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4370.8-2020 游乐设施无损检测 第8部分:声发射检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噪声源,如电磁干扰、振动、摩擦等,应尽可能排除发现的噪声源。
9.1.3检测条件确定
汽车标准9.1.4传感器阵列的确定
根据被检构件结构型式、几何尺寸以及检测目的,确定传感器布置的阵列。如无特殊要求,相邻传 惑器之间的间距应尽量接近。传感器阵列的确定按照如下原则: a)对于直径400mm及以下的圆管形或锥形金属构件宜采用线定位,直径大于400mm的圆管 形或锥形金属构件宜采用面定位;对于最大边长小于或等于400mm的方形或箱型金属构件 宜采用线定位,最大边长大于400mm的方形或箱型金属构件宜采用面定位;工字钢、槽钢、角 钢等型钢构件宜采用线定位。 b 在一个传感器阵列中,如果金属构件中存在螺栓连接、销轴连接、铆接等可能导致声能量产生 严重衰减的,应在连接两侧分别设置传感器阵列。 附录B给出了部分结构型式构件的声发射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9.1.5确定加载方案
根据声发射检测目的和检测现场的实际条件,确定加载方案。加载方方式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加载 对被检构件单独进行静态加载和自然风力加载三种方式,每种加载方式应符合如下要求: a)设备运行状态加载应按照GB8408或相关法规标准中规定的空载、满载或偏载试验载荷的加 载方法进行,或者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与用户协商确定; b 对被检构件单独进行静态加载宜采用水袋或水箱、卷扬机构(配拉力计)等施加静载荷,并逐步 加载; 对于受风载影响的构件,如果气象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自然风载荷加载方式
9.2.1应按照确定的传感器阵列在被检构件上安装传感器。对构件整体检测时,传感器的安装部位应 尽量远离螺栓连接、支座、筋板和焊缝部位;局部检测时,被检测部位应尽量位于传感器阵列中间区域; 当工字钢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时,应在连接部位两侧分别布置传感器。 9.2.2应对传感器的安装部位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并露出金属光泽。如表面有光滑致密的保 护层,可予以保留,但应测量保护层对声发射信号的衰减。 9.2.3在传感器的安装部位涂上耦合剂,耦合剂应采用声耦合性能良好的材料,耦合剂的使用温度等 级应与被检构件表面温度相匹配。 9.2.4应使传感器与被检构件表面达到良好的声耦合状态。 9.2.5采用磁夹具、胶带纸或其他方式将传感器牢固固定在被检构件上,并保持传感器与被检构件和 固定装置的绝缘。
9.3声发射检测系统的调试
将传感器与前置放大器和系统 系统稳定工作状态,对声发射检测系 统进行初步工作参数设置,然后按9.3.2~9.3.6的规定依次对系统进行调试
用模拟源来测试检测灵敏度和校准定位。模拟源应能重复发出弹性波。可以采用声发射信号发生 器作为模拟源,也可以采用0.3mm、硬度为2H或0.5mm、硬度为HB的铅笔芯折断信号作为模拟 源。铅笔芯伸出长度约为2.5mm,与被检构件表面的夹角为30°左右,离传感器中心100(土5)mm处 折断。其响应幅度值应取三次以上响应的平均值
9.3.3通道灵敏度测试
在检测开始之前应进行通道灵敏度的测试。要求对每一个通道进行模拟源声发射幅度值响厂 ,每个通道响应的幅度值与所有通道的平均幅度值之差不应大于土3dB
应进行与声发射检测条件相同的衰减 减特性测量.但应在本次检测记录和报告 减特性数据
采用计算定位时,在被检构件阵列的任何部位,声发射模拟源产生的弹性波至少能被该定位阵列 传感器接收到,并得到唯一定位结果,定位误差不应超过该传感器阵列中最大传感器间距的土5% 采用区域定位时,声发射模拟源产生的弹性波应至少能被该区域内的一个传感器接收到
9.3.6背景噪声测量
通过降低门槛电压来测量每个通道的背景噪声,每个通道的门槛电压设定值应至少大于背景口 IB,然后对整个检测系统进行背景噪声测量,测量时间不应少于5min。如果背景噪声接近或大于 件材料活性缺陷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强度,应尽可能消除背景噪声的干扰,否则不宜进行声发射检
按照确定的加载方案对被检构件进行加载
照确定的加载方案对被检构件进行加载
9.4.2检测过程中的噪声
加载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a)外部机械振动; 5Z1C b)机械摩擦; c)电磁干扰; d)天气情况,如风、雨、冰苞等的干扰; e)气动、液压件的泄漏等
GB/T34370.82020
9.4.3检测数据采集与过程观察
9.4.3.1检测数据应至少采集附录A中规定的参数。采用时差定位时,还应采集到达时间的数据;采 用区域定位时,还应采集声发射信号到达各传感器次序的信息。 9.4.3.2检测时应观察声发射撞击数和/或定位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于声发射定位源集中出现的部 位,应查看是否有外部干扰因素,发现外部干扰因素应停止加载并尽量排除干扰因素。 9.4.3.3检测过程中,如发现某个通道接收到的声发射撞击数明显低于相邻通道,则应对该通道再次进 行灵敏度测量;如检测过程中由于加载或其他原因暂停检测超过1h,重新恢复检测时应对每个通道再 次进行灵敏度测量。 9.4.3.4检测中如遇到强噪声干扰时,应暂停检测,需在排除强噪声干扰后再进行检测
9.4.4检测数据分析及声发射源部位的确定
9.4.4.1应在检测数据中标识出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数据,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 9.4.4.2利用软件滤波或数据图形显示分析的方法,从检测数据中分离出非相关声发射信号,并在检测 己录中注明。 9.4.4.3根据检测数据确定相关声发射定位源的位置。如需进一步确认的声发射源,应通过模拟源定 立来确定声发射源的具体部位。确定方法是在被检区域上某位置发射一个模拟源,若得到的定位显示 与检测数据中的声发射定位源部位显示一致,则该模拟源的位置为检测到的声发射定位源部位
9.5.1检测记录的主要内容不应少于8.2和第12章的内容。
9.5.1检测记录的主要内容不应少于8.2和第12章的内容。 9.5.2检测时如遇不可排除因素的噪声干扰,如风、雨和摩擦等,应如实记录,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 9.5.3检测记录和声发射数据应至少保存6年。对于型式试验过程进行的,制造单位应保存检测记录 和声发射数据至设备报废为止。
检测结果评定以前两次保持载荷过程的声发射信号为依据,加载过程或其他保载过程的信号作为 参考。
0.2声发射源区的确定
采用时差定位时,以声发射源定位比较密集的部位为中心来划定声发射定位源区,定位源间距在传 感器间距10%以内的定位源可被划在同一个源区, 采用区域定位时,声发射定位源区按实际区域来划分
10.3声发射源的活性划分
对于连续加载且最天载荷可持续保持的,声发射源的活性划分原则如下 a)如果源区的事件数(E)随着保载呈快速增加(E≥10个/min)时,则认为该部位的声发射源 超强活性。 b) 如果源区的事件数(E)随着保载呈连续增加(3个/min≤E<10个/min)时,则认为该部位
GB/T34370.82020
表4声发射源的综合等级评定
1级声发射源不需要复检,Ⅱ级声发射源由检测人员根据源部位的实际结构决定是否需要采用其 也无损检测方法复检,III级和IV级的声发射源应按GB/T34370.1~GB/T34370.5、GB/T34370.7 GB/T34370.9、GB/T34370.11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复检, 复检时,应首先进行目视检测,并判断可能存在的缺陷类型。对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宜选用磁粉 检测或渗透检测方法;对于焊缝内部缺陷,宜采用超声检测方法;对母材内部缺陷,宜采用漏磁或超声导 波检测方法
声发射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委托单位、检测单位; b)被检工件名称、型号和编号; c)检测标准; d)被检工件材质、热处理状态及表面状态; 检测部位; f) 检测方式、仪器型号、耦合剂、传感器型号及固定方式; g) 各通道灵敏度测试结果; h) 各通道门槛和系统增益的设置值; 背景噪声的测定值; 衰减特性; 传感器布置示意图及声发射定位源位置示意图; 1) 源部位校准记录; m)检测软件名称及数据文件名称; n)加载程序; o)检测结果分析、源的综合等级划分结果及数据图; p)检测结论; 9)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报告编制和审核人员签字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声发射检测系统性能要求
传感器的响应频率推荐在100kHz~400kHz范围内,其灵敏度不应小于60dB。当选用其他频带 范围内的传感器时电气装置标准规范范本,应考虑灵敏度的变化,以确保所选频带范围内有足够的接收灵敏度, 传感器应能屏蔽无线电波或电磁噪声干扰。传感器在响应频率和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灵敏度变化值 不应大于3dB。传感器与被检件表面之间应保持电绝缘。
置放大器之间的信号线长度不应超过2m,且能够
前置放大器与系统主机之间的信号电缆应能屏蔽电磁噪声干扰。在任意30m范围内,信号日 衰减损失不应大于1dB/30m。信号电缆长度不宜超过150m
耦合剂应能在试验期间内保持良好的声耦合效果。可选用真空脂、凡士林及黄油
前置放大器短路噪声的有效电压值不应大于7V。在工作频率和工作温度范围内,前置放大器的 频率响应变化不应超过3dB。前置放大器与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应相匹配,其增益应与系统主机的增益 设置相匹配,通常为40dB或34dB。前置放大器采用差分电路时,其共模噪声抑制不应低于40dB
放置在前置放大器和系统主机处理器内的滤波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应与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相匹
7.1声发射系统主机应有覆盖检验区域的通道数,应至少能实时显示和存储以下声发射信号参 达时间、门槛、幅度、振铃计数、能量、上升时间、持续时间、撞击数。 7.2系统主机宜具有接收和记录力、温度等外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功能。 7.3各个通道的独立采样频率不应低于传感器响应频率中心点频率的十倍
A.7.4门槛精度应在±1dB的范围内。 1.7.5声发射信号计数测量值的精度应在土5%范围内。 A.7.6从信号撞击开始算起10s内,声发射系统应对每个通道具有采集、处理、记录和显示不少于每秒 20个声发射撞击信号的短时处理能力;当连续监测时,声发射系统应对每个通道具有采集、处理、记录 和显示不少于每秒10个声发射撞击信号的处理能力。当出现数据堵塞时,系统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A.7.7峰值幅度测量值的精度应在土2dB范围内,同时满足信号不失真的动态范围不应小于65dB。 A.7.8能量测量值的精度应在土5%范围内 A.7.9对于时差定位声发射检测系统,每个通道的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和到达时间的分辨率至少应为 A1.7.10系统测量外接参数电压值的精度不应低于满量程的2%。 A.7.11声发射采集软件应能实时显示声发射信号的参数、声发射信号参数之间和参数随力或时间的 关联图,以及声发射定位源的线定位和平面定位图,实时显示的滞后时间不应超过5S。 A1.7.12声发射分析软件应能回放原始声发射检测数据,并能根据重新设定的条件对声发射检测数据 进行滤波、定位、关联和识别等分析处理螺栓标准,
....-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