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5053-2021 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0.1数据接人指接入行业终端设备、业务系统的数据。数据接入的数据种类应包括与智慧机 场建设紧密相关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
5.0.2数据接人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支持设备直接接人、边缘网关接人和系统接入等多种接人类型; 2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屋面标准规范范本,包括但不限于API、Message和SOCKET等。 5.0.3数据接人管理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支持对数据源的管理,包括注册、注销、信息查询、变更管理和群组管理等功能; 2支持接入数据负载均衡,支持根据不同负载均衡策略,将数据转发至后续的数据处理 模块; 3支持数据源的监控告警,包括状态监控、告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4支持对数据接人任务的管理、调度、监控和异常恢复等操作; 5支持按照任务触发规则来调度数据接人任务,
1支持设备直接接人、边缘网关接人和系统接入等多种接人类型; 2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API、Message和SOCKET等。 5.0.3数据接人管理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支持对数据源的管理,包括注册、注销、信息查询、变更管理和群组管理等功能; 2支持接入数据负载均衡,支持根据不同负载均衡策略,将数据转发至后续的数据处理 模块; 3支持数据源的监控告警,包括状态监控、告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4支持对数据接人任务的管理、调度、监控和异常恢复等操作; 5支持按照任务触发规则来调度数据接人任务
6.1.1数据传输主要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实现。 6.1.2应根据机场业务需求满足度、技术成熟度和技术路线可演进性等因素,进行网络技术 选择。 6.1.3应根据实际业务需要,从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方面选择网络设施。 6.1.4宜采用穴余的传输网络架构,避免单点失效,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6.1.5宜根据业务需求和特点复用网络资源,避免网络重复建设。 6.1.6宜支持消息、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传输。消息传输宜支持异步和同步消息传输机制,具 备低延时、高并发的消息传输能力。文件传输宜支持大规模文件传输和数据压缩、解压机制 6.1.7应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断点续传和加密等机制,减少传输数据丢 失、泄露风险,保障数据传输前后的一致性。 6. 1.8宜支持 IPv6能力、以支持未来新增应用IPv6的部署需求
6.1.8宜支持IPv6能力、以支持未来新增应用IPv6的部署需求
6.2.1有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接人网、骨干网和数据中心网络。 【条文说明】数据中心网络是应用于数据中心内,将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的专有网 络。数据中心内的流量具备数据集中、东西流量多等特征,数据中心网络具备高带宽、高扩展 性、高健壮性和低运维开销等特点。 6.2.2有线网络应考虑机场数字化转型发展所产生的流量需求。宜支持根据网络流量变化灵活 调配负载、灵活调整自身拓扑和链路容量。核心网络设备应预留足够槽位数量,支持端口平滑 扩容。
络级等分别进行可靠性设计
6.2.4机场光纤等传输类资源的规划和使用,
6.2.5骨干网是机场网络的联接中枢,需支持多业务融合承载。可采用隔离技术保证高优先级 业务的高带宽、低时延要求。宜采用被动测量技术对骨干网上业务进行测量,支撑网络性能实 时测量。 【条文说明】网络检测技术可分为主动检测和被动测量。主动检测指通过构造检测报文方式,对 检测报文进行时延、丢包等SLA测量,间接获得网络质量。被动测量指直接对实际业务流进行 测量的检测技术,被动测量基于实际业务流,因此测量精度高。 6.2.6接入网是各类终端接入网络正常开展业务的基础。应根据有线网络建设以及承载业务的 差异选择接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交换技术、无源光局域网技术等。
6.2.7数据中心网络宜满足以下要求:
开妆用 既定策略调整网络服务; 2能为机场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动态地创建规模可弹性伸缩、满足安全隔离要求的虚拟 网络资源; 3支持10G、25G、40G及以上速率的网络端口,满足数据中心应用及未来发展需求; 4为实现网络高效运维,数据中心网络具备快速定位网络问题的能力; 5网络架构支持跨数据中心网络联接,满足存储和计算资源的跨数据中心统一分配与虚拟 机跨数据中心平滑迁移的要求
6.3.1无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集群通信网络(如400M、800M等)、WLAN网络、4G专网、 5G网络、航空频段地空通信等,机场应根据承载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网络技术。宜考虑对既有 网络的兼容性,以及对新的网络技术的可扩展性。 6.3.2机场场面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宜参考民用航空机场场面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应用相关指导 材料。
6.3.3WLAN网络宜符合下列要求
1为不同场景的业务提供WLAN无线网络接人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航站楼旅客无线接入、 办公场所办公人员无线接人等。 2WLAN接人服务满足性能、便捷和安全要求。面向机场公共场所提供WLAN服务。 3支持WLAN的Portal页面,支持多种智能终端接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和个人电
脑等。面向旅客的WLAN服务宜支持多种验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登机牌、身份证等 信息。 4对WLAN信道进行统一规划,保证信道之间不相互干扰,实现无缝漫游、全覆盖、不 掉线。 5具备智能运维的能力,可对WLAN网络进行用户体验质量评估,并可对评估质量进行区 域和时间维度的对比。
6.3.44G专网宜符合下列要求:
6.3.55G网络宜符合下列要求!
15G网络的技术满足《5G移动通信网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YD/T3615)、《5G数字 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人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3618)和《5G数字蜂窝移动 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3627)的要求; 2对于机场空中交通管制与服务类、航空公司安全类和机场安全类等业务场景,根据其业 务类别对应的安全等级要求,采用5GAeroMACS2.0通信网络:
【条文说明】5GAeroMACS2.0引用自《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 3对于旅客公众服务类场景,宜采用5G公网接人方案; 4对于视频回传应用场景,5G网络宜支持4K等高质量视频传输,支持管理人员实时远程 查看分析: 5对于航空器通信应用场景,5G网络宜满足机坪全覆盖及安全性、可靠性要求。 6.3.6无线网络还包括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广覆盖通信等不同场景的物联网网络,可用于 自助智能服务设备、智能化行李系统、智能仓储、自动化物流、智慧能源管理和航班保障节点 时间数据自动化采集等领域应用
数据计算与存储技术要寸
7.1.1数据计算与存储指通过云平台为机场提供数据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实现计算、存储等 壶拟和物理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及展现的功能,满足智慧机场应用对数据计算与存储的相关 需求。
虚拟和物理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及展现的功能,满足智慧机场应用对数据计算与存储的相关 需求。 7.1.2宜满足智慧机场信息资源虚拟化、弹性化、高可用和高安全,以及跨数据中心分布、大 规模性、数据一致性等要求。 7.1.3宜采用模块化体系架构,支持在不影响现有业务的情况下增加云服务,满足业务系统平 滑迁移、软硬件资源升级和扩展等要求。宜使用云原生技术构建应用,以微服务架构将机场业 务服务化。 7.1.4宜兼容主流操作系统和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提供云主机、云硬盘、容器和裸 金属等基础资源运行环境,并具备一定的自恢复能力。 7.1.5宜提供面向智慧机场业务的计算与存储资源调度管理和可视化操作功能,支持云服务的 快速部署和监控。 【条文说明】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形 式,并进行展示、交互及处理等操作
7.1.2宜满足智慧机场信息资源虚拟化、弹性化、高可用和高安全,以及跨数据中心分 规模性、数据一致性等要求
7.1.3宜采用模块化体系架构,支持在不影响现有业务的情况下增加云服务,满足业务 滑迁移、软硬件资源升级和扩展等要求。宜使用云原生技术构建应用,以微服务架构将 务服务化
7.1.4宜兼容主流操作系统和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提供云主机、云硬盘、容器和裸 金属等基础资源运行环境,并具备一定的自恢复能力。 7.1.5宜提供面向智慧机场业务的计算与存储资源调度管理和可视化操作功能,支持云服务的 快速部署和监控。 【条文说明】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形 式,并进行展示、交互及处理等操作
7.2.1宜采用开放、开源的主流技术,构建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灵活易扩展的计算、存储等 虚拟化资源池。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能兼容多种异构设备,根据业务系统对云平台需求,选 择通用的、绿色节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7.2.2宜支持对计算、存储等虚拟化资源的封装,实现云服务的发现、接人、路由、编排和计 量等管理功能。
系统快速迭代的需求。 7.2.4宜满足智慧机场业务多元化要求,具有开放统一的架构。支持私有云、混合云的部署, 支持单云部署与多云部署。 7.2.5宜支持私有云、混合云统一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统一门户、统一鉴权、统一运维和统 云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宜支持对多节点计算与存储资源及不同虚拟化技术的云平台进行统一管 理和运维,
生个H 7.2.6应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服务。宜为业务系统提供容灾服务,机场关键业务系 统宜部署在集中式存储资源池上 提供跨数据中心容灾功能, ,保障业务系统连续性
8.1.1数据处理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管理、视频服务、融合通信服务、GIS和 BIM等能力,实现对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 8.1.2各机场可根据自身需求,在遵从总体架构的基础上,选择部署数据处理层的能力,并根 据业务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在统一的技术架构下不断增加新技术能力。 8.1.3数据处理层宜部署在机场云平台上,由机场云平台提供需要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虚拟 和物理资源。 8.1.4数据处理层宜向数据服务层提供开放接口,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 网管理、视频服务、融合通信服务、GIS和BIM等技术能力
8.2.1大数据技术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大数据处理环境和分布式数据处理功能。对外提供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分析和实时 流式数据处理分析功能。 2支持多源、异构、多种接入方式的机场系统数据汇聚,包括离线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采 集。离线数据采集支持增量和全量两种采集方式,宜优先使用增量采集方式。 3支持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面向结构化数据分析,能够支持机场不同规模数据量的处 理,为上层应用的决策分析提供服务。 4提供融合数仓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湖、主题库、专题库、指标和算法等数据资产 以及实时流处理等功能。 5提供数据治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通用的数据标准、数据模型、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 理、数据资产可视化、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6支持以数据为核心,以数据报表、标签画像和数据挖掘等数据服务的形式,支撑上层业
8.2.1大数据技术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务应用。 7支持用户登录、日志、接入分析报告和应用系统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完整的数据 接人、治理和开发等规范文件,提升机场智慧运营管理能力
8.2.2大数据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离线数据采集、实时数据采集等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接口和数据共享接口; 2支持结构化、非结构化等不同类型数据源的数据接人; 3支持为业务应用层或外部系统、互联网提供数据服务,包含数据分析结果调用、数据实 时查询等。
部署大数据能力和建设规模。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机场旅客流量预测、差 异化安检、旅客便捷服务、机场商业管理、航空物流管理和机场群干支运行协同等
8.3.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1具备异构资源池统筹管理所需的各类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能力; 2具备计算引擎提供任务调度和资源调度功能; 3提供基于统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各类算法进行模型训练与推 理功能; 4提供运维及管理功能; 5提供视频、图像、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通用算法服务; 6提供模型算法开发服务,包括在线开发、调测功能; 7提供一站式的开发服务界面,方便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 8.3.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1支持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接入; 2支持提供算法服务及统一算法服务框架,并具备服务管理、服务运行状态监控、服务上 线等功能,供各上层应用调用。 8.3.3各机场应根据各业务部门对机场智慧应用的差异化需求,选择性部署人工智能技术。人 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机场视频分析、人脸检测、资源分配、人员排班派工 智能服务机器人和辅助驾驶等。
8.3.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1支持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接人; 2支持提供算法服务及统一算法服务框架,并具备服务管理、服务运行状态监控、 线等功能,供各上层应用调用
8.3.3各机场应根据各业务部门对机场智慧应用的差异化需求,选择性部署人工
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机场视频分析、人脸检测、资源分配、人员排 智能服务机器人和辅助驾驶等。 (条文说明资源分配包含机位、登机口、行李转盘、值机柜台和安检口等资源
8.4.1物联网管理宜符合下列要求
1适配多种不同的网络传输技术,兼容多种终端设备,实现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统一管理 共享和整合; 2支持对机场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进行综合化、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传感器、联网设备 和分析技术改变机场传统运营方式,有效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3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应用支持及安全管理等功能; 4提供负载均衡机制,支持基于云计算的平滑弹性扩容,具备扩容到支持百万级设备接入 的能力; 5支持异构设备上报的数据解析、标准格式数据转换,及特定数据格式和标准数据格式的 双向转换; 6支持数据源管理及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同步功能,通过多种可靠数据传输通道,实现 不间断数据传输
8.4.2物联网管理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统一的通信接口供感知设备或网关集成,实现终端数据快速接入。对于不支持标准 IP网络通信能力的终端,需要支持部署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网关,就近提供设备连接管理能力, 解决物联网设备网络穿越、功耗、带宽等问题。 2提供鉴权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信令和消息订阅等接口,通过数据服务 层实现与物联网智慧应用的对接
理、飞行区水位检测、廊桥空调用电量检测、机坪并盖状态检测、风速风向检测、生物识别与 验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航站楼内温度自动调节和传感器行李定位追踪等数据
8.5.1视频服务技术应用符合下列要求:
1宜支持摄像机设备统一管理、视频图片存储和转发、视频点播、视频轮巡、录像回放和 汉限管理等视频监控管理功能。支持机场保障部门获取所在作业区域的视频。 2宜支持将多个视频融合显示在模型所对应的真实位置,实现立体全局监控整体态势,包 含视频三维融合显示、全景视频拼接显示、视频智能显示、指定区域放大显示和摄像头关联显
【条文说明】视频智能显示包括视频叠加航班号信息显示、跑道增强显示等。 3宜支持旅客排队长度分析、安检候时分析、人群密度分析、行人轨迹分析、人体特征分 析、违规行为分析和航班保障节点采集等视频智能分析功能。支持智能安防管控系统、智慧航 显、差异化安检和刷脸登机等业务应用。 4机场口岸、安全检查等视频监控功能应符合《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 7003)要求。 5视频监控具有可扩展性,宜符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 术要求》(CB/T28181)标准要求,以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控
析、违规行为分析和航班保障节点采集等视频智能分析功能。支持智能安防管控系统、智慧航 显、差异化安检和刷脸登机等业务应用。 4机场口岸、安全检查等视频监控功能应符合《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 7003)要求。 5视频监控具有可扩展性,宜符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 术要求》(GB/T28181)标准要求,以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控。 8.5.2视频服务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摄像机的管理、视频传输等功能; 2支持视频流直接传送给上层应用; 3支持给上层应用提供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和视频融合服务; 4支持通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 协议与外部视频监控平台对接。
8.5.2视频服务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2支持视频流直接传送给上层应用; 3支持给上层应用提供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和视频融合服务; 4支持通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CB/T28181 协议与外部视频监控平台对接
1通过人像特征识别等技术,支撑刷脸值机、智慧航显、差异化安检和刷脸登机等提升旅 客出行体验的应用场景; 2通过人群密度分析、人体特征结构化分析等技术,支撑智能安防管控等提高安全运行效 率的应用场景; 3通过视频智能分析自动采集航班入离位、客舱门开关、客梯车靠撤和配餐开始结束等航 班保障进程信息,服务于智能运行业务的应用场景; 4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支撑飞行区内保障人员、设备的作业行为分析监管和联动报警 等应用场景
8.5.4融合通信服务技术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8.5.5融合通信服务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
8.5.5融合通信服务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1支持与机场有线通信系统、内通系统的接口,用于传送音频数据; 2支持与LTE无线专网系统的接口,用于传送音视频数据; 3支持与800M集群系统的接口,用于传送音频数据和消息; 4支持与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口,用于传送音视频数据;
8.5.6GIS技术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1建立统一的机场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机场失量化地图信息、机场路网滑行道和跑道的 坐标位置信息等,并支持集成BIM模型和CAD图纸等,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和统一管理; 2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功能,并实现用户权限认证、服务监控和CIS管理门 户,为机场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机场地理信息数据交互和地图发布服务; 3建立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维护机制,确保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室外地图绝对精度达到亚米级
8.5.7GIS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提供数据导入、二维地图、三维地图、图层控制、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接口; 2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支持地图热力图、地图导出、路径规划、要素编辑、要素查询和 坐标转换等功能
8.5.8BIM技术应用宜符合下列要求:
8.5.9BIM技术应用接口宜符合下列要求!
支持模型、参数等各类BIM数据的接人; 2通过数据服务层对外提供轻量化BIM模型、建设资料与信息等BIM数据及服务; 3提供数据采集接口、BIM数据服务接口、功能服务接口和数据同步接口
8.5.10宜根据实际业务场景需求,引人新技术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自动驾驶和高精 度定位等。新技术宜通过组件化或者云服务形式提供,按现有技术架构要求部署,降低新技术 使用门槛和集成难度。
9.1.1数据服务宜能有效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管理、视频服务、融合通信服务、 GIS和BIM等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机场数据的融合及共享。 9.1.2应能为机场内外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航班运行、旅客及行李服务、货运 物流、非航业务和安全安防等领域应用,实现系统间数据集成、融合和共享。 9.1.3数据服务包含但不限于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消息集成等多种集成服务能力,支持跨 网、跨云、跨组织的信息交互,通过AP网关、消息队列、多协议适配、任务调度、分布式缓 存、数据收集与检索等中间件技术,实现机场业务联接协同
9.2.1数据服务宜提供数据集成功能
1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快速集成; 2支持文本、消息、API、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等多种异构数据源之间的同步和转换: 3支持跨网络、跨云、跨数据中心和跨机房等多种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同步; 4支持按数据量(增量、全量)、时间(定时、实时)等任务触发规则来灵活调度任务
1支持API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服务创建、部署、发布、测试、监控、下线的全生命 周期管理; 2支持API服务编排,将应用的多个服务在编排引擎中完成逻辑聚合,对外封装呈现为 个服务; 3支持API服务的流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对服务、用户、应用设置按分钟、小时、天的 调用量控制,保护业务的稳定运行; 4支持实时、可视化的API服务监控分析,通过服务运行实时监控,掌握服务的整体运行
青况,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服务的请求次数、出错统计、数据流量和调用时延等指标内容。 9.2.3数据服务宜提供消息集成功能:
9.2.3数据服务宜提供消息集成功能:
9.2.3数据服务宜提供消息集成功能
1支持消息发布、消息订阅、消息路由、消息查询和消息监控等消息全生命周期管理 功能; 2支持广播、发布/订阅等主流消息传输模式; 3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消息模型; 4支持消息可视化监控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消息消费进度可视化、连接查询可视化、连 接日志可视化和消息统计可视化等功能
9.2.4数据服务层与数据处理层的接口宜符合
支持通过HTTPAPT、MOSDK等方式与天数据进行交互。支持将天数据模块中的数据 装成服务,以主流接口服务方式提供给上层应用调用,接口方式包括但不限于RESTfulAPI WebService和SOCKET等方式,并具备可扩展性。 2支持将视频服务、物联网管理、GIS等提供的服务进行集成及编排,以主流接口服务方 式提供给上层应用调用,接口方式包括但不限于RESTfulAPI、WebService、SOCKET等方式, 并具备可扩展性。
1具备良好的接口兼容性,可通过MQ、RESTful、WebService和SOCKET等国内外主流接 口方式对接现存、新建的机场及相关方各类业务系统,完成消息、服务、数据等的接收与发送:
10.0.1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应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客项要求,遵循《信息 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民用航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 南》(MH/T0069)和《民用航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MH/T0076)。 10.0.2机场数据基础设施使用密码技术时,应满足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 10.0.3应采取供应链安全保护措施,采购使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 定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降低供应链安全风险。 10.0.4根据机场网络承载业务需求的差异及安全保护等级的不同,应对机场网络和云平台划 分不同的安全域,并做好安全域之间的边界防护,实行网络分区分域管理。 10.0.5宜构建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整体纵深防护体系,实时感知全网安全态势,实现云平台 网络、安全之间的联动,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动态响应和恢复处置能力。 10.0.6应建设统一身份管理体系,加强对数据基础设施的用户、设备的身份安全管理 10.0.7应采取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在做好数据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装饰标准规范范本,明确业务 数据流向及共享范围。
11运维及运营技术要习
11运维及运营技术要求
11.0.1机场数据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应遵从《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GB/T28827)的 要求。 11.0.2宜提供智慧机场的物理资源、虚拟资源、软件资源以及业务系统的状态数据,可检查 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报表展示。 11.0.3宜提供自动化运维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操作单元自动化、操作过程流程化,以提升运 维效率,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11.0.4宜提供API接口,支持接收数据接入层、数据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服务 层等上报的资源数据、告警数据、性能和容量数据等。 11.0.5宜提供日志采集存储功能,并提供日志访问、分析的界面和接口,便于进行统一的日 志管理。 11.0.6宜提供数据监控和分析功能,实现度量指标体系定义、指标可视与监控、问题分析与 改进等业务运营功能。 11.0.7宜提供获取用户使用信息的功能,实现应用使用状况监控、用户体验分析等应用运营 功能。 11.0.8宜为数据运营提供数据架构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管理 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具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铁路标准,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 数据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