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238-2018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GB∕T 51238-2018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pdf
1.8溶蚀(裂隙、漏斗)地基
.1.8溶蚀(裂隙、漏斗)地基
cavesubgrade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持力层为溶蚀(裂隙、漏斗)岩石的地基。
markedlylayer
在自然气候作用下,由降水、蒸发地温等因素引起的升降变形 的有效深度。
E。 主动土压力; F 浮力作用值; G 恒载; 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或截面的弯矩; 力 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 P。 基础底面处平均附加压力; Q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桩基中单桩所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黏聚力; C E. 土的压缩模量; e 孔隙比;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k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q pa 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qse 桩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Y 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
泊松比; U 9 内摩擦角; w 土的含水量; WL 液限; wW, 塑限。
A 基础底面面积; b 基础底面宽度(最小边长),或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 基础埋置深度,桩身直径: 基础高度; H 自基础底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 H 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 L 房屋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 一 基础底面长度; S 沉降量; u 周边长度; 2。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20 标准冻深。 2.2.4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 a 压缩系数; a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B 边坡与水平面的坡角; 填土与挡土墙墙背之间的摩擦角; 8. 填土与稳定岩石坡面之间的摩擦角; 0 地基的压力扩散角; 土与挡土墙基底之间的摩擦系数; 76 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7d 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中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3.0.1岩溶地区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 3.0.2岩溶地区的勘察应查明建设场地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分布 规律、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和地下水理藏条件,并应对场地及地基 做出综合评价。
3.0.3岩溶发育程度的划分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3.0.3岩溶发育程度的划分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表 3.0.3 岩溶发育程度
3.0.4岩溶地区的地基根据地层组成状况可分为下列类
1土质地基:根据土的特性可分为红黏土地基、软土地基、填 土地基和混合土地基: 2土岩组合地基:根据岩土组合特征可分为半岩半、多岩 少土、多土少岩、上岩下土等土与岩石组合的地基;
3岩溶地基:根据理藏条件可分为裸露型、浅覆盖型、深覆盖 型和理藏型等地基;根据岩溶发育条件可分为溶洞地基、溶沟(槽) 地基、溶蚀(裂隙、漏斗)地基、石芽地基、土洞地基;
地基、溶蚀(裂隙、漏斗)地基、石芽地基、土洞地基; 4岩石地基。 3.0.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发育 的地段。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且未经处理不应作为建筑物地基: 1浅层溶洞成群分布,洞径大,洞体不稳定的地段; 2溶沟(槽)、溶蚀(裂隙、漏斗)、石芽等强发育,其中充填物 为软弱土体的地段: 溶洞、土洞以及塌陷等岩溶强发育的地段; 4 岩溶水排泄不畅,可能造成场地淹没的地段: 5 导水构造破碎带或断层交汇的地段; 岩溶中等发育且存在层流、越流潜蚀形成土洞条件的 地段。 3.0.6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
3.0.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发育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4.1.1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和地
4.1.1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和地基复杂程 度划分为甲级、乙级和内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中,有一项为一级; 2乙级:除甲级和丙级以外均为乙级; 3丙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均为三级。 4.1.2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的划分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规定。 4.1.3岩溶地区红黏土的状态、结构、复浸水特性和均勾性分类 应符合本标准第A.0.1条~第A.0.4条的规定,石芽地基根据空 间产状分类并应符合本标准第A.0.5条的规定。 4.1.4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综合运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 查、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查明下列内容: 1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产状; 2岩溶发育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岩溶类型、发育程度、形 态、大小、分布、充填情况,发育成因; 3岩溶顶板和覆盖层厚度、性质,岩面起伏、形态; 4地下水赋存条件、类型,动态特征,水位变化,补给、径流、 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覆盖层与岩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5溶洞、土洞和塌陷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6溶沟(槽)地基、溶蚀漏斗地基、石芽地基、溶洞(隙)地基、 土洞岩溶地区地基的治理经验
4.1.5岩溶地区勘察报告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
规范》GB50021的规定外,应重点评价下列内容: 1拟建场地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动态、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地表水、覆盖层地下水与岩溶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2岩溶发育的成因类型、发育程度、形态和分布特征;溶洞充 填程度与充填物;覆盖层厚度、性质; 3溶洞(隙)、溶沟(槽)、溶蚀漏斗、石芽、土洞、岩面形态、岩 溶顶板和覆盖层等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4溶洞、土洞和塌陷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5对岩溶中等发育和强烈发育的浅覆盖层岩溶地基,当基岩 面上部存在软弱土,混合土和易产生潜蚀土层时,应评价地下水的 渗流与土洞塌陷的形成、发育关系,分析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对 稳定性不良地段,应提出工程治理措施; 6溶洞(隙)地基、溶沟(槽)地基、溶蚀漏斗地基、石芽地基、 土洞地基的处理措施和基础方案的建议,降水排水截渗方案的建 议,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的建议等; 7岩溶治理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建筑地基基础、地下水等监 测要求的建议。
4.2.1 红黏土地基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不同地貌单元红黏土的分布、厚度、组成、性质等特征及其 差异; 2下伏基岩岩性、岩溶发育特征及其与红黏土的性质、厚度 变化的关系; 3地裂缝分布、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土体结构特征,土体中裂 隙的密度、深度、延展方向及其发展规律; 4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变化; 5红黏土状态竖向分带,并确定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
段勘探孔的间距和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步勘察勘探孔间距宜取30m~50m,其中控制性勘探孔 宜为勘探孔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 孔;对均匀地基,勘探孔的深度可按表4.2.2确定;对不均匀地基, 勘探孔应深入稳定分布的岩层
表4.2.2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m
2对均匀地基详细勘察勘探孔的间距宜取12m24m,对不 购匀地基宜取6m~12m,独立基础宜按一柱一孔布置,探孔施 工顺序宜先疏后密,先鉴别土性后取土试样。 3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应大于红黏土地基主要受力层的 深度,对手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手单独柱基 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1.5倍,且不应小于5m。 4对高层建筑和需进行变形计算的地基,详细勘察控制性 深孔不应少于探孔总数的1/3: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大于地 基变形计算深度。 5当基础底面下红黏土层厚度小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时,详 细勘察深度应按本标准第4.3.7条的规定执行。 6在浅层岩溶发育地区的红黏土中分布有土洞、软弱土时, 应采用物探方法初步查明土洞的成因形态、规模和下伏基岩岩溶 发育状况,并应采用加密、加深勘探孔的方法验证确定,勘探孔进 入土洞或溶洞洞底完整土(岩)层的深度不应小于3m。 4.2.3初步勘察时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宜为勘探
于6个(组);详细勘察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不应小 于全部勘探孔的1/2,且每栋主要建筑物不应少于3个;钻探取王 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 位测试的数量均不应少于6个(组)。
4.2.4红黏土的勘探、取样、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探施工应采用十作业; 2鉴别孔质量等级为Ⅲ、IV级的取样孔,可采用锤击钻进 方式; 3质量等级为I、Ⅱ级的土样,应采用静压法、重锤少击法 探井取样法; 4质量等级为I、Ⅱ级的土样和原位测试位置1.0m以内的 深度不得采用锤击钻进; 5对红黏土地裂缝的勘探应采用并探或槽探,钻孔和探并 (槽)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回填; 6原位测试应根据土性采用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轻型圆 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旁压试验或十字板剪切试验; 7室内试验除测定红黏土一般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外,对裂 隙发育的红黏土尚应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评价边坡稳定性时,宜进行重复剪切试验;判别红黏土的胀缩性的 应做自由膨胀率试验、膨胀试验、收缩试验,并宜做复浸水试验; 8土试样质量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 紧规范》GB50021的规定。 4.2.5红黏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采用静载荷试验和其他原 位测试、理论公式计算并结合当地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4.2.6当基础浅埋、外侧地面倾斜或有临空面以及存在较大的水 平荷载时,红黏土地基的承载力应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土体结构和裂隙对承载力的影响; 2开挖面长时间暴露、裂隙发展和浸水对承载力的影响; 3地表水渗人深度的影响;
4 临空面水平荷载对承载力的影响。 4.2.7 红黏土的胀缩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轻型建筑物的基础理置深度应天于当地大气影响急剧层 深度; 2火 炉窑等高温设备的基础应分析地基土不均匀收缩变形的 影响; 3 开挖明沟时,应分析土体干湿循环过程胀缩的影响; 4 基坑开挖时,宜采取保湿措施,边坡应及时维护,防止失水 干缩。 4.2.8 红黏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工程需要划分红黏土类型的空间分布,并应分别提出 特性参数及工程评价: 2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红黏土裂隙及土洞发育特征,评价场 地有无土洞形成的可能性; 3分析地表水、滞水、土岩界面水、岩溶水分布及相互连通补 给关系,评价其对基坑工程、基础施工及建筑地基正常使用的 影响; 4评价场地内地裂缝分布和发育规律,并应对密集带或深长 地裂缝提出避让或处理建议: 5评价石芽露出地段地表水下渗、冲蚀对地基的影响,并应 提出处理建议; 6在大范围挖方区,应提出保湿和防浸泡措施和建议; 7对一般轻型建(构)筑物,应确定大气影响急剧层的深度 提出基础理深建议
4.3.1岩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宜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
细勘察和施工勘察等阶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调查溶洞(隙)、溶沟(槽)、石芽、溶蚀源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调查溶洞(隙)、溶沟(槽)、石芽、溶
斗、伴生土洞塌陷等岩溶发育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做 出判断,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做出评价; 2初步察应初步查明溶洞(隙)、溶沟(槽)、石芽、溶蚀漏 斗、伴生土洞塌陷的分布、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并对建筑地段的 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3详细勘察应查明拟建工程范围及影响地段的溶洞(隙)、溶 沟(槽)、石芽、溶蚀漏斗、伴生土洞塌陷的位置、规模、理深、岩溶堆 填物性状和地下水特征,并对地基基础的设计和岩溶的治理提出 建议; 4针对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和施工过程中需进一步查明的专 门问题应进行施工勘察。 4.3.2初步勘察(钻探)勘探线、点的间距可按表4.3.2确定。对 下列地段,应进行重点勘察:
注:表中间距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
1 地面陷或地表水消失的地段; 地下水强烈活动的地段; 碳酸盐岩层与非碳酸盐岩层接触的地段; 4 碳酸盐岩理藏较浅且起伏较大的石芽发育地段; 5 软弱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段: 6 物探成果异常或基础下有溶洞、暗河、伴生土洞分布的 地段; 构造导水断层或导水破碎带以及交汇地段; 8存在采空区和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段。 4.3.3初步勘察勘探孔的深度可按表 4. 3.3确定。
表4.3.3 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m
注:1控制性勘探孔应为勘探孔总数的1/4~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 批探
性勘探孔应为勘探孔总数的1/4~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
2勘探孔包括钻孔、探和原位测试孔等。 3特殊用途的钻孔除外。
1当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不一致时,应按 预计整平地标高调整勘探孔深度: 2在预定深度内遇碳酸盐岩时,控制性勘探孔钻入基底下完 整碳酸盐基岩的深度不应少于5m,一般性勘探孔至基岩面下能 确认为碳酸盐岩时即可终止; 3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混合土等特殊土层时,控制性勘 探孔应穿透特殊土层。 4.3.5岩溶发育地区,综合物探应作为初步勘察阶段首选的方 法,并宜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结果,结合地质条件,确定探 方法和测点布置。点距宜符合表4.3.5的规定,物探测线应布置 在岩溶发育的构造破碎带、皱轴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和 岩溶洞穴、塌陷地带等处
表 4.3. 5 主要物探方法及点距(m)
4.3.6详细勘察勘探孔应沿建(构)筑物周边和角点布
详细察勘探孔应沿建(构)筑物周边和角点布置,高层建
筑中心应布置勘探孔,勘探孔间距可按表4.3.6确定。对于岩溶 强烈发育地段应加密勘探孔;对一柱一桩基础,应在每柱点下布置 勘探孔
表4.3.6详细勘察勘探孔的间距(m)
4.3.7详细勘察勘探孔的深度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 勘察规范》GB5002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基础底面以下王层厚度不天手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 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且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条件时,全 部勘探孔进入完整基岩的深度不宜小于5m; 2当预计深度内有溶洞存在且可能影响地基稳定时,全部勘 探孔进入洞底基岩面下的深度不应少于5m,并宜增加勘探孔和 孔间物探部面圈定洞体范围; 3采用桩基础时,勘察深度不应小于桩底面下3倍桩径,且 不小于5m,当相邻桩底的基岩面起伏较大时应加深勘探孔的 深度。
3.8岩溶地基岩体的完整程度可采用声波测并方法定量划
可采用电磁波测并、放射性测并、电阻率辅助测并等方法划 点间距宜根据岩性结构及岩体破碎程度确定为0.2m0.41
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并孔宜按不同岩溶发育地段布置,岩溶强 烈发育地段不宜少于2个,岩溶中等发育地段不应少于1个,当抽 水试验可能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时,应采用压水试验或注水 试验。
4.3.10取样、原位测试、现场试验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规定外,尚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追索隐伏洞隙的联系时,可进行物探或连通试验: 2评价洞隙稳定性时,可采取洞体顶板岩样和充填物土样进 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宜进行现场顶板岩体的静载荷试验: 3当需查明土的性状与土洞形成的关系时,可进行复浸水 胀缩、可溶性和剪切试验; 4当需查明地下水的动力条件、潜蚀作用、与地表水或地下 水径流的联系,预测土洞和塌陷的发生、发展时,宜进行流速、流 向流量的测定和水位水质的观测
地复杂程度确定。应重点查明基底以下对地基稳定性影响范围内 的溶洞(隙)、溶沟(槽)、石芽、溶蚀漏斗、伴生土洞塌陷的分布、发 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并应对地基稳定性做出评价
4.4.1岩溶地区地下水察宜采用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水 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等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当地下水 对地基稳定、地下结构抗浮、工程降水等有重大影响时,应进行专 订水文地质勘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文地质测绘应在现场踏勘、收集并初步掌握场地水文地 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应重点调查微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 表岩溶发育、井(泉)等内容。 2水文地质物探应在水文地质测绘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 勘察需要布置。 3水文地质探点布置数量应满足查明和评价岩溶场地地 下水特征的要求;勘探点深度应根据场地地层、地下水条件和地下 结构基底理深确定。基底位于上覆土层时,勘探点深度应至上覆 层中最下一层含水层的底板以下不少于3.0m;基底位于岩溶
层时,勘探点深度应至岩溶主要含水层底板以下不少于2.0m。 4水文地质参数应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选择抽水试验、连通 试验、注(压)水试验、流速流量测试等试验测定方法确定,试验测 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察规范》GB50021的 规定。 5应对与工程相关的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和水量进行动态 观测。
观测。 4.4.2岩溶地区地下水勘察应重点查明下列特征: 1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范围、水位与动态变化特征等;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上覆土层孔隙水 上覆土层含水层与岩溶层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3当存在多层地下水时,应查明每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动 态特征及各层地下水之间的越流渗透关系: 4存在管道型地下水(地下暗河)时,应查明其空间分布与走 向、流速与流量等形态要素。 4.4.3当工程需要降排地下水时,地下水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提供含水层降深与补给水量,查明可压缩土层厚度等; 2勘探孔应穿过含水层,至其下可压缩土层的下限,并应进 行原位测试及采样进行土工试验: 3应分析评价降排岩溶层中的地下水对上覆土层或岩土接 触带中已有土洞或引发新土洞的影响; 4分析评价降排水对地面沉降、册陷、地基沉降、基坑与边坡 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降排水的可行性及方式。 4.4.4当理藏型岩溶地区地下结构的基底位于上覆土层时,宜进 行孔隙水压力测试,测试孔数量不应少于3个,平面上测试孔宜沿 地层变化大的方向布置,测试孔竖向应按土层布设,每隔2.0m~ 5.0m设置一个测点,每层土不应少于1个测点。 445地下水作用评价除应链合现行国家标准出十工积勘察规
4.2岩溶地区地下水勘察应重点查明下列特征:
1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范围、水位与动态变化特征等;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上覆土层孔隙水 上覆土层含水层与岩溶层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3当存在多层地下水时,应查明每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动 态特征及各层地下水之间的越流渗透关系; 4存在管道型地下水(地下暗河)时,应查明其空间分布与走 向、流速与流量等形态要素。 4.4.3当工程需要降排地下水时,地下水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提供含水层降深与补给水量,查明可压缩土层厚度等; 2勘探孔应穿过含水层,至其下可压缩土层的下限,并应进
4.4.3当工程需要降排地下水时,地下水勘察应符合下列
1应提供含水层降深与补给水量,查明可压缩土层厚度等; 2勘探孔应穿过含水层,至其下可压缩土层的下限,并应进 行原位测试及采样进行土工试验; 3应分析评价降排岩溶层中的地下水对上覆土层或岩土接 触带中已有土洞或引发新土洞的影响; 4分析评价降排水对地面沉降、珊陷、地基沉降、基坑与边坡 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降排水的可行性及方式。 4.4.4当理藏型岩溶地区地下结构的基底位于上覆土层时,宜进 得孔障水压五测试测试孔数高不应小全3个平面上测试孔官没
4.4.4当理藏型岩溶地区地下结构的基底位于上覆土层
范》GB50021的规定外,尚应重点分析评价下列
1水位变化对基础、地下结构、基坑和挡土墙的静水压力或 动水压力作用; 2因水头压差、水位波动、渗流等对地基产生潜蚀破坏作用; 3地下水补给排泄产生的水位升降对地基沉降或地面抬升 的影响; 4根据地下水渗透条件进行分析,判别基底产生管涌、流土 (砂)等的可能性
4.4.6地下结构物抗浮设防水位应按下列原则
1当地有长期地下水观测资料时,宜采用长期观测期间的地 下水最高水位,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综合确定; 2当地无长期地下水观测资料时,应根据当地抗浮设防水位 经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勘察期间的地下水水位与预测远期 地下水位最大变幅综合确定; 3当场地地下水受地表水补给,且对地下水位变化有直接影 向时,宜取地表水最高水位时的地下水位; 4位于山区坡地的场地,应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与地表冲沟和 汇水区分布,绘制沿坡地的地下水位分布线,按基础或地下结构理 置深度,取最不利条件下的最高水位 5当地下结构的基底位于含水层之间的弱透水层时,宜通过 竖向一维渗流分析及现场孔隙水压力测试等确定基底相应位置最 大孔隙水压力,并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计算抗浮水位,确定最大孔 隙水压力时宜以弱透水层上下相对稳定含水层不利条件下最高水 位作为边界条件
5.1.1岩溶地区地基基础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足地基稳定性和变形要求时,基础宜浅理; 2稳定溶洞的完整顶板经验算满足强度要求后可作为基础 持力层;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 分析。
5.1.3岩溶地区的基础理深应
1基础宜理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理置在地下水位以下 时,应采取地基土(岩)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当基础理置于易 风化、易软化、裂隙发育的岩石上时,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浇 筑垫层进行封闭。当地下水有腐蚀性时,应对基础采取防腐措施。 2置于红黏土地基上的三层或三层以下砌体建筑,确定其基 础理深时应分析红黏土的胀缩性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其理深宜大 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当基础理深小于天气影响急剧层深度时 宜采取防水保湿等措施。
3当地基为斜坡时,基础宽度方向尚的理置深度不宜有差异; 条形基础在长度方向可设置台阶,土质地基每级台阶高度不宜大 于500mm,长度不宜小于台阶高度的2倍;岩石地基基底台阶的 高宽比,可根据岩石原表面的坡度及基础材料确定,但台阶高度不 宜大于1000mm,长度不宜小于台阶高度。 4嵌岩桩的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质量、桩径 和桩长等因素确定。当桩端全断面嵌人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 硬岩时,基桩嵌岩深度不宜小于0.2倍桩径,且不应小于0.2m;当 桩端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时,基桩全断面嵌人深度不宜小 于0.4倍桩径,且不小于0.5m;当桩端嵌入倾斜度大于30%的中 风化岩时.宜根据倾斜 整性加大嵌入深度
S 变形计算深度,相当于实际土层厚度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计算确定的地基 最终变形计算值(mm)
主:h一基底下的土层厚度:b一基础底面
3在岩土界面上存在软弱层时,应验算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4当土岩组合地基位于山间坡地、山麓洼地或冲沟地带,存 在局部软弱土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及不均匀变形。 5.2.2地基基础设计应考虑石芽及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石芽地基的稳定性可按本标准附录B验算,溶洞地基的稳定性可 按本标准附录C验算。 5.2.3对于承受较大水平推力的建筑物,其水平抗滑移稳定性应
.2.3岩土体对建筑物基底的摩擦
5.2.4具有外倾结构面的岩石地基,应考虑岩体结构面的最不利
5.2.4具有外倾结构面的岩石地基,应考虑岩体结构面的最 组合,按刚体极限平衡法验算稳定性,其稳定安全系数不 于1.35。
5.2.5地基稳定性计算时,应根据岩土实际性状选择物理力学
标。当土层已经扰动或施工中可能扰动,宜取土的残余抗剪强度 指标;新近填土或尚未固结土宜取土的直剪指标;地下水以上应取 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应取浮重度
水在施工和建筑物使用期间的变化,分析地下水作用对地基稳定 性的影响。
5.2.7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荷载较小的建筑物,当
遇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1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 基础宽度的6倍,且不其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2基础底面与洞顶之间的岩层厚度蛋小于独立基础宽度 为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 的条件,但遇有下列条件之一时: 1)溶洞、溶隙或岩溶漏斗的堆积物充填密实,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天于150kPa,上覆土层均匀且无地下水影响; 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1级或级,洞体顶板岩石厚度大 于或等于跨度,经验算顶板稳定; 3)洞体较小,基础底面大于洞的平面尺寸,并有足够的支承 长度,不存在伴生土洞形成条件; 4)竖向洞隙、落水洞的宽度或直径小于1.0m,且不存在伴 生土洞形成条件的近劳地段
5.2.8当不符合本标准第5.2.7条的条件时,应进行洞
日小 地玺德 定性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顶板不稳定、洞内堆积物充填密实、无地下水影响时,可 按堆积物受力的不均匀地基进行评价: 2当能取得计算参数时,可将洞体顶板视为结构自承重体系 进行力学分析; 3有工程经验的地区,可按类比法进行稳定性评价: 4在基础近旁有洞隙和临空面时,应验算向临空面倾覆或沿 裂面滑移的可能,并应分析岩溶作用的不利影响
5.2.9对位于溶沟(槽)、溶蚀漏斗、石芽、岩石陡坎近旁的
5.2.9对位于溶沟(槽)、溶蚀源
当岩体中有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软弱结构面时,应验算地基滑移稳 定性。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宜由试验确定,初步分析时,可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选用。当稳定系 数大于或等于1.35时,可不考虑地基滑移
5.3.1岩溶地区基础设计选型应根据地基主质、上部结构体系、 注距、荷载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可采用无筋 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岩石锚杆基础、役形基础、 基础等类型。基础设计计算及构造要求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
1采用天然地基时,宜充分利用上部硬塑或可塑主层作为持 力层; 2当红黏土层的厚度或沿深度的状态急剧变化时,地基变形 除应控制总变形外,尚应验算沉降差,在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基 岩时,应按刚性下卧层条件下的附加应力验算地基变形
置于土岩组合地基上的建筑物不宜采用独立基础,并应采
取增强基础和上部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且应进行沉降变形验算; 2在土岩组合地基上不宜建造底部框架及多层内框架建筑; 3主岩组合地基基础设计应考虑石芽稳定性对地基稳定性 的影响; 4当土岩组合地基局部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 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计算主中附加应力和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应 考坚硬基岩的影响: 5在地基压缩性相差较大的部位,宜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和 荷载条件设置沉降缝
5.3.4岩石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置于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体上的建筑物可仅进行地基 承载力计算: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当同一建筑物的 地基存在坚硬程度不同、两种或多种岩体变形模量差异达2倍及 2倍以上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3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内存在软弱下卧岩层时,应考虑软弱 下卧岩层的影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当建筑场地内存在临空面时,应验算基础向临空面倾覆和 滑移的稳定性,当基础存在不稳定的临空面时,应将基础埋深加大 至下伏稳定基岩,也可在基础底部设置锚杆,锚杆应进入下伏稳定 岩体,并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要求,同一基础的地基可以放阶处 理,并应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要求。 州家共灿然工利产
1岩溶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岩溶裂隙、溶蚀、溶洞、土洞等发 育条件和发育程度,对基础选型进行论证; 2当岩溶上部覆盖土层较厚时,宜利用上覆土层作为建(构) 筑物的天然地基,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复合地基或 桩基; 3当桩端以下3倍桩径及5m深度范围内为完整或较完整
岩层时,可利用溶洞顶板作为基桩持力层,并应对顶板进行强度计 算和稳定性验算,当溶洞顶板不能作为基桩持力层时,桩端应进入 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岩层或对溶洞进行处理; 4位于溶洞顶(隔)板岩体之间的基桩应进行桩身压屈稳定 性验算; 5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时,不宜计入溶洞顶(隔)板和洞内天 然充填物产生的桩身侧阻力,当溶洞顶(隔)板岩体的基本质量等 级为I级或Ⅱ级且厚度大于2m时,可将溶洞顶(隔)板产生桩身 则阻力乘以0.75的系数; 6对于完整、较完整的坚硬岩、较硬岩地基,且洞体较小,基 础底面尺寸天于溶洞的平面尺寸,并有足够的支承长度,项板岩右 厚度大于或等于溶洞的跨度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 响,不符合以上要求时应进行洞体稳定性分析
5.4.1当建筑物地下室底板位于抗浮水位以下时,应进行抗浮稳
定性验算。当存在地下水渗流时,应分析渗流作用及其对地 上浮的影响;当存在岩石裂隙时,尚应考虑裂隙水在基坑内 寸抗浮设计水位的影响
.4.3岩溶地区存在承压地下水时,应根据地下水勘察报告
测数据,确定承压地下水的水头压力,并分析其对地下结构上浮的 影响。
5.4.4地下结构抗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地下结构整体及其上建筑物自重与其他竖向永久荷载 示准值的总和小于上浮力时,应对地下结构整体或建筑物在施工 和使用期间的抗浮稳定性进行验算,满足整体抗浮要求
2当地下结构局部存在上浮作用时,应对该部分地下结构进行局部抗浮验算,除满足局部抗浮要求外,尚应满足与地下结构其他部分的变形协调;3有抗浮稳定要求的地下结构构件均应保证在地下水上浮作用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满足构件抗裂或裂缝宽度控制要求。5.4.5当抗浮验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配重法、底板增厚法、抗拨桩或抗浮锚杆法等抗浮结构措施。施工期间,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或压载等临时抗浮技术措施。抗浮稳定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5.5基坑工程设计5.5.1岩溶地区基坑工程设计安全等级、基坑支护结构安全使用期限、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并应保证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5.5.2岩溶地区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上覆土层与岩溶层的支护结构方案比选;2坑底位于土岩接触带时的整体稳定性验算:3坑壁为半土半岩且坑底位于岩溶发育带时,坑底涌水、土(砂)验算;4降排岩溶地下水的方式与地面沉降与陷的控制措施;5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且不应影响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6基坑土层与岩溶层开挖方案;7岩溶区基坑工程影响范围的监测要求;8作用于支护结构的荷载除土压力和水压力外,尚应包括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荷载、地面附加荷载、施工荷载等。5.5.3红黏土层土压力宜根据其上硬下软的特点,按含水率、液.25.
性指数与塑性指数等指标进行分层计算;理埋藏型岩溶地层上覆的 碎石土层土压力宜按黏性土计算;填土型岩溶场地填土为黏性土 类时,应按黏性土计算土压力,填土为非黏性土类时,宜按砂土类 土计算土压力。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红黏土层或碎石土层,当含 砂量或碎石含量大于40%时,宜采用水土分算,并采用有效重度, 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5.5.4当基坑深度大于土层与岩溶面的接触带,且接
度、支护形式等进行,可采用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方法进 行处理。当坑底位于土岩接触带或岩溶层时,应对岩溶地下水实 施控制性降排,防止地面沉陷。采用截水雌幕时,截水惟幕底部应 穿过土岩接触带或岩溶层
井布设的数量、间距应满足控制承压水头的要求,深度应大于承压 水层,水头高度应降至基础底面以下。
结构产生的损害。当存在较大溶洞或开放性岩溶通道时,应查明 溶洞充填物性质或岩溶通道是否存在地下暗河等情况,基岩开挖 应防止溶洞充填物突涌引发安全事故,或地下暗河大量涌水淹没 基坑。
.5.8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支护桩时,在支护桩嵌固深度范围
溶洞时,桩端应穿过溶洞,进入溶洞底板以下不宜少于1.0m;遇 有土洞时,桩端穿过土洞的嵌固深度应满足计算要求。土(溶)洞 应采用素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封填
5.5.9支护结构采用锚杆时公差标准,锚杆应避免穿过土洞或溶
避免时,应先对(溶)洞进行充填,并加天锚杆的长度,增加锚杆 的锚固段。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坑壁为半土半岩,支护桩桩端坐 落于基岩时,应在支护桩下部设置锁脚锚杆,并验算其稳定性。
5.5.10基坑监测应付合下列规定: 1基坑开挖前,应对需要监测的周边建(构)筑物和市政道 路、地下管线等设置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观测点的观测数据精度 应满足二级测量精度的要求; 2从基坑降排水或开挖开始,即应进行支护结构顶部位移观 测和邻近建(构)筑物、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变形观测,及时反 馈监测数据信息,实行信息化施工; 3监测点布设和测量仪器应满足监测设计要求; 4 当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时应及时预警。
5.5.11基坑支护结构计算、试验和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
6.1.1选择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时,应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 结构的共同作用。 6.1.2岩溶地区地基处理与施工时,应根据岩溶发育特征和地表 水径流、地下水赋存条件制定截流、防渗、堵漏或疏排措施。 6.1.3对塌陷或浅埋溶(土)洞宜采用挖填劵实法、跨越法、充填 法、垫层法进行处理;对深埋溶(土)洞宜采用注浆法、桩基法、充填 法进行处理。 6.1.4对落水洞及浅理的溶沟(槽)、溶蚀(裂隙、漏斗)等,宜采用 跨越法、充填法进行处理。 6.1.5大块孤石或石芽出露的地基宜对岩石表面进行修整,并按 土岩组合地基设置褥垫层。 6.1.6对于岩溶地区地貌、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及塌陷量大、影响 范围大的地段,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处理。 6.1.7岩溶地基处理与施工时,应对岩溶水进行疏导或封堵,减 少淘蚀、潜蚀。岩溶水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手流量较小、水路复杂、出水点多、影响范围广、水流分 散不易汇集等地段,可采用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截水盲沟、截水 墙、截水洞等截流(截渗)方法; 2对于流量大而集中的岩溶水,可采用设置与水流方向一致 的泄水洞、管道、桥涵及明沟等疏导方法; 3应采取保证岩溶泉水流出和落水洞排水的措施; 4当地下水量小且呈弥散径流时,可用砂浆、黏土及浆砌片 石等进行堵塞;对水量大而集中及水压力大的岩溶水径流,堵塞措
施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径流方式空间变化的不确定性,需经室内模 拟、现场水文试验等方法确认后采用; 5对覆盖型岩溶、土洞发育地段的地下水越流渗透进行地基 处理时,可采用钻孔注浆、旋(摆)喷注浆等措施进行截渗处理
6.2.1充填法适用于溶(土)洞、溶沟(槽)、溶蚀(裂隙、漏斗)、落
1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快 硬硫铝酸盐水泥》JC933的规定; 2粉煤灰应采用F类粉煤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 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严禁采用C类粉 煤灰作为泡沫轻质土的掺和料; 3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 规定; 4发泡剂严禁采用动物蛋白类发泡剂标准血压,其性能宜符合表 6.2.4的规定; 5泡沫轻质土的配合比宜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6泡沫轻质土的抗压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应低 于1.5MPa。
表 6. 2. 4 发泡剂性能指标
....- 相关专题: 岩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