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549-2020 住宅电梯选型和配置要求.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电梯数量和规格配置及选型
5.1住宅电梯的数量和规格,宜采用基于客流高峰期的电梯客流分析模型,根据不同的运行级别要求, 通常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或传统计算方法确定。传统计算方法见附录A。 5.2电梯运行级别通常以电梯轿厢在客流高峰期相邻两次离开基站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INT)和5min 俞送能力(HC)来衡量,其值可由建设单位提出,但应满足表1的相应要求。宜选用“舒适”级别,至 少选用“经济”级别。
5.3电梯设计服务总人数应根据建筑总层数和每层居住人数确定。每户居住人数可由建设单 区域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因素提出,但根据套型和电梯服务水平其每户居住人数不应 取值。
表2电梯配置和选型中每户居住人数
5.4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住宅建筑装饰装修标准规范范本, 模拟分析方法确定电梯的数量和规格。
6.1电梯不应作为安全出口。 6.2电梯的设置,单侧排列时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时不宜超过2排×4台;高层建筑电梯电梯分 区服务时,每服务区的电梯单侧排列时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时不宜超过2排×4台。 6.3当建筑设有电梯目的地选层控制系统时,电梯单侧排列或双侧排列的数量可超出本标准6.2条的 现定合理设置, 6.4同一住宅单元两台及以上电梯控制方式宜为并联或群控。 6.5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且电梯井不宜被楼梯环绕设置。 6.6单台布置的电梯,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1.5m;多台单侧排列的电梯,侯梯 亍深度不应小于电梯群中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1.8m;多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侯梯厅深度不应小 于相对电梯最大的轿厢深度之和的最大值,并应小于3.5m。 6.7电梯机房应有隔热、通风、防尘等措施,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内 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6.8机房宜安装空调,机房中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6.9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得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 振的构造措施。 6.10电梯候梯厅及机房应与公共通道相连。通往机房(机器设备间)的通道应保持通畅,并且不经过私 人空间。
DB52/T15492020
电梯配置和选型的传统计算方法
A.1电梯数量和轿相容量的选择,应满足5min客流高峰期输送能力的要求。5min客流高峰期输送能 力的要求([HC])可由建设单位提出,但应满足本标准第5.2条的要求。 A.25min客流高峰期一般应采用一天内最繁忙5min上行高峰期,也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一天内最 繁忙5min下行高峰期或其它有代表性的客流高峰期。
式中: N1 计算电梯组中的电梯总数; P 一一客流高峰期电梯平均乘客人数,取由轿厢面积确定额定乘客人数的80%; Np一一电梯设计服务总人数; RTT一一电梯往返一次运行时间(s)。电梯伸至地下室时,可根据电梯运行级别,每一层地下室 增加15s~30S。式A.3给出的是上行高峰期的RTT计算公式,对于下行高峰期及其它设计工况应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RTT计算; H 电梯平均最高返回层,见表A.1: 理论层间运行时间(s): S 平均停站数,见表A.1; T 从电梯门开始关闭到下一停层电梯门打开到800mm的时间(s),T是一个代表电梯自身性 能的时间参数,由电梯供应商提供,初步设计阶段也可根据电梯运行级别按8s~12s取值; tP df 一一主楼层到最高层的平均层高(m); V 电梯额定速度(m/s)。 A.3 H和S可分别按式A.5和式A.6计算,部分额定乘客人数和楼层数对应的H和S值可查表A.1。
DB52/T1549—2020
式中: Nf一一主楼层以上电梯服务总层数。 A.4电梯数量和轿厢容量的选择,应考虑电梯分组分层或建筑服务分区
Nf一一主楼层以上电梯服务总层数。 A.4电梯数量和轿厢容量的选择,应考虑电梯分组分层或建筑服务分区
DR52/T15492020
表 A. 1 H和S取值
ZJM0标准规范范本表 A. 1 H和S取值
(CC为电梯的额定乘客人数)
DR52/T1549—2020
DR52/T1549—2020
DB52/T15492020
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轿厢应可水平放置1800mm×450mm的削角担架。 2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轿厢用于放置1800mm×450mm的削角担架时,其轿厢内尺寸、开门宽度、 尺寸的一种方案如图1说明。
沥青路面标准规范范本注:1800mmX450mm削角担架可顺利进入1600mm×1500mm(或1500mm×1600mm)的轿厢 图B.1放置1800mm×450mm削角担架的电梯相关尺寸示意
....- 相关专题: 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