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618-2017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8光伏发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8.1电力电量平衡分析
8.1.1 确定电力电量平衡的边界条件和有关原则。 8.1.2 选择相应地区电网规划研究期内代表年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8.1.3 根据光伏发电站出力特性,进行光伏发电站各种典型方式下的电力平衡分析,必要时进行逐年 (逐月)的电力平衡计算。
8.2.2介绍相应地区电网内的水、火电厂出力指标,其中包括:各水电厂保证出力,不同水平年的逐 月平均出力、预想出力、强迫出力;火电厂允许的最小出力等。若有必要,还需介绍相应地区电网内的 风电场的各月出力曲线、典型日出力曲线、出力概率分布、风电场群出力同时率等。 8.2.3对相应地区电网进行规划研究期内代表年典型日调峰平衡计算,分析提出相应地区电网消纳光 伏发电的容量。 8.2.4根据电源建设空间和相应地区电网消纳光伏发电容量,分析光伏发电站消纳方向,论述光伏发 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
9.1概述设计光伏发电站本期工程投产前的相关电网概况。 9.2根据电力平衡和调峰能力分析结果、电网网架现状和发展、负荷分布、光伏发电站本远期建设容 量,阐述方案拟定思路和初步拟定的接入系统电压等级。 9.3初步分析拟接入点建设条件、扩建条件及接入线路走廊初步条件。 9.4提出接入系统比较方案和必要的过渡方案,并进行电气计算,分析比较各方案的潮流分布、网损、 稳定水平和短路电流水平等。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白砂糖标准,提出推荐方案,包括出线电 压等级、出线方向和回路数、导线长度和导线截面等
9.5推荐方案典型方式的电气计算,主要内容如
T,确定方案是否满定正常与事故情况下送电要求, b)并对光伏发电站最大出力主要出现时段的运行方式进行计算; 稳定计算。校验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相关断面输电能力和电网稳定水平,并依据计算自的和光伏 阵列规模,可采用详细或等值模型形成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应能充分反映其暂 态响应特性,满足Q/GDW1993、Q/GDW1994要求。必要时采用电磁暂态模型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计算光伏发电站投产前、投产年、远景年的短路电流水平; 调相调压计算。确定光伏发电站开压变压器调压方式及变压器分接头,提出光伏发电站接入后 光伏发电站集中补偿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和型式要求;根据电网无功电压运行控制要求,提出 电网无功补偿配置要求: f)必要时进行工频过电压及潜供电流计算。初步提出高压电抗器和中性点小电抗器的配置意见。 9.6根据需要,对光伏发电站接入可能引起的电压稳定、过电压、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等问题,同步 完成专题研究,并将研究结论纳入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
0/GDW 116182017
9.7对推存荐方案的接人系统线路路径宜开展规划选站选线工作,必要时对重点路径或条件较差的重点 路段进行现场踏勘,避免因站址或路径原因颠覆接入系统方案。
10对光伏发电站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10.1根据光伏发电站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消纳范围、出线电压等级和回路数、电网安全运行对 光伏发电站的要求,对光伏发电站升压站电气主接线提出要求。 10.2主要电气设备的参数如下: 对光伏发电站的电能质量、无功调节能力、低电压穿越能力、高电压穿越能力、频率耐受水平 等提出要求; h 确定光伏发电站升压站电气设备短路电流水平; C 确定光伏发电站升压站内是否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并初步提出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台数(包 括中性点装设的小电抗): 提出变压器的参数,包括额定电压、容量、台数、阻抗,调压方式,调压范围等; 提出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当经电抗器接地时,包括其参数),光伏发电站汇集线系统接地 方式要求; f 提出光伏发电站升压站无功补偿配置容量与性能要求。 0.3光伏发电站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电压不平衡度等应 满足 GB/T 12325、GB/T 15945、GB/T 12326、GB/T14549、GB/T 15543 要求。
11.1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现状,包括接入线路及周边变电站的保护配置等情 。 11.2分析光伏发电站一次系统并网方案、运行方式对现有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提出光伏发电站并网 线路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的配置方案,并根据需要提出并网线路远方跳闸保护、线路过电压保护、故障 则距装置等配置方案。提出光伏发电站升压站高压侧母线保护配置方案。 11.3对于改接(或π接及T接)线路及由光伏发电站接入引起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发生变化的其他线路, 提出保护设备改造、保护通道调整的方案,必要时进行保护配置的多方案技术与经济比较。提出光伏发 电站对侧或周边变电站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保护、故障录波、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 站的扩建或改造方案。 11.4概述相关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配置情况及配置原则,提出光伏发电站故障录波系统 配置方案、信息采集范围以及信息传送方式,提出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配置方 案、信息采集范围以及信息传送方式。 11.5提出光伏发电站汇集线系统母线保护配置方案。提出汇集线系统线路保护配置方案,针对江集线 系统不同接地方式提出快速切除汇集线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 11.6提出系统继电保护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时延、带宽、接口方式等。 11.7提出对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
Q/GDW 116182017
12.2结合电网规划,进行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安全稳定的初步计算。应明确计算水平年及计算边界条 件,根据计算结论,明确下一步是否需要开展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专题研究。 12.3提出相关的稳定控制装置初步配置方案,包括设备配置及功能要求。需要配合区域内已有的稳定 空制系统时,应提出相关接口方案及改造方案。 12.4提出光伏发电站防孤岛保护的配置方案,提出电网对光伏发电站逆变器成套控制保护的相关技术 要求。 12.5提出安全自动装置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时延、带宽、接口方式等。 12.6提出对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
13.1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调度端系统、调度数据网络等现状。 13.2根据光伏发电站的调度关系,提出远动系统配置方案,明确设备配置、功能要求、远动信息采集 范围和信息传输要求。 13.3提出光伏发电站有功功率控制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功率预测系统的设备配置方案及功能技 术要求,提出其与升压站监控系统之间的接口要求,提出其接入主站方案及与调度端的信息交互内容, 是出信息传输要求, 13.4根据需要,提出光伏发电站同步相量测量系统的设备配置方案、功能技术要求、信息采集范围, 是出接入主站方案及信息传输要求。 13.5根据区域调度数据网络总体方案,分析光伏发电站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调度数据网络按 人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 13.6根据国能安全【2015】36号文件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要求,提出光伏发电站监控 系统总体安全防护方案,确定光伏发电站各应用系统的安全分区设置及横向和纵向的安全防护要求,提 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网络拓扑图及软硬件设备配置方案等。 13.7提出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设备配置方案、功能技术要求、信息监测范围,提出接入主站方案 及信息传输要求。 13.8根据调度端的相关要求,提出对光伏发电站时钟同步对时系统的配置方案和技术要求。 13.9根据需要,提出电网调度运行考核、信息申报、电力市场交易等系统的配置方案和信息传输要求。
14.1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电能量计量系统现状。 14.2根据相关电网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建设要求,提出光伏发电站并网计费关口、考核关口计量点的配 置方案,明确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主要包括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能表、专用计量屏柜等) 和电能量远方终端配置方案,提出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精度要求,提出计量表计的精度及数量要求, 是出电能量远方终端信息采集与传输方式,提出电能量信息向主站传送及通道配置要求。
0/GDW 116182017
15.3根据一次接人系统方案及通信网规划,分析光伏发电站在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光伏发 申站通信系统建设方案,包括光缆建设方案、光通信申路建设方案、光设备配置方案等。提出两个及以 上可行方案,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15.4提出光伏发电站通信系统的通道组织和话路分配方案。 15.5根据业务管理需求,提出调度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及其他辅助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及设备配置方 茶。 15.6提出对通信电源等辅助设施的配置要求
17.1简述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系统一次及二次部分主要结论。
17.1简述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系统一次及二次部分主要结论。 17.2应包括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主要附图内容如下: a)现有电网地理接线图; 光伏发电站投产前电网地理接线图: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图; d)推荐方案典型运行方式潮流图; e)其他电气计算相关分析图: f)光伏发电站电气主接线图 )光伏发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网络拓扑图: h)与设计光伏发电站相关的光缆路由现状、光传输网现状及建设方案图。
Q/GDW 116182017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
0/GDW 116182017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Q/GDW 116182017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 科【2015】1240号)文的要求编写。 随着光伏发电站的大规模发展和比重的日益增长,为保障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促 进电网与新能源协调发展,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主要目的为促进光伏发电有序发展,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光伏发电站本体和光 伏发电站送出工程前期工作。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 (2015】1240号)文的要求编写。 随着光伏发电站的大规模发展和比重的日益增长,为保障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 电网与新能源协调发展,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主要目的为促进光伏发电有序发展,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光伏发电站本体 发电站送出工程前期工作。
本标准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标准统一。以电网设计标准化指导工程设计,加强电网标准化建设: 保证电网、光伏发电站运行安全,投资合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必须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的技 术要求,统筹考虑,立足电网建设整体路桥设计、计算,保障电网、光伏发电站的安全、稳定和优质运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超前考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提高输变电工程单位占地的输电和变电 效能,遵循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注重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
准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标准统一。以电网设计标准化指导工程设计,加强电网标准化建设: 保证电网、光伏发电站运行安全,投资合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必须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的技 术要求,统筹考虑,立足电网建设整体,保障电网、光伏发电站的安全、稳定和优质运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超前考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提高输变电工程单位占地的输电和变电 效能,遵循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注重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
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2016年5月,项自启动,正式启动本标准编制工作,成立编制工作组。 2016年6月,完成标准大纲编写,组织召开大纲研讨会,确定基本框架 2016年7~9月,编制工作组开展研究讨论,逐条确定标准条款。 2016年9月23日,召开专家讨论会,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0/GDW 116182017
0/GDW 116182017
2016年10月,采用邮件方式/ 之在公司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工作组、省公司等单位范围内征求意见, 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6年11月15日,公司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为:审查组 经过协商一致,同意修改后报批。 2016年11月24日,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主题章共14章,主要由一次部分、二次部分、投资估算、结论和建议组成。一次部分,规定 了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需对电力系统现况及光伏发电站概述、电网发展规划、光伏发电站在系统中 的地位和作用、接入系统方案、对光伏发电站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五部分进行论述 分析。二次部分无缝钢管标准,规定了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电能计量、系统通信五方面的内 容深度要求。投资估算部分,规定了需计列接入系统一次投资估算和涉网系统二次部分设备清单及投资 估算。结论和建议部分,要求对接入系统报告的内容进行概述总结,并对工程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提 出建议。
本标准第3.2条中,开展电网接纳光代 本标准第5.1条g)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中的系统,是指应能反映本光伏发电站拟接入 电压等级、消纳范围及接入的局部地区电网。 本标准第14.1条中,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光缆及传输网等通信网络现状,包括已立项或在建 通信项目情况等,说明接入节点通信条件,包括光设备槽位情况、相关光缆类型及芯数。
....- 相关专题: 光伏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