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水利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T5087-1999].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水围堰。 5.3.2碾压混凝土围堰造价低,施工简便,可缩短工期,在有条 件时,应优先采用。 5.3.3纵向混凝土围堰,主要受基础抗冲流速控制,应研究基础 防冲保护措施。 5.3.4混凝土过水围堰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论证围堰下游消能防 冲问题。
5.4.1浆砌石、木笼、竹笼、草土等围堰型式,应用地区特点较 强,可用于当地料源丰富、施工单位经验较多的工程。围堰高度 均不宜太高。 5.4.2钢板桩格型围堰适用于岩石地基或在混凝土基座上建造, 也可用于软基,其最大挡水水头应不大于30m
5.4.1浆砌右、木笼、竹笼、草土等围堰型式电力弱电管理、论文,应用地区特点较
6.1.1围堰布置应满足围护的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机械及施工 道路布置要求,需满足基坑排水运行要求。 6.1.2围堰布置应满足堰体及防渗体与岸坡接头或与其他建筑物 的连接要求。 6.1.3围堰布置应通过导截流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满足水力学条 件及防冲要求。 6.1.4围堰布置应考虑基础地质条件,以减少围堰基础处理工程 量。 6.1.5围堰布置应避开两岸溪流汇入基坑,当避不开时,应采取 相应措施
6.2.1上、下游断流围堰布置宜选在离坝轴线较近,河道顺直, 工程量较小,地形、地质条件较好,施工简便的位置。 6.2.2上、下游横向围堰迎水面坡脚距导流泄水建筑物进出口的 距离,应满足围堰坡脚防冲要求。 6.2.3断流围堰宜布置成直线,若地形、地质条件较好,上游围 堰亦可布置成拱型。 6.2.4上、下游过水围堰轴线宜与河道水流流向垂直
6.3.1一期围堰对河床束窄程度可控制在40%~60%之间。纵向 围堰位置应按分期导流流量结合枢纽布置,地形、地质条件,施 工通航,河床防冲要求,综合比较后确定。 6.3.2横向围堰轴线与纵向围堰轴线的交角宜控制在90°~120°之
围堰位置应按分期导流流量结合枢纽布置,地形、地质条件,施
6.3.2横向围堰轴线与纵向围堰轴线的交角宜控制在90°~120°之
间。 6.3.3纵向围堰防渗体必须与横向围堰的防渗体形成封闭接头。 6.3.4纵向围堰的长度应满足横向围堰坡脚防冲要求。 6.3.5纵向围堰宜布置成直线并应满足二期泄水建筑物进流条 件。 6.3.6纵向围堰背水坡脚距永久建筑物基础开挖边坡开口线的距 离必须考虚对堰基稳定的要求。
7.1.1不过水围堰堰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的静水位加波浪高度,
并计入安全超高,其安全超高值应不低于表7.1.1所列数值。 土石围堰防渗体顶部高程在设计洪水静水位以上的超高值与 防渗型式有关,心墙式防渗体应为0.6m~0.3m;斜墙式防渗体应 为0.8m~0.6m
表7.1.1不过水围堰堰顶安全超高下限值
7.1.2过水围堰堰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静水位加波浪高度确定, 不另计安全超高值。 7.1.3为满足施工需要和防汛抢险要求,各类围堰堰顶宽度宜按 下列有关数值选用:土石围堰7m10m,混凝土围堰3m~6m。 7.1.4围堰断面设计应根据堰基地质条件、筑堰材料性能、施工 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初步拟定,再通过结构计算予以确定。 7.1.5土石围堰防渗土料堰体与堰壳之间应设置反滤层。反滤料 应优先选用天然级配砂砾料一次铺成
7.2.1纵向围堰应按束窄河床进行各期导流水力计算,确定河道 各束窄断面的设计洪水水位和流速、流态,用以确定纵向围堰防 冲措施及河道通航条件。
7.2.2过水围堰应在设计洪水标准范围内选择最不利情况进行水
力计算,研究改善水力条件及防冲设施。 7.2.3土石围堰应进行渗流计算,根据浸润线研究堰体、堰基渗 透稳定并计算其渗流量。 7.2.4建在含有软弱夹层的岩基或软基上的混凝土围堰,应计算 堰基渗透稳定和渗流量。 7.2.5围堰渗流计算应考虑围堰运行中各种条件,选择最不利工 况核算堰体及堰坡稳定。 7.2.6围堰防渗体及堰基的安全渗透比降应根据试验成果经论证 后取用
7.3.1围堰稳定安全系数见表7.3.1。
表7.3.1围堰稳定安全系数
7.3.2围堰稳定计算应根据围堰型式、围堰材料、工作条件等进 行,主要考虑以下荷载:堰体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 动水压力、泥沙压力、冰压力、孔隙水压力等。 7.3.3土石围堰宜按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均质土石围堰可 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黏土斜墙和心墙土石围堰 可采用折线滑动静力计算法或滑楔法
7.3.4混凝土围堰稳定应按抗剪强度公式或抗剪断强度公式进行
a)核算围堰建基面的抗滑稳定。 b)核算围堰岸坡断面抗滑稳定。 )当围堰基础内有软弱夹层、缓倾角结构面及不利的地形
地质时,应核算沿最不利结构面的抗滑稳定 7.3.5过水围堰运用期,应分别对不同运行水位和不同工作状态 (充水、过流、退水)进行堰体及堰基稳定性核算。 7.3.6土石过水围堰运用期,必须依据过水条件及围堰结构型式 特点,对下列堰体部位,进行分部结构的专项设计,除满足水力 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强度及稳定要求。 a)土石过水围堰进水端及堰顶溢流结构。 b)土石过水围堰下游坡护面结构。 c)土石过水围堰下游水面衔接及消能防冲措施。 d)土石过水围堰两岸防冲措施。
7.4.1混凝土重力式围堰建基面和堰体垂直正应力应按SDJ21进 行计算。 7.4.2混凝土重力式围堰在设计洪水位时,迎水面充许有主拉应 力0.1MPa~0.15MPa,堰体允许有主拉应力0.2MPa。 7.4.3混凝土拱形围堰应力应按SDJ145中应力分析方法进行计 算。 7.4.4土石围堰垂直沉降变形应按SDJ218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7.4.5重要的和高水头的围堰除应按常规方法计算外,尚应采用 有限元方法分析堰体及堰基的应力和应变
外墙外保温标准规范范本8.1.1围堰基础处理应满足下列条件:
a)基础渗透稳定和控制渗水量的要求。 b)围堰变形和不均匀沉陷的要求。 c)堰体稳定要求。 8.1.2堰基砂砾石层的防渗处理措施应考虑防渗可靠、施工方 便、造价低、工期短,且有利于拆除等因素。 8.1.3堰基防渗体与堰体防渗墙的连接,堰基防渗体与岸坡或建 筑物接头防渗处理,应满足渗透稳定的要求。 8.1.4围堰基础覆盖层下的基岩灌浆处理,应在分析研究基岩地 质条件和建筑物级别等因素后确定
8.3.1在覆盖层较浅时,围堰基础可作挖除处理。 8.3.2为防止堰基变形、液化、不均匀沉陷,可进行振冲加固、 强夯等技术处理。
9.0.1围堰施工进度应满足工程施工总进度的要求。 9.0.2围堰施工设计应根据施工总进度的要求,确定施工进度、 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劳动力数量、施工布 置等。 9.0.3土石围堰堰体填料应做好料场规划和土石方平衡设计。 9.0.4用黏性土料做防渗体的土石围堰堰体或混凝土堰体的施工 设计应有冬、雨李施工措施设计。 9.0.5混凝土围堰宜在临时低土石围堰围护下干地施工。施工设 计应研究土石围堰施工、基坑排水、混凝土围堰基础开挖和混凝 土浇筑进度和度汛要求。 9.0.6混凝土围堰施工可选用起重机起吊混凝土料罐入仓、混凝 土泵人仓、汽车直接入仓和胶带机输送混凝土人仓等方案。 9.0.7碾压混凝土围堰应研究适合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特点的施 工布置、施工程序、施工强度和所需机械设备。 9.0.8混凝土围堰采用水下施工,应根据堰址水文、地形、地质 资料研究确定水下清基、水下立模、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9.0.9根据堰址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可选用钢板桩格型围 堰、草土围堰、框架填石围堰、沉井等围堰,并做好围堰施工设 计。
10围堰观测与拆除设计
10.0.1围堰运行期间抗震标准规范范本,应进行下列项目观测:
10.0.1围堰运行期间,应进行下列项自观测: a)堰体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b)上、下游水位; c)围堰堰基、堰体和两岸渗水量; d)裂缝、堰体局部陷、堰基翻砂冒水等围堰外部观测; e)过水围堰表面流速及流态。 10.0.2重要围堰,采用新型式、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围 堰,应进行原型观测设计。 a)土石围堰观测堰体内部水平位移及土体应力、应变,总应 力及孔隙压力,防渗墙应力、应变,堰基渗压观测等。 b)混凝土围堰观测堰体应力、应变,堰基应力、应变,堰体 及堰基渗压观测。 10.0.3围堰拆除范围、拆除宽度和高程,应提出拆除设计。 10.0.4围堰拆除设计根据施工总进度要求研究确定拆除时段、 拆除程序、拆除方法和所需施工设备
....- 水利标准
- 相关专题: 水电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