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984-2022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校准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新规范
5.2.6时间间隔测量仪
划量池: 100S 内部晶振的相对频率偏差优于被校晶振一个数量级或可外接参考频标。
AF 19842022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6.2.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装有被校晶振的电子测量仪器,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仪器制造厂家 号、编号及输人输出接口等均应有明确标记;通电后,仪器应正常工作。
装有被校晶振的电子测量仪器,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仪器制造厂家 号、编号及输人输出接口等均应有明确标记;通电后,仪器应正常工作。 2.2相对频率偏差 2.2.1有晶振频率输出时
6.2.2相对频率偏差
a)通用计数器直接测量法 被校晶振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按图1连接仪器,被校晶振的输出信号接入通 用计数器的测频输入端,必要时通用计数器外频标输入端可接人参考频标。通用计数器 直接测量晶振频率实际值
安公式(1)计算相对频率偏差,取样时间t≥10S。
图1通用计数器直接测量法示意图
式中: y(t)一相对频率偏差; f×一—被校晶振在t内的频率实际值,Hz; 。一一被校晶振的频率标称值,Hz; 一取样时间,S。 T b)频标比对器法 被校晶振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按图2连接仪器,由频标比对器测量相对频率 偏差,作为校准结果
6.2.2.2无晶振频率输出时
图2频标比对器法示意
a)具有频率测量功能的电子 晶振(以通用计数器为例) 1)被校通用计数器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根据其最高测量分辨力选择输人 准频率值(如5MHz,10MHz或100MHz)和闸门时间,按图3或图4连接仪器
图3通用计数器内部晶振校准示意图
通用计数器内部晶振校准示意图(含合成信号
2)通用计数器直接测量参考频标或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频率,按公式(2 计算通用计数器内部晶振的相对频率偏差。
fxl—被校通用计数器测得的频率值,Hz; fn——参考频标或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标准频率值,Hz。 b)具有频率输出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内部晶振(以合成信号发生器为例) 1)被校合成信号发生器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按图5连接仪器。
图5合成信号发生器内部晶振校准示意图
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如5MHz或10MHz),通用计数器闸门时间 直接测量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频率,按公式(3)计算合成信号发生器
内部晶振的相对频率偏差。
AF 19842022
y()=x2/ol fo1
式中: fx2—通用计数器测得的频率值,Hz fo1一被校合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标称值,Hz。 c)具有时间间隔测量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内部晶振(以时间间隔测量仪为例) 的时间热 控图6连接仪盟
图6时间间隔测量仪内部晶振校准示意图
2)根据时间间隔测量仪的最高测量分辨力选取时基和时间间隔发生器的输出时间 可隔,时间间隔测量仪触发电平设置在最大输入电平的中间值上,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周整以获得稳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值,按公式(4)计算时间间隔测量仪内部晶振的相对 频率偏差。
Tx1一被校时间间隔测量仪的测得值,S; T。1一一时间间隔发生器输出的时间间隔标称值,S d)具有时间间隔输出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内部晶振(以时间间隔发生器为例) 1)被校时间间隔发生器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按图7连接仪器。
图7时间间隔发生器内部品振校准示意图
2)时间间隔发生器输出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测量仪触发电平设置在最大输人电平 的中间值上,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获得稳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值,按公式(5)计 算时间间隔发生器内部晶振的相对频率偏差
y(t)= 1 02—1 x2 T 02
式中: To2 被校时间间隔发生器输出的时间间隔标称值,S; T
6. 2.3 开机特性
2.3.1被校晶振经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后开始对(t)进行测量,取样时间t≥10 隔1h测量1次,记为y;(t),连续测量7h,共得8个y;(t),按公式(6)计算 特性。
V 开机特性; max(t)—相对频率偏差的最大值; Vmin (t) 相对频率偏差的最小值
6.2.4.1被校晶振经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后开始对y(t)进行测量,取样时间t≥10s, 每隔12h测量1次,作为该时刻的测量结果,记为y;(t),连续测量7天,共得15个 V;(t),按公式(7)计算日老化率。
式中: K 日老化率; N 一取样个数; t; 取样时序; J; (t) t;时刻测得的相对频率偏差; y(t) t
6.2.4.2按公式(8)计算相关系数
6.2.4.3如果r|≥0.6,表明被校晶振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显著,则校准结果给出日 老化率和相关系数,并附相对频率偏差变化曲线及拟合直线;如果r<0.6,表明被 校晶振频率随时间变化线性不明显,则不给日老化率和相关系数,只附相对频率偏差变 化曲线。
.2.51s频率稳定厚
被校晶振经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后开始对y(t)进行测量,取样时间三1S,
被校晶振经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后开始对y(t)进行测量,取样时间t=1S,连
AF 19842022
被校晶振连续工作一段时间T,后,断电一段时间T2,再开机一段时间T3后的相 对频率偏差值2()与断电前相对频率偏差值y1()之差的绝对值,取样时间≥10S, T,=T3=晶振规定的预热时间,T2≥24h。按公式(10)计算频率复现性
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 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D)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复校时间间隔由用户根据使用情况自行决定,建议不超过12个月
A.1相对频率偏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A. 1. 5 不确定度来源
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 a)参考频标输出频率不准确引人的不确定度; b)参考频标输出频率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 c)频标比对器自身不稳定引人的不确定度; d)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A.1.6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d)测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u。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被校晶振的相对频率偏差重复测量10次,用贝塞尔法计算 实验标准偏差。重复性测量数据见表A.1
表A.1重复性测量数据
A.1.7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汇总见表A.
AF 19842022
表A.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以上各不确定度互不相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以上各不确定度互不相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A.1.8扩展不确定度
A. 2. 5 不确定度来源
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 a)参考频标输出频率不稳定引人的不确定度; b)频标比对器自身不稳定引人的不确定度; c)有限次测量引人的不确定度
A. 2. 6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IF19842022
A.2.7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的汇总见表A.3。
表A.3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A.2.8扩展不确定度
A. 3. 5 不确定度来源
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 a)参考频标输出频率不稳定引人的不确定度; b)参考频标日频率漂移引入的不确定度; c)频标比对器自身不稳定引人的不确定度; d)日老化率估值算法引入的不确定度
A.3.6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AF 19842022
d)日老化率估值算法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连续测量7d,相对频率偏差近似按线性规律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相对频 差随测量时间的直线斜率,即为输出日老化率。日老化率测量数据见表A.4
表A.4且老化率测量数据
设相对频率偏差测量值为y:(t),线性拟合值为y:(t),拟合标准偏差 计算:
y; (t) 相对频率偏差测量值: :(t)——相对频率偏差线性拟合值; N 一取样个数,N=15。 拟合直线斜率K的实验标准偏差由下式计算
测量时刻,t=T,T为测量y;(t)的时间间隔,T=0.5d;
城市道路标准规范范本A.3.7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的汇总见表A.5。
F 19842022
表A.5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以上各不确定度互不相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A.3.8扩展不确定度
通信标准JJF1984—2022附录B校准记录格式第页共B. 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B.2具有晶振频率输出:是否口B.3相对频率偏差:相对频率偏差y(t)不确定度U(k=2)B. 4开机特性:序号相对频率偏差y(t)开机特性V不确定度U(k=2)1235678B. 5日老化率:日老化率K相关系数r不确定度U(k=2)B.61s频率稳定度:1s频率稳定度(t)不确定度U(k=2)B. 7频率复现性:序号相对频率偏差y(t)频率复现性R不确定度U(k=2)12校准员:核验员:日期:年月A13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