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293-2018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pdf

  • GBT51293-2018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3.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0-21
  • 发 布 人: wangans1993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宜与接口管径一致,且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表前宜设橡胶软接头 加Y形过滤器,表后宜设止回阀。

    水管道连接处应设置真空破坏器

    硬度标准3.4.13车站公共卫生间水嘴宜采用红外感应或延时自闭水嘴

    小便器宜采用红外感应冲洗阀,大便器宜采用节水低位水箱或延 时自闭冲洗阀;残疾人卫生间应采用坐式大便器,其余卫生间宜采 用式大便器

    .4.14车站茶水间宜设置净水

    3.5.1室外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 0.15m,室外车行道下的给水管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70m。 3.5.2给水引人管与污水出户管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0m,给水 管应高于污水管0.40m及以上。 3.5.3地下车站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应从新风道或出入口引人 车站。 3.5.4室内水平给水管道站厅层宜设在吊顶内,站台层宜设在站 台板下,并应设置检修孔;立管宜沿墙角或立柱设置。 3.5.5当车站内管径大于DN50时,给水管道支吊架应固定于 车站主体结构上。

    3.5.4室内水平给水管道站厅层宜设在吊顶内,站台层宜设在立

    3.5.7车站公共区吊顶内给水管道宜采取防结露措施,保温层5 壳应密封防渗。

    3.5.8寒冷及严寒地区的车站风道、出入口、洞口,高架或地面车 站,车辆基地或停车场内未设采暖设施的库房,对发生冻结的管 道、附件和水池,应采取防冻保护措施。 3.5.9管道保温结构应包括绝热层及保护层,保温材料应采用 B1级难燃材料。 3.6增压设备、水箱和泵房 3.6.1给水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设置于用水负荷的中心; 2不应设在电气设备房和轨道的正上方,不应设在盟洗室 污水泵房的正下方,不宜与电气设备房相邻 3净空高度不应小于3m,宜设有手动起吊设备; 4检修门应外开,且应满足最大设备进出及安装要求,泵房 内通道布置应满足通行及设备检修要求; 5应有减振及降噪措施。 3.6.2水箱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水箱有效容积大于50m3时,宜分成独立的两格,水箱 进出水管<人孔、溢流管、水位监视器及溢流报警装置应独立配置; 2k水箱溢流管管径应比进水管大一级,且不得小于DN100; 泄水管管径不得小于DN75,且应采用间接排水方式; 3水箱应配备消毒设备,出水管宜设置紫外线消毒。 3.6.3 增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自灌式充水; 2 水泵机组宜采用金属整体台座。 3.6.4 变频给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具有自动调节转速和降压启动功能,且宜采用双电源供电: 具有水位控制功能,且应自动启、停水泵; 3具有故障自检、报警、自动保护功能,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自 动或手动消除报警;

    3.5.8寒冷及严寒地区的车站风道、出人口、洞口,高架或地面车

    3.6.1给水泵房应符合下列

    3.6增压设备、水箱和泵房

    1具有自动调节转速和降压启动功能,且宜采用双电源供电; 2具有水位控制功能,且应自动启、停水泵; 3具有故障自检、报警、自动保护功能,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自 动或手动消除报警;

    1应设置防超压出流的措施; 2水箱或水池应设溢流信号管和溢流报警装置; 3车辆基地和停车场集中热水供水系统应采用机械循环,用 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应平衡,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差不宜 4当采用蒸汽制备热水时,应采用间接加热措施,凝结水应 人 回收利用; 5管道材料与管件宜为同一材质,管件与管道应同径,连接 密封材料应卫生、严密、防腐、耐压、耐久; 6管道敷设应采取防漏措施。 3.7.3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绿化、洗车、地面冲洗、冲厕及冷却塔补水应选用非传统水 源,当以市政自来水洗车时,洗车水宜循环使用; 2对年均降雨量大于400mm的城市,可选用雨水作为中水水 源;对常年降雨超过800mm的城市,宜选用雨水作为中水水源; 3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宜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系统设计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的规定; 4生产废水尾水应经水量平衡计算,水量不足时,应作为中 水水源; 5绿化灌溉系统应采用喷灌、微喷灌及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方式。

    水水源; 5绿化灌溉系统应采用喷灌、微喷灌及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方式。 3.7.4节水设备及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卫生器具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 具》CJ/T164的规定,不得选用淘汰或限制使用的产品; 2公共卫生间洗手盆应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水嘴,小便 器、跨式大便器应配套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感应式冲洗阀、脚踏 冲洗阀,坐便器水箱一次性冲洗水量应少于6L,淋浴器宜采用即 时启闭的脚踏、手动控制或感应式自动控制装置; 3车间公用浴室宜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 水混合淋浴器; 4车辆基地及停车场内等各单体建筑应分别设置计量水表 室外绿化给水系统均应设置计量水表;车站总进水管、冷冻水补水 管、冷却塔补水管应设置计量水表;各单体建筑及车站内集中热水 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计量水表; 5蓄水池或水箱进水管应设置常开电动阀,溢流管应设置事 故溢流检测装置与常开电动阀的联动系统。 3.7.5给水系统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系统应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 2给水设备应选用低能耗产品:

    3.7.4节水设备及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7.5给水系统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

    给水系统应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 2 给水设备应选用低能耗产品; 3 应采用水力损失小的管道,且应根据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4给水加压泵目标能效限定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 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定; 5水加热设备、热水出水器、热水储存装置、热水输配水管 网、循环回水干管应采取保温措施,

    4.1.11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压力排水管道应采取防冻保护指

    4.2.1车站人员生活排水及地面清扫排水量应按其用水量白 95%计算。

    喝暴雨强度计算,地面集流时间宜取5min;地下隧道洞口开段 雨水量应按当地5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且应按当地100年一遇 寒雨强度复核,地面集流时间应按下式计算:

    =1.445 mLs 记

    式中:t 地面集流时间(min) Ls 坡面水流的长度(m), is 地面坡度; mi 地表粗度系数,取0.013

    4.2.6高架车站、地面车站屋面雨水量应按当地不小于10

    遇暴雨强度计算,设计降雨历时应按5min计算,屋面溢流设 满足当地50年六遇暴雨强度雨水排放要求;高架区间雨水量 当地不小于5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地面集流时间应取5mir

    1当运用库、检修库、物资总库及综合楼屋面设置外大沟时, 雨水量应按不小于当地1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降雨历时应按 5min计算;屋面应设置雨水溢流设施,且应满足当地不小于50年 遇暴雨强度雨水排放要求; 2当运用库、检修库及物资总库屋面设置内天沟时,屋面雨 水量应按当地5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降雨历时应按5min计算; 室面应设置雨水溢流设施,且应满足当地不小于100年一遇暴雨 强度雨水排放要求; 3一般性地面建筑屋面雨水量应按不小于当地5年一遇暴 雨强度计算,降雨历时应按5min计算;屋面应设置雨水溢流设

    施,且应满足当地不小于10年一遇暴雨强度雨水排放要求; 4道路雨水量应按当地3年~5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

    4.3管材、管道敷设和排水设施

    4.3.1室外排水管道基础应根据管材、接口型式和地质条件确 定;地质条件差的地段管道基础应采用加固措施,室外污水管道宜 采用柔性接口

    4.3.2排水管道管材应符合下列

    1室外重力排水管道管材宜选用理地排水塑料管;室外理地 压力排水管道管材宜采用球墨铸铁管内外涂环氧树脂钢管金属 管道等; 2室内明敷重力排水管道管材宜采用阻燃型硬聚氯乙烯塑 料管; 3地下车站通气管道宜采用内外涂环氧树脂钢管,高架车 站、地面车站及地面附属建筑通气管道宜采用阻燃型硬聚氯乙烯 塑料管; 人 4地下车站和区间压力排水管道宜采用内外涂环氧树脂钢 管及热浸镀锌钢管金属管道; 用排水铸铁管或钢管等金属管道。 4.3.3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管道应采用涂塑钢管、不锈钢管和 高密度聚乙烯管等。用于同一系统的管材和管件,以及与虹吸式 雨水斗的连接管宜采用相同材质。 4.3.4高架区间雨水管道暗埋时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排水铸铁 管、钢管等金属管道,明敷时宜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雨水斗、地漏 及雨水收集设施宜预理。 4.3.5地面排水收集应采用有水封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 于50mm。

    4.3.5 地面排水收集应采用有水封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 于 50mm。

    4.3.7当车站内或附属建筑室内塑料排水管穿越楼板及防火墙 时,应设置阻火圈,穿越地下结构外墙或水池壁时应预理柔性防水 套管,穿越排热风道时应设置整体防护钢套管。 4.3.8压力排水宜经压力检查井减压后排人市政排水管网,压力 并距车站主体结构外墙不宜小于3m。 4.3.9食堂含油污水应经隔油处理后排市政污水管网 4.3.10在市政污水管网不完善或污水处理设施配套不完善的情 况下,对车站排出的粪便污水宜采用一体化埋地生物处理装置处 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物不得小于30m,不得在车站新风并5m内设置,且含油脂废

    物不得小于30m,不得在车站新风并5m内设置,且含油脂废水及 大量表面活性剂废水不得进人化粪池内。

    DN75,不宜穿越电气设备房,当穿越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地漏,地漏排水应接人站台板下水沟或线路侧沟内,地漏应布置在 绝缘带之外

    4.4.8站台板下宜设置水沟排除结构渗漏水,车站局部排水泵站

    4.4.11通风空调机房内应设置排水设施。

    4.4.13车站和区间转辙机基坑四周应设排水设施

    置;对车站的配线区上层区域,当用于商业开发时,宜设置排水沟 集水井及提升设备 4.4.16,车站废水宜从排风井或活塞风井引出车站,车站污水应 从排风井引出车站。 4.4.17区间隧道主排水泵站宜设在线路拟合曲线最低点,宜诊 置于区间联络通道或中间风井内

    4.4.19轨道两侧排水沟连通管管底不应高于排水沟沟底

    求时,区间废水宜流人相邻车站主废水泵房集水井内

    1出水管应接至相车站废水泵房集水井内; 2出水管应由相邻车站风道或区间中间风井排出,应经压力 检查井减压后排至地面雨水系统; 3在隧道顶部应设置不小于Φ250整体钢套管或竖,出水 管在该套管或竖井内应接至地面检修井,且应经压力检查井减压 后排至地面雨水系统

    4.4.23当采用接触轨供电时,区间压力废水管宜设置于接

    对侧;当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时

    4.6车辆基地及停车场

    基地及停车场排水系统应符合下

    1室内外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当 室外设置化粪池时,室内粪便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宜分 开设置; 2室外排水宜采用重力流方式接人城市排水系统或提升 排放; 3当市政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完善时,粪便污水宜经化粪池 处理后接人污水系统,餐饮污水应经隔油处理后接人污水系统;当 市政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不完善时,生活污水应经生化处理后达 标排放; 4库房内不落轮坑等低洼处应增设提升设备; 5室外电缆沟应设置排水设施, 6检修库、停车库及物资总库屋面雨水排放宜采用虹吸式屋 面雨水系统,对雨水集蓄人处理及回用的方案宜作技术经济比较。 4.6.2车辆基地及停车场污水或废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含油生产废水宜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 2蓄电池间排水应达标排放; 3 污泥处理宜选择压滤、干化场工艺 1污水处理场宜设置于平台外下风向处; 2室外地面排水系统及设施宜统一设置; 3上盖平台覆土深度不宜小于1.5m,其底板应设置排水设 施,化粪池、隔油池设施不宜设置于上盖平台: 4车辆基地及停车场室内排水系统应独立设置。

    .1 出口、风亭及局部排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车站散口式出人口及风亭应设排水沟和雨水泵站; 2 自动扶梯机坑附近、车站局部低洼处、出人口垂直电梯

    及区间折返线检修坑端部,可能积水而文不能自流排出的部位等, 应设局部排水泵站; 3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每台排水泵排水能 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1/2。 4.7.2地下隧道开洞口雨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于洞口附近,道床应设置不少于2条的横向截水沟 及挡水坎,雨水进入集水井前应设置沉泥槽及算子: 2集水井内宜设置3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每台排水 泵排水能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1/3,扬水管宜为2条,且每 条可通过全部雨水流量。 4.7.3车站废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于车站线路下坡方向 2 集水井内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 泵站总排水能力应大于消防废水量及结构渗漏水量之和; 总扬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s。 4.7.4 地下区间废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于联络通道内的泵站不得影响区间人员疏散; 2单坡区间废水宜重力排人相邻车站; 3宜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总排水能力应满足 司时提升区间消防废水及地下结构渗漏水量的要求; 4总出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s,管 径宜为DN100~DN150,结冻地区应设置冬季放空泄水阀: 5位于水域下的区间及车站排水泵站,每台排水泵的排水能 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3/4。 4.7.5泵站集水并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水池内壁不得渗漏,集水池底应设10%的坡度坡向吸 水坑,吸水坑规格应满足水泵安装间距要求;

    1应设置于洞口附近,道床应设置不少于2条的横向截水沟 及挡水坎,雨水进人集水井前应设置沉泥槽及算子; 2集水井内宜设置3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每台排水 排水能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1/3,扬水管宜为2条,且每 多可通过全部雨水流量。

    4.7.3车站废水泵站应符合下

    应设置于车站线路下坡方向; 1 集水井内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 3 泵站总排水能力应大于消防废水量及结构渗漏水量之 总扬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

    2集水井内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 3 泵站总排水能力应大于消防废水量及结构渗漏水量之和; 4 总扬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s。 地下区间废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4.7.4 1 设置于联络通道内的泵站不得影响区间人员疏散; 2单坡区间废水宜重力排人相邻车站; 3宜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总排水能力应满足 同时提升区间消防废水及地下结构渗漏水量的要求; 4总出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s,管 径宜为DN100~DN150,结冻地区应设置冬季放空泄水阀; 5位于水域下的区间及车站排水泵站,每台排水泵的排水能 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3/4

    4.7.5泵站集水并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水池内壁不得渗漏,集水池底应设10%的坡度坡向吸 水坑,吸水坑规格应满足水泵安装间距要求; 2集水井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功率最天一台排水泵出水量 要求;

    3集水并有效高度除应满足排水泵安装高度外,还应满足水 位控制要求; 4最低水位应满足下列排水泵运行要求: 1)深度大于1.2m的集水井内应设置固定式爬梯其材质 应防锈蚀,宜采用不锈钢或复合金属材质;人 2)废水、雨水集水井设备检修孔及人孔宜采用铸铁防滑盖 板,风亭集水井宜设置复合金属格栅盖板; 3)功率大于3.0kW的排水泵每台泵宜设置一根DN50反 冲洗管,不大于3.0kW的排水泵宜合设一根DN25反 冲洗管; 5集水井内排水泵宜采用潜水排污泵,且宜采用自动耦合式 安装。 4.8污水泵站 4.8.1车站污水泵站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站净高不应小于3m,矩形泵站的短边不宜小于3m,应 设置手动起吊设备; 2不应设置在电气设备房或轨道的正上方; 净距; 4重力污水管道接入密闭水箱处应采用柔性接头; 5当采用密闭提升装置时,泵站地面下沉的高度应满足污水 重力流人密闭水箱的要求; 6当采用密闭提升装置时,污水泵房内应设有深度不小于 0.5m的集水坑,坑内排污泵应将污水提升至水箱内。 4.8.2密闭提升装置按排水泵类型可分为离心泵式密闭提升装 置和凸轮泵式密闭提升装置。离心泵式密闭提升装置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的规定,凸轮泵式密 闭提升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集水井有效高度除应满足排水泵安装高度外,还应满足水 位控制要求; 4最低水位应满足下列排水泵运行要求: 1)深度大于1.2m的集水井内应设置固定式爬梯,其材质 应防锈蚀,宜采用不锈钢或复合金属材质; 2)废水、雨水集水井设备检修孔及人孔宜采用铸铁防滑盖 板,风亭集水井宜设置复合金属格栅盖板; 3)功率大于3.0kW的排水泵每台泵宜设置一根DN50反 冲洗管,不大于3.0kW的排水泵宜合设一根DN25反 冲洗管; 5集水井内排水泵宜采用潜水排污泵,且宜采用自动耦合式 安装。

    4.8.1车站污水泵站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站净高不应小于3m,矩形泵站的短边不宜小于3m,应 设置手动起吊设备; 2不应设置在电气设备房或轨道的正上方; 净距; 4重力污水管道接入密闭水箱处应采用柔性接头; 5当采用密闭提升装置时,泵站地面下沉的高度应满足污水 重力流人密闭水箱的要求; 6当采用密闭提升装置时,污水泵房内应设有深度不小于 0.5m的集水坑,坑内排污泵应将污水提升至水箱内。 4.8.2密闭提升装置按排水泵类型可分为离心泵式密闭提升装 置和凸轮泵式密闭提升装置。离心泵式密闭提升装置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的规定,凸轮泵式密 闭提升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凸轮泵、辅助污水泵、密闭水箱、液位传感器、控制系 统和排水管道等组成; 2 应具有密封无漏、自动运转特性; 3 百轮泵与集水箱应分开设置; 4 凸轮泵应设置2台泵,交替运行、互为备用; 5 凸轮泵叶轮应能通过直径不小于40mm固态物体; 6公共卫生间宜采用双泵双箱布置方式,员工卫生间宜采用 双泵单箱布置方式: 7密闭水箱总有效容积应满足单台水泵连续工作时间不小 于3min,单个密闭水箱有效容积不宜小于450L; 8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自动转换和远程监控模式。 4.8.3真空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无堵塞污、废水收集箱,真空系统,干式自吸排污泵及 控制系统等组成; 2污水或废水系统在进入真空排水设备前应分开,且宜采用 重力流形式接人无堵塞污水或废水收集箱内; 3干式自吸排污泵应采用开放式叶轮,叶轮应能通过直径不 小于40mm固态物体; 4排污泵、真空泵均应设置备用泵; 5设备应具有手动、自动操作模式,且应具有正常工作指示 和故障报警指示,设备运行和故障情况应能上传; 6真空系统运行真空度宜为一0.04MPa~一0.07MPa; 7真空泵、污水泵启动频率应小于20次/h,真空机组的抽吸 能力应能满足不少于5个卫生洁具同时正常使用,不得出现延时 等待现象; 8总通气管道宜接至排风井出口处; 9系统应能预防和抑制水锤发生,排污泵的进出口均应密封 严密,并应有隔振措施; 10真空连接管道应连接可靠,不得采用钢管卡箍固定,系统

    运行时管路不得出现异常震动,管道压力不应低于1.6MPa,管道 末端宜设置检查口。

    4.9.1排水系统卫生防疫应符合下列规定

    4.9卫生防疫与雨水径流控制

    1餐饮含油废水应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2卫生间、洗间、茶水间不应布置在餐厅厨房等房间的正 上方,排水管道不应穿越生活饮用水池或水箱的上方; 3空调机房、泵房及开水间地漏排水不应接入生活污水系 统,生活水箱泄水管、溢流管及空调冷凝排水、开水器、热水器的排 水应采用间接排水方式; 4排水系统通气管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X 5污水集水箱其检修孔或人孔盖板应密闭,雨水或废水敬 式集水井应采用格栅盖板; X 6化粪池应设手室外,其外壁距构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 4.9.2车辆基地、停车场雨水径流控制宜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 铺装、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蓄水池、调 节池植被缓冲带、绿色屋顶等技术设施。 4.9.3车辆基地、停车场上盖平台雨水宜引人周边低影响开发设 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人集中调蓄设施。 4.9.4车辆基地、停车场地面雨水宜采用生态排水和雨水管道的 综合方式,雨水经植草沟、下凹绿地进入集中调蓄设施或雨水管 道,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硬化路面宜采用透水铺装; 2绿地宜采用下凹式绿地; 3景观水体宜建成集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态景观为一体 的多功能生态水体

    5.1.1地下隧道内给水排水工程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1.3室内、室外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1.5管道沟槽开挖应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面,沟槽应经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基础施工:土方回填应在管道施工 合格后进行。 5.1.6 管道不宜敷设在控制箱、配电箱正上方,且不宜穿越 吊装孔。

    5.1.7当给水排水压力管道穿越结构变形缝时,应设置金属

    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

    堵材料的耐火时间与所在部位楼板及墙体的耐火时间应相同,且 立管周围应设置高出地面10mm~20mm的阻火圈,阻火圈的耐 火等级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等级。

    5.1.10当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相互平行;曲线部分应与 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曲率半径应相等。 5.1.11管道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当安装金属管道时,管道与支吊架、管卡之间应设置与支吊架同宽 的绝缘橡胶垫隔离。

    5.1.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为工程工验收准备的资料应真

    实、准确、完整,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开工报告; 2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出厂合格证及 进场验收单; 材料及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 5 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试验记录; 6 隐蔽和埋地的给水排水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隐蔽和埋地的重力排水管道试验记录 7 8 设备安装、试运转记录及报告; 9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检验和检测记录; 10X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2.1区间给水排水管道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区间给水排水管道应采用型钢制作的热浸锌支架,支架和 锚栓应结合振动、疲劳、耐久性、管道应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型钢 享度应根据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水质增加1mm~2mm的腐蚀 余量; 2支架安装位置和标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安装后支架 不得超越所处地段直线或曲线设备限界; 3区间支架的锚栓应采用金属后扩底锚栓,采用双螺母加平

    垫片和弹垫片,且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应满足胀栓规格要求; 4管道固定支架与结构墙体之间、支架与管道之间、管卡与 管道之间应增加一层5mm厚与支架同宽的三元乙丙烯橡胶隔 离,管道与型钢支架、管卡间不应直接接触; 5立管、管道接头及阀门、金属波纹管两侧应设置支架,管道 转弯处应加固处理,应安装管道支墩或设加强型接口支架。支架 的形式、规格及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2.4区间给水排水管道过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道床形式确定道床预留沟槽位置;过轨管道的材 质、连接方式及预留槽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的规定; 2过轨管道安装应满足直线及曲线段限界要求;管道安装 后,管道、管件管道支架及法兰外表面最高点距钢轨轨底净距不 应小于70mm,且不得侵入设备限界, 3区间过轨管道两侧应设置绝缘接头,其安装部位应便于检 查和检修,过轨金属管道应采取防水绝缘措施

    1室外管道沟槽开挖应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面;地质 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槽底时,开挖沟槽可不设 支撑; 2当车辆基地及停车场室外给水管道穿越轨道时,应设置防 护涵管或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宜采用球墨铸铁管,其安装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

    3当管道穿越地下主体结构时,应预埋防水套管: 4当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或卡箍连接时,连接部位宜安装在检 查井或地沟内; 5当管道管径不大于DN450时,阀井内井壁距管道法兰或 承口距离不得小于250mm;当管径大于DN450时,阀井内井壁距 管道法兰或承口距离不得小于350mm

    1给水系统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GB5749的规定,管道应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管件、配件 的工作压力应与该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二致。 2管道的加工与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 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3当管道采用螺纹连接时,应确保无断丝,套丝扣时破坏的 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采取防腐措施I 4管道嵌墙暗敷宜按土建预留凹槽敷设,凹槽表面宜平整, 深度不应超过墙壁厚度的1/3,管道应采取固定措施 5衬塑复合钢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伤痕或裂纹,内表面不应 有气泡、针孔、脱皮、凹陷、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 2)当衬塑复合钢管管径小于DN100时,可采用螺纹连接; 当管径不小于DN100时,应采用法兰连接;当衬塑复合 钢管与设备、阀门、水表、水嘴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管件或 过渡接头; 3)安装时宜选用专用施工机具; 4)不应采用重力锤击管道,切割管道不可采用挤压式切割, 套丝应用水溶性切削液进行冷却切割。 6不应在衬塑复合钢管上焊接法兰。 5.3.3阀门及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阀门及附件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在每批阀门或附件中抽检10%,且其数量不应少于 1个; 2)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强度和 严密性试验; 3)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 应为公称压力的1.1倍; 4)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 阀瓣密封面应无渗漏。 2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安装应紧固、严密,阀门及附件 与管道中心应垂直;阀门应启闭灵活、传动可靠,成排阀件安装应 在同一直线上,最大允许偏差应为3mm。 3阀门安装完毕后其手柄应易于操作。安装在管井、吊顶内 的管道,凡设阀门及检查口处均应设置检修门。I 4阀门安装位置和高度应方便检修,当安装位置高于4m 时,宜设置固定爬梯和操作平台。 5给水户前阀、分区阀宜带PE滤网 6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水 表底部应设置独立的支托架,水表上标示的箭头方向应与水流方 向一致。 7当安装螺翼式水表时,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 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应为10mm~30mm,水 表进水口中心标高允许偏差应为士10mm

    5.3.4水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泵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应 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泵应采用适配的螺栓固定,螺杆外露部分长度不应大于 螺杆直径的1/2,螺母应加平垫和弹垫;紧固件外露部分应进行防

    腐处理; 3水泵底座与基础之间应设置橡胶减振装置,且该装置应按 水泵中轴线对称布置; 4水泵进出口的管道应从水泵开始向外安装,所有与泵连接 的管道应具有独立、牢固的支承,管道与水泵连接后不得再切割或 焊接; 5水泵进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可曲挠橡胶软管接头,且应靠近 水泵的一侧,不应带应力安装,水泵和软连接之间除连接法兰外不 应采取其他固定措施; 6当水泵进水口与管道采用变径连接时,应采用上平下偏的 偏心异径管: 7水泵试运转流量、扬程及轴承温升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3.5水箱安装应符合

    不锈钢材料; 2水箱支架或支墩应牢固平整,水箱水位应标示明确; 3溢流管应设置于排水设施附近,且不得与排水系统管道直 接连通,应采用间接排水;溢流管上不得装设阀门,出水口处宜设 置网罩X 4泄水管上应安装阀门,阀门下游管路可与溢流管直接连 接,但不得与排水系统管道直接相连; 5水箱人孔盖应为加锁密封型,且高出水箱顶板面的高度不 应小于100mm,通气管应采用S304不锈钢下弯管,管口宜安装 S304不锈钢纱网; 6水箱的进水管应高于溢流管,垂直间距应大于2.5倍进水 管管径; 7水箱使用前应进行密封性试验,开式水箱满水静置24h不 得渗漏;密闭水箱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下降,不得 渗漏

    5.3.6给水管道试压、闭水试验前施工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5.3.6给水管道试压、闭水试验前施工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做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导的施工准备; 2对不允许参加试压的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应采取隔离 措施; 3当在冬季进行管道水压及闭水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试验完毕应及时放水; 7 4在管道灌水前,应将系统内阀门全部打开,管道灌水应从 下游缓慢灌入,上游管顶及管段凸起点宜设排气阀。

    措施; 3当在冬季进行管道水压及闭水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试验完毕应及时放水; 7 4在管道灌水前,应将系统内阀门全部打开,管道灌水应从 下游缓慢灌入,上游管顶及管段凸起点宜设排气阀。 5.3.7给水系统室外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及金属复合管道在强度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 不应大于0.05MPa,当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时,压力应保持不 变,不得渗漏; X 2塑料管道在强度试验压力下应稳压1h,压力降不应大于 0.05MPa,当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时,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 渗漏。 X 5.3.8给水系统室内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及金属复合管道在强度试压压下应观测10min,压 力降不得大于0.02MPa,当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时,不得渗漏; 2塑料管道在强度试验压力下应稳压1h,压力降不应大于 0.05MPa,当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应稳压2h,压力降不 应大于0.03MPa,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5.3.7给水系统室外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及金属复合管道在强度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 不应大于0.05MPa,当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时,压力应保持不 变,不得渗漏; 2塑料管道在强度试验压力下应稳压1h,压力降不应大于 .05MPa,当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时,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 渗漏。 5.3.8给水系统室内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5.3.7给水系统室外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5.3.8给水系统室内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及金属复合管道在强度试压压力下应观测10mi1 力降不得大于0.02MPa,当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时,不得渗 2塑料管道在强度试验压力下应稳压1h,压力降不应 0.05MPa,当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应稳压2h,压力 应大于0.03MPa,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5.3.9给水管道冲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给水管道冲洗前,对不充许参加冲洗的系统、设备、仪表 及管道附件,应采取隔离措施; 2管道系统各环路阀门启闭应灵活、可靠,临时供水装置运 转应正常,冲洗水宜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系统; 3应先冲洗系统最低处干管,后冲洗水平干管、立管、支管; 4冲洗流速不应小于1.5m/s,冲洗至出水处水颜色、透明度 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方为合格;

    7冲洗合格后,应填写记录,且应将拆下的管道附件复位 5.3.10饮用水管道消毒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系统在管道冲洗后,在交付使用前应进行消毒; 2应采用浓度20mg/L~30mg/L的游离氯或0.03%高锰 酸钾消毒液,灌满整个管道,静置24h后排空; 3应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出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5. 4排水工程 5.4.1室外排水管道及设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力排水管道不应无坡或反坡; 2管道理设前应进行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排水应畅通、无 堵塞,管道及接口应无渗漏; 3当安装承接插口的排水管道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 4检查井井圈应平整光滑,井盖应满足承重要求; ±15mm。 5.4.2室内管道及设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力排水横管不应反坡。 2接入室外排水检查并的排水管,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 室外接户管管顶标高,室外排水管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宜小 于90° 3排水管道横管与立管连接,宜采用45°三通或四通、90°斜 三通或四通;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 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5.3.10饮用水管道消毒应符合下列规定

    部应设置阻火圈;当排水塑料管穿过不同防火分区隔墙或楼板时, 应在管道两侧采取防止火灾贯通措施。 5排水塑料管道系统检查口或清扫口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口位置和朝向应便于管道检修和维护。立管的检查口中心高 度距操作地面宜为1m,允许偏差应为土20mm,管隆内的立管检 查口宜设检修门;当横管检查口设置在吊顶内时,宜在吊顶位置设 置检修门。 6卫生器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Y 1)坐便器应用镀锌地脚螺栓固定,螺母与洁具之间应加橡 胶垫片,小便器的固定螺母底下应加橡胶垫片; 2)当安装台下盆时,托架应可拆卸;托架与台下盆之间应加 橡胶垫片; 3)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应采用 管卡固定;管道安装完毕后,预留孔洞或套管缝隙应采用 防水填料或无机填料嵌实; 4)拖布池的水龙头距拖布池上边沿的距离不应大 于300mm; 5)卫生器具交工前应进行满水和通水试验,满水后各连接 件不得渗漏;通水试验应按给水系统的1/3配水点同时 开放,各排水点应通畅,接口处不得渗漏。 7排水地漏安装应低于排水表面,水封高度不得小于 50mm。 8离壁墙内隐蔽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应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 度不应低于底层卫生器具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灌满水15mir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水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 合格。 9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均应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应 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应达到100%。 10雨水系统不得与生活污水相连接。

    11悬吊式雨水管道敷设坡度不得小于5%。。 12重力雨水管道安装后均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达到 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 13离壁墙内地漏引向轨行区的排水管道应采用型钢支架固 定,不应用塑料U形卡箍固定。 14压力排水管宜采用金属或金属复合管材,管道应固定在 承重结构上。

    1当水泵基础与底板混凝土不同时浇筑时,底板应预理与水 泵基础相连接的钢筋; 2固定式水泵应配备自动耦合装置,其导轨应垂直于水池底 板安装,螺栓、螺母联结件应安装牢固;每台泵应配导链,且导链两 端应配紧固件; 4泵体应能通过为泵口径5倍长的纤维物质,以及直径为泵 口径50%~80%的固体球状物颗粒;人 5水泵应能连续运行,启动次数不宜超过12次/h,整机使用 寿命应大于12年。 5.4.4密闭提升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污水泵应采用干式安装,潜水电机应与泵叶轮同轴相连, 且不应有锐利的棱角; 2污水泵应进行试运转,不应有气蚀和卡阻现象; 3控制箱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所有紧固件均应具 有防腐镀层及防松脱措施;当设备出现电源故障、相序错误、过载、 过热、缺相、短路液位计故障及集水箱水位过高或过低故障时,控 制箱应能立即自动切断故障水泵电源并显示故障

    5.4.5真空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

    1当安装真空机组时,地面应设置减振垫,设备与管道相连 处应设置橡胶隔震器,应预埋地脚螺栓固定整个机组;

    2真空管道应采用型钢或支架固定,系统运行时管路不应出 现异常震动;压力等级要求不应低于1.6MPa,管道末端宜设置检 查口; 3真空管道安装完毕后对管道系统进行密闭性检查时,应使 用真空泵将管路内抽至真空度为一0.07MPa,保持1h,真空度下 降值不应超过15%; 4漏压点检查宜采用对被测试管道加正压、在连接点刷涂肥 皂水的方法; 5真空系统真空度宜为一0.04MPa 0.07MPa,设备运行 噪声应小于75dB; K 6控制系统应具备电机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功能 控制箱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真空机组运行状况、故障状 况、低真空度报警和堵塞报警信号应能上传至BAS系统

    6.1一般规定 7 5.1.1给水排水系统竣工后,应进行工程验收,且应在验收合格 后投入使用。 5.1.2 给水排水工程的检验和检测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室内外给水干管的管中心位置及高程; 2 管道连接点及接口的严密性及支座位置正确性和牢固性; 金属管材及附件防腐、保温和防杂散电流措施; 4 阀门启闭灵活性和仪表的灵敏度; S 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及阀门水压试验; 6 给水管道通水试验及冲洗、消毒检测I 7 水泵等设备运转性能及控制功能指标: 8 排水管道灌水、通球及通水试验; 9卫生器具通水试验,具有溢流功能的器具满水试验; 10×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 11雨水管道灌水试验。 5.1.3室内、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及设施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5.1.4生活给水系统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 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5.1.5给水排水工程验收应按验收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 工程的顺序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 规定。 6.1.6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直实、准确、完整、应包括下列主要

    6.1.6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应包括下列主虽

    材料及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 2 图纸会审记录,变更设计及洽商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质量评定记录; 5给水排水压力管道系统和设备水压试验记录,给水工程冲 洗消毒冲洗记录、水质检测报告,给水排水压力管道系统绝缘法 兰、加强型防水绝缘层检测报告; 室内重力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和通球试验记录: 7 室外重力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记录: 8 设备试运转记录及报告; 9 竣工报告。 6.1.7 单位工程完成后,应对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进行 核查,并应按表6.1.7填写核香记录

    续表6.1.7序号项目资料份数核查意见核查人9设备安装检查记录10给水排水设备试运行及调试记录11自控仪表设备试运行及调试记录121314检查结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年月年月日年月日XL6.2系统验收6.2.1室内室外给水排水压力于管的管中心位置及高程,室内、室外重力排水管道管内底位置及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仪表检测。6.2.2室内、室外给水排水管道连接点及接口的严密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仪表检测。6.2.3室内、室外给水排水金属管材及附件防腐、保温和防杂散电流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仪表检测,6.2.4给水系统阀门启闭应灵活,仪表灵敏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5: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2.5水箱密封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及仪表检测

    6.2.6给水排水压力管道系统和设备水压试验及给水工程

    6.2.7区间过轨金属管道和管道支架安装完成后,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

    6.2.8区间过轨金属管道如在整体道床中间设法兰或沟槽

    接头,水压试验完成后应在管道法兰和连接螺栓处涂黄油,并应采 用油布包裹芒层后再用PAP包裹三层,且应采用C20混凝土连 接整体道床和线路排水沟。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2.9应检测区间过轨金属管道绝缘性能,绝缘法兰电阻率

    于1M2起重机标准规范范本,加强型防水绝缘层电阻率应大于50002.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欧姆表检测

    6.2.10给水排水管道水压、灌水或闭水试验后应排空管道

    验用水及管道最低点和各局部低点的积水。

    管道直接连接。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自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2.12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沙地区的雨 水管道,应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人运行。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及仪表检测

    附录 A 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表A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

    续表A分部工程序号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1室内重力排水灌水试验、通球试验、2室内雨水管道灌水试验3室内压力排水系统水压试验4室内真空排水水压试验5室外重力排水系统闭水压试验、闭气试验6室外压力排水系统水压试验室外压力排水水泵调试、液位自动控制调试、闸门调城市轨道7系统调试试、联动试验交通排水工程生产废水处理单元调试、系统自动控制8生产废水处理调试、联动试验水泵调试、水处理单元调试、统自动控雨水及中水利用制调试、压力自动控制调试、系统联动试验泵调试、稳压泵和气压水罐调试、减系统调试压阀调试、压力自动控制调试、排水装置调试、联动试验.39: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监理标准规范范本,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