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768-2018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3.1.1现场检查应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重点 检查建筑物、金属结构和电气设备等的状况,具体检查内容见附 录B中表B.0.1。 3.1.2从工程施工期到运行期,各级水闸均应进行现场检查。 3.1.3应根据水闸的运行情况和阶段制定现场检查程序,制定 检查的时间、路线、设备、内容、方法与人员等。 3.1.4 现场检查中如发现水闸有异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及时 上报。
1闸室:闸室结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情况;永久缝的开 合、错动和分缝止水T.作状况;闸室混凝土及砌石结构有无破 损;混凝土裂缝、剥蚀、冻胀及钢筋出露情况;门槽埋件有无破 损;启闭机房和交通桥结构有无破损等。 2铺盖:混凝土铺盖是否完整;黏土铺盖有无沉陷、塌坑、 裂缝。 3消能防冲设施:消能防冲设施有无磨损、冲蚀;排水孔 是否淤堵;排水量、浑浊度有无变化。 4河床及岸坡:上:下游河床及岸坡是否有冲刷或淤积;岸 坡尤其是土石结合部有无塌滑、错动、开裂迹象。 5岸墙翼墙:岸墙及上、下游翼墙分缝是否错动,止水是 否失效;混凝土裂缝、剥蚀及钢筋出露情况;下游翼墙排水管有 无堵塞,排水量及浑浊度有无变化。 6堤防:堤岸顶面有无塌陷、裂缝;背水坡及堤脚有无渗
漏、破坏;堤顶已硬化的路面有无破损。 7流态:近闸段及过闸水流流态形态是否平稳,水跌跃是否 发生在消力池内;有无折冲水流、回流、漩涡等不良流态;河道 水质污染与水面漂浮物情况
别墅标准规范范本3.2.2金属结构和电气设备的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闸门:闸门有无表面涂层剥落、门体变形、锈蚀、焊缝 开裂,螺栓、铆钉有无锈蚀、松动或缺失;支承行走机构各部件 是否完好,运转是否灵活;止水装置是否完好;闸门运行时有无 偏斜、卡阻现象,局部开启时振动区有无变化或异常;门叶上、 下游有无泥沙、杂物淤积;闸门防冰冻系统是否完好,运行是否 正常。 2启闭机:启闭机械是否运转灵活、制动可靠,有无腐蚀 和异常声响;机架有无损伤、焊缝开裂、螺栓松动;钢丝绳有无 断丝、卡阻、磨损、锈蚀、接头不牢、变形;零部件有无缺损、 裂纹、凹陷、磨损;螺杆有无弯曲变形;油路是否畅通、有无泄 漏,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3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外表是否整洁, 有无涂层脱落、锈蚀;安装是否稳固可靠;电线、电缆绝缘有无 被损,接头是否可靠;开关、按钮是否动作灵活、准确可靠;指 示仪表是否指示正确;接地是否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满足规定 要求;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动作准确可靠;防雷设施是否安全可 靠:备用电源是否完好可靠
3.2.3监测设施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安全监测仪器设备、传输线缆、通信设施、防雷和保护 设施、供电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监测仪器及监测系统是否正常
1与水闸安全有关的供电系统、预警设施、备用电源、照 明、通信、交通、安全标示与应急设施是否损坏,工作是否 正常。
2远程控制、监控系统是否正常。 3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否正常。 4管理范围内有无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是否有影响水闸 安全运行的障碍物
3.3.1日常检查。应由有经验的水闸运行维护人员对水闸进行 日常巡视检查。日常检查的次数:施工期,宜2次/周;试运行 期,宜3次/周;正常运行期,可逐步减少次数,但每月不宜少 于1次;汛期及遭遇特殊工况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当水闸在设 计水位及以上运行时,每天应至少检查1次。检查结果以表格方 式记载,记录格式见附录B中表B.0.2。 3.3.2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后,引排水期前后,严寒地区 的冰冻期起始和结束时,应由管理单位组织专业人员按规定的检 查程序,对水闸进行全面或专门的现场检查,并审阅水闸检查 运行、维护记录和监测数据等档案资料,编制定期检查报告。 3.3.3专项检查。水闸经受地震、风暴潮、台风或其他自然灾 害或超过设计水位运行后,发现较大隐患、异常或拟进行技术改 造时,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安全检查组进行专项检 查,必要时还应派专人进行连续监视。位于冰冻严重地区的水 闸,冰冻期间还应检查防冻设施的状况及其效果。 3.3.4日常检查主要依靠目视、耳听、手摸、鼻等直观方法 可辅以锤、针、量尺、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摄像设备等工 (器)具,也可利用视频监视系统或智能巡检系统辅助现场检查。 3.3.5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除采用日常检查方法外,还应根 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测与探测,可采用钻孔取样、注水或抽水试 验,声呐成像或水下电视摄像等手段
1检查记录和整理应符合下列规
1每次检查应详细填写现场检查表,其格式及内容见附录 B中表B.0.2。必要时应附简图、照片或影像记录。 2应及时整理现场记求,并将本次检查结果与上次或历次 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相关仪器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在现场对该检查项目进行复查。重点缺陷部 位和重要设备,应设立专项记录。检查记录应形成电子文档
1日常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分析原因,并及时上报主 管部门。 2定期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检查报告;如发现异 常,应立即提交检查报告,并分析原因。 3专项检查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检查报告。 4现场检查报告及其电子文档应存档备查,报告内容及格 式见附录B中B. 0. 3条。
4.1.1环境量监测项目应包括水位、流量、降水量、气温、上 下游河床淤积和冲刷等。 4.1.2降水量、气温观测可采用当地水文站、气象站观测资料。
4.1.1环境量监测项目应包括水位、流量、降水量、气温、
4.2.2上游(闸前)、下游(闸后)水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点应设在水闸上、下游水流平顺、水面平稳、受风浪 和泄流影响较小处,宜设在稳固的翼墙或永久建筑物上。 2观测设施和测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闸运行前应完成水位观测永久测点设置。 2)观测设施宜选用水位标尺或自记水位计。也可设遥测 水位计,其可测读水位应高于设计最高水位和低于最 低水位。 3)水尺的零点标高每年应校测1次;水尺零点有变化时: 应及时进行校测。水位计应在每年汛前进行检验。 4)上、下游水位应同步观测。 5)观测与水位相关的监测项目应同时观测水位。开闻泄 水前、后应各增加观测1次,汛期还应根据要求适当 加密测次。 4.2.3水位观测精度应满足表4.2.3的要求
4.2.3水位观测精度应满足表4.2.3的要求
表4.2.3水位观测精度
4.3.1流量观测宜通过水位观测,根据闸址处经过定期率定的
宽度,宜布置3~5个流速测线,观测设施宜选用浮标或流速仪。 4.3.3在工程控制运用发生变化时,应将有关情况(起始时间 上下游水位、流量、流态等)进行详细记录、核对。
4. 4 气温、降水量
4.4.1如果不具备可用气温、降水量观测资料,宜设气温、降 水量观测点,
4.4.2气温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气温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气温观测点应设置在闸址附近,宜在运行前完成观测点 设置。 2 气温观测仪器应设在专用的百叶箱内。 3 气温观测精度应不低于0.5℃。 4.4.3 降水量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水量应设置在闸址附近,宜在运行前完成观测点设置 2 观测场地应在比较开阔和风力较弱的地点设置,障碍物 与观测仪器的距离不应小于障碍物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 上建流量
气温观测点应设置在闸址附近,宜在运行前完成观测点 设置。 2气温观测仪器应设在专用的百叶箱内。 气温观测精度应不低于0.5℃。
1 降水量应设置在闻址附近,宜在运行前完成观测点设置。 2观测场地应在比较开阔和风力较弱的地点设置,障碍物 与观测仪器的距离不应小于障碍物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 3降雨量观测宜采用自计雨量计或自动测报雨量计等
4.5上、下游河床淤积和冲月
4.5.1为保证水闸工程安全和正常运用,应对水闸上、下游河 床淤积和下游冲刷情况进行观测。
规定: 1应根据水闸规模、工程布置、河道土质和冲刷、淤积情 况设置监测断面。 2监测范围应以上游铺盖或下游消力池末端为起点,分别 向上、下游延伸,宜为1~3倍河宽距离,对于冲刷或淤积较严 重的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具体长度应根据各工程的管 理范围确定。 3监测断面的间隔应以能反映上下游河床的冲刷、淤积变 化为原则,靠近工程处宜密,远离工程处可适当放宽。 4对于冲刷、淤积变化比较严重的水闸,应增加测次。 4.5.3水闸的上、下游河床淤积及下游河床冲刷宜采用人工巡 视检查和水下地形测量结合的方式。对于大型水闸,可在上游或 下游河床布置2~3条固定监测断面按不低于1:1000的比例尺 进行水下地形测量。
4.5.4水下地形测量可采用地形测量法、断面测量法或声呐月 像法等。
5.1.1变形监测项目应包括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裂缝 和结构缝开合度等,
5.1.1变形监测项目应包括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裂缝 和结构缝开合度等。 5.1.2变形监测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各 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一致,宜与国家控制网坐标系统建立 联系。
5.1.2变形监测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 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一致,宜与国家控制网坐标系统 联系。
5.1.3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见表5.1.3。垂直位移和
5.1.3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见表5.1.3。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表5.1.3变形监测的精度
5.1.4首次垂直位移观测应在测点埋设后及时进行,然后根据 施工期不同荷载阶段按时进行观测。在水闸过水前、后应对垂直 位移、水平位移分别观测1次,以后再根据工程运用情况定期进 行观测,
.1.5变形监测工作应遵守下列
1被测建筑物上的各类测点应与建筑物牢固结合,能代表 被测物的变形。被测物外的各类测点,应保证测点稳固可靠,能 代表该处的变形。基准点应建在稳定区域。 2监测设施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各种表面变形设施不应 设在可能被水没或影响较大的部位。 3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应与表5.1.3的要求相适应
并应长期稳定可靠,使用、维护方便。 4采用光学仪器进行表面变形监测时,应选择有利时段 进行。 5.1.6 变形量的正负号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垂直位移:下沉为正,上抬为负。 2 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3 翼墙、堤岸位移:水平向临空面为正,面向临空面向下 游为正,反之为负。垂直下沉为正,上抬为负。 4倾斜:向下游转动为正,向左岸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5裂缝和结构缝开合度: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5.2. 1水闸变形宜采用下列监测
1垂直位移宜采用水准测量、静力水准、沉降计和位错计 等方式进行监测。 2当地基条件较差或水头较大时,宜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宜采用视准线、交会法或引张线等方式进行监测。 3倾斜可采用测斜仪与水准测量或交会法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监测,也可利用其中某一种方式或其他适宜的方式进行监测。 4深层位移可采用多点位移计进行监测。 5裂缝和结构缝开合度可采用测缝计或游标卡尺进行监测 5.2.2水准测量水闸垂直位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型水闸工程的垂直位移观测应符合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中型水闸应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并宜组成水准网。取得基准 值。具体要求见附录C.1节。 2水准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应理设水准点。水准点分为基 准点、工作基点和测点三种。各种水准点应选用适宜的标石或标 志。水准基准点应布置在距水闸较远处,基准点宜用双金属标或 钢管标,若用基岩标应成组设置,每组应不少于3个水准标石。 工作基点应设置在水闸两侧通视条件较好的岩基或坚实的土壤
上,可采用基岩标或钢管标,不应设置在已填平的旧河槽、淤土 层、回填土和车辆往来频繁地段等处。水闸上的测点宜采用地面 标志、墙上标志、微水准尺标。水准标石结构见附录C.2节。 3垂直位移测点宜布置在闸室结构块体顶部的四角(闸墩 顶部)、上下游翼墙顶部各结构分缝两侧、水闸两岸的结合部位 或墙后回填土上。 4垂直位移测点应及时埋设和开始观测,在工程施工期可 先埋设在底板面层,在水闸过水前再引接到上述结构的顶部
4垂直位移测点应及时埋设和开始观测,在工程施工期可 先埋设在底板面层,在水闸过水前再引接到上述结构的顶部。 5.2.3液体静力水准法适用于测量闸顶的垂直位移,连通管系 统宜设在闸顶,并加设隔热防冻保护设施,两端应设双金属标或 垂直位移工作基点。静力水准仪安装和观测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C.3节
统宜设在闸顶,并加设隔热防冻保护设施,两端应设双金属标或 垂直位移工作基点。静力水准仪安装和观测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C.3节
5.2.4沉降计宜布置在水闸闸室底板的四角,对于多孔连续水
5.2.4沉降计宜布置在水闸闸室底板的四角,对于多孔连续水 闸,可选择典型块体布设。沉降计应在水闸底板混凝土浇筑前钻 孔埋设。
5.2.5位错计宜布置在闸室段各块体间或闸室块体与翼墙及护 坦板间的结合缝上。位错计宜在基础部位布设。
5.2.5位错计宜布置在闸室段各块体间或闸室块体与翼墙及护
视准线法的布置设计应考虑下列
1视准线应使布置在水闸结构块体项部的测点与两岸工作 基点形成一条直线,可采用小角度法或活动规标法进行观测。 2视准线测点宜与沉降观测测点布设在同一标点桩上。 3视准线长度不宜超过300m,设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C. 4节。
交会法的布置设计应考虑下列
1交会法除在水闸结构块体顶部的合适位置布置测点外, 还应在水闸上、下游两岸可靠稳定的位置布置若干工作基点。可 采用测角交会法、测边交会法和边角交会法进行观测
5.2.8引张线的布置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点附近,引张线经过的闸室段宜设置测点。 2闸顶引张线宜采用浮托式。线长小于200m时,可采用 无浮托式。 3引张线应设防风护管。 4 引张线法设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6节。 5.2.9 闸墩或翼墙倾斜的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点宜布置在闸墩和翼墙的典型部位。 2 闸墩测点与基础测点宜设在同一垂直面上。 3闸墩倾斜监测布置宜在基础高程面附近设置1~3个测 点,闸墩内宜设置2~4个测点。 4水闸闸墩和上下游翼墙顶部布设有水准点,可利用成对 布设的水准点监测该部位的倾斜。用水准测量法测量倾斜,两点 间距离,在基础附近不宜小于20m,在闸顶不宜小于6m。 5用测斜管测量倾斜,其管底应深入到基础稳定的地层内, 5.2.10钻孔测斜仪的钻孔宜铅直布置。钻孔孔口应设保护装 置,有条件时,孔口附近应设水平位移测点。安装和观测要求见 附录C.7节。 5.2.11多点位移计宜布置在有断层、裂隙、夹层层面出露的闸 基上,在需要监测的软弱结构面两侧各设一个锚固点,最深的一 个锚固点宜布置在变形可忽略处。一个孔内宜设3~6个测点。 钻孔孔口应设保护装置,必要时可在孔口附近设水平位移测点 安装和观测要求见附录C.8节
5.2.12混凝土建筑物结
1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多孔连续水闸,应布置结构缝测点。 2测点宜布置在建筑物顶部、跨度(或高度)较大或应力 较复杂的结构缝上。可在岸墙、翼墙顶面、底板结构缝上游面和 工作桥或公路桥大梁两端等部位的结构缝布置测点;对于地基情 况复杂或发现结构缝变化较大的底板,应在底板结构缝下游面增 设测点。 行监测。宜在结构缝两侧埋设
对金属标点,也可采用三点式金属标点或型板式三向标点。测点 上部应设保护罩。测缝计的安装要求见附录C.9节
1发现混凝土建筑物产生裂缝后,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 设置固定测点,宜采用测缝计、游标卡尺进行裂缝开合度监测。 司时,还应与目测、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相结合。 2裂缝深度的观测宜采用金属丝探测或超声波探伤仪测定 必要时也可采用钻孔取样等方法测量
5.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
.3.1表面位移监测点女装应付合下列规定: 1垂直位移测点宜采用地面标志、墙上标志、微水准尺标; 闸外测点宜采用岩石标。水准标志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2节。 2表面水平位移观测墩应高出表面1.2m,墩顶部应设强制 对中底盘,其对中误差应小于0.2mm,倾斜度不得大于4。表 面水平位移观测墩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2节。 5.3.2双金属标的双金属管宜采用钢管和铝管,钢管和铝管安 装前宜采样测定温度膨胀系数。具体要求见附录C.2节。 5.3.3建筑物外的水准点不应设在地下水位高或易受剧烈振动 影响的位置,并应便于观测。水准点的主标和双金属标应设置保 护装置。
5.3.4静力水准两端观测墩顶部应等高,墩面应水平,安装连
5.3.7引张线宜采用预留槽安装,引张线线体应设防
浮托式引张线相邻两测点上测读尺尺面间高差不得超过土3
5.3.8测斜管安装时,测斜管的导槽应位于可能产生
5.3.8测斜管安装时,测斜管的导槽应位于可能产生最大变形
5.3.9多点位移计安装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8节。
5.3.10各种测缝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9节。 5.3.11应及时进行倒垂孔的施工,并埋设钻孔保护管。宜减少 倒垂孔的倾斜度,保护管有效孔径根据孔深、位移大小等因素确 定,但安装后的有效孔径应大于75mm。倒垂线安装的具体要求 见附录C.10节。倒垂造孔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11节。
5.3.10各种测缝计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9节。
倒垂孔的倾斜度,保护管有效孔径根据孔深、位移大小等因素 定,但安装后的有效孔径应大于75mm。倒垂线安装的具体要习 见附录C.10节。倒垂造孔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11节。
5.4.1光学机械监测仪器、设备,在监测开始前,应先晾仪器 使仪器、设备的温度与大气温度趋于一致,再精密调平进行又 测。在晾仪器和整个监测过程中,仪器不应受到日光的直我 照射。
使仪器、设备的温度与大气温度趋于一致,再精密调平进行观 测。在晾仪器和整个监测过程中,仪器不应受到日光的直接 照射。 5.4.2二等水准可用S,型水准仪进行观测。也可用精度不低于 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进行观测。各种观测方法的具体要求见附 录C.1节。 5.4.3双金属标采用人工观测时,每一测次应测读两测回,两 测回观测之差不得大于0.15mm。 5.4.4静力水准采用人工观测时,每一测次应测读两测回,两 测回观测之差不得大于0.15mm。具体要求见附录C.3节。 5.4.5视准线应采用视准仪或J型经纬仪或精度不低于J,型经 纬仪的全站仪进行观测。每一测次应观测二测回,采用活动标 法时,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1.5mm;采用小角度法时, 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超过3.0”。具体要求见附录C.4节。 5.4.6采用边角交会法进行表面水平位移观测时,观测的具体 要求见附录C.5节。 亚代 验西体西用油十
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进行观测。各种观测方法的具体要求见 录 C.1节。
5.4.7引张线观测可采用读数显微镜、两线仪、两用仪或放
镜,也可采用遥测引张线仪。严禁单纯目视直接读数。人T观测 时,每一测次应观测二测回。当使用读数显微镜时,两测回观测 直之差不得大于0.15mm;当使用两用仪、两线仪或放大镜时, 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0.3mm。具体要求见附录C.6节。
5.4.8测斜仪的气泡格值不应大于5",测斜管观测的具体要求 见附录C.7节。
5.4.8测斜仪的气泡格值不应大于5”,测斜管观测的具体要求
区有施工扰动时,扰动前后应各观测1次,以观测位移增量。当 扰动前后位移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接用游标卡尺或千分表量测。单向机械测缝标点也可用固定百分 表或干分表量测。平面三点式测缝标点宜用专用游标卡尺量测 机械测缝标点每测次均应进行两次量测,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得大 于:0.2mm。
5.4.11裂缝、结构缝开度观测,应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气温 和水温。如发现结构缝上、下缝宽差别较大,还应配合进行垂直 位移观测,
5.4.12倒垂线观测可采用光学垂线坐标仪、遥测垂线坐标仪
也可采用其他同精度仪器。采用人工观测时,每一测次应观测两 测回,两测回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0.15mm。具体要求见附录 C.10节。
6.1.1渗流监测项目应包括闸基扬压力和侧向绕渗 6.1.2采用测深法测量测压管水位时,测绳(尺)刻度应不低 于5mm。 采用渗压计测量渗透压力时,应根据被测点可能产生的最大 压力选择渗压计量程。渗压计量程宜不低于1.2倍最大压力且不 高于2倍最大压力,精度应不低于0.5%FS
6.2.1闸基扬压力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闸基场压力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闸基扬压力监测应根据水闸的结构型式、工程规模、闸 基轮廓线、地质条件、渗流控制措施等进行布置,并应以能测出 闸基扬压力分布及其变化为原则。 2垂直水流向和顺水流向断面应结合布置。宜设垂直水流 向监测断面1~2个;顺水流向监测断面应不少于闸孔数的1/3, 并不少于2个,且应在中间闸室段布置1个。 3垂直水流向监测断面宜布置在灌浆雌幕、齿墙、板桩 (或截水槽、截水墙)等渗流控制设施前后及排水幕、地下轮廓 线有代表性的转折处,每个闸室段应至少设1个测点;重点监测 部位测点数量应适当加密。当闸基有大断层或强透水带的,宜在 渗流控制设施和第一道排水幕之间加设测点。 4顺水流向监测断面应选择地质构造复杂闸室段、岸坡闸 室段和灌浆雌幕折转闸室段。横断面间距宜为20~40m,如闸轴 线较长,闻室结构与地质条件大致相同,则可加大横断面间距。 5每个顺水流向监测断面测点应不少于3个,测点宜布置 在渗流控制设施前后及排水幕、 地下轮线有代表性的转折处
若地质条件复杂,可适当加密测点。闸基的渗流控制设施的前后 应各设一个测点,闸底板中间设置一个测点。 6承受双向水头的水闸,其垂直水流向、顺水流向监测断 面应合理选择双问布置形式。 7闸基若有影响闸室稳定的浅层软弱带,应增设测点,一 个钻孔宜设一个测点。浅层软弱带多于一层时,渗压计或测压管 宜分层布设,应做好软弱带处导水管外围的止水,防止下层潜水 向上层的渗透。渗压计的集水砂砾段或测压管的进水管段应理埋设 在软弱带以下0.5~1.0m的基岩内。为便于观测应将测压管管 口延伸至闸墩顶部。 8闸基扬压力可理设渗压计监测,也可理设测压管监测。 对渗透性较好的地基宜采用测压管,对渗透性较小的地基宜采用 渗压计。但对于水位变化频繁或渗透性甚小的黏土地基上的水 用,其闸基扬压力观测应采用渗压计。 9渗压监测设施应预先理设,测点沿水闸与地基的接触面 布置。但位于灌浆雌幕附近的测点应在灌浆施工完成后埋设,
6.2.2侧向绕渗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向绕渗监测点应根据闸址地形、枢纽布置、渗流控制 借施及侧向绕渗区域的地质条件布置。 2侧向绕渗宜在岸墙、翼墙填土侧及其结合部布设测点, 可沿不同高程布设测点。 3在顺水流向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对于运行水头较高 两侧土质渗透性较好的水闸测点应适当加密。 4岸坡渗流宜埋设测压管监测;结合部宜采用渗压计监测。
6.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
6.3.1测压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压管包括进水管、导管与管口装置,进水管段应保证 渗水能顺利进入管内。当有可能塌孔或产生管涌时,应加设反滤 装置。在完整的基岩中安装测压管时,可不需要进水管反滤保护
和导管,仅安设管口装置,见附录D.1节。 2测压管可采用施工期预埋方式,也可采用钻孔安装方式 雄幕附近的测压管应在灌浆完成后钻孔安装,见附录D.1.2~ D.1.3条。测压管宜采用竖直管并铅直理设。 3测压管内安装渗压计监测时管口出线应密封;无压测压 管可采用测绳(尺)观测,也可在管内安装渗压计或水位计监 测,管口应设保护装置。 4测压管安装后,应做抽、注水试验,其灵敏度应满足 要求
6.3.2渗压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1渗压计可采用施工期预埋方式,也可采用钻孔埋设安装 方式。雌幕或固结灌浆带附近理设安装的渗压计应在灌浆后钻孔 安装,见附录D.2节。 2在基岩面预埋渗压计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下一序混凝 土浆液堵塞渗压计滤头,见附录D.2.4条
6.4.1渗压计埋设后应及时观测,确定初始值,埋设初期1个 月内不少于1次/d,之后按附录A中表A.0.2中施工期测次要 求进行观测。 6.4.2采用测绳(尺)测量测压管水位时,应平行测定2次 其读数差应不大于2cm。 6.4.3扬压力和侧向绕渗观测,应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并 注意观测渗透的滞后现象。对于受潮汐影响的水闸,应在每月最 高潮位期间选测1次,观测时间以测到潮汐周期内最高和最低潮 位及潮位变化中扬压力过程线为准。
注意观测渗透的滞后现象。对于受潮汐影响的水闸,应在每月最 高潮位期间选测1次,观测时间以测到潮汐周期内最高和最低潮 位及潮位变化中扬压力过程线为准
核1次。测压管灵敏度检查可3~5年进行1次。
7.1.1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混凝土内部及表面 应力、应变、锚杆应力、锚索受力、钢筋应力、地基反力、墙后 土压力和温度等。 7.1.2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宜与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项目相 结合布置。
7.2.1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力和应变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建筑在软基上的大型水闸,或采用新型结构的水闸, 应根据闸型、结构特点、应力状况及施工顺序,在受力复杂、应 力集中和结构薄弱的部位,合理布设钢筋计、应变计以及无应力 计,监测不同工作条件下结构应力应变和钢筋应力分布和变化 规律。 2水闻应力和应变测点的布置,宜根据结构应力计算成果, 在闸门支撑附近垂直水流向布置监测断面,在断面的中下部、底 部及应力集中区,少而精地布置钢筋计、应变计。应力和应变监 测宜以钢筋应力监测为主,辅以混凝土应力、应变监测。 3钢筋计布置在主受力构件的受力方向,应与受力钢筋焊 接于同一轴线。 4混凝土应变计数量和方向应根据应力状态而定,主应力 方向明确的部位可布置单向或两向应变计。 5根据实际,每一应变计(组)旁1.0~1.5m处可布置一 只无应力计,无应力计与相应的应变计(组)距结构面的距离应 相同。当温度梯度较大时,无应力计轴线宜与等温面正交。 6对布置预应力锚杆或锚索的闸墩,可适当布置预应力锚
杆测力计或预应力锚索测力计
7.2.2地基反力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建筑在地质条件较差、土压力和边荷载影响程度高 的水闸,宜在水闸基底布设土压力计,以监测水闸底板地基反力 作用。 2地基反力监测应选取有代表性部位,宜沿闸室整体结构 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各至少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3地基反力监测测点应沿水闸与地基的接触面布置。 4地基反力监测宜与扬压力监测结合布置
7.2.3翼墙后土压力监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翼墙背后有较高填土的水闻,宜在翼墙和背后填土 的结合面上布置土压力计,以监测翼墙背后填土压力情况。 2翼墙土压力监测应选择典型部位,在翼墙和墙后填土结 合面的中下部,沿高度方向选取有代表性部位布置
2.4桩基受力监测布置应符合下
1对于建筑在软基上并采用桩基加固的大型水闻,可布置 压应力计或钢筋计,监测桩基受力情况。 2监测测点宜沿桩底至桩顶分层布置,以监测混凝土桩不 同高程的压应力分布
7.2.5温度监测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结构块体尺寸较大的水闸,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 点、施工方法及温控需要,布设适宜数量的温度计。 2水闸温度测点应根据温度场的特点进行布置,宜在闸墩 和底板内比较厚实的部位分层布置,在温度梯度较大的部位测点 可适当加密。
7.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
7.3.1仪器安装应保持正确位置及方向,安装前应对仪器进行 必要的检测,并防止仪器损坏,各种仪器的安装要求见附录E。
7.3.1仪器安装应保持正确位置及方向,安装前应对仪
7.3.2仪器周围回填混凝土时,应人.丁.分层振密实。混凝土 下料时应距仪器1.5m以上,振捣时振捣器与仪器的距离应大于 振动半径,宜不小于1.0m。
7.3.3当施T机械化程度高、浇筑强度大时,可采用预置埋设
7.3.3当施T.机械化程度高、 浇筑强度大时,可采用预置理设 槽的方法,即在混凝土浇筑后拆除埋设槽模板,清理冲毛,将仪 器埋入槽内,然后回填混凝土。
器埋人槽内,然后回填混凝土。 7.3.4监测仪器埋设时,应及时记录仪器及电缆埋设参数及附 近浇筑的混凝土和环境条件。安装后,应及时做好标识与保护。 7.3.5应按监测设计要求进行电缆连接和编号,具体要求见附 录F。
7.4.1埋设初期1个月内,钢筋计、应变计、无应力计和温度 计观测宜按如下频次进行:前24h,1次/4h;第2~3d,1次/ 8h;第4~7d,1次/12h;第7~14d,1次/24h;之后按附录A 中表A.0.2中施工期测次要求进行观测。 7.4.2土压力计埋入后,在浇筑垫层和绑扎钢筋的过程中,应 按1次/d观测,持续至底板浇筑完成时为止。 7.4.3使用直读式接收仪表进行观测时,每年应对仪表进行 次检验。如需更换仪表,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 7.4.4仪器设备应妥加保护。电缆的编号牌应防止锈蚀、混淆 或丢失。电缆长度需改变时,应在改变长度前后读取测值,并做 好记录。集线箱及测控装置应保持十燥。 7.4.5仪器埋设后,应及时按适当频次观测以便获得仪器的初 始值。初始值应根据埋设位置、材料的特性、仪器的性能及周围 的温度等,从初期各次合格的观测值中选定。为便于监测资料分 析,在各分析时段的起点应按适当频次观测,以获得仪器的基 准值。
8.1.1水闸应根据其工程规模、等级、运用条件和环境等因素 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性监测项目。 8.1.2专项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水力学、地震反应和冰凌等
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性监测项目,
8.2.3水流流态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口流态应包括水流对称性、水流侧向收缩、回流范围、 旋涡漏斗大小和位置及其他不利流态。 2闸室流态应包括水流形态、折冲水流、波浪高度、水流 分布及闸墩的绕流流态等。 3出口流态应包括上、下游水面衔接形式、面流、底流等 4下游河道的流态应包括水流流向、回流形态和范围、冲 淤区、水流分布、对岸边建筑物的影响等。 5水流流态可采用文字描述、摄影或录像进行记录。 8.2.4水面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面线观测应包括水面和水跃波动水面等。 2沿程水面线,可用直角坐标网格法、水尺法或摄影法进 行观测。 3水跌长度及平面扩散可用水尺法或摄影法进行测量
8.2.5流速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2.5流速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流速观测应根据水流流态及消能冲刷等情况确定,宜 置在底部、局部突变处、下游回流及上下游连接段等部位,
2顺水流方向选择若干观测断面,在每一断面上量测不同 水深点的流速,特别应注意水流特征与边界条件有突变部位的流 速观测。 3流速可用浮标、流速仪、毕托管等进行观测。 8.2.6振动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振动测点应布置在闸门、支撑梁、导墙等易产生振动的 部位。 2 振动观测可用拾振器和测振仪等观测。 8.2.7 消能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能观测应包括底流和面流各类水流形态的测量和描述 2消能观测可用目测法和摄影法,也可用单经纬仪交会法 和双经纬仪交会法,
8.2.8冲刷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水标准规范范本8.2.8冲刷监测应符合下列规负
1冲刷观测点应布置在闸门下游底板、侧墙、消力池等处。 2水上部分可直接目测和量测;水下部分可采用抽干检查 法、测深法、压气沉柜检测法、声呐成像法及水下电视检查法等。
8.3.1对于建筑在设计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大(1)型水闸,应 对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进行监测
.3.2地震反应监测应符合下列
1地震反应监测应根据水闸设计烈度、结构类型和地形地 质条件进行仪器布置。 2地震反应监测宜采用自动触发和自动记录的强震仪。 3地震反应监测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当发生有感地震时 或闸基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025g时,应及时对水闸结构进 行震害的现场调查。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8.3.3监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1地震反应监测设计应包括确定结构反应台阵的类型和规 模、布置方案、仪器的性能指标,仪器安装和管理维护的技术要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