事故排
传统的雨水排水系统由下列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是收集工业、公共或大型建筑的屋面雨水, 并将其排人室外的雨水管渠系统中; 2)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 3)街道雨水管渠系统:
9工业区排水系统总平
生产车间;2一办公楼;3一值班宿舍;4一职工宿舍;5一废水利用车间;6一生产与生活污水管道: 7一特殊污染生产污水管道;8一生产废水与雨水管道;9—雨水口;10—污水泵站;11一废水处理站: 12一出水口:13一事故排出口:14一雨水出水口15一压力管道
2.3.3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
在工业企业中,用管道将厂内各车间所排出的不同性质的废水收集起来,送至废水友 理构筑物。经处理后的水可再利用,或排人水体,或排入城市排水系统。若某些工业废水 不经处理容许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时,就不需设置废水处理构筑物,而直接排入厂外的
城市污水管道中。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由下列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用于收集各生产设备排出的工业废水,并将其排 至车间外部的厂区管道系统中。 2)厂区管道系统:敷设在工厂内,用以收集并输送各车间排出的工业废水的管道系 统。厂区工业废水的管道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若干个独立的系统。 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是处理废水与污泥的场所。 在管道系统上,同样也设置检查并等附属构筑物,在接入城市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 设施。
,3.4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主要组
去除的污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通常可选择由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活性炭吸附、 离子交换、反渗透、氨吹脱、臭氧氧化、消毒等技术单元组合而成。当有试验依据或再生 利用水水质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其他工艺。再生水产宜设置在靠近用卢集中的地区, 以便于缩短再生水输水距离。再生水厂可设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内、工业区内或某一特定用 户附近。再生水厂规模应超过计划回用水量的20%以上。 (3)再生水的输配系统 再生水应新建独立的再生水管道系统。输配水管道应防止微生物腐蚀,一般以非金属 管为宜,当采用金属管道时,应做好防腐处理。再生水的输配系统应结合其用途妥善考虑 洒水车及雨水喷洒等设施。 用户再生水的用水管理:一般应根据用水要求确定。当用于工业冷却时,一般包括水 稳定处理、菌藻处理和进一步改善水质的其他特殊处理;当用于生活杂用或景观河道补 充水时,可直接使用,不需再进一步处理。 再生水管理系统应包括工程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设施等
2.4城镇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形式
城市、居住区或工业企业的排水系统在平面上的布置,随地形、竖向规划、城镇规 、蓝线和水面率的要求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的种类和污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长期以来,对污水和废水多采用 单项治理方式,水体污染未能得到很好控制,且有日益加重之势。实践证明,对废水进行 综合治理并纳入水污染防治体系是解决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废水综合治理应当对废水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整治。做好这一工作与很多因素有关, 如要求有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城市规划:要合理利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产 格控制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好区域性综合整治及建立区域排水系统等。 合理的生产布局,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达到既保证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又获得最优的经济效果,还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免受破坏,并能减少废水及污染物的排 放量。合理的生产布局也有利于区域污染的综合整治。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主要集中于 城市,所以要做好城市的总体规划,如合理地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将产生废水 和污染物的单位尽量布置在水源的下游,同时应搞好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规划等。 各种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对污染具有稀释、转化、扩散、净化等能 力,而污水最终出路是排放水体或灌溉农田,所以应当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 净能力。例如,由生物氧化塘贮存湖和污水灌溉田等组成的土地处理系统便是一种节省能
泵站:5一废除的城镇污水处理厂:6一区域污水处理
施规模大,造成运行管理困难,而且一且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当,对整个河流影响较 大;③因工程设施规模大,发挥工程效益慢等;④可能不利于尾水就近生态补水或再生 利用。 在确定区域排水系统方案时,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下列问题: 1)近期和远期的结合问题; 2)尽量采取改革生产工艺、厂内和厂际废水循环利用与重复利用等措施,减少工业 废水排放量; 3)应考虑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以及雨水和生产废水混合排除和利用的可能性: 4)充分考虑生态补水或再生利用的可能性; 5)对取水点的河水水质,应预计到当位于取水点上游的污水事故排出时所产生的后果。
2.6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讯
排水工程是现代化城镇和工业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是城镇和工业企业基本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控制水污染、改善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 排水工程的设计对象是需要新建、改建或扩建排水工程的城镇、工业企业和工业区, 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划设计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各种污水的工程设施和构筑物,即排水 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城镇排水系统规划是通过一定时期内统筹安排、综合 布置和实施管理城镇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统及其各项要素,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以促 进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 排水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或控制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定规划的一部 分。有时为了工作需要,有些城镇会针对某一问题,对象或片区编制专项规划。在国家经 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排水规划中一些重要指标的选取既要慎重,也要看得高远 些。排水规划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 用相结合,与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与城市道路建设相结合及与城市污水排放控制相 结合,增加排水高效性,降低工程投资,建设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新型排水 体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是在区域规划以及城镇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包括用地布 高和竖向规划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有关基础资料,应以区 域规划以及城镇和工业企业的规划与设计方案为依据。排水系统的设计规模、设计期限, 应根据区域规划及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方案的设计规模和设计期限而定。排水区界是指排 水系统设置的边界,它取决于区域、城镇和工业企业的建设界限(有时称规划用地范 围。 (1)排水规划设计原则 1)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镇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 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如总体规划中设计规模、设计期限、建筑界限、功能 分区布局等是排水规划设计的依据。有如城镇和工业企业的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 向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等单项工程规划对排水设计规划都有影响,要从全局观点出发,合
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排污规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给予充分的和应 有的重视。
城市分类污水排放系数
5厂排水体制与排水系统论证 排水体制与排水系统布局息息相关,不同的排水体制,污水收集处理方式不同,形成 不同的排水管网系统。规划任务就是通过对不同排水体制或不同排水体制组合下不同排水 系统在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比较、论证,确定出规划采取的排水体制及相对应的排 水系统。 6)排水分区和系统布局规划 城镇污水分区与系统布局应根据城市的规模、用地规划布局,结合地形地势,风向, 受纳水体位置与环境、再生利用需求、污泥处理处置出路及经济因素等综合确定。根据城 镇规划的发展方向、水系、地形特点,可把城镇排水系统分为若干的子系统,由污水厂的 布局,决定了排水主干管的位置和走向,各子系统的服务范围、工程规模。城镇污水处理 厂可按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新建污水厂应预留或设置污水再生系 统。独立建成的再生水利用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再生水用户及生态用水的需要。 7)近期建设规划 排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内容与城镇的近期建设规划密切相连,它既不能简单地把远期 系统按时空分割,也不能仅考虑近远两个规划期,要有分期逐步实施的概念,尽量与工程 建设的周期和程序相对接。近期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对当前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的优先优序 解决,或提供近期过渡措施及与远期的衔接方式、途径。 8)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提高工程规划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城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中应有投资估 算内容,投资估算数据应成为后续规划与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控制性参数。 投资估算一般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和经 济评价手册》及新版的给排水设计手册《工程经济分册》进行,得出的是静态的投资估 算值,作为方案比较、近期控制以及后续单项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参考依据。 9)效益评价和风险评估 效益评价是对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的一次系统全面的价值评估,也是方案比较及后续 单项工程项目建议书的重要依据。效益评价主要是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大项 的综合分析,应由通常定性泛泛的评述向定量评价方向发展,推动排水系统的价值实现。 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技术、行政、经济、甚至道德的风险时,排水系统整体或其某个 局部未能按时或保质保量建设完成发挥效用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及财务影 响,提出须采取的最低限的保障措施,从而有力地推进排水工程规划的施行。
文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主要是指对社会的、环境的、功能的和效益的、贝 响,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设计和制定风险防范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对排水规戈 行反思和调整,最终选取风险和阻力最小的方案和方向,确保规划的排水系统方雾 有效稳妥地逐步形成、实现规划目标。
2.7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规划 城镇雨水排水系统是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保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的正 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 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雨水问题就愈发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城市洪灾风险加大、 雨水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几方面。城市雨水问题不仅是制 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危害和威胁人民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 根据城镇雨水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可分为以下类型: (1)传统的雨水排水系统:以快速收集、输送、排除雨水为目的的雨水排水系统, 以保证城镇不受降雨积水的影响。 (2)雨水径流量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降低局部区域或城镇雨水径 流量,减少低洼区域的积水,防治或减轻城镇内涝。 (3)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初期雨水截流、处理 以减轻初期雨水排人环境的污染负荷。 (4)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对雨水资源收集、处理、利用的系统。 因此,原有的从城镇小环境出发、以减少洪涝灾害为目的、输送排放雨水的规划已经 不能满足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雨水规划必须考虑雨水径流量的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和 雨水的综合利用,这些都是城镇雨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规划 城镇雨水排水系统是防止雨水径流危害城市安全的主要工程设施,城镇雨水排水工程 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划定城镇雨水排水范围、预测城镇雨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 雨水排水系统布局;城镇雨水排水工程规划的范围和期限应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致。在城镇雨水排水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镇远景发展的需要。城 镇雨水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规划期规模控制,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城镇雨水排水工程 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镇雨水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雨水量的估算,采用现行的常规计算办法,即各国广泛采用的合理化法,也称 极限强度法。经多年使用实践证明,方法是可行的,成果是较可靠的,理论上有发展、实 践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需在使用中注意采纳成功经验、合理地选用适合规划城市具 体条件的参数。 城镇暴雨强度公式,在城镇雨水量估算中,宜采用规划城镇近期编制的公式,当规划 镇无上述资料时,可参照地理环境及气候相似的邻近城镇暴雨强度公式。 径流系数,在城镇雨水最估算中宜采用城镇综合径流系数。在城镇总体规划阶段的排 水工程规划中宜采用城镇综合径流系数,即按规划建筑密度将城镇用地分为城镇中心区
一般规划区和不同绿地等,按不同的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径流系数。在选定城市雨水量 古算综合径流系数时,应考虑城市的发展,以城市规划期末的建筑密度为准,并考虑到其 他少量污水量的进人,取值不可偏小。 (2)城镇雨水系统布局原则和依据以及雨水调节池在雨水系统中的使用要求。城市 雨水应充分利用排水分区内的地形,就近排人湖泊、排洪沟渠、水体或湿地和坑、塘、淀 洼等受纳体。在城市雨水系统中设雨水调节池,不仅可以缩小下游管渠断面,减小泵站规 模,节约投资纸箱标准,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3)城镇雨水管渠规划。其重现期的选定原则和依据规划重现期的选定,根据规划 的特点,宜粗不宜细。应根据城市性质的重要性,结合汇水地区的特点选定。排水标准确 定应与城市政治、经济地位相协调,并随着地区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不断提高。重要干 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在一些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重 现期可适当降低。 (4)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污水管道总流量的估算方法。初期雨水量主要指“雨水 流量过程线”中从降雨开始至最大雨水流量形成之前涨水曲线中水量较小的一段时间的 雨水量。估算此雨水流量的时段、重现期应根据规划城市的降雨特征、雨型并结合城市规 划污水处理厂的承受能力和城市水体环境保护要求综合分析确定。初期雨水流量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形成初期雨水时段内的平均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 (5)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布局的原则和依据,并对截流干管(渠)和溢流井位置 的布局提出了要求。截流干管和溢流井位置布局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经济、实用和效果, 应结合管渠系统布置和环境要求综合比较确定。 2.城镇雨水防涝规划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 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加之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蓄雨洪和应急管 理能力不足,出现了严重的暴雨内涝灾害。近年来,每当汛期我国城市内涝频发,常出现 “城市看海”,甚至人员遇难的情况。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城市排涝能力的 专项调研显示,2008~2010年间,我国351个城市有62%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内涝 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h。城市内涝呈现发 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滞水时间长的特点,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设 施排涝能力偏低等问题。按照2016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 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3年(即抵御2~3年一遇的暴雨以上),重要地 区3~5年或5~10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调查显 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 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也是内涝频现的重要原因。据《2009中 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人到排水系统建设 维护中,难以按标准规定进行定期养护。 近年来,我国城市排水网普及率约为65%左右,与发达国家接近100%的普及率相比 差距较大。“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步伐,埋地排水管网 行业需求年增长率约为11.7%~14%。如果按每公里150万元人民币投资计算,市政排 水市场年规模在750亿元人民币左右。
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和泵站等排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雨水滞渗调蓄设施、雨洪行泄 设施、河湖水系清淤与治理等建设任务,优先安排社会要求强烈、影响面广的易涝区段排 水设施改造与建设。 (5)防涝的主要技术措施:城市排水防涝应当根据当地降雨规律和暴雨内涝风险情 况,结合气象、水文资料,建立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加强雨水排放管理,提高城镇内 涝防治水平。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各地区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 念,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布局,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 态环境的破坏;要与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园林绿化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 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 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 不宜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 力和蓄滞能力。 根据降雨、气象、土壤、水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 施组合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方案。在城市地下水水位低、下渗条件良好的地区,应加大雨 水促渗;城市水资源缺乏地区,应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受纳水体顶托严重或者排水出路 不畅的地区,应积极考虑河湖水系整治和排水出路拓展。 加强雨水管网、泵站以及雨水调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新建、改 建、扩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增加绿地、砂石地面、可渗 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利用建筑物、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雨水收集 利用设施,削减雨水径流,提高城镇内涝防治能力。 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方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大修、 架空线人地等项目同步实施。明确对敏感地区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地坪控制要求,确 保在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不受淹。推荐使用水力模型,对城市排水防涝方案进行系统方 案比选和优化。 新区建设与旧城区改建,新建城区要依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设施建设规划》和有关要求,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 规划确定的雨水径流控制要求建设相关设施。确定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标准,明确雨水 的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合理控制雨水径流。 除干旱地区外,新区建设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对实行雨水、污水合流的地区, 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可以结合旧城区改建和道路建设同时进行。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 建不得将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相互混接。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逐步推进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在雨污合流区域加大雨污分流 排水管网改造力度,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提 高雨水排放能力,加强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 3.城镇径流污染控制规划 目前,发达国家的点源污染已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降雨冲刷城市表面(如道路 屋面等)的沉积物和淋洗大气中污染物已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物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近
还可有效地去除雨水径流中的磷、油脂、氮、重金属等污染物,并具有中和酸雨的效果, 是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核心之一。 LID策略的实施包含两种措施,即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结构性措施,包含湿 地、生物滞留池(bioretentiondevices)、雨水收集槽、植被过滤带、塘、洼地等。非结构 性措施,包括街道和建筑的合理布局,如已增大的植被面积和可透水路面的面积。 雨水径流污染源头控制主要是针对城市新建片区和新建项目。即对新建片区和新建项 目,不进行初期雨水径流的截流和处理,LID设施在进行雨水径流量削减的同时,可有效 地去除径流污染物。国外大量研究表明,LID设施能有效削减雨水径流中的TSS、COD TN、TP、油脂类、重金属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对雨水花园(Raingarden)的监测结果 显示,一般新建的雨水花园可以去除86%的TSS、90%的TP、97%的COD和67%的油 脂;SinghalN.等人对植被草沟(Grassedswale)的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草沟可截留雨水 径流中93%以上的SS,同时可消纳部分有机污染物、油类物质和Pb、Zn、Cu、Al等金属 离子。 2)初期雨水的截流与处理 对于现状建成区(不包括生态保护区),通过截流一定厚度的初期雨水径流,并 对其进行处理,达到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深圳市初期雨水控制量为7mm,且初期 雨水汇流范围应使得汇水面积最远点到排放口的汇流时间不应超过20~30min。超过 比汇流时间的区域,其初期效应已不显著。初期雨水处理设施主要应以生态处理设 施为主,例如雨水湿地、雨水滞留塘等。雨水处理设施应结合城市公园、水体等开 放空间进行布置。 3)雨水的末端治理 雨水的末端治理是在雨水管渠末端、排放水体之前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对于直接排 人河道的排水管渠,在用地许可的情况下,可主要利用河道蓝线内用地建设雨水处理设 施,如雨水湿地、雨水滞留塘等。对于中、小雨,雨水径流可全部进人湿地或滞留塘进行 处理;对于大雨及暴雨,初期径流可排入雨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待处理设施满负荷时 后期雨水径流可直接排放。 对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截流井溢流雨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河流污染的重要措 施。如用地许可,可利用河道蓝线用地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如用地不许可,可暂时蓄存 待降雨过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城镇雨水综合利用规划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使得城镇的降水人渗量大大减少 汇流时间缩短,雨洪峰值增加,导致城镇洪水危害加剧,内涝灾害频发;与此同时还导致 雨水资源大量流失、雨水径流污染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和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等 多种环境危害。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匮乏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目前,全国有400多 座城市缺水,50多座城市严重供水不足,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和跨流域、跨地区引水,每 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 与此同时,城市雨水作为一种长期被忽视的经济而宝贵的水资源,一直未得到很好利
用,如果将雨水利用思想融入城市规划、水系统规划、环境规划及综合防灾等规划中,以 生态示范区为借鉴,创新雨水利用规划理念,进一步完善雨水利用规划的法规、管理政 策、尽可能将雨水利用规划由非传统规划改变为法定规划,引导社会认识雨水利用的重要 性,加大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投人,从法律、经济和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创造适合我国雨 水利用的技术和艺术。对未来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雨水资源利用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的短缺。以青岛为例,青岛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型 沿海城市,由于水资源的紧张,开源节流势在必行。受温带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影 响,青岛雨量充沛,如果年降雨量的10%产生径流,则年平均径流量为1.98亿m,日均 54.2万m3,这部分径流雨水若被收集利用,将有效缓解青岛水资源的短缺。 2)雨水资源的利用,可减少雨水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有效避免城市洪涝灾害。随 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街道、住宅和大型建筑物使城市的不渗透水覆盖的面积不断增 加,使得相同的降雨量,城市地区产生的径流量也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市区雨水管道不断 完善和延伸及天然河道的改变,使雨水流向排水管网更为迅速,洪峰增大和峰现时间提 前,径流过程线的形态与时间尺度都与城市发展以前显著不同,城市水文的这种变化,导 致城市雨洪灾害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有300多座大中城市存在雨水排泄不畅,引 起降雨积水而损失严重的问题。将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渗透技术涵养地下水、通过收集 处理回用,可以减小雨水径流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泵站的设计流量等,从而不但减少了 城市雨水管道和泵站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且可避免暴雨时的洪涝灾害。 3)雨水资源的利用,可从源头上控制径流雨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对径流雨水水质特 性的调查分析表明,初期径流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后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对于水域狭 小,扩散缓慢的水域,彻底改变目前水质较差的状况。而雨水资源的利用,可从源头上控 制径流雨水对环境的污染。 4)雨水资源的利用可有效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建 筑群增加,下垫面硬质化,排水管网化,降雨发生再分配,原本渗入地下的部分雨水大部 分转为地表径流排出,造成城市地下水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表水受到越来越严 重的污染,人们转向无计划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渗透量的减少与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 位下降,地面不断沉降。目前,全国每年超采地下水80多亿m,形成了56个漏斗区, 面积送8.7万km,漏斗最深处达100m,并且80%的地面沉降分布在海地区。由于地 面沉降,造成城市重力排污失效;地区防洪、防汛效能降低;城市建设和维护费用剧增; 管道、铁路断裂、建筑物开裂,威胁城市建筑的安全;地面高程失真影响防洪、防汛调 度,危及城市规划,造成决策失误等。 (1)城镇雨水利用系统规划原则 1)雨水利用要与城市给水工程、污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管线综合、水 系、防洪等专业规划相协调。结合地形条件和环境要求统一规划排水系统和蓄水设施,充 分发挥排水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积极规划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 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因地制宜,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 益和社会效益。如对城市区域的建筑物、硬铺装、绿地等的面积和用途进行划分,根据集 雨区域的不同,分别进行雨水的收集。
污水管道系统由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的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组成。它的设计是依据批 推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及排水工程规划进行的。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按照 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的设计规定、规程确定,主要是《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规定》等。通常,污水管道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六方面: 1)设计基础数据(包括设计地区的面积、设计人口数、污水定额、防洪标准等)确定: 2)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 3)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 4)污水管道系统上某些附属构筑物,如污水中途泵站、倒虹管等的设计计算; 5)污水管道在街道横断面上位置的确定; 6)绘制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图和纵部面图
3.1设计资料调研与方案确定
3.1.1设计资料的调查 污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可靠的资料为依据。设计人员接受设计任务后,需作 系列的准备工作。一般应先了解、研究设计任务书或批准文件的内容,弄清本工程的范 围和要求,然后赴现场踏勘,分析、核实、收集、补充有关的基础资料。进行排水工程 (包括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时,通常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基础资料: (1)有关明确任务的资料 凡进行城镇(地区)的排水工程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一般需要了解与 本工程有关的城镇(地区)的总体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 防洪、环保、燃气、园林绿化等各项专业工程的规划。这样可进一步明确本工程的设 计范围、设计期限、设计人口数;拟用的排水体制;污水处置方式;受纳水体的位置 及防治污染的要求;各类污水量定额及其主要水质指标;现有雨水、污水管道系统的 走向,排出口位置和高程;与给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工程管线及其他市政设施可 能的交叉;工程投资情况等。 (2)有关自然因素方面的资料 1)地形图进行天型排水工程设计时,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求有设计地区和周围25~ 30km范围的总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1:25000,等高线间距1~2m。中小型设计, 要求有设计地区总平面图,城镇可采用比例尺1:5000~1:10000,等高线间距1~2m;工 可采用比例尺1:500~1:2000,等高线间距为0.5~2m。在施工图阶段,要求有比例尺 1:500~1:2000的街区平面图,等高线间距0.5~1m;设置排水管道的沿线带状地形图,
比例尺1:200~1:1000;拟建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处、管道穿越河流和铁路等障碍物处 的地形图要求更加详细,比例尺通常采用1:100~1:500,等高线间距0.5~1m。另还需 排出口附近河床横断面图。 2)气象资料包括设计地区的气温(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风向 和风速;降雨量资料或当地的雨量公式;日照情况;空气湿度等。 3)水文资料,包括接纳污水的河流流量、流速、水位记录,水面比降,洪水情况和河 水水温、水质分析化验资料,城市、工业取水及排污情况,河流利用情况及整治规划情况。 4)地质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地区的地表组成物质及其承载力;地下水分布及其水 位、水质;管道沿线的地质柱状图;当地的地震烈度资料。 (3)有关工程情况的资料 包括道路的现状和规划,如道路等级,路面宽度及材料;地面建筑物和地铁、其他地下 建筑的位置和高程;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电缆、燃气等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本地区建 筑材料、管道制品、电力供应的情况和价格:建筑、安装单位的等级和装备情况等。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所需的资料范围比较广泛,其中有些资料虽然可由建设单位提供 但往往不够完整,个别地方不够准确。为了取得充分准确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设计人员 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踏勘,必要时还应去提供原始资料的气象、水文、勘测等部门查 询。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补充完善。 3.1.2设计方案的确定 在掌握了较为完整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后,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对工 程中一些原则性的、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提出多种解决办法,这样就构成了不同的设计方 案。设计方案的确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设计方案除满足相同的工程要求外,在技 术经济上是各有利弊的。因此必须对各设计方案深入分析其利弊和产生的各种影响。比 如,对城镇(地区)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中,必然会涉及排水制度的选择问题;.污 水分散处理或集中处理问题;与给水、防洪等工程协调问题;污水处理程度和污水、污泥 处理工艺的选择问题;污水出水口位置与形式选择问题;设计期限的划分与相互衔接的问 题等。对城镇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时,会还涉及污水管道的布局、定向、长 度、断面尺寸、理设深度、管道材料,与障碍物相交时采取的工程措施GBT标准规范范本,中途泵站的数目 与位置等诸多问题。为了使确定的设计方案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既技术先进,又切 合实际,安全适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对提出的设计方案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与评价。通常,方案比较与评价的步骤和方法是: (1)建立方案的技术经济数学模型 首先要建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各种技术经济参数、各种参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立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方程。建模的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数理统 计法。由于我国排水工程,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的有关技术经济资料较少,加之地区 差异较大,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已建的数学模型存在应用上的局限性。在缺少合适的数学模 型的情况下,也可以凭经验选择合适的参数。 (2)解技术经济数学模型 这一过程为优化计算的过程。从技术经济角度讲,首先必须选择有代表意义的主要技
....- 相关专题: 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