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3604-2019 石油化工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1灌浆材料宜按照下列原则选用: a)静设备基础底座、一般动设备基础底座、钢柱脚下灌浆宜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b)当设备对灌浆材料的类型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环氧灌浆材料; c)当长期工作于高温环境时,不宜采用环氧灌浆材料。 6.2除有特别规定外,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表6.2选用灌浆材料
表6.2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灌浆材料
管道标准规范范本6.3灌浆材料宜根据灌浆层的厚度按表6.3选用。
表6.3根据灌浆层厚度选用灌浆材料
表6.4螺栓直径与孔壁距离
7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
7.1.1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拌合水质量应符合JGJ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水温以5℃~30℃ 为宜。 7.1.2搅拌宜采用机械搅拌,拌合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使用说明要求
SH/T36042019
顶面50mm;应在地脚螺栓孔灌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70%后,再进行设备调平及混疑土 7.3.7灌浆过程中不应使用振动器振捣、反复抽拉等扰动灌浆材料,可以通过高位漏斗、预置导引链 条等手段来辅助灌浆材料的流动,也可采用竹片、铁片等工具从灌浆料底部进行适当引流。 7.3.8对于面积较大的基础,灌浆时宜采用分段(格)跳仓施工。 7.3.9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冬期施工措施,可采用不超过65℃的温水拌合水泥基灌浆材 料,浆体的入模温度应在10℃以上;应预加热混凝土基础表面,并保持在10℃以上;受冻前灌浆材料 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 7.3.10当灌浆部位温度大于35℃时,应采用高温环境施工措施,灌浆前24h应避免灌浆部位受到阳 光直射;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应大于35℃;浆体的入模温度不应 大于30℃,灌浆后应及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7.3.11灌浆施工完毕,应对暴露于空气中的部位表面及时收浆(压光)。
4.1收浆(压光)后,灌浆料裸露部分应立即喷洒养护剂、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湿润的草袋或棉不 ,并于终凝后开始对灌浆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温度宜大于5℃,养护时间宜满足表7.4.1的要求。
表7.4.1环境温度与养护时间的对应关系
表7.4.2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拆模时间
7.4.3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执行。 7.4.4冬期施工且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 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 7.4.5当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产品技术文件要求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 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JGJ/T104的有关规定。 7.4.6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3.1.1除产品技术文件中有特别 ?30C日 8.1.2灌浆过程中宜避开最高温时段,与灌浆料接触的基材及设备底板表面温度不应大于35 B.1.3灌浆施工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应至少高出露点温度3℃。 8.1.4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并遵循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氧灌浆材料的施工应满足本规程7.2.1~7.2.9条的
B.0.1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实验室的温度应为23℃土2℃,相对湿度应不小于50%±5%; b)养护室的温度应为23℃±2℃,相对湿度应为50%土5%; c)成型时,环氧灌浆材料的温度应与实验室的温度一致。 B.0.2试验前,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规定试验环境条件下至少放置24h,所有搅拌设备均应清洁干净 和保持干燥。 B.0.3环氧灌浆材料配比和拌合应按产品技术文件推荐的配合比进行拌合。 B.0.4环氧灌浆材料拌合物的制备方法应按照DL/T5193《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进行。按推荐的 顺序加料并缓慢拌合至外观颜色均匀为止(或按推荐的搅拌时间),一般不超过3min,避免搅拌时间过 长引发的反应放热。 B.0.5环氧灌浆材料应按照本规程8.3节的要求进行搅拌,其制备、成型过程中不应振动、插捣
3.1.1截锥流动度的试验应按GB/T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a)环氧灌浆材料分层试验的标准试件应采用尺寸为100mm的立方体。试模应符合JG3019《混凝 土试模》中的技术要求。 6 测定分层时应按下列试验步骤进行: 1)将拌合好的环氧灌浆材料浆体倒入100mm×100mm×100mm试模中; 2) 将试件放置在养护室中养护1天后拆模: 3) 打磨掉试件的侧面约5mm厚度,至彻底露出骨料; 4) 用卡尺测量试件顶部完全没有骨料的树脂层厚度。若厚度超过0.5mm,则判定分层。 .1.3#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环氧灌浆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应采用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棱 柱体。试模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中的技术要求。 b)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应按下列试验步骤进行: 1) 将拌合好的环氧灌浆材料浆体倒入40mm×40mm×160mm试模,不振动,但需用刮刀来 回两次放气: 2) 将试件放置在养护室中养护,固化之后在养护期间任何时候均可脱模。养护时,应以单层 形式在试验台水平表面放置 3)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检验按现行国家标准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4压缩弹性模量按DL/T5193《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石油化工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SH/T3064—2019
照明标准规范范本SH/T36042019
《石油化工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SH/T3064一2019),经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11月11日以 第48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是在《石油化工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SH/T3064一2009)的基础上修订而 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是上海环宇建筑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员是何国富、闵轶、孙振平、应付钊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增加了环氧灌浆材料,水泥基灌浆材料中增加了快凝快硬型和用于预应力孔道型; 一增加了环氧灌浆材料和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原则; 一增加了环氧灌浆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施工及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和原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反馈的意见,对原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和 补充。 本规程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 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修订了一些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 《石油化工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 衣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 又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SH/T3604—2019
标。本规范表5.1.2中性能指标均应按产品要求的最大用水量检验。 本次修订考虑与GB/T50448一2015基本保持一致,同时考虑石油化工实际工程的需要,对本规程 2009版原水泥灌浆材料按照强度进行分类的方法进行了大的调整。主要分为普通型、高强型和快凝快硬 型三种,普通型中的I型、II型、IⅢI型对应GB/T50448一2015中的I、II、II型,GB/T50448一2015 中的V型主要用于建筑物加固,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不同,不再列出。考虑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强度是灌 浆材料中较易实现的一个参数,本次修订时将I型、II型、IⅢ型的强度指标进行了统一。同时保留了上 一版中关于高强灌浆材料的技术指标,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将强度标准由80MPa提升为90MPa。 其中,I型指标主要是应用于一种新型低黏度的灌浆材料。这种灌浆材料在获得低黏度性能的同时, 还能保持自身的匀质性,做到不沉降、不泌水等,而且这种灌浆材料对用水量不敏感,现场施工时材料 的匀质性较好,灌浆速度快,不需要高位漏斗就可以灌入狭小的空间,其作为一类低黏度精确灌浆材料 新产品,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其流动度采用流锥法测量。 最近几年随着地下洞库的应用越来越多,右油化工行业对堵水材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用于堵水的 快凝快硬型灌浆料性能与用于抢修的快凝快硬型又具有明显的不同,要求其流动度小,凝结时间短。因 比,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可施工性能相应缩短,初凝前的流动性损失必然加大,这类灌浆材料在应用中 客户会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规定初凝从0.5h~10h进行调整。故本规程修订时提出可进行适当降低,具体 应和业主协商。 与GB/T50448一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不同之处在于对普通型和高强型没 有具体提出1天抗压强度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 1)大多数情况下,水泥基灌浆材料都属于早强型的,1天抗压强度容易达到,同时普通型和高强型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养护至少要7天,1天抗压强度对设计施工无太大意义。 2)现今的灌浆工程越来越注重灌浆材料的流动性、流动度的保持性,以及保水性、抗裂性,鼓励 水泥灌浆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单位从原材料的选择和产品配方制定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添加保水剂、增 稠剂、缓凝成分等,这些技术措施无疑对灌浆材料的早期强度有一定负面影响。 3)大型设备安装后需要的灌浆施工的体积(面积)越来越大,为预防温度裂缝,需要降低灌浆材 料浇灌后的内部水化热和温升速率,再者,从成本角度出发,有些产品也考虑在满足灌浆材料技术指标 的情况下,掺加部分活性掺合料,采取这些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灌浆材料的早期强度发展,而 相反,其后期强度发展更稳定。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灌浆材料的1天抗压强度均不作出明确要求。 同时,由于增加了氯离子含量的限制,取消了对钢筋腐蚀性的要求;考虑石油化工行业水泥基灌浆 料大都用于混凝土顶面以上,基本与钢筋没有接触,取消了对钢筋握裹强度的要求。 5.2.1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环氧灌浆材料的含技术参数、设计、施工技术要求的专门技术标准,国外 也没有类似标准,表5.2.1主要是参考所收集的产品资料、以往工程中外方的资料要求、API610、PIPSTS 03601和参考JT/T1130一2017《桥梁支座灌浆材料》完成。 在API610附录L中提出动设备对环氧灌浆料的最低要求主要有如下儿项: 1.按照ASTMC1181规定的方法,蠕变应小于5μm/mm; 2.按照ASTMC531规定的方法,线性收缩率应小于0.080%,热膨胀应小于54×10mm/(mm?℃); 3.按照ASTMC579规定的方法,7天抗压强度应至少为83MPa(12000psi); 4.按照ASTMC882规定的方法,环氧灌浆料比混凝土砂浆的粘结强度应当高出14MPa 5.按照ASTMC884规定的方法,将环氧砂浆覆盖在水泥砂浆上时,应通过热适应性试验; 6.按照ASTMD638规定的方法,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2MPa,弹性模量应不小于1.2×10MPa 7.按照ASTMD2471规定的方法,采用直径150mm×高300mm试件时,放热峰值不应超过45℃, 凝胶时间至少为150min。 在PIPSTS03601中提出对环氧灌浆料的要求主要有如下儿项:
SH/T36042019
7.3.1~7.3.2搅拌时应上下左右移动搅拌器测绘标准,是为了使桶底和桶壁粘附的料能得到充分搅拌,同时将 搅入灌浆材料内部的空气排出;叶片不得提出浆液面,以免裹入过多空气;应将浮在浆料表面的气泡刮 破,以免灌浆材料中掺杂有气体。 7.3.47.3.5为了排除气泡,应采取一侧灌浆,从另一侧溢出的工艺。对于混凝土顶面或设备底板不 是水平的,应从低的一侧灌浆,从高点溢出,有此情况时应适当提高灌浆点的模板高度。连续灌浆,浆 体持续流动,灌注距离长,浆体质量均匀:间断灌浆可能导致分层,或后浇注的料推动前面的料存在困 难,致使灌浆距离缩短。 7.3.9现行国家标准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高于65℃的热水应先与骨料 拌和,再与水泥拌和;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入模温度严寒地区不得低于10℃,寒冷地区不得低于5℃。现 行行业标准JGJ/T281《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定,在冬期拌制泵送高强混凝主时,入模温度应 高于10℃。由于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高,含有外加剂等多种辅助材料,本此修订规定拌合水温度 不应超过65℃,并规定浆体入模温度大于10℃。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泥的水化速度快,且表面水分散失量增大,因此水泥基灌浆材料浆体流动度损 失加大,可施工时间缩短,不利于施工操作:若养护不及时,导致产生较大的塑性收缩,浆体表面容易 产生塑性收缩裂纹。参考GB/T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及厂家的工程经验,本此修订 规定基材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应大于35℃,浆体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 7.4.1根据以往工程中产生的需求及不同温度下养护的需要,参考YB/T9261《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 技术规程》,给出了表7.4.1的规定。
8.1.2~8.1.4环氧灌浆材料拌合时材料的温度,对灌浆材料拌合的难易程度、拌合料的性能影响较大 规定了相关的施工措施。 8.2.4由于环氧灌浆材料黏度高,若不采用泡棉胶带等缠绕在螺杆上隔离灌浆材料,在进行螺栓拧紧 操作时,有可能造成环氧灌浆层表面产生裂纹
....- 化工标准 石油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