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25-2018 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pdf

  • T∕CAGHP 025-2018 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4.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2-15
  • 发 布 人: zym875932507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注1:灾情,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注2:危害程度,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或“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 评价。

    注2:危害程度,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或“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 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评价。

    表4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探、室内试验以及原位测试等技术手段以取得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具体调查内容应结合场地地质环 境条件和项目特点进行,其深度和广度要有侧重和针对性。 7.1.2调查前应充分收集相关资料,评述其可利用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7.1.3依据评估级别及场地地质灾害类型特征选用合适的调查精度和内容,一般要满足1:10000 周查精度要求。地质环境条件中等一复杂的宜选择大比例尺、高精度的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图)作为 调查手图,成图比例尺以能够清晰反映地质灾害展布特征进行选取垫片标准,且宜有反映微地貌和岩土结构 特征的剖面图。对收集到的资料及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详细列表说明

    调查范围应根据场地建设或规 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估范围

    .2.1调查点的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a)布置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不同地貌单元及微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地下 水露头以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分布的地段。 b) 调查点的密度可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成图比例尺及拟建工程特点等确定,按成图 比例尺一般一级评估每平方分米不少于5个点,二级评估不少于3个点,三级评估不应少 于2个点,重点地段可适当加密调查点数量。 7.2.2调查点的记录应准确、条理清晰、文图相符。重要的调查点应附素描图、柱状图、剖面图或

    7.2.1调查点的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7.3.1.1调查降水、蒸发等气象特征值,包括长周期年降水量变化特征,最大日降水量、最大过程降 水量,一次降雨过程中连续大雨、暴雨天数及其年内时段分布等气象特征。对存在泥石流地质灾害 或灾害隐患的场地,应有更详尽的极端降水量气象特征值。 7.3.1.2收集多年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温度、日照时数、日照率、无霜期天数、冻土 时间、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冻土深度等资料。 7.3.1.3收集流域汇流面积,径流特征,主要河、湖及其他地表水体(包括湿地、季节性积水洼地) 的流量和水位动态,最高洪水位和最低枯水位高程及出现日期和持续时间,汛期洪水频率及变幅 等资料。 7.3.1.4场地位于海岸带时,应收集当地的最高、最低潮位和多年平均高(低)潮位等资料

    7. 3. 2地形地貌

    7.3.2.1调查天然地貌成因类型、分布位置、形态与组合特征、过渡关系与相对时代;斜坡的形态 类型、结构、坡度、高度,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冲洪积扇等分布特征,植被发育情况。 7.3.2.2调查人工地貌类型(包括人工边坡、露天采矿场、水库、大坝、堤防、弃渣等)、分布位置、形 态特征、规模、形成时间、运行现状和对工程的影响等,调查建(构)筑物分布情况。 7.3.2.3在海岸带,应收集沿岸水下地形图或海图资料,划分海岸、潮间带及水下岸坡地貌类型,并 调查其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

    7.3.3区域地质背景

    征、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等,分析判断在其背景下可能发育的地质灾害与评估区的关系。 7.3.3.2收集评估区及周边活动性断裂的规模、性质、产状等资料,分析研究现今活动特征和构造 应力场及断层活动规律,判断对评估区的影响程度。 7.3.3.3收集区域地震历史资料和附近地震台站测震资料,分析判断地质活动对评估区的影响及 地壳稳定性。 7.3.3.4根据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5)确定场地区域地壳稳定性

    7.3.4.1收集评估区及周边地层层序,调查各类地层和岩浆岩的时代、岩性、结构、构造、产状及分 布特征等资料。 7.3.4.2测量各地层代表性产状

    7.3.4.2测量各地层代表性产状

    查其与地貌部位的对应关系,分析时代和成因

    T/CAGHP0252018

    T/CAGHP0252018

    表5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

    7.3.5.1调查场地及周边地质构造的分布、形态、规模、性质及组合特点等。 7.3.5.2调查场地及周边地质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的规模、产状、形态、性质、密度及其切割组合关 系,分析地质结构面对地质体成灾作用的影响。 7.3.5.3分析场地及周边区域活动断裂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场地的影响。

    7.3.6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7.3.6.1调查土体成因、岩性类型、厚度、土体结构、接触关系及工程地质特征等,根据需要可投入 适当的勘查工作量予以查明。 7.3.6.2调查岩体岩性、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及组合关系,结构面的发育、充填程度、岩体风化、岩体 溶蚀等特征,根据需要可投入适当的勘查工作量。 7.3.6.3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当场地范围较大且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时,宜按岩组 类型进一步划分。 7.3.6.4特殊土调查: a) 湿陷性黄土:了解地貌类型及微地貌特征;了解湿陷性黄土地层及湿陷变形特征、厚度、成 因、与其他黄土地层的接触关系、年代及分布;了解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对黄土湿陷的 影响,黄土湿陷的形态特征、发育部位、可能影响的深度等,黄土的湿陷性质和变化规律、湿 陷性黄土的厚度和湿陷性等级等,根据需要可投人适当的勘查工作量。 )一款十了解款十堂性物质组成结构和状本特征成因类型,时代,厚度,分布与埋藏特征

    7.3.6.4特殊土调查:

    湿陷性黄土:了解地貌类型及微地貌特征;了解湿陷性黄土地层及湿陷变形特征、厚度、成 因、与其他黄土地层的接触关系、年代及分布;了解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对黄土湿陷的 影响,黄土湿陷的形态特征、发育部位、可能影响的深度等,黄土的湿陷性质和变化规律、湿 陷性黄土的厚度和湿陷性等级等,根据需要可投人适当的勘查工作量。 6) 软土:了解软土岩性、物质组成、结构和状态特征、成因类型、时代、厚度、分布与埋藏特征, 软土压缩变形、渗透固结与流变等工程地质特性,软土层上、下相邻土层的岩性、渗透性能、 排水条件及地下水特征,软土地区与软土分布有关的自然和各种工程地质现象,如土层的 压缩变形,地基、边坡、堤岸等的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

    T/CAGHP0252018

    胀土: 了解膨胀土的岩性、结构、矿物成分、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土层厚度、裂隙发育状况 及分布规律,地形地貌、植被、地表径流、地下水条件等对土层中水分增减和运动的影响,气 象对土层胀缩性的影响,膨胀土膨胀、收缩、压缩等性能及指标。根据地质、地貌条件及胀 缩性指标对膨胀土进行分类;调查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及建筑经验。 d 冻土:了解冻土区气候特征和地面温度特征、冻土层温度及变化规律,冻土类型、分布规律, 冻土层的岩性、厚度和上下限、结构特征及空间变化规律,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 件、动态变化及水化学特征;了解不同岩性冻土的主要物理力学和热学性质;了解影响冻土 冻胀、融沉特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寒冻风化剥蚀作用和地下水冻胀、冻融作用为主 形成的不同类型冻胀、融沉地貌的分布与特征、形成条件、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各种类型 融区的分布特征、融冻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 e) 盐渍土:了解盐渍土的成因类型、发育厚度、含盐性质和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影响盐渍土形 成和变化的气候、地形、地貌、岩性、结构、地下水埋深和水质条件,盐渍土盐分聚集迁移的 规律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盐渍土的膨胀、收缩、湿陷、压实、压缩等工程地质性质指标

    7.3.7水文地质条件

    7.3.7.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地下水类型、岩性、各含水岩组特征、埋藏及其分布规律,确定富 水性、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发展趋势等。 7.3.7.2调查不同深度的机井、民井水位埋深和出水量,以及利用状况。 7.3.7.3调查各含水层组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及和地表水体的关系。 7.3.7.4收集或编制水文地质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7.3.7.5分析地下水对评估区岩土体的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关系

    7.3.8人类工程活动程度

    7.3.8.1了解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工程类型、工程名称、规模(等级)、建设及运行时间。 7.3.8.2调查场地附近人类活动的类型、规模、分布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人类活动引发或加剧 的地质灾害发生的状况,场地的地质环境效应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7.3.8.3调查场地附近的矿山已开采及规划的范围、层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采时间等,矿山 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将要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顶板管理方法。调查矿山固体废弃物堆放形 成的尾矿库对评估区的影响。 7.3.8.4调查场地附近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如水源地、坡角开挖、坡顶加荷、切 坡工程建设、斜坡开荒、坡面工程建设、大的废水排放点及废弃物的分布、数量、堆放形式、特性等

    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方式,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编制的《地质灾害分类分 圭》进行地质灾害的分类调查(参照附录E、F、G、H、ILK)

    7. 4.1崩塌调查(参照附录E)

    7.4.1.1调查范围应为崩塌体或潜在崩塌体所在的不稳定斜坡的整个斜坡带及其可 范围。 7.4.1.2调查崩塌的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崩竭类型可划分为倾

    式、鼓胀式、拉裂式及错断式。崩塌体规模按体积V(×10"m)划分为特大型(V>5)、大型(5≥V> 1)、中型(1≥V>0.5)及小型(V≤0.5)。 7.4.1.3调查或勘查崩塌的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7.4.1.4调查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岩性特征、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风化程度、力 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水的活动情况,编绘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图。 7.4.1.5调查崩塌发生时的降水或地震情况。 7.4.1.6调查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如地貌、岩性、构造、地震、采矿、爆破、温差变化、水的活 动等。 7.4.1.74 收集当地崩塌史、易崩塌地层的分布和所处的地质构造单元等资料,相关灾情及防治崩塌 的经验。 7.4.1.8初步判断崩塌成因机制及稳定程度,并确定影响范围和对象。

    7.4.2滑坡(参照附录F

    7.4.2.1调查范围应为滑坡体或潜在滑坡体所在的区域及其可能影响的范围。 7.4.2.2调查滑坡体所处地貌部位、斜坡形态、坡度、高程、植被情况(发育特征及其变形、破坏历史 和现状)等。 7.4.2.3调查滑坡体岩土体类型、性质及接触界线(面)、软硬岩的组合与分布、软弱夹层、风化层和 松散层的厚度及其分布。 7.4.2.4调查滑坡体结构面的产状、形态、规模、性质、密度及其相互切割关系,与坡面的组合关系。 7.4.2.5调查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7.4.2.6调查历史滑坡和潜在滑坡的形态要素(平面、剖面形状,滑坡后缘及两翼裂缝的分布特征 前缘临空面特征及剪出情况,前缘鼓胀、侧缘边坎等表部微地貌形态特征)、发展历史、变形特征和 现状。 7.4.2.7,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确定其稳定性及影响范围和对象。 7.4.2.8调查滑坡防治历史和地方经验。

    4.3泥石流(参照附)

    7.4.3.1调查范围应包括整条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7.4.3.2确定流域内最大地形高差,上、中、下游各沟段沟谷与山脊的平均高差,山坡最大、最小及 平均坡度,各种坡度级别所占的面积比率。分析地形地貌与泥石流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地貌 发育演变历史及泥石流活动的发育阶段。 7.4.3.3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及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 7.4.3.4调查泥石流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滑坡、崩 塌、岩堆、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物源量。 7.4.3.5调查泥石流流通区的长度、宽度、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弯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 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 7.4.3.6调查泥石流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调查 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以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估算一次 最大堆积量。

    7.4.3.1调查范围应包括整条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7.4.3.2确定流域内最大地形高差,上、中、下游各沟段沟谷与山脊的平均高差,山坡最大、最小及 平均坡度,各种坡度级别所占的面积比率。分析地形地貌与泥石流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地貌 发育演变历史及泥石流活动的发育阶段。 7.4.3.3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及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

    1.4.3.11泥石流灾害的调查方法宜采用遥感调查与实地施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泥石流调查点 应实测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工作用图宜采用适宜的比例尺。调查填卡记 录须逐一填写,不得遗漏泥石流灾害要素。 7.4.3.12对潜在泥石流应在基本要素和形成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其邻近地区的泥石流发 育状况,并对因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沟坡改变和松散物堆积变化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其稳定性 和危害性。

    7.4.4采空陷(参照附录H)

    7.4.4.1采空塌陷的调查范围:垂向上应包括场地下伏矿体赋存或采出区域底板以上区域;平面范 围应不小于塌陷影响范围。 7.4.4.2调查建设场地周边矿业权设置及变更情况,绘制矿业权设置图,调查各矿业权单位开采历 史、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探矿权及矿山规划等资料。 7.4.4.3调查形成采空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展史。 7.4.4.4调查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埋藏特征和开采顶板的岩性、结构等。 7.4.4.5调查矿山的开采历史过程和闭坑方式、时间,矿层的开采方法、时间、深度、厚度、顶板支撑 及采空区的塌落时间、过程、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等。 7.4.4.6调查地表变形和分布特征,包括地表塌陷坑、台阶、裂缝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 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 7.4.4.7调查层状沉积矿山开采后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 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对于产状变化剧烈的位置要重点进行调查,了解历史上是否发生过抽冒型 琨陷,发生地点、时间、规模。 7.4.4.8调查场地及周边民营矿山企业或采矿点分布位置、开采历史。因其普遍存在开采不规范 资料不健全、不准确,应对其资料进行甄别,宜适当增加勘查工作量以补充其资料的不足。 7.4.4.9调查采空区附近的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 .4.4.10了解建筑物变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 .4.4.11 收集当地防治采空塌陷的经验资料,

    7.4.5岩溶地面塌陷(参照附录1)

    调查地貌成因类型与形态、可溶岩层岩性与岩溶发育特征,上覆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的厚 度,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岩溶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结构和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 变化特征;调查岩溶塌陷变形现象发育的地貌条件,如岩溶洼地、谷地或平原,岩溶盆地,山前缓丘坡 地,河湖冲积平原或阶地等,地表有无漏斗、天窗、碟形洼地、槽谷等古塌陷或沉陷的遗迹。 7.4.5.2研究其可溶岩的岩石成分和结构构造,非可溶岩的岩性厚度与分布,划分岩溶层组米型

    河湖冲积平原或阶地等,地表有无漏斗、天窗、碟形洼地、槽谷等古塌陷或沉陷的遗迹 5.2研究其可溶岩的岩石成分和结构构造,非可溶岩的岩性,厚度与分布,划分岩溶层

    研究可溶岩埋深和顶板形态特征,隐伏岩溶如埋藏的石芽、溶沟、漏斗、洼地、槽谷的形态、规模、深度 和分布,浅部岩溶发育特征和程度,岩溶充填程度和特征等。分析岩溶塌陷等变形现象与岩溶发育 的关系,岩溶上覆盖层的岩性、结构、工程地质性状、厚度变化及其与岩溶塌陷等变形现象的关系,以 及土洞发育与分布状况。 7.4.5.3调查岩溶水的赋存状态、水位埋深与动态变化,覆盖层的含水性及其与岩溶水的水力联 系。着重调查岩溶塌陷等变形现象与岩溶水主径流带、排泄带及具双层含水结构地段的关系。调查 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 7.4.5.4调查场地及附近岩溶塌陷坑数量,影响范围,塌陷坑形态和规模,分布特征和密集程度,最 大下沉深度,地裂长度、宽度、数量、组合特征、延伸范围和展布方向等;岩溶塌陷发育强度与频度、发 育过程与发育阶段、塌陷的伴生现象、上覆土层中土洞的发育与分布等。 7.4.5.5调查场地及附近岩溶塌陷等变形现象的成因与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动力因素与人类工程 活动对岩溶塌陷发生与发展的影响、结构类型、形成时期、发生发展过程、发育阶段与现阶段的稳定 状态。确定主要成因与类型,划分出变形类型及土洞发育程度区段。 7.4.5.6调查场地及附近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损失情况,圈定可能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

    7.4.6地裂缝(参照附录J

    7.4.6.1调查形成地裂缝的地质环境条件 和危害程度等。 7.4.6.2调查地裂缝附近的地质构造与性质、地层岩性特征,地下水开采、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状 况。收集当地防治地裂缝的经验资料。 7.4.6.3调查新构造运动、地震情况与地裂缝的关系。 7.4.6.4分析地裂缝的成因与引发因素,以及其发展趋势与危害范围。

    7.4.7地面沉降(参照附录K

    主要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地面沉降调查主要包括下 列内容: a)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年代、成因、厚度、地层结构和分布特征,基底地层岩性、埋深和地质 构造。 b) 测量地下水位,调查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c) 地表水(雨水、污水)的积水情况。 d) 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发展趋势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e) 地面沉降对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影响。 地面沉降发展历史、现状及防治经验。

    8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1评估应在充分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类阐述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 特征与形成机制。 1.2查明评估区内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确定发育规模及灾情程度级别。分析,

    地质灾害的致灾条件与分布规律

    8.1.3分析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总结各灾种发生发展机 制及特征。 8.1.4评估工作应结合地质灾害类型选用合理的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 8.1.5应分别描述各个地质灾害点的特征。当评估区内同一种地质灾害较多时,对代表性点需详细 描述,并附相应的剖面图,其余点可列表表示;当评估区附近有典型地质灾害点时,宜作简单的调查。 8.1.6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按灾情程度级别进行确认

    8.2崩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8.2.1阐述评估区内已发生的崩塌类型、规模及成因机制等基本特征。 8.2.2圈定崩塌影响范围、危害对象和灾情程度.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8.2.3通过地形特征及变化、斜坡发展历史,分析堆积物分布范围、分选情况与发育过程,综合判断 崩塌发生历史,从而确定崩塌现状稳定性。 8.2.4通过斜坡的地层、岩土体结构等因素和类似稳定或失稳斜坡进行比较,判别崩塌的现状稳 定性。 8.2.5依据岩体中结构体之间的关系、优势结构面、结构面与临空面的组合关系,确定可能失稳的 结构体的形态、规模与空间分布。结构分析法主要采用赤平投影法。 8.2.6崩塌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按表3确定.按表4进行危险性分级

    8.3滑坡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0.3.仕查明滑坡现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滑坡的地质背景、变形活动特征和形成条件,阐述 滑坡的类型、形态、性质、规模等基本特征。 8.3.2确定其破坏的边界范围及破坏模式。圈定滑坡的威胁对象、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8.3.3总结本地区滑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8.3.4滑坡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可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一般包括地质分析法、工程 地质类比法等。半定量分析法包括统计法、因子权重指数法、赤平投影法、图解法等。有条件时可采 用相关公式定量计算。 8.3.5根据滑坡的规模、稳定状态和造成损失的大小等综合评估滑坡的现状危险性,按表6进行发 育程度评价,按表4进行危险性分级。

    表6滑坡灾害的发育程度

    8.4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8.4.1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

    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并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 4.2分析泥石流堆积扇的分布范围、表面形态和冲淤情况,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估算 堆积量。

    T/CAGHP0252018

    8.4.3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类型、规模、发育阶段、活动规律、影响范围及危害。 8.4.4分析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暴发前的降雨情况和暴发后产生的灾害 情况(按表3确定)。 8.4.5根据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及灾情或危害程度,按表4对泥石流灾害的现状危险性进行评估。

    8.5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8.5.1收集场地及周边矿业权设置图,调查以往矿山开采的范围、层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来 时间、顶板管理方法等,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范围、开采层位、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式、项 板管理方法,井巷等的分布、面积、管理方法。 8.5.2实地调查采空塌陷现状,确定其波及范围。 8.5.3通过对开采过程及条件、地表变形的分布范围、特征、历史等地面变形特征的分析,结合采空 区的地表移动期、危险程度、危害程度、现状稳定性,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及灾情等级。

    8.6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8.6.1论述现有岩溶塌陷的类型、规模及成因机制等基本特征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岩溶发 育程度(表7)、岩溶塌陷的成因、分布规律。 8.6.2划分岩溶发育段或由其引发的土洞发育区段,分析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损失情况。 8.6.3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岩溶塌陷,且现今无变形迹象的可判别为相对稳定的地面陷,反之则不 稳定。对于现今发生的岩溶塌陷,通过监测,塌陷坑没有继续发展变化,则已趋于相对稳定;反之,如 继续变大、变深,或漏陷坑壁有塌现象,塌陷坑周围有新的裂缝产生,则不稳定。 确定地质灾害灾情等级

    表7岩溶发育程度分级表

    8.7地裂缝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2通过对地裂缝的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及构造等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地裂缝的现准

    T/CAGHP0252018

    定性。 8.7.3圈定地裂缝威胁对象、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地质灾害灾情等级(按表8、表 评价)。

    8.8.1论述现有地面沉降的类型、规模、发育时间及成因机制等基本特征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8.8.2依据累积地面沉降量及沉降速率按表9确定地面沉降现状发育程度。 8.8.3分析地面沉降形成原因和发育特征,地面沉降对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影响。论述地面 沉降与地下水开采、油气田开采和地层岩性的关系,按表3确定地面沉降现状危害程度,按表4确定 地面沉降现状危险性

    表9地面沉降现状发育程度

    9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9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9.1.1预测评估必须在对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致 灾地质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评价建设或规划项目引发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种类、范围、危险性和 危害程度。 9.1.2应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 评估。 9.1.3应对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9.1.4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 字统计法等定性、半定量、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

    9.2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其对地质环境作用方式和影响程 规划内容

    对地质环境扰动较大、周期较长的场地,宣分期(施工期、运营期 灾害进行预测评估。

    9. 2. 1 崩塌、滑坡

    9.2.1.1确定工程建设或规划项目与塌、滑坡的位置 天系,力价上程建中建议及数丽 崩塌、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9.2.1.2分析工程建设是否削坡、开挖形成高陡边坡,是否有爆破、机械振动、加载、抽排水等引发 或加剧崩塌、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9.2.1.3按表3确定崩塌、滑坡的危害程度。

    流发生的可能性。 9.2.2.2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斜坡变形和产生碎屑物质的可能性,对由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松散 固体物的组成、数量、堆积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堆积部位与方式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按表11对引发 或加剧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9. 2. 2.3按表 3确定泥石流的危害程度

    表1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泥石流的可能性判别表

    T/CAGHP025—2018

    表12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泥石流预测评估分级表

    9.2.3.1确定工程建设或规划项目与采空塌陷的位置关系,分析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或加剧采 空塌陷发生的可能性。 9.2.3.2分析场地内是否存在采矿、抽排水、开挖扰动、振动、加载等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发生的诱 发因素。 9.2.3.3依据表13确定采空塌陷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并做出预测评估

    表13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预测评估分级表

    9.2.4.1确定工程建设或规划项目与岩溶塌陷的位置关系,分析工程建设中、建设后是否会扰动下 伏岩溶地层改变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引发岩溶地面塌陷。 9.2.4.2分析场地内是否存在抽排水、开挖扰动、采矿、振动、加载等引发或加剧岩溶塌陷发生的诱 发因素。 9.2.4.3按表3确定岩溶塌陷的危害程度。

    T/CAGHP 0252018

    表14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岩溶塌陷预测评估分级表

    9.2.5.1确定工程建设或规划项目与地裂缝的位置关系,分析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或加剧地裂 缝发生的可能性。 9.2.5.2分析场地内是否存在建筑施工降水或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或加剧地裂缝发生的诱发 因素

    9.2.5.3按表3确定地裂缝的危害程度

    9.2.5.4依据表15确定地裂缝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并做出预测评估。

    9.2.5.4依据表15确定地裂缝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并做出预测评估

    9.2.6.1确定工程建设或规划项目与地面沉降的位置关系,分析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或加剧地 面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9.2.6.2分析工程建设期间是否存在建筑施工降水或建成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或加剧地面 沉隆发生的诱发因素

    9.2.6.3按表3确定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

    管道标准9.2.6.4依据表16确定地面沉降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并做出预测评

    性及危险性并做出预测评估

    表16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预测评估分级表

    9.3工程建设自身可能遣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建设或规划项目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应按照各类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对项 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存在高健边坡附近的场地,应进行崩塌及崩塌堆积体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a)评估判定崩塌是稳定的,则建设场地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b) 评估判定崩塌稳定性较差或差时,应根据崩塌影响的可能范围和建设工程的相对位置关 系,判定建设工程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结合危害程度(表3)确定危险性等级(表 17、表4)。 c)对大中型崩塌体地质灾害宜采用定量方法,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编制的《地 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进行崩塌体的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钢结构计算、软件表17崩塌发生可能性分析表

    ....
  • 相关专题: 地质灾害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