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36-2021 1∶250 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设计书编制应根据要求, 水文地质概况、以往研究程度,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明确调查任务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达到工作 布置合理,技术方法得当,经费预算正确,组织管理、 质量保证和绩效考核措施有效可行。
6. 1. 2内容要求
设计书内容应系统、完整防火标准规范范本,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经费预算合理,附图、附表齐全。
6.1.3跨年度项目设计书要求
编制设计书主要依据有: a)项目任务书 b)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以往研究程度; C)有关技术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
6.1.5设计书编制程序
设计书编制应遵循接受任务,收集有 现场踏勘和组织编写的程序进行
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地质、水文地质概况,工作部署,工作方法 与技术要求,经费预算,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预期成果,附件等部分。设计编写提纲应符合附录 A的规定。
6.2.2设计书附图与附件
附图与附件有: a)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可做设计插图); b) 区域水文地质依据图(附面图); c) 工作部署图: d)典型水文地质勘探孔设计图: 其它附件(包括单项工作设计书)
附图与附件有: a)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可做设计插图) b)区域水文地质依据图(附剖面图); c)工作部署图; d)典型水文地质勘探孔设计图: 其它附件(包括单项工作设计书)
6.3设计书审批与变更
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设计书审查和批准,并严格遵照执行。设计书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 程中,实施单位一般不得随意对设计进行修改和调整,确需修改和调整,应报设计审查批准同意。
7.1.1资料搜集内容
搜集资料内容如下。 a)气象水文:区内各气象站及水文站的气象水文资料。包括工作区所处气候带,多年、现状年 及月降水量、蒸发度、相对湿度及气温资料,年无霜期及冻结深度资料;水系分布、河川流 域面积,年及月平均径流量、平均流量、水位、含沙量、水质。水库、湖泊的位置、面积、 容积、水质。引地表水灌区的分布范围、引灌水量资料。 b)基础地质: 1)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资料,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研究成果; 地貌图、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相古地理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资料; 3 实测地层剖面、实测地质构造部面图等资料; 4)控制性地质钻孔、矿产勘探钻孔资料。
7.1.2资料初步整理要求
资料初步整理要求如下: 对收集到的资料应分类整编,建表造册,列出目录清单; b) 编制实际材料图、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编制有关的基础图、分析图、专题图、综合图等各 种图件草图: c 把搜集的钻孔(地质孔、水文地质孔)机民井、抽水试验、水质分析、同位素测试、地下水 动态、气象水文、物探测井等资料录入计算机,逐步建立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
7. 2. 1自然地理
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调查内容如下: a)地形地貌:地貌类型、形态、分布、高程、成因及时代、物质组成及地貌单元间的接触关系 地形地貌与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富集、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 b)气象:工作区及周边气象站的长系列降水量、蒸发度、气温、湿度、冻结深度及暴雨等气象 资料; 水文: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分布,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径流量、水位、水 质及水温资料,水库、湖泊的库容量、水质等;搜集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等动态长期观测 资料
7. 2. 2 基础地质
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调查内容如下:
a)地层岩性岩相: 1)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产状、厚度和分布及接触关系: 2)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划分至统或亚统(组),变质岩划分至界或群,含水岩组应划分至 组或段,岩浆岩按岩类结合构造运动期划分,沉积岩和变质岩应记录层序时代、岩性、 颜色、粒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和裂隙性、风化特征、地层厚度和地层接 触关系; 3) 第四纪地层应在成因类型基础上划分至统或组,应记录地层的成因、时代、岩性、颜色 粒度成分、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孔隙裂隙空洞特征、密实度、透水性和含水性。 地质构造: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了解工作区大地构造单元部位、区域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特 征。通过地面调查,调查地质构造类型、性质、产状、规模、分布、形成时代、活动性及其 水文地质意义: 1)褶皱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组成的地层岩性和产状,次级构造类型、特征和分布 储水构造类型、规模和分布; 断裂的类型、力学性质和活动性、影响的地层、断层构造岩分带、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3) 构造裂隙的类型、力学性质、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充填情况以及与地下水储存和运动 的关系。
7.3. 1 基本要求
包括观测路线布置、调查点布置、观测手段及记录要求。 观测路线布置要求:应以控制水文地质条件、重要地质、地貌界线和水点为重点的路线穿越 法与界线追索法相结合布置观测路线,要求如下: 沿井、泉、岩溶水点、矿井等地下水露头多的方向: 沿地下水流向方向; 3) 沿含水层(带)和富水性、水化学特征变化显著方向: 4 沿原生和次生地质环境问题变化显著方向; 5) 沿垂直岩层(或岩体)、构造线走向; 6) 沿地貌形态变化显著方向: 7) 沿河谷、沟谷方向; 8) 沿地表水体和重要水利工程分布多的方向。 调查点布置要求:应在以下地段布置测绘点: 1) 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 变化带; 2 地貌、微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 3) 钻孔、机井、民井、矿井、坑道等人工揭露的地下水露头,泉水、河流、湖泊等相关天 然水体,水库、渠道等地表水利工程; 4) 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咸)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湿地退化、冷浸由、地下水地表 水污染等原生和次生地质环境问题发育处; 5)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重要显示处。 观测手段及记录要求应采用数码摄影、数码摄像等手段,记录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现象:RTI 测量、水位观测、河泉流量观测,填写记录卡片、表格等相关内容;绘制必要的地质、水文 地质、部面示意图:水的温度、pH 值、电导率、Eh值等应在现场实测。
7. 3. 2精度要求
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控制性观测点和重要地质、地貌、水文地质体位置应采用精密仪器实测,一般性点可采用手 持仪器或地形图定位; b)! 野外工作底图应采用1:25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 宽度大于500m或面积大于0.25km的地质体均应正确表示于图上,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 体或水文地质体即使小于前述规定亦应夸大表示于图上; d)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指标见表2。
7. 3. 3工作程序
包括准备工作、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和阶段性工作总结。 a)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结合现场踏勘,熟悉调查区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针对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规划调查路线;进行人员组织、物资设备 准备和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技术工作细则。 b 野外调查:对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观察、访问和研究,在覆盖区宜适当布置探井、探槽 落阳铲孔等轻型山地工程或地面物探工作予以揭露或调查。 C 资料整理和阶段性工作总结:外业工作期间应对野外获取的野外记录与手图、摄影、摄像资 料,采取的岩土水样或标本及时进行整理。野外调查工作全面结束后应编写水文地质调查工 作总结。
7.3.4地下水形成条件与开发利用
包括地下水类型与赋存条件、补给、径流、排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内容, a)地下水类型与赋存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埋藏条件、含水层与隔水层岩性、导水性及水力性质、水质状况, 分析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规律,圈定富水地段和富水层位:调查包气带的厚度、岩性、 空隙特征、含水率及地表植被状况: 2) 泉的类型、位置、出露与埋藏条件、补给来源、流量、水温、水质,搜集或访问泉水动 态及利用情况:对于大泉(岩溶泉、溢出带泉群等),应调查泉域范围或主要补给区(或 补给源),选择代表性泉进行水动态监测。 b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或途径、补给区分布和补给量;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径流 分带规律和流向;地下水的排泄形式、排泄途径和排泄区(带)分布;不同含水层之间 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水力联系; 2) 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层位,补给水源类型、水质、水量,补给历 史,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3) 统测枯、丰水期地下水位,绘制等水位线和等埋深图; 4)选择有利地段进行地表水测流,计算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与排泄量。 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确定区域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的类型、性质 调查研究人类活动对边界条件的影响。 d) 地下水人工调蓄:已建和宜建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的位置、范围和建库条件,估测调节库容 量。 e)地下水开发利用:
1)城镇及工矿地下水水源地的位置和用途、类型、开采井数、开采层位、开采量以及开采 历史与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动态: 2 调查矿山排水情况: 3) 区域管井和民井的分布(位置和地面高程)、数量、密度、井的深度、结构、地层剖面 开采层位以及井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及其动态变化与开采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 选择有代表性的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确定单并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选择代表性并 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测; 4 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总开采量在不同地下水系统、不同开采层位及行政区域的分配值 以及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和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5) 地下水在工业、农业、生态和生活方面的用水量;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表水开发利用历史 和现状;包括河川径流量的变化、径流期和断流期河流水质和污染状况,库塘修建时间 立置、调蓄库容,引水渠道长度、分布、衬砌工程、有效利用系数、引水量,灌区分布 范围、面积、年渠灌次数、定额、单位面积年灌水量、灌溉方式、节水措施和节水前景。
7.3.5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与地质环境问题
包括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海(咸)水入侵、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环境 题。 a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1)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范围和面积、中心水位埋深、下降幅度和速度,进行地下水开采 量、开采时间与降落漏斗发展的相关分析; 2) 地下水富水性的变化; 3) 地下水开采量衰减现状、趋势以及机井密度、开采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 4)含水层疏干区范围、疏干层位、岩性和厚度、疏干原因和发展趋势; 5)拦截地表水引起地下水资源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和发展趋势。 b 地下水污染:污染源类型与分布、有害组分与数量、地下水污染组分与程度、污染方式与途 径,预测污染发展趋势, C) 海(咸)水入侵:海(咸)水与淡水界面及变化规律、海水入侵的范围、速率和发展趋势以 及海(咸)水入侵原因、途径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d 盐渍化、沼泽化: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的分布范围、演化历史、发展趋势,分析其形成条件 与地下水的关系。 e 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1)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的位置、分布范围、迹象、危害程度、形变速率 和发展趋势; 2)地面沉降、地裂缝产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f 岩溶塌陷:岩溶塌陷的范围、规模与分布规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危害程度与发展趋 势。
7.4不同地区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如下。 a)平原的成因类型及第四系层序与时代、岩性与厚度以及含水层(岩组)分布、埋藏条件 动力特征及水质、水量。
下伏基岩的埋深、基岩面起伏形态、地层时代、岩性、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储水构造的类型、 分布及供水意义。 黄河冲积平原区除了解一定深度内的第四纪地层时代、岩性结构、地下水水位及埋深、水化 学特征、含水层特征及分布等外,应着重了解: 1)古河道带分布、宽度、含水层岩性、水质、水量、古河道底板埋深; 2) 古河道间带分布、宽度、含水层岩性、水质、水量、古河道间带底板埋深; 3) 包气带厚度及岩性结构、渗透性能等: 4) 浅层淡水区(溶解性总固体小1g/L,下同)、全淡水区的分布范围、深度; 5) 中层咸水含水层(溶解性总固体大于2g/L)顶、底板埋深、厚度、分布范围; 深层淡水含水层顶板埋深、岩性结构、地层时代、水位、水量、水化学特征及与浅层淡 水含水层关系; 7) 沿黄河侧渗补给范围、补给量、河水位与第四纪孔隙水位的变化; 8) 深层承压水自流范围及其变化、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9) 浅层地下水开采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变化; 10)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山前冲洪积平原区: 1)山区与冲洪积平原的对接关系以及山前构造带的类型、力学性质、规模、活动性和水理 性质; 2) 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范围及垂向和横向岩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扇间洼地、扇缘湿地等微 地貌的分布、冲洪积扇的叠置关系; 3)古河道分布以及山区河流对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位置及补给量; 4) 冲洪积平原不同部位地下水埋藏条件、水质与水量的变化规律、地下水类型和水动力特 征的分带规律以及地下水溢出带的位置和水文地质特征。 河谷平原地区: 河谷平原的成因,松散堆积物的地层时代、厚度、岩性岩相变化规律;河谷阶地级数、 结构类型、规模及分布;洪积扇(锥)、古河道分布、河床特征与变迁,研究河谷发育 历史及水文地质规律; 2) 河谷平原周边地质、地貌特征以及地貌与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地下水形成的控制作用: 3) 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不同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 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补给、排泄关系; 4)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变化、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现状、形成条 件及发展趋势; 5) 河流挖砂引发的河道、含水层厚度、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及排泄关系、地下水水位及蓄水 能力变化等。 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位置与补给层位、补给方式、补给水源类型、水质、补给水量、人工补 给历史、地下水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宜建地下水库的位置范围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可调节库容量
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如下: a) 碳酸盐岩地层的分布、时代、岩性、结构、构造以及岩溶层组组合特征、岩溶发育规律; 岩溶蓄水构造、表层带岩溶和岩溶泉的分布、成因,流量、水温、水质及其动态特征,划分 岩溶地下水系统:
c)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富集规律、水动力特征、强径流带分布,岩溶水流向、流速、水力 坡度; 岩溶地下水补给来源、补给区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量、排泄方式、主要排泄区位置和排泄 量: 各岩溶含水层(组)的层位、岩性、单井出水能力及水化学特征;不同含水层组的水力联系 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 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危害程度、形成条件、产生原因及 发展趋势。
.4.3滨海及沿海岛屿地区
滨海平原和沿海岛屿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如下。 a)滨海平原: 1)陆相、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等各类堆积物的沉积关系、地层结构、岩性及厚度变化特征; 河口三角洲的范围、海滩和海湾的成因类型、河口三角洲与海岸线的变迁历史及其与新 构造运动的关系; 2) 各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尤其是海相与陆相含水层(组) 间是否连接; 3) 水化学特征及咸、淡水的界线、海水入侵范围及潮汐对地下水的影响、与地貌、岩相及 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4 河口三角洲淡水布范围、厚度、水位、单井出水能力及地下水动态特征; 5) 沼泽、洼地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 6)地下水与河水、海水的水力联系和补排关系。 b 沿海岛屿:淡水透镜体的分布、形成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
7.4.4丘陵山地地区
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如下。 a 泉水类型、分布、水质、水量和泉水动态特征,选择代表性沟谷或小流域进行枯水期测流获 取地下水排泄量资料。 b) 山地和丘陵的成因、形态特征、规模和分布,植被条件、河流阶地、坳沟等的成因、形态、 结构、规模、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意义;地表水文网的分布、水流特性及与地下水的补给或排 泄关系。 c 含水层(组)的地层时代、产状、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风化裂隙水、断裂构造带脉状水、 火成岩和变质岩裂隙水的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 d) 碎屑岩地区: 1)自流盆地或自流斜地的分布及地下水补给、储存、运动条件: 2) 侏罗纪至新近纪陆相沉积盆地地层、岩性、岩相特征;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 源、单井出水能力;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分带规律。 e)火成岩与变质岩地区: 1)火成岩和变质岩类风化裂隙带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围岩蚀变带的类型、宽度、裂隙发育 和破碎程度以及地下水赋存条件、水质、水量; 2)玄武岩的喷发方式以及柱状节理和气孔构造等特征与地下水赋存的关系。 f 山间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山前冲洪积扇及沟谷第四纪松散堆积层的时代、岩性特征、厚度 含水层的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与上述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及补排关系。
g)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力学性质、活动性、胶结和充填程度,褶皱构造的类型、形态、规 模和分布,不同构造的水理性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蓄水构造的分布。
包括解决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布置原则、方法选择与技术要求。 a)解决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 1) 确定地质构造部面,隐伏断裂的位置和产状: 2) 确定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富水地段; 确定覆盖层的厚度,隐伏的古河床和埋藏的冲洪积扇的分布范围、结构、基底形态; 确定基岩理藏深度及基岩面起伏形态: 5 确定岩溶发育带的分布位置,发育程度,寻找隐伏的岩溶管道、洞穴和地下暗河: 6 确定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变化规律以及咸水分布范围,咸淡水界面、 咸水区淡水透镜体的分布。 b)布置原则: 1) 地面物探应主要布置在测绘工作难以解决问题的地段、钻探试验地段以及钻探困难或仅 需初步探测的地段; 2) 根据需要解决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结合调查区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 置物探测线和测点:测量剖面方向应尽量垂直勘查对象的总体走向或沿着水文地质条件 变化大的方向;剖面应尽可能与已有的或设计的钻探剖面线一致;发现异常应加密探测 点,以确定异常性质或异常区范围。 c)方法选择与技术要求: 1)采用的方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被探测对象的相邻介质对同一物性参数有明显的差异 被探测对象有一定规模,有干扰因素存在时仍能分辨出被探测对象引起的异常,地形、 植被的影响不致造成野外工作不能开展的程度; 2)应根据调查任务的实际需要,结合工作区地形、地貌、探测对象的物理条件和几何尺度 以及交通等工作条件,确定物探方法和仪器设备,对于单一方法不易判定的或较复杂的 水文地质问题,宜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方法的综合物探: 3) 对于地质效果尚无把握或有争议的地区宜开展适量的物探工作,选择经济有效的物探方 法; 4)常用物探方法及应用范围见表3:
表3常用物探方法及应用范围一览表
表3常用物探方法及应用范围一览表(续》
5) 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如核磁共振、微重力勘探;使用灵敏度和分辨率高的新仪器,采 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应根据调查设计书提出的任务,编制物探工作设计书,或在调查设计书中列出物探工作 设计的专门章节: 野外作业中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精度,测地工作,仪器的定期检查 操作和记录,应符合有关物探规范要求。
包括水文测并的任务、基本要求、资料与成果。 a 测井的任务: 划分地层,编制钻孔地质柱状图: 2 确定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层位和厚度; 3) 确定断裂带、裂隙带和岩溶发育带的位置及厚度: 4) 初步判定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 5) 划分咸淡水界面、估计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 6) 估算水文地质参数,包括含水层的孔隙率、渗透系数及涌水量等; 7) 测定钻孔技术状况,包括钻孔孔径、井斜、套管完好情况: 8) 地层构造参数测定。 b) 基本要求: 1 水文地质钻孔均应进行水文物探测井; 2) 水文地质钻孔物探测井应采用数字测井技术; 3) 水文地质钻孔应至少测五种以上的参数曲线,一般包括视电阻率、自然电位、放射性、 声波、并温等。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设备状况选择:并斜、并径、同位素示踪、自然 伽马、人工伽马、井中流体测量、超声成像、井流电阻率、钻孔电磁波法等测井项目; c)资料与成果:测井钻孔应提交测井数据、参数与综合曲线、解释成果。 水文物探测井其他要求应按DZ/T0181执行
土安任务 a)揭露含水层,探明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岩性和水头压力,查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
水层,探明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岩性和水头压力,查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b)借助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以确定含水层富水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如水位、水量、渗透系 数、储水系数或给水度等); 通过钻孔(或在钻进过程中)采集水样、岩土样,以确定含水层的水质、水温和测定岩土的 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 d)利用钻孔监测地下水动态或将钻孔作为供水井,
7. 6. 2 布置原则
勘探孔布置原则如下: 勘探孔布置,应水文地质调查和充分利用以往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 条件以及物探资料,合理布置勘探线和勘探网,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区有重点布置; 每个钻孔的布置应目的明确,宜一孔多用,并进行充分论证; 勘探孔的布置应满足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专门任务的需要: 1 松散岩类和基岩地区布置原则: 1)松散岩类地区当搜集资料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应布置少量勘探钻孔; 2)基岩地区勘探孔的布置,宜按表2确定。
7.6.3钻孔主要技术要求
a)孔深:根据目标含水层的底界埋深确定,但控制深度一般不超过500m,特殊地区可适当加 每钻进100m和钻进至主要含水层及终孔时、钻孔换径、扩孔结束和下管前,均应校止孔 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2%。 b 孔径:根据钻孔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终孔直径及深度、钻进工艺方法、抽水方法及钻探 备等因素综合确定:松散地层钻孔孔径根据满足预计出水量选用的过滤管直径及其填砾厚 要求确定,基岩地层钻孔直径依据预计出水量所需抽水设备的口径或过滤管直径确定; 松散层地区钻孔孔径应大于450mm,抽水孔保证下入不小于200mm口径的滤水管及滤水管 有75mm~150mm的填砾厚度,观测孔滤水管口径不宜小于89mm;基岩裸孔孔径不小子 190mm;泵室段直径应比抽水设备外径大50mm。 ): 孔斜:每钻进100m和终孔时,应测量孔斜;孔斜每100m不得超过1度,可以递增计算; 用深井水泵抽水井,泵管段不得大于1度。 d)岩芯采取:粘性土和完整基岩平均采取率应大于70%,单层不少于60%;砂性土、疏松砂 岩、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平均采取率应大于40%,单层不少于30%;无岩芯间隔, 不超过3m;对取芯特别困难的巨厚(大于30m)卵砾石层、流砂层、溶洞充填物和基岩强烈 化带、破碎带,无岩芯间隔,一般不超过3m,个别不超过5m;采用物探测并验证时,采 率可以适当放宽。 e 样品采集:按设计书要求采取地下水、岩、土等测试样品。 f) 测井:进行全孔测井,水文测井要求按本文件7.5.2执行。 抽水试验:如有多个强含水层,应分层开展抽水试验。抽水试验要求按本文件7.7执行。 h) 所有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观测孔内水位、水温变化: 提钻后、下钻前、因故停钻期间及终孔后进行水位观测; 记录冲洗液漏失量; 4) 记录钻孔涌水的深度,测量自流水头和涌水量: 5) 记录钻进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其他技术要求:按照DZ/T0148执行。
主要任务如下: a)直接测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和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b)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K、T、μ、μ*、a、q); c)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系数等; 1 根据水位降深和涌水量选择水泵型号; 直接评价水源地或富水地段的充许开采量: 查明某些其他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地下水之间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 系,以及地下水补给通道和径流带的位置等)
7. 7. 2 基本要求
a)已有符合质量要求的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孔的地段,不需再布置水文地质钻孔和抽水试验工作: 抽水试验原则上按非稳定流抽水: 抽水试验设备宜采用水泵,出水量测量需采用标准堰箱或孔口流量计,水位测量应精确到厘 米:水温测量应采用经标定的温度计: d 抽水孔须下入测水管; e 所有水文地质钻孔均应进行抽水试验;双层或多层结构含水层系统应分层进行抽水试验;水 质垂向分带的厚层含水层,应按水质分段进行抽水试验; f 抽水试验一般可以不布置专门观测孔,宜利用机民井或天然水点作观测点;当需布置专门的 抽水试验观测孔时,观测孔布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确定; g 抽水试验类型,宜根据试验目的、任务、含水层的结构、水力性质以及试验条件予以选择,
.7.3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如下, 抽水试验一般应进行3次水位降深;水位降深最大降深值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抽水 设备能力确定,其余2次降深值宜分别为最大降深值的1/3和2/3,各次降深的抽水设备吸水 管口的安装深度应相同;水位降深顺序,对基岩含水层宜按先大后小,松散含水层宜按先小 后大逐次进行。 b 抽水试验的稳定标准,在抽水稳定延续时间内,抽水孔涌水量和动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只在 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且没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主孔水位波动值一般不超过3cm5cm, 观测孔水位波动值一般不超过2cm~3cm;主孔出水量波动值不超过平均流量的3%: 1)当有观测孔时,应以最远观测孔的动水位基本稳定为准; 2) 应考虑自然水位的影响; 3) 滨海地区应考虑潮汐对动水位的影响。 C 抽水试验的稳定延续时间,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卵石、圆砾和粗砂含水层为8h; 2)中砂、细砂和粉砂含水层为16h; 3)基岩含水层(带)为24h:
4)根据含水层的类型、补给条件、水质变化和试验的目的等因素,稳定延续时间可适当调 整。中、小降深的抽水稳定延续时间可为8h。 抽水试验时,动水位和涌水量观测应同步进行,观测时间宜在抽水开始后的第5、10、15、 20、25、30min各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或60min测一次。 水温、气温宜每隔2h4h观测一次,读数应准确到0.5℃,观测时间应与水位观测时间相对 应。 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结束后,应对观测孔和抽水孔按非稳定流要求进行恢复水位观测
7. 7. 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7.7.5恢复水位观测
7.7. 6 原始资料与成果
7.7.7 野外调查表
应按附录C的要求填制。
7. 7. 8 其它技术要求
应按照GB50027的要求执行。
通过保持固定水头高度向试坑注水,量测渗入土层的水量,在野外现场测定包气带非饱和岩层渗透 系数。
7. 8. 2 布置原则
在以往成果资料不足以满足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精度的地区部署。
7.8.3渗水试验的方法
渗水试验最常采用双环法,在试坑底嵌入两个铁环,内、外坏直径分别为0.25m和0.5m,试验时往 两个铁环内同时注水,用马利奥特瓶控制外环和内环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如10cm)根据内环所 得的资料按上述方法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7.8.4渗水试验流量观测需符合的规定
需符合的规定如下: a)流量观测精度为0.1L; b)开始的5次流量观测间隔5min,以后每隔20min观测一次; c)连续两次观测流量之差不大于5%时,即可结束试验,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7.8.5渗水试验的成果资料
渗水试验需提交如下成果资料: a) 渗水试验平面位置图: b) 水文地质剖面图与试验安装示意图: c) 渗透速度历时曲线; d) 渗透系数的计算; e) 原始记录表格等。
如果已有动态监测网不能满足1:250000水文地质调查精度的要求,根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选 择主要泉水和重要的机民井、地表水等进行动态监测,争取获得一个水文年的动态资料。主要监测水位、 水质、水量、水温等内容。其他技术要求应按照DZ/T0133。
7.10地下水水位统测
7. 10. 1 布置原则
布置原则如下: a)地下水水位统测点剖面布置、区域性地下水位统测点均匀布置,根据不同的情况应考虑含水 层富水性强弱,承压水或潜水,水质类型,所处的部位等,在多层含水层分布区,应设置分 层地下水水位统测点; b)泉水应按不同类型、不同含水层(组)、泉水分布密度设置泉水水位统测点。
7.11.1采样范围与要求
采样范围与要求如下: a)在水文地质观测点(机井、民并、泉及地表水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点,按表2工作量定额 标准采取水质分析样,在所有水样采取点中10%~30%应采集多项分析水样; 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代表性水源井应采集生活饮用水分析水样(指按GB5749要求的项目取样, 下同); 抽水试验孔(井)应分层或分段采集多项分析水样: d 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初次观测时应采集多项分析水样,观测期内应依据水质情况定期采集简分 析水样; 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分布区、癌症高发区、地 下水污染区应增加采集专项成分分析水样; 应在现场测定水温、颜色、混浊度、嗅和味,电导率,Eh值、pH值、溶解氧、肉眼可见物等 指标。
7.11.493项水质分析
具体分析项目按GB/T14848执行。
专项分析包括: a)放射性高背景值或高异常地区应增加放射性元素含量或指标分析: b)工矿、城镇、农灌区及其附近地下水已受污染或可能受污染的地区,应增加与三废排放和使 用农药、化肥等有关的有害、有毒物质和组分分析; C 地方病区应增加可能与地方病有关的特殊指标和微量元素分析; d)矿区附近应增加与矿产有关的有害微量元素分析
7.11. 6 同位素分析
方法选择和采样要求如下。 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用同位素方法: 1 研究地下水补给来源宜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 2) 研究地下水的形成环境宜采用硫稳定同位素: 3) 地下水年龄较轻的宜采用3H等测定;地下水年龄在几千年至三万年的可采用14C测定 更老的可采用36C1等方法测定。 b)采样基本要求: 1)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部署同位素采样剖面,剖面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 2)不同含水层应有样品控制:
通信标准3)在条件复杂区、水文地质边界附近宜加密采样: 4)应采集相关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样品: 5)样品采集与保存按照HI493执行。
野外验收的依据主要有:项目任务 总体设计 年度工作设计、有关技术要求。
已完成设计规定的野外工作。 8.2.2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8.2.3原始资料已经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编目造册。 8.2.4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项目野外工作总结。
8.3.1全部野外实际资料:野外原始图件,野外记录本、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 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样品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各类典型实物标本,过渡性综 合解释成果资料和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其它相关资料。 8.3.2质量检查记录。 8.3.3野外工作总结。 8.3.4野外验收路线手册:内容应至少包含3条调查路线的主要内容。
9.1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9.1.1地下水资源评价应以水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 9.1.2地下水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避免重复计算与漏算, 9.1.3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 并遵循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做出评价。 9.1.4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按地下水盆地或地下水系统进行。 9.1.5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宜对深层地下水资源潜 力做出评价;在缺水地区应按照生活饮用水、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标准对淡水、微咸水和局 水做出分质评价。 9.1.6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一个综合研究的过程,贯穿于勘查过程的始终,宜在已有水文地质普查或水 文地质勘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勘查资料的累积,不断修改或深化历次的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 9.1.7可根据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研究程度,选择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水量计算与评价。 应根据勘查任务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计算与评价。逐 步建立区域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信息系统
水电站标准规范范本9.2地下水补给资源评价
....- 相关专题: 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