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220-2017-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L/T5220200
表8.0.4绝缘子及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8.0.5配电线路采用钢制金具应热镀锌 压力容器标准,且应符合DL/T765.1的 技术规定。
8.0.5配电线路采用钢制金具应热镀锌,且应符合DL/T765.1的 技术规定。
9.0.11kV~10kV配电线路的导线应采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 垂直排列。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置采用水平排列。城镇的 1kV~10kV配电线路和1kV以下配电线路宜同杆架设,且应是同 一电源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9.0.2同一地区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在电杆上的排列应统 一。零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 于相线。 9.0.31kV以下路灯线在电杆上的位置,不应高于其他相线和零 线。 9.0.4 配电线路的档距,宜采用表9.0.4所列数值。耐张段的长 度不应大于1km。
9.0.11kV~10kV配电线路的导线应采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 垂直排列。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城镇的 1kV~10kV配电线路和1kV以下配电线路宜同杆架设,且应是!同 一电源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9.0.2同一地区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在电杆上的排列应统 一。零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 于相线。 9.0.31kV以下路灯线在电杆上的位置,不应高于其他相线和零 线。 9.0.4配电线路的档距,宜采用表9.0.4所列数值。耐张段的长 度不应大于1km。
DL/T52202005
表 9.0.4 配电线路的档距
9.0.5沿建(构)筑物架设的1kV以下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线, 导线支持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m。 9.0.6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如 无可靠资料,导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表9.0.6所列数值。
9.0.7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1kV10kV、1kV以下 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9.0.7所列数值。
9.0.7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1kV10kV、1kV以下
表9.0.7同杆架设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m
9.0.8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绝缘线路或1kV~10kV、1kV 以下同杆架设的绝缘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9.0.8 所列数值。
表9.0.8同杆架设绝缘线路横担之间的量小垂直距离 m
表9.0.6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
9.0.91kV10kV配电线路与35kV线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 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0m。1kV10kV配电线路与66kV线 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3.5m,当1kV~ 10kV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m。 9.0.101kV~10kV配电线路架设在同一横担上的导线,其截面 差不宜大于三级。 9.0.11配电线路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 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kV~10kV为0.3m。 21kV以下为0.15m。 31kV~10kV引下线与1kV以下的配电线路导线间距离不 应小于0.2m。 9.0.12配电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 应小于下列数值: 11kV~10kV为0.2m。 21kV以下为0.1m。
DL/T52202005
DL/T52202005
DL/T5220—2005
10.0.1杆塔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承载力(强度和稳定)计算, 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抗裂、裂缝、地基和基础稳定计算, 均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10.0.2杆塔结构构件的承载力的设计采用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 式和杆塔结构式的变形、裂缝、抗裂计算采用的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设计表达式,应按GB50061的规定设计。 型钢、混凝士、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应按GB50061 的规定设计。 10.0.3各型电杆应按下列荷载条件进行计算: 1 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 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转角杆和终端杆)。 10.0.4 各杆塔均应按以下3种风向计算杆身、导线的风荷载: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转角杆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 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或45°。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10.0.5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杆塔、导线的风荷 载,其垂直线路方向分且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符合GB50061 的规定。 10.0.6杆塔的风振系数β,当杆塔高度为30m以下时取1.0。 10.0.7 风荷载档距系数α,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风速20m/s以下,01.0。 2 风速(20~29)m/s,0=0.85。 3 风速(30~34)m/s,0=0.75。 4 风速35m/s及以上,a=0.7。
10.0.8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应采用定型产品。电杆构 造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0.0.9配电线路采用的横担应接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选用 应规格化。采用钢材横担时,其规格不应小于:Z63mm×263mm X6mm。钢材的横担及附件应热镀锌。 10.0.10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 采用45°。当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且不应小于30°。 10.0.11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5m。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 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m。 10.0.12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接受力情况计算确 定,且不应小于25mm。 10.0.13空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宜装设防 风拉线。 10.0.14钢筋混凝土电杆,当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 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 护套。 10.0.15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6mm。拉 线棒应热镀锌。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mm~4mm或 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10.0.16电杆基础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倩况 等条件进行设计。 10.0.17电杆理设深度应计算确定。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 深度宜采用表10.0.17所列数值,
DL/T5220—2005
DL/T5220—2005
表10.0.17单回路电杆埋设深度
DL/T5220—2005
10.0.18多回路的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拨稳 定、倾覆稳定时,应符合GB50061的规定。 10.0.19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15级,预制基础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级。 10.0.20采用岩石制做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应选择结构完整, 质地坚硬的石料(如花岗岩等),且应进行试验和鉴定。 10.0.21配电线路采用钢管杆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定。钢 管杆的基础型式、基础的倾覆稳定应符合DLT5130的规定
DL/T52202005
11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
11.0.1配电变压器台的设置,其位置应在负荷中心或附近便于 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段。 11.0.2下列类型的电杆不宜装设变压器台: 1转角、分支电杆。 2 设有接户线或电缆头的电杆。 3 设有线路开关设备的电杆。 4 交叉路口的电杆。 5 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 6人员易于触及或人员密集地段的电杆。 7 有严重污移地段的电杆。 11.0.32 4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式变压器台。 400kVA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室内装置。当采用箱式变压器或落 地式变台时,应综合考虑使用性质、周围环境等条件。 11.0.4柱上式变压器台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其带 电部分,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等条件。 落地式变压器台应装设固定围栏,围栏与带电部分间的安全 净距,应符合GB50060的规定。 11.0.5变压器台的引下线、引上线和母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 线,其截面应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且不应小于16mm。变压 器的一、二次侧应装设相适应的电气设备。一次侧熔断器装设的 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二次侧熔断器或断路器装设的对地 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各相熔断器水平距离:一次侧不应小于 0.5m,二次侧不应小于0.3m。 11.0.6配电变压器应选用节能系列变压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DL/T52202005
11.0.7一、二次侧熔断器或隔离开关、低压断路器,应优先选 用少维护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定型产品,并应与负荷电流、导线最 大允许电流、运行电压等相配合。 11.0.8配电变压器熔丝的选择宜按下列要求进行: 1容量在100kVA及以下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额定电流 的23倍选择。 2容量在100kVA及以上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额定电流 的1.5~2倍选择。 3变压器低压侧熔丝(片)或断路器长延时整定值按变压器 额定电流选择。 4紧华地段,居民密集区域宜设置单相接地保护。 11.0.91kV~10kV配电线路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应装设分段 或分支开关设备。环形供电网络应装设联络开关设备。1kV~10kV 配电线路在线路的管区分界处宜装设开关设备。
没米准行用数带弗下制
12.0.1无避雷线的1kV~10kV配电线路,在居民区的钢筋混凝 土电杆置接地,金属管杆应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宜超过302。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1kV以下配电线路和10kV及以下共杆的 电力线路,其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铁横担或金属杆,应与零线连接, 钢筋混凝士电杆的钢筋宜与零线连接。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1kV以下配电线路,其钢筋混凝土电杆 直接地,金属杆应接地,接地电阻不置大于502。 沥青路面上的或有运行经验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金属 杆,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筋、铁横担和 金属杆也可不与零线连接。 12.0.2有避雷线的配电线路,其接地装置在雷雨季节干燥时间 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表12.0.2所列的数值
DL/T52202005
12.0.2电杆的接地电
DL/T52202005
12.0.3柱上断路器应设防雷装置。经常开路运行而义带电的 柱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两侧,均应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线与 柱上断路器等金属外壳应连接并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2。 12.0.4配电变压器的防雷装置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防雷 镀置位置,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二次侧中性 点以及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 12.0.5多雷区,为防止雷电波或低压侧雷电波击穿配电变 压器高压侧的绝缘,置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或击穿熔断器。 如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应在低压侧中性点装设击穿熔断 器。 12.0.61kV10kV配电线路,当采用绝缘导线时宜有防雷 潜施,防雷措施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实际运行经验确 定。 12.0.7为防止雷电波沿1kV以下配电线路侵入建筑物,接户线 上的绝缘子铁脚置接地,其接地电阻不置大于302。 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日/年的地区和1kV以下配电线被 建筑物屏蔽的地区以及接户线与1kV以下干线接地点的距离不大 于50m的地方,绝缘子铁脚可不接地 如飞V以下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自然接地电阻不大 于302,可不另设接地装置。 12.0.8中性点直接接地的1kV以下配电线路中的零线,应在电 源点接地。在干线和分干线终端处,应重复接地。 1kV以下配电线路在引入大型建筑物处,如距接地点超过 50m,应将零线重复接地。 12.0.9总容量为1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42,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2。 总容量为1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盗的接地电阻
不应大于102,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2,且 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12.0.10悬挂架空绝缘导线的悬挂线两端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 应大于302。 12.0.111kV~10kV绝缘导线的配电线路在干线与分支线处、干 线分段线路处宜装有接地线挂环及故障显示器。 12.0.12配电线路通过耕地时,接地体应理设在耕作深度以下, 且不宜小于0.6m。 12.0.13接地体宜采用垂直敷设的角钢、圆钢、钢管或水平敷设 的圆钢、扁钢。接地体和埋入土壤内接地线的规格,不应小于表 12.0.13所列数值。
不应大于102,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2,且 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12.0.10悬挂架空绝缘导线的悬挂线两端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 应大于302。 12.0.111kV~10kV绝缘导线的配电线路在干线与分支线处、干 线分段线路处宜装有接地线挂环及故障显示器。 12.0.12配电线路通过耕地时,接地体应理设在耕作深度以下, 且不宜小于0.6m。 12.0.13接地体宜采用垂直敷设的角钢、圆钢、钢管或水平敷设 的圆钢、扁钢。接地体和埋入土壤内接地线的规格,不应小于表 12.0.13所列数值。
表12.0.13接地体和埋入土境内接地线的量小规格
DL/T 5220 = 2005
13.0.1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 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情况求 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计算。 计算上述距离,不应考虑由于电流、太阳辐射以及覆冰不均 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应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 计施工的误差。
13.0.2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13.0.2数值
表13.0.2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
13.0.3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地段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 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表13.0.3所列数值
DL/T 52202005
13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0.3导线与山坡、悄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
DL/T52202005
13.0.41kV10kV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做成的建 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应尽量不跨越,如需跨越,导线与 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裸导线不应小于3m, 绝缘导线不应小于2.5m。 1kV以下配电线路跨越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 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棵导线不应小于2.5m,绝缘导线不应小于 2m。 线路边线与永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 小于下列数值: 1kV~10kV:裸导线1.5m,绝缘导线0.75m。(相邻建筑物无 门窗或实墙) 1kV以下:裸导线1m,绝缘导线0.2m。(相邻建筑物无门窗 或实墙) 在无风情况下,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 平距离,不应小于上述数值的一半。 注1: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物或规划建筑线间的距离,指水平距离。 注2: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距离,指净空距离。 13.0.51kV~10kV配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 度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m,绝缘线为3m,当采用绝缘导 线时不应小于1m。 在下列情况下,如不妨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通道: 1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 2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商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 于3m。 配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和防护林带,导线与树木的净空 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小手3m。 配电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以及城市灌木林,不应砍伐通 道,但导线至树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配电线路的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13.0.5所列数值。
表13.0.5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
校验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应考虑树木在修剪周期内 生长的高度。 13.0.61kV10kV线路与特殊管道交叉时,应避开管道的检查 并或检查孔,同时,交叉处管道上所有金属部件应接地。 13.0.7配电线路与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场,甲、乙类 液体贮罐,液化石油气贮罐,可燃、助燃气体贮罐最近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贮罐不应小于1.2倍。 13.0.8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应符合下列要求:
DL/T5220—2005
表13.0.8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2配电线路一般架在弱电线路上方。配电线路的电杆,应 尽量接近交叉点,但不宜小于7m(城区的线路,不受7m的限 制)。 13.0.9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桥 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应符合表13.0.9的要求。
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文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DL/ T 5220 2005
DL/T52202005
14.0.1接户线是指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与用户建筑物外第 支持点之间的架空导线。 14.0.21kV10kV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40m。档距超过40m 时,应按1kV~10kV配电线路设计。1kV以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 大于25m,超过25m时宜设接户杆。 14.0.3接户线应选用绝缘导线,1kV~10kV接户线其截面不应 小于下列数值: 铜芯绝缘导线为25mm 铝芯绝缘导线为35mm。 1kV以下接户线的导线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选择,且不应 小于下列数值: 铜芯绝缘导线为10mm: 铝芯绝缘导线为16mm。 14.0.41kV~10kV接户线,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40m。1kV以 下接户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表14.0.4所列数值。1kV以下接 户线的零线和相线交叉处,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加强绝缘措 施。
表14.0.41kV以下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
14.0.5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kV~10kV为4m; 1kV以下为2.5m。 14.0.6跨越街道的1kV以下接户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有汽车通过的街道为6m 汽车通过困难的街道、人行道为3.5m: 胡同(里、弄、巷)为3m: 沿墙敷设对地面垂直距离为2.5m。 14.0.71kV以下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下 列数值: 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为0.3m; 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为0.8m; 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为0.75m: 与墙壁、构架的距离为0.05m。 14.0.81kV以下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距离,不应小于下列 数值: 在弱电线路的上方为0.6m; .CIn.Co 在弱电线路的下方为0.3m。 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 14.0.91kV~10kV接户线与各种管线的交叉,应符合表13.0.8 和表13.0.9的规定。 14.0.101kV以下接户线不应从高压引下线间穿过,严禁跨越铁 路。 14.0.1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的接户线,不应在档距内连接。跨 越有汽车通过的街道的接户线,不应有接头。 14.0.12接户线与线路导线若为铜铝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 14.0.13各栋门之前的接户线若采用沿墙敷设时,应有保护措施。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架空配电线路污移分级标准
表B.1 架空配电线路污移分级标准
首都与各省(直市)、自治区所在地及其相互间联系的主要 线路:首都至各重要工矿城市、海港的线路以及由首都通达国外 的国际线路:由邮电部门指定的其他国际线路和国防线路:铁道 部与各铁路局及各铁路局之间联系用的线路,以及铁路信号自动 闭塞装置专用线路。 C2二级路
县至区、乡的县内线路和两对以下的城郊线路:铁路的地区 线路及有线广播线路。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弱电线路等级
D.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 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股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 设计年限年平均查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接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 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 设计年限年平均暨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
DL/T5220—2005
一股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 年平均叠夜交通量为300015000辆,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 心,通往重点工矿、港口、机场等的公路。
一股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15000辆,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 心,通往重点工矿、港口、机场等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
年平均登夜交通为1000~4000辆,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D.5四级公路 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军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
DL/T5220—2005
DL/T52202005
根据2000年10月电规标质[200043号文《关于印发2000 年度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科研、标准化、信息计划项自的通知》,明 确将1987年7月颁发的SDJ20619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 规程》进行修改。 2001年6月,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委托中国电力建设工程 咨询公司以协标质[2001]50号文下达了修编大纲审查会议纪要 确定本次修编标准范围仍为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 范围。
DL/T 5220—2005
本章为新增内容,根据电力行业“对电力标准编写基本规定” (DL/T600一2001)将本标准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术语集中到本章 内做明确规定。
本章为新增内容,根据电力行业“对电力标准编写基本规定” (DL/T600一2001)将本标准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术语集中到本章 内做明确规定。
DL/T5220—2005
4.0.1原规程1.0.1条文。
本条是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国电运[1998418号《关于加快 城市电力建设改造的若意见》和DLT599一1996《城市中低压 配电网改造技术条例》及DL/T600《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等文件精神编写的。 建国以来,各地区在架空配电线路建设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 验,结合当前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十五”期间国家电力公司提 出要提高设备可靠性,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截止到2000年上半 年,全国已有24家供电企业达到一流供电企业标准,将原规程中 提出的“安全适用”修改为“安全可靠”,以实现供电可靠率要求。 4.0.2原规程1.0.1条修改条文。 本条文在原规程提出的新设备、新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各地 近年来发展的情况,补充提出新技术、新工艺是现代化工程设计 的原则,简称四新。 cIn.con 4.0.3原规程1.0.7条保留条文 4.0.4 原规程1.0.8条保留条文。 4.0.5原规程1.0.5条保留条文。 41
4.0.3原规程1.0.7条保留条文。
4.0.5原规程1.0.5条保留条文。
DL/T52202005
原规程在总则第1.0.6条中分别列出6条做了规定,修订后的 规程,将路径单独列出。
提出路径要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以利控制工程造 价,节省投资,严格质量,有利于线路安全运行,此条符合原电 力部《电力建设市场管理规定》的要求。
5.0.3原规程1.0.6条保留条文
城镇架空配电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线路 路径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协调,不仅考虑上空的范围,更要注意与 地下部分危险管线的接近,如煤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热力管线 等架空配电线路经确定后,需经当地规划部门的批准。
5.0.4原规程1.0.6条修改条文。
原规程中提出不占或少占农田,修订后规程中对农田有新的 解释。农田用词广泛,有高产田,低产田,有盐碱地,有水浇地 北方很多经过改良出现冬季种植的塑料大棚,占用后土地赔偿费 用很高,在设计选线中尽避免占用这类产值商的农田。
5.0.5原规程1.0.6条、1.0.7条合并条文。
按照GBJ16一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中第 10.2.11条的规定。
6.0.1原规程2.0.1条的保留条文。
6.0.2原标准2.0.2条保留条文。
DL/T5220—2005
DL/T5220—2005
由于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多高层建筑物之简有出现风速增大 的现象,甘肃省某市曾出现高层之间因风速增大有倒杆现象的发 生。2001年曾对城市高层建筑周围进行了三处两次最大风速的 实测,并将观测结果与同期气象观测站10m风速进行对比分析。 不同时间,现场在12m处观测风速平均增大22.75%,13m处 增大34.5%,15m处增大27.15%,三组平均增大28.16%,最大 风速差可达到2.5m/s。初步确定风速的增大可能与风向变化、 建筑物型式及观测点位置有关。根据实测结果文查阅了资料, GBJ9一19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6.1.4条对风荷载与大风方 向一致的谷口、山口对风压值要增加 5的调整系数。而城
年平均气温的确定与GB50061一1997《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 设计规范》的规定一致。
6.0.6原规程2.0.4条修改条文。
根据运行经验和GB50061一1997《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 计规范》的规定。
DL/T52202005
7.0.1原规程3.0.1条和3.0.7条修改条文。
近儿年城乡电网建设改造中,出现很多电气设备制造厂家, 无其是电线生产厂家很多。本次修订规程中对多股铝绞合导线, 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1179一1999《圆线同心绞 架空导线》热行。
7.0.2原规程第3.0.2条修改条文。
对原规程按综合计算拉断力进行修订,本规程用最大使月 力或平均运行张力进行计算。
7.0.3原规程第2.0.3条修改条文,
电杆、导线的风荷载计算式,将导线风荷载计算列入本标准 章节内,电杆风荷载计算列入新修订标准第10.2条内。
对需架设绝缘导线地段进行了规定: 利用绝缘导线大多数在已有架空线路的走廊里或同杆架 设,原一回线路输送容量受到限制再增加新的出线,而改用绝 缘导线:高层建筑周围防止高空坠物造成线间短路跳闸:很多 城市为了解决树与线的矛盾,每年春季都要组织园林部门进行 剪树,而利用绝缘导线缀解了线与树的矛盾,繁华街道和人员 密集地段考虑人的安全利用绝缘导线;严重污移地区,特别是 有对金属裸导线腐蚀的气体,利用绝缘导线,本标准又增加了 建筑施工现场需采用绝缘导线,主要是施工期间来往车辆较多 容易出现外力破坏(如吊车碰导线时有发生),所以本规程规定 了施工现场一条。
7.0.5原规程3.0.3条修改条文。
单股导线极少使用,标准中不再列入单
7.0.6原规程3.0.4条修改条文。
导线截面的确定接照1993年能源电[1993了228号文《城市 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和1996年DL/T599—1996《城市 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规定10kV主干线截面应为 150mm~240mm,分支线截面不宜小于70mm。全国大多数城 市基本按照上述规定进行,本规程要求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电网发 展规划确定导线截面,每地区可采用3~4种。对无配电网规划地 区不宜小于表内所列数值,由于铝导线的截面采用了新的制造标 准,本规程把新截面与接近的老截面进行归并(如125mm与120mm 相并,63mm与70mm相并)为一个档次。 707原规程305条补充条文
新增加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充许温度采用+90℃,是根据 XLPE绝缘材料测试维卡软化温度不小于93℃C,XLPE绝缘材料 的导线可耐温度允许达到+90℃而定的
7.0.8原规程3.0.6条保留条文。
三相四线制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是由于三相负荷不平 衡,民用家电波成分较高,零线截面与相线相同,可保证回路 畅通,有利于安全使用。O 7.0.9原规程3.0.9条,3.0.10条合并条文。 导线的连接在设计中取消了爆破压接。爆压起源于20世纪 60年代,多年实践证明,由于爆压时炸声对环境影响较大,影响 鸡下蛋,鱼塘鱼全部入泥中,造成损失约纷,在施工中往往引起 群众不满,争执时有发生,国家环保局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规 定值。 在爆压中,炸药与雷管的运输公安部规定不能同车运输,增 加了运输困难。河北省石家庄市曾发生爆炸事件,对炸药和雷管 的保管更加严格,所以本次修订中把爆压取消。 7.0.10原规程3.0.10条保留条文。
7.0.11原规程3.0.11条保留条文。 导线弧垂对塑性伸长的影响,而采取的减少弧垂法补偿的百 分数。此法是自前广泛采用的处理初伸长的方法。 7.0.12原规程3.0.12条保留条文。
DL/T52202005
7.0.12 原规程3.0.12条保留条文。
8.0.1原规程4.0.1条保留条
自前全国各地绝缘子的种类有针式、瓷横担、悬式绝缘子等, 根据污移等级标准可供选用。 对于瓷横担绝缘子,江苏等地仍在采用,由于产品定型机械 性能所限,难以扩天选用,本标准未作修改。调查中有些地区在 10kV配电线路上试用了有机复合绝缘子。有机复合绝缘子(指硅 橡胶合成绝缘子)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研制,20世纪80 年代后期有较大突破,在科研、运行部门协助下,开始少量生产 投入电力线路上试用运行情况良好。 1990年前后在一些地区连续发生污内事敌,分析原因提出对 策发现在电力线路中试用的有机复合绝缘子运行情况良好。 有机复合针式绝缘子具有较好的抗污闪性能,可用于污地 段,由于费用相对较高,设计中需酌情使用。 8.0.2原规程4.0.2条修改条文。V 配电线路绝缘子的防污,各地有许多经验,本条保留原来规 定。所提附录B是按GB/T16434一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 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内容所编写。 8.0.3、8.0.4原规程4.0.3条和4.0.5条的修改条文。本标准对悬 式绝缘子统一按机电破坏荷载计算与原规程有所不同。绝缘子与 金具的选型设计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故其荷载应相应地采用原 安全系数设计法中的标准荷载即“荷载标准值”。 绝缘子与金具所采用的金属材料与机械零件所采用材料相 似,而机械零件设计所采用设计方法,仍是安全系数设计法,故 绝缘子、金具的选型设计仍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 总式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原规程以1h机电试验负荷
自前全国各地绝缘子的种类有针式、瓷横担、激式绝级子等, 根据污移等级标准可供选用。 对于瓷横担绝缘子,江苏等地仍在采用,由于产品定型机械 性能所限,难以扩大选用,本标准未作修改。调查中有些地区在 10kV配电线路上试用了有机复合绝缘子。有机复合绝缘子(指硅 橡胶合成绝缘子)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研制,20世纪80 年代后期有较大突破,在科研、运行部门协助下,开始少量生产, 投入电力线路上试用运行情况良好。 1990年前后在一些地区连续发生污内事敌,分析原因提出对 策发现在电力线路中试用的有机复合绝缘子运行情况良好。 有机复合针式绝缘子具有较好的抗污闪性能,可用于污移地 段,由于费用相对较高,设计中密酌情使用
纸箱标准0.2原规程4.0.2条修改条文
配电线路绝缘子的防污,各地有许多经验,本条保留原来规 定。所提附录B是按GB/T16434一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 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内容所编写。 8.0.3、8.0.4原规程4.0.3条和4.0.5条的修改条文。本标准对悉 式绝缘子统一按机电破坏荷载计算与原规程有所不同。绝缘子与 金具的选型设计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故其荷载应相应地采用原 安全系数设计法中的标准荷载即“荷载标准值”。 绝缘子与金具所采用的金属材料与机械零件所采用材料相 似,而机械零件设计所采用设计方法,仍是安全系数设计法,故 绝缘子、金具的选型设计仍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 邀式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原规程以1h机电试验负荷
DL/T5220—2005
DL/T5220—2005
为计算基础,改为以额定机电破坏负荷为基准,1h机电负荷是额 定机电破坏负荷的75%。因此,安全系数相应提高了。 8.0.5原规程4.0.4条和4.0.5条的修改条文。 要求金具表面采用热镀锌工艺,仍是自前较为有效的防腐措 施,也是配电线路多年来运行经验的总结。 新标准中的配电线路所用金具均符合DL/T765.1一2001《架 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规定》,适用于架空配电线路中的裸导线及绝 缘导线。
为计算基础,改为以额定机电破坏负荷为基准,1h机电负荷是额 定机电破坏负荷的75%。因此,安全系数相应提高了。 8.0.5原规程4.0.4条和4.0.5条的修改条文。 要求金具表面采用热镀锌工艺,仍是自前较为有效的防腐措 施镀锌电焊网标准,也是配电线路多年来运行经验的总结。 新标准中的配电线路所用金具均符合DL/T765.1一2001《架 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规定,适用于架空配电线路中的裸导线及绝 缘导线。
....-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 配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