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12350-2022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pdf

  • GB_T 12350-2022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0-15
  • 发 布 人: CHIMU007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新规范

    6.1电动机装配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正常运行的振动下产生有害影响。 对于电动机的旋转部件,应能承受GB/T5171.1规定的超速试验,而不产生有松动和有害变形的 现象。 6.2如果电动机有用于包容连接电源导线的接线盒,此接线盒应坚实耐用,其安装应牢固,不准许有有 害变形和松动。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检查和进行如下试验判定, 对于机座号H90以上或电动机的直径大于180mm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安装在任一预定位置时, 接线盒在其水平面上应能承受110kg的静载荷,而不被损坏。 对于机座号H90及以下或电动机的直径180mm及以下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安装在任一预定位置 时,接线盒在其水平面上所应承受静载荷按水平面上1.42kg/cm”进行计算,但最大不超过110kg。这 一负荷可以通过直径50mm的金属平面施加,而不被损坏。 若接线盒进行施加负荷试验之后发生偏移或变形,而其盒体与任一接线端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 距离仍符合第15章要求,则认为该接线盒合格 6.3如果电动机上装有用于起吊电动机的吊环或类似起吊装置,以其强度极限为基数,其安全系数至 少为5。 6.4对于有接线盒的电动机,其接线盒应安装于在电动机正常使用中便于检查的部位,并应安装牢固, 不准许松动。 6.5电动机如果有电容器、开关或类似器件,则应安装牢固,不准许松动,且应便于更换。 6.6电动机应有一定的防潮能力,在电动机绝缘结构中,如漆包线、槽绝缘、绑扎带(绳)、槽楔等均应当 有一定的防潮措施,并应有良好的成型和装配,以保证电动机绕组具有可靠的绝缘和机械性能。 6.7对于电容电动机,如果电容器的外壳是金属的,其电容器不应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相连,应用附加 绝缘将电容器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隔开。 注:不适用于带有接地结构的金属外壳电容器,其接地结构按第16章的规定。 6.8电动机的载流零部件应是电的良导体,并应具有抗腐蚀能力。 6.9电动机的非金属功能零部件,例如冷却用风扇等,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因电起火和抗热老化 变形能力

    GB/T123502022

    如果钢铁零件的锈蚀可能导致电动机着火、触电或伤害人身,则这些零件应采用油漆、涂覆、电镀或 其他措施以保证有足够的防锈能力。 但对于壳体内钢和铁零件,若外露于空气中氧化不显著时,诸如轴承、冲片等零件可不要求防锈蚀 对于防锈能力有怀疑的零件,还应进行如下试验检查判定。 把试验零件浸入酒精、汽油或类似物质中10min,以除去所有的油脂或杂质,然后将该零件浸入温 为(205)℃、浓度为10%的氯化氨水溶液里10min,不用措十,只要抖去水滴之后将零件放入一个 饱和湿度、温度为(20土5)℃的箱子里10min;最后,零件在温度为(100士5)℃的烘箱内干燥10min。 经上述试验后,零件表面不应有生锈痕迹,但在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可以擦除的淡黄色膜可以忽略 不计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8.1连接电源和连接元件的软线

    8.1.1连接电源和连接元件的软线应符合该软线的有关标准,其额定电压不应低手电动机的最大工作 电压,其额定载流量应不低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 8.1.2除非在电动机的最终使用设备中有消除软线上可能受到的拉力的措施,或者用来连接元件的软 线不会外露于电动机或最终使用设备,否则应在软线引出处有绝缘保护层和夹紧装置,以消除软线上可 能受到的拉力传递到电动机的内部接线上来。 用来夹紧软线的夹紧装置应选用绝缘材料制成,若采用金属材料,则应有绝缘内衬。 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检查和通过如下软线拉力试验判定。 试验时,将软线在线夹处断开,在软线上挂表1规定质量的重物,历时1min。电动机应放置在结 构上允许的任意位置,以使夹紧装置能受到拉力的作用。 试验前,在距软线夹紧装置约20mm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做一标记,试验后,软件被夹持部位与加紧 装置的相对位移不应超过2mm

    8.1.3除非电动机的最终使用设备中有防护措施,否则应有防止软线从电动机的引出线孔口退人电动 机内的适当措施,以避免软线的位移导致危险事故发生。 8.1.4通过插头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其结构应能使其在正常使用中当触碰该插头的插脚时,不会因 有充过电的电容器而引起电击危险。

    GB/T123502022

    20土5)pF组成的仪表或不会对测量值产 生明显影响的仪器,测量插头各插脚间的电压。此电压不应超过34V

    8.2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

    1除了装有连接电源的软线、描头或捕座外,对于电动机上装有利用螺钉、螺母或类似装置外接 线的接线端子,其夹紧电源导线的螺钉和螺母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它们不应用来固定任何其他 且如果在外接电源导线时,电动机的内部导线不会移动,则也可用来夹紧电动机内部导线。 2电动机的接线端子应可以连接表2所示的横截面积的导线

    表2接线端子可以连接的导线横截面积

    8.2.3接线端子应可靠地固定,当夹紧或放松电源导线时,不准许松动,内部导线不应受到应力,电气 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第15章的规定限值。 8.2.4接线端子应设计和放置得当,当夹紧导线时,在金属表面之间应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不得损伤导 线,导线不会滑脱。 当采用接线端子和用螺钉、螺母夹紧电源导线时,接线端子应配有O形联接片或杯型垫圈等有效 措施,以保证导线与接线端有可靠的连接。 8.2.5接线端子是否满足要求,按如下方法试验检查判定。 试验应按电动机的接线端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装上必要的螺钉或螺母等零件和一根8.2.2规定的 截面积的导线;用表3规定的力矩值的2/3的力拧紧和拧松10次,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导线不应有深的 成尘的口

    借施,以保证导线与接线端有可靠的连接。 3.2.5接线端子是否满足要求,按如下方法试验检查判定。 试验应按电动机的接线端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装上必要的螺钉或螺母等零件和一根8.2.2规定的 载面积的导线;用表3规定的力矩值的2/3的力打紧和松10次,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导线不应有深的 或尖锐的缺口

    按电动机的接线端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装上必要的螺钉或螺母等零件和一根8.2.2规定的 线;用表3规定的力矩值的2/3的力紧和松10次,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导线不应有深的 口

    GB/T12350—2022表3力矩试验(续)力矩螺钉或螺母标称直径N·mmmI aIIb50.902.0062.50拧紧时螺钉不凸出于孔外的金属沉头螺钉。其他金属螺钉或螺母8.3带螺纹的金属材料需攻螺纹以安装接线螺钉的金属材料,其厚度应不小于1.3mm,且应有两个以上的全螺纹对于未经挤压的金属材料,如果其厚度小于1.3mm但不小于螺纹的螺距,则允许在螺孔处挤伸使之有不少于两个螺纹。9连接件9.1电动机中用于电气或其他用途连接的螺钉等连接件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螺钉、螺母等零件不应用软的或易于蠕变的金属制造,例如锌和铝。9.2可能由使用者拧动的螺钉应有一定的长度,以保证有可靠的连接。9.3用于不同零件之间机械连接的螺钉,如果该连接件是载流的,则此螺钉应可靠锁定,以防止松动。用于电气连接件的铆钉,如果这些连接件在正常使用时易受扭力,则应锁定,防止松动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手工试验检查判定下列情况被认为有良好锁定:a)装有弹簧垫圈或类似物;b)对于铆钉为非圆形钉杆或在铆接后铆钉不得转动的其他方法。10内部布线10.1电动机的内部布线是指除绕组之外的内部接线,它们应固定牢固,不准许松散,两条以上同一走向的导线应捆扎在一起,导线不应放置在有锐角和锐边的零部件上,并应有效地防止与活动部件接触。10.2内部布线应绝缘良好,电动机内部布线用引出线应符合有关引出线标准,绝缘层与电动机绕组接触的内部布线用引出线,其耐热等级应不低于电动机的热分级。如果电动机的引出线包有不低于电动机热分级的绝缘套管或等效措施,则引出线的最低耐热温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9

    GB/T123502022

    表4内部布线用引出线的最低耐热温度

    注1:对于耐热温度为125℃的引出线,如有证据表明可 B级绝缘要求,允许直接用于B级绝缘电动机 注2:对于耐热温度为150℃的引出线,如有证据表明可满足F级绝缘要求,允许直接用于F级绝缘电动机 注3:等效措施是指当电动机的引出线采用绝缘套管以外的其他材料包覆时,其绝缘性能等效于GB/T7113.3、 GB/T7113.4、GB/T7113.5或GB/T7113.6等绝缘软管标准要求。 0.3导线联接处应套有符合有关标准的绝缘套管或等效措施,并有可靠的机械固定,以防止由于电动 在正常运行的振动下产生松动而导致危险事故。 0.4被焊接的接头不准许松动,并且应给以机械固定,以保证在焊点万一松动时,导线仍保持在接头 应有位置上。对于铝线绕组电动机,应在接头处进行密封处理, 0.5当绝缘导线穿过金属孔时应有第11章规定的绝缘子或绝缘套管等物固定在开口处

    当导线穿过电动机壳体开口处时,应有下列规定的质地良好的绝缘子或其他等效物固定在开口处, 其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毛刺、锐边等物,并应有可靠的固定。 a 陶瓷材料、塑压材料或橡胶材料,但不能单独采用木质、非热压虫胶漆或有沥青成分的绝缘子, b) 硫化纸板或经过防潮处理的纤维成型绝缘子,但其厚度不小于1.2mm。 C 采用玻璃漆管作为绝缘子,其厚度应不小于0.5mm。 经过绝缘处理,其绝缘厚度不小于0.8mm的金属护环。但要求其绝缘能填满护环与金属之 间的空隙,并且绝缘不易脱落。 e)若电动机外壳为木质、瓷质、酚醛塑料或其他非导电材料.则无需绝缘子

    小功率电动机绝缘结构应按GB/ 的温度等级下,其耐热寿命应大于20000h

    GB/T123502022

    未经绝缘结构试验评定的组分材料要应用于已评定的绝缘结构时,应按GB/T17948.2进行 代试验

    12.3.1对于用整体绝缘(如环氧涂覆)代替槽衬的绕组、定子或转子绕组试样应进行12.3.2~12.3.7的 试验。 12.3.21 试样应进行耐电压强度试验,试验要求见20.2 12.3.3试样的老化处理周期应是

    12.3.1对于用整体绝缘(如环氧涂覆)代替槽衬的绕组、定子或转子绕组试样应进行12.3.2~12.3.7的

    105(A级)绝缘:175℃,24h; 120(E级)绝缘:190℃,24h; 130(B级)绝缘:200℃,24h; 155(F级)绝缘:225℃,24h; 180(H级)绝缘:250℃,24h; 200(N级)绝缘:270℃,24h。 然后在温度(30士2)℃、相对湿度80%~90%时处理24h。 2.3.4试样应按12.3.3的老化周期进行第二次处理,然后在(25土0.5)℃的硬水溶液中浸渍24h,此溶 夜是每升蒸留水加O0.5gCaSO:。 2.3.5试样应在基本无气流场合中,并在正常室温下,空气干燥不少于7h。 2.3.6 6试样的绝缘电阻应在室温下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Q 2.3.7 所有试样应按12.3.2再次进行耐电压强度试验,应通过试验,不应击穿。 注:本章要求仅针对电动机本体,不包含控制器部分,控制器的相关要求见24.8。

    刷、弹簧和其他零件应保持如下程度: 一避免使附近的不带电金属零部件带电; 一避免带电零部件易触及

    4.1.1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电动机的外部零件(例如非金属接线盒、冷却风扇等)和用于安装载流零件 的绝缘材料,如果它们受热变形会危及电动机的安全,则应具有足够的耐热性能,试验方法按照 GB/T5169.21进行。 试样厚度不能小于2.5mm且上下表面应大致平行,如样品厚度小于2.5mm,允许用多层样品叠 成该厚度试验,不超过3层。试样平坦部分应为边长至少10mm的方形或直径至少10mm的圆形 表面

    如果不能从成品上切取试样,则可用一块同材质、同工艺材料作为试样。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14.1.2和14.1.3的试验检查判定(陶瓷材料、泡沫材料及在室温下就会软化 的材料可不进行本项试验)。 14.1.2对于电动机的外部零件(例如接线盒、冷却风扇等)试验温度(75士2)℃,试验后试样上的钢球 压痕直径不应大于2mm。或受试材料的球压温度(BPT)不低于75℃。 14.1.3用于支撑载流零件的绝缘材料试验温度(125土2)℃,试验后试样上的钢球压痕直径不应大于 2mm。或受试材料的球压温度(BPT)不低于125℃。 对电动机绕组线圈骨架,只有那些用来支撑或保持接线端子在位的零件才经受该试验

    GB/T123502022

    4.2.4电动机的非金属材料部件在进行着火危险试验时,其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评定应符合 GB/T5169.11的优先规定和14.2.1~14.2.3中的补充规定,此外,还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试验施加点及样品固定位置:按样品在电动机中实际安装和工作的最不利情况确定。 评定燃烧蔓延性影响的铺底层:采用绢纸覆盖厚约10mm的白松木板,放置在离试验样品施 加火焰部位的底下(200士5)mm处。但对于在电动机中实际安装位置处,其绝缘部件底下无 其他非金属材料零部件,且该部件被封闭在电动机内时,可不按本规定,而采用实际底层材料 作为铺底层,距被试样品的距离与实际情况一致

    用于安装带电零部件的绝缘部件以及带电零部件与相邻不带电金属零部件之间的绝缘部件,应满 足耐电痕化指数的要求,除非它们的爬电距离至少等于第15章规定值的两倍 是否符合要求,除了用陶瓷材料制作的零部件和那些用在换向器或刷握的绝缘部件外,按照 GB/T4207对其进行耐电痕化指数试验,试验电压为175V

    1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动机的结构应使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足够承受电动机可能承受的电气应力。 绕组漆包线被认为是裸露导线。 通过15.2和15.3的要求和试验来确定其是否合格, 在进行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的测量时,要施加一个作用力于裸露导线和易触及表面以尽量减少爬 电距离与电气间隙,该作用力数值如下: 一对裸露导线,为2N; 一对易触及表面,为30N。 该力通过GB/T16842的B型试验探棒施加

    电动机的电气间隙应不低于表5规定的数值 通过测量确定其是否合格

    麦5电动机的最小电气

    GB/T123502022

    表5电动机的最小电气间隙(续)

    电动机的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6的规定值,并考虑电动机的污染等级 通过测量来确定其是否合格

    表6基本绝缘的最小爬电距离

    电动机的功能绝缘及附加绝缘的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6中基本绝缘的规定值,如该功能性绝缘 时电动机仍符合第18章要求,爬电距离可减小。 电动机的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6中基本绝缘的规定值的两倍。通过测量来确定其是

    电动机应具有接地装置,当有下列情况时,本要求不适用: 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机; 安装在具有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成套装置中的电动机: 额定电压为42V及以下的电动机; 采用独立电源供电的电动机

    GB/T123502022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保证与接地导线具有良好的电连接而不损环导线和端子,对于电动机中绝缘 且失效有可能带电的可触及金属零部件应与接地装置有永久的、可靠的和良好的电连接 接地螺钉不得兼作它用, 注:独立电源为与公共电网无直接连通关系的电动机供电电源,如蓄电池等 16.2若电动机采用接线端连接接地导线,则此接线端应符合8.2中对接线端的要求。接地接线端子 的夹紧装置应可靠锁紧,以防意外松动,不用工具不能将其松开,这种防松措施如使用菊花垫片、弹簧垫 圈等类似结构。 注:一般来说,除一些柱型接线端子以外,通常用于载流接线端子的结构,提供了足够的回弹性能以满足该要求 对其他的结构,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使用一个不可能因偶然的疏忽而被拆除的零件 16.3接地接线端子应置于接线端子附近,如有接线盒时,则应置于接线盒内,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不 会被卸除。 16.1~本条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检查,按8.2中试验判定。 16.4接地导体和接地端子及其夹紧装置必须是具有抗腐蚀能力的电的良导体,不应用软的或易于 变的金属制造,例如锌和铝。若为黑色金属,则应予电镀或用其他等效措施,防止锈蚀。 16.5接地装置应有4.3规定的接地标志。 16.6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具有低电阻。 通过下述试验来确定其是否合格。 从空载电压不超过12V(交流或直流)的电源取得电流,并且该电流等于器具额定电流1.5倍或 25A(两者中取较大者),让该电流轮流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易触及的接地金属部件之间通过。 在器具的接地端子与易触及的接地金属部件之间测量电压降。由电流和该电压降计算出电阻,该 电阻值不应超过0.12

    17.1温升试验时的条件

    17.1.1温升试验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电动机可在一合适的冷却介质温 介质温度与使用地点所指定的冷却 进行修止

    17.1.2温升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测定

    对连续定额和断续周期工作制定额的电动机,应采用在试验过程中的最后1/4时间内,按相等时间 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温升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对短时定额的电动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定额为30min及以下的,取试验开始与结束时 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定额为30min以上90min以下的,取其1/2试验时间与结束时温度计读数的平 均值。 若冷却介质为空气,则空气的温度可由几只温度计分布在电动机的四周进行测定。温度计安置在 距电动机1m~2m处,球部所处的位置为电动机机壳高度的一半,并应防止外来热辐射及气流的 影响

    GB/T123502022

    17.2.1温度的测量方

    17.2.1温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温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温度计法; 热电偶法; 电阻法

    17.2.1.2温度计法

    所采用的“温度计”包括膨胀式温度计(例如水银、酒精等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以及非理置的热电 偶或电阻温度计,应将温度计贴附在电动机可接触的表面,为测出接触点表面的温度,从被测点至温度 计的热传导应尽可能良好,测量点与温度计的球部应用绝缘材料覆盖好,在电动机存在交变磁场的位置 上,不应采用水银温度计

    17.2.1.3热电偶法

    本方法建议使用在电动机部件表面温度的测量。本方法不建议使用在电动机绕组温度的测量,除 非无法直接测得绕组的电阻。 在采用热电偶法测量绕组的温度时,由于热电偶的读数滞后于绕组的温度变化,当电动机断电后 热电偶的温度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因此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应记录其最高温度,该温度可能是断电以后才 能达到。

    17.2.1.4电阻法

    电阻法是以绕组的直流电阻在温度升高后电阻值相应增大的关系来确定绕组的温度,其所测得的 是绕组的平均温度。用电阻法测量绕组温度时,试验前用温度计测得的绕组温度实际上应为冷却介质 温度绕组温升可由式(1)计算求得

    ..................( R

    △t一绕组温升,单位为开(K); 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单位为欧姆(Q); R 常数,对铜绕组为234.5;对铝绕组为225,对于铜铝混合绕组,按234.5计算考核; t1 试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2 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17.2.2负载的确定

    电动机应能在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在多速状态下运转的电动机应能在最低、中间和最高转速下

    GB/T123502022

    加额定负载运行,在此过程中,电动机的各部位不应达到过高的温度。 对于工作在一个电压范围内的调压类电动机以及有多种工作状态的电动机,应在正常使用中可能 出现的最不利情况下进行温升试验。 对于带有热保护器或热熔断体的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温升试验与空载温升试验时,电动机的安 装位置应使得热保护器或热熔断体所处的位置为绕组中温度最高的地方,热保护器或热熔断体不准 许动作

    17.2.2.2有明确额定工作点的电动机

    该类电动机采用直接负载法,通过测功机(或负载电动机)给被试电动机施加额定负载,在额定频 率、额定电压下进行试验。 对带电容运行的工业用单相异步电动机,其温升试验还应在最大损耗点进行考核。最大损耗点在 预定点和空载点以及上述两点中间转速点三点中通过试验求取。 对带电容运行的工业用单相异步电动机,还应测取其空载时的温升,温升限值可以比表7的限值高 5K

    GB/T123502022

    表7温升试验限值(续)

    换向器的温升限值应符合本 所采用的热分级的容许限值 下的针触式热电偶温度计

    17.2.2.3带实际负载的电动机

    17.2.3电动机停转后测得温度值的修正

    17.2.4各类电动机温升试验的持续时间

    17.2.4各类电动机温升试验的持续时间

    17.2.4.1最大连续定额(或S1工作制)电动机

    17.2.4.2短时定额(或S2工作制)电动机

    试验持续时间即为该定额所规定 动机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差应在5 试验结束时,温升应不超过表7规定的限值

    17.2.4.3周期定额(或S3~S8工作制)电动机

    对断续负载,应按规定的负载周期连续运行,直至达到实际上相同的温度循环。判断的准则为:将 两个工作周期上的相应点连成直线,其梯度应小于2K/h。如有必要,应在一段时间内,以适当的时间 间隔进行测量。在最后一个运行周期内,产生最大热量时间一半时的温升应不超过表7的限值

    周期定额(S9工作制)电

    温升试验应以制造商拟定的等效连续定额按17.2.4.1进行,在拟定等效连续定额时,应以用户提出

    的考虑到额定负载和转速的变化及允许的过载程度的S9工作制为基础

    17.2.4.5多种定额的电动机

    对多种定额的电动机温升的测量,应在能产生最高温升时的定额下进行

    17.3电动机各部分温度和温升的限值

    GB/T123502022

    17.3.1电动机在GB/T5171.1所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额定运行时,电动机各部分温度和温升限值应符 合表7的规定。 17.3.2轴承温度的测量可用温度计或热电偶测量。对于滑动轴承,温度计或热电偶放在最接近轴瓦 处;对于滚动轴承,温度计或热电偶放在最接近轴承外圈处。对于F级及以下的电动机,滑动轴承温度 应不超过80℃,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对于F级以上的电动机,轴承温度的限值按各电动机的 产品标准进行确定。 注:对应用于特殊场合或特殊设计的电动机轴承,如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采用高温油脂等情况,不考核轴承温度 17.3.3对短时定额电动机,其各部分的温升限值允许较表7规定的数值提高10K。 17.3.4 对以S9工作制为基准的非周期工作定额的电动机,在运行期间,温升允许偶然超过表7的 限值。

    18.1电动机的设计应避免发生由于不正常或误操作而破坏或弱其安全性能,从而引起火灾、触电等 事故。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18.2~18.5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工业类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除非是装有热保护器或其他保护装置,否则无需进行本章试验

    在实际运行中可能被锁住运动部件的电动机。 对于电容电动机,进行堵转试验时,将电容器逐个地短路或开路,两者中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 试验应在额定电压和电动机处于实际冷却状态下进行,从电动机通电起动开始计时,接规定的试验 时间工作。 规定的试验时间如下: 对用于手持电器中的电动机、必须用手或脚来保持开关接通的电器设备中的电动机、由手连续 施加负载的器具中的电动机,试验工作时间为30S; 一对用于必须有人操作看管的电器设备中的电动机(电容电动机电容器短路或开路堵转试验除 外),试验工作时间为5min; 一对用于其他场合的电动机,试验工作时间为电动机达到热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如果电动机用于有计时器控制工作时间的电器设备中,则试验工作时间为计时器允许的最长 时间;但对于既可以用计时器控制义可以不用计时器控制的电器设备中使用的电动机,应按不 用计时器控制时的工作状况所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 电动机在上述规定的试验期间,绕组温度不得超过表8规定的最高绕组温度限值,在试验期间,不 得出现闪络或有熔化的金属。

    GB/T123502022

    表8非正常试验允许最高绕组温度

    18.3对于三相电动机,在额定负载和额定电压下,断开一相进行试验。试验工作时间和绕组温度限值 应符合表8的规定 18.4电动机在经过18.2和18.3非正常试验之后,当冷却至室温时,电动机应能承受第20章规定的电 气强度试验。 18.5对于装有热保护器的非短时工作制电动机,还需进行下述试验。 将电动机固定到木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支架上,堵住电动机转子,电动机以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 围的上限供电,试验的持续时间为: 带有自复位保护器的电动机工作300次或72h,两者取先出现的情况,对可能永久承受电源电 压的电动机,持续时间为432h,或直到保护器永久的断开电路; 一带有非自复位保护器的电动机工作30次,每次动作之后,应尽快使热保护器重新复位,但时间 不得小于30S。 在此期间,电动机的外壳温度不得超过150C并且绕组温度不得超过表8所示限值 试验期间,30mA的漏电保护器不应断开。 在试验结束时,在电动机上施加两倍的额定电压以测量绕组和外壳间的泄漏电流,其值不应超过 2mA。

    9.1电动机结构设计应合理,确保在正常使用中不发生有损害电动机的电气或机械事故,绝缘不得损 环,连接件不得由于受热、振动等原因而松动。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19.2~19.5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19.2电动机按表9所示的时间,在额定负载和1.1倍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然后,按表9所示的时间 在额定负载和0.9倍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

    GB/T123502022

    对于S1和S6~S8工作制的电动机应连续工作,也可以周期性地工作,但每个工作周期的连续工 作时间应不少于8h,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9规定的时间, 对手S3~S5工作制的电动机应按铭牌标志或额定工作定额周期性地工作,二者选最不利的情况 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9规定的时间。 对于S2工作制的电动机应按铭牌标志或按额定工作定额工作,二者选最不利的情况,工作结束停 歇数分钟,再继续工作,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9规定的时间。如果电动机由于周期性地工作温升超 过了额定限值,则停歇时间应适当延长,或采用强制冷却,以免电动机过热。 19.3除S2工作制的电动机外,所有其他电动机应在1.1倍额定电压下起动50次;然后在0.85倍额定 电压下再起动50次。 对于短时工作的电动机,只要求在0.85倍额定电压下起动50次。 在进行本项试验时,应根据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的起动情况来确定电动机为空载起动或带负载起 动,并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电动机每次供电起动工作的持续时间至少应等于起动到额定转速所需时间的10倍,但不少于 10S。在每次起动结束后,应有一个防止过热的停款时间,该时间至少要等于供电起动持续工作时间的 三倍。 19.4对于带有离心开关或其他自动起动开关的电动机,应在0.9倍额定电压下起动104次,起动时负 载情况和运转及停歇时间应符合19.3的规定。 19.5在经过19.2~19.4规定的试验之后,电动机应能经受第20章规定的测试,但此时绝缘电阻允许 降低到规定值的50%;试验中,电动机的连接件不应松动,也不应有危及安全性能的变形或损坏。

    20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20.1绕组的绝缘电阻

    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 兆欧表电压值按表10的规定选择

    GB/T123502022

    表10兆欧表电压值(续)

    20.2.1试验的一般要求

    在试验前应先测定绕组的绝缘电阻。如需要进行超速、短时过转矩或偶然过电流试验时,本项试验 应在这些试验后进行;如需进行温升试验,则应在温升试验后立即进行。 试验应在电动机静止状态下进行。试验电压施加于被试绕组对机壳间及绕组相互间,对于相互连 接的多相绕组,如各相始末端不是单独引出的可作为一单独电路进行试验。 对于带控制器的电动机,试验电压还应施加于主电路与外壳、主电路与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外壳 之间。 注: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共地时新闻出版标准,仅考核输人端与外壳之间的电气强度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波形为实际正弦波.试验设备的容量不小于0.5kVA。 施加于被试绕组对机壳间、绕组相互间、主电路与外壳间及主电路与控制电路间的试验电压(有效 值)为1000V+2U~,但最低为1500V。 施加于带电部件与加强绝缘部件之间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3000V。 施加于控制电路与外壳之间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V。 对于额定电压在100V以下的电动机的绝缘绕组,其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V十2U。 注:对于带控制器的电动机以及在被试绝缘上跨接有电容器的情况,允许采用直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耐压 试验值的1.414倍。 试验过程中,跳间电流值应不大于10mA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波形为实际正弦波,试验设备的容量不小于0.5kVA。 施加于被试绕组对机壳间、绕组相互间、主电路与外壳间及主电路与控制电路间的试验电压(有效 值)为1000V+2U,但最低为1500V。 施加于带电部件与加强绝缘部件之间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3000V。 施加于控制电路与外壳之间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V。 对于额定电压在100V以下的电动机的绝缘绕组,其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V十2U。 注:对于带控制器的电动机以及在被试绝缘上跨接有电容器的情况,允许采用直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耐压 试验值的1.414倍。 试验过程中,跳闸电流值应不大于10mA

    试验时,施加的电压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逐渐地升高到试验电压的全值,试验电 压自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全值电压试验时间应持续1min。在大量生产中作检查试 验时,允许用20.2.2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120%历时1s的试验代替,试验电压用试棒施加。

    21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

    电动机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电动机进行第17章温升试验后,在1.06倍额定电压及实际负载 电动机如装有无线电干扰滤波器、保护阻抗,试验前应予断开。 泄漏电流通过用GB/T12113一2003中图4所描述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

    GB/T123502022

    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被连接的金属箔面积不超过20cm×10cm,它与绝缘材料的 易触及表面相接触。 GB/T12113一2003中图4所示的电压表应是能测量电压的真有效值 对于单相电动机,其测量电路在图1中给出。图1中的C是GB/T12113一2003中图4的测量电 路。将选择开关分别拨到a、b的每一个位置来测量泄漏电流。 三相电动机在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的测量电路图,如图2所示。 对三相电动机,将开关a、b和c拨到关闭位置来测量泄漏电流。然后,将开关a、b和c的每个轮流 打开,而其他两个开关仍处于关闭位置再进行重复测量,对只打算进行星形连接的器具,不连接中性线 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其泄漏电流限值规定如下: 对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机不应大于0.25mA: 对于工业用途电动机不应大于0.5mA。 注:对于家用类电动机,均不允许电动机外壳存在人体可感知的带电现象。如果产品中存在这种现象灰铸铁标准,本章中所规 定的限值可减小,或采取必要的表面绝缘措施或其他有效措施,使带电现象消失

    图1单相电动机在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的测量电路图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