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760-2012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增基站频道配置的合理性。
足公用电信网进网要求的条件下,可经用户线或中继线直接或间 接地接人公用电信网。数字集群共用网宜直接与公用电信网 相连。
行组网起重机标准规范范本,四种数字集群体制的网络结构应符合本规范附习 规定。
4.2.1基站覆盖区边缘的室外无线可通率宜按表4.2.1取值
表 4. 2. 1 基站覆盖区边缘的室外无线可通率
4.2.7数字集群网可采用强制性通话时限的办法,缩短通话时 间,保证信道有效利用。通话时限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4.2.8数字集群网组呼建立时延不应大于1s。
4.2.8数字集群网组呼建立时延不应大于1s。
4.2.8数字集群网组呼建立时延不应大于1s。
4.3.5数字集群网的用户识别码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
4.4.1数字集群无线网设计宜遵循以下基
1收集基础数据; 2明确设计目标:包括覆盖目标、容量目标、质量自标和投资 费用目标; 3无线覆盖设计:包括传播模型选择和校正、无线链路预算 基站覆盖预测和基站、基站控制器初始布置方案;
4无线容量设计:包括话务分布预测和基站、基站控制器自 容量初始配置; 5频率配置和干扰分析;. 6系统仿真:包括频率规划(或PN码偏置规划)、干扰分机 和细致的覆盖预测等; 7.1 仿真评估:判断仿真结果是否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 优化、调整基站·基站控制器的初始布置和容量配置方案 9 查勘、选择基站,基站控制器站址: 10 确定最终方案。 4.4.2 无线覆盖设计宜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1 选择传播模型,进行传播模型校正; 2 通过链路预算,计算无线传播路径损耗: 3 预测基站覆盖范围; 4 根据设计自标,确定基站、基站控制器的初始设置方案; 5 频率或PN码偏置复用方案; 系统仿真; 7 根据仿真结果,对初始基站设置方案进行调整; 现场查勘确定具体站点位置; 9 根据实际站址对初始基站设置方案进行调整。 4.4.3 数字集群无线网应采用蜂窝结构。 4.4.4基站天线高度、天线类型、天线方向角和俯仰角等参数 以满足覆盖目标、减少干扰为原则确定。 4.4.5无线覆盖区设计应考虑均衡上行和下行无线链路、扩大 端通信范围,并可采用下列措施: 1基站可采用分集接收; 2在上行受限且天线与基站收发信机之间馈线较长时,可 置塔顶放大器; 3基站可采用不同增益的收、发天线,接收天线可选用高均 益定向天线。
端通信范围,并可采用下列措施: 1基站可采用分集接收; 2在上行受限且天线与基站收发信机之间馈线较长时,可设 置塔顶放大器; 3基站可采用不同增益的收、发天线,接收天线可选用高增 益定向天线。
4.4.7在省界/地(市)交界处,设置的基站应避免采用全向站或
4.4.8无线容量设计宜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C= M·E·N S. F
4.4.12对于电路域业务,呼损制系统的信道配置可采用爱尔
4.4.1 电欧业 可米用发尔 兰B公式计算,等待制系统的信道配置可采用爱尔兰C公式计 算。对于分组域数据业务,无线信道配置可采用爱尔兰C公式 计算。 1爱尔兰B公式应按下式计算:
组序号、频道序号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 定。四种数字集群体制的频率范围、频道间隔和双工收发间隔应 符合表 4. 4. 15 的规定
表 4. 4. 15 四种数字集群体制的频率要求
4.4.16数字集群网频道配置应采用等间隔配置方法,频率序号 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数字集群体制(A)和数字集群体制(B),频道序号和 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移动台发:F,(N)=F上min+0.001G+0.025X
站发:F/(N)=F(N)+45
式中:N一一频道序号(350,351,,425)。 3对于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频道序号和频道标称 中心频率的关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站发:F下(N)=F上(N)十45 (MHz)
4.4.17对于数字集群体制(A)、数字集群体制(B)和基于全球移 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数字集群网,应合理指配频率和频率复 用方式。频率复用应满足同频道于扰保护比的要求,同频复用距 离可按下式计算:
[4. 4. 17]
协调。除考虑必要的保护频带外,还可合理利用地形地物、空间隔 离、天线方向去耦或加装滤波器来满足王扰隔离要求,
4.4.20在各省/地(市)区交界处,双方应进行频道或PN码
1对于数字集群体制(A)、数效字集群体制(B)和基于全球移 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数字集群,应通过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 间的中继码流提取时钟信号,基站设备的射频部分和基带部分应 采用同一基准时钟源; 2.对于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在基站和基 站控制器处应设置卫星定位同步接收系统,采用卫星定位同步系 统作为时钟基准,
4.4.22基站的天线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天线的安装高度应由无线覆盖区设计决定; 2天线安装位置应避开周围50m以内的高层建筑物、广告 牌、高塔和地形地物等的阻挡: 3基站采用空间分集接收天线时,相邻天线应保持一定的水 平距离,间距不宜小于4m; 4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全向天线宜安装在塔顶位置;如果 安装在塔身侧面,全向天线离塔体间距应不小于1.5m;定向天线 离塔体间距应不小于1m; 5对于安装卫星定位同步系统的数字集群基站,卫星定位同 步系统的接收天线与塔体间距不应小于1m,且应设在铁塔的 南侧。
1基站馈线通常采用(7/8)"的射频同轴电缆,在馈线长度超 过60m时,可考虑采用(5/4)"或(13/8)"的射频同轴电缆;在馈线 与天线、基站收发信机连接处应采用(1/2)"软跳线: 2馈线在室内应沿电缆走线架安装,不应直接敷设在地面或
墙壁上;铁塔上安装馈线时,宜在设有上塔肥梯一侧安装; 3馈线加固应均匀稳定,相邻两固定点间的距离宜为:垂直 敷设1.5m~2m,水平敷设1m; 4馈线在转弯处的曲率应符合产品规定的最小曲率半径 要求。
4.5.1数字集群设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 统体制》SJ/T11228、《基于GSM技术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总体 技术要求》YD/T2100、《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总 体技术要求》YDC031的有关规定。 4.5.2需要将多个数字集群网互联的网络应采用同一制式、信令 和接口可以匹配的设备,并应能实现自动漫游和越区调度通信。 4.5.3基站设备应具备无人值守性能,应能向操作维护中心传送 设备故障、告警等信息。 4.5.4对于需要覆盖而增设基站不经济或不方便的局部区域或 基站区内的盲区,可采用直放站满足要求。 4.5.5对于接入公用电信网的集群移动交换机,应考虑与公用电 信网的接口要求,不应要求公用电信网交换机或用户交换机改动 现有设备。
4.5.4对于需要覆盖而增设基站不经济或不方便的局部区
4.5.6数字集群设备应优选集成度高、节能、环保和技术先进的
4.6局(站)选择和要求
4.6.1数字集群交换中心应满足下列要求: 1数字集群交换中心局址的选择应以满足网络规划和数字 集群的技术要求为主,并应综合考虑传输、供电、机房建筑、运营维 护和投资费用等条件确定; 2在同一城市有多个移动交换机时,应考虑到网路安全和控
制区域的划分,移动交换中心的局址不应过于集中; 3除上述规定外,移动交换机中心局址的选择还应按现行行 业标准《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的有关规定执行。
4.6.2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应满足下列要求
1独立的基站控制器宜与移动交换中心同局址设置; 2:基站站址应选择在规划设定的基站位置附近,以满足无线 网络整体结构布局要求,位置偏离应以不影响干扰指标为原则,具 体工程可灵活处理; 3基站站址宜选择在基站至基站控制器间传输线路容易设 置、有可靠电源可利用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4基站站址宜选在地势较高、有适当高度的建筑物或铁塔可 利用的地方;如果建筑物高度不能满足基站天线的高度要求,应有 房顶设塔或地面设塔的条件,并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或土地管理 部门的同意; 5基站站址周围应没有高于基站天线的高大建筑物阻挡; 6当基站站址选在民用建筑物内时,应根据站内所有设备的 重量、尺寸及排列方式对楼面荷载进行核算,确定是否采取必要的 加固措施; 7站址宜选择在人为噪声和其他无线电干扰环境较小的地 方,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 站等附近设站; 8站址应选择在安全的环境内,不应选择在堆放有易燃、易 爆材料的建筑物,以及容易产生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 附近; 9基站不应选在防洪区内,如无法避免,基站机房地面应高 于百年一遇水位线以上; 10站址应有较好的卫生环境,不宜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散发 有害气体、多烟雾、多粉尘和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附近。
4.6.4天线塔应满足下列要求:
1基站天线塔可采用自立式铁塔、拉线杆铁塔或H杆 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在机场附近的基站,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除应满足 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应设 置航空标志灯; 2)为便于天线、馈线的安装、调测和维护,在天线塔体的适 当位置可设置操作平台和爬梯; 3金属天线塔应采取防腐措施。 2房顶天线塔设计应考虑屋项的承重要求。 3除上述规定外,天线塔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 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的有关规定。 4.6.5数字集群供电系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局(站)电源 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1的有关规定;数字集群交换中心和 基站的供电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 规范YD/T5040的有关规定执行。 4.6.6数字集群交换中心和基站的防雷接地设计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的有关规 定执行。
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的有关 热行。
5.1.3机房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专用房屋设
5.2.1电缆走道及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扭曲和歪斜; 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水平误差不应大 于2mm;
3:吊挂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应垂直、整齐、牢固; 4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同 一方向立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可适当移 动位置; 5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 平直; 6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 地面垂直。
接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
5.2.5所有电缆走道应可靠
5.3.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5.3.2设备机架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0%。 5.3.3机房走线宜采用上走线方式,布放的电缆不得影响进、出 风孔洞正常换气。
5.3.5设备机架的防霆加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计
5.3.6电信设备的防静电措施厂
5.4.1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应分开布放;电力电缆与信号线 缆应分开布放,间距不应小于150mm。 5.4.2在电缆走道上布放的线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相互
5.4.2在电缆走道上布放的线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
紧密靠拢,外观应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应均匀,线扣松紧应适度,每 一根横铁上均应绑扎固定。
5.4.3电缆槽内布放电缆时,槽内电缆应顺直,无明显交叉
1各类电源电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采用的电力电缆必须是整条电缆料,严禁中间接头;且电 缆外皮应完整,芯线及金属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应符合出厂要求; 3电力电缆拐弯应圆滑均匀,铠装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天于或 等于其直径的12倍,塑包电缆及其他软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 缆直径6倍; 4当采用铜、铝汇流条馈电时,汇流条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 要求,且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锈蚀、裂纹和气泡; 5设备电源引入线一般应利用自带的电源线;当设备电源线 引入孔在机顶时,可沿机架顶上顺直成把布放; 6馈电母线为铜、铝汇流条时,设备电源引入线应从汇流条 的背面引下,连接螺栓应从面板方向穿向背面,连接紧固正负引线 和地线应顺直并拢;电缆两端应采用焊接或压接与铜鼻可靠连接, 并在两端设置明确标志。 5.4.5信号线及控制线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线缆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布放线缆应有序、顺直、整齐,避免交叉纠缠; 3 线缆弯曲应均匀、圆滑一致,弯曲半径大于60mm; 4 线缆两端应有明确标志。 5.4.6 接地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接地引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宜使用热镀锌 扁钢、多股铜芯电缆或铜条; 2机房内应采用联合接地系统,保护地及电源工作地均应由 室内同一接地系统引出;
3机架接地线一般应采用16mm的多股铜线,机架内设备 应就近由机架汇流排接地; 4接地线布放应尽量短、直,多余导线应截断,所有连接应使 用铜鼻或连接器连接,铜鼻应可靠压接或焊接,
5.5.1蓄电池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10mm。 5.5.2电池架的材料、规格、尺寸、承重应满足安装蓄电池的 要求。 5.5.3电池架排列平整稳固,水平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 5.5.44 铁架与地面加固处的膨胀螺栓应事先进行防腐处理。 5.5.5在抗震设防地区,蓄电池架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 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关规定。 5.5.6蓄电池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应有出厂 检验合格证、人网许可证。 5.5.7安装时应将滤气帽或安全阀、气塞抒紧,防止松动。电池 外壳及安全阀、滤气帽不得有损坏现象。 5.5.8电池各列应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电池单体应保 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若不平整应采用金属片或油毡 垫实。 5.5.9电池间隔偏差不应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平整, 连接螺栓应紧,并在螺栓和螺母上涂防腐层或加装塑料盒盖。 5.5.10电池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 5.5.11 各组电池应根据馈电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
1数字集群基站的铁塔(或抱杆)与机房地网应采用联合接
5.6.1数字集群基站的铁塔(或抱杆)与机房地网应采)
6.2铁塔安装应满足以下要
5.6.3拉线塔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拉线地锚的埋设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地锚埋设深度允许偏差应为土50mm;地锚出土位置允许 偏差应为土50mm; 3埋设地锚时回土要分层夯实,土堆整齐,地锚柄自然顺直; 4铁塔两层拉线之间的弯曲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应在 一个平面上; 5 拉线与地面夹角应为45°或60°; 6 拉线塔垂直度应为1/1500。 5.6.4 自立式铁塔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塔靴安装位置应正确,各塔靴的中心距允许偏差应为 土3mm;各塔靴高度允许偏差应为士3mm; 2塔靴调整后应在塔靴钢板下面填充水泥砂浆或用钢结构 做永久性支撑; 3自立塔垂直度应为1/1500; 4塔基小应变测试应达到二级以上。
6.3拉线塔安装应满足以下享
5.6.5抱杆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抱杆规格和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抱杆底部应与建筑物钢筋焊接固定; 3 应按工程设计要求用角钢进行加固; 4避雷针应直接安装在抱杆顶端,避雷针高度应高于天线上 端1m以上;
5.6.6防腐层应满足以下要习
1油漆塔必须涂底漆,构件连接法兰盘禁止涂漆。涂漆 ,无流痕、无气泡、不掉皮; 2镀层塔的镀层应均勾,不得有起泡、掉皮、返锈现象; 3用0.25kg小锤轻击铁塔构件时,防腐层不得脱落;
5.6.7铁塔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
雷针应安装牢固、端正,铁塔构件电气连接较差时,应用40m mm的热镀锌扁钢将避雷针与地网直接焊接连通,扁钢应问降 固在塔身上。
5.6.9铁塔航空标志灯的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航空部门 的相关规定。
$.7.1天线、馈线安装及加固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应稳定 固可靠。
5.7.4全向天线与塔身的间距不应小于1.5m,与独立避雷
5.7.5馈线的规格、型号、路由、接地方式应符合工程设
5.7.6馈线金属外护层应在天馈线连接处、馈线离塔交
7.6馈线金属外护层应在天馈线连接处、馈线离塔处和进入有 前分别作接地处理,当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长度大于60m时 在铁塔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
5.7.7馈线进人机房前应设置防水弯,弯曲半径一般应为2 线直径,拐弯应均匀,防水弯最低处应低于馈线窗下沿100 200mm
5.7.7馈线进入机房前应设置防水弯,弯曲半径一般应为20倍馈
5.7.8天线共用器与收发信机应和馈线匹配良好。
5.7.9馈线衰耗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馈线系统的电压
特殊困难区段不应大于1.5m。每隔20m~30m应安装1处防火 夹具。
6.1.1所有工程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 标志应齐全、正确; 2· 各种零件、配件安装位置应正确,数量应齐全; 3 各种选择开关应按设备技术说明书置于指定位置 4 各类保险的规格应符合设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5 设备接地应良好、可靠; 6 电源引人线极性应正确,连接应牢固可靠
6.2.1在割接开通前,应进行初验,并应检验主要系统和相关设 备是否符合运转要求。
2.2初验项自应至少包括下
硬度标准1关馈线系统性能检验; 2基站子系统性能检验; 3 交换子系统性能检验。
1关馈线系统性能检验; 2基站子系统性能检验; 3 交换子系统性能检验。
6.2.3初验应在安装工艺和软件版本检查合格后进行,软件 补丁应经过验收主管部门同意。 6.2.4验收的计划和内容应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测试结 符合设计要求。
6.2.3初验应在安装工艺和软件版本检查合格后进行,软件修改 补丁应经过验收主管部门同意。 6.2.4验收的计划和内容应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测试结果应 符合设计要求。 6.2.5天馈线系统性能验收应包含下列项目: 1天馈线驻波比在工作频段内应小于或等于1.5; 2单条馈线驻波比在工作频段内应小于或等于1.15;
6.2.5天馈线系统性能验收应包含下列项目:
快递标准6.2.6基站子系统设备性能验收应包含下列项围:
....-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