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2541-2022健康体检服务规范.pdf

  • DB33 T2541-2022健康体检服务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10-12
  • 发 布 人: CHIMU007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地方标准

    程和结果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受检者分配唯一标识编码,纳入受检者统一医疗电子健康档案。受检 者健康体检信息应能备份和恢复。 4.5.2.2应配置具备信息报送、传输和自动化办公等功能的网络计算机设备。 4.5.2.3宜配备具有与功能相适应的分时段检查预约、排队叫号、机读结合人工识别等信息化设备。

    4.5.2.2应配置具备信息报送、传输和自动化办公等功能的网络计算机设备。 4.5.2.3宜配备具有与功能相适应的分时段检查预约、排队叫号、机读结合人工识别等信息化设备

    市政管理.6.1健康体检机构对外标牌上所使用的机构名称应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名称一致。

    4.6.1健康体检机构对外标牌上所使用的机构名称应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名称一致。 4.6.2设置体检流程图、平面分布图、功能区导引、安全警示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标识。标识标志 布局合理,维护良好、无缺损。图形标志应符合GB/T10001.1、GB/T10001.6、GB/T10001.9和GB13495.1 要求。

    1.1体检区域的环境应温馨、舒适明亮、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1.2应配备饮水机、冷暖空调、休息座椅等服务设施。 1.3体检项目、收费标准、项目意义介绍、项目须知等应明示,标识清晰。委托体检项目应公 名称、外送医疗机构名称和执业资质

    5.2.1.1应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认真执行健康体检机构的管理制度。 5.2.1.2平等对待受检者,保守医疗秘密,尊重受检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维护受检者的合 法权益,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5.2.1.3应熟悉业务,知晓岗位职责、科室分布、体检流程、检查注意事项、急救、消防、院感等基 本知识

    2.1.3应熟悉业务,知晓岗位职责、科室分布、体检流程、检查注意事项、急救、消防、院感 知识。

    5.2.2.1工作服装统一、整洁,胸牌佩戴规范,标牌内容宜包括本人姓名、照片、机构名称、岗位名 称等基本信息。 5.2.2.2实行首问负责制,主动、热情、微笑服务。 5.2.2.3文明用语,坐姿、站姿、行姿端正。 5.2.2.4为受检者提供常见问题咨询,

    5.3.1基本体检项目

    基本体检项目宜包括以下内容: 问卷调查; 一般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外科常规检查; 眼科常规检查; 耳鼻喉科常规检查; 口腔科常规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 实验室常规检测; 心电图常规检查; 胸部X线; 腹部(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

    基本体检项目宜包括以下内容: 问卷调查: 一般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外科常规检查; 眼科常规检查; 耳鼻喉科常规检查; 口腔科常规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 实验室常规检测; 心电图常规检查; 胸部X线; 腹部(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

    5.3.2专项体检项目

    专项体检项目宜包括以下内容: 眼底摄影检查; 听力检查; 超声检查(如: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甲状腺超声、乳腺超声、前列腺超声等) 四肢动脉硬化检测; 乳腺X线检查; 胸部CT检查 胃肠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 肺功能检查; 骨密度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型检测; 超薄液基细胞检测(TCT); 肿瘤标志物检测; 心理检测; 体质辩证、经络评估等中医项目; 其他有明确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医疗技术,

    5. 4. 2预约登记

    5. 4. 4 结果记录

    5.4.4.1应使用医学术语客观、 5.4.4.2应记录检查医师或操作者姓名和实施时间, 5.4.4.3发现异常情况或病情危急时应立即告知并有记录

    4.5.1当天应将专科检查结果准确无误地录入相应的报告中,形成专科体检小结,经执业医师 名后提交主检医师。

    DB33/T25412022

    5.4.5.2应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核实,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相关岗位复核并纠止,必要时与受检者 本人进行核实。对有重要阳性体征的项目,应经执业医师会诊再次确认,方可提交审核。 5.4.5.3主检医师应通过审查,将各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对各科阳性体征、异常结果、专科小结、 分科建议进行分析、审核和摘录,提出体检结论和保健指导意见,形成体检报告。 5.4.5.4体检报告应实行初审医师和终审医师二级审核制,体检结论处应有初审医师和终审医师的签 章。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开展三级医师审核并出具体检报告。

    5.4.6体检报告交付

    5.4.6.1体检报告应在体检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体检报告交付受检者前,应由专职人员对每份 体检报告进行复核。

    5.4.6.2体检报告发放应符合以下要求

    体检报告的领取可采用按约定时间现场领取、邮寄或线上查询发送等多种形式; 体检报告应密封设置,并在显著位置标明“本体检报告仅限受检者本人拆阅”字样,宜提供 电子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原则上由受检者本人领取,并签名确认;特殊原因需要代领的,由代领者持本人有 效身份证件及受检者授权书(或受检者有效身份证件)领取并签名; 为团体体检且由单位统一领取的,应在委托合同中注明。

    5.4.7报告咨询与解答

    5.4.7.1应设置专门的咨询服务岗位,负责体检报告的咨询。 5.4.7.2应在体检报告的明显位置注明咨询服务的时间、地点、咨询热线、线上咨询方式等。 5.4.7.3负责咨询服务的医务人员应认真倾听受检者的提问,耐心解答,不应推;在咨询服务过程 中不应向受检者推销或出售药品、保健品、医疗保健器械等。

    5. 4. 8 投诉处理

    5.4.9健康教育与促进

    5.4.9.1应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将“防重于治”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贯穿到检前准备、 检中配合、检后随访整个流程。 5.4.9.2应定期为团体或个人开展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记录。 5.4.9.3应提供个性化专项复查、跟踪随访、健康指导与管理、便捷化就诊等健康服务。 5.4.9.4应给出团体体检单位本次体检的团体总结分析报告,指导其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6.2.1应按照专业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的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6.2.2规章制度包括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管理、知情同意、异常结果处置、感染控制管理、安全管理、 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6.2.3应定期修订更新规章制度,及时开展学习和培训,有效落实,并做好执行记录,

    6.3.1.1应具有独立的、符合院内感染控制要求的标本采集场所。 6.3.1.2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执行WS/T661要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巾” 6.3.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在信息系统中记录标本采集时间。

    6.3.2标本转运和储存

    6.3.2.1血液和体液标本在规定时限内转运,并按照检验质控要求妥善贮存。 6.3.2.2实行标本校对制度,防止标本丢失;标本交接和签收记录清晰,应有送检者和接收者的双签 名。

    6.3.3.1标本检验(包括院内检验和委托院外检验),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明。检验设备应有定期校 准、保养、维修等制度和相关记录,实验室环境能够保证检验设备正常运行。实验室应当使用符合国家 规定的试剂、耗材,并参加室间质评,有质控结果记录。 6.3.3.2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实验室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 6.3.3.3有特别异常结果报告流程和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6.3.3.4标本检验符合GB/T22576.1~GB/T22576.6的要求。

    心电图检查的质量控制至少包括: 心电图原始图上应标有检查时间、受检者基本信息、诊断医师签名 应对异常心电图做出具体心电图诊断,

    6.5.1使用设备满足检查项目开展条件,彩超图像清晰,血流检测灵敏等。 6.5.2检查者应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执业地点在本医疗机构) 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或有两年以上超声专业工作经验。 6.5.3检查项目完整,建立图文工作站并上传图文报告。检查要求以及报告书写、签发、图像存储按

    DB33/T25412022

    6.6.1放射科应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要求。 6.6.2放射检查报告医师应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或有两年以上放射专业工作经验,报 告审核医师应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CT检查技师具备CT操作上岗证。 6.6.3具有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和放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医学影像质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影像 诊断报告按照放射诊断规范书写,应有双签名。

    6.7人员安全与隐私保护

    6.7.1应为受检者提供必要的符合要求的医院感染防护用品。 6.7.2应做好侵入性操作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6.7.3健康体检胸部CT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未发现结节者应采用低剂量薄层扫描。不应 使用PET、PET/CT、SPECT和SPECT/CT,不应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 6.7.4应有非检查部位的防护措施,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女性进行X射线检 查,应按照GB16348申对育龄妇女、孕妇X射线检查的特殊要求。 6.7.5女性进行妇科经阴道检查和腔内超声检查时应充分告知相关风险。未婚者原则上不做上述检查 有性生活史者如需检查宜签署知情同意书。相关岗位医务人员应在检查开始前再次与受检者本人确认。 6.7.6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和以科研为目的的项目检查应充分告知相关检测政策,事先征求受检者意见: 并签署(医学伦理)知情同意书: 6.7.7 对可能会造成受检者不适或有创的侵入性检查项目宜充分告知,宜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6.7.8 应制定各检查科室保护受检者隐私的相关制度和方案: 完善保护受检者隐私的相关设施,需要暴露受检者驱体的检查项目应配置遮挡帘等设施; 检查时,宜做到一人一诊室; 需暴露身体检查的科室(如:内科、外科、妇科、心电图、B超等),应做到一人一诊室;男 医务人员对女性受检者进行检查操作时,应有女性医务人员在场; 采血和尿液标本核收岗位宜采取措施保护受检者隐私。 6.7.9宜通过访问控制功能、体检信息查询授权、体检信息匿名、脱敏或加密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管理。

    5.8.1应书面记录重要异常结果传递和反馈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通知时间、通知内容及检后诊疗意 见等 5.8.2定期总结重要异常结果处理及随访的结果,对处理不满意及失访案例应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 江

    质量标准6.9.1体检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9.1 体检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受检者个人基本信息; 问卷调查发现的健康危险因素; 各科体格检查记录、实验室检查报告、医学影像学检查报告、特殊检查报告、阳性体征和异 常情况的记录,体检报告汇总

    对诊断较明确的健康问题,应给出具体治疗意见、预防保健和健康指导建议; 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结果,尚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给出复查或进一步做其它检查的建议,以 明确或排除相关的疾病; 对需要定期复查的指标应给出具体的复查时间; 当检查出重大疾病或重大异常结果时,应及时通知受检者并提出下一步诊治意见。 9.2体检报告结论应总结归纳,规范统一,突出重点及个性化。阳性结果应按重要性排序,高危异 应有醒目标记提醒。对疑难体检报告宜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体检报告 量,质控管理部门和科室应当定期对体检报告质量进行抽检,抽检量不低于3%。

    6.11.1应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并有不良事件上报处置流程和医疗缺陷讨论记录。 6.11.2应加强急救设备管理,保持抢救设备、氧气筒(管道)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应及时清点 整理抢救车,保持物品齐全,放置有序;应定期检查药品帐物和有效期,规范药品标识,做到帐物相符, 交接、检查有记录。 6.11.3应具有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如晕针、针刺伤、低血糖、跌倒、心脏骤停 亭水、停电、信息系统故障等),并定期开展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和演练。各种应急设施处于备用状态, 6.11.4应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信息员,有信息化安全制度及网络安全预案,并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 护制度的要求,工作人员不得泄漏健康体检信息作为他用。 6.11.5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水电安全、食品安全等检查并做好记录。 6.11.6如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和要求做好相关防护工作。

    6.12.1应指定专人定期进行体检数据统计,将统计结果与往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对明显异常的统计 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纠正。 6.12.2体检数据按照相关要求上报,上报前体检机构应对数据进行审核。 6.12.3体检数据应按照医疗资料进行规范管理、存档,宜制订档案管理制度,落实档案保存年限、督 查机制、复印管理等工作措施和要求。

    DB33/T25412022

    7.2应定期开展体检质量管理组织和科室会议,推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或质 控中心有关质量控制指标,结合本机构医疗质量控制薄弱环节市政常用表格,确定整改方向和措施,并形成工作记录。 7.3应参与各级健康体检质控中心的各项活动,接受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质控中心开展的质量管理与监 督检查。 7.4应通过服务质量问卷调查、群众意见反馈、聘用社会监督员实施监督检查等方式,建立服务质量 外部监督评价制度,开展服务质量的外部评价。应开展受检者满意度调查。宜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受检 者意见征集,及时处理并回复受检者提出的合理意见。 7.5应对体检岗位从业人员资质达标率、健康体检基本项目完成率、实名制体检率、主检报告合格率、 验验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高危异常结果处理率、重大疾病超声/放射诊断误诊 漏诊率、超声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指标进行监控、评估。 7.6应通过以下数据分析,对体检质量管理、质量问题、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体检统计数据分析; 重要异常结果分析; 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包括内部质量检查和外部质量检查; 受检者需求分析,包括受检者投诉和满意度调查。

    漏诊率、超声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指标进行监控、评估。 7.6应通过以下数据分析,对体检质量管理、质量问题、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体检统计数据分析; 重要异常结果分析; 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包括内部质量检查和外部质量检查; 受检者需求分析,包括受检者投诉和满意度调查, 7.7应根据督查监控和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于预效果,制定并实施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包括内部质量检查和外部质量检查: 受检者需求分析,包括受检者投诉和满意度调查。 应根据督查监控和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于预效果,制定并实施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