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437-2018 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JGJ 437-2018 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pdf
水量明显高于周边土体的不良地质
在地下病害体探测中,影响探测信号质量、数据信噪比和探 测深度的各种干扰因素。
2.1.8 H/V 曲线H/V curve
微动勘探法中,面波数据水平分量H与垂直分量V功率谱 的比值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2.l.9地下病害体验证verificationofundergrounddisasters identifiedbydetection 在地下病害体地球物理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取钻探、挖 探、针探等方法对疑似地下病害体进行验证的活动环境标准,
2.1.9地下病害体验证 verificationof undergrounddisasters identifiedbydetection
2.1.9地下病害体验证
在地下病害体地球物理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取钻探、挖 探、钰探等方法对疑似地下病害体进行验证的活动。
2.1.10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
根据地下病害体的类型、埋深、规模,地下结构完损状况, 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干扰、道路荷 载、气象特征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价其造成地面塌陷、地 下管线破损等灾害的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后果,综合判定其风险等 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根据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及风险后果等级综合确 定的风险程度。
N 噪声电平; P 风险发生可能性; P; 风险发生可能性一级指标分值; P; 风险发生可能性二级指标分值: 地下病害体覆跨比; Rgzw 地下构筑物边界和地下病害体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与 地下病害体最大跨度的比值: Rdm 地面设施边界和地下病害体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与地 下病害体最大跨度的比值; Rm 最低限度的信噪比; S 地下病害体投影面积; t一 衰减时间; T 时窗; U 电磁波速度; VRmin 面波相速度最小值; VR 面波相速度; 横向分辨率; β 波长深度转换系数; Er 相对介电常数; 7 最小可分辨电平; 入 电磁波波长; 地层电阻率。
3.0.1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应结合既有的岩土 工程、市政设施、水文气象等资料,查明探测区域内赋存的地下 病害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处置对策建议。
3.0.1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应结合既有的岩 工程、市政设施、水文气象等资料,查明探测区域内赋存的地下 病害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处置对策建议。 3.0.2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地面发生严重变形或陷事故、地下管线发生变形或 破损时,应立即进行; 2城市主干道路、广场及重点管线区域,宜定期进行; 3理藏年代久远的地下基础设施区域,宜定期进行: 4当存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宜分别在施工前、竣工后进行: 5城市重大社会活动涉及的道路、广场、地下管线周边等 区域,宜在活动举办前进行; 6排水管涵、河道周边等区域,宜在汛期后进行; 7其他存在地下病害体潜在安全风险的区域,宜择机进行 3.0.3地下病害体探测可采用普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普查应对测区进行全面探测,并应确定重点探测区; 2详查应对重点探测区进行探测,并应查明地下病害体的 属性。 3.0.4地下病害体探测方法应根据探测对象、场地地球物理特 性、环境特性、探测深度和精度等因素综合选择。 3.0.5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宜包括下 列内容: 1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现场踏勘; 2编制和审查探测工作方案; 3进行有效性试验,现场数据采集:
数据质量分析和评价; 5 数据处理与解释; 6 成果复核与验证; 7 地下病害体的风险评估; 8 报告编写,成果提交与归档。 3.0.6 探测仪器设备应性能稳定、状态良好,并应定期维护和 保养。 3.0.7王 现场探测工作开始前应根据探测目的、场地环境等因素 进行有效性试验,确定探测方法和工作参数。 3.0.8在探测过程中和完成后应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合格后方 可用于解释。 3.0.9在探测过程中,当发现危险性较大的地下病害体时,应 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3.0.10对探测的地下病害体应进行复核或验证。 3.0.11对地下病害体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控 制对策建议。 3.0.12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完成后,应编写成果报 告并绘制成果图。 3.0.13对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成果宜进行信息化管理。
3.0.13对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成果宜进行信息化管理,
4.0.1地下病害体可分为脱空、空洞、疏松体和富水体4类。 4.0.2根据工程特征划分的地下病害体类型宜按表4.0.2确定
4.0.1地下病害体可分为脱空、空洞、疏松体和富水体
表4.0.2地下病害体按工程特征分类
4.0.3根据地球物理特征划分的地下病害体类型宜按表4.0.3 确定
表4.0.3地下病害体按地球物理特征分类
4.0.4疏松体等级划分宜按表4.0.4确定。
4.0.4疏松体等级划分宜按表4.0.4确定。
表4.0.4疏松体等级划分
5.0.1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编写探测方 案等内容。
5.0.2资料收集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测区内的道路工程、地下工程等设计和施工资料; 测区地形图和测量控制资料; 3 测区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 4 测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已有的排水管道内检测成 果资料、给水管道漏水检测成果资料; 5测区内既有的地下病害体探测资料及地下病害体修复的 设计施工资料。
5.0.3现场踏勘应了解工作环境条件及典型王扰源的
形地貌及其变化情况,核实已收集资料的完备性及可利用程度, 评估现场作业风险
5.0.4探测方法应根据工作要求、地下病害体属性、场地干扰 因素和作业条件等选择。
5.0.4探测方法应根据工作要求、地下病害体属性、场地干扰
5.0.5探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 项自概况; 2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作环境分析; 3 工作依据; 4 工作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工作方法与仪器设备; 6 施工组织; 7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6.1.1地下病害体探测应具备下列条件:
6.1.1地下病害体探测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地下病害体与周边土体应存在一定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 2 地下病害体尺寸相对于埋藏深度或探测距离应具有一定 的规模; 3 现场应具备探测的实施条件。 6.1.2地下病害体探测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的 原则,复杂探测环境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 6.1.3探测方法或方法组合宜根据探测目的按表6.1.3确定
6.1.3探测方法或方法组合宜根据探测目的按表6.1.3确定。
注:一适用:0一可用。
6.1.4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线宜避开地形及其他干扰的影响; 2 测线宜通过已知点布设: 3 测线长度、间距应满足异常探测成果连续、完整,便于 追踪; 对重点区域,测线宜适当加密或网状布设。 ? 6. 1. 5 地下病害体探测的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线的起止点、转折点、地形突变点、非均匀分布的各测 点、重要的探测异常点及验证的点位,应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 2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T8 的有关规定; 3探测使用的底图比例尺不宜小于1:1000; 4宜采用当地城市坐标系。 6.1.6探测中应按不同探测方法和工程性质填写现场记录,记 录内容应清晰、准确、完整。 6.1.7探测成果解释应结合探测区域的地质资料、地上和地下 设施及周边工程环境等调查资料进行。
6.2.1探地雷达法探测地下病害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地下病害体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周边介质之间存在介电 性质差异; 2 测区内地表相对平坦。 6.2.2 探地雷达仪器设备的主要指标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系统增益不应小于150dB; 2 信噪比不应低于110dB,动态范围不应小于120dB; 3分辨率不应小于5ps; 4计时误差不应大于1.Ons; 5宜具备多通道采集功能。 6.2.3探测地下病害体宜采用部面法;当深部数据信噪比较低 不能满足探测要求时,宜采用共深度点法。 6.2.4探地雷达天线主频选择应符合探测深度和精度的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频率为80MHz~500MHz的屏蔽天线,当多种频率 的天线均能满足探测深度要求时,宜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 2当电磁干扰不明显且探测深度较大时,可选择非屏蔽的 低频天线;
3重点区域及普查中确定的重点异常区探测宜选用多种频 率天线。 6.2.5探地雷达法的垂向分辨率宜取探地雷达电磁波波长的 1/4,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波长宜按下式计算:
3重点区域及普查中确定的重点异常区探测宜选用多种频 率天线,
1/4,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波长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入 电磁波波长(m); 空气中的电磁波速度(m/ns),取0.3; 探地雷达天线主频(MHz); 相对介电常数。 Er 6.2.6探地雷达法的横向分辨率宜按下式计算
6.2.6探地雷达法的横向分辨率宜报
入=1000 fVe,
1在城市道路上进行探测时,测线宜沿车道行进方向布设: 2在城市广场等非道路区域进行探测时,测线宜沿场区长 边方向布设; 3在隧道、管道内部进行探测时,测线宜沿隧道、管道轴 向布设; 4普查时测线间距不宜大于2.0m,详查时测线间距不宜 大于1.0m。 6.2.8正式探测前应根据探测深度和精度要求,通过有效性试
6.2.8正式探测前应根据探测深度和精度要求,通过有效性试
6.2.9探地雷达法采集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记录时窗宜根据最大探测深度和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 速度综合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准站,开应进行定点测量验证。 6.2.12现场记录宜包含探测地点、测试参数、文件号、测线位 置、地面异常环境等内容,记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6.2.13探地雷达测线的定位可利用测区内已知位置的井盖、路 灯或管线等地物的雷达回波对测线进行校核。 6.2.14现场采集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数据的信噪比应满足数据处理、解释的需要;
置、地面异常环境等内容,记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6.2.13探地雷达测线的定位可利用测区内已知位置的井盖、路 灯或管线等地物的雷达回波对测线进行校核。 6.2.14现场采集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数据的信噪比应满足数据处理、解释的需要; 2重复观测的数据与原数据应一致性良好; 3现场记录信息应完整,且与数据保持一致; 4 数据信号削波部分不宜超过全部面的5%; 5 数据剖面上不应出现连续的坏道。 6.2.15根据数据质量及解释要求,数据处理方法和步骤(图 6.2.15)应符合下列规定:
2应对自由连续采集的数据进行水平距离归一化处理: 3可根据需要选取增益调整、频率滤波、背景消除、反褶 积、偏移归位、空间滤波、数据平滑、地形校正等处理方法; 4在数据处理各阶段均可选择频率滤波,消除某一频段的 干扰波; 5当反射信号弱、数据信噪比低时,不宜对数据进行反褶 积、偏移归位处理; 6可采用反褶积压制多次反射波干扰,反射子波宜为最小 相位子波; 7可采用空间滤波的有效道叠加或道间差方法,提高异常 信号的连续性、独立性和可解释性: 8改变反射信号的振幅特征宜在其他方法处理完后进行。 6.2.16影响探地雷达探测的典型干扰源类型可按表6.2.16 划分。
2.16 影响探地雷达探测的典型王扰
6.2.17探地雷达法资料解释方法和流程(图6.2.17)应符合 下列规定: 1解释成果应采用专业语言描述,用于成果解释的雷达图 像应清晰、信噪比高; 2宜根据信号的同相轴及振幅、相位和频率等属性特征提 取异常; 3应结合现场记录和调查资料,排除干扰异常; 4地下病害体解释宜结合地面变形、管线破损和历史塌陷
图6.2.17探地雷达法资料解释流程
等调查资料及测区地质资料进行; 5地下病害体的位置、范围和规模宜结合相邻测线对比分 析确定; 6应在雷达部面图上标明地下病害体的位置和范围。 6.2.18当采用探地雷达法探测时,地下病害体宜按表6.2.18 进行识别
表6.2.18地下病害体的探地雷达特
6.2.19探地雷达法成果图件宜包括探地雷达测线平面布置图、 地下病害体平面分布图、地下病害体探地雷达部面图
6.2.19探地雷达法成果图件宜包括探地雷达测线平面布置
6.3.1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病害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地下病害体具有一定的规模,且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较 明显的电阻率差异; 2 测区内接地条件良好或能通过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3 测区内没有电阻屏蔽层; 4 测区内地下没有高压电缆等强干扰存在。 6.3.2 高密度电阻率法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除应符合现行
6.3.2高密度电阻率法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除应
6.3.4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城市道路上探测时,宜沿道路延伸方向布设测线,在 非道路区域探测时,宜沿场地长边方向布设测线; 2测线上反映目标体的测点不应少于3个; 3同一排列的电极应呈直线布置,电极接地位置在沿排列 方向上的偏差不宜大于极距的1/10;在垂直排列方向上的偏差 不宜大于极距的1/5。 6.3.5正式探测前应进行有效性试验,确定观测装置、排列长 度及电极距
1电极接地电阻应小于5k2; 2复杂条件下,应采用不少于两种观测装置进行探测; 3对每个排列的观测数据,坏点总数不应超过总测量点数 的1%,对意外中断后的续测,应有不少于2个深度层的重 测值; 4对偶极装置,应观测电压和电流值,计算视电阻率值, 远电极极距不应小于5倍最大供电极距; 5实施滚动观测时,每个排列的伪剖面底边的数据应 衔接。 6.3.7王 现场记录宜包含探测地点、测试参数、测线编号、文件
名、测线位置、地面异常环境等内容,记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B 的规定。
1可选择两层或两列进行重复观测,也可固定供电测量方 式,采用相邻排列重合部分电极进行散点观测检查; 2外业质量检查点应随机抽取、分布均衡,异常点或有疑 可点应重点检查;检查量不应少于总工作量的5%,且不应少于 个排列; 3当因地表及浅层含水量变化或因地电干扰使得视电阻率 的原始数据或系统观测数据出现奇异点时,应剔除奇异点后再进 行质量评价;剔除点数不得超过该排列数据总点数的1%; 4质量检查统计的均方相对误差不得超过5%; 5当外业数据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检查量;当检查 量达到工作总量的20%,质量仍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探测。 6.3.9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处理应使用质量合格的数据,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地形坡度大于15°时,应进行地形校正; 2数据预处理时,可进行数据平滑和滤波,对个别无规律 的数据突变点,可结合相邻测点数值进行修正; 3可进行二维或三维反演。 6.3.10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探测剖面应分析确定部面中的电性结构及其异常区; 并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干扰体位置等资料,剔除干扰因素引 起的异常; 2不同的探测部剖面应对比分析,研究异常特征、性质,找 出这些面中电性特征类似的异常区域;
1单个探测剖面应分析确定部面中的电性结构及其异常区; 并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干扰体位置等资料,剔除干扰因素引 起的异常; 2不同的探测剖面应对比分析,研究异常特征、性质,找 出这些部面中电性特征类似的异常区域; 3地下病害体属性应在分析异常电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 其他有关资料解释。
6.3.11当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时,地下病
表6.3.11进行识别。
表6.3.11地下病害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面电性特征
6.3.12高密度电阻率法成果图件宜包括测线平面布置图、视电 阻率断面或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地下病害体平面分布图
6.4.1瞬态面波法探测地下病害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地下病害体与其周边介质之间存在速度或波阻抗差异: 2测区内地表相对平坦,无临空面、陡立面,相邻检波器 之间的高差小于1/2道间距。 6.4.2瞬态面波法的震源宜采用机械落重式、人工锤击式或者 电磁式震源
1仪器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应少于12道; 2仪器放大器的通频带应满足0.5Hz~4000Hz; 3放大器各通道的幅度和相位应一致,各频率点的幅度差 应小于5%,相位差不应大于采样间隔的一半: 4 仪器动态范围不应小于120dB: 5 应具备面滚动采集功能, 6.4.4 瞬态面波法的检波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垂向的速度型检波器。 2 检波器的自然频率宜选用4Hz~20Hz,并可按下式 计算:
fo≤Vrnin D
式中:fo 检波器的自然频率(Hz); 最大探测深度(m); VRmin 面波相速度最小值(m/s) β—波长深度转换系数,取0.5。 3同一排列检波器之间的自然频率差不应大于0.1Hz,灵 敏度和阻尼系数差不应大于10%
6.4.5瞬态面波法数据采集前应进行有效性试验,方法与内容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 的规定。
6.4.6瞬态面波法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波器应垂直地面安置,与地面耦合应良好; 2记录的近震源道不应出现削波,不应出现相邻坏道,非 相邻坏道不应超过3道,
6.4.8现场记录宜包含探测地点、测试参数、文件名、测线 测线位置、环境干扰状况等内容,记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 规定
4宜根据相速度剖面或视横波速度剖面特征对地下病害体 进行解释。
6.4.10当采用瞬态面波法探测时,地下病害体宜按表6.4.10 进行识别
表6.4.10地下病害体的瞬态面波法特征
6.4.11瞬态面波法探测成果图件宜包括探测点频散曲线图、面
6.4.11瞬态面波法探测成果图件宜包括探测点频散曲线图、面 波相速度或视横波速度剖面图及病害体解释成果图。
6.5.1 微动勘探法探测地下病害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探测目标与其周边介质之间存在波阻抗差异; 2 探测目标的尺寸与其埋藏深度之比大于0.1; 3 测区内地表相对平坦。 6.5.2 微动勘探法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用多通道数字地震仪或多台一体化数字地震仪; 2 采集时间长度应可控; 3 A/D转换位数不应小于24位:
4动态范围应大于120dB; 5系统噪声不应大于1uV。 6.5.3微动勘探法使用的拾振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阵各道拾振器应符合幅值和相位一致性要求; 2宜采用三分量速度传感器,固有频率不宜大于2Hz。 6.5.4 探测前应检查台阵中各拾振器的振幅和相位一致性。 6.5.5宜根据探测目标体的深度、现场工作条件等因素,选 择采用圆形、内嵌三角形、T形、L形或十字形等台阵观测 方式。 6.5.6应根据探测目的和深度、精度要求,确定台阵半径、仪 器采集参数及记录长度。 6.5.7拾振器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设计位置布设,布设条件宜一致,并应与地面耦合 良好; 2拾振器应摆放在密实地面上并调水平; 3台阵中各拾振器间的高差不宜大于25cm。 6.5.8微动勘探法现场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现场振动于扰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时机,避开 测点附近的持续强振动干扰; 2单次采集时间不宜少于10min,探测现场存在非持续的 干扰因素时,应延长信号采集时间; 3应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采集信号; 4应及时记录采集过程中的干扰情况。 6.5.9现场记录宜包含探测地点、台阵形式、测线编号、测试 参数、文件名、测点号、测试时间和环境干扰状况等内容,记录 宜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一一价一谢品家注数报居具评价质饮全下机宝
4 动态范围应大于120dB; 5系统噪声不应大于1μV。 6.5.3 微动勘探法使用的拾振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台阵各道拾振器应符合幅值和相位一致性要求; 2 宜采用三分量速度传感器,固有频率不宜大于2Hz。 6.5.4 探测前应检查台阵中各拾振器的振幅和相位一致性。 6.5.5宜根据探测目标体的深度、现场工作条件等因素,选 择采用圆形、内嵌三角形、T形、L形或十字形等台阵观测 方式。 6.5.6应根据探测目的和深度、精度要求,确定台阵半径、仪
6.5.6应根据探测目的和深度、精度要求,确定台阵半径
良好; 2拾振器应摆放在密实地面上并调水平; 3台阵中各拾振器间的高差不宜大于25cm。 6.5.8微动勘探法现场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现场振动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时机,避开 测点附近的持续强振动干扰; 2单次采集时间不宜少于10min,探测现场存在非持续的 于扰因素时,应延长信号采集时间: 3应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采集信号; 4应及时记录采集过程中的干扰情况。 6.5.9现场记录宜包含探测地点、台阵形式、测线编号、测试 参数、文件名、测点号、测试时间和环境干扰状况等内容,记录 宜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数据应与现场记录一致: 2 数据在所需频率范围内的信噪比宜大于10dB: 3对存在持续强振动干扰的数据,应重新采集,
6.5.11微动勘探法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解释除应满足本标准第 6.4.9条的规定外,还可根据各拾振点的H/V曲线和台阵平均 H/V曲线特征进行地下病害体的判别和解释。 6.5.12当采用微动勘探法探测时,地下病害体除应按本标准第 6.4.10条识别外,还宜根据H/V曲线特征进行识别,并宜符合 下列规定: 1空洞的H/V曲线在高频段表现宜为量值大; 2疏松体的H/V曲线在高频段表现宜为量值较大。 6.5.13微动探法成果图件宜包括典型时间记录、频散曲线 H/V曲线及视横波速度面或相速度剖面、病害体解释成果 图等。
6.6.1地震映像法探测地下病害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 2被探测对象的几何尺寸与其埋藏深度或探测距离之比不 小于0.1; 3测区内地表相对平坦,无陡立面。 6.6.2地震映像法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第 6.4.3条的规定。 6.6.3探测前应进行有效性试验,确定偏移距、激发方式及检 波器频率等。 6.6.4应根据探测深度和精度的要求确定采样间隔和记录长度。 6.6.5地震映像法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线宜选择地形起伏较小、表层介质较为均匀的地段 设
6.6.3探测前应进行有效性试验,确定偏移距、激发方式及检 波器频率等。 6.6.4应根据探测深度和精度的要求确定采样间隔和记录长度。 6.6.5地震映像法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线宜选择地形起伏较小、表层介质较为均匀的地段 布设; 2 测线宜布设成直线;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时,测线可布设 成折线,当遇到陡坎时,应另起新测线; 3测线上反映目标体的测点不应少于3个。 地需融临注视之数据平焦广然干剂顿产
6.6.4应根据探测深度和精度的要求确定采样间隔和记录长
1 测线宜选择地形起伏较小、表层介质较为均匀的地段 布设; 2测线宜布设成直线;当受场地条件限制时,测线可布设 成折线,当遇到陡坎时,应另起新测线;
表6.6.10地下病害体的地映像法特征
6.6.11地震映像法探测成果图宜包括地震映像测线平面布置 图、地震映像剖面图、地下病害体平面分布图
6.7.1 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病害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地下病害体与周边介质之间存在电性差异; 2 测区内地表相对平坦; 3 测区内没有强电磁干扰。 6.7.2 瞬变电磁法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小发射电流应大于3A; 动态范围不应小于120dB; 等效输入噪声不应大于1uV; 4 对工频干扰抑制不应小于60dB。 6.7.3地下病害体探测宜选用等值反磁通装置或中心回线装置 6.7.4当采用中心回线装置时火力发电厂标准规范范本,发射回线边长可根据最大发 电流、最大探测深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 最大探测深度(m); P 地层电阻率(2·m); 衰减时间(ms)。
D = 0. 55 (MLle) n n= RmN
1点距与线距应能完整反映探测目标的分布; 2测线宜按直线布置。 6.7.7瞬变电磁法的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发射线框和接收线框的大小、发射 和接收延时; 2应根据探测深度选取发射频率; 3现场观测时,除最后5个测道外,其余观测值均应在噪 声电平以上; 4对瞬间干扰应暂停观测,排除干扰后方可进行探测; 5 当曲线出现畸变时,应查明原因并重复观测; 6 当曲线衰减变慢时,应扩大测道时间范围重复观测; 7 应检查每个测点的数据和曲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点 观测; 8应记录干扰源、地表变形等异常现象。 6.7.8现场记录宜包含探测地点、装置参数、测试参数、文件 名、测线号、测点号和环境干扰状况等内容,记录宜符合本标准 附录F的规定
2各测道数据幅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宜小于10%。 6.7.10瞬变电磁法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进行发射电流切断时间影响的改正处理,消除一次场 影响; 2宜剔除干扰大、质量差的数据; 3 宜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4可根据需要计算出视电阻率、视深度、视时间常数、视 纵向电导等参数; 5宜结合已有的资料及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反演处理。 6.7.11目 瞬变电磁法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瞬变电磁多测道部面图和视电阻率断面图进行地 下病害体解释; 2应结合调查资料进行地下病害体定性或半定量解释。 6.7.12当采用瞬变电磁法时,地下病害体宜按表6.7.12进行 识别。
7.12地下病害体的瞬变电磁法识别
食用盐标准6.7.13瞬变电磁法成果图宜包括瞬变电磁测线平面布置图、多 测道面曲线图、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地下病害体平面分布图
7.0.1地下病害体探测成果的验证应确定病害体的类型、埋深 等属性。 7.0.2成果验证点宜根据地下病害体类型、场地条件和危害对 象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7.0.3成果验证点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洞、脱空、严重疏松体应全部验证; 2其他地下病害体的验证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20%,且不 宜少于3处。 7.0.4成果验证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钻探、挖探、钎探等方法; 2验证点宜布设在地下病害体的物探异常反应最强部位或 中心部位; 3当验证地下病害体边界时,宜在地下病害体边缘增设验 证点; 4对采用单一方法探测的地下病害体,当不具备钻探、挖 探、针探等作业条件时,可选用其他物探方法进行验证。 7.0.5当采用钻探法进行验证时,现场作业方法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钻探操作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技术规程》JGJ/T87执行; 2每回次钻孔进尺不宜大于1.0m,宜采取减压、慢速钻进 或十钻等方法; 3宜对疏松体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动力触探测试,可对富 水体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4可采用内窥设备记录地下病害体影像
....-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