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经典专业规范
2.2.1地基抗力及材料性能有关符号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Cu 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标准值: E一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si 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 f一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Jao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支盘处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f 一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q一 第j个支或盘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标准值; R. 刃脚踏面及斜面下土的支撑力: 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 沉井刃脚、隔墙和底梁下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之和; R. 单桩轴向受拉承载力特征值。
2.2.2作用和作用效应有关符号
土壤标准水的浮托力标准值; 沉井自重标准值; 基岩顶面处的水平力; 作用标准值组合或偶然作用标准值组合引起的水平力 作用水平力和竖向力对基底重心轴的弯矩; 基岩顶面处的弯矩; 水平力和竖向力绕x轴和y轴对基底的弯矩;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2.2.3几何参数有关符号
A 基础底面面积; 隔墙和底梁的总支承面积: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有关符号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排水体积; 基础底面偏心方向面积抵抗矩; 基础底面偏心方向边缘绕x轴、y轴的面积抵抗矩: 基底或桩基桩端处到软弱地基或软土层地基顶面的距离: 标准冻深; 设计冻深。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3.0.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应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必要时尚应进行沉降验算。 3.0.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基础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现行《公 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规定采用, 3.0.3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0.4基础结构材料应符合相关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3.0.5公路桥涵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基础类型确定,并应充分考虑结构施工期和运营期地 质、水文、气候及人类活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0.6地基或基础的竖向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作用的频遇组合和偶然组合,作用组合表达式中的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均 应取1.0,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系数。 2承载力特征值乘以相应的抗力系数R应大于相应的组合效应。
4地基岩土的分类、工程特性与地基承载力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表 4.1.2 岩石坚硬程度分级
为软化岩石:当软化系数大于0.75时,应定为不软化岩石
表 4.1.5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
表4.1.6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类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1.7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结构或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石,如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 石、崩解性岩石、盐渍化岩石等,
表4.1.8碎石土的分类
注:碎石土分类时根据粒组含量从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1.1.9碎石土密实度可根据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按表4.1.9进行分级。当缺之试验数据时 率石土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时,可按本规范附录表A.0.2鉴别其密实度
表4.1.9碎石土密实度
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NK为经修正后锤击数的平均值
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卵石、碎右、圆砾、角砾 2.表内N5为经修正后锤击数的平均值
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 50%的土。砂土可按表4.1.10进行分类
表4.1.10砂土分类
少土分类时根据粒组含量从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表4.1.16黏性土的压缩性分类
具有一些特殊成分、结构和性质的区域性地基土应定为特殊性土,如软土、膨胀土 、红黏土、冻土、盐渍土和填土等
对滨海、湖沼、谷地、河滩等处天然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且符合表 定的细粒土应定为软土,如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表4.1.18软土地基鉴别指标
4.1.19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 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黏性土应定为淤泥。当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 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黏性土或粉土可定为淤泥质土。
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 长率大于或等于40%的黏性土应定为膨胀土
1.22碳酸盐岩系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液限大于50的高塑性黏土应定为红 土经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其液限大于45的土应定为次生红黏土,
4.1.23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的土应
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的土应定为盐渍土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抗剪强度、压缩性、湿陷性、动力触 力触探探头阻力、载荷试验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侧摩阻力、端阻力等特性指
土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分别符合本规范附录B、C的规定;岩 荷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2.4土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变形模量等压缩性指标可采用室内压缩、原位浅层 板载荷、旁压等试验确定。
公路桥涵地基岩王的工程特性指标确定方法,本规范未明确规定的均应符合现行《么 也质勘察规范》(JTGC20)的规定,并应与计算分析方法、实际工程加载、地基排水 相符。
4.3.1桥涵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应以修止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乘以地基承载力抗力系数 YR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应基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o,根据基础基底理深、宽度 及地基土的类别按本规范第4.3.4条的规定修正确定。 2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第4.3.5条的规定确定。 3地基承载力抗力系数%可按本规范第3.0.7条规定确定。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3.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o宜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实测取得,其值不应大于地基 极限承载力的1/2。对中小桥、涵洞,当受现场条件限制或开展载荷试验和其他原位测试确有 困难时,也可按本规范第4.3.3条有关规定确定,
注:1.由硬质岩组成,填充砂土者取高值;由软质岩组成,填充黏性土者取低值。
公路桥涵墩台基础基底的理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岩石河床桥梁墩台基底埋深安全值不宜小于表5.1.1的规定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表 5.1.1 基底埋深安全值(m)
2.若对设计流量、水位和原始断面资料无把握或不能获得河床演变准确资料时,表中数值宜适当加大。 3.若桥位上下游有已建桥梁,应调查已建桥梁的特大洪水冲刷情况,新建桥梁墩台基础理置深度不宜 小于已建桥梁的冲刷深度且酌加必要的安全值。 4.如河床上有铺砌层时,基础底面宜设置在铺砌层顶面以下不小于1m。 2岩石河床墩台基底最小理置深度可参考现行《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 的规定确定。 3位于河槽的桥台,当其总冲刷深度小于桥墩总冲刷深度时,桥台基底高程应与桥墩相 同。位于河滩的桥台,对不稳定河流,桥台基底高程应与桥墩相同;对稳定河流,桥台基底 高程可按桥台冲刷计算结果确定。 4对涵洞基础,在无冲刷处(岩石地基除外),应设在地面或河床底以下理深不小于1m 处;如有冲刷,基底理深应在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如河床上有铺砌层时,基础底面宜 设置在铺砌层顶面以下不小于1m
基为冻胀土层时,桥涵墩台基础基底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二部结构为超静定结构时,基底应埋入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 自墩台基础容许设置在季节性冻胀土层中时,基底的最小埋置深度可按下式计算:
1.2地基为冻胀土层时,桥涵墩台基础基底理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当城市市区人口为20~50万时,按城市近郊取值;当城市市区人口大于50万小于或等于100) 市市区取值:当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00万时,按城市市区取值,5km以内的郊区按城市近郊取值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5.1.3墩台基础顶面高程宜根据桥位情况、施工难易程度、美观与整体协讠
1.3墩台基础顶面高程宜根据桥位情况、施工难易程度、美观与整体协调综合确定,
5.2地基承载力及基底偏心距验算
5.2.1桥梁墩台地基验算时,应考虑修建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各项作用,并应满足下列规
5.2.1桥梁墩台地基验算时,应考虑修建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各项作用,并应满足下列规
1当桥台台背填土的高度在5m以上时,应考虑台背填土对桥台基底处的附加竖向压应力 可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计算。 2对软土或软弱地基,当相邻墩台的距离小于5m时,应考虑邻近墩台对软土或软弱地基 所引起的附加竖向压应力。 3对桥台基础,当台背地基土质不良时,应验算桥台与路堤同时滑动的稳定性,
当基底只承受轴心荷载时:
式中:P= 基底平均压应力(kPa):
3基底承受单向或双向偏心受压的截面核心半径P值可按下式计算: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式中:Pmin 基底最小压应力,当为负值时表示拉应力(kPa)。 5.2.6在基础底面下有软弱地基或软土层时,应按下式验算软弱地基或软土层的承载力:
P2 软弱地基或软土层的压应力(kPa); 基底处的埋置深度(m)。当基础受水流冲刷时,由一般冲刷线算起;当不 受水流冲刷时,由天然地面算起;如位于挖方内,则由开挖后地面算起; 2 从基底处到软弱地基或软土层地基顶面的距离(m); 深度(h+z)范围内各土层的换算重度(kN/m); Y2一 深度h范围内各土层的换算重度(kN/m3); α一 土中附加压应力系数,参见本规范第J.0.1条; 基底压应力(kPa),当z/b>1时,p采用基底平均压应力,b为矩形基底 的宽度;当z/b≤1时,p为基底压应力图形距最大压应力点b/3~b/4处的压 应力(对梯形图形前后端压应力差值较大时,可采用上述b/4点处的压应 力值;反之,则采用上述b/3处压应力值); 一 软弱地基或软土层地基顶面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第4.3.4条或第 4.3.5条规定采用
5.3.1当墩台建在地质情况复杂、土质不均匀、承载力较差的地基上及下卧层为压缩性较大的 享层软黏土时,或相邻跨径差别悬殊而需计算沉降差或跨线桥净高需预先考虑沉降量时,均 应计算其沉降
5.3.3墩台的沉降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相邻墩台间不均匀沉降差值(不包括施工中的沉降),不应使桥面形成大于2%的附加 纵坡(折角)。 2超静定结构桥梁墩台间不均匀沉降差值,还应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5.3.4墩台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表5.4.3抗倾覆和抗滑动稳定性系数限值
5.4.4当基础位于季节性冻土或多年冻土土层中时,应验算抗冻拨稳定性,计算方法可参照本 规范附录H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6.1.1桩基础除应根据有关规范规定进行结构本身设计外,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设计:
1根据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别进行桩基整体或单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水平承载能力白 算。
6.1.2桩基础可按下列规定分类:
1按承载性状分为: 1)摩擦型桩,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并考虑桩端阻力。 2)端承型桩,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并考虑桩侧阻力。 2按成桩方法分为: 1)非挤土型桩,包括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挤扩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 桩、套管护壁法钻孔灌注桩等。 2)部分挤土型桩,包括预钻孔沉桩、散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敲口钢管桩、根式灌注桩 等。 3)挤土型桩,即沉桩,包括通过锤击、静压、振动等方法沉入的预制桩、闭口预应力混 凝土管桩和闭口钢管桩等。
6.1.3桩基础的承台底面高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季节性冻胀土地区,承台底面在土中时,其理置深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1.2条的有 规定。 2有流冰的河流,其高程应在最低冰层底面以下不小于0.25m。 3当有流筱、其他漂流物或船舶撞击时,承台底面高程应保证桩不受直接撞击。
1.4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桩,若桩间需设横系梁,其位置应避开冻胀层。
6.1.4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桩,若桩间需设横系梁,其位置应避开冻胀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6.1.5在同一群桩基础中,不宜同时采用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市政常用表格,也不宜采用直径不同、材料 不同和桩端深度相差过大的桩。
6.1.6对具有下列情况的大桥、特大桥,应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
桩的入土深度远超过常用桩。 2地质情况复杂,难以确定桩的承载力。 3新型桩基础或采用新工艺施工的桩基础, 4有其他特殊要求的桥梁桩基础。
6.2.1混凝王桩的尺寸宜满足下列构造要
1钻孔桩设计直径不宜小于0.8m。 2挖孔桩直径或最小边宽度不宜小于1.2m。 3混凝土管桩直径可采用0.41.2m,管壁最小厚度不宜小于80mm。
6.2.2混凝土桩应满足下列构造规定:
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当采用强度标准值400MPa及以上钢筋时不应低 于C30;管桩填芯混凝土不应低于C20。 2钢筋混凝土沉桩的桩身配筋应按运输、沉入和使用各阶段内力要求通长配筋。桩的两 端和接桩区箍筋或螺旋筋的间距应加密,其值可取4050mm。 3钻(挖)孔桩可按桩身内力大小分段配筋。当内力计算表明不需配筋时,应在桩顶3~ 5m内设构造钢筋。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内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每桩的主筋数量不应少于8根,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 且不应大于350mm。 2)配筋较多时,可采用束筋,束筋的单根钢筋直径不应大于36mm,束筋的单根钢筋根 数,当其直径不大于28mm时不应多于3根,当其直径大于28mm时应为2根。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的规定。 4)闭合式箍筋或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1/4,且不应小于8mm,其中距不应大
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供水标准规范范本,当采用强度标准值400MPa及以上钢筋时不应低 于C30;管桩填芯混凝土不应低于C20。 2钢筋混凝土沉桩的桩身配筋应按运输、沉入和使用各阶段内力要求通长配筋。桩的两 端和接桩区箍筋或螺旋筋的间距应加密,其值可取40~50mm。 3钻(挖)孔桩可按桩身内力大小分段配筋。当内力计算表明不需配筋时,应在桩顶3~ 5m内设构造钢筋。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内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每桩的主筋数量不应少于8根,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 且不应大于350mm。 2)配筋较多时,可采用束筋,束筋的单根钢筋直径不应大于36mm,束筋的单根钢筋根 数,当其直径不大于28mm时不应多于3根,当其直径大于28mm时应为2根。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的规定。 4)闭合式箍筋或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1/4,且不应小于8mm,其中距不应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路桥图纸 路桥工程表格
- 相关专题: 公路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