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974-2021 天然气储气井定期检验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43/T 1974-2021 天然气储气井定期检验规程
1定期检验前,检验人员一般应审查以下资料: a) 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及风险 评估报告等: b) 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峻工图等,以及制造监督检验 证书,固井检测报告; ) 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资料,包括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以及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证书; 使用管理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使用登记标志》,以及运行记录、开停 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情况、气质分析报告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DB43/T19742021
e)检验、检查资料,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定期检验报告。 本条a)至c)项的资料,在储气井首次定期检验时必须进行审查,以后的检验视需要(如发生改 造、重大修理等)进行审查。 7.2.2发生使用单位变更,更名使储气井的现实状况与《使用登记表》内容不符,且没有按照TSG08 要求办理变更的,按照TSG08要求办理《使用登记证》变更, 7.2.3资料审查发现储气井未按照规定实施制造监督检验或者无《使用登记证》,检验机构应停止检验: 并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
7.3.1使用单位应按照要求做好停机后的
要求,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检验前,现场至少具备如下条件: a 隔断储气井气源,排放、置换井筒内气体,清理干净烟草标准,同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通 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b) 影响定期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应按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者拆除; C 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如螺栓等),必须彻底 清理干净,露出金属本体;进行无损检测的表面应达到NB/T47013的有关要求; d 储气井套管内壁清洗完好,井壁不得有残留油污; e) 场地平整,容许检验车辆及吊车摆放,水、电齐全; f 储气井的井口装置拆卸和组装、洗井应由具有相应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单位进行; g 检验时,使用单位储气井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到场配合,协助检验工作,负责安全监护。 3.2检验用的设备和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或者校准期内。 3.3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应执行使用单位有关动火、用电、安全 护、安全监护等规定
储气井定期检验项目,以宏观检验、壁厚测定、硬度检测和金相检验、紧固件检查、静强度校 强度校核、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安全附件检验为主,必要时增加材质检查、有限元分析、 独性检测、储气井加固施工评价、无损检测等项目。
8.1.1外观检查。采用目视检查,必要时利用放大镜或者其他辅助仪器设备、测量工具,检验储气井 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为重点。包含以下项目: a) 储气井的铭牌、检验标志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b) 储气井可见部位的腐蚀、裂纹、变形、泄漏等; C 排污管腐蚀、变形、机械损伤; d) 紧固螺栓损伤、裂纹; e) 防绣漆破损、脱落。 8.1.2结构检查。采用目视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a) 井口装置型式; b) 井口装置与井筒连接形式; 井口可重复拆卸及打开通径:
DB43/T19742021
d)螺纹类型。 8.1.3冒井、沉井检查。目视查看储气井本体是否发生冒井、沉井。 8.1.4储气井内表面宏观检验。利用井下电视设备,检查内表面是否存在腐蚀、裂纹、变形、泄漏等 情况
用测厚仪和储气并套管壁厚腐蚀超声波检测系统对并体进行壁厚测定。 8.2.1定点测厚。针对单井选择有代表性位置进行测厚,通过一个或多个检验周期相同位置的厚度值 确定年腐蚀率; 8.2.2全井测厚。储气井套管壁厚腐蚀超声波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应不低于土0.1mm。除井口装置、 井底装置和接箍部位外,壁厚检测应无检测盲区。自动记录壁厚检测全部超声波形和对应的位置数据 可离线复验检测数据
材质不明的,应查明材质。可以采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硬度检测、金相分析等方法。对于 才质并且已作出明确处理的,以后检验不需要再重复检验该项
8.4硬度检测和金相检验
宏观检验发现异常的、使用情况不好及运行时间较长的应进行并下硬度测定。宏观检验、硬度 损检测发现异常部位需进行金相检测
储气井上法兰连接的主螺栓应逐个清洗,检验其损伤和裂纹情况,重点检查螺纹及过渡部位是否有 环向裂纹,有需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8. 6 并简静强度校核
储气井在运行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在完成井筒静强度校核后,应对储气井进行疲劳强度校核, 度校核应遵循井筒静强度校核的相关原则,循环压力的上下限值应根据使用单位的操作记录取
对不能进行强度校核的,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进
下列情况需要进行土壤腐蚀性检测
a)储气井需要进行加固施工的; b)储气井无固井检测报告的。 土壤腐蚀性检测参照GB/T21447《钢制管道外腐蚀控制规程》、SY/T0087.1《钢制管道及储罐腐 蚀评价标准》,进行土壤电阻率检测、土壤腐蚀速率检测、氧化还原电位检测
8.10储气井加固施工评价
制造过程中未进行固并质量检测及评价或评价不合格的储气并应对该储气并进行加固施工评价 施工过程中水泥池大小、钢筋网铺设、抱箍安装、混凝土质量及用量是否达标进行记录,依据计 混凝土对套管的胶结评价、依靠重力和阻力抵消上冲力的评价、钢筋验算。评价通过后方为合
8.11.1安全阀应在校验有效期内,铅封完好 8.11.2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不得大于储气井的设计压力,设计图样或者铭牌上标注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的,也可以采用最高允许工作压力确定安全阀的整定压力
3.12.1耐压试验的准备工作、安全防护、试验介质、试验过程、合格要求等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 规定执行。耐压试验压力按照SY/T6535《高压气地下储气井》的规定确定,计算用工作压力、温度等 以本次定期检验确定的允许(监控)使用参数为基础计算。 8.12.2耐压试验由使用单位负责实施,检验机构负责检验
3.1气密性试验应在耐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本次定期检验确定的允许(监控 压力,保压时间应为24小时,无泄漏为合格。试验介质应为空气或性气体,以空气为试验介质 生行置换,可燃气体含量不超过3%。 3.2气密性试验由使用单位负责实施,检验机构负责检验。
9.1.1安全状况等级根据储气井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为评定级别。 9.1.2需要改造或者修理的储气井,按改造或者修理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9.1.3安全附件检验不合格的储气井不允许投入使用。 9.2主要受压元件材料与原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或者材质劣化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 定: 9.2.1用材与原设计不符,如果材质清楚,强度校核合格,经过检查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止常的 均匀腐蚀),不影响定级;如果使用中产生缺陷,并且确认是用材不当所致,可以定为4级或者5级; 9.2.2材质不明,对于经过检查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强度校核合格的(按照同 类材料的最低强度进行),可以定为3级或者4级; 9.2.3发现存在表面脱碳、渗碳、石墨化、回火脆化等材质劣化以及变现象,并且已经产生不可修 复的缺陷或者损伤时,根据损伤程度,定为4级或者5级;如果损伤程度轻微,能够确认在规定的操作 条件下和检验周期内安全使用的,可以定为3级。
9.3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定为
DB43/T19742021
9.3表面不允计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定为5级。 9.4变形、机械接触损伤的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a) 机械接触损伤不影响安全的,不影响定级;影响安全的,按照9.5.2条处理; b) 变形不处理不影响安全的,不影响定级;根据变形原因分析,不能满足强度和安全要求的 定为5级。 9.5有腐蚀的储气井,按照以下要求划分安全状况等级, 9.5.1分散的点腐蚀,如果腐蚀深度不超过名义壁厚扣除腐蚀裕量后的1/3不影响定级,如果在任意 200mm直径的范围内,点腐蚀的面积之和不超过4500mm,或者沿任一直线的点腐蚀长度之和不超过 50mm,不影响定级; 9.5.2均匀腐蚀,如果按照剩余壁厚(实测壁厚最小值减去至下次检验期的腐蚀量)静强度校核合格的, 不影响定级;不合格的,应按照至下一个检验周期剩余壁厚校核得出的最大充许使用压力,设定充许使 用压力; 9.5.3局部腐蚀,腐蚀深度超过壁厚余量的,应确定腐蚀坑形状和尺寸,且充分考虑检验周期内腐蚀 坑尺寸的变化,可按9.5.1的规定进行处理; 9.6环境开裂和机械损伤,存在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的,定为5级。 9.7属于储气并本身原因,导致耐压试验不合格的,定为5级。 9.8综合评定安全状况等级为1至3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安全状况等级为4 级的,检验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有条件的监控使用;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 不得继续使用。 9.9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4级并且监控期满的储气井,或者定期检验发现严重缺陷可能导致停止使用 的储气井,应对缺陷进行处理。缺陷处理的方式包括采用修理的方法消除缺陷或者进行合于使用评价。 负责储气井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应根据定期检验项目的结果和合于使用评价报告的结论,综合确定储气 井的安全状况等级、许用参数和下次检验日期
10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
检验机构应保证检验(包括缺陷处理后的检验)质量,检验过程中必须有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应详 尽、真实、准确,检验记录记载的信息量不得少于检验报告的信息量。检验记录应包含纸质记录和全井 则厚电子文件。未发现问题的,以上文件保存不得少于一个检验周期;如发现问题,该问题消除后,以 上文件保存不少于2个检验周期。
10.2.1定期检验报告应有检验、审核、批准三级签字,批准人员为检验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签 字人。 10.2.2现场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机构一般在30日内出具报告,交付使用单位存入储气井技术档案。 10.2.3定期检验报告样式见附录B。
10.2.1定期检验报告应有检验、审核、批准三级签字,批准人员为检验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签 字人。 10.2.2现场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机构一般在30日内出具报告,交付使用单位存入储气井技术档案。 10.2.3定期检验报告样式见附录B。
DB43/T19742021
11.1.1现场检验合格的储气井,因使用需要,检验人员在报告出具前,可先按附录表A.1的规定出具 《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1)》,将初步检验结论在5日内书面通知使用单位,检验人员对检验意见 的正确性负责。 11.1.2检验发现储气井存在需要处理的缺陷,由使用单位负责进行处理。检验机构可以利用《特种设 备检验意见通知书(2)》(见附录表A.2)将缺陷情况通知使用单位,处理完成并且经过检验机构确认 后,再出具检验报告。检验不合格或检验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储气井,检验机构应当使用《特种设备检 验意见通知书(2)》将情况及时告知使用登记机关
凡在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储气并存在缺陷、损坏或者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重大修理、改造的,应 逐台填写并且上报检验案例。
DB43/T19742021
注:本通知书只用于检验结论不存在问题,或者虽然存在问题但不需要使用单位回复意见,是在检验报告出具前对 检验结果出具的有效结论意见。本通知一式二份,检验机构、使用单位各一份,本通知在有效期内有效。 (拾哈机构夕玖)
DB43/T19742021
DB43/T19742021
DB43/T19742021
储气并定期检验报告目录
DB43/T1974—2021储气井资料审查报告设计单位设计日期产品标准设计使用年限或者储气井图号设计疲劳循环次数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制造日期投用日期已使用年限井筒外径mm井深m井底型式水容积m水泥强度等级及密度固井工艺螺纹类型水泥用量井口型式与连接方式井筒井简mm井口井口mm主体材质主体厚度井底井底m设计压力MPa工作压力MPa设计温度℃工作温度腐蚀裕度mm工作介质修理改造问题记载资料审查问题记载上次定期检验问题记载检验:日期:审核:日期:14
DB43/T19742021
在备注中说明:没有的检查项目或者无法检查的项目在检查结果栏中划“一”,并且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
DB43/T19742021
并下电视检测报告(一)
DB43/T19742021
井下电视检测报告(二)
DB43/T1974—2021超声波测厚报告工件材质测厚仪型号测厚仪编号测厚仪精度mm耦合剂表面状况井筒名义厚度m井筒实测最小壁厚mm实测点数测厚部位示意图及说明:测点厚度测点厚度测点厚度测点厚度测点厚度测点厚度编号(mm)编号(mm)编号(mm)编号(mm)编号(mm)编号(mm)结论检测人员年月日复核人员年月日18
DB43/T19742021
并简壁厚腐蚀自动超声检测报告(一)
DB43/T19742021
并简壁厚腐蚀自动超声检测报告(二)
DB43/T 1974—2021磁粉检测报告检测仪器型号检测仪器编号磁粉类型磁悬液灵敏度试片磁化方法提升力/磁化电流喷酒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比例%检测部位(区段)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检测结果评定表缺陷磁痕尺寸区段编号缺陷位置缺陷性质评定备注(mm)检测结果:检测:日期:审核:日期:注:磁粉检测结果评定表不够时,可按评定表的格式增加续页。21
DB43/T19742021
检测部位(区段)及缺陷位置示意图:
注:超声波检测结果评定表不够时,可按评定表的格式续表!
DB43/T19742021
:材料分析结果表不够时,可按分析结果表的格式增加
DB43/T 1974—2021硬度检测报告测量仪器型号测量仪器编号主体材质热处理状态检测标准硬度单位测点位置示意图: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编号硬度部位编号硬度部位编号硬度部位检测结果:检验:日期:审核:日期:注:硬度测试结果表不够时,可按测试结果表的格式增加续页。24
DB43/T19742021
生:金相分析结果表不够时,可按测试结果表的格式增加
DB43/T1974—2021土壤腐蚀性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型号检测仪器编号检测仪器精度检测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参比电极类型现场土壤情况描述检测结果序号123456平均值等级土壤腐蚀性检测结果:检验:日期:审核:日期:26
DB43/T19742021
DB43/T19742021
DB43/T19742021
DB43/T19742021
储气井加固施工质量评价报告(二
DB43/T19742021
DB43/T19742021
LYT标准规范范本储气井气密性试验报告
DB43/T19742021
储气井组平面布置方位图和基础加固示意图
DB43/T19742021
过滤器标准DB43/T19742021
内部编号: 设备代码: 产品编号: 使用单位: 检查日期:
....- 相关专题: