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046-2018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技术规程(试行).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地质灾害
注1:灾情,指已发生的地质灾害: 注2:险情,指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受威胁人数”“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 注3:危害程度采用灾情”或“险情”指标评价
4.4.4在监测实施过程中,若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状态发生变化时,地质灾害的监测级别宜按4.4. 条进行调整。
4.5.1在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且威胁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地区脚手架标准规范范本,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系统。 4.5.2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地质灾害的地下变形按设定的频率进行实时或周期性的观测。 4.5.3通过数据处理提供地下变形观测点的地下水平位移、地下垂向位移、地下收敛变形、地下结 构面变形、碉轴变形、钻孔轴向变形及钻孔侧向变形等动态数据,分析掌握地质灾害的地下变形动 态,并预测发展趋势。 4.5.4编制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工作的成果报告,并按要求归档。
4. 6监测的基本要求
4.6.1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工作应按经批准的监测设计书实施。 4.6.2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应根据监测级别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网点、监测方法、精度要求及监 测频率。监测方法及精度宜根据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的不同阶段适当调整。 4.6.3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应按确定的观测期与总次数进行观测。地下变形监测频率与监测期 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反映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并综合考 虑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变形特征、观测精度要求及外界因素影响情况
a)满足监测精度和量程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 元器件应在使用前进行标定,且标定资料和校核记录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使用; d)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定及检查。
T/CAGHP 0462018
4.6.5在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期间,应对地质灾害体区域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 巡视检查,若发现异常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对策。巡视检查的内容宜包括以下内容: a)基准点、观测点是否完好; b) 监测元器件是否完好及保护情况; 基准点、控制点、工作基点、观测点的地形地貌有无变化; d)有无影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1.1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规模、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危害程度以及工程特点等合 地下变形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定地下变形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 任务来源; b) 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 C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监测分级; d) 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 e) 监测网点布设; f) 仪器设备及安装; g 监测精度和频率; h) 监测资料整理的要求; i) 监测队伍组成。 .1.2地下变形监测方案应与相关监测方案相协调,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应满足灾害分析评估 要,监测周期与频率应满足灾害区域安全管理需要。当地质灾害与降雨、施工开挖等相关时,应注 意相关数据收集, 1.3地下变形监测(网)点的位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趋势及地质灾害影响范围。
5.1.2地下变形监测方案应与相关监测方案相协调,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应满足灾害分析评估 需要,监测周期与频率应满足灾害区域安全管理需要。当地质灾害与降雨、施工开挖等相关时,应注 意相关数据收集。 5.1.3地下变形监测(网)点的位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趋势及地质灾害影响范围。 5.1.4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已有地下室,可采用碉室内钻孔进行,必要时可采用新 建地下碉室进行监测。
5.1.2地下变形监测方案应与相关监测方案相协调,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应满足灾 需要,监测周期与频率应满足灾害区域安全管理需要。当地质灾害与降雨、施工开挖等木 意相关数据收集
对于可能引起地质灾害的地下构筑物施工,宜
5.2.1应根据对滑坡灾害防治的要求、监测分级、滑坡几何边界条件和滑坡的地质构造、形成机制、 变形特征等确定滑坡地下变形监测方案,监测滑坡的变形量与变形方向,掌握其时空动态和发展趋 势,满足预测预报需要。 5.2.2室内监测孔应与地表变形监测剖面及稳定性分析面一致,且应布设在滑动变形量或变 形速率较大部位,穿越滑动面到达稳定地层。 5.2.3滑坡地下变形监测项目按表3选择。 5.2.4对于特大型及以上的滑坡,宜结合治理工程,专门开掘地下碉室开展地下变形监测。滑坡规
5.2.3滑坡地下变形监测项目按表3选择
2.4对于特大型及以上的滑坡,宜结合治理工程,专门开掘地下碉室开展地下变形监测。滑 分类参见《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DZ/T0238)。
T/CAGHP046—2018
表3滑坡地下变形监测项目
5.3.1对受地面塌陷影响的已有地下构筑物,如矿山井筒与巷道、交通隧道、水电室、城市地下管 郎等,应根据地面塌陷的产生原因、变形特征、分布范围以及对周边影响程度等确定地下变形监测 方案。 5.3.2测点的布设应满足预测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和评价地下构筑物的稳定性的要求。 5.3.3地下变形的测点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在地下构筑物中,布设测点宜涵盖陷坑水平投影范围; b)根据需要在地下构筑物中布设钻孔,进行深部位移和离层监测。 5.3.4地面塌陷地下变形监测项目可按表4选择
表4地面塌陷地下变形监测项目
4.1对受地面沉降影响的已 物,如城巾地 分布特征、活动规律、形成机理(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年开采量等)以及对周边影响程度等确 变形监测方案。
T/CAGHP0462018
5.4.2测点布设宜充分考虑地下 构筑物的空间分布,其范围涵盖地面沉降影响区。
表5地面沉降地下变形监测项目
4.4重要区域的地面沉降地下变形监测应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必要时,可通过建设 竖井开展地下变形监测
5.5.1对受地裂缝影响的已有地下构筑物,如矿山井筒与巷道、交通隧道、水电碉室、城市地下管 廊、地铁等,应根据地裂缝的产生原因、变形特征、分布范围以及对周边影响程度等确定地下变形监 测方案。 5.5.2测点的布设应满足评价地下构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地裂缝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5.5.3地裂缝地下变形监测项目应按表 6 确定
表6地裂缝地下变形监测项目
6.1.1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监测内容、场地条件
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监测内容、场地条件和方法适用性等因
T/CAGHP0462018
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简单易行
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简单易行
6.1.2 对同一监测方法,监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使用同一型号监测仪器和设备; b) 固定监测人员; c)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d)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e) 记录相关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大气压等; f) 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 6.1.3 当出现以下情形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 a) 安全风险较大的周边环境; b) 工程关键部位; c) 采用传统的仪器监测方法难以实施; 存在现场监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6.1.4 应用工程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前,应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
6.2.1地下水平位移测量宜根据现场条件选用适当的方法。当进行自动化监测时,宜采用测量机 器人系列全站仪进行。仪器及测量精度要求参见附录B。 6.2.2当采用导线法和极坐标法时,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要求布设地下水平位移监测 基准网,基准网宜采用导线网和独立坐标系统,并进行一次布网。必要时,可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
6.2.2当采用导线法和极坐标法时,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要求布设地下水平位移监测 基准网,基准网宜采用导线网和独立坐标系统,并进行一次布网。必要时,可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 6.2.3地下水平位移基准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准点宜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对中误差最大不应超过0.1mm。观测墩的制作 和埋设,应符合GB50026要求。 b)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观测方便,不受障碍物、旁折光等影响。 c)宜布设在地下构筑物的出人口附近或内部的稳定位置。 d)基准点的设置应便于长期保存、扩展和寻找
6.2.4地下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
a)应布设在变形比较敏感的位置
6.2.5导线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a) 各条导线应均匀分布于整个区域,每个环形控制面积应尽可能均匀; D 各条导线尽可能布成直伸导线,导线网应构成互相联系的环形,构成严密平差图形; 角度观测采用全圆测回法进行,各级导线网的测回数及测量限差与方格网角度观测 相同; 边长丈量的各项要求及限差与方格网边长丈量要求相同
6.2.7极坐标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6.2.7极坐标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置,或其他固定照准标志。 交会法、视准线法等其他方法参见GB50026
置,或其他固定照准标志
6.2.8交会法、视准线法等其他方法参见GB
T/CAGHP0462018
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三角高程 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液体静力水准测量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土体分层沉降可采用分层标进行。 当采用自动化监测时,宜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仪器及测量精度要求参见附录B
6.3.4地下垂向位移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6.3.5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a)水准仪安置在前视、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视线距离要小于100m。 当已知高程的水准点距欲测高程点较远或高差较大,安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得两点间的高差 时,应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转点,连续进行观测。转点应选择在稳固的地点。 C 读数前应消除视差。 d 后视完毕转向前视,应注意观察气泡是否偏离了分划圈,但不能移动脚螺旋。 e) 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宜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6.3.6水准测量的基本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参见GB50026。 6.3.7分层标监测点的安装埋设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1的规定,测孔埋设完毕后,至少应在5d之 后进行观洲
T/CAGHP 0462018
6.4.1监测设备应根据预计位移量的大小进行选择。位移较小或精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收敛计: 同室断面较大时,宜采用全站仪或激光断面仪。当进行自动化监测时,宜采用测量机器人系列全站 仪。仪器及测量精度要求参见附录B。 6.4.2地下收敛变形测线可按三角形、“十”字形或交叉形等布置。易于校核量测的数据,宜采用三 角形布置。底部施工已基本完成的碱室,宜采用“十”字形布置。碉室顶部布有施工设备,可采用交 叉形布置。碉室断面较大时,可设置多个三角形进行量测
形布置。底部施工已基本完成的碱室,宜采用“十字形布置。酮室顶部布有施工设备,可采用交 形布置。碉室断面较大时,可设置多个三角形进行量测。 4.3采用收敛计观测地下收敛变形的步骤及具体要求为: a)在测点处牢固地埋设预埋件,预埋件长度根据需要加工,连接件与预埋件的连接应使销钉 孔方向铅直。 6 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 打开收敛计钢尺摇把,拉出尺头挂钩放入测点孔内,将收敛计拉至另一测点,并将尺架挂钩 挂人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插人尺孔销与联尺架固定, 调整调节螺母,仔细观察,便塑料窗口上的刻线对在张力窗口内标尺上的两条白线之间(每 次应一致)。 e 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次基线应重复测3次 取平均值。当3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 f 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25mm重新测试,两组平 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冲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g 记录数据、时间、温度、尺孔位置和测点编号。 h)一条测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计,打开尺卡收拢钢带尺,为下 次使用做好准备。 4.4采用全站仪观测地下收敛变形的步骤及具体要求为: a)确定监测断面的测点布设形式,收敛点应尽量对称布设,保证“同面等高”,拱顶下沉测点及 净空水平收敛测点应布设在同一断面; b 在测点布设处,宜采用带肋钢筋焊接的钢板,再在其表面粘贴反射膜片,以此作为测点 标靶; C 将全站仪置于适当位置观测若干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算出该测点上仪器中心的 坐标; d 对被测目标点进行观测,获取其空间位置信息,由站心坐标计算出被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 e) 利用各监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计算得到同一断面上各测点间相对位置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监测周期相同测点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差异,来计算围岩净空收敛量。 4.5采用激光断面仪观测地下收敛变形的步骤及具体要求为: a 安置三角架,使其顶部水平且中心对准下方地面上的标志点; b) 将测头放在三角架的顶上,固定,将测量电缆与电脑连接; C 调整三角基座上的3个微调手柄,观察仪器上的圆水泡,使之居中,然后反复精确调整几次 长水泡,使之居中:
时注按位使明 孔方向铅直。 b 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 打开收敛计钢尺摇把,拉出尺头挂钩放入测点孔内,将收敛计拉至另一测点,并将尺架挂钩 挂人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插人尺孔销与联尺架固定, 调整调节螺母,仔细观察,使塑料窗口上的刻线对在张力窗口内标尺上的两条白线之间(每 次应一致)。 e 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次基线应重复测3次 取平均值。当3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 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25mm重新测试,两组平 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冲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名 记录数据、时间、温度、尺孔位置和测点编号。 h)一条测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计,打开尺卡收拢钢带尺,为下 次使用做好准备
净空水平收敛测点应布设在同一断面; b 在测点布设处,宜采用带肋钢筋焊接的钢板,再在其表面粘贴反射膜片,以此作为测点 标靶; C) 将全站仪置于适当位置观测若干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算出该测点上仪器中心的 坐标; d) 对被测目标点进行观测,获取其空间位置信息,由站心坐标计算出被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 e) 利用各监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计算得到同一断面上各测点间相对位置关系; f 通过比较不同监测周期相同测点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差异,来计算围岩净空收敛量。 6.4.5 采用激光断面仪观测地下收敛变形的步骤及具体要求为: a 安置三角架,使其顶部水平且中心对准下方地面上的标志点: b 将测头放在三角架的顶上,固定,将测量电缆与电脑连接; C 调整三角基座上的3个微调手柄,观察仪器上的圆水泡,使之居中,然后反复精确调整几次 长水泡,使之居中;
测量,开保存测量数据; e)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断面,自动计算室收敛量
T/CAGHP 0462018
6.5.1地下结构面变形监测有简易监测法、机测法、电测法(测缝计)等。可采用测缝计实现结构面 的自动化监测
a)在裂缝或滑面两侧(或上、下)设标记或埋桩,定期用钢尺等直接量测裂缝张开、闭合、位错 或下沉等变形; b)在裂缝上或滑带上设置骑缝式标志,如贴水泥砂浆片、玻璃片等,直接量测。 6.5.3机测法采用机械式仪表进行地下结构面变形监测。常用的仪器有游标卡尺、塞尺等。仪器 及测量精度要求参见附录B。 6.5.4电测法利用传感器的电性特征或频率的变化表征裂缝的变化,借助二次仪表进行测试。该 方法适用于集中采集数据和自动化监测。常用的仪器为测缝计(单向、三向测缝计)。仪器及测量精 度要求参见附录B
a)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至少应有3个基准点 b)工作基点应选在确室里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对大型确室工程的轴变形监测工 作基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可采用钢管标。对通视 条件较好的小型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c 监测点宜布设在不发生底鼓且能反映碉轴变形特征的部位。 6.6.3碉轴变形的三维坐标宜采用全站仪按照二等变形监测要求实施。仪器及测量精度要求参见 附录B。 6.6.4采用倒垂测量方法观测碉轴变形的步骤及具体要求为: 测量保护管有效孔径:注意避免浮体与桶壁发生碰撞,量测过程中尽量减少附近一些施工 振动,以免对量测有影响; b) 安装锚块、灌浆:灌浆时须计量,应考虑泥浆凝固后的收缩量; C) 浮体组安装:浮子应位于浮桶中心,处于自由状态; 坐标仪的安装:把垂线坐标仪底板调整水平,使仪器的纵轴、横轴均平行于碉轴线纵轴、横 轴坐标线; 垂线观测:观测前,检查垂线是否处在自由状态,若不在自由状态,经调整待钢丝静止后进 行观测。
6.6.5采用正垂测量方法观测确轴变形的步骤
a)测量保护管有效孔径:根据测量结果定出有效孔径的圆心和直径; b) 固定夹线装置:使夹线装置的出线口与有效孔径中心一致; c) 固定正垂测线:及时盖上盖板,保护夹线装置不受人为损坏和雨水影响:
T/CAGHP0462018
d 安装阻尼箱:将铟钢丝固定在拉杆上,把重锤放人阻尼箱中,使重锤底部距阻尼箱筒底的距 离大于5cm以上,向阻尼箱箱内加人变压器油: e 安装垂线坐标仪:把垂线坐标仪底板调整水平,使仪器的纵轴、横轴平行于轴线纵轴、横 轴坐标线; )垂线观测:正垂线观测方法同倒垂线观测方法
5.7.1钻孔轴向变形常用的仪器有滑动测 多点位移计、离层仪等。可采用多点位移计、离层 仪进行钻孔轴向变形的自动化监测
滑动测微计系统应包括测试探头、导向链、测量电缆、套管和测标、数据采集仪、操作杆等部 件和标定筒。 6 滑动测微计测试探头精度不低于0.003mm/m,分辨率不低于0.001mm/m;测试前后探头 应在标定筒中进行标定,获得零点位置和率定系数值。 C 套管宜采用聚氯乙烯(PVC)工程塑料管,直径宜为75mm~90mm。测标外壳材质可用结 构钢或硬塑料,外表面应有凹凸以增加与周围介质的黏结力;套管的材质和构造应利于测 标随被测体一起发生位移。 d 数据采集仪分辨率和量程应和测试探头性能指标匹配,连续正常工作时间应大于4h。 e) 标定筒应由铟钢制成,其锥形环可采用硬化不锈钢制成。使用标定筒后应及时将筒两端 封堵。 测量电缆和操作杆应有满足测试要求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g 测管安装应先在地质灾害体中钻孔,放入测管后,采用注浆材料将测管浇注在岩土体中;滑 动测微监测点的埋设宜符合本规程附录C.2的规定。 h 测试前应检查并保证测试探头各密封圈完整无破损,连接各测试部件并确保各连接处螺丝 拧紧,将探头放入测管内平衡探头与测管温度,同时测试系统开机预热,时间不宜少于 20min。 两相邻测标构成一个测试单元,测试前对各测试单元按顺序编号。测试时,旋转操作杆使 探头处于测试位置,向回拉动操作杆,探头张开并使上下球形头与两测标紧密接触获得测 试数据,记录测试数据和探头温度,数据可按本规程附录D.4格式记录。 不同测次以及不同测试单元的探头温度应基本一致。同一个测试单元重复测试不宜少于3 次,测试数据间差值对滑动测微计不大于0.003mm、对滑动变形计不大于0.03mm视为 稳定,取中间值作为测次测值。 k)当出现连续多次测试数据不稳定,或与其他测次相比测试数据不合理时,应反复转动调整 探头位置重新测量,若测试效果仍无改善,应分析原因,有条件时作出补救。 每次测试完毕后应将测管孔口封闭。测试过程中若发现测孔内杂质较多,应用高压清水进 行冲洗。 m)测试资料的整理应在每次测试完成后及时进行,结合测试工况、施工进度、地质和环境条 件等综合分析。
T/CAGHP0462018
6. 8 钻孔侧向变形
1钻孔侧向变形可采用测斜仪进行监测。测斜仪的测量方式一般应采用活动式的,固定式的 实现活动式观测有困难或进行在线自动采集时采用。 2测斜仪系统应包括测试探头、测量电缆、测管和数据采集仪 3测斜仪系统精度不宜低于0.25mm/m,分辨率不宜低于0.02mm/500mm,电缆长度应大于 孔深度。 4测斜管宜采用PVC、ABS工程塑料管或铝合金管,直径宜为45mm~90mm,管内应有两组 垂直的纵向导槽。测斜管的刚度应尽量与周围介质的刚度相当。 5采用测斜仪观测侧向变形的要求如下: a) 测斜管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 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应紧密对接,管底应保证密封;测斜管埋设时应保持固定、竖 直,防止发生上浮、破裂、断裂、扭转;测斜管一对导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 一致;安装完成后,测斜管与钻孔孔壁之间应回填密实。 b 监测前,宜用清水将测斜管内冲刷干净,并采用模拟探头进行试孔检查后再使用。监测时, 应将测斜仪探头放人测斜管底,静置一段时间,待稳定后,按测斜仪的操作自下而上逐段量 测(测量步距按测斜仪的步距,一般为0.5m,对于测斜管变形平缓的,可以加大测量间距, 如1.0m间隔)。 C 每监测点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并取其差值的一半作为测量段的测量值,然后将所有测 量段的测量值累加,即为最终值。数据可按本规程附录D.6格式记录。 d) 测斜变形计算时,应确定固定起算点,固定起算点可设在测斜管的顶部或底部;当测斜管底 部未进人稳定岩土体或已发生位移时,应以管顶为起算点,并应测量管顶的平面坐标进行 水平位移修正。 e) 钻孔测斜仪监测点的埋设宜符合本规程附录C.4的规定
T/CAGHP 0462018
监测频率的确定应能满定地质 的要求,确保有足够的响应时间;应 考虑地质灾害类别、灾害体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各类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频率应按表7确定。
表7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频率
7.2.2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级别发生变化时,地质灾害的监测频率应根据7.2.1条作相应调整。 7.2.3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加大监测频率,宜每日1次,或每日数次,直至实时跟踪监测: a 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 b 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c) 汛期、雨季或防治工程施工期; d 地质灾害体已有明显的临界活动或破坏迹象。 7.2.4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8.1.1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完成后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
a)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b)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8.1.3手工记录的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直接记录于表格中,电子记录应及时保存。任何原始 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 3.1.4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宜利用专门的监测资料管理分析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 析、查询和管理的一体化以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 3.1.5监测成果应按照要求以周报、月报、年报等形式提交。如出现7.2.3条情况时,应提交日报、 警报和专题报告等。监测成果应真实、准确、完整,宜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表达。
T/CAGHP0462018
a) 委托合同; b) 监测方案; c) 监测(网)点布设资料; d) 原始记录; e) 阶段性监测报告; f) 监测总结报告
8.2.1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可靠;在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宜逐步实现监 则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实时监测。 8.2.2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做好现场巡视检查记录,应做好原始数据的存档工作,记录人签字齐全并 可查证。 8.2.3每项监测工程的监测数据格式应在工程开工前统一设计,实施过程中保持一致。 8.2.4数据格式应包括原始数据格式、成果数据格式、数据表格格式和曲线图的格式。具体表格参 见附录D。
在地质灾害地下变形监测资料的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应对原始资料进行可靠性检验和误 评判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分析误差的大小、来源和类型 采用逻辑分析法进行原始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要求如下,
a) 作业方法应符合规定; 观测仪器性能应稳定、正常; ) 观测数据物理意义应明确合理,不超过实际物理限值和仪器限值,检验结果应在限差内; 观测数据应满足连续性、一致性、相关性原则。 8.3.3 应采用统计分析法进行原始观测数据的二次可靠性检验,宜采用“3c”或统计检验法来剔除 粗差。具体过程参见附录E。 8.3.4应对地下变形监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评定监测精度。 8.3.5监测项目数据分析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及以往数据进行,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 预测。当监测时态曲线呈现收敛趋势时,应根据曲线形态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 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 8.3.6 应对监测数据异常值进行判识,监测数据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视为异常: a) 监测量的变化突然加剧、变缓或逆转,不能依据已知原因作出解释; b 出现超出仪器量程、安全监控标准值或数学模型预报值等情况。 8.3.7当出现异常时,应综合分析异常原因。如确认超过安全监控标准值,应及时以口头或书面方 式提出预警,必要时形成专题报告
T/CAGHP 0462018
a)基准点和观测点平面位置图; b) 原始记录表,数据样表格式参见附录D.1; ) 地下水平位移成果表; d 地下水平位移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地下水平位移变化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 监测分析成果。 8.4.3 地下垂向位移测量结束后,应根据工程需要,提交下列资料: a) 基准点和观测点位置图(分层沉降需提供分层标点位置图); b) 原始记录表,数据样表格式参见附录D.1; c 地下垂向位移成果表; d) 地下垂向位移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e) 地下垂向位移变化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 监测分析成果。 8.4.4地下收敛变形测量结束后,应根据工程需要,提交下列资料: a) 观测断面位置图及测点布置图; b) 原始记录表D.2; c) 地下收敛变形成果表; d) 地下收敛变形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e) 地下收敛变形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 监测分析成果。 8.4.5 地下结构面变形测量结束后,应根据工程需要,提交下列资料: a) 测点布置图及照片; b) 原始记录表D.3; c) 地下结构面变形成果表; d) 地下结构面变形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e) 地下结构面变形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 监测分析成果。 8.4.6 轴变形监测应提交下列资料: a) 观测点位置图; b) 原始记录表; c) 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变化值; d) 相邻监测点之间三维相对变化的位移、转角值,碉轴的空间变位 e) 碉轴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f) 监测分析成果。 8.4.7 钻孔轴向变形监测应提交下列资料: a) 测点布置图; b) 原始记录表,数据样表格式参见附录D.4和D.5; 轴向各测点累计变形; d 钻孔轴向各测点变形与深度关系曲线; e) 轴尚典型测点的变形时间曲线
a)基准点和观测点平面位置图; b) 原始记录表,数据样表格式参见附录D.1; c) 地下水平位移成果表; d) 地下水平位移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e 地下水平位移变化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监测分析成果
a 基准点和观测点位置图(分层沉降需提供分层标点位置图); b) 原始记录表,数据样表格式参见附录D.1; c 地下垂向位移成果表; d) 地下垂向位移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e 地下垂向位移变化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监测分析成果
观测断面位置图及测点布置图; b) 原始记录表D.2; c) 地下收敛变形成果表; d 地下收敛变形时间和空间分布曲线图; e)地下收敛变形的速率和加速度曲线图; f)监测分析成果
T/CAGHP0462018
钻孔轴向变形的速率、加速度关系曲线; g 监测分析成果。 8.4.8 钻孔侧向变形监测应提交下列资料: a) 观测点位置图; b) 原始记录表,数据样表格式参见附录D.6; c 侧向变形成果表; d) 各测点累计侧向变形; e) 钻孔各测点侧向变形与深度关系曲线; f 监测分析成果。 8.4.9 监测成果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网点布设、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监测队伍组成、监测数
T/CAGHP 0462018
A.1滑坡稳定状态评光
表A.1滑坡稳定状态评判表
A.2地面塌陷稳定性分级表
表A.2岩溶塌陷稳定性分级表
T/CAGHP 04620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仪器及测量精度
表B.1仪器及测量精屏
C.1分层标监测点安装埋设技术要求
C. 1. 1 一般要求
T/CAGHP04620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监测点安装埋设技术要求
a)土体分层沉降监测点宜采用埋设分层沉降管、管外套磁环的形式(图C.1),分层沉降 径宜为59mm,外径宜为71mm。 b)钻孔孔径应在90mm~100mm之间,以保证磁环与钻孔间良好的相互作用
C.1.2沉降管安装埋设技术要求
图C.1分层标监测示意图
分层沉降保护管;2.保护井;3.分层沉降管;4.磁环;5.分层沉降管底封堵端 6.地表;K1.保护井盖直径;K2.保护井并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
分层沉降保护管;2.保护井;3.分层沉降管;4.磁环;5.分层沉降
沉降管一般采用PVC塑料管,管径根据磁环内径确定,比磁环内径略小 ) 分层沉降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管底应进行封堵。 沉降管用外接头和胶水连接,接头处密封不透水;管底用闷盖和胶水密封,外面用土工布 绑扎。 d) 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位置套上磁环,磁环用定位环固定在沉降管上。 预先钻孔,遇到破碎的地层,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壁。 将装配好的沉降管放人钻孔中,需用力将沉降管压到孔底。确认到孔底后,开始回填。回 填料应与钻孔周围地层一致,回填过程中可适当加水,迫使磁环上的三角爪外张插进地
a)沉降管一般采用PVC塑料管,管径根据磁环内径确定,比磁环内径略小。 b) 分层沉降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管底应进行封堵。 沉降管用外接头和胶水连接,接头处密封不透水;管底用闷盖和胶水密封,外面用土工布 绑扎。 d) 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位置套上磁环,磁环用定位环固定在沉降管上。 e)预先钻孔,遇到破碎的地层,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壁。 将装配好的沉降管放人钻孔中,需用力将沉降管压到孔底。确认到孔底后,开始回填。回 填料应与钻孔周围地层一致,回填过程中可适当加水,迫使磁环上的三角爪外张插进地
T/CAGHP0462018
层中。 g) 回填速度宜缓慢,回填应密实、不留空隙。隔一两天后再去检查一下,若填料下沉需再次 填满。 h)填满后在管子周围加上保护措施,且孔口必须严格密封防止进水
C.2滑动测微计监测点安装埋设技术
C. 2. 1一般要求
a)滑动测微计监测点宜采用钻孔埋设测管的形式,测管由套管和测标连接而成(图C.2),测 标与周围岩土体紧密接触,与周围岩土体一起发生位移。 b 测管最大外径宜为75mm,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管底应进行封堵,测管宜采用分段 连接绑扎形式,宜每1m绑扎1次。 C 测管埋设时应保证测标与套管方向一致
C.2.2钻孔技术要求
钻孔孔径应在110mm~130mm之间。 b) 钻孔深度应大于监测深度1m~2m。 c)钻孔轴线每100m累计偏斜度不宜超过1°
a)钻孔孔径应在110mm~130mm之间。 b)钻孔深度应大于监测深度1m~2m。 c)钻孔轴线每100m累计偏斜度不宜超过1°
图C.2滑动测微计监测示意图
.测试操头;4.线性位移传感器;5.上球形头;6.下球形头;7.
C.2.3测管安装理设技术要求
公共安全标准T/CAGHP0462018
a)测管安装前应对套管和测标逐一检查,对异常的套管和测标应放弃使用,对内侧有污垢和 灰尘的套管和测标应擦十净。 b) 测管在埋入被测试体前应进行预连接,预连接长度视埋设时空间大小决定,且不宜超过 3m。 测管的底部应有底盖封堵,顶部有顶盖保护,防止杂物进入。 d) 套管与测标的连接处应有防水措施。 e) 按次序连接测管并送人钻孔中,送进时平稳用力,严禁转动测管。 从上至下放置测管时,应采取防止测管拉脱的措施。宜在测管中注入清水,以减少浮力对 测管安装工作的影响。 g) 安装时可在钻孔底测管外绑扎绳索,以便在测管安装错误时取出测管。 h) 测管全部送人钻孔后,应采用测试探头或模型探头试测,检验测管是否连接无误。 i) 检查无误后,封闭孔口,浇注孔口混凝土保护墩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初凝后进行测管浇 注;浆液凝固产生空洞时应补灌。 测管浇注宜采用流动性好,凝固后力学参数和岩体相近的注浆材料(填充材料)将测管浇筑 在岩体当中,养护后注浆材料(填充材料)的弹性模量宜不小于套管的综合弹性模量。 k)测管安装埋设后,应填写安装记录
C. 3. 1一般要求
a)多点位移计监测点宜采用在钻孔不同深度处埋设测点(锚头)的形式,当各个锚固点的岩土 体产生位移时,经传递杆传至钻孔的基准端,各点位移量宜在基准端进行量测。 b) 孔内测点(锚头)应紧密锚固,并与周围岩土体一起发生位移(图C.3);孔内最深的测点应 位于不动层中
C.3. 2钻孔技术要求
a)钻孔孔径应在110mm~130mm之间。 b)钻孔深度应大于监测深度0.5m~1m。 c)钻孔轴线每50m累计偏斜度不宜超过2°
焊接标准C.3.3位移计安装埋设技术要求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