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252-2016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CJJ252-2016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df
设施和设备维护、大修及更新、信息上报和财务年度预、决算等 进行的月、季度、年分析报告
3.1.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应对处理水量、产水量和供水量 进行连续计量,并应传送至指定地点 3.1.2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供水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3.2.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管理单位应对进、出水质进行检 则,水质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3.2.2再生水为混合多用途使用时,检测项目和频率应按最产 格标准执行。
电子产品标准3.2.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应配备与供水规模和水
适应的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可与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共同承担 水质检验工作。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应在总进水和总出水口设置水样
3.2.4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应在总进水和总出水口设置
详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和《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 494的有关规定。样品保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的有关规定
3.2.6根据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水源不同,进水水
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或现 行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进行检测。
供水水质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 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 水水质》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 GB/T1977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1 19923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 的有关规定。
3.2.7供水水质检测项且和频率
表3.2.7再生水水质检测项目和频率
续表 3. 2. 7
3.2.8再生水的出水水质检测项目应由常规检测项目
3.2.8再生水的出水水质检测项目应由常规检测项目和根据再 生水不同用途选用的非常规检测项目组成。常规检测项目包括 H值、色度、浊度、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和余氯,非常 规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石油类、总氮、总磷和用水途径的特定 水质指标
3.3.1 应根据水质检测要求,配备相应的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 3.3.2 应建立健全水质资料档案。 3.3.3 应规范水质检测制度,并应及时出具水质检测报告。 3.3.4 应对净水药剂、消毒剂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3.3.5 应规范水质检测仪器、设备、化验药剂的购置、配备 使用和管理。 3.3.6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
3.4.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出水口应在线监测浊度、余氯
3.4.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出水口应在线监测浊度、余氯
流量等指标,宜加强水质综合安全指标监测。
3.4.2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应传至中心控制室。在线数据不能实 时传至中心控制室时,运行管理人员应及时查看,记录并反馈在 线仪表数据
3.4.4在线仪表读数波动较大时,应及时检修或增加
3.4.4在线仪表读数波动较大时,应及时检修或增加校对 次数。
3.4.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进、出水水质在线监测
3.4.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进、出水水质在线监测及预警系 统应运行正常,并应制定应对水质变化的应急预案
3.5.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使用的水处理材料及药剂,
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报告,并应执行索证及验收制度。 3.5.2每批药剂及材料进厂时或久存后投入使用前应抽检,未 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投入使用。 3.5.3主要净水药剂及材料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符合表 3. 5. 3的规定,
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报告,并应执行索证及验收制度。
3.5.3主要净水药剂及材料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符合表 3. 5. 3 的规定。
主要净水药剂及材料的检测项且和检
4.1./ 应定期观测累凝池体沉积情况,如有积泥应及时 4.1.8应定时检查电机、变速箱、搅拌装置及其运行情况 应定期保养。
4.1.9混合絮凝设施应定期清空维修
4.2.1应定期观测沉淀池进、出水情况,并应及时调整加药量 及排泥频次。 4.2.2 斜管/斜板沉淀池启动与排水运行时,应缓慢调节水量, 4.2.3 应定期清理斜管/斜板表面及内部沉积的絮体、泥渣。 4.2.4沉淀池出口宜设质量控制点,浊度宜控制在5NTU以下
4.2.1应定期观测沉淀池进、出水情况,并应及时调整加药量 及排泥频次。 广绥幅润带水岛
4.2.4沉淀池出口宜设质量控制点,浊度宜控制在51
4.2.5沉淀池宜采取避光
可采用机械或药剂控制藻类
应按计划要求维护、检修机械、电气及仪表自控等设备 金属部件应采取防腐措施
仪表,金属部件应采取防腐措施
4.3.1介质过滤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介质过滤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滤池进水悬浮固体(SS)浓度宜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2进水前应确认相关设备、阀门和自控仪表处于正常工作 状态。 3应根据滤池水头损失或过滤时间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周 期不宜超过设计最大值。 4反冲洗的方式宜采用气冲、气水联合冲洗和水冲洗。 5反冲洗时滤池液面应布气均匀。 6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艺运行参数,并应根据运行情况 进行调整优化。 7滤池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滤料、承托层、集水滤管、滤板、滤头等,更换 损坏件。 2)构筑物、设备、控制阀门、管道等的恢复性检修,金 属部件的防腐处理和排水槽水平调整, 8应定时检查阀门、冲洗设备、电气仪表等的运行状况: 并应进行润滑和清扫。应每月对阀门、冲洗设备、电气仪表等检 查维修一次。 9应每年对阀门、冲洗设备、电气仪表等解体修理一次或 部分更换,并应油漆铁件一次。 10滤池相关的构筑物和机械设备,天修周期不应超过5年。 11当滤池停用一周以上时,应将滤池水放空。滤池再次后 动时,应反冲后进入运行状态。 4.3.2普通快滤池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均滤速宜控制在10m/h以下,并应保持滤速稳定。 2滤池水洗反冲洗强度宜为(12~15)L/(m·s),冲洗时 滤料膨胀率宜为30%~40%。 3气水冲洗的气压应根据冲洗效果而定,不得超压。压力 调准后,应恒压运行。 4应定期对滤池滤层做抽样检查和测定,当含泥量大于 3%时,应进行滤料清洗或更换。 5应每季度测量一次砂层厚度,当砂层厚度下降10%时, 应及时补砂。 6滤池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大修: 1)滤池冲洗不均习,大量漏砂; 2)过滤性能差,滤后水浊度长期超标; 3)结构损坏等。 4.3.3V形滤池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滤池应采用均质专用石英砂滤料,有效粒径宜为(0.9~ 1.3)mm,不均匀系数K80宜为1.4~1.6,滤层厚度宜为(1.0~ 1.3)m,滤速宜控制在10m/h以下。 2反冲洗方式、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扫洗:强度宜为(2~3)L/(m:s): 2)单独气冲:强度宜为(13~17)L/(m·s),历时宜为 (2~4)min; 3)气水冲洗:气冲强度宜为(13~17)L/(m:s),水冲 强度宜为(2~3)L/(m·s),历时宜为(3~4)min; 4)单独水冲:强度宜为(4~6)L/(m:s),历时宜为 (3~4)min。 3运行时滤层上水深宜大于1.2m。 4滤池新装滤料后,应对滤料冲洗两次以上,经检测滤后 水合格后方能投人使用。 5滤池初用或冲洗后进水时,池中水位不得低于排水槽:
1平均滤速宜控制在10m/h以下,并应保持滤速稳定。 2滤池水洗反冲洗强度宜为(12~15)L/(m:s),冲洗时 滤料膨胀率宜为30%40%。 3气水冲洗的气压应根据冲洗效果而定,不得超压。压力 调准后,应恒压运行。 4应定期对滤池滤层做抽样检查和测定,当含泥量大于 3%时,应进行滤料清洗或更换。 5应每季度测量一次砂层厚度,当砂层厚度下降10%时, 应及时补砂。 6滤池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大修: 1)滤池冲洗不均匀,大量漏砂; 2)过滤性能差,滤后水浊度长期超标; 3)结构损坏等
4.3.4滤布滤池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天平均进水悬浮固体(SS)不宜大于30mg/L,瞬时 进水悬浮固体(SS)不应大于50mg/L。 2水力负荷不宜大于15m/(m:h)。 3反冲洗周期应根据进水水质、滤池液位及运行时间确定 反冲洗转速宜为(0.5~1)r/min。反冲洗水量宜为处理水量 的1%。 4应定时检查滤布滤池吸泥泵、电气仪表及附属设备运行 状况,并做好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及传动部位的保养工作。 5应定期检查滤布,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6长时间停运时,应将滤布滤池内充满水,使滤布处于浸 没状态。严寒及寒冷地区应采取防止设施冰冻的措施 4.3.5转盘过滤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盘过滤器全天平均进水悬浮固体(SS)不宜大于 30mg/L,瞬时进水悬浮固体(SS)不宜大于80mg/L。 2水力负荷不宜大于17m/(m:h)。 3初次启动时,应缓慢进水,过滤器内外水位差应小于 450mm。反冲洗周期应根据进水水质、中心转鼓液位及运行时 间确定。 4冲洗时间宜占运行时间的1%~3%,反冲洗水量宜为处 理水量的0.5%~2%。 5应定期对转盘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6严寒及寒冷地区应采取防止设施冰冻的措施。 4.3.6纤维束过滤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定期清理排水槽、滤板及钢件上 的藻类及微生物
4.3.4滤布滤池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1条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天平均进水悬浮固体(SS)不宜大于30mg/L,瞬时 进水悬浮固体(SS)不应大于50mg/L。 2水力负荷不宜大于15m/(m·h)。 3反冲洗周期应根据进水水质、滤池液位及运行时间确定 反冲洗转速宜为(0.5~1)r/min。反冲洗水量宜为处理水量 的1%。 4应定时检查滤布滤池吸泥泵、电气仪表及附属设备运行 状况,并做好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及传动部位的保养工作。 5应定期检查滤布,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6长时间停运时,应将滤布滤池内充满水,使滤布处于浸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长期停运时应根据操作手册进行保养。 滤池初始运行阻力上升时,应进行强制清洗。 应每半年或1年对滤池进行下列检查: 1)滤料密度调节装置连接部位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 2)滤池的上滤板是否有断裂等损坏环情况,上滤板是否 倾斜; 3)运行和反冲洗时上滤板是否严重倾斜: 4)每年应对滤池内部进行检查,检查布水布气系统是否有 松脱断裂现象,下滤板是否有松动脱落现象,当发现滤 池内部件有损坏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并通知厂家维修
4.4.1硝化反硝化滤池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文退 优企上 1应定期监测进水悬浮固体(SS)。 2定期清理和维护预处理设施。 3正常运行时滤料粒径、级配及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滤料投加过程中应顺序检查滤头、承托层、滤料层布气均匀性。 4应观察滤池出水的澄清度、滤料表面生物膜的颜色、状 态、气味等变化情况。 5应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和滤池水头损失、运行时长或滤 后水的水质,确定反冲洗方式、周期、强度及时间。 6滤池反冲洗废水可直接过滤处理后回用。 7应定期清理出水堰口积留的污物。 8应定期对滤池的布水布气系统进行检修和清理。 9应定时检查阀门、冲洗设备、电气仪表等的运行状况 并进行润滑和清扫,保持环境卫生和设备清洁;应每月对阀门、 冲洗设备、电气仪表等检查维修一次。 10滤料的检测应符合本规程第3.5节的规定。 4.4.2硝化滤池的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4.1条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可采用直接培养挂膜或接种培养挂膜的方式。 2运行参数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可按表4.4.2中的规定 确定。
表4.4.2硝化滤池运行参
3后动时,在连续曦气的情况下,进水量宜控制在设计水 量的1/4,逐步提高进水水量和处理负荷至满负荷。 4启动运行应定期观察生物膜中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直至滤池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5应根据运行中的具体情况调整硝化滤池供气量。 6应定期检测进出水浊度、氨氮等指标。 7应根据进水氨氮负荷、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调整进水、曝 气量、反冲洗周期等参数。 4.4.3反硝化滤池的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4.1条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可采用直接培养挂膜的方式,逐步提高进水水量和 处理负荷,直至系统正常运行。 2运行参数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可按表 4.4.3确定
表4.4.3反硝化滤池运行参数
3碳源投加应根据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实时控制,应 连续监测进水溶解氧浓度、进出水硝酸盐浓度作为调整碳源投加 量依据。 4可根据反硝化滤池水面气泡产生情况初步判断脱氮处理 效果。 5水温较低时,宜适当降低滤速,
4.5.1膜过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前预处理设备应正常运行,出水水质达到膜系统进 水要求。 2启动前膜组件、膜池及管道等应清洗干净。 3首次启动应将膜组件内保护液冲洗干净。 4启动时应按操作步骤缓慢增加流量达到设定值。 5自动运行膜系统的启动过程应符合各工艺设备、阀门等 的开启流程,并应监测膜池液位。 6应定时现场巡视,核查运行步序,记录运行参数,发现 报警和异常应及时处置。 7应根据进出水水质和水量情况设定膜系统运行参数。 8反冲洗及化学清洗前应确认系统符合清洗要求 9化学清洗前应分析工艺参数,根据分析结果和操作手册 选择清洗药剂和清洗方式。 10化学清洗的频次和强度可根据膜污染情况和供水负荷进 行调整。 11化学清洗时应详细记录参数,清洗完成后,应冲净系统 内剩余约液。 12化学清洗废液应中和后排放。 13化学清洗后跨膜压差无法恢复至设定值,应根据污染物 分析结果确定清洗药剂和清洗方式,再次进行清洗。 14应定期测试膜组件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或修补
15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膜架、膜壳、布气管道及出气孔。 16膜池内壁防腐应定期检香和维修,维修后应进行满水试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141的有关规定。 17每年宜对膜进行性能检测及评价。每年应定期进行膜丝 样检测,评价膜寿命,根据检测评价结果制定膜更换计划。 18停运期间,膜组件应湿态保存,并按运行手册要求进行 护性操作。 19库存膜元件应采用保护液密封保存,置于常温或低温 ,避免阳光直射,冬李应防冻。 5.2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5.1条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膜格栅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细格栅等预处理设备应正常运行,及时清理栅渣: 格栅故障时,应及时调整进水量,不得溢流。 2)应每周检查格栅反冲洗喷头并清洗, 2膜池的运行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和控制进水中的强酸、强碱、氧化剂、动植物 油、矿物油等影响膜性能的物质。 2)不得使用硅油系列消泡剂。 3)应避免水力负荷冲击,可通过系统联动保持进水水量 稳定。 4)膜池正常运行宜采用间歇运行,运行(7~12)min,停 (30~60)S。 5)应根据跨膜压差增速控制污泥浓度、擦洗方式、反冲 洗频率、反冲洗强度,维持稳定的膜通量。 6)膜池运行宜采用恒通量运行,中空纤维膜通量宜为 (10~25)L/(m:h)。 7)采用中空纤维膜时,膜池污泥浓度可控制在(6000~ 12000)mg/L,不宜天于12000mg/L;采用板式膜时
15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膜架、膜壳、布气管道及出气孔。 16膜池内壁防腐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维修后应进行满水试 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 17每年宜对膜进行性能检测及评价。每年应定期进行膜丝 抽样检测,评价膜寿命,根据检测评价结果制定膜更换计划 18停运期间,膜组件应湿态保存,并按运行手册要求进行 保护性操作。 19库存膜元件应采用保护液密封保存,置于常温或低温 处,避免阳光直射,冬季应防冻
膜池污泥浓度不宜大于15000mg/L;污泥浓度超过上 述最大值后,应降低水量。 8)跨膜压差宜控制在30kPa以下。 9)膜擦洗可采用变气量等节能方式进行。 10)应每日测定跨膜压差、水量、污泥浓度、曝气量及回 流比等参数,并记录。 11)封闭式膜池应每周查看膜架、管道连接情况。 12)定期查看膜组器积泥、膜丝破损情况及曝气设施堵塞 情况。 13)定期清理膜组件缠绕物,对膜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14)膜池每3个月清空1次,泥沙不得淤积。 15)玻璃、金属等尖锐物品不得落人池中 16)应按设计压差采用时间队列定时反冲洗,控制反冲洗 频次和反冲洗压力,不得急速加压。 维护性清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维护性清洗周期不宜超过7d。 2)常用清洗药剂包括柠檬酸、次氯酸钠和碱液。 3)应每月检查加药口,药剂不得结晶堵塞 4)维护性清洗宜在线进行。 5)维护性清洗无法恢复设定的跨膜压差时,应进行恢复 性化学清洗。 恢复性清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恢复性清洗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 2)应根据膜污染情况选定药剂种类和浓度;可选用柠檬 酸等酸性药剂及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药剂。 3)湿法膜清洗不宜使用强碱性约剂。 4)清洗后的废液应中和与处理。 5)离线清洗应符合膜厂商要求,膜组件应采取防冻、防 风、防晒及保湿措施。 超(微)滤膜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膜池污泥浓度不宜大于15000mg/L;污泥浓度超过上 述最大值后,应降低水量。 8)跨膜压差宜控制在30kPa以下。 9)膜擦洗可采用变气量等节能方式进行。 10)应每日测定跨膜压差、水量、污泥浓度、曝气量及回 流比等参数,并记录。 11)封闭式膜池应每周查看膜架、管道连接情况。 12)定期查看膜组器积泥、膜丝破损情况及曝气设施堵塞 情况。 13)定期清理膜组件缠绕物,对膜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14)膜池每3个月清空1次,泥沙不得淤积。 15)玻璃、金属等尖锐物品不得落人池中。 16)应按设计压差采用时间队列定时反冲洗,控制反冲洗 频次和反冲洗压九,不得急速加压
.5.3超(微)滤膜系统
1应每日监测进水浊度和悬浮固体(SS),定期校正进水 在线浊度计。 2进水絮凝剂投加量宜控制在(1~3)mg/L(以A1计)。 3微絮凝工艺投药点应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膜孔径、膜形 式等实际情况确定。 4进水宜进行预加氯,有效氯宜为(2~4)mg/L。 5启动前应核查机械、电气、自控、仪表等设备状态,压 缩空气压力、反冲洗及化学清洗水池液位、进水水质等工艺参 数,确保符合后动要求。 6超(微)滤运行时的产水率不宜小于90%。 7应根据进水水质调整保安过滤器的清洗频次和清洗强度 8超(微)滤膜运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按表4.5.3 确定:
表4.5.3超(微)滤膜运行参数
9超(微)滤膜的运行过程中应根据水温的变化,及时根 据跨膜压差调整膜通量的设定值 10 超滤系统反冲洗频次和强度可根据进水水质设定。 11 超(微)滤系统的反冲洗储水池应每日补氯消毒 12 可在反冲洗水中投加次氯酸钠增强反冲洗效果。 13 因故障报警停止运行时,应排除故障后,按工艺流程重 新启动。
14浸没式超(微)滤系统,当产水流量不稳定时,应排查 抽真空设备、阀门、产水管软连接等。 15超(微)滤产水浊度超标时,应检查浊度仪表、密封件 严密程度、膜丝断丝率等。 16正压超(微)滤系统,进出水压力异常时,应排查管 路、阀门、膜组件等,系统内应无憋压、泄压点。 17超(微)滤化学清洗应记录清洗前后跨膜压差、配药浓 度、药剂种类、清洗方式、清洗时间、液位变化等参数。
4.5.4反渗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定期检测预处理水质,不合格的预处理水不得进入反 渗透系统。 2保安过滤器和清洗过滤器应正常运行并按设计值控制流 速,不应超流速运行。 3应根据进水水质调整阻垢剂和亚硫酸氢钠的投加量。 4反渗透设备运行初期出水脱盐率应大于97%。 5反渗透系统首次启动或长时间停用,启动前应检查各设 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并用合格的预处 理出水进行系统低压、低流量冲洗。高压泵启动后应缓慢打开高 压泵出口控制阀,均匀升高浓水流量至正常值,缓慢关闭浓水控 制阀,调整浓水排放量到达系统设计值,系统运行不得超过设计 上限。 6首次启动运行前应将膜组件内保护液冲洗干净,进行11 产水排放后再正式启用。 7一级两段反渗透系统产水率宜为70%~75%。 8反渗透进水储池应定期消毒,正常运行时水位不得低于 设计最小值,并对液位进行连续监测。 9运行中不得产生背压。 10应按先高压泵后加药泵的顺序停机,停机后立即用产水 冲洗。 11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应进行化学清洗
1)渗透通量变化超过设计值的10%15%并呈下降 趋势; 2)系统进水压力增加超过设计值的10%~15%; 3)压差增加超过设计值的10%~15%; 4)系统脱盐率下降1%~2%: 12化学清洗前后应记录滤液流量、进水流量、反渗透进水 玉力、各段浓水压力、进水电导率、滤液电导率等参数 13 应根据运行情况调整反渗透进水高压泵频率。 14 反渗透的冲洗水可根据工艺需要加酸或加碱 15反渗透膜组件应定期进行出水电导检查和膜组件抽样 检查。 16反渗透浓水应妥善处置。
4.6.1臭氧发生器及尾气破环设备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臭氧发生系统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操作手册要求 进行操作。 2臭氧发生器供气气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处理用臭 氧发生器》CJ/T322的有关规定。 3臭氧发生器启动前,与其配套的供气设备、冷却设备 尾气处理设备、自控设备及监控设备状态应完好正常,臭氧气体 输送管道及接触池内的布气系统应畅通 4臭氧发生器的开启应滞后于臭氧气源系统,进气流量 压力、温度、露点等符合发生器进气要求时,方可启动发生器放 电程序。 5关闭臭氧发生器后,应对气体流路继续吹扫,气体流路 应中无残留臭氧,臭氧气体不得泄露。 6应每日检查系统管路是否有泄露、损坏,以及各种阀门 和仪表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进行维护,定期进行 必要的清洁和保养工作
7应每日观察臭氧发生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功率 频率,产气浓度,流量、压力,臭氧供气压力、温度、露点、浓 度,冷却水压力、温度、流量,并做好记录。 8系统运行时,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坏设备间内通 风设备应处于工作状态,室内环境温度不应大于40℃C。 9应定期校准臭氧浓度探测报警装置。系统运行时,接 池尾气浓度不得高于0.1mg/L,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环 设备间臭氧浓度应低于0.16mg/m3。 10应根据臭氧发生装置的实际供气量适时调节尾气抽气风 机抽气量。 11臭氧发生设备、循环冷却装置及尾气破坏设备大修周 期、项目、内容及质量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维护手册上的规定 12冷却循环系统管路应畅通无泄漏, 13应定期检查臭氧发生器进气过滤器滤芯,污染严重时应 立即更换。
7应每日观察臭氧发生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功率、 频率,产气浓度,流量、压力,臭氧供气压力、温度、露点、浓 度,冷却水压力、温度、流量,并做好记录。 8系统运行时,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坏设备间内通 风设备应处于工作状态,室内环境温度不应大于40℃。 9应定期校准臭氧浓度探测报警装置。系统运行时,接触 池尾气浓度不得高于0.1mg/L,臭氧发生器设备间和尾气破环 设备间臭氧浓度应低于0.16mg/m3。 10应根据臭氧发生装置的实际供气量适时调节尾气抽气风 机抽气量。 11臭氧发生设备、循环冷却装置及尾气破坏设备大修周 期、项目、内容及质量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维护手册上的规定 12冷却循环系统管路应畅通无泄漏。 13应定期检查臭氧发生器进气过滤器滤芯,污染严重时应 立即更换。 14冬季或臭氧发生器长时间待机,应排净系统内的水。 4.6.2臭氧接触池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臭氧接触池上方呼吸阀应处于正常状态, 2接触池抽气风机应运转正常。 3每(1~3)年应放空清洗和检修臭氧接触池, 4臭氧接触池排空清洗或维修前,进气和尾气排放管路应 已切断。切断进气和尾气管路之前,应先用压缩空气将曝气系统 及池内剩余臭氧气体吹扫十净。 5检修臭氧接触池应包括内壁、池底、池顶、伸缩缝、压 力人孔,除臭氧发生系统外的布气盘、扩散管,重新油漆铁件。 应检查所有阀门是否正常,法兰密封圈是否破损或老化,以及池 内曝气管路是否移位或松动。 6臭氧接触池大修后,应进行满水试验,并对地上部分进 行外观检查,发生漏水、渗水,应立即修补。 4.6.3以脱色、除嗅为目的的臭氧氧化工艺的运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臭氧氧化工艺出水色度不宜大于10度,出水嗅味应无不 快感。 2臭氧氧化工艺后设有生物处理环节时,出水余臭氧浓度 应控制在0.2mg/L以下。 3臭氧投量宜为(3~8)mg/L,接触时间宜为(5~10)min。 4.6.4 以消毒为目的的臭氧氧化工艺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臭氧消毒出水余臭氧宜控制在(0.1~~0.5)mg/L。 2 臭氧投量应根据用户要求、处理水量、水质等因素进行 调整。 3臭氧消毒接触时间宜为(10~20)min。 4臭氧消毒出水在管网输配时应投加次氯酸钠
4.7.1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消毒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毒工艺进水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消毒剂的投加量应根据进、出水水质及受纳水体环境或 用户要求等实际情况,通过消毒试验进行确定,并根据处理水 量、pH值、水温和接触时间等参数进行调整 3应设置消毒效果控制点,各控制点应每小时检测一次或 自动监测,消毒剂余量应达到控制点设定值。 4消毒剂加注管应保持必要的入水深度,消毒剂不得外溢 5应每月清洗转子流量计、水射器,检查维修过滤罐、控 制阀、压力表等。 6操作人员应戴防护手套和眼镜 7 消毒剂采用压力投加时,应定期清洗加约泵或计量泵。 8液氯、次氯酸钠、氯酸钠、盐酸等消毒药剂运输单位应 有危险品运输资质。 4.7.2液氯消毒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7.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液氯消毒游离氯与水体接触时间应大于30min。 2投加氯气所使用水射器的水压应天于0.3MPa。 3应每周检查一次报警器及漏氯吸收装置与漏氯检测仪表 的有效联动功能,并启动一次手动装置,检查其是否处于正常 状态。 4应每月检查并维护漏氯检测仪一次,每周对防护用具检 查一次。 5应制定液氯泄漏紧急处理预案 6重新启用加氯设施时,应按加氯间投产运行的检查和验 收方案进行。 7氯瓶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氯瓶的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的有关规定; 2)开、关氯瓶阀时,应使用专用扳手,用力均匀,不得 锤击,同时进行检漏; 3)加氯设施较长时间停置,应将氯瓶妥善处置。 8应每日检查加氯系统设备,发现泄漏或异常及时处理, 9输氯系统管道阀门,应每季度检修吹扫一次,每年检查 修理一次。 10加氯房、氯库的墙面,应3年清刷一次,门窗油漆 次,铁件应每年进行油漆防腐处理。 11泄氯吸收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中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保持在12%以上,且 溶液不应结晶结块; 2)用氯化亚铁进行还原的溶液中应有足够的铁件; 3)吸收系统采用探测、报警、吸收液泵、风机联动的装 置,应先启动吸收液泵再启动风机; 4)风机风量应满足气体循环次数(8~12)次/h; 5)泄氯报警仪设定值应为0.1ppm; 6)泄氯报警仪探头应整洁、灵敏
)泄氯吸收装置应每周联动一次。
4.7.3氯库的漏氯检测报警装置及防护用具必须完好有效。
4.7.4采用次氯酸钠消毒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7.1条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每日观察次氯酸钠储存设施中次氯酸钠液位,次氯酸 钠储存量宜为(5~7)d的用量。 2投加次氯酸钠的设备、管道更换或维修时应采用耐次氯 酸钠腐蚀的材料。 3应定期检定次氯酸钠加注时配置的计量器具,采用高位 罐加转子流量计时,应定期清洗转子流量计计量管。 4应每日测定次氯酸钠的含氯浓度。 5每季度应对次氯酸钠投加管路进行清洗。 4.7.5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7.1条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体氯酸钠应单独存放,且与设备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5m,库房应通风阴凉。 2开机前应检查防爆口,防爆口应畅通并处于开启状态。 3开机前应检查水浴补水阀是否开启、水浴箱中自来水是 否充足。 4应定期清洗二氧化氯原料罐口闸阀中的过滤网 5停机时加药泵停止工作后,设备应运行30min后,方可 关闭进水。 6停机时,应关闭加热器电源。 4.7.6在搬运和配制氯酸钠过程中,严禁用金属器件锤击或摔 击,严禁明火。 4.7.7采用臭氧消毒时应符合本规程第 4. 6 节的规定
4.7.7采用臭氧消毒时应符合本规程第4.6节的规定。
1紫外线消毒进水透射率应大于30%,悬浮固体(SS)浓 度不应大于10mg/L,浊度不应大于5NTU。进水水质不符合要
求时,宜优化或增设预处理工艺。 2不应使用铁盐作为混凝沉淀药剂。 3设备灯源模块和控制柜应可靠接地 4反应器内水位达不到设备运行水位时,不得开启设备。 5紫外线有效剂量验证测试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 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的有关规定执行。 6紫外灯在峰值流量和运行寿命终点时,紫外线有效剂量 不应低于80mJ/cm。 7除采用有效剂量验证法外,宜采用生物验证剂量的方法 对紫外线消毒剂量进行补充验证,验证微生物宜使用MS2 菌体。 8应满足溢流堰前的有效水位。 9应每日检查控制面板显示的系统组件状态和报警情况: 检查在线传感器,流量计、紫外传感器和数据记录装置。 10紫外线强度、UVT、灯管状态、流量宜每 4h 记录 一次。 11紫外灯模块宜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无自动清洗装置时, 应进行人工清洗 12纯机械式自动清洗系统清洗频率应为(10~30)min/次: 应每(0.5~1)年更换清洗头。 13机械加化学式自动清洗系统清洗频率应每日1次,并应 每5年更换清洗头。 14紫外模块应具备备用电源或不间断电源。 15每月满足验证剂量所需的水质条件应大于95%。 16 在紫外灯模块维护操作前,灯管应冷却,设备应与水 分离。 17 反应器中紫外传感器应每月校准一次。 18 紫外灯管应根据厂商提供的灯管衰减性质,确定更换 频率。 19灯管更换后,损坏的灯管应送回制造厂商或汞金属回收
20应定期清除溢流堰前的渠内淤泥
4.8.1清水池液位宜采用在线液位计连续监测,不得 下限水位运行。
4.8.3应每年对清水池进行检查,观测和记录池底、池壁 物、附着物状况
4.8.4清水池应定期排空清洗,清洗完毕经消毒合格后方能
4.8.5清水池放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8.6应定期对液位计、余氯计等仪表进行校验。 4.8.7池体及闸/阀、护栏、爬梯、仪表孔、照明、通气孔、人 孔、管道、支架和盖板等应定期检查、维修及防腐。 4.8.8清水池大修后,应进行满水试验,发生漏水、渗水及时 修补,地上部分应进行外观检查。 4.8.9清水池应采取防止雨水、污水倒流和渗透的措施,四周 应排水通畅
4.9.1泵站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并采取 相应措施。 4.9.2泵站应建立一套应急联络机制及应急预案 4.9.3泵站的运行应根据调度指令调整水泵台数或供水压力 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要求。 4.9.4瞬间流量或压力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与调度人员联系 不得擅自进行开关泵、升降压等影响供水安全及稳定的操作。
4.9.5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运行人员应立即上
4.9.6应按相关规定定期对仪表进行维护和校验。 4.9.7运行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掌握再生水管网及附属设 施位置;明确管网及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 4.9.8主要十线、放水口及重要用户端设置的在线压力、流量
4.9.7运行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掌握再生水管网及附
5.1.3应根据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并
5.1.4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作业。
5.1.5应定时对设备巡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按计划维修。 5.1.6 应建立合理的备品和备件库。 5.1.7 应做好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及维修记录并应及时存档
5.1.5应定时对设备巡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按计划维修。
5.2.1开机前集水并液位应高于最低保护液位。 5.2.2新装或大修后的泵首次启动前,应进行安装精度检查 盘车或点动。 5.2.3启动时水泵叶轮不得空转和倒转,应注意声音、振动情 况,并应观察电流变化。
.2.4运行时应定时巡视检查,记录电流、电压、流量、温度 等参数,观察振动、声音情况,发现参数变化应及时处理并 记录。
5.2.5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环境 温度 35℃。
5.2.5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
5.2.7应定期检测水泵振动情况,振动不应超过相关标准
5.2.7应定期检测水泵振动情况,振动不应超过相关标准
闭出水阀门,然后停泵。变频泵停泵时应先降频,达到设定频率 后缓慢关闭出水阀,然后停泵
5.2.19十式泵运转过程中,每次巡视应观察仪表读数、填
5.3.1 开机前应检查电源、空气管路、仪表等是否正常。 5.3.2 新装、长期停运及大修后的鼓风机启动前应盘车或点动 5.3.3 正常运行时,出口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值, 5.3.4 应定时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应记录电压、 电流、风压、流量、空气温度等参数。 5.3.5应定期检测鼓风机运行的噪声和振动,发现异常应立即 采取措施
5.3.6每年应定期检查附属保护装置、仪表、放空阀、止
5.3.7每月应定期检香油位,油位应介于最大和最小刻度
5.3.9应定期检查消声设施和设备,对不能满足消声要求 及时修理或更换
后应进行检测,并应根据油样的检测结果确定更换润滑油。 5.3.11风机发生强烈振动、异常噪声、轴承温升超过充许值等 情况应立即停车
.12鼓风机应按操作手册定期
5.3.13长期停用的鼓风机应定期盘车,并应更换原停止角
5.3.15 罗茨鼓风机关机时,应打开放空阀,关机后应关闭空气 出口阀。
5.3.16离心鼓风机开机前应确认风机导叶开启度。
5.3.167 离心鼓风机开机前应确认风机导叶开启度, 5.3.17 开启数台离心风机时,应先开一台,待空载运转正常后 再开另一台。 5.3.18 应定期检查通风廊道、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的滤料, 5310 长期倍用的水却盐风却声收和宏
5.3.18应定期检查通风廊道、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的
5.4.1空气压缩机吸入的空气应洁净 5.4.2启动前楼梯标准规范范本,出气管路应接口牢固,仪表和安全阀应工作 正常。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安全阀动作时,应分析超压原因 时排除故障。
5.4.4运行过程中,应每日定时排放储气罐凝结水。
5.4.5应每日检查空气滤清器、油过滤器、油位、油管等,发
5.4.5应每日检查空气滤清器、油过滤器、油位、油管等,发 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市政定额、预算,
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4.6应定期检查皮带松紧和磨损程度,并应及时更换 5.4.7应定期检测安全阀
5.4.6应定期检查皮带松紧和磨损程度,并应及时更换。
....- 安全标准
- 相关专题: 城镇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