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15-96-2013 铝合金模板技术规范.pdf

  • DBJ15-96-2013 铝合金模板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04
  • 发 布 人: 4974090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1.2铝合金模板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焊丝 GB10858的规定,宜选用SAIMg一3焊丝(Eur5356)及SAISi 焊丝(Eur4043)。焊接工艺可采用钨极情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注:表中厚度是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 对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4.2.2焊接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 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中Q235B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 压扁及裂纹的钢管。无缝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 钢管》GB/T8162的规定

    4.2.3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C 15831的规定

    4.2.4钢材之间进行焊接时认证标准,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1模板成品的设计

    5.1.1模板成品的设计应按照工程特点选定通用的长度和宽度 模数,根据模板在结构中的位置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要求选择合理 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并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 5.1.2模板成品的刚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等施工质 量的要求。

    5.1.1模板成品的设计应按照工程特点选定通用的长度和宽度

    5.1.3铝合金模板构件应根据用途按附录A进行选用。

    5.2模板成品的制作与检验

    5.2.1 模板成品应根据设计图编制工艺文件,按工艺文件进行 加工制作。

    2.2常用型材的加工质量应符合表5.2.2的要求。构件料口 平整;模板、加筋、封边等部件组装焊接前应调平、调直。

    表5.2.2常用铝合金型材制作质量标准

    5.2.3模板的组装焊接应根据变形控制的要求采用合理的焊接 顺序和方法,并在专用工装和平台上进行作业。模板组装焊接后 若出现变形应进行校正。 焊缝应均勺、焊缝尺寸

    5.2.4模板构件的焊接部位必须牢固。焊缝应均匀,焊缝尺 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夹渣、气孔、咬肉 裂纹等缺陷。

    5.2.4模板构件的焊接部位必须牢固。焊缝应均匀,焊缝尺寸

    应符合表5.2.5的规定。

    表5.2.5铝合金模板成品制作质量标准

    5.1.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 何载大 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 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2构造应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 土的浇筑、养护。 3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得 大于400mm。

    6.1.2模板工程的设

    1根据项目结构、建筑、机电等图纸,绘制模板施工 图及各部位剖面图纸。 2根据模板平面图,绘制模板成品、配板设计图和支撑系 统布置图。 3根据结构构造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模板荷载,按模板承 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和支撑系统进行验算。 4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和周转使用 计划。 5编制模板施工安全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6.1.3模板中的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 规范》GB50017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取1.0。

    6.1.4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 、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不应大于200。

    6.2.1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配件自重标准值(Gik)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 算确定。一般情况下,模板自重标准值可采用0.25kN/m。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 24kN/m,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G3k)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 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 1.1kN;梁可取1.5kN。 4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 压力标准值(G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toβ2V F=Y.H

    式中:Y一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to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当缺 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十15)(T为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是取1.2; β2混凝土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落度为50~90mm时,取1.00 班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m):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如图6.2.1所 示,图中: h为有效压头高度

    h=F/Y,h为有效压头高

    2.2可变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

    图6.2.1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形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ik),当计算模板和直接 承受模板的小梁时,取均布活荷载2.5kN/m?,再取集中荷载 2.5kN进行核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 接支承小梁的主梁、钢支顶或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 标准值可取1.5kN/m。如有其他施工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对水平面模板 可采用2kN/m,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kN/m,且作用范围在 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3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3k)可按表6.2.2采用

    表6.2.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

    6.3.1计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构件承载力、稳定性和连接承 载力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6.3.2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6.3.3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6.3.3采用

    6.4.1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 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设计:

    式中:r。 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按0.9采用; S一一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一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 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 =YZGk+YQiQik S=G+0.92Qk

    式中:中i 可变荷载Q,的组合值系数,当按本规范中规定的 各可变荷载采用时,其组合值系数可为0.7。 注: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当对Qik无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Qik,选其中最不利 的荷载效应组合; 3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 于竖向荷载。 2对于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并应按下列 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C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 符合本规范第6.5节有关变形值得确定。 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代中:C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

    4.2参与计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 示准值组合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荷载效应组合的

    超过下列容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钢支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 的1/1000

    背楞的挠度计算值不大于相应跨度的1/1000,且不大于

    6.6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构件计算

    0.6.1 的最不利抗 弯承载力和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max 最不利弯矩设计值。应从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设 18

    整体性。对拉螺栓承载力应按下式公式计算:

    N=abFs N=A.fI Nh>N

    .6.4支顶应承受模板结构的竖向荷载,其计算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相关规定。采 用其他支撑方式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类 以结构、同一产品的支撑可与试验支撑方式相同。

    7.1模板工程安装前的准备

    。1:1模板工性女表前应呵施 应熟悉施工图并了解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 7.1.2安装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求的测 量控制点或控制线。 7.1.3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各规格所需的数量逐项清点 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7.1.3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各规格所需的数量逐项清点

    7.2.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需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安装。配件必 须安装牢固,钢支顶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 受压面积,支撑件应着力于背楞。 7.2.2墙模和柱模的基面应调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 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 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7.2.3墙柱模板与梁板模板同时安装时,应先支设墙柱模板, 调整固定后再在其上架设梁板模板。 7.2.4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时,下层楼板应

    7.2.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需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安装。配件必 须安装牢固,钢支顶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 受压面积,支撑件应着力于背楞。

    7.2.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

    1墙两侧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时不得 斜拉硬顶,钻孔应采用机具,严禁用电、气焊灼孔。 2背楞宜取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 少于200mm。当无法错开搭接时,应采用足够承载力的连接件。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 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000~3/1000。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 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 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的相关规定。

    7.3.1登高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 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 工具袋内,以防掉落。

    .3.2模板工程安装时,应有防雷击措施

    7.3.3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或单支顶上下,也不得在高 空的墙顶、独立梁及其模板等上面行走。 7.3.4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模板应随装拆随转运 不得堆放在脚手架上,严禁抛、掷、踩、撞,若中途停歇,必须 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

    7.3.5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装拆过程中

    必要时应在洞口处设置安全网

    3.8拆除承重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落,必要时应先设 临时支撑点,然后进行拆卸。

    立临时支撑点,然后进行拆卸。

    8.0.1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工程进行检查。发 生异常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模板工程安装完毕 后必须经过验收。模板工程的验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8.0.2模板工程安装

    模板的布置和安装顺序 连接件及支承件的规格、质量和紧固情况。 2 支承着力点和模板结构整体稳定性。 4 模板轴线位置和标志。 5 竖向模板的垂直度和横向模板的侧向平整度。 6 模板的拼缝宽度和高低差 7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及固定情况。 8 对拉螺栓、背楞与钢支顶的间距。 9 有关安全措施。 8.0.3 模板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 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或有关模板排列图和支撑系统布置 图。 2 模板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37 模板工程支模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

    9.1.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制订专项施

    .1.2拆除模板支撑的时间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主

    1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 2支承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模板应逐块拆卸传递, 余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 3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模板和配件均 分类堆放整齐。

    9.2.1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砂浆、杂物、模板 。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及时整形和修补,修复后的 模板和配件应符合表9.2.1的规定

    .2.1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砂浆、杂物、模板

    快递标准2.1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主要质量标

    主:L为背楞及钢支顶的长度

    9.2.3对暂不使用的模板,板面应涂刷模板油,焊缝开裂时应 补焊,并按规格分类堆放。 9.2.4模板宜放在室内或棚内,模板的底面应垫离地面 100mm以上。露天堆放时,地面应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 模板底面应垫离地面200mm以上,两支点离模板两端的距离不 大于模板长度的1/6。

    9.2.5配件入库保存时,应分类存放,小件要点数

    2.5配件入库保存时,应分类存放,小件要点效 大件要整数成堆。

    铝合金模板构件的名禾

    0.1根据不同使用用途,模板构件的选用宜符合表A.0.1的

    风电场标准规范范本A.0.1铝合金模板构件及用途列表

    A.0.2模板构造宜符合下列规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